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念佛宗的教判与教义* 作者:宇井伯寿 陈兵 良忍上人(1072~1132)无著作留下,其弟子所传亦无法详细了悉。良忍是否立教相判释,确定所依的经典为哪一部,都不明确,但大通上人(融观)发挥良忍之说,明白阐述了这些问题。其教判说为五教:一人天教,为修五戒十善而得人天果之教;二小乘教,为观四谛、十二因缘而得二乘果之教;三渐教,是说我法二空、别理与事、隔性与相,立五性各别,循次第阶位而渐成佛果之教;四顿教,为不立因果次第之阶位,速疾顿急而期成功之教;五圆教,为谈一多相即、融通无碍,一行周遍法界、法界万德摄于一行,说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的圆满具足之教。这五教乃华严宗之说,出于圭峰宗密的《原人论》。良忍上人是否这样明确判教,尚有研究的余地。从所依之经来说,以《华严经》、《法华经》为正依,净土三经为傍依,大概出于良忍上人的原意。 融通念佛宗全称“融通大念佛宗,”其教理宗依阿弥陀佛直授的长行和偈。其基本理论是华严、天台圆理的事事无碍、十界互具互融之说,谓称名念佛的功德,在于此真如绝待与念佛融通无碍,念佛与其它诸行又互相融通无碍,而且一人之念佛融通于其他一切人,一切人之念佛融通于一人,以此彼此通融融通,念佛之功德圆满,遂于临终上品上生,由一人之念佛与众人之念佛相互融通而往生,故为他力往生。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缘起无碍之法,举一全收,一切众生之身入一众生之身,一众生之身又入一切众生之身,故从心而言,一切诸法皆心;从色而言,一切悉皆是色,悉皆相即相入。就行而言,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万行与念佛,自己念佛与他人念佛相即相入,一多功德相助,彼此涉入,同时发现,无前无后,如灯灯相照,镜镜相映。故入融通念佛宗者,不问道俗,每晨盥漱毕,面向西方,澄心静气,合掌,唱阿弥陀佛所传融通念佛,亿百万遍决定往生,从念佛十声起行,勤念不怠,自他之愿行交融,一多之功德互助,离二边而处中道,念念契合弥陀法身,声声流入一切智海,而得往生,是可名他力往生。偈中“十界一念”意谓俄顷的一念,具十法界,具三千诸法,诸法在于心,心在于诸法,广狭自在,纯杂无碍,依此理念佛,即是融通念佛,即是自他融通、圆顿微妙、他力口称的念佛。一般说融通有事理的融通与事事的融通二义,事法皆分隔而齐限,理体则荡熔而无局限,全理成事,故所成之事法与理融会,融通路和,名为事理熔通。事事融通,谓一一相待的事与事互相相即相入,泯绝一多之别,力用交彻,事事融通;事皆理中之物故,基于理故,相互融通,事皆是理,事外无理,理外无事,事理一体不二,在事事依其原样融通的两种看法中,融通念佛宗是后者。故自他之念佛,一多互融,声声无碍,须臾即圆旷劫之行,刹那便成无边之功,亿百万遍,功德圆满。功德圆满,灭恶生善终无止,彼此互融,所有之行生无量之福,于临终际,离染浊缘,娑婆于当处幻灭,极乐于当处幻生。 用良忍上人的话,来解释以上所述的直授之文,即是: “诸法实相无能念,无所念,如如融通,是名他力往生之愿。诸法实相生佛宛然,如如融通,是名他力往生之行。亿百万遍,非多非少,是名事理不二、不可思议功德往生日课。一念懈怠,宝池莲萎,亿百万遍功德损减;一念精进,宝池莲开,亿百万遍功德成就。” 据说此言出于大通上人之传授,在大通以前未见这段话的写本。或说这段话是法明房所作。能念是行者一念,所念是弥陀之依正,心外无法故,弥陀之依正是此心;法外无心故,此心即此弥陀之法身;心佛不二故,诸佛心内之众生,即念众生心中之佛,其间无能念、无所念。心境难得,而心境宛然,互泯互存,超绝言思,如如融通。故初句以平等义解释发愿的意义上,念佛未必只是指念佛,而全是念自心。第二句谓虽平等无能所,而众生与佛同时宛然而存,故在差别上说念佛之体,不二之中有差别,其差别又一一融即,因此必须承认佛为实有而念。第三句谓念佛非多,因一切行是一行,亦非少,因一行是一切行,故少即多而少相不坏,多即少而多相不动,理即事,事即理,理中之事,事中之理,冥二际而非多,统法界而非少,此不可思议之功德全在于念佛故,应把念佛作为日课。念佛须毫无懈怠,方成一心,若一念懈怠,极乐国宝池中的莲花便萎,无由往生;若一念精进,莲花便开,即得往生。故亿百万遍念佛功德之损与成,全系于行者一念之精进与懈怠。 融通念佛的安心,在于听闻经教,知自他念佛融通,在管簿上署名,信自他愿行之必成。就起行而言,每晨常十声称名而念佛为正行,持戒等为助行。念佛之外,须持圆顿戒,因为良忍上人是得圆顿戒正传之人。融通念佛宗是他力教,然与其它他力教相异之处颇多。他力通常是指阿弥陀佛的愿行,而本宗则以其他人念佛与自己的念佛互相融通,将此功德之圆满说为他力往生。因吾人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全依天地风雨、社会诸人之他力,而自己之力也起着使他人生存、使天地有秩序的作用。其它他力教都不这样解释他力,都认为他力完全是人格化的,属于阿弥陀佛,融通念佛宗则不一定视他力为人格化的。此宗的根本思想,是唯心的净土、自身的弥陀,而作为信仰和观念对象的阿弥陀佛,是住于常寂光土的清净法身,具妙色妙身,具一切功德,具华严之十身。此一大法身不离自心,是性具的本佛,故此宗说他力,从非通常所说纯粹的他力而言,可以说是从自力教到他力教的过渡。而且,临终之际功德圆满而往生西方,就其真实谛理而言,是在此土的往生,生死即涅盘,娑婆即净土,净土不仅在西方,而遍满全法界面存在的。此宗教理之真实深远,胜于其它净土教,其在念佛上说事事无碍,言念佛在事上的相即融通,这可以说来自于日本天台宗的事圆之说,又加上对《华严》、《法华》的研究。从慧心僧都的天台流的念佛到融通念佛,可谓臻其极点,这完全是把日本天台宗的事圆说运用于念佛上,恰可与日莲宗把天台事圆义运用于《妙法莲华经》上相比。又源信僧都的善导流的念佛,可以说有半他力与纯他力,僧都表面是半他力,内在是纯他力,半他力流入融通念佛宗,纯他力入了法然上人的净土教。融通念佛宗在此土即净土的看法上说他力往生之所,我认为是大有意义的。 〔日本〕宇井伯寿着陈兵译 *本篇从日本佛教学者宇井伯寿(1882~1953)《佛教汛论》一书第二编第十九章《融通念佛宗》中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