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0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0集) 2012/6/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0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六十六页:

在第一行里头有一句话,在此地我们得补充一下。最后的一句,「故三无差别」。三无差别,我们在经论、在祖师大德注疏里头常常看到。这个地方有一点参考资料,我们利用这个地方把它补出来。三无差别,是《三藏法数》里面的一段,出自《华严经疏钞》,「谓心、佛、众生,虽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来平等,初无有异」,没有两样。「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第一个,「心无差别:谓一念心体」。着重这个地方的一念,这个一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我们把它换算,一秒钟能弹五次的话,那这个数字就是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个一念。这个一念,真的,心、佛、众生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所以凡圣不二,万法一如,这一念具足十法界、具足十如是。十法界,《华严经》上说的,这个十界,末后这里括号注解着,「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这是四圣法界,诸佛如来的净土;下面有「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这就是六道轮回。六道是诸佛如来的秽土,这个秽就是有严重染污,愈是往下染污愈重,染污极重的是地狱。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最重要是人心,人心跟外面环境是决定相对的,人心染污,环境就染污,人心清净,环境就清净,确确实实是境随心转。我们心地清净,我们身心健康,一点问题都没有。心要是有妄念、有杂念、有很多欲望,身体一定不好。确确实实念头影响着物质世界,这现在科学家都给我们证明了。我们要能够善用,就是善用心,让我们身心健康,居住的环境没有变异、没有灾难,这是我们能做得到的,至少我们居住的小环境、小圈圈没有灾难。

我记得汶川地震那个时候,我住在庐江,在实际禅寺讲《华严经》。这发生了一个奇迹,这个地震的波动遍及很大的一个地区,庐江北面的有,往东面的,连江苏都有,南面江西也有,唯独庐江,有测验地震的,没有测出来。我们在那里讲《华严经》。所以你细心去观察你就晓得,那增长我们信心。我们现在居住在海岛这个地方,这最怕的海啸,有人告诉我,海啸大概在海当中的时候,它就渐渐小了,波浪就小了,到这边就没有了。要学到之后就得要用,我们心里很清楚,外面也不必说,劝人家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真正能做到四好,我们自己很幸福。这个地区好人愈多,能量愈大,这个地方灾变就很少。

「十如是」是《法华经》上所说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这个十条,世尊在法华会上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凡圣不二,具足十界、十如是等法。而与诸佛、众生性元平等」,众生的性跟佛性是平等的,「初无有异」,没差别。「故经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这叫心无差别。心是自性,在万法上讲,讲法性,有情众生称佛性,其实是一个性。我们跟佛没有差别,我们跟一切万物没有差别,跟山河大地也没有差别。今天科学家所说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没有差别,所有一切现象统统是心生心现,也统统都是识变的。识是妄心,心是真心,真妄不二,真离不开妄,妄也离不开真。因为有妄,才变成十法界,十界十如。十界十如识变的,体,体是心现心生的。这是什么?说明彼此的关系,它是一体。

第二,「佛无差别:谓十方诸佛,了悟十界」,他开悟,他悟了,明了、觉悟了。觉悟什么?觉悟十法界、觉悟十如是是一不是二,他成佛了,「而成正觉」,这就是成佛了。「即是悟本心之所具,亦是悟众生之所迷」,佛所觉悟的就是众生所迷的,众生迷的是佛所觉悟的,迷悟不二。悟的什么?悟的是十界十如。通常经上还有说百界千如,就是每一界,十界每一界里头都有十法界,就变成百界;那十如是,每一个法界里头具足十如是,一百法界就千如是。这经上我们会常常看到,百界千如,一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对学佛就加强信心,我们为什么能成佛?为什么能往生?为什么往生有人品位会那么高?我们的体是一个,只是迷悟不同而已。

这些经论我们常常读,读多了,印象就深刻。印象深刻,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提起观照。什么时候是迷?放不下的时候就迷,执着就是迷,分别就是迷。在这种情形之下,想到百界千如,那个执着自然就淡化;这个淡化,往生品位就会提升。都要在日常当中去练习,一天有个一、二次想到这些问题,把它养成一个习惯,真的,到临终往生的时候就非常管用。这说出这经不能不听,听经对我们的好处太多,特别是我们没有开悟,经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这一部经就够了,这部经解里真的它所引用的统统都有,重要的开导全在这里头。

「迷悟虽殊,其体不二。故《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是名佛无差别」。一切法的真相,这个实相就是真相,到成佛的时候,彻底明了了,这佛没有差别。你看心没有差别,我们的心跟佛心、跟一切众生心、跟天地鬼神心没有差别;佛也没有差别,佛跟我们没有差别。

第三,「众生无差别:谓九界众生,各具十界、十如是等法」。九法界众生是讲的有情众生,从菩萨讲到地狱。实际上这个还包括十法界里头的佛,为什么不说佛?因为前面有佛无差别,他包括到那里去了。所以这个地方的众生;十法界里面佛,虽然是相似即佛,不是真佛,也沾了光,排在那一类去了;你看九界众生各具十界十如是,跟佛没有两样,跟心没有两样。所以心、佛、众生是一体,不能分,相有,心是一个,相上有差别、事上有差别,理上没有差别;相上有差别,性上没有差别。众生「与佛之所悟本心所具之法,其体不二。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是名众生无差别」。这三无差别很重要。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往往在经上看到佛说的这些境界,我们总有怀疑,那么高的境界,为什么我们造作罪业的众生能证得?这跟你讲理,理上没有障碍。那事上?事上完全看你迷悟的程度,也就是你信心的程度。你真信,那境界就很高;你有怀疑,那就有障碍,那就往下坠落。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的,上辈往生;带着有疑问的,就变成中辈、下辈。对佛不疑、对心不疑、对众生不疑,这个好!

我们再看今天要学习的经文,最后一行,「利他德大」。前面讲是德用自在,这利他德大。请看经文:

【法音雷震。觉未觉故。雨甘露法。润众生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如净莲华。离染污故。如尼拘树。覆荫大故。如金刚杵。破邪执故。如铁围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

这一段经文,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我们要学会了,对我们很有受用。在这个动乱的社会、灾变的地球,我们的心会如如不动,会不受外面境界干扰,这样子容易得念佛三昧。

『法音雷震』,「经云:佛语梵雷震。雷音远闻,震惊世间」。打雷,有不少人害怕,真的惊慌失措,这我们都看到过,佛在此地用这个比喻,震惊世间,「以喻法音,能觉群迷」。佛说法的声音能让我们震动,这个震动是破迷开悟,这是佛法对一切众生无比殊胜的利益。「觉未觉者」,觉是震惊觉悟了,哪些人?没觉悟的人。「使未觉之凡夫得以觉醒」,那这也是事实。有根性利的人,听了佛法,他明白了、他觉悟了。但是还有很多听了之后,他没有觉悟、他没有醒过来。这是什么原因?第一个,善根有问题,一切众生善根厚薄不一样;第二个,烦恼习气,烦恼习气薄一点的人容易觉悟,烦恼习气深的人就比较不容易,难一点。但是,如果持之有恒,早迟总会觉悟,就是耐心,锲而不舍,古德所谓的长时薰修,他就觉悟了。那这也是要有缘分,要有环境帮助他,这是属于各人福德因缘不相同,遇到有好的环境修学,福分!这个福分要能抓住,那是他的智慧。真实的福报,有人照顾,一心念佛;照顾的人懂得佛法,照顾得很如法,不干扰他修行。

『雨甘露法』,这个雨是从上降下来,当动词用,就是落下来,念去声,当动词,「此以甘露喻佛之教法」。甘露是天人的饮料,经上讲天人最好的饮料称为甘露,常饮甘露,这人就不会死,叫不死药,这也是个比喻。天人寿命长,还是有到的时候,所以他不究竟,他不是无量寿;无量寿只有极乐世界,真无量寿。天人天天饮甘露也不行,寿命到了的时候,他还是要轮回。此以甘露喻佛之教法。「甘露使人起死回生,佛之教法,能令众生,永断生死,得大涅槃,故曰甘露法」。我们晓得甘露法就是比喻大乘经教,那这一部《无量寿经》是甘露当中的甘露,精华。

我们善根不足,要好好的栽培善根。用什么方法栽培善根?多听经,这是栽培善根的方法,多听之后,慢慢都听明白了。听不明白的时候多听,听个十遍、听个二十遍、听个三十遍,明白了。明白,你就真信,真信就是善根出现。真想往生、真愿往生,这善根具足了。有怀疑,就得用这个方法。没有怀疑,一向专念,那你善根福德具足。一心专念是福,没有怀疑是慧、是属于善根,一心专念这是福,所以念佛,福慧双修。如果有怀疑,他也念,这是修福,里面慧就差一点。完全相信,但是念得很少,那慧多一点,福少一点。最好是福慧都要多,那就是信愿持名圆满具足,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慧。

所以古人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为什么?那一声佛,你说福慧增多少;说话的时候,不但没有福慧,还造业。然后我们就看到,一些阿公阿婆一天到晚在念阿弥陀佛,古大德说,那一种人暗合道妙。他什么都不懂,但是他所做的、所表现的、真干的,跟那些完全通达的菩萨没有两样。菩萨做到,他也做到,菩萨是一切明了,他一切不明了,但是明了、不明了是另外一桩事情,他两个都做到了。两个都做到了,往生的时候,品位两个就会一样高;到极乐世界,他智慧就开了,这个我们能相信。人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是遇缘不同。古德有一句话说得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那不能开悟的人,见到阿弥陀佛就开悟了,缘不一样。所以我们往生净土见阿弥陀佛,这第一桩大事,其他的都是鸡毛蒜皮,不足以为道。天上人间再不想了,那是什么?那是搞生死、搞轮回,不能干!这是叫甘露法。

「雨者,如天降雨,普润三根」,故云,『润众生』。天降雨是平等。普润三根,三根是大树,它盘根错节面积大,吸收水分多;第二小树,小树还没有长成,它吸收的水分少;第三种是小草,它更小,一点点水分它就够了。可是天上降雨是平等的,你看那个大树、小树、小草,吸收的水分不一样。这个比喻众生,上根的人一听到佛法,大彻大悟;中根的人听到佛法,有觉悟,没彻底,还有疑问;下根的人可能他听不懂,而且没有耐心,听几句听不懂,他走了。这个我们也常常看见的,坐在前面想听,听了五、六分钟,没有什么味道,走了,没有耐心、没有福报。

「《法华经》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这佛自己说,世尊在世出世间为大众尊敬的人,这是个好老师。佛能做到的,一般人做不到,这是无能及者。哪些事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你说佛多慈悲,给我们说出来。但是众生怎么样?众生没福,不认识。今天社会动乱,迫切需要真正的智慧来化解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大众恢复自信心。现在最大的艰难是众生把信心失掉了,对自己没有信心;儿女对父母没有信心,父母对儿女没信心;工作岗位上,领导对被领导没有信心,被领导对领导没有信心,这怎么得了!这社会怎么能不乱?

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胡秋原先生还在世,这是台湾一个著名的政论家。我有缘跟他相识,他对我们这晚辈很爱护,见面总是很多教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说的,我们今天整个问题结症在哪里?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这一代人对传统不相信、对祖宗不相信、对几千年圣贤的业绩不相信,那西方的东西也知道得不够清楚,这是最大的忧患!胡先生过世也多年了,留下来的著作很多,有一部分我们以前都读过。今天的社会,说到这里,我们就会非常感激英国汤恩比博士,他真的见到了,他说这些话是七十年代,一九七0年代那个时候,他年岁也很大了,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那就是三十年之后,你看人家看这么远,三十年之后,看到社会动乱,解决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

那今天孔孟学说为什么解决不了、大乘佛法解决不了?我们对它不认识,没有信心。读古书,那个读法跟现在人读法完全不一样。第一个是心态,真诚恭敬,现在这个心态没有了;第二个是要找它的原理原则,掌握它的原理原则;第三个活学活用,经典上讲的原理原则永恒不变。我们看看汉朝时候人他怎么用的,唐朝时候人怎么用的,宋朝时候人怎么用的,那从哪里看?从注解上看。你看汉朝人的注解,就是当时他们起作用的。唐朝社会跟汉朝不一样,如果一样,古人注的就可以,为什么要重新再注?就是时代不一样了。这个时代怎么用法,推陈出新,所以我们不能读古书的时候依古人注子,那就错了,从它那里推出新的,你看他时代怎么用法,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么讲法,应该怎么样用它,活的!如果经讲的依照他那个注解,注是唐人注,还叫我们回去当唐朝时代的人,这就错了!这个人家摇头,就不相信。

所以那个像树木一样,主干是一个,你看它,每一年发的新枝不一样,每一年结的果实不一样。你从它的这个树、这个干,一层一层的达到那个巅峰,巅峰那个树尖尖端是什么?那就是现在的。现在跟过去是一脉相承,关系不能断,要从那里吸取经验,今天我们用怎么用法,才能解决现前的问题。这叫会读书、活读书,不是读死书。经典上全是活东西,死东西怎么能传这么多年?早就被人淘汰掉了。凡是能够留下来的,几百年、几千年的,活东西,真的是宝!一个人一生当中,确实有精华、有糟粕,糟粕在他自己那个时代就淘汰掉了,留下来的是精华。这个精华再经过别人淘汰,编《四库全书》的时候,那是一个大淘汰,你就知道这些人真懂得取精用弘,知道古籍里头有宝。宝拿到现在怎么个用法,一定要懂得。

这个地方说的,世尊,你看看,我们就应该要跟他学,他在世教学,无能及者,为什么?他能够安稳众生,那现在我们就需要这句话。如何帮助社会安定?如何帮助社会稳定?这是我们常常耳闻的。要社会安定、要社会稳定,找佛就行了,汤恩比知道,别人不知道。佛的教学方法在本经经题上显示得非常明白,先把果德告诉你,果,你一听到欢喜。你看经题上的「大乘」,什么叫大乘?大乘是智慧,有智慧就能解决问题,这是佛法的根,本经里头真实智慧;「无量寿」,真实之际;「庄严」,真实之利,这都是我们要的,这是果。果从哪里来的?果从因来的。因是什么?因是「清净」,清净离一切染污,身心清净,烦恼解除了;第二,「平等」,平等是我们经上讲的三无差别,真平等,平等,业障消掉了;后头「觉」,觉而不迷,它怎么不能解决问题?修因致果,这都是我们现前迫切需要的,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你看今天社会动乱,由于人心不平、人心的染污,妄想杂念,都是这些。本身是这样的,你接触外面境界也是这样的,就唯恐你不乱。不但自己身心不安,忧虑烦恼重重,还带给社会这么多灾难。这是什么?这是依报随着正报转。解决之道,首先如何恢复身心清净,恢复我们的健康,那就要把欲望降低。欲望降低,需要圣贤教育,需要因果教育。人要相信因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就不会胡思乱想。像袁了凡先生一样,一天到晚都在定中,他没有妄念。为什么他能到这种地步?因为他相信一切命中注定,想也没用,不如不想。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告诉他,命中这个定数是你过去生中修的,修因得果报,不是别人主宰的;自己命中修的,你命就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上,你可以改变。他明白这个道理,也是一听觉悟了。

有改变的道理,有改变的方法,这个在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给我讲得很清楚,「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要懂得理论、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求,就有感应。明理,智慧;断恶修善,德行。你有智慧、有德行,你就创造命运。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别人不相干;与佛菩萨不相干,与天地鬼神不相干,与任何一个人都不相干,真的叫自作自受。这种道理,佛经讲得透彻,人人都明了,人人都愿意做好人;人人都是好人,这社会祥和了,问题不就解决了!所以儒跟佛,这汤恩比所说的,你把这个道理明白了,方法懂得了,怎么落实?落实的手段就是教学。

几千年前中国老祖宗就提出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什么?这是对从政的人说的。这个理念,我以为在一万多年前,老祖宗就教我们。教什么?修身齐家,教学为先,这真的不是假的。修身齐家,教学为先,这个在没有发明文字之前,老祖宗就懂得。因为那个时候是小部落,不能称为一个国,上古时代没有政治组织,都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彼此守望相助,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都讲求修身齐家。到以后,有大福德的人,有很多人尊敬他、信仰他,向他学习,慢慢组成一个大的部落。有大的部落,有国家的这种形态,有这些组织了,这才提出治国平天下。那个平是平等,天下平等,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就是今天讲的和谐世界。古人能做到的,全靠教化,不用战争做手段,用教学。中国上古时代就是这样的,人民纯朴,地大人少,所以没有竞争的。人与人当中都懂得相让,没有相争的,连个部落领导人都没有人争,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很有感受。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四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五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