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65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65
戌五、解劳睡(分三科) 亥一、出因缘 又于热分极炎暑时,勇勐策励发勤精进,随作一种所应作事。劳倦因缘,遂于非时发起惛睡。 这是第五科「解劳睡」,分三科,第一科是「出因缘」,就是,什麽因缘会有劳睡? 「又于热分极炎暑时」,就是这一年四季裡边,这个热的这个时期裡边极炎热的时候。「勇勐策励」,你在这样的天气裡边,勇勐精进地鞭策自己用功修行。「发勤精进」,你能发动勇勐精进地用功。「随作一种所应作事」,随你在这个修止观裡边作那一种所应作事。「劳倦因缘」,就会使令你感觉到疲倦。依是因缘「遂于非时,发起惛睡」,就在不是睡眠的时候就感觉到要昏睡。这是出因缘。 下边第二科「明所为」。 亥二、明所为 为此义故暂应寝息,欲令惛睡疾疾除遣,勿经久时,损减善品障碍善品。 「为此义故暂应寝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位修行人你暂时应该休息。「欲令惛睡疾疾除遣」,休息是休息,但是你内心裡面应该这样想:使令这个惛睡「疾疾」、迅速地就排遣了。「勿经久时」,不要睡了很久,不要这样。「损减善品」,你若休息的时间太多了就担误你用功了,是障碍你的止观的修习了。 亥三、举方便 于寝息时或关闭门,或令苾刍在傍看守,或毘奈耶隐密轨则,以衣蔽身,在深隐处须臾寝息,令诸劳睡皆悉除遣。 这是下面第三科「举方便」,休息的方法,怎麽休息呢? 「于寝息时」,就在休息的时候。「或关闭门」,或者是要把门关上。「或令苾刍在傍看守」,或者是令一位同梵行的人在旁边注意。「或毘奈耶隐密轨则」,或者在律法、律书裡边有隐密的轨则,什麽轨则呢?「以衣蔽身」,拿衣服遮蔽,「在深隐」的地方,「须臾的寝息」,少少的时间休息。「令诸劳睡皆悉除遣」,这样子。 申二、结 如是名为正知而住先后次第,谓依行时及依住时。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这就叫做「正知而住」先后的次第。「谓依行时及依住时」,前面这一大段文,论的次第就是先是行而后是住,都完全是要正知而住的,就是这样的次第。 未二、辨知住(分二科) 申一、辨(分二科) 酉一、正知 又于善品先未趣入,心兴加行如理作意俱行妙慧,说名正知。 这是第二科「辨知住」。前一科是「辨次第」,现在第二科辨这个「正知而住」这个「知住」是什麽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就是说明,又分两科,第一科先说明「正知」。 「又于善品先未趣入」,又这位修行人在你以前,这个止观的善品你还没有开始用功修行的时后,没有入于善品的时候。「心兴加行」,在你心裡面先动心了,要採取行动「我要去修止观」有这样的意念了,有这样的意愿。这样的「如理作意俱行妙慧,说名正知」,这个「如理作意」,就是你先发心要修行这就是个如理作意,是合乎道理的一个分别心,在这一念心裡面「俱行」就是同时地,同时地活动的一个微妙的智慧,「说明正知」,这个正知原来就是智慧。这个智慧是在你开始修行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先要准备这个智慧的,这是叫做这个「正知」。 下边第二科是「住」。 酉二、住 即此正知,行时住时,一切成办无所减少。如是名为正知而住。 这是解释这个「住」字。「即此正知」,就是前面说的这个你预先学习好了的智慧,在你用功的时候,不管是经行的时候,去托钵乞食也好,若往若还、若睹若瞻,所有的时候,「住」的时候,或者是各式各样的住,行、住、坐、卧的时候。「一切成办」,一切时都有这个智慧的力量,成就你内心的清淨。「无所减少」,没有一个地方缺少这个智慧的,「如是名为正知而住」。 申二、配(分二科) 酉一、行时 当知此中若往若还、若睹若瞻、若屈若伸、持僧伽胝及以衣钵,若食若饮、若噉若尝,正知而住。由是名为于村邑等,如法行时正知而住。 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我感觉只有《瑜伽师地论》,说得非常详细。你看就是「正知而住」这四个字说了这麽多,告诉你怎麽样用功,说得非常地详细而且非常地清楚,而不是谈玄说妙,就老老实实地这样讲。 这底下第二科是「配」,就把这个「正知而住」在实际的行动上叫它会合,会合一下。现在分两科,分两个时,一个「行时」、一个「住时」,先说「行时」。 「当知此中若往若还」的时候,「若睹若瞻」的时候,「若屈若伸、持僧伽胝及以衣钵、若食若饮、若噉若尝,正知而住」,都有「正知而住」的智慧力量在裡边。「由是名为于村邑等,如法行时正知而住」,这先说这个「行时」正知而住。 下面这个「住时」。 酉二、住时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习悎寤、若语若默、若解劳睡、正知而住,由是名为于其住处,如法住时正知而住。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习悎寤、若语若默、若解劳睡、正知而住」,这些一切时,也是正知而住的。「由是名为于其住处,如法住时正知而住」,也是这样子。 辰二、显略义(分三科) 巳一、结前生后 如是应知已广分别正知而住,复云何知此中略义? 这是第二科「显略义」。前面是「广分别」,现在显它的要义。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就是前面这一大段文,你应该注意,「已广分别正知而住」了,详细地说明了。「复云何知此中略义?」这一句话是生后,前面是结束前文。这麽多的文说了很多事,这是广说;现在来略摄,复云何知道此广文裡边的要义呢? 下边第二科「总标别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也就是回答前面的问题。 巳二、总标别释(分二科) 午一、标 谓于行时有五种业,于其住时有五种业,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有四种业,如是名为正知而住所有略义。 一共是十四种业,这就是这裡边的要义。这是「标」。 下边就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行时的五业」,先「徵」。 午二、释(分三科) 未一、行时五业(分四科) 申一、徵 云何行时有五种业?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就是列出来。 申二、列 一者身业,二者眼业,三者一切支节业,四者衣钵业,五者饮食业。 这是五业。 申三、结 如是名为行时五业。 「如是名为行时」的五种动向。 下边第四科是「配」,分五科,酉一是「身业」。 申四、配(分五科) 酉一、身业 谓若说言:若往若还,此言显示行时身业。 「谓若说言:若往若还」正知而住,那这就是显示「行时的身业」。 酉二、眼业 若复说言:若睹若瞻,此言显示行时眼业。 眼在动的时候也有正知而住。下面第三科。 酉三、一切支节业 若复说言:若屈若伸,此言显示行时一切支节业。 一切支节在动作的时候,也要有正知而住的。 酉四、衣钵业 若复说言: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此言显示行时衣钵业。 这是第四科,也是正知而住。 酉五、饮食业 若复说言:若食若饮若噉若尝,此言显示行时饮食业。 饮食的动作也是有正知而住。这是第一段说完了。 下边第二科「住时五业」,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未二、住时五业(分四科) 申一、徵 云何名为住时五业?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列」。 申二、列 一者身业,二者语业,三者意业,四者昼业,五者夜业。 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三科是「配」,分五,第一个是「身业」。 申三、配(分五科) 酉一、身业 谓若说言:若行若住若坐,此言显示住时身业。 这个「住」包括着行、住、坐,都名之为「住」。 下面第二科是「语业」。 酉二、语业 若复说言:若语,此言显示住时语业。 酉三、意业 若复说言:若卧若默、若解劳睡,此言显示住时意业。 这「意业」,卧、默、解劳睡都属于「意业」。 《披寻记》八五二页: 若卧若默等者:前说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是卧所摄。又说于恶不善所有寻思,不乐寻思,乃至乐断乐修,无间修习,殷重修习,是默所摄。又〈意地〉说:眠梦是彼意识胜所作业,依此义说显示住时的意业。 「若卧若默等者,前说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是卧所摄」,当然这是属于意业。「又说于恶不善所有寻思,不乐寻思,乃至乐断乐修,无间修习,殷重修习,是默所摄」,这当然也是意业。「又意地说:眠梦是彼意识胜所作业」,在〈意地〉裡面说,人睡眠的时候,或者作梦的时候,都是属于意业,而不是前五识。「是彼意识胜所作业」,唯独意识有这种功能。「依此义说显示住时的意业」。 酉四、昼等业 若复说言:若习悎寤,此言显示住时昼业夜业身业语业。 这是第四科。这是「说言:若习悎寤瑜伽」,「若习悎寤」的时候,这一句话「此言显示」是「住时」的「昼业」,你白天你修习止观。「夜业」,你初夜、后夜也是修悎寤瑜伽的。这裡边有「身业」也有「语业」。 酉五、夜业 又若卧者,此言显示住时夜业。 「又若卧者」,下面第五科「夜业」。「此言显示住时的夜业」,那就是中夜,中夜的时候要休息。下边第四科「结」。 申四、结 当知名住时五业。 未三、正知四业(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名为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所有四业? 现在第三科,正知而住的四业。第一科是「徵」。 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先举这个「四业」。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举四业 谓初依彼行业、住业起如是业,即于彼业,安守正念、不放逸住。当知此业,正念所摄、不放逸摄。 「谓初依彼行业住业,起如是业」,这是先举这四业。「谓初依彼」行的时候、「行业」。前面分两大段,一个行业、一个住业。这个「行业、住业」裡边「起如是业」,就发动这样的业,什麽业呢?「即于彼业,安守正念、不放逸住」,就是这两种业。那麽加上行业、住业,就是四业。行业裡边也有「安守正念,不放逸住」;住业也有这两种。「当知此业,正念所摄、不放逸摄」,这「安守正念」那就是属于「正念」这一方面的,「不放逸住」就是「不放逸摄」,这样加起来就是「四业」。 《披寻记》八三五页: 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所有四业等者:前说行时有五种业,即依彼业安住正念不放逸住,是名行时正知而住所有二业。如是住时正知而住二业亦尔,由是总说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有四种业。 「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所有四业等者:前说行时有五种业,即依彼业安住正念不放逸住,是名行时正知而住所有二业」,这样就是把五业合成这二业。就是一个「正念」,一个「不放逸」,其实就是「正念」和「正知」了,「正知」就是「不放逸」。「如是住时正知而住的二业亦尔」,也是这两种。「由是总说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有四种业」。 酉二、明正知 若于是事是处是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即于此事此处此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正知而作。 这是第二科「明正知」。先举出「四业」,这第二科「明正知」。 「若于是事」,若这位修行人对于这件事,这件事是在什麽地方、在什麽时间,「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如量」如其那个范围,经行有个范围,行住坐卧各有各的量,但是内心裡面要有智慧,要它放在「如理」的范围内的。这个时候应该经行,这个时候是不应该经行、你去经行了,就不如理了。这个时候应该修止,这个时候应该修观,都是有量,还要有智慧。「如其品类、所应作者」,他属于那一类的,是属于应该作的。「即于此事此处此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正知而作」,这就叫做「正知」,这个「正知」还有这样意思在内的。 《披寻记》八五三页: 若于是事是处是时等者:前说若往若还乃至若解劳睡,是名为事。即于是事能顺梵行,能摄梵行,能令诸善寻思现行,是名为处。以时往还,乃至广说若解劳睡,是名为时。无有增减,是名为量。与义相应,是名为理。诸相差别,是名品类。依广分别,随应可知。 「若于是事是处是时等者:前说若往若还乃至若解劳睡是名为事」,这就叫做事。「即于是事能顺梵行,能摄梵行」,随顺梵行而不违背。「能摄梵行」,能集聚圣道。「能令诸善寻思现行,是名为处」,这个处「字」这麽讲,这样讲法。「以时往还,乃至广说若解劳睡,是名为时」。「无有增减」,你不可以加多,也不能减少,「是名为量」。「与义相应,是名为理」,这件做得非常合理的,这叫作「理」。「诸相差别,是名品类」,每一相都有各别的别相,不同于其他的。「依广分别,随应可知」。 这是正知而住。 酉三、显胜利 彼由如是正知作故,于现法中无罪无犯,无有恶作,无变无悔。于当来世亦无有罪,身坏死后不堕恶趣,不生一切那落迦中。 这是第三科「显胜利」。这样「正知而住」有什麽好处呢?就是显他殊胜的利益。 「彼由如是正知作故,于现法中无罪无犯」,因为不放逸住就没有过失,没有违犯佛所开示的。「无有恶作、无变无悔」,这个「恶作」我们是讲过了,就是自己做了事情以后、自己又不高兴;不高兴自己所作的,所以叫「恶作」。「无有恶作」,就是我做了事情以后我心裡很安,没有后悔。「无有恶作、无变无悔」,这个「恶作」又名为「变悔」的意思,原来我是愿意那样做,后来又改变主意了,可是事情已经做了心裡就后悔。现在是没有「恶作」,所以心裡不「变悔」。我这麽年轻就出家呢,你不后悔,就是这个意思。 「于当来世亦无有罪,身坏死后不堕恶趣」,我做这件事做得很有功德,没有过失,所以到将来的时候也没有什麽苦恼。「身坏」,这个身体坏了,生命结束了以后,也不会堕落三恶道去。「不生一切那落迦中」,也不会生到地狱裡边去。 《披寻记》八五三页: 无变无悔者:不为受等变坏其心,是名无变。临命终时不生忧悔,是名无悔。 「无变无悔者:不为受等变坏其心,是名无变」。「不为受等」,你不会为这个「受等」的变坏你的心。 这个「受」就是你的感觉。实在人做什麽事情都是心裡面的感觉,实在这个「受」就是「果报」,或者苦受,或者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你的感觉。但是感觉裡面有愚痴、有智慧的不同,所以就有的时候愚痴就会有错误的想法,「我这个是不对!我这样是对!」就是有这样的变动。 现在这位修行人,他从闻思修裡面得到佛法的智慧了,他没有这件事,他没有「变坏其心」这件事,是名「无变」。「临命终」的时候也「不生忧悔」,「是名无悔」。 巳三、总结略义 为得未得积习资粮,如是名为正知而住所有略义。 这是第三科「总结略义」。在「略义」裡面又有略义,「总结略义」。 「为得未得积习资粮」,这个若往若还、若睹若瞻,乃至解劳睡这些事情,为什麽要做这个事情干什麽呢?就想要得到没得到的「积习」的善根,日积月累,今天也这样栽培、明天也这样栽培,就集聚了很多的得圣道的因缘。想要得到「没得到的积习资粮」,所以若往若还、若睹若瞻,乃至解劳睡这些事情。在这麽多的类别裡边,你都能够保持内心的清淨,「如是名为正知而住所有的略义」。 卯四、结 前广分别,今此略义,一切总名正知而住。 这是结束这一大段,这句话。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四 寅六、善友性(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名善友性? 这个「二道资粮」裡边的「广辨」是分十一科,第一科「戒律仪」,第二科「根律仪」,第三科「于食知量」,第四科「初夜后夜勤修悎寤瑜伽」,第五科「正知而住」,这五科都讲完了。现在是第六科是「善友性」,这都是属于二道的资粮。 「云何名善友性?」这个善友的相貌是什麽?这是「徵」。 下边第二科解释,先是「广分别」,解释之中第一科是「由八因缘」,先「标」出来。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广分别(分二科) 巳一、释(分二科) 午一、由八因缘(分四科) 未一、标 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 什麽叫做「善友性」?有八个条件。若具足了八个条件的「缘故」,你就应该知道,「一切种圆满的善友性」都具足了,就是具足了一切种圆满的善友性,善友的性相都完备了。 这是「标」。下边是「徵」。 未二、徵 何等为八? 未三、列 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谓如有一,安住禁戒」,这以下列出来。谓如这一个人,他能够有「安住禁戒」,又「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这就是八个,这八个条件都具足了,是名为「善友」。这是列。 下面解释,解释分八科,第一科解释「安住禁戒」分三科,第一科,「徵」。 未四、释(分八科) 申一、安住禁戒(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名为安住禁戒? 酉二、释 谓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律仪,如前广说。乐沙门性,乐婆罗门性,为自调伏,为自寂静,为自涅槃,修行正行。 这是第二科解释。「谓」这个善知识这个好朋友,他的身口意能「安住」在他所受的戒法上面。「善能守护别解律仪」,他受了这个戒以后,他又能够善巧方便地守护他所秉受的别解脱律仪,不违犯。「如前广说」,像前边第一科戒律仪裡面说过了。 「乐沙门性、乐婆罗门性,为自调伏、为自寂静、为自涅槃,修行正行」,只是持戒固然是很重要,但是还须要有下面几句话。这个善友,这位善知识,他持戒清淨而他内心呢?是「乐沙门性」,就是欢喜八正道,欢喜学习八正道,「乐沙门性」。「乐婆罗门性」,他欢喜从一切虚妄分别裡边解脱出来,就是还有这个愿。这是两个愿;这「乐沙门性」,就是修学圣道,「乐婆罗门性」,就是断除一切生死的根本。这「乐沙门性」简要地说实在是智慧的境界是「智德」,「乐婆罗门性」是「断德」,就是希望有智慧能断一切烦恼,这是两个愿。 下边又说到还是乐沙门性、乐婆罗门性的意思。「为自调伏、为自寂静」,他为自己要调伏这个虚妄分别,用八正道和这个戒定慧来调伏这个身口意,使令他清淨,不要有这一些的污染。「为自寂静」使令心裡面叫他没有烦恼的浮动,心裡面很静,贪瞋痴一动起来心就不寂静,就是贪瞋痴叫他不静。一调伏了就不活动了,心裡面很安很平安叫「寂静」。「为自涅槃」,这就是把烦恼的种子也消灭了,这样烦恼的种子消灭了,就得到清淨的根本无分别智了,这就见到灭谛、见到诸法寂灭相了,就是涅槃,「为自涅槃」。 「修行正行」,他为了得涅槃,他欢喜沙门性,欢喜婆罗门性,他有这样的愿以后呢,他就开始行动。开始行动的目的是为自调伏、为自寂静、为自涅槃,而修行八圣道行。前面都是愿,那几句话都是愿,「修行正行」这是行,有愿有行。这样说呢,安住禁戒是基础,在禁戒的基础上修八正道。 酉三、结 如是名为安住禁戒。 这「禁戒」是这麽讲,这是第一个条件。 申二、具足多闻(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名为具足多闻? 这下面第二个条件「多闻」。分两科,第一科「徵」。 怎麽叫做「具足多闻」呢?下面解释。 酉二、释 谓若有法宣说开示,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独一圆满,清白梵行。于如是类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 这一段应该分两段,就是「谓若有法宣说开示,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独一圆满,清白梵行」,这是一段。「于如是类众多妙法…」,这是第二段。这第一段这实在是佛的境界。 「谓若有法」,就是说若是有这麽一个法门,那当然是佛所证悟的,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证悟的真理,佛的大悲心把它宣说出来,把自己所证悟的法门,微妙法门用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宣说开示」,这个「宣说」是请问、有人请问佛才宣说,这个「开示」呢,你听闻了佛法以后,有种种各式各样的疑问,佛也能够给你解释那就叫做「开示」。 这宣说开示这个法门「初中后善」,这个「初善」、「中善」、「后善」;初开始听的时候能令你生欢喜心,佛说这个法门的时候「初」开始令你生欢喜心。这个「中」间就是开始修行了,你开始修行的时候也很自在,不是那麽坚难困苦不是很坚苦地,就是中道行也不苦也不乐,不要一定修苦行、也不是,可也不要要求那麽好、那麽多的享受,所以不是那麽乐也不是苦,是中道行,这个时候,修学圣道这个叫「中善」。「后善」就能够究竟地解脱了一切烦恼,那麽这叫做「后善」,佛所宣示这个法门「初善、中善、后善」是这样子。 「文义巧妙」,佛宣说这个法门的那个文具也是很妙,佛那个大智慧…谁的文章能有佛的文章好呢?当然是佛的,是善巧说法,能够最极、很好的文句来表达,所以「文巧妙」。而所表达的「义」也非常微妙,这个义是「初中后善」,能令你得到利益安乐,所以义也是巧妙。「独一」,佛所说的这个妙法不共于一切外道,也不共于一切世间法,这是特别地殊胜的,所以叫「独一」。「圆满」,这裡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所以是最圆满的、最尊胜的,最尊胜的事情。 「清白梵行」,这个「清」就是佛说这个妙法裡边本身是清淨的,这个念佛、念法、念僧,「念法」裡边也有个「无热」,就是佛说的四谛法裡边都是清淨,而没有这些不正确的地方,没有烦恼没有污染,所以说清淨。「白」就是永久的清淨,佛说那个法永久是清淨的,「清白」。「梵行」这是能令你得圣道,就是八正道了。 这前面是所闻的佛法,所闻的佛法。「具足多闻」这一段先说明所闻的佛法,就是佛所说的修多罗了,十二分教了。 「于如是类众多妙法,能善受持」,你这个好朋友,他就是「于如是类」,像这样的这一类的,佛所说的修多罗这个妙法,「众多的妙法」。「能善受持」,他能够很有智慧地受持这样的妙法。怎麽叫「受持」呢?「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这是受持的相貌。就是他对于初善、中善,佛所说的这个妙法,这个文句他能够「通利」没有滞碍,就是纯熟、能读能诵叫「通利」。「意善寻思」,那个妙法裡面的意义,他也能够去思惟观察,这是「意善寻思」。「见善通达」,这个「见」就是你那好朋友的智慧,能够通达,能如实通达如实地觉了,这初中后善这个法门的妙意的。这样子就是闻、思、修了,言善通利是「闻」,意思寻思是「思」、思所成慧,见善通达是属于「修慧」了。 酉三、结 如是名为具足多闻。 这个「多闻」是这麽讲,这叫做「具足多闻」。这个意思呢,就是佛所说的法,你学习佛的经论,这叫做「多闻」。 申三、能有所证(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名为能有所证? 这是第三科,就是第三个条件「能有所证」。分三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能有所证」呢?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举所证(分三科) 亥一、二十种想 谓能证得胜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断想、离想、灭想、死想、不淨想、青瘀想、脓烂想、破坏想、四胀想、噉食想、血涂想、离散想、骨锁想、观察空想。 第一科是「徵」,现在第二科是解释,解释裡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所证」分三科,第一科是「二十种想」。他成就了这二十种想。 「谓能証得胜无常想」,就是这位善知识、你这个好朋友,他是具足多闻了,他不止于此,他也按照他所学习的佛法能去用功修行了,修行了他就成就了什麽样的功德了呢?他「证得」就是成就了,「胜无常想」很有力量的,有力量的「无常想」,修这无常想能够转变一切的执着,那就是有力量了。若是只是从文字上去学习,但是没能够转变你的执着,这个「常」的常见断见、这些虚妄分别没能转变,那不叫做「胜」无常想,没有力量。这个「想」这个字用得很好,就是心裡面思想思惟。 这个《竹窗随笔》莲池大师,就是那一段文,他讲:「修行应该究竟是有分别?是无分别?」来讨论那件事。但这件事你若常学习……,学习《瑜伽师地论》才能明白这件事。实在这个修行的事情,也是「无分别」、还是「有分别」。「无分别」就是「止」,「无分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止」、奢摩他的止是无分别,第二个意思「远离一切虚妄分别」,这杂染的分别通通要停下来也叫做「止」。第二个是「有分别」就是要思惟观察无常义,要思惟这件事;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就是有变化,它不是固定的。这个我们从文字上去看,其实这件事有什麽了不起啊?就是了不起,你真能这样思惟,它那裡边就能有微妙的作用。 这个禅师的〈语录〉上,那个谁…那个云门禅师的〈语录〉上有一句话,说「髮从今夜白、花是去年红,何必待零落?然后始知空」。这个禅师说这个话,说得很好,我也讲一讲:「髮从今夜白」,大概他可能是照照镜子知道自己的头髮白了,是今天夜间开始白,今天夜间开始,这是无常相嘛!就是无常了。「花是去年红」,就是令人满意的这种境界已经过去了,是这个意思。这个满意的境界已经过去了,「花是去年红」,应该是这麽解释。「何必待零落?然后始知空」,说是一定是花已经零落了,然后才知道空,那就太晚了。稍稍的有一点枯萎,你就应该觉悟了,这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所以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了不起,他是在壮年的时候,这五欲乐、王位都等着他来享受,他放弃了。不是说已经失掉了,失掉了王位了,失掉了五欲乐,然后我再去发心修行,不是那麽意思。这个无常想呢,就是有这个作用。你要思惟:说现在还在,但是他一定要坏、要坏的,所以叫做「无常想」。你若这样子想的时候,能转变你的爱着心,能转变你的贪心,转变你所有的瞋心,这一切的烦恼都能转变,这叫做「胜无常想」。 「无常苦想」,其实文应该念一念就行。这「无常苦想」,「无常」就是「苦」,这「无常」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原来没有、现在有了,「由无而有」这是「无常」义,「由有而无」,有了、而后又没有了这就叫做「无常」。这个「苦想」呢?这样的无常就会有苦了。说我现在身体很健康,没有病,不是;「由无而有」,你忽然间你有病了,你就有病了,这苦不苦?这「由无而有」就是苦。说我「由有而无」,我现在没有病我身体健康,你这个健康忽然间没有了,「由有而无」也是苦,健康没有了也是苦,病来了也是苦。所以这个「由无而有、由有而无」这个无常,「无常」就令你苦了。这个「由无而有」是苦苦,「由有而无」是坏苦,若是等待那个苦来了你才知道是苦,你是钝根人了。你先要学习佛法修无常想,苦没有来就知道,那就是利根人。当然你这样思惟,在奢摩他裡面做如是观的话,就有力量能转变自己的虚妄分别,转变这个常见、断见、这颠倒妄想。这个「苦想」就是原来我们这个颠倒妄想认为是快乐的,你若修无常观就知道快乐是「坏苦」,就是你作如是观,令你解脱了一切的虚妄分别,「苦想」。 「苦无我想」,若是苦的时候呢、就明白「无我」的道理了。这个「我」是什麽意思呢?「我」是「自在」义、「自在」的意思。我要怎麽的就怎麽的,你不可以威胁我,这叫做「自在」、就是「我」的意思。但是若有苦恼的时候你有自在义吗?你没有自在了。如果有「自在」义,说「不要苦」,它就不苦,那就表示你有「我」的意思,有了「我」。现在事实上是不能的,苦的时候、你看医生都不容易去掉苦啊!除非是神医,这手到病除这可以。所以这个「苦」就是「无我」啊!就表示是「无我」了,你能做如是观就能灭除一切颠倒想。这是「无我想」。 「厌逆食想」,这个「食」,因为人都是贪着这个饮食的味,要吃好东西生贪心,不好就生瞋心了,为了饮食还会去追求,守护、或者守护没成功会引起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做如是观的时候呢,就不要起这麽多的分别心,是「厌逆食想」,这个「食」这裡边有很多患,有很多灾患,所以「厌逆」不爱着它,使令减少自己的这些问题。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这个「厌逆食想」是一种……,这无常想、苦想、无我想修成功了,最少是个须陀洹果,是「见道」、见道的境界。这见道以后就是修道,修道的时候有「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还有个「不淨想」、「死想」这些事情,这是修道的时候。因为得了初果须陀洹,你还有贪心,这个贪瞋痴还是有,所以要继续修这个不淨观;「厌逆食想」,我们前面于食知量那裡已经讲到这个食的不淨,这样子想要破除这个欲心。「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江山如此多娇,使令你迷惑!但是你看看历史,我们一般人都不感觉什麽,历史上记载那些英雄好汉,都为这件事死掉了,丧身失命,但是后来的人还不觉悟,继续的受它的伤害,一切世间不可乐啊!「不可乐想」。 「有过患想」,这有过患想,《披寻记》的解释,是你想要生到色界天上去,你就要思惟欲界都是有过患的,欲界的一切一切都是令人不满意的,令你苦恼的境界,所以是「有过患想」。 「断想、离想、灭想」,这个「断想、离想」是在因上说的,「灭想」是在果上说的。这个「断」就是断除贪瞋痴,断除堕落三恶道的这些因缘,断除贪瞋痴就不会到三恶道去了,「断想」。「离想」就是断除去人天的这一切虚妄分别,人就是什麽?人就是「受」,触缘受,这个无明相应触执着一切受,你从这裡面有很多问题出来,就不能够解脱,你不能从人天的世界得解脱,虽然是没有严重的五逆十恶,但是你不能得解脱;你若能够「离想」,能够不受一切法,这个时候你就从人天裡面得解脱了。那麽「断想」是解脱了三恶道的因缘,「离想」是解脱了人天的这些虚妄分别的因缘,就是把这两种烦恼都解脱了。「灭想」就把这个生死的果报都停下来了,就得涅槃了,叫「灭想」。 「死想」,前面这无常想也是包括了「死想」,但是这裡面又提出来「死想」,有什麽差别呢?这个「无常想」就是这样的境界,你生命存在的时候有种种的变化,这叫「无常想」。「死想」就是生命最后结束了,结束了,这个「死想」。但是这个「死想」它一定是由无常来的,刹那刹那的变异最后就结束了,这是「死想」。 「不淨想」,这下边这个「青瘀想」、「脓烂想」也是「不淨想」,那麽怎麽分别呢?这个「不淨想」对自身有爱着,对自己的生命体有爱着,修这个「不淨想」;对他人的这个境界有爱着呢,就修下边的这「青瘀想、脓烂想、破坏想、四胀想、噉食想、血涂想、离散想、骨锁想、观察空想」,这是九想。对他人的身体有爱着修这个下边青瘀等想,对自己的身体有爱着修这个「不淨想」;是种子不淨、住处不淨、性不淨、相不淨、究竟不淨,有五种不淨,就是这朽秽的境界。 「青瘀想」,这「青瘀」,这个血不流通了积聚在那裡,表现于外的就是青瘀的样子,这也是一个苦恼的境界。人死了以后就是各式各样的境界出现了。这个在《大智度论》裡边说那九想观,的确是死想在前,然后再修青瘀等不淨想,也是这个次第。 「脓烂想」,裡边腐烂了,这个气血都不对了。「脓烂」、流脓了腐烂了,这样子去观想。「破坏想」,这五脏六腑裡边都破坏了,完全不正常了,「破坏想」。「四胀想」,就是裡边水大多起来,四胀起来像鼓似的。「噉食想」,前面解释过,为这个狐狸或者狼或者是饿狗所噉食,或者为飞鸟所噉食,这样子。「血涂想」,这个血流出来了,留到各处来叫作血涂想。 「离散想」,就是手的骨头一个地方,足的骨头一个地方,头的骨头一个地方,都离散了,「离散想」。「骨锁想」,「骨锁想」就是没有皮肉了,皮肉被这个禽兽所吃掉了,或者时间久了,风吹日晒久了,那麽皮肉都没有了就剩了骨头,但是这骨与骨头连在一起,一节一个骨头连在一起叫做「骨锁想」。 「观察空想」,原来这些,认为这是非常美妙的生爱着心,现在观察一切都是无常的,所爱的境界都没有了,这是「观察空想」。或者都是变成微尘了,那麽也就都没有、都散坏了,所以「观察空想」。 这样子修这样的观察,能破坏自己的欲心、爱着心。能破坏自己的欲心,这个欲没有了心裡就安静了,心裡寂静。这个九想观不能断烦恼,但是很有力量的,能够镇伏烦恼使令烦恼不动,这力量还是很大的,然后去修止观就能断烦恼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