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 第51集 2014年6月18日 讲于 香港 不立志学佛、持戒受苦,不能进这个学校,故不随便招生 昨天斯里兰卡国师强帝玛法师来看我,给我做了一个简报,斯里兰卡龙喜大学施工的进度,告诉我比预算增加了很多。我告诉他:这些钱点点滴滴都是善心居士的供养,这个大学如果不如法,对不起大家,那就是罪业。花这么多钱建这个大学,目的是什么?在这个里面培养佛、菩萨、阿罗汉,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是培养圣、贤、君子的学校,不是普通学校。普通学校学的是知识,毕业之后还是个普通人,还是个凡人。我们这个学校,毕业出来不是凡人,决定是声闻、圆觉、菩萨,我们把目标定在这里。佛法能复兴,佛法对全世界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招生不是随便招,不是立志学佛,持戒受苦,就不能进这个学校。所以我提出“戒、定、慧”三学,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法;没有礼乐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 老师会讲、懂得,但没有持戒修行也教不出学生来 首先我们聘请老师,老师要持戒修行。老师没有持戒修行,他教不出学生出来。这不是普通老师,不是说我懂得、这经我会讲、我能讲清楚,这个不算,要做到!所以我们今天非常困难,丢失的时间太长了,找不到老师了。要真正找发心的人,真的要直下承当,要续佛慧命、要有使命感,我们把如来正法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再传给后世。 戒学非常重要!我们现在不是从头学,我们上补习班。所以用补习班的方法,小乘戒学一年,大乘戒学一年,前面两年完全学戒。戒律不能通过就淘汰掉了,就不能继续向上提升。小乘戒一次淘汰,不能持就淘汰掉了;第二年大乘戒又一次的淘汰,才能进入正科班。正科班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我们上课,真正的上课,不是老师讲给学生听,那叫“讲课”,真正上课是学生讲给老师听。早年,李老师晚年最后办了一个内典研究班,招的学生是大学毕业,那个时候有“慈光大专佛学讲座”,学生是在讲座里面选拔出来的。真正发心学佛,女生进去要发愿这一生不结婚(不出家没关系,一生不结婚),只有两个;男生有六个,来承担如来家业。 这个研究班里头没有戒律,戒律是老师自己指定的,学生自己去学,指定《五种遗规》,老师让我们自己学。有六个老师,开的六门课,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在那里开的课就是《金刚经》。那些老师包括李老师自己,也是讲经的时候授课。 老实讲,我在那里开这门课,我没有上台讲经,学《金刚经》的两个同学,所以我就教两个学生。上课的时候大家一起都要到,八个同学都要到。这两个同学我教的,我指定课程,课本我们采取江味浓居士《金刚经讲义》,讲义太长,我做了一个节要,《金刚经讲义节要》,那时候印出来了,就学节要,参考资料就是江味浓的《金刚经讲义》原本;再参考周止菴的《心经诠注》,就可以了,再不必复杂了,让他们自己去参考,自己去准备。上课的时候得用一个小时,上课按照我指定的这个进度,两个同学上台讲给我听,我在最后,讲给我听。最后十分钟就像现在样子,我给他做讲评。这两个同学非常欢喜,真得受用,为什么?他要上台讲,他准备找参考资料。 讲经有讲经的方法,这都教给他们了,规矩都教给他们。他上我这堂课,他告诉我,要足足做两天的准备功课,就他的备课的时间要两天,很辛苦,但是他非常有受用,这叫“教学”。教学是我教你怎么学,不是我讲给你听,这要搞清楚。你讲给我听,所以这一堂课这两个学的非常好。我也是在这个地方做实验,用这些方法。 现在既然要办大学了,我就跟强帝玛法师说了,戒律在我们这一代,也就是这个开始我们得补习,我们真的要请老师来教,小乘戒斯里兰卡有老师,没问题;大乘戒台湾果清法师可以来授这个课。龙喜大学的戒律要学五年,小乘要学三年,大乘要学两年,这个戒才有根。 中国在古代,无论在家、出家学佛的是五年学戒,现在没有了,戒不要就是“行”没有了。你看“教、理、行、果”,我们只有“教”、只有“理”,“行”没有了,所以后头“果”就没有了,“果”是成就。 我们的老师要有使命感,要发心把佛教救起来 为什么现在佛法就衰到这个程度?佛法名存实亡,没有了。我们要干,要把佛教救起来,要干这个事情,这个才真正有意思。所以我们的老师要有使命感,我们是帮助佛法在这个时代起死回生。不持戒是决定不可以,不吃苦也决定不可以,一定要做好榜样给人看,让人家真正感动了。 有没有学生?有!我相信像丁嘉丽这帮人,他们醒过来之后都愿意学,所以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 道场是修行的,不是给人观光旅游的,不需要建得富丽堂皇 大学在斯里兰卡建,人家国家有他们的标准,我绝不干涉。如果我自己来承当来建,我只求道场整齐、坚固实用,不用富丽堂皇,这个在费用上就大大的节省了。坚固耐用,这个建筑建起来之后能够用一千年,省事!不必要经常修理;结构简单,不要那么复杂、不要那么华丽,我们不是给人观光旅游的,我们是在那里修行的,修行人住山洞、住茅棚,是在这里真干的,这是修学的道场。 大学分内院、外院。内院就是结界,普通人不能进去;外院是活动场所,外面的人可以来听经。我们用闭路方式的方法,大电视,大家坐在这听,讲经的法师不露面,不跟他相见,心是定的。 大学道场不接受供养,想捐钱可以汇到基金会 我们也不求人供养,道场里头没有收钱的地方。你要供养,那个银行里面我们有基金,有基金会的支援。那银行账户,你寄到银行,现场里头完全不接受,道场不接受供养。 道场吃饭完全是自助餐的方式,出家人吃饭一个菜一个汤,我们讲大锅菜。大锅菜做得好是真好,吃不厌。过去香港有个寺院,这家寺院大锅菜是很有名的,多少外面人到香港来,都想到那边去吃一餐,专家,味调得好,真让你吃不厌。菜就是一个菜,一个人一碗菜,吃完之后你再吃自己添,没有限制。那个时候我来的时候,我至少吃三碗,饭就不吃了。这么多年老和尚都不在了,可能都没有了。 所以要做一个如法的道场。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要建成书院模式、书院精神 把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起来,也要建个大学,这个大学是什么?实际就是书院,中国古代的那种书院,书院的精神;外面招牌是大学。跟一般大学也不一样,一般大学是培养各种人才,社会方方面面各种需要的人才;这个大学是培养圣贤君子,是培养人的榜样,做人的榜样,用意在此地。 佛教跟宗教大学也是培养人的榜样,也就是现在国家所提倡出来,“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学校培养出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很重要,这是社会安定和谐的根本,这样的榜样多了,那就不一样了。 做人的榜样如何能发挥、能影响到社会?这个我们就用电视教学。现在没有伦理的课程、没有道德的课程、没有因果的课程,我们这帮人就负起这些社会教育。这个教育人人都要学,不管你哪一行哪一业,你统统都要学,你得学会做人。现在学校教的学生会做事不会做人,跟父母处不好、兄弟处不好,在社会上跟领导处不好,在公司跟老板处不好、跟同事处不好,则发生问题。传统文化、宗教大学要补足社会这个缺陷,让社会大众既然有技术、懂得技术,也会做人,这才完美,不能偏在一方。 我们学习这一份学习报告,我们很受感动,这分报告很有价值。在现前的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这些企业家们、这些老总老板们,他们也是天天在想用什么方法来教导员工,这份报告很好的启示:一定要教,人可以回头,人是能教得好的。回头之后他是个完美的人! 就像丁居士所说的,《无量寿经》所讲的理论、方法、教训,贤公老人做到了;印光大师所说的《文钞》里面所讲的,贤公老人也做到了;你要再仔细观察,大乘佛教八个宗派,每一个宗派经典里面,所说的理论跟方法、境界,老和尚也做到了,这就是说明圣贤教育。 宗教教育跟现在世间教育完全不同,因为世间教育是科学技术,你学一样,这一样会,另外一样不会,你没有学过不会。圣贤教育是通的,你这一样学会了,这就全部都会了,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通,门门通。为什么?它是教你见性的,性是共同的,一切法都是从自性变现的。惠能大师说的“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指什么?指整个宇宙,全宇宙里面所有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的,只要见性,什么障碍都没有了。 圣贤、宗教教育只要有“孝”、“敬”两根本,一点都不难 你要问这些人,让他们来学科学技术行不行?行,他很快就学会了,不离自性。研究科学技术这些的,他不是求见性的,他是求技术,那技术隔行如隔山,他当然不懂。何况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就是两个字,一个“孝”,一个“敬”,这是根本。学圣贤教育、学宗教教育,只要有这两个根本,就一点都不难。“孝”是一体的概念,肯定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敬”是“孝”的用,“孝”是“敬”之体,只要有敬,这个世界永远和谐,决定不出问题。 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麻烦事情出来?都是不敬,不知道敬、不懂得敬、不肯去学敬,敬人、敬事、敬物。你看中国《礼记》头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在佛教很多这些忏仪,你这一打开,一切恭敬,第一句话就说这个,这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五年学戒是学什么?就学这两个字,两个字为什么要学五年?五年之后你才一生不会违背。慢慢的来恢复,把中国传统教学再恢复过来,真正恢复过来总得要十年、二十年。大家就明白了,体会到了。 子女教育扎根决定是母亲的事情,别人不能代替 做母亲的真正要教子女,扎根决定是母亲的事情,别人不能代替。扎根的教育决定是三岁之前,从小孩出生到三岁这个一千天,母亲要做最好的榜样。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所有一切负面东西、不善的东西,在婴儿决定不能让他看到、听到、接触到;这个一千天当中,他所看到、听到、接触到都是正面的,都是“孝、悌、忠、信”,要教他看这个,“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扎这个根。这三年扎下去,一生不会改变,这圣贤的基础,没有这个根不行。 今天我们想象的这种学校,圣贤君子学校、佛菩萨的学校,谁到这来?谁来教?谁来学?一句话,再来人。不是再来人他教不了,他也学不会。那就是什么?要劳累佛菩萨来示现来表法,不是这样子搞不成功的,这些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来给我们做示现。 汤池的实验是一个为时很短促,是让我们生起信心,祖宗之德、三宝加持成就的,没有祖宗、没有三宝是决定做不出来的。如果继续做下去,十年八年,那我们就晓得了,那都是再来人,不是再来人搞不出来;就培养出来了那个根。离开祖宗、离开佛菩萨,是不可能做成的事情。佛力的加持有短时间的,有长时间的,有一辈子的,完全看我们自己肯不肯接受。…… 《四库全书》传下去,就把老祖宗的智慧、理念、方法传下去了 早年年轻在台湾,那个时候就怕战争动乱,我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台湾有一套《四库全书》、有一套《四库荟要》,《荟要》是孤本,在全世界只剩这一套;《全书》好像全世界只有三套半,我们最担心的是这个东西。千万年前,老祖宗的心血就在这里头,老祖宗的智慧、理念、方法,从个人修身到治国、平天下全在这里头,这个东西要一失传了,那等于说是人类走向永远黑暗时代。 台湾那些读书人,那个时候还有一些老教授,对这个事情非常关心,所以商务印书馆到最后出版这个书了,我们欢喜。我跟他们总经理说,我问他,你印多少套?三百套,为什么?多了卖不掉,成本太高。《荟要》呢?世界书局印两百套,你们就想想他印两百套,我跟他买了七十多套;商务印书馆是印三百套,我买了一套、最后一套,日本人订去,没有钱付,让给我,让给我还好像要了我十二万台币,等于说他那个权利让给我,我也得给他;不给他他不给我让,这部书我就买不到了。 第二次我一听说再版,我欢喜。那个老板很聪明,头一个找我,告诉我这个信息,我就跟他讲:老价钱,不能涨价!老价钱,我要一百套。所以第二次印我买了一百套,老价钱是五万美金一套《四库全书》,一百套就是五百万美金。《荟要》也再版,我就给他定了两百套,分送给世界上这些大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去收藏,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这个书不会失传了;纵然有灾难,不会全部没有了,总会有几套留下来,我们的目的在此地。 希望网上同学真发心承传祖宗的智慧、理念和方法 现在想到的是什么?书保留了,谁去读?要没有人读,还不等于零,才想出个搞汉学院的方式,搞宗教大学的方式,要有人读。 现在这个世界,时节因缘逼迫着我们,《群书治要》出现、《国学治要》出现,这祖宗之德、三宝加持,为什么?这是钥匙。这书从哪里读起?这么大的份量,你不知道从哪读起。那这两部《治要》,告诉你从哪里读起。这整个人类的福报,这个东西出现,关系整个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这个不是小事,我们尽心尽力在引导。 如果国家重视了,哪一个国家重视,哪一个国家救全世界。不管大国小国,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利用媒体来传播,一个地方讲学,全世界人能看到,能收听到。人不要多,多是不可能。所以学校名字要大,我们是“大学”,救全世界的,学生有几十个人都可以,不需要多少万、多少千,不需要!所以我在马来西亚汉学院,我的理想当中顶多二百人,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要有使命感,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事情。 我们网路上的同学,如果真正发心,这个心是无上菩提心,希望来干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千载难逢,不止“千载”,“千载”是一千年,是稀有难逢,遇到了,搞清楚了,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是多么有价值!是多么有意义!没有白来。名闻利养什么都不要,就是一部经搞清楚、搞明白。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切经通还是教这一部经,所以将来这个里面出来的人,学出来的人个个都第一,学《论语》的,《论语》第一;学《易经》的,《易经》第一,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所以大家没有嫉妒障碍,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 教与学必须做到“教、理、行、果”才有效 学东西,佛说的这个方法我们就要记住,“教、理、行、果”。“教”是文字,文字当然搞清楚,“文以载道”,这里面“道”是什么,你要能体会到。“道”明白之后就要落实,像海贤老和尚落实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融成一体了,所学真的用上了,不是所学非所用,真用上了。所以下头就行,工作用上了,生活用上了,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上了,全用上了。用上了那就是“果”,这就证果了。 现在学校的老师他懂得“教”,他也明白这个“理”,他没有“行”,他没有“果”。这能不能教出学生?不能!教出学生也是““教”、“理”,没有“行”、“果”。老师要带头做,做出来给学生看,就知道了,这叫“实学”,真实的学问,真管用。凡是不能用的,你学它干什么?那叫浪费时间、浪费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