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蒋贡康楚文集:修行七要 叁、修心七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蒋贡康楚文集:修行七要 叁、修心七要

 

  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注撰

  谢思仁 中译

  历史背景

  印度大师阿底峡尊者到西藏之前,曾随三位上师学习这个心要法门。在西藏他的传承称为“卡当巴”,历史上是居宁玛之后的一个教派。

  密勒日巴的嫡传弟子冈波巴曾在卡当巴的寺庙出家。他常将卡当与噶举两派的传承融合在他的教法里,“修心七要”即是其中之一。我们今天采用的是第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学者,第一世蒋贡康楚罗卓他耶所撰写的教本,由那旺赞波喇嘛撷录精要编写而成。

  重要性

  天道与人道的快乐都非恒久的,而“我执”之行者所证得的也非究竟涅槃。我们生命最终的目标是要开悟成佛,其唯有藉着相对菩提心之修习与究竟提心的禅观始能达成。前者是慈悲与爱心的培养生起,后者则是安住不动,当下直了心性的禅定。

  以下说明为何我们需由发展相对菩提心着手的原因:

  一、大乘佛法的根本教义在于发愿度众,开悟成佛。它的愿力本身即是一种慈悲。

  二、成佛后,由于无缘、同体之大慈悲心,不住涅槃,仍继续以利生度众为事业。

  三、初学者虽无法真正了解究竟菩提心,但若认真修行,绝对可以体验到相对菩提心。一旦相对菩提心生起,自然就可了悟究竟菩提心。

  因此,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要勤修相对菩提心。这个法门的精髓,我们称之为“自他交换”,或谓“以已换他”,此也即是本书要阐释的重点。有许多其他菩提心的训练法门均由本义阐衍而出。

  第一篇 根本教法

  第一章 前行法

  前行准备

  每段菩提心禅修开始前,我们应做如下观想——头顶莲花、月轮宝座上,根本上师端坐,庄严微笑、遍身放光,充满宇宙同体之大悲,是诸传承宝上师的总摄化现。我们虔诚向他祈求:“上师啊!我如实的精神导师,请您慈悲加持我,让殊胜的菩提悲心在我心底生起。”如是尽可能祈求多次后,观想上师由头顶下降至心轮,安住于光明纲罩中。每段禅修前,这段类似“上师相应法”的前行是相当重要。

  修法指导

  蒋贡仁波切在所有开示前,均以“将心转向佛法之四念处”开始。此四念,或曰“四共加行”即(1)人身难得(2)死亡无常(3)轮回过患(4)业报因果。仁波切尤强调初机者应多方面参考这类资料,这是最基本的教义,应根植于我们心中。

  关于这四点,仁波切有一简短开示:

  “我们之所以有机会修行佛法,乃因拥有宝贵的人身与自由。这是源于我们过去生的善行,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有此善业力功德,因此它的福报——自由与人身也非常殊胜难得的。我们现在既已获有它,便不应将它虚掷。当我们仍拥有自由且能修行时,应努力勤修正法。”

  生命长短不定,死亡之因亦有千百种,我们不能确定过了今天是否还有明天,因此,从今天开始要下定决心,认真修行。

  死亡时,万般皆带下去,唯有善恶业随身。此生拥有的美食、锦衣、金钱、财富、华屋、房产、声名、权势等,此时对我们一点都无助益。事实上,仔细分析,人的一生并非十分需要这些东西的。

  因果不昧,随善恶业得果报。死亡后,不管得生六道何处,总是痛苦等着我们;因此,我们要深思熟虑,绝不造作害人之恶行,甚以生命为赌。我们要勤修善业,积聚福德。

  本段的四念处以及每次的菩提心禅修之后,都要做普贤七支佛事供养(请参考“四臂观音仪轨”)。平常要时刻不忘将菩提心的修行与其禅观的意义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中。

  注:七支佛事供养即(1)礼敬诸佛(2)广修供养(3)忏悔业障(4)随喜功德(5)请转法轮(6)请佛住世(7)普皆回向

  第二章 正行法

  究竟菩提心的简单禅修

  修完前行法中第一项简易的上师相应法后,自然的将身体打直,藉着数息吐吸各二十一次,将心静虑下来。接着观世间万法,包括一切有情都似一场虚梦,纯由我心所幻,实无本体。慢慢加强这种如梦似幻的感觉,然后将注意力转至心的本质上。当我们检视心的特性,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等时,什么没发现。心无来处,因此称为“无生”;当下找不出它住于身体之内或外,最后也看不出它终极于何处。心由何处生起?此刻住那里?往何处去?我们应常检视心的本质,使在累积的禅修经验中渐有肯定的认知。当我们生病时,服药使它痊愈;当我们为烦恼业障所蔽,一如生病时,便应藉上述禅方恢复心理与精神的健康,此亦即我们本具之佛性。

  仁波切把几个在禅修中出现的体悟称为“心药”,例如,“身与心皆是空的”、“空性中无有好坏之别”等等。他说,将心放松,直观这些念头,任其来去,却又了然分明,这是一种禅修究竟菩提心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更直接:把心自然安住于佛性中,即诸法之真义本质,无一丝尘俗心识的纷扰。仁波切做了一个简短的诠释——将心自然安住,清明而不散漫,心无所缘,不为生起的念头所牵引,尽可能随时把心保持在简单、自然明晰的状态中。

  我们可选上述任何一法修习究竟菩提心,并在日常行住坐卧中,持续保持禅观中的觉受,观世间万法,包括自身、众生、一切外境等均为虚幻的显现,就像一场梦,看似清楚,实无实性。

  相对菩提心的禅修

  简易的上师相应法祈愿文念完后,观想母亲在前,我们回想起她对我们的慈爱——自小费心照顾、抚育我们;忍受生病等诸种痛苦;辛苦喂食我们;为我们洗浴更衣;纠正我们不良行为;训练我们成材成器。由于她苦心付出,我们今天始能遇见并修习佛法。其实不只今生,累劫多世来她一直对我们如此无尽的付出,为了帮助我们,她一直在六道轮回,历经无数痛苦。

  仁波切要我们首先对母亲发出强烈真诚的慈悲心,渐渐加强它,直至普及于一切众生。此因多生劫轮回中,无人不曾为我们母亲。我们先对易观的对象,例如,家人、朋友、受苦难折磨的恶趣众生、穷人、只有此生才有幸福的人等等,发出同等的慈悲心;接着对难施同情的对象,例如:恶徒、敌人、冤家债主、邪灵魔刹等等产生慈悲心。对所有众生做如是观想:“我的父母不愿受苦,但也只能在苦因及种种苦难中煎熬,多可怕!我该怎么办?我应带领他们脱离苦海,获得安乐,以回报亲恩。”我们应训练发展这种慈悲心,直到变得非常强烈深刻。想到母亲的痛苦、业障习气,我们修习以下相对菩提心的正行法——

  观想:“愿我承担他们一切的痛苦,以及永无止境的苦因”,次观欢喜的将其痛苦承受过来。我们必须观得非常清楚分明,并且发愿:“愿以我三世所积功德、财富、身体等,无分别的供养我父母,并普及一切众生”,是他们均满足喜悦的获得了我的供养。为使观想更清晰深刻起见,复观众生的恶业、灾难痛苦像一缕黑烟由我鼻孔吸入,融入心中,他们因此永远由痛苦与障碍中解脱。呼气时,观想自身的功德资粮像皎洁的月光由鼻孔出去,融入所有众生,让他们当下即刻开悟,我亦十分欢喜赞叹。这种“自他交换”的呼吸法是不分时地修练菩提心最根本重要的法门,我们须尽可能的经常练习,直到分秒不忘。

  平常禅修结束至下次再开始前,三毒会不断生起——对诱惑或利己之事起贪执;对厌烦或损己之事生嗔心;无明妄心亦不知不觉绵绵而起。三毒念头生起时,我们必须马上警觉认知。贪念现起时,观想:“愿我承受一切众生的贪毒欲念,愿其因善业功德由贪执中解脱清净,直至开悟成佛。”嗔念与痴念产生时,亦以同样方式观想,藉此,三毒转为积聚无量福德资粮之根源。再者,每次的禅修之间要念诵或默祷下面的祈愿文,俾能使我们专注于菩提心上。

  “愿众生的恶业在我身上成熟,愿我的功德成就他们”。

  “愿将我的一切功德利益供养遍虚空众生;愿我承受一切众生的过失和痛苦。”

  “愿众生的罪业痛苦在我身上成熟,愿我的善行功德在众生身上结果”。

  发展与众拔苦的能力操之在我;现在训练我们的心,他日当可真正为众生怖畏除苦。

  第三章 转逆缘成法道资粮

  大至世界乱局所引发的独裁战争与恐怖暴行,导致人民福祉、世间宝物全被摧毁无存;小至个人恶业成熟引致苦厄、灾难等,吾人均应将这些痛苦逆缘转为解脱道上的资粮。以下有三种方法可资修持。

  相对菩提心修法之应用

  当我们受病苦所磨、遭他人恶意批评中伤、或为敌手所败以致愤恨不平时——简而言之,不论何时何地,自身、家小或亲朋好友遭遇任何不顺遂之事,都不应归罪于他人。这里面除了我们紧握不放的“我执”念头外,什么都不是真实实有的。它是多生多劫“我执”、“自私”不断带动造业所成熟的苦果,我们不应怪罪任何他人,而应找出问题的症结——“我执”,所有佛法均针对消除此点而修习的。成佛无不依赖心识的转化,因此,祈欲开悟者,应了解佛与众生的慈悲是平等不二的。尤其,无人过去生不曾为我父母,依此看,他们实比我们慈悲。再者,伤害我们者实际上是来帮助我们净业消障、积聚福德的善友,因此他们更是最慈悲的。念及此点,我们更应修习“自他交换”呼吸法。

  对一切有生命的众生,低如昆虫、蚁虻,高如猫狗人类,我们不仅不能对他们起嗔厌心,更要尽力爱护、帮助他们。倘若能力不及,也要诚心祈愿:“愿他(它,或此名歹徒)能早日离苦得乐,证悟成佛。愿我未来所行诸善,均为利益他们而成办。”

  由于过去世我们曾造作无数恶业,伤害这些鬼神、冤亲,使得今生他们侵扰折磨我们。观想他们在前,我们以自身血肉供养,并祈求:“请享用我的血和肉,请取走任何你所需!”复如实观想他们食我肉、饮我血,十分畅快满足。以此,我们发展相对和究竟菩提心。

  我们亦可观想生活中损恼我们者是上师或佛菩萨的化身,遣来激励我们修习心法的。我们早已学到,只是疏于修持,因此这些人对我们其实是很慈悲,恩德很大的。

  我们若为病痛所苦,或精神遭受折磨,便应思惟:“若非这样,我早因俗务把佛法抛诸脑后,所幸病苦和灾难使我仍记得佛法。”我们应视其为上师和三宝的成道事业。

  总之,任何只谋己利者,乃凡夫;愿成就他人德业者,始是真修行人。诚如一位喇嘛所言:“请谛听此甚深法教!将一切缺憾过失归诸自己,将所有圆满福德供养他人;把成就利益分享他人,将逆损挫折留自己承担。”

  究竟菩提心修法之应用

  宇宙万法,尤其诸种逆缘与苦难,一如在梦中为火所焚、被水所冲的痛楚,是由妄心所见,却为我们错误的执以为真。就如在梦里所显,它其实无一丝真实性。深刻体会这点,不执诸相,把心安住——其本质即“法身”;色相为“化身”;两者合一是“报身”;三身一体是为“法界体性身”。

  依此禅修,无执心之来去所住,即是了悟佛之四身的方法。它是觉观的盔甲,空性的护围,劈斩无明痴闇无可比拟的最胜法门。

  特别的修法

  一、积聚福德、智慧二资粮

  众生皆希求快乐,但总活在痛苦中,为此,我们要下定决心消除苦因,即恶业,并造乐因,也就是积聚福慧二资粮。我们要供养上师三宝、承事僧众、向地方鬼神供食子、燃灯供佛、绕佛塔寺庙……等以助我们积聚功德,尤要诵“七支佛事供养文”以及献曼达,并向上师如是祈求:“如果生病对我较好,请加持让我生病;如果痊愈对我较好,请加持让我恢复健康;如果死掉对我较好,请加持助我往生。”这样,我们无所求亦无所惧。

  二、忏悔

  依据上项,我们可依四种方法来做。

  ——忏悔过去所造恶业,甚以生命做代价亦誓愿不再重犯。

  ——皈依三宝,培养菩提心。

  ——禅修空性,念诵本尊咒,例如,金刚萨埵百字明咒。

  ——念祷上项免于期待与恐惧的祈愿文。

  三、向冤亲债主供养食子

  能力所及,我们供养食子并祈求:“您很慈悲,来帮我取走我负您的业债。请摧毁我,愿一切众生的痛苦、疾病、恐惧在我身上成熟应报,愿他们从此由痛苦中解脱。”如果无法如是虔诚祈求,我们供养食子并修禅观,让慈悲心生起,并做“自他交换”呼吸,虔诚祈求:“从今起至尽形寿,我当尽力助你,亦请您慈悲,勿障我修行佛法。”

  四、向护法供养食子

  向护法供养食子,祈求消业除障,并愿他们的佛行事业,成就一切善妙功德,尤助我们消除贪执与恐惧。

  平常或生病,或精神沮丧、诸事不顺,或见他人受苦生起恻隐之心时,都可修“自他交换”法。

  如果我们心怀慈悲,就算能力莫及,也会祈愿希望能帮助众生学习更高深的佛法;如果我们幸福快乐,也希望与他人分享,同样如果发觉己心不净,或无意造了不善,更要祈愿众生的邪见与恶业都在我身上成熟。

  简而言之,不论我们做什么——行、住、坐、卧,一切都要以众生的利益为考量,利用周遭环境的助缘趋入修心道上。

  第四章 终身的行持

  本项可由五种力量概括之——

  一、意志力

  要下定决心,坚持修习菩提心的意志力。“从此刻到开悟成佛,尤其到此生尽形寿,更尤其到今年此月,今天至明天为止,我决不舍离相对、究竟二菩提心。”

  二、修持力

  平常不论行作何事——善、恶、不记名等业,都要时刻保持对菩提心的觉醒,念念在心,并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藉此培养佛法修行中最重要的菩提心。

  三、善种子力

  藉着善业功德,增长我们的菩提心,无有满足之时,并以完全的身、口、意全心投入这个修行。

  四、省思力

  对一贯“我执”、“自私”的念头采取精进反省的态度,认清它即是造成我们长久在轮回世间受苦的原因,并让我们此生继续造业,备尝苦果。想及“自私”、“我执”就似损友,我们要远离它,想办法除掉、抛弃它。

  五、祈求力

  任何修法结束后,要祈求:“愿以我力带领众生至解脱境,以至开悟成佛,甚在梦中也绝不舍忘二菩提心,并且日日增胜。愿我能善用任何障碍与逆缘成为修心的工具。”

  就这一世修习菩提心的我们而言,死亡是个不变的事实。死亡时刻来临时,我们可再利用下述五种力量修行。

  一、意志力

  我们在临终、中阴,甚至未来生生世世绝不忘失二种宝贵的菩提心。

  二、修持力

  过去曾修习过的菩提心法门,此刻更紧记在心。

  三、善种子力

  临终时,将全部财物供养上师三宝,或给予此生对我们有恩者。行时,必须心生欢喜,无一丝执着不舍。

  四、省思力

  我们因“我执”、“自私”致多生劫来不断轮回受苦,此刻又因它再次感受到死亡的痛苦。但究竟上而论,无“我”亦无“他”,也无“死亡”。我们要做的只是摧毁那个想“我生病了,我快死了”的“我执”观念。

  五、祈求力

  能力许可,我们念诵“七支佛事供养文”,如果不允,我们便一心专注祈求:“愿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积诸功德,回向生生世世不忘菩提心,并随时光流转常增胜。愿我常遇明师指点教导珍贵佛法。除此外,我们可兼修下法:如果能力许可,采跏趺坐;否则以吉祥卧,用小指堵住右鼻孔,利用左鼻孔呼吸,观想慈悲与爱心,修“自他交换”法。续观轮回、涅槃、生死——一切只是唯识所现,心本身亦空无一物。将心安住,不论内外均无所缘执,保持这种状态,自然平稳的呼吸。”

  蒋贡仁波切说,也许有些其他临终的修习法门更为人所悉知,但无一较此更佳。

  第五章 修持的成果

  无论小乘或大乘的佛法修行法门,都是减少“我执”的有效方法,其成果也是唯一可资评估我们修行是否进步的依据。如果藉着禅修,我们的“我执”、“自私”仍无稍减,则这样子的修行并无实质意义。

  有时他人会客气的赞美我们修持不错,但他们并无法透视我们的心,因此不要为他人的恭维自喜,自己小心谨慎的评估才是重要。如果我们能时刻保持觉醒,心里清明无碍,就是修持菩提心成就的征兆。

  如果我们内心无有恐惧或压力,再大的事都能处之泰然,这也是一个进步的表征。一旦我们能以乐观的心情去面对任何环境外缘时,便可训练己心去承担他人的痛苦、困难,一如自己的切肤之痛。

  最后一个修行成就的有征,可由下例解释之一:一个经验老到的骑士,也有可能失手的时候,但在最坏的情况下,也不会摔落马背。同理,假若我们能了悟二菩提心,就算平时对周遭的一切——幸与不幸、快乐与痛苦的事物不刻意去留意,坚定清明的菩提心也会自然流露。

  第六章 修心的戒律

  当我们一开始修习菩提心时,便要持守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戒律,同时,不要误解教义,例如:为消除“我执”,做出自毁或无意义的举动。我们应以古来过清修生活的男女行者为榜样。

  修行不能断章取义——不能仅容忍自家人的伤害,而无法接受邪灵冤亲的干扰;反之亦然。对待敌人无法像宽待自己的朋友是不对的;同样的,对上述两者采宽容态度,却无法忍受自己的痛苦,例如病痛,也是不正确的。或许有时我们可以忍受痛苦,藉它修行,但在顺境安乐时也不应放松它。修行应平等无别,不应只取片断,这就是修习菩提心的戒律,我们必须继续朝这个方向训练自己。

  修习菩提心要将过去“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身上”的习气改正过来。一般说,修习菩提心必须十分严谨审慎,但其成果也是斐然的。我们应像其他法友,清净无扰、小心谨慎的修行,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臻圆满。

  平常勿谈人之长短这种不快的话题,例如修行者犯错破戒等。我们应当面带微笑,心平气和的说些愉快的事。

  我们不应道人过失,不论他是一位普通人或是修行者。见他人错误,应视其为自己的,并想:“这位尊贵的人并非我想像的那样,以前不是也有人认为佛陀有缺失吗?”以此认定错误的是我们的心。谈到我们的心,应常检视它,确定五毒那项最顽强,然后尽全力修行克服它。

  我们不应期待修习菩提心会得任何利益。例如:我们也许会想藉它来降服邪灵魔刹,或征服歹徒、恶人以博得他人尊敬赏识。我们必须放弃这种错误的修行,以及期盼此生会获得幸福、名声等的想法;或希望来世生于富贵人家,甚至得个人解脱等等。我们必须体认修行时执假为真,把持“我执”的心态就像吃下有毒的食物,必须排斥它,训练自己观一切都是虚幻的。

  凡夫无时不顾及自己,不论何时何地,只考虑到本身的利益;如果有人损恼了他,便耿耿于怀,永不遗忘。因此当我们修习菩提心时,更须常关心伤害我们的人。

  我们不要有幸灾乐祸的心理,尤对批评我们者不应反唇相讥,而应本着良心道其长处。

  我们很可能对伤害我们的人、事记忆历久不忘,并伺机反击。但事实是我们应尽可能帮助对方,甚为邪灵所扰,亦应待以慈悲与爱心。

  不论在评论他人过失,或持猛咒驱除神鬼邪灵时,都不应使用任何造成他们精神伤害、痛苦的话语。

  我们不应使用欺骗的伎俩把自己艰困的工作或障碍加诸别人,而使一个弱者无法承担。

  赛马时,大家全神注意跑最快得奖的马匹,但在佛法修行上,则不应期盼名利,得更多好处,或利用各种方法去获取财物。我们不应在乎是否有这些利益。

  接受失败、挫折是为了将来得到更佳的因缘;修习菩提心是希望减轻自己的病苦、灾难等——这些都是错误的修行。不管快乐或痛苦到来,我们都不应陷入期待或恐惧的罗网中。

  除了错误的修行外,还有,错误的知见——有神论与无神论。错误的神修——执其为最高,认为除此无它。错误的行为——破三乘戒律。任何人不管位高或位低,都可能因犯此过,永无出轮回之日,甚堕恶道。

  领受教法时,佛陀教导我们要依法不依人。例如,金子的真伪在于它本身的品质而非贩卖的人。

  修习菩提心时,我们要避免变得骄傲自大,修任何法门都要按部就班,调服己心。我们应使自己成为所有众生最谦卑的仆人。“如果功德主往生,我便有食物吃、有供养拿;如果朋友死了,我便可以获得他的藏书和法物;如果同僚走了,我便可以独占好处;如果我的冤家、敌人死光光,我就松一口气了!”类似上面这种想法要完全摒弃。我们的快乐不应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也不应如此期盼。

  第七章 学习修心

  任何情况——行、住、坐、卧、吃饭、穿衣等,我们都不能舍离利他之心,这是一种类似相应的修法。

  修习菩提心时,如果病痛打击我们,他人批评我们、冤家攻击我们,以致情绪低落,无心修行,此时只有一副最恰当的药方——我们要思惟,如果此事发生在我身上,同样的,也有很多其他人会有这样的痛苦。我们应对他们生出慈悲心,将他们的痛苦承受过来。

  我们要坚定意志,决心这一天与二菩提心相随不离。晚上回想一天所思所为,仔细检讨。发现有与菩提心相违之处,要马上忏悔,誓愿不再重犯。如果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菩提心修行很顺利,应感欣慰,并祈愿能更精进增长。无论遇上什么情况,快乐或悲伤的,都必须要有耐心。如果己身遭遇极大不幸或痛苦,更应观视别人之痛为己痛,当下承受,藉此修行,以清净我们的业障逆缘。如果恰处顺遂环境,更应不忘在安乐中修行。我们损钱出力尽量积聚功德,并祈众生的福祉。

  训练修心时,要誓护信守三乘戒律,它们是现世、未来诸幸福之根源。总之,我们的一切作为都必须以众生的福祉为考量,完全不涉一点私益。

  妄念起时,起初很难察觉,后来也不易停止。因此,当烦恼业障现前时,我们要马上认知,并利用学过的方法舍掉它,然后告诉自己绝不要再发生。

  修习佛法时,我们需要一位好上师、正确的态度、适当的物质环境,例如:食物、衣服、净房等等。如果一切配合得当,我们应该庆幸,并祈愿别人也拥有与我们同样的福报。如否,我们则应禅修观想慈悲心,承担他人不幸一如己难。

  大乘佛法的功德与利益端赖上师的指导教晦,因此,我们要对他虔信不渝。菩提心的修行是大乘佛法的精髓,应永不退转,同时我们要永远护持三乘戒律,舍离身口意诸恶业,勤修善业功德。

  无论何种因缘际会——人、自然界(地、水、火、风等)、神鬼(非人),我们都要无分别的藉此修习菩提心,尽全力将其融入修行。

  我们应善用逆缘,视其为增上修行的良机,例如:恩将仇报之人、竞争的敌手、损人的逆友。同时,我们更要小心,不要假借维护与上师、父母、亲友的善缘,而伤害到别人。

  我们不应把个人的健康、财富、名誉等做第一考量。环境适当,正好修心;如无,更应藉此修二菩提心。总之,我们要把菩提心的修行置于一切之上。

  我们必须开始做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过去我们已浪费了无数劫在六道轮回,未来有否似今日的良机仍属未知。现在我们已得人身,并遇正法,正是一个千载逢可以圆满我们生命意义的机会,因此,此时此刻我们就应立即将修行付诸实行。

  为来生而修比较今生为之重要;求轮回解脱更较来生重要;他人的利益重于自己的;实修重于研习;菩提心的修行则超乎一切之上;由上师直接教导比自己参考书本为佳;坐在蒲团上是此中最具体的修行。

  我们必须舍弃修行上一些错误的心态。忍受降敌护友的万难,却不能忍受修行的艰苦,这是错误的耐心。祈求财富享乐,却不思修行,这是错误的欲求。耽于拥有财富的快乐,却不稀罕研习禅修佛法的喜乐,这是错误的生活体验。同情勤修佛法而遭不幸者,却不愿怜悯作恶之歹徒,这是错误的慈悲心。鼓励依赖我们者追求物质生活,却不鼓励他亲近佛法,这是错误的教导。对他人幸灾乐祸,欲见失败为快,对世间的幸福、美德也无随喜之心,这是错误的恻隐心。

  以上六种错误的心态必须随时舍弃纠正。

  偶尔修持并无法对佛法产生坚定的信心。我们必须专心一致,心无旁骛,全心全意投入修行。

  我们应随时检视自己,任想一个让五毒生起的对象,观察毒念是否生起。若是,则强迫以早先所教之法对治。我们以同样方法观察“我执”,如果似乎遍寻不着,便想出一个让贪念或嗔念生起的对象。如果因而认知“我执”,便做“自他交换”的禅修。

  我们不应妒忌他人:他人瞧不起或贬损我们,也不要抱怨或难过,让修行成为一个对治“我执”的良药。

  修行、利他、行善,均不应期望任何功德或他人赞美。以上是本节的教法,可助我们正确的修行,日日增长进步。

  这是一个无论个人、生活、情感以及未来都在急遽改变的历史时代,暴乱纷争层出不穷,乐因减少,许多法教已不足以应付修习。菩提心之行者虽有许多阻碍困难,但亦反可利用成就善行资粮,好似在火上添材助燃,五毒和障碍都转为解脱道上的助缘。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法门,适合所有善、钝根器者。

  第二篇 传承的教导补充

  本章我们选择仁波切所写的长段“修心祈祷文”加以阐述。

  此段祈祷文是指导做“自他交换”禅修的,特点在于它应用了金刚乘的知见——藉着承担众生的业因(例如:嗔)和业果(生于大寒热地狱苦),回施以相反的功德(无嗔的爱心与善行),六道因此得度而空,这也是前述相对菩提心的修法。不过蒋贡康楚仁波切进一步要我们观想众生证悟五方佛部的观音之身与智慧,嗔毒转为大圆镜智,地狱众生则化为金刚部观音。五毒、五智以及五佛部之间的关系就是金刚乘佛法的基础。

  修心祈祷文——菩提心海入门

  想及修悟菩提心至最高圆满境界的圣观音与诸佛菩萨,我发愿为自己及遍虚空众生修持菩提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贪欲,以及饿鬼道之饥渴苦,并将我无所贪染的清净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贪业之饿鬼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妙观察智,成就莲花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嗔毒,以及大寒热地狱的苦报,并将我无嗔的慈悲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嗔业地狱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大圆镜智,成就金刚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无明痴闇以及畜生道之愚痴闇钝苦,并将我光明的法性智慧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痴业之畜生道因此而空,众生并得证法界体性智,成就佛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猜疑忌嫉、内心折磨以及阿修罗道之争斗苦,并将我身口意之包容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喜争斗之阿修罗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成所作智,成就羯磨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贡高我慢,以及天道之死亡下坠苦,并将我谦卑的精进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受死亡下坠苦的天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平等性智,成就宝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无始来之业报,以及生老病死苦,并将我无始来之身口意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受别离贫苦之苦的人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俱生智,成就清净法身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破毁三乘戒律之过失,并将我护持三乘戒律的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三戒因此清净无一丝污渎,众生亦成就总持五佛部之金刚萨埵。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短命之因的杀生、毁佛、谤法等一,并将我护持三宝与友爱有情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非时之死永远不再,众生亦得成就金刚不坏之长寿佛。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气脉、淋巴、肝胆等方面疾病,并将我慈爱有情及施药功德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清净三毒业病,成就蓝光身药师佛。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偷窃、不予而取,以及贫苦、饥渴之果报,并将我财、法施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福报自然具足,拥有满天的财富。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极恶之行,以及堕生恶趣之果报,并将我发菩提心与修习十善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得生于阿弥陀佛与金刚不动佛等之净土。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冒渎三宝等邪见所起之禅修业障,并将我奉行信、念、行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深信因果,勤修善行,舍诸所恶。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视己为敌之“执我”所生的贪嗔毒,并将我四无量心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执假相、妄想为真的诸苦之因,并将“人无我”的空性体验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终证空性,了悟圆融无碍佛性。

  总而言之,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怨憎会苦(十六逆缘)、爱别离苦(美食、财富、房产、朋友等)、五阴炽盛苦(护家保友、树敌谋己利)、求不得苦(权势、财富、名望等)以及诸种不顺、意外灾难、无常之苦等等。愿我毫不犹豫承担一切,并将我三世所积功德善业——财富、权力、生命等无分别的回向所有众生。愿众生获得安乐,趋入菩萨道。

  所有与我结有善恶缘者——曾为我讲经说法、鼓励修善者;肉供我食、奶供我饮以养命者;诚心供养我饮食、财物者;信心不具、恶意批评我者;偷我、打我、击倒我、对我心存恶意者;总之,所有曾见我、闻我名、思我功过,甚为我鼻息所触者——愿他们的业障均能净除,由圣观音带领进入弥陀净土。

  愿我身口意之事业,甚至身体之气味,都仅为利众而存办。愿伤我身、取我命者——人或邪灵——均能先我成佛。愿他们丝毫不受对我造业之果报。

  如果我们检视“我执”,便会了解究竟上它并非实有存在,就如梦中幻境、水中月影或海市唇楼般欺骗了我们大家。在究竟空性里,人、我、邪灵、魔障、神鬼等无一不是平等的,只是我们没有掌握空性之真义。而相对上来说,无一众生过去不曾为我父母,世间无人更较母亲仁慈的了,但我们却对前世母亲产生恶意。忆起她们的慈爱,我将功德成就回向她们,自己承担一切痛苦与灾难。

  藉此,我深切祈愿所有众生的业障都将清净,圆满积聚福慧二资粮。愿一切有情生起珍贵的菩提心——诸佛圆满之法道,空性与慈悲之精髓,愿终证圆融无碍之佛性。

 
 
 
前五篇文章

蒋贡康楚文集:修行七要 肆、大乘菩提心简修法

蒋贡康楚文集:修行七要 附录

星云法师: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39 选票

蒋贡康楚文集:无云晴空 前言、序

星云法师: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40 佛指的生命

 

后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38 老干新枝

蒋贡康楚文集:修行七要 贰、第一世蒋贡康楚罗卓他耶传记

蒋贡康楚文集:修心七要 壹、阿底峡尊者

星云法师: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37 自我激励

蒋贡康楚文集:修心七要 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