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63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63
巳三、至夜后分速悎悟等(分三科) 午一、徵 云何至夜后分速疾觉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淨修其心? 这是第三科「至夜后分速悎悟等」,又分三科,第一科「徵」。 「云何至夜后分速疾觉寤」?就是怎麽叫做到夜的后分要迅速地悎寤,要醒过来,不要懒在那裡。「经行宴坐从顺障法淨修其心」,醒过来做什麽呢?就是经行和晏坐。经行、晏坐是做什麽呢?就是从顺障法淨修其心,这样意思。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这个「夜后分」。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夜后分 夜后分者:谓夜四分中过后一分名夜后分。 这个夜一共是分四分,四分裡面,「过后一分」,就是到了最后一分,前三分已经过去了,到了最后一分,这叫做「夜后分」。 未二、速悎寤(分二科) 申一、明方便 彼由如是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于夜中分、夜四分中过于一分,正习睡眠,令于起时,身有堪能应时而起。非为上品惛沉睡眠缠所制伏,令将起时闇钝薄弱懒惰懈怠。 这是第二科「速悎寤」,分二科,第一科「明方便」。这个「速悎寤」,到时候就能很快地能醒觉过来,要有什麽方法呢?叫做「方便」。 「彼由如是」,那个修行人,由于「如是住光明想」,他这样子在开始睡眠的时候,他心裡面安住在光明想裡面。「正念正知」,安住在光明想是一个方法,又有正念的方法,又有正知,又有思惟起想,这一共是四个方法。「巧便而卧」,「巧便」就是智慧,这是一种智慧的睡眠的方法。 「于夜中分」,就是在夜的中分,夜一共是四分。夜的初分过去以后,中间的二分,叫作「中分」。「夜四分中过于一分,正习睡眠」,在四分裡面,「过于一分」,就是过去了第一分,在中间的二分的时候「正习睡眠」,正式就是睡眠休息了。「令于起时,身有堪能应时而起」,因为你初开始睡眠的时候住光明想,又有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所以使令你起的时候,醒过来的时候,从床上起来的时候,「身有堪能」,醒过来以后,你的体力有能力去修止观,有这种能力。这个「有堪能」还有一个意思,「应时而起」,就在这个时候就能起来,这叫做「有堪能」。由于住光明想,乃至思惟起想,就有这样的能力,到时候就起来了。 「非为上品惛沉睡眠缠所制伏」,这个人他的睡眠,不是那个上品的惛沉睡眠。这里的惛沉和睡眠有同等的意思。本来说是你静坐的时候,你不想睡觉你是想要修止观的,但是这时候心里面什麽不知道了,这时候叫「惛沉」。「睡眠」是卧下来,你有意的要休息,这时候什麽也不知道了那麽叫「睡眠」。可是这里用的是同等的意思。「惛沉睡眠」是一种烦恼,所以叫做「缠」。这个「上品」的睡眠的烦恼所制伏,就是睡的非常的重。「所制伏」,为这个上品的烦恼睡眠制伏了,你心里面不能自主了。现在是「非为」上品惛沉睡眠缠所制伏。 上品的睡眠有什麽现象呢?是「令将起时、闇钝薄弱懒惰懈怠」。这个上品的睡眠制伏了你的时候,你睡醒了的时候还是「闇钝」,就好像还没睡醒似的叫「闇钝」。「薄弱」就是没有力量,没有力量去修止观。这个时候心里面还是「懒惰懈怠」,还想睡,这是「上品」睡眠醒来的时候的现象。现在是「非为」「上品惛沉睡眠缠所制伏令将起时闇钝薄弱懒惰懈怠」,没有这个事情。这个原因,就是因为你睡觉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有光明想,乃至思惟起想,巧便而卧。所以会有这个作用。 这是「明方便」,下面第二科「显堪能」。 申二、显堪能 由无如是闇钝薄弱懒惰懈怠。暂作意时,无有艰难速疾能起。 「由无如是闇钝薄弱懒惰懈怠」,由于这位修行人,他能听从、尊从了佛陀的悎寤瑜伽的方法,所以他的睡眠没有这个「闇钝、薄弱、懒惰、懈怠」的这种情形。「暂作意时,无有艰难速疾能起」,心里面一开始很短少的,心里面想起来,这个时候就是没有困难很快地就起来了。若是睡眠特别重,你想起来还起不来,就是有这些问题了。 《披寻记》八三八页: 闇钝薄弱懒惰懈怠者:心不明利,是名闇钝。心不坚勐,是名薄弱。执取睡眠为乐、偃卧为乐、胁卧为乐,是名懒惰。性不翘勤不具起发,是名懈怠。 「闇钝薄弱懒惰懈怠者:心不明利」就叫做「闇钝」。心不坚勐就叫做「薄弱」。执取睡眠为乐,睡一会感觉到很香,所以叫做「乐」。「偃卧为乐」,仰着卧在那里感觉到快乐,「胁卧」也是「为乐」,是名「懒惰」。「性不翘勤不具起发」,他的心不能精进,「不具起发」,不能发动这个勇勐心,是名叫做「懈怠」。 午三、例 从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应知。 这第三科「例」。「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应知」,从前面已经讲过好多次了。 《披寻记》八三八页: 从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应知者:谓如前说于经行时从惛沉睡眠盖,及能引惛沉睡眠障法淨修其心。于宴坐时从贪欲瞋恚掉举恶作疑盖,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其相应知。 「从诸障法淨修者如前应知者:谓如前说于经行的时候,从惛沉睡眠盖,及能引惛沉睡眠障法淨修其心,于宴坐的时候,从贪欲瞋恚掉举恶作疑盖,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其相应知」。是这样意思。 辰三、略义(分二科) 巳一、结前生后 如是广辩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已。复云何知此中略义? 这是第三科「略义」。这个「初夜后夜勤修悎寤瑜伽」,它一共是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是「广辨」,「广辨」这一大科里面都讲完了。现在就是第三科是「略义」,就从广说里面再简要的说明它的大意。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就是前面这一大段文,「广辩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已」,已经说完了。「复云何知此中」的要义呢?这是生后。 巳二、正显略义(分三科) 午一、明所作事(分四科) 未一、标 谓常勤修习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补特伽罗,略有四种正所作事。 这下面第二科「显略义」,分三科,第一科「明所作事」,分四科,第一科「标」。 此中的略义,就是「常勤修习悎寤瑜伽」的所有的人,所有的「士夫补特伽罗」。这个「士夫」是汉文,「补特伽罗」就是印度话,这二种话都说出来了,所以是这样子的。「略有四种正所作事」,常勤修习佛陀所开示的悎寤瑜伽,有四种所作的事情。这是标。 未二、徵 何等为四? 这是「徵」。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 未三、列 一者、乃至悎寤常不捨离所修善品,无间常委修善法中,勇勐精进。二者、以时而卧,不以非时。三者、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四者、以时悎寤,起不过时。 「一者、乃至悎寤常不捨离所修善品」,就是初夜后夜「乃至悎寤」,「常不捨离所修的善品」,所修的善品是什麽呢?「无间常委修善法中,勇勐精进」,就是不间断地修学止观,修这个善法之中的勇勐精进,不是那麽鬆懈,这是一件事。 「二者,以时而卧,不以非时」,是到了睡眠的时候才卧在床上,不是在非时的时候就要睡觉的。「三者,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就是睡眠的时候心里面是清淨地,还要有正念正知没有染污心,这是第三件事。「四者,以时悎寤,起不过时」,第四件事,到时候就要醒过来,那麽你起床的时候不会超过时间的,那麽这是这四样。 未四、结 是名四种常勤修习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补特伽罗正所作事。 午二、配所宣说(分三科) 未一、标 依此四种正所作事,诸佛世尊为声闻众,宣说修习悎寤瑜伽。 这下面第二科「配所宣说」。前面「明所作事」,这下面和佛宣说的悎寤瑜伽相配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依此四种正所作事,诸佛世尊为声闻众,宣说修习悎寤瑜伽」。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未二、徵 云何宣说? 这是「徵」。下面第三科配合,分四科,第一科「第一正所作事」,先「举说」。 未三、配(分四科) 申一、第一正所作事(分二科) 酉一、举说 谓若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淨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淨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说第一正所作事。 佛怎麽说的呢?「谓若说言:于昼日分」,就是白天的时候「经行宴坐,从顺障法淨修其心」。我们从这里才知道,佛在世的时候这个比丘一天的生活是怎麽样的情形。 我们现在这个,我们中国佛教的这种是我们的祖师给我们规定的,早晨起来就是这样子,作完早课以后做什麽?然后还有一个晚课,就是这样子。那麽禅宗的丛林,作了早课、晚课之外,还有几枝香的坐禅。如果不是禅宗的做什麽?没有事情了。顶多有的时候打佛七,现在也可能打禅七。不打佛七、不打禅七做什麽?就没有事了。那麽就自己自由的,或者是拜佛、或者诵经。这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佛教的功课是这样子。 这样子和佛在世的时候这个比丘的功课来对比的话,就可以知道为什麽我们没能够得无生法忍?没能得圣道?为什麽佛在世的时候比丘能得圣道?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他从早晨起来到晚间休息之前,一直地修圣道,所以他能得圣道。我们这样的功课,你能得圣道吗?当然也好过没有功课。所以我们若不读经论,你对于佛在世的时候这比丘是怎麽样生活你不知道,现在就看出来,看得很清楚了。 「谓若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淨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淨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说第一正所作事」,由佛这一段的话,就宣说那个第一个「正所作事」。那个「正所作事」怎麽说的呢? 酉二、释义 谓乃至悎寤,常不捨离所修善品;无间常委修善法中,勇勐精进。 这一段话和佛说的那一段话是相合的,就是一直的修学四念处,一直地修止观,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二释义。 下面是第二科「第二正所作事」。 申二、第二正所作事(分二科) 酉一、举说 若复说言: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右胁而卧重累其足。由此言故,宣说第二正所作事。 「若复说言,出住处外」,若是佛又这样开示了:「出住处外去洗濯其足」,然后「还入到住处,右胁而卧重累其足」。「由此言故,宣说第二正所作事」,由佛这一段的话,就是说第二件事。这是「举说」。下面是「释义」。 酉二、释义 谓以时而卧,不以非时。 就是这样意思。下面第三件事,「正所作事」,先「举说」。 申三、第三正所作事(分二科) 酉一、举说 若复说言: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由此言故,宣说第三正所作事。 「若复说言:住光明想」,佛又这样开示我们,睡觉的时候你心里面不要想黑暗,要安住在光明想里面,虽然闭上眼睛了,心里面还是光明的。那麽还要「有正念、有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佛这样开示我们。「由此言故,宣说第三正所作事」。 酉二、释义 谓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 正好和这个话是相合的。 申四、第四正所作事(分二科) 酉一、举说 若复说言:于夜后分速疾悎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淨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说第四正所作事。 这是「第四正所作事」,先「举说」。佛又这样说:「于夜后分速疾地悎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淨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说第四正所作事」,第四正所作事是什麽事情呢? 酉二、释义 谓以时悎寤、起不过时。 这样子。 午三、随难别释(分二科) 未一、标二种缘(分二科) 申一、无染心眠 此中所说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卧者:显由二缘,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谓由正念,及由正知。 这是第三科「随难别释」。前面这四科里面,其中有难的地方特别地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标二种缘」,先说「无染心眠」的二种缘。 「此中所说」,这一段文里面所宣说地,「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卧者」,为什麽会这样子呢?「显由二缘,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这表示有二种原因,你才能够无染污心而习睡眠,没有染污心。哪二种缘呢?「谓由正念,及由正知」,由正念正知使令你心里面不染污。 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以时悎寤」。 申二、以时悎寤 复由二缘以时悎寤,起不过时。谓由住光明想,及由思惟起想。 「复由二缘以时悎寤」,又有二种因缘,有二个理由你到时候就能够醒觉过来,起床的时候不会超过时间。为什会这样呢?有二个原因。「谓由住光明想,及由思惟起想」,由这二个原因就能够达到这个程度,起不过时。 未二、释其所以(分二科) 申一、无染心眠 此复云何?由正念故,于善所缘摄敛而卧。由正知故,于善所缘若心退失起诸烦恼,即便速疾能正了知。如是名为由二缘故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 这是第二科「释其所以」。前面「标二种缘」,这下面再解释它的原因。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这个「无染心眠」。 「由正念故」,由于这位修行人睡眠的时候,他卧下去他心里面还有「正念故」。「于善所缘摄敛而卧」,他心里面没有贪瞋痴做所缘境,他那个心安住在无贪瞋痴的境界上,然后卧在那里。「由正知故,于善所缘若心退失起诸烦恼」,前面因为有「正念」,所以心里面是清淨的,但是这还不够,还要有「正知」。这个「正知」是什麽呢?「于善所缘若心退失起诸烦恼」,若是你的心里面无贪瞋痴的所缘境失掉了,「起诸烦恼」,就生出来贪瞋痴的这妄想了,那怎麽办呢?这时候因为你有「正知」的关係。「即便速疾能正了知」,就觉悟了:「我心里面有贪瞋痴是不对的!」「如是名为由二缘故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那麽你觉悟了,就把这个不清淨的虚妄分别排遣出去了,立刻地把它消灭了,这时候心就恢复清淨,就「无染污心而习睡眠」,心里面没有染污。 申二、以时悎寤 由住光明想,及思惟起想,无重睡眠;非睡眠缠能远随逐。如是名为由二缘故,以时悎寤起不过时。 前面是解释「无染心眠」,这第二科解释「以时悎寤」。「由」于你这位修行人,心里面有「光明想」的关係,「及思惟起想」,就想我到时候要起来,所以你就不会有重睡眠。「非睡眠缠能远随逐」,不会有重的睡眠一直地随逐你,远远地随逐你,你到哪都随逐你,这不会随逐时间那麽长。「如是名为由二缘故,以时悎寤起不过时」,所以由于有光明想,及思惟起想,由于这二个因缘,所以你到时候就会醒觉过来,你起床的时候不会超过时间。 卯三、结 如是宣说常勤修习悎寤瑜伽所有略义,及前所说广辩释义,总说名为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前面这样子「宣说常勤修习悎寤瑜伽所有」的这个要义。「及前所说广辩」,前面「广辩」,「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静修其心」,「于夜中分」乃至「夜后分」,这些「广辩释义」,「总说名为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这是这一大段,解释完了。 寅五、正知而住(分四科) 卯一、徵 云何名为正知而住? 这是第五科。这二道资粮裡面一共分十一科,现在是第五科,前面那个是第四科。这个第五科是「正知而住」,分四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正知而住呢? 卯二、列 谓如有一,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噉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悎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解劳睡时正知而住。 「谓如有一」,就是有这麽一位修行人。「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这是一种。「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这是第二种。「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噉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悎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解劳睡时正知而住」。 前面说这些,有戒律仪、根律仪说这些事情,说到吃饭的事情、于食知量,说到睡眠的事情,这都是修行的前方便。现在是第五科说到「正知而住」。这前面一个是徵,一个是「列」。 以下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广分别」,又分两科,第一科「别辨其相」。前面标出来的,现在这以下一条一条地来说明他的相貌。分六科,第一科是「若往若还正知而住」。 卯三、释(分二科) 辰一、广分别(分二科) 巳一、别辨其相(分六科) 午一、若往若还正知而住(分三科) 未一、徵 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者:云何为往?云何为还?云何往还正知而住? 「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者」:「云何为往?」怎麽叫做往?「云何为还?云何往还正知而住?」这是提出来三个问题。 下边就第二科解释,先解释这个「往」。 未二、释(分三科) 申一、往 所言往者:谓如有一,往诣聚落往聚落间,往诣家属往家属间,往诣道场往道场间。 「所言往者:谓如有一,往诣聚落往聚落间」,「谓如」这个修行人,你有这个臭皮囊在就是有事情,不能说一点事情也没有,那麽就是…,到什麽地方去呢?「往诣聚落」,到这个「聚落」,就是很多的人在那个地方住,或者是乡村的「聚落」,或者是城市裡边。「往聚落间」,这个「聚落」是很大的一个地区,这「间」就是其中裡面一部份,一个地方。「往诣家属往家属间」,这个「聚落间」,究竟到什麽地方去呢?到那「家属」,就是属于一个家,一个人家一个家的,到那边去。「往家属间」,人家也很多嘛!那一间,那一个地方。 「往诣道场」,前面说「家属间」,这是世俗的这些地方。「往诣道场」,是你住的这是一个道场,另外还有其他的道场,到别的地方去。「往道场间」,那个寺院裡面,你到那一个地方,或者你同那个第一上座,或者是第二上座,或者其他的这些同梵行者,所以叫做「间」。 这是这个「往」这样解释。下面第二科解释「还」。 申二、还 所言还者:谓如有一,从聚落还聚落间还,从家属还家属间还,从道场还道场间还。 「所言还者:谓如有一,从聚落还」,就是你到那个聚落去了,要离开那个聚落就叫做「还」,或者从「聚落间还」。「从家属还、家属间还」,你要知道「还」,你不能一直在那裡,要回来的。「从道场还,从道场间还」。这个「还」就是这样意思。 申三、正知而住(分二科) 酉一、明正知(分二科) 戌一、释(分四科) 亥一、于自往还 所言往还正知住者:谓于自往,正知我往。及于自还,正知我还。 这是第三科「正知而住」,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先解释,分四科,第一科,「于自往还」。 「所言往还正知住者:谓于自往,正知我往」,就是你自己到那个地方去,这个时候你心裡面要知道,知道我到什麽什麽地方去。这个「正知」,由前面「标」的这段文,我们应该会意会到,时时地要保护内心的清淨,这个「正知」是这样意思,时时地要使令心裡面清淨,不要有其他的虚妄分别,这叫做「正知」。当然它是和「正念」合作的。 现在是「往还正知住者」,就是你去的时候你正知而往,你去的时候你心裡要保持清淨。「及于自还」,你自己回来的时候你还是要正知而还的。还是这样子。 《披寻记》八四○页: 谓于自往正知我往等者:谓于自身若往若还,由正知力不随杂染心转,必令自心随我势力自在而转,是名正知我往我还。 「谓于自往正知我往等者:谓于自身若往若还,由正知的力量,不随杂染心转」,你没得圣道,杂染心难免会有现起,但是你不要随他活动。「必令自心随我势力」,这个「我」就是智慧,随顺这智慧的力量「自在而转」,「是名正知我往我还」。是这样意思。 若是我们初开始来到佛法裡面来,我们只是有一个向于圣道的一个很好的愿望而已,究竟怎麽修行?不知道。现在这裡说得非常清楚;吃饭的时候也是修行,睡眠的时候也是修行,若往若还的时候都是修行,时时地要使令内心清淨,这是这样意思。 亥二、于应往还 于所应往及非所往,能正了知;于所应还及非所还,能正了知。 现在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于自往还」,现在第二科「于应往还」。 「于所应往,及非所往」,这个地方我应该去,我是应该去的,叫「应往」。「及非所往」,不是我应该去的地方。「能正了知」,这也是一种了知,你说是,说往还、什麽地方都可以去吗?也不是的。「于所应还及非所还,能正了知」,这也是要知道的。 《披寻记》八四○页: 于所应往及非所往等者:如下说言:或有居家我所应往:谓刹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罗门大族姓家,或诸居士大族姓家,或僚佐家,或饶财家,或长者家,或商主家。又如说言:或有居家我不应往。何等居家?谓唱令家,或酤酒家,或YIN女家,或国王家,或旃荼罗羯耻那家,或复有家一向诽谤不可迴转,此说于所应往及非所往准彼应释。还至本处、名所应还;与此相违,名非所还。 「于所应往及非所往等者:如下说言」下面文有说到,「或有居家我所应往」我可以去,是什麽呢?「谓刹帝利的大族姓家,或婆罗门的大族姓家,或诸居士大族姓家」。我曾经讲过,我们中国佛教这个称「居士」,就表示那个人是佛教徒,在家信佛的人称之为「居士」。但是这个文上这个「居士」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文上的意思,这个「居士」表示有财富的人,他积聚了很多的财富,所以叫「居士大族姓家」。 「或僚佐家」,「僚佐家」他不是领导人,他是领导人的助手,「僚佐家」。「或饶财家」,这个人的财富很多,那麽和那「居士」,有一点相同的意思,但是居士有可能是比这僚佐的身份还高,可能是刹帝利的一个大臣之类的这些人。「或长者家」,就是有道德的人。「或商主家」,就是做生意的人,但是他在做生意的人裡面有点地位的,所以称之为「主」。 「又如说言:或有居家我不应往」,这《阿含经》裡面有这个说法,或者是律上也有这个说法。「何等居家」我不应该去呢?「谓唱令家」,唱令家这前面我们解释过就是杀羊的这些人,以杀羊为生活的这种人。「或酤酒家」,就是卖酒的这个地方。「或YIN女家」,「或国王家」,这个前面这个刹帝利也是属于王族,但是他不是王,这个地方特别出来这「国王」,特别地标出来这国王家不要去。「或旃荼罗羯耻那家」。这「国王家」,在律上有提到为什麽不要到「国王家」去呢?那上面举出一个例子来,说国王这一天把这个大臣免职了,或者把这个大臣杀掉了,你这比丘若常到国王那儿去,他就疑惑是你在这裡有了什麽诡计了,那麽就有了是非了,这样子对你就不利了,所以你不要和这些人来往。「或旃荼罗」也是以杀生为职业的这种人。「羯耻那家」,「羯耻那」是杀狗的人,这种人。「或复有家一向诽谤不可迴转」,或者有的人一向是诽谤佛法,你很难迴转他,这种地方你不要去。 「此说于所应往及非所往准彼应释」,现在的文上,「于所应往及非所往」,应该准引来这一段文,照这个来解释。「还至本处,名所应还;与此相违,名非所还」。这一段说完了。 亥三、于往还时 于应往时,及非往时,能正了知;于应还时,及非所还时,能正了知。 这是第三科「于往还时」。「于应往时」,说这个地方,我应该去,我可以去;但是,你还要观察时间的,这个时间可以去。「及非往时」,这个时候不应该去。「能正了知」,你要知道这件事。「于应还时,及非还时」,也要「能正了知」的。 《披寻记》八四一页: 于应往时及非往时者:如下说言:又有居家我虽应往,不应太早太晚而往。若施主家有违务时,亦不应往,若戏乐时,若有营构严饰事时,若为世间弊秽法时,若忿竞时亦不应往,如是一切,名非往时。与此相违,名应往时。 「于应往时及非往时者:如下文说言:又有居家我虽应往,不应太早」,太早去不对,「太晚」也不对。「若施主家有遽务时,亦不应往」,他很忙,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办,你不要去。「若戏乐的时候」,你不要去。「若有营构严饰事时」,就是他家裡装修的时候,这些事你不要去。「若为世间弊秽法时」,你不要去。「若忿竞时亦不应往」,他家裡有纠纷有冲突,不要去。「如是一切,名非往时」。「与此相违,名应往时」。这个瑜伽师地论说得非常详细,都告诉你。 亥四、于如往还 于其如是如是应往、及不应往,能正了知;于其如是如是应还、及不应还,能正了知。 现在这以下是第四科「于如往还」。 「于其如是如是应往」,对于那一家你可以去,时间也是对,这样子、这样子…你就可以去。「及不应往」这样子、这样子…你还是不应该去的,这件事你也应该明白,「能正了知」。「于其如是如是应还,及不应还,能正了知」。 戌二、结 是名正知。 《披寻记》八四一页: 于其如是如是应往及不应往者:如下说言:又如所往如是应往,乃至广说。所受施物应知其量,是名如是如是应往,与此相违,名不应往。 「于其如是如是应往及不应往者:如下说言:又如所往如是应往,乃至广说」,前面这一段文「如所往,如是应往,乃至广说。」前面说的。「所受施物应知其量」,你到那儿去做什麽呢?其实就是化缘去了,或者是你缺什麽衣食,缺什麽就化什麽。所接受他布施的东西,「应知其量」,应知道量,那个人是不是有这麽多的能力,而你自己所需要的也是「量」,那个人能布施呢,也是有量的,你要知道这个量。「是名如是如是应往,与此相违,名不应往」。你就不应该去。 酉二、显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往自知而还,往所应往非非所往,还所应还非非所还,以时往还不以非时。如其色类,动止轨则礼式威仪,应往应还,如是而往如是而还。 这底下「显住相」,「正知而住」这个「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说那个修行人他有这样的智慧,能这样子知道这些事情。「自知而往自知而还」,他由他自己的正知,这个清淨的力量,这样去了然后又回来,这件事这样做了。「往所应往非非所往」,你能到那个地方是你应去的地方,这个约处所说,是「非非所往」之处。「还所应还,非非所还」,这也是正确的。「以时往还不以非时」,去要有适当地恰当的时间,还也是「不以非时」。 「如其色类,动止轨则礼式威仪,应往应还」,「如其色类」这个「色」是什麽?就是你的身份,你的身份;你是个比丘是一个身份,你是个比丘尼的身份,你是沙弥、沙弥尼的身份,你这个身份。「动止轨则」,你这个身份,你的「动」或者是「不动」,要有一定的规则的。「礼式威仪」,「礼式」就是礼法这个礼貌,你是个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一个礼貌,你是个比丘,你是个小沙弥,这是不一样,你有你的威仪。「应往应还」,你要按照你的身份,要合乎这些礼式威仪的轨则而往而还,应该这样子「应往应还」。「如是而往如是而还」,「应往」就「如是而往」,「应还」就「如是而还」,应该这样子。 未三、结 如是名为若往若还正知而住。 这是把这段文结束了。 午、若睹若瞻正知而住(分三科) 未一、徵 若睹若瞻正知住者:云何为睹?云何为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 前面「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解释完了,现在下面第二科「若睹若瞻正知而住」,分三科,第一科「徵」。 「若睹若瞻正知住者:云何为睹?」怎麽叫做睹?怎麽叫做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呢?这是提出三个问题。 下边解释,先解释这个「睹」。 未二、释(分三科) 申一、睹 所言睹者:谓于如前所列诸事,若往若还先无觉慧,先无功用,先无欲乐,于其中间眼见众色;是名为睹。 「所言睹者」这个「睹」就是看。「谓于如前所列诸事,若往若还」,就是前边所列出来的那麽多的事情,若往若还的这麽多的事情,到什麽地方。「先无觉慧」,这个往还之前,你也是往还了,但是往还之前的时候没有觉慧,没有特别地去用智慧去观察这件事。「先无功用」,先没有去特别安排,没安排怎麽怎麽样,没有做这件事。「先无欲乐」,这往还之先也没有这种心情,我有意地要到那去,也没有这种心情。「于其中间眼见众色,是名为睹」,也没有觉慧,没有功用,没有欲乐,但是你也往还了。「于其中间」,你眼看见众色,「是名为睹」。就是,不是有意地,这样子就是五心裡面,就是「率尔」,就是率尔心的意思。 《披寻记》八四二页: 谓于如前所列诸事等者:前说聚落家属道场,是名所列诸事。眼见众色不由觉慧功用欲乐之所发起,是名先无觉慧先无功用先无欲乐。 这样意思。 申二、瞻 所言瞻者:谓于如前所列诸事,若往若还,觉慧为先,功用为先,欲乐为先,眼见众色。谓或诸王或诸王等,或诸僚佐,或诸黎庶,或婆罗门,或诸居士,或饶财宝长者商主,或馀外物;房舍屋宇殿堂廊庙,或馀世间众杂妙事,观见此等,是名为瞻。 「所言瞻者」,前面是这个「睹」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瞻」。「谓于如前所列诸事,若往若还,觉慧为先,功用为先,欲乐为先」,就是有意的了,有智慧观察过,经过安排过,心裡面愿意这样到那地方去。「眼见众色」,这个时候就叫做「瞻」。「谓或诸王」,或者是你到诸王那裡去。「或诸王等」,和王相等身份的人。「或诸僚佐」,这些人。「或诸黎庶」,黎庶就是一般的老百姓的。「或婆罗门,或诸居士,或饶财宝长者商主」。「或馀外物」,前面是说人,这底下,人以外的东西。那麽是什麽呢?就是看见的「房舍」或者「屋宇」,或者「殿堂」「廊庙」,这个「殿堂」就是比「屋宇」更高大的这个「殿堂」,「殿」其实就是「堂」。「廊庙」这个「廊」就是走廊,这个「庙」就是供祖先的地方。「或馀世间众杂妙事」,或者前面说到人,说到房舍住处,或者剩馀的其他的「世间的众杂妙事」,一切事情。「观见此等是名为瞻」,这是有意的看见,这叫做瞻。 这个「瞻」解释完了。下面第三科「正知住」,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 申三、正知住(分二科) 酉一、明正知 若复于此睹瞻自相,能正了知。 你在一睹一瞻的时候,这个「睹瞻」本身的情况叫做「自相」,你能够正实地「了知」,你看的时候就知道是看,不要一方面看的时候,一方面打别的妄想。这个修行人,他这个心,就是一直地能够照顾现前的一念心,一直地照顾他,而没有「自己不知道自己做什麽」;没有这回事情,所以「能正了知」。 《披寻记》八四二页: 若复于此睹瞻自相者:前说众色,当知唯是假相有法,依显形色而假立故。彼显形色是其自相。 「若复于此睹瞻自相者:前说众色,当知唯是假相有法」,一切法都是假相有法。「依显形色而假立故」,所有的这些屋宇乃至人物,都是由「显色」,就青黄赤白就是「显色」,「形色」就是长短方圆这些事,从这裡假立的,立出来,这个人会活动,这个人会说话,这是有个房子…有各式各样,都是显形色而假立种种名字。「彼显形色,是其自相」,就是他本身的形相。 于所应睹、于所应瞻、能正了知,于应睹时、于应瞻时、能正了知,如所应睹、如所应瞻、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应睹」、「应瞻」,「能正了知」,就是在你的身份,这件事你去睹去瞻是可以的,这是「应睹」。或者说,能够不染污你的心,你就可以睹可以瞻,是这样子。 「于应睹时、于应瞻时、能正了知」,你能够正实地了知。前面说「所应睹、所应瞻、能正了知」,这个地方是说应睹时间,在时间上说,「应睹时、应瞻时、能正了知」,和前面还不是重複地。「如所应睹、如所应瞻、能正了知,是名正知」,这是把前面两节文合起来说,如你所应睹的、如你所应瞻的,你都能够「了知」,都能保持内心的清淨,是名叫做「正知」。 下边「显住相」。 酉二、显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睹自知而瞻,睹所应睹瞻所应瞻,于应睹时于应瞻时而正睹瞻,如所应睹如所应瞻,如是而睹如是而瞻。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睹」,你能够成就这清淨的力量,能用这清淨心去睹,「自知而瞻」。「睹所应睹瞻所应瞻,于应睹时于应瞻时,而正睹瞻。如所应睹如所应瞻,如是而睹如是而瞻」,「应睹」的你就这样去看了,「如所应瞻」的能「如是而瞻」。 未三、结 如是名为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结束这一段。 午三、若屈若伸正知而住(分三科) 未一、徵 若屈若伸正知而住者:云何为屈?云何为伸?云何名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下面第三科是「若屈若伸正知而住」,分三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先解释「屈伸」。 「云何为屈?云何为伸?云何名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这提出三个问题。 下面解「释」。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屈伸 谓彼如是睹时瞻时,若往为先,若还为先,或屈伸足,或屈伸臂,或屈伸手,或复屈伸随一支节,是名屈伸。 这个「屈伸」是这样意思。这下面第二科「正知住」,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 申二、正知住(分二科) 酉一、明正知 若于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所屈伸能正了知,若屈伸时能正了知,若如是屈及如是伸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若于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你的手臂一屈一伸,或这个脚一屈一伸,这个相你要知道,你心就在这裡要了知。「若所屈伸能正了知」,若屈伸你这个手或者足,「所屈伸能正了知」。前面说「若于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这句话应该是总说的,下边就是别说的。「若所屈伸能正了知」,就是或者手或者是足或者某一部份「能了知」。「若屈伸时」你也应该能正了知,这个时候你的足可以走,你这个时候手应该屈伸,这是有个时间的你要正知道;这个时候不应该动,你手不可以屈伸,你都应该知道时间的。「若如是屈及如是伸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披寻记》八四三页: 若于屈伸所有自相等者:此中自相,谓即表色。如〈意地〉说应知。(陵本一卷六页)若手、若足、若臂、若复随一支节名所屈伸。如下说言不应摇身、摇臂、摇头乃至不应放纵一切身分应知。 「若于屈伸所有自相等者:此中自相谓即表色」,就是表现于外的形色,就是行住坐卧都是「表色」。「如意地说应知」,前面〈意地〉说过这个话,解释过。「若手、若足、若臂、若复随一支节名所屈伸」,这个所屈伸是这样意思。「如下说言不应摇身、摇臂、摇头乃至不应放纵一切身分应知」,是这样意思。 下面第二科就是「显住相」。 酉二、显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屈于伸,自知而屈自知而伸。于所应屈于所应伸,而屈而伸。于应屈时于应伸时,而屈而伸。如所应屈如所应伸,如是而屈如是而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屈于伸,自知而屈自知而伸」,你有这样的正知的力量故,所以对这个屈伸的时候,你能「自知而屈自知而伸」。「于所应屈于所应伸,而屈而伸」,也是知道正知而住。「于应屈时于应伸时,而屈而伸」,这样子也是正知。「如所应屈如所应伸,如是而屈如是而伸」,要正知而住。 未三、结 如是名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譬如说:你吃饭的时候,你拿筷子去夹菜,就是你要知道手臂伸出去了,又回来,乃至到你端着饭碗要吃饭,你完全要「正知而住」,都知道这件事。这件事,你说起来容易,真是这样做还不容易地呀!使令一点妄想没有,是不容易的。「如是名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午四、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分三科) 未一、徵 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住者: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钵?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 这是第四科「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 「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钵?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这提出这个问题,下边就解释。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持僧伽胝及以衣钵(分三科) 酉一、持僧伽胝(分二科) 戌一、僧伽胝 谓有大衣或六十条、或九条等、或两重刺,名僧伽胝。 「谓有大衣或六十条」,前面这个「僧伽胝」就是大衣,这个大衣或者有六十条那麽多。这个大衣;我们有五衣和七衣,这都是割截衣。那麽大衣就从九条算,大衣有三品;九条、十一条、十三条,这是下品的。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这是中品。廿一条、廿三条、廿五条是上品的。 这上面说六十条,是怎麽计算的呢?这六十条应该是指十五条衣,这大衣裡面十五条,十五条衣是三长一短,二十五条是四长一短。这个十五条衣、十七条、十九条都是三长一短,三长加一短就是四,四乘十五,就是六十条,就是六十块,六十条就是六十块。若是二十五条衣,是四长一短,二十五条乘五,是多少条?就是一百二十五条。 「或者是六十条」,这不是说决定是六十条,这麽多。「或者是九条」,这都算是属于大衣。「或两重刺」,就是这二十五条衣,或者是九条衣,可以双层的,可以用双层来做,这个意思,这叫做「僧伽胝」。 戌二、持 被服受用能正将护,说明为持。 这个「持僧伽胝」这个「持」字,这个「持」是什麽意思?这个大衣,你能够被在身上就是「受用」。「能正将护」,这个衣当然也保护你,你也要保护这个衣服,保护这个衣,这就叫做「持」,这「持」是这样意思。 酉二、持衣(分二科) 戌一、衣 若有中衣若有下衣,或持为衣或有长衣,或应作淨或已作淨,如是一切说名为衣。 「若有中衣」这个「中衣」就是七衣,九条衣以上到二十五条这是大衣,这中品的衣就是七条衣。「若有下衣」就是五衣。五衣、七衣、还有大衣都是割截衣,你在家居士搭的衣叫「缦衣」,乃至沙弥、沙弥尼还是「缦衣」,不是「割截」,这不一样的。 下面说「或持为衣、或有长衣」,前面这个大衣和中衣和下衣,你受用它,这个「持」受用它,你要爱护它这是你的衣。「或有长衣」另外还有大衣、有七衣、有五衣,那是多馀的衣服了,叫做「长衣」。 「或应作淨、或已作淨」,你若是新做来的衣服要做淨,就是加法,就是你受沙弥戒的时候,前面那个说到那个受衣,就是那个,那叫做「作淨」,「应该作淨」。「或者已经作淨」了,你都要知道,正知而住。「如是一切说名为衣」,就是所有的都叫做「衣」。或者受持为衣、或有长衣,这都叫做你的「衣」。 戌二、持 被服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 这个前面那个说过,就是你能够用,这些衣服你能覆在、着在你的身上,你能受用它。「能正将护」,你能注意地…,「将」也就是保护的意思,「将」也是「护」的意思,要保护这个衣,不能够损害它,这就叫做「持」。 而这个「衣」呢,这个「持」裡边还有个意思。这个大衣,到聚落去,到王宫去,也就是搭这个大衣。你作务的时候,做这些杂事的时候,不可以搭大衣。那上面说若礼拜师长的时候不可以搭大衣。说法的时候可以搭大衣。 这个七衣是入众衣,在大众僧集会的时候用这个七衣,说法的时候也可以用七衣。作务的时候用五衣,是这样子,这也叫「持」。就是,这个「持」裡面也有的不应该「持」。你不到王宫去,不到聚落裡边,又不是说法,就是不是搭这个大衣的。但是,天气太冷的时候,你可以五衣,七衣,大衣都可以用上去,没有这些因缘的时候不能用大衣。它有它的时间、用途不同,那也叫做「持」。 这是前面是说「衣」,现在下面第三科说到「持钵」,分两科,第一科说到「钵」。 酉三、持钵(分二科) 戌一、钵 若堪受持,或铁或瓦乞食应器,说名为钵。 「若堪受持,或铁或钵」,若是它能够为你所受持,或者是铁的钵,或者是瓦做的钵。「乞食应器」,这是用作乞食的时候用的,它是你的应量器,这个「应器」就是应量器。「说名为钵」,这个「钵多罗」是印度话,中国话就是「应量器」。 这是说这个「钵」。底下说到「持」。 戌二、持 现充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 「现充受用」,这个应量器,它是你现前能满足你的受用的,所以叫做「应量器」,你能吃这麽多饭、这麽多菜加在一起,你这个钵能容得下。如果你吃得很多,这个钵很小,那不叫做应量器,那就不是「现充受用」。就是说你这个量,你的这个脾胃的量,和这个器,这个应量器裡面能容纳的是相称的,就是「应量器」,也叫做「现充受用」。「能正将护」,这个钵的容量,容纳的食品能够保护你的生命,你也能爱护这个钵,这叫做「持」,「说名为持」。 申二、正知住(分二科) 酉一、明正知 若于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钵,所有自相,能正了知;于所应持或僧伽胝或衣或钵,或淨不淨,能正了知;若于此时或僧伽胝或衣或钵,已持应持,能正了知;若于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钵,应如是持,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这下面说到「正知住」,分两科,第一科「明正知」。 「若于如是」的,「或者是僧伽胝」,或者是「衣」;「僧伽胝」是大衣,这「衣」就是七衣和五衣,或者是「钵」,「所有的自相能正了知」,你认识这是你的衣,这个是你的钵,你要知道。「于所应持或僧伽胝或衣或钵」,「或淨、没有淨」,或者是加法、没有加法,「能正了知」。「若于此时或僧伽胝或衣或钵」,这个时候应该用僧伽胝,这个时候应该用七衣,这个时候应该用五衣,「已持应持」,这个是你已经这样用过了,或者是还没有用过的。这个「持」有个「使用」的意思,有这个意思。「能正了知」。「若于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钵,应如是持,能正了知」,每一样都是做什麽的,什麽时候用,你都要「正了知」。「是名正知」。 酉二、显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所应持或僧伽胝或衣或钵,自知而持。于所应持,于应持时,而能正持,如所应持,如是而持。 这底下显正知而住。「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所应持或僧伽胝或衣或钵,自知而持」,这个「持」这个地方当「使用」讲比较好。你有这样的正知,所以你这个时候应该使用,这麽使用或者僧伽胝或者是衣或者是钵,「自知而持」,明明瞭瞭地这样使用他。「于所应持」,「于应持」时间,「而能正持」。「如所应持,如是而持」,能这麽使用。 未三、结 如是名为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