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问答录(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问答录(一)

 

  问:(本问题不清楚)

  答:我不懂中文,所以无法知道要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基本上,所谓的功德是:今生你能够享受到种种的福报、美善、成功等,这都是由于功德积聚的结果。

  问:供养之后后悔,便没有了功德,那么是要忏悔或继续供养?

  答:这就像你身上穿了干净的衣服,忽然掉入了泥泞之中,那么你到底是要赶快把身上的泥土洗干净?还是就把它这样穿著?所以我们要是犯了错,就要忏悔,这样才能够把污染洗干净。把污染清净以后,我们便要非常小心,不要掉到泥泞里去了。

  问:如果以同样清净的心来帮助甲、乙两人,甲欣然接受,而乙则因为某种原因而心生嗔恨心。请问仁波切,这两种情况其功德相比如何?

  答:由于我们是凡夫,没有办法去分辨所供养的对象是清净或不净,所以在做布施的时候,只要我们的发心是纯净的,不管供养的对象如何,所得的功德便是一样的。以刚才的问题来说,对甲而言,他感到非常高兴,由于你对他的帮助或布施,你会得到的功德;甲也会因为发了欢喜心及感恩心,而同样积聚了功德。乙虽然对你的帮助感到生气,但只要你自己对他并不产生恨心,也同样能够积聚功德,这是因为你发心纯净的缘故;但乙本人由于生了嗔恨心,所以没有办法积聚任何功德。

  问:我们现在一般所做的供养,可以算是三轮体空吗?

  答: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当然一开始并不是三轮体空的,因为供养者(你自己)是有的;所供养出来的香、花、灯财物等等,也是实际有的;而供养的对象如:佛菩萨、善知识,也是有的,所以并不能算是三轮体空。

  问:如果发心的动机只是为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利益,这样是不是功德的积聚就不大?

  答:只要我们发心是好的,一定能够积聚功德。譬如说,如果我们的家人有了麻烦,或是我们的亲人朋友生病,我们去帮助他们,都绝对是能积聚功德的。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我们的家人朋友,我的意思是,我们刚才谈过的积聚功德的对象有三种,而最高的就是佛菩萨。我们帮助家人、亲友还是能够积聚功德的,只不过由于不是积聚功德的最高对象,也就不能积聚最大的功德。

  问:如果做每件事时,心里都想着是不是有功德才去做,那么这种发心是不是错误的?

  答:今天的开示,我已经非常详细的解释了什么是至高的供养对象、什么是积聚功德的正确发心、什么是善行、什么是不善的……这些都是要让我们的种种迷惑能够去除。所以当我们在供养诸佛时,心里就不会产生「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问了。我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听闻佛法,就能够去除无明,好像灯光去除黑暗一样;所以我们在做种种供养时,我们的心里就不会有任何「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问了。另一方面,功德的积聚取决于我们的发心,所以做事前应想「这事是否能利益他人」而非「这事是否有功德」。清净利他的发心本身就是功德。

  第二天

  现在继续说明第二个对象——仁慈的亲人好友。先从朋友来谈,当我需要或无助、生病时,有人愿意帮助我们,这样的朋友可说是非常善良仁慈的了,这是就一般世俗观点来说的好,也是非常的珍贵。另有一种朋友,他们在佛法的修行上帮助我们,鼓励我们,闭关时给予我们财物和精神上的支助……等等,这样的法友更是非常珍贵、稀有的。接下来是父母亲。虽然投生人道是因为积聚了善业,但若没有父母亲,我们也无法获得这个肉体的人身。

  因此,我们要视父母亲对我们非常的仁慈,因为他们给予我们身体,使我们能完好地出生——特别是母亲,她非常、非常地慈悲从怀孕开始,就受尽种种困难和痛苦,给予我们慈爱、关怀、尽力把最好的给我们。以上是第二个要探讨的对象——仁慈的亲人好友。

  要回报父母及友人的恩惠是很重要的。回报他们的方法,是当他们在无助、生病时给予帮助;并在能力范围内,以关爱和了解,给予他们财物或物质上的帮助。我们特别要去关心、了解、赞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佛陀在许多教法中都曾提到,我们可以用祷告祈求来和别人建立起非常深的因缘,例如,回向给那些曾在此生中帮助过我们的人——帮助我们在佛道上成就者、父母和一切有情众生。我们将功德回向给众生利益他们,一定可以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善缘。

  不仅如此,以此正确的心态来回向,还可以积聚福德,带来很大的利益。虽然平常我们也做功德回向,但有时向父母、朋友发脾气、开玩笑、批评他们……等等、这样便减低了我们自己积聚资粮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知道一切对父母、朋友批评和生气的行为,都对福德资粮的积聚有很大的伤害。

  第三个对象是需要帮忙的人,尤其是贫困者。如果有人饿了,可以给予食物;有人生病了,即使我们不是医生,无法诊断施药,也可以帮他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或给予财物上的帮助……等等,这些也是积聚资粮的方法。但记住,伸手施予协助时,要存著温柔、仁慈的态度,这样便可以积聚很多资粮。

  简而言之,这三种积聚福德资粮的对象——佛法僧三宝、善待我们的人和无依且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我们对此三种对象做出良善的事情,就可积聚非常大的福德资粮;但同样地,如果我们对这三种对象做出负面的行为,也会造下很大的恶业。因此,我们要了解,好与坏虽是相反矛盾的两样东西,但其形成的方式都是相似的。

  我们必须以身、语、意三门来积聚资粮。以身而言,例如,做礼拜、绕佛塔、佛寺、供养圣地……等等,或帮助建寺、舍利塔,给予劳力、财物上的支助,以及对父母、有恩于我们 的人提供种种帮助……等等,都是以「身」来积聚资粮的方法。「语」方面的资粮积聚,是指持咒、诵经以及说美善的话语等。不管做了以上什么样的善行,其根本还系于我们的心态,也就是「意」。我们必须具备清净的心,如果自心不净,带嗔怒和自傲的心去持咒、念经,虽则力量还是有的,但无法积聚资粮,因为心中充满烦恼之故。至于做礼拜、绕佛塔等,如果心不清净,如果心不清净,情况也是一样。这就是为什么龙树菩萨说,如果心存慈悲,要成佛、成菩萨就很容易了。这句话证明了心态是积聚所有资粮的根本。

  所以,当我们自己修法,或别人请我们修法时,虽然是很认真的地在做,心中却想着修法后,可以赢得许多人的赞扬和认同,或是盘算著如何藉由修法来消灭仇人……等等,只要心存其中任何一种想法,就会破坏了积聚资的可能。因此,在做身、语、意任何一种的修持时,都必须舍弃傲慢、嗔恨或欲消灭打倒仇敌的想法。

  在许多积聚福德资粮的方法是,有一个既简单又具大效益的方法,那就是以真诚的心去随喜他人的善行。举例来说,有人行善时,不论他的宗教、党派如何,我们不嫉妒他,也不在意他的宗教党派等和自己的有何不同,而衷心的赞赏随喜他,觉得他做得很好,希望他能继续做下去,有继续行善的机缘。这样做,我们福德资粮就会一直增长。平常有人在修法时,我们若随喜他,极有可能我们所得的功德比他本身修法的功德还大。原因是,例如有人很认真积极地在修法,而且也修完了很多座的法,此时倘若我们随喜他的精进修持,觉得修法非常殊胜,希望他在未来能继续修持,此随喜是很真诚的,没有任何的竞争心或傲慢心,敢从不觉得自己的随喜心已经足够、或希求别人来赞赏我们的随喜心。在此情况下,我们随喜他人的善行是非常清净的。

  相对地,有些修行人的可能会有慢心,比如:他修了很多的法,也可能有竞争的心理,因为有很多人尚未修完,自己因而感到沾沾自喜,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就破坏了修行累积的功德。

  随喜不仅可从佛法,也可从世间法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看到朋友或任何人事业有成、家庭富裕圆满时,如果心态正确,觉得好样很好,这也是福德资粮的积聚。相反地,如果我们对一些有成就人产生了嫉妒的心理,觉得他们的成功是不实的,那样便大大地减少了我们福德资粮的积聚。

  至于如何才能积聚比在修法或行善的人更多的资粮呢?应该持何种心态才对?在此有一个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可以用来说明。这个故事发生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很有权势和财富的国王,名为萨加,要供养佛陀及其弟子们三个月,提供住所及食物,请他们修法、办法会。此法会是那时最大的盛会,当时没有一个国王有如此能力供养那么多的出家人,办那么大的法会。

  在三个月的法会圆满结束时,如同往常一样要做回向,国王希望能首先回向给他,因为他是这个这个法会最主要的功德主。而他希望第二个要回向的对象是王后,因为她是这些供养的第二大赞助人。虽然国王心中这么想,但实际回向时,佛陀首先回向的人,既不是国王,也不是王后,而是门外的一位乞妇,国王和王后则排后面。

  后来,国王问佛陀,为何先回向给那位乞妇呢?佛陀回答说,在这三个月的法会里,那位乞妇每天在门外随喜赞叹国王能赞助这么大的法会,这么好的善事——她的心非常真诚、非常谦卑、无一丝嫉妒,因此她随喜的功德,比国王和王后所获得的还要大。国王有傲慢,觉得只有自己这般富有,才能供养这么多的出家人,所以他做的善事带著自满。而王后心中也在想著,国王这么有权势,或许下次她也可以如此富裕有权。供养更多出家人,甚至比国王的还盛大。她心中存有互别苗头的心态,因此他们两人所积的福德还不及那乞妇。所以,佛陀便首先回向给她。

  一般凡夫或刚开始修行人,即使积聚了福德,做了善事,但要使善果成熟,恐怕仍有些困难,这是由于我们才刚开始修行,不了解如何使善业结果的正确方法。

  通常,如果我们受了在家戒、苦萨戒或金刚乘的戒律,便可确保善果成熟,否则,不论造了什么善业,都有可能因烦恼障而被摧毁。就如同在风中提油灯一样,随时有可能被强风吹熄,无法一直保持明亮。如果我们持守在家戒,不伤害有情众生,了悟轮回是苦且无意义,内心达到平静的境地,这样最终善业的果实便会成熟。

  除了持守小乘戒与在家戒外,如果再进一步受菩萨戒,所能积聚福德的力量就更大了。因为受了菩萨戒就表示走上菩萨道。我们首先受在家戒以为基础,然后再受菩萨戒。受菩萨戒,除了祈请佛、菩萨之外,还要邀集六道众生做为见证,发愿利益救度他们。以此愿心,不论做了善业或善行,除了回向给自己外,还要不忘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样回向的功德是既深且广的。「广」指回向的对象为一切众生,所以功德永远无法被摧破;「深」则是指回向的功德,不仅祈望众生能短暂地得到解脱,且最终能证悟佛果,所以此功德是深的。在一切的修行或行善后,如果能做如此的回向,则任何恼障便都无法破坏所积聚的福德,因为功德已完全回向给了一切有情。如果没有做回向,福德就有可能被破坏;但若已正确做了回向,便一点也不受影响了。这观念和以下的例子很相似:假如我们手中有一滴水,一直握著不想让它干掉是不可能的,它在任何时候、任何一天,甚至是几个小时内就 有可能干涸;但如果我们将此滴水放在大海中,它就永远不会干枯,一直存在那里。相同地,我们回向福德,希望能使众生解脱,如此,任何的烦恼及障碍就无法影响到它了,因为这样的福德是既深且广的。

  通常,当我们谈到菩萨行时,我们可能会因无法度尽六道众生而感到气馁,但有二件事情可以鼓舞我们。第一是从无始以来,我们就本具佛性,拥有佛的一切特质与潜能。但由于无明,我们不了解自身所具有的成佛种子,执著于有「我」这个概念,非常执著自我。因为有「我」而起了分别心,把周遭的人分为我们亲近的人——例如:亲人朋友等——还有就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仇敌。因此,我们生起了贪、瞋二种烦恼,此即为我们一直在生死轮回之中的原因。

  藉由法的功德,我们认识和了悟了佛法,以理智来断除「自」、「他」分别的执著迷惑。斩断了执著,我们才有可能更具勇气与决心,为利益众生而努力。

  自、他分别的执著,光是在知性上认知还是不够的,必须以方法来对治克服,而它就是修慈悲心。简单地说,慈,就是当众生安乐时,我们祈望他们的快乐能永远持续,不会被破坏,这和爱心是非常相似的;悲,就是不论自己或众生遭受痛苦、疾病或不幸时,祈求这些不幸能完全永远地消除,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疾病和困苦。不论是慈或悲这两个愿心都是奠基在我们的诚心上面,也就是奠基在愿众生离苦得乐的心有多真诚,因此,我们必须至诚地发愿。

  对于一位初修行者而言,可能不会全然了解「慈悲地对待众生」的意义。虽然我们具有对一切有情众生慈悲的种子,如同我们具备像佛陀一般能证得佛果的潜能,但这颗成佛的种子却由于「自我」与「他人」的执著分别,以及其它的烦恼等,而被障蔽住了,以致像我们这样的初修者,没有办法体会到一种对一切有情真正全然流露的慈悲心。

  因此,我们道德要修练自己。修练自己对众生有正确的慈悲心的方法是:坐下来,试著找出自己所想要的为何?自己在此生中最渴望的是什么?当然我们是了渴望的一定是安乐,并且还离痛苦、疾病和障碍;我们一定想要成功、快乐,不想要有任何毁坏我们生命的事情发生……等。然后,我们也会希望父母、家人们都能享有同样的境遇,不希望他们失败、生病或遭遇困难;我们希望他们也能远离种种的苦因,同时得到安乐。

  接下来,我们要试著转换这种感受,因为不仅是自己和家人有这样的渴求,事实上,所有的众生也都有同样的需求——获得安乐,远离痛苦。为什么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日日夜夜不停地努力,就是为了阻挡一切的痛苦,以及生成不幸的原因。因此,人类不分国籍,其所需要的都是一样的——远离任何痛苦,而这也是一切众生的希求。有时候,我们觉得只有人类会希望安乐,而畜牲并不,因此,认为把这种想法移换到畜生身上是不正确的。但事实上,它们和我们一样,日夜不停地忙,就是为了有食物吃、有地方住,保护自己不受任何痛苦——一切有情众生的希求都是如此相同的。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的想法便会更扩展延伸,想到不只是我自己,其实世界上所有一切的众生,也都同样地渴望安乐、远离痛苦。在这一刻,我们就生起了平等心,了解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想远离同一件事——苦。我们切实修行、善用佛法,由于法的善德,我们便能加深自己修行的体悟及功德,以此摧毁自私的心,了解执著於「自我」是不正确的,这便成为我们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然而,其它众生就不了解这些道理了,他们认为执著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因此一味地想办法保护自己,导致一直在生死轮回中徘徊。这是修行人与非修行人的差别所在。

  我们已阐释了如何以大乘佛教的观念来积聚福德,明天我会继续讲解声闻、独觉乘的修习。现在不有一些时间可以发问问题。

 
 
 
前五篇文章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问答录(二)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问答录(三)

蔡巴·贡噶多吉:红史 7、西夏简述

星云法师: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69 我在想什么?

蔡巴·贡噶多吉:红史 8、蒙古(元朝)简述

 

后五篇文章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福慧二资粮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论皈依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一切法教源自法身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空性的体悟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三昧耶戒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