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一心三观与净土法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一心三观与净土法门

龚晓康

一、引言

所谓一心三观,是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出自《摩诃止观》卷第五:“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历一切法亦如是。”[1]一法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若有所说,皆是假名,即是假观。一切法实是一法,全体即空,是为空观。此一法,具一切法,故非一、非空;此一切法,实是一法,故非一切、非假。非空非假,即是中道。就介尔阴妄之一念,观空、假、中三谛时,所观的三谛相即互融、非纵非横,能观的三智虽各各不混其用,但无前后次第差别。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认为空、假、中三观有藏通别圆四教不同。藏教所说,分析方空为空,赖缘之假为假,非断非常为中。虽此三句皆谈空理,然不达诸法当体即空,故不成即空。通教所说,诸法如幻为空,假名施设为假,离断常二边为中。虽体诸法如幻是空,而不得即假即中之意。别教亦说即空即假即中,但以三观各异,须次第修观。别教所说,无主、虚设、无边为空,同有名字为假,中真、中机、中实为中。而圆教所说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言思道断,即是一空一切空;但有名字,即是一假一切假;无非实相,即是一中一切中。说空,即具假中;说假,即具空中;说中,即具空假。所以称为圆顿止观。虽然三观有四教分别,但藏教以无我、我所为空,生死、涅盘为二,非空义;以俗谛之有为假,法法不相融摄,非假义;离断离常之中,不能证得法身应化之本,非中义。藏教所成,只是因缘一句。通教人体诸法如幻,不知如幻之因果,非假义;虽以真俗不二为中,而不知中道之体实为不空,非中义。通教所成,只是因缘、即空二句。别教人虽以非空非假为中,而不知中道具一切法,遍一切法,所说之中,只是但中。别教所成,只是因缘、即空、即假三句。圆教之人,知一法即摄一切法,无一法而非法界。空、假、中,俱是法界。所以圆教所成,乃是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四句。

一心三观本为天台宗独创的观心法门,但随着净土法门的流行,台净融合日趋明显。传为智者所着之《五方便念佛门》[2]即以一心三观而论念佛,文中云:

即观念佛心,起即空假即中。若根若尘,并是法界起。一念亦尔,尘刹诸佛,一念照明;六道众生,刹那普应。初即是后,今始觉知,如大福人执石成宝。必无舍念,别求离念,即边而中,无佛无念。圆教大乘也。[3]

一念即空即假即中,正念佛时,此念佛心亦是即空即假即中。念佛心起,须以根为因,以尘为缘,因缘相对,即是即空;虽是即空,而诸佛炳现,六道普应,即是即假;虽是即空即假,而皆是法界,即是即中。

二、一心三观与观想念佛

知礼承《五方便念佛门》之说,其释《观无量寿佛经》“日观”云:

今想落日,而能想之观随解而进。三藏事定,能想所想,无非生灭。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别知能想,元是佛性,于想能所,次第观中。圆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

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即空假中。圆人六根,常所触对,尚须念念即空假中,岂今修观顿废此三?

此犹总示。若别论三观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无碍;以缘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当处显现。此之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议,以其圆人凡修功行皆悉如是。若不尔者,非是圆人修事观也。[4]

修此日想观,先须开圆解,了此现前一念观心,即具三千。能观之心,即具所观之日;所观之日,不在能观之外。能观所观,皆是法界,所以即空即假即中。若以三观分而论之,则正观日时,根境相对,既是因缘所生,故即空;虽是即空,而不碍日观得成,故即假;然若心若日,皆是法界,故即中。此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观,圆具一心。

其后,怀则的《净土境观要门》中也以一心三观论“白毫观”:

说虽前后,用在一时。且如照此白毫,即是我心,心外无法,法法叵得,是空;其相宛然是假。假即是境,空即是观。了了通达,不为境所染,亡假也;了了通达,不为智所净,亡空也。非染非净,境观双绝,能所顿亡,即是中道。何有前后耶?若论假观,亦复如是。白毫宛然如骨起光,是假;其相叵得,是空;此无持来者,亦无有此骨,是中也。若论中观,了此白毫,非空非假。若心有想则痴,无想是尼洹,是法不可示,皆念想所为,亡二边也。既其双亡,必也双照。以双照故,空假宛然。亡照同时,不可前后。是则一空一切空,三观俱空;一假一切假,三观俱假;一中一切中,三观俱中。不前不后绝思绝议。[5]

怀则之说,重在三观互具。如说空观,空中即有假、中。如说白毫,不出我心,实无白毫可得,是空;而作观之时,白毫炳然显现,是假;非空非假,是中。若说假观,即有空、中。白毫宛然,是假;虽是宛然,而相不可得,是空;能观所观皆无,是中。若论中观,即有空、假,即非空、假。若空若假,皆是观想所成。所以,一念作观,即空即假即中。

传灯则分三观有横竖之别。《净土生无生论》第七之“三观法尔门”云:

故体达此心空洞无物,谓之空;照了此性具足万法,谓之假;融通二边,不一不异,谓之中。然则即虚灵而应物也,即应物而虚灵也,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是称性而修也,绝待而照也,不思议之三观也,首楞大定之司南也。此横论也如此。

若竖论者,或以吾心虚灵者为空,以所观万物者为假,以心境不二者为中。物吾心之物也,何假而不空?心万物之心也,何空而不假?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中而不空假?是以观极乐依正者,以吾心一观之三观,照彼一境之三谛,无不可者。以吾三观之一心,照彼三谛之一境,亦无不可者。[6]

横论三观,体此心非万物,为空;照此心具万法,为假;融通空假,为中。竖论三观,此心虚灵为空,所观万物为假,心境不二为中。

三、一心三观与持名念佛

智旭倡持名念佛,诸佛名号法尔具足三千性相,持名即是一念三观。《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第十六云:“良由万德洪名,称实所召。只此一名一字,法尔具足三千性相、三谛妙理,法尔圆收顿、渐、偏、圆、权、实妙智,法尔理智本自不二、不二而二,理智宛然。举一假名,则一切假名,一切实法,一切国土无不归趣此假名中。是故闻名功德已自不可思议,受持功德尤不可思议也。” 现前一念法尔具足三千性相,诸佛名号也是即空即假即中,亦是法尔具足三千,而且诸佛功德圆满,名号乃从诸佛圆满功德中所流出,所以闻说与受持名号功德均不可思议。

所持之名,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一心三观。《灵峰宗论》卷第四之二“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云:“所持之佛名,无论悟与不悟,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念心,无论达与不达,无非一心三观。”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上亦云:“又所称之名,虽即三谛,而历然分明,即不思议假;能称之念,虽即三观,而觅之了不可得,即不思议空;能外无所,所外无能,双忘双照,即不思议中。” 所称之名虽具空、假、中三谛,而佛号分明,即是不思议假;能称之心虽具空、假、中三观,而不可得,即是不思议空;能所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即是不思议中。此处是以能所合论三谛三观。三谛三观之说,是以天台宗常用的推简法而得出:

六字弥陀,为因名故名?为因心故名?为亦名亦心故名?为非名非心故名?若因名故名,名应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与心何预?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则不持时,名何不现?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待于心?心能有名,何待于名?又此名字,谁半属名?谁半属心?且不持时,名中半名虽无,心中半名应在;离既各无,合云有何?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能更有弥陀名字?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缘生幻有。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实相,举一全收,无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谛既尔,能念观智例此可知。

念佛之时,必有所念的名和能念的心。那么所念的名是从何而来的呢?是从名自生的吗?还是从所念的心而生?亦或是从名和心所共生?或是非名非心无因而生?如果说名是自生,那又何须心念呢?并且,若名能生,与心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说名是他生,那么心中应本有名,但未持名时,名为什么又不显现呢? 如果说名是共生,名自能生名,又何须心才能生?心自能生名,又何须名才能生名?如果说此名一半属名,一半属心,那么是哪一半属名?又是哪一半属心呢?未持名时,名中半名虽然没有,心中半名应该显现?名与心,分则无名可得;分既无有,合也应无。如果说名为无因所生,既非名所生,也非心所生,何能更有弥陀名字呢?如此推简名号之性,实不可得,所以说名字性空,缘生幻有。一句名号,三千历然,所以束此空假中三谛,总名妙假;虽是名号宛然,而束此空假中三观,总名为空;又名若是心,复何为名?名若非心,心何持名?心若是名,复何为心?心若非名,名何预心?名之与心,无是非是,即是中观。一名字性即是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是法界中道实相,所以“悟此理而持名,则一称一念,顿圆无上菩提。纵未悟而念珠记数,矻矻穷年,未尝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观之中。久久熏习,性德渐显。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四、一心三观与见三佛、破三惑、净四土

念佛之时修即空即假即中三观,能见化、报、法身佛。《灵峰宗论》卷第四之二“念佛三昧说”云:“以知自心即空,得见化身佛;知自心即假,得见报身佛;知自心即中,得见法身佛。如观自心,能见三佛;则念三佛,亦能显发自心三德。”[7]空观破见思惑,以慧眼见化身佛;假观破尘沙惑,以法眼见报身佛;中观破无明惑,以佛眼见法身佛。

其次,即空即假即中三观能破三惑、能净四土。《灵峰宗论》卷第六之三“莲漏清音序”云:

顾惟现前一念心性,觅不可得,是即空义;炳现万法,是即假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是即中义。迷心即空,名见思惑;迷心即假,号尘沙惑;迷心即中,称无明惑。三惑既炽,四土斯秽。今一心念佛,不计我我所,即空义显;随念佛时,佛随心现,便知十界皆唯心造,即假义显;不惟是心作佛,亦且是心是佛,即中义显。一心三义既显,便能圆破三惑,圆净四土。仍于无次第中,假说次第。观行破惑,同居土净;相似破惑,方便土净;分证破惑,实报土净;究竟破惑,常寂光土永得清净。即中故常,即假故寂,即空故光。又复三谛皆常,三惑皆寂,三智皆光。此一非一,举一即三;此三非三,言三即一。不纵横,不并别,不可思议,名秘密藏。[8]

一心念佛,知此一心,无有体性,无我无我所,即得空义。随念佛时,佛现在前,此佛实不从外来,亦不从内出,假想所成,炳然显现,即得假义。此现前佛,假观所成,为是心作佛;而众生之心,本具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是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中义。不知此佛因缘所生,为迷心即空,名见思惑;不知此心虽空,而不碍诸佛现前,为迷心即假,号尘沙惑;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迷心即中,称无明惑。一念佛心,即空即假即中,便能圆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三惑既尽,四土即净。以台宗六即而言,观行位破三惑,凡圣同居土净;相似位破三惑,方便有余土净;分证位破三惑,实报无障碍土净;究竟位破三惑,常寂光土永得清净。此三观非一非三,即一即三,不纵横,不并别,不可思议,名秘密藏。阿弥陀佛证此一念,娑婆变为极乐;众生迷此一念,极乐遂成娑婆。

五、结语

念佛之时修习一心三观,使“愚夫愚妇行”之净土法门成为“了义中最了义,圆顿中极圆顿,方便中第一方便。”[9]这实际上反映了自明清以来佛教诸宗会归净土的趋势,也说明了中国佛教追求圆融的特质。台净融合,禅净双修,一方面提升了净土宗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其他宗派的传播。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那就是片面追求宗派的融通而忽视个性的发展,失去了其理论创新的动力,为日后佛教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注释】

[1] 《摩诃止观》卷第五,《大正藏》第46卷,第55页中。

[2] 《五方便念佛门》一卷,圆仁之《入唐求法目录》,《佛祖统纪》第二十五中均以为智者所着。据望月信亨考证,此书引用菩提流志所译《大宝积经》,所以非智者真撰(见《佛光大藏经》“净土藏”所收《中国净土教理史》,第100-101页)。然智旭等皆以此书为智者所撰,并大加宏扬。

[3] 《五方便念佛门》,《大正藏》第47卷,第83页上。

[4]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大正藏》第37卷,第217页下。

[5] 《净土境观要门》,《大正藏》第47卷,第291页上、中。

[6] 《净土生无生论》,《大正藏》第47卷,第383页上、中。

[7] 《灵峰宗论》卷第四,《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12页。

[8] 《灵峰宗论》卷第六,《大正藏补编》第23册,第692页。

[9] 《灵峰宗论》卷第五,《大藏经补编》第23册,第653页。

 
 
 
前五篇文章

奇特精美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下)

奇特精美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中)

印光大师之家教观浅探

奇特精美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 (上)

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及其思想特色

 

后五篇文章

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

融通念佛宗的教判与教义

《西方确指》往西方得安稳、心病扼患、至诚念佛莲已种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平常要认真念佛,临终才有把握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