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2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百八十三面第一行,从当中看起: 「倘不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一向专念,而欲往生,无有是处」。这几句话我们要特别重视。诸佛菩萨教导我们,祖师大德劝导我们,三辈往生,前面说到过,跟八万四千法门来比较,这个法门是易行道。但是,要不能把烦恼伏住,像此地讲的,不是真正为了生死,那还不是一桩容易事情。所以关键,我们是不是把两个世界看透、看清楚、看明白了。娑婆世界苦,真的觉悟了,它是真苦,它不是假苦;极乐世界的乐是真乐,不是情执里面所说的乐,在那边修学没有任何障碍。老师是诸佛如来所赞叹的、所尊敬的阿弥陀佛,那是老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指导,并不是由其他人来协助。我们知道,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每天那么多,可以说分分秒秒都不间断,来自遍法界虚空界十方刹土的众生不知道有多少,阿弥陀佛能应付得了吗?我们常常用我们凡情来推测、来观察,我们不知道极乐世界的真实状况。我们根本就不能理解阿弥陀佛的智慧、德能、神通、道力,不知道!弥陀确确实实能应化无量无边的身,一个人往生,他就现一个相,单独教他,这样的学习环境到哪里去找?我们喜欢大众在一起学习,阿弥陀佛有讲堂,讲堂无量无边。每一个在讲堂坐的人都觉得阿弥陀佛为自己说法。这种感觉我相信我们也有,我们讲堂人不多,二、三十个人,老师教学,学生会感觉得老师今天这堂课是为我讲的。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会感觉到每一堂课都是为我自己讲的,提升自己的境界,消除自己的业障,让你时时刻刻法喜充满,这叫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人常生欢喜心,不会有杂念、不会有烦恼,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决定不可能在那个地方发生。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威神,阿弥陀佛的佛光照注。 所以,我们要真为生死,我们不为别的,六道生死太苦,太可怜了!为什么还要干这个事情?为了生死才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心?真正相信弥陀净土,真正想生到极乐世界,真正想亲近阿弥陀佛,以深信愿。菩提心,在二十多年前,我们提出《无量寿经》上的经题,「清净平等觉」这是深信,菩提心的自受用。我们用真诚,真诚是菩提心的体,我们要像诸佛如来一样的真诚,用真诚心生活,用真诚心工作,用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一片真诚。真诚心的自受用,清净平等觉;真诚心的他受用,大慈大悲。慈悲上加个大字,没有条件,大乘经教上常讲「无缘大慈」,这个缘就是条件,没有条件的。「同体大悲」,为什么没有条件?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跟我自己是同体,是一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深信愿,深信切愿,恳切的愿望,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希望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就对了。如果不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没有深信愿,纵有一向专念也不能往生。所以,真信、真愿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 下面念老为我们开示。「敬祈」,恭恭敬敬,祈求「当世行人」,当世是现代,现代修净土的同学们,「慎莫初闻净宗易行」,慎是谨慎、小心,千万不要误会,听说净宗是易行道,「便生轻慢」。对於这个法门、这个宗派就生轻慢心,就是不尊重它,为什么?它是易行道。八万四千法门是难行道,难行道你能不能行得通?你行不通。易行道这条道路是你决定可以走得通的,你这一生真的能成就。不但不能轻慢,要生尊重心、感恩的心,阿弥陀佛知道我的根性很劣,用这个法门帮助我、成就我。如果轻慢,「信心虚浮,志愿弛缓,口谈净业,心恋尘缘」,这四个字非常非常重要,心里面还贪恋五欲六尘,还贪恋这个世间,「如是求生,当待驴年」,那就是没指望了。你们看看生肖,十二生肖有没有属驴的?到驴年你才会成就,没有驴年,这是古人常说的话,就是你决定不能成就。所以,一定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要把尘缘彻底放下,不再有丝毫贪恋。 尤其现在灾难频繁,我们从媒体的报导,网路上所看到的,更应当高度的提醒自己、警觉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而且时间短促,我这二、三年当中,我的净业一定修成。怎么修成?尘缘彻底放下,深信切愿,一向专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有把握,这就对了。如果这个灾难过去了,你还在这个世间,那你就有任务。什么任务?收拾灾难的残局,帮助社会恢复秩序,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的方法,需要你的经验。这就是需要你修学的功德,帮助苦难的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菩萨事业。我不是菩萨,我怎么能做?信愿念佛成功了,这个人就是菩萨。还在这个世间,他就能帮助诸佛菩萨教化众生。 底下一段说,「又本经三辈与《观经》九品,是否相配,古说不一」。这一段是帮助我们断除疑惑的。古来这些祖师大德,他们有看法不一样,我们遇到了,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论为同者」,这个经上的三辈跟《观无量寿经》的九品是一桩事情,「有昙鸾诸师」。昙鸾师的《略论》说:「生安乐土者,《无量寿经》中唯有三辈上、中、下。《无量寿观经》中,一品分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为九品。」这昙鸾法师说的,这是古代净宗大德。「又《净影疏》曰: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愿生彼国,凡有三辈。总以标举,如《观经》中,粗分为三,细分为九。」这是隋朝慧远法师说的,那就是说明,三辈跟九品是一个意思。「又嘉祥《观经疏》云:《无量寿经》但明三辈。此」,这个此就是指《观无量寿经》。「此中开三辈为九辈,三辈者,谓上中下也。九辈者,於上品有三,中下亦三,故成九辈也。」这都是主张相同的这些祖师大德。「又憬兴曰:今即合彼九品」,今是讲此经,彼是《观经》,「为此三辈」,为此本就是本经三辈,「故其义无异」,没有两样,三辈就是九品,九品就是三辈。「又莲池曰」,莲池大师说,「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又天台」,这是智者大师《观无量寿经疏》,「谓此经九品」,这此经是《观无量寿经》,「为令识位高下,即大本三辈也」,大本就是《无量寿经》。智者大师也是这个说法。这是说相同的。 「至於主张两经相异者,则灵芝、孤山等诸师」,这些人在中国佛教史上,也都是负有盛名的高僧大德,他们的看法跟前面这些祖师大德不一样。灵芝、孤山诸师这都有举例子。「灵芝师谓三辈止对《观经》之上品,不摄余六品」,就是九品里面,《观经》上的三辈,他说只对上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三品、下三品不在其中,这是他说的。为什么?他也有他的道理,他说「因《观经》之中品及下品,皆未发菩提心也」,都是经典上有依据,没发菩提心,这灵芝说的。「孤山稍广,谓此之三辈只摄彼之上品与中品,不摄下三品」,《观无量寿经》的下三品,就是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不在其中。「因本经中三辈往生者皆是善人」,那下三品是恶人,不是善人,「而彼《观经》中之下三品皆是恶人,临终忏悔,念佛得生也。是故诸师皆谓两经不能相配也。」说得都有道理。 我们再看,「莲池大师於《疏钞》中」,这个《疏钞》是《弥陀经》的疏钞,会通这两种说法,会通两种说法。「《疏钞》曰:草庵《辅正解》曰」,也引用祖师大德,「天台以九品同三辈者」,天台是智者大师,他老人家说的,「乃约位次相同,不约行因而言。则孤山、灵芝,皆不违天台」。「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约位次,则辈品正同,二师」,就是讲孤山跟灵芝,他们是就行因,修行的因,所以「止齐」,齐就是平等,跟中上平等,中辈、上辈平等。下辈因为是恶人,恶人往生,不是善人。「各有所据,取义不同,故不违也」,每个人讲的都有道理。「克实而论」,跟你讲真话,「则烦恼不异菩提」,烦恼跟菩提同是一个自性,觉悟的时候叫菩提,迷的时候叫烦恼,迷悟不二。「始恶何妨终善」,那个恶人忏悔之后他就是善人,我们中国老祖宗常讲浪子回头金不换。恶人真的回头了,比善人还要善,你怎么能说他是恶人?说「恶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改邪归正,他就是圣贤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就成佛了,你能说这个恶人不能成佛吗?那这句话怎么讲?所以「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不需要怀疑,怀疑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那叫佛知佛见。我们在大乘教里面明白、搞清楚,阿罗汉就不执着了,菩萨就不分别,佛不起心不动念,平等。 「上之会通,甚契法要」,契是契入。天台智者大师的主张,「两经相配者,乃着眼於往生后之阶位,而未论及其因地之行持。灵芝诸师指为异者,乃专就因地行持,乃就曾否早发菩提心与平日之善恶而言。则《观经》之下三品,不能齐於本经之下辈矣。」看法不一样,这个看法还是执着。灵芝诸师他们执着,这个人早发菩提心,那个人很晚才发菩提心。早晚发心有差别吗?我们细心去观察,应该没有差别,早成佛跟晚成佛是一不是二。成佛之后,没有先佛跟后佛,没有古佛跟今佛,那是凡夫的执着。江河里面的水,先流到大海跟后流到大海能有分别吗?有差别吗?没有差别。一千年的暗室,一盏灯点着就照明了,一百年的暗室,点一盏灯也照明了,它有差别吗?何况大乘法里面,在在处处都教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这种分别执着放不下,这是障碍,这属於所知障。贪瞋痴慢疑是烦恼障,研究这些经教就变成所知障,拿这一部经来批评那一部经,拿那一部来批评这一部。 所以,佛知道后来有这种情形,他老人家在般若会上完全否定,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话,谁要说佛说法,叫谤佛。他有没有说一句话?我们现在完全知道,他真没有说一句话,他要说话,他变成凡夫。不说法怎么说了四十九年,怎么讲那么多经?这是说明他为什么没有说法?佛没有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说什么法?这是真的,这可不是假的。有人问过我,我给他的解答,我说那是什么?反应。佛说法,佛真的没有说法,反应是你自己念头的反应。因为你有感,你有求佛,你向佛请教,提出了问题。佛并没有思考一下,你提这个问题,我想一想我怎么来答覆你,那他就说法了。佛没有执着、没有分别,也没有起心、也没有动念,直接就答覆你了。所以佛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如果你会听,你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你当下就大彻大悟,你就成就了。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你怎么可以执着?你怎么可以虚妄在分别? 今天科学家,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实验,我们一个善念或者一个恶念对这个水,我喜欢你,我讨厌你,用这种言语、这种心态,它反应给我们的结晶不一样。我们的善念、善言,反应的结晶非常美,恶念、恶言,反应的图案非常丑陋。水有没有起心动念?有没有说我想一想,我再怎么反应你、回应你?没有,直接的。这科学实验出来了。我们是有意、有心,有意对待佛,佛是无心无意回答我们,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完全是个反应,像敲鼓,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就不鸣。我们敲鼓的时候,鼓并没有想一下,我要怎么应对你?没有。这是自然的反应,在佛法里面是自性的反应。如果他起心动念,他就不是佛。起心动念,他还没有分别执着,这是什么?菩萨,他不是佛。菩萨没有分别执着,如果有分别执着,他是凡夫,他不是菩萨。我们总是用凡夫境界来观佛,把佛也看成凡夫了,这错了! 极乐世界真有三辈九品吗?我们学净宗学了不少年,《无量寿经》也学了十几遍,我在前面讲了很多,三辈九品真的是假的?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为什么不能说它没有?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们所证得的层次确实不一样,有人证得深,有人证得浅,所以就有三辈九品。为什么不能说它有?因为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第二十愿所讲的「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话怎么办?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实报庄严土的菩萨,都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都是这个境界。但是他烦恼一品没断,带业往生的,怎么能作阿惟越致菩萨?所以,不能说它一定有,也不能说它一定无。就像我们在《华严经》上,学了这么多年的《华严经》,我们明了,圆教初住菩萨以上四十一个阶级,这四十一个阶级你能说它有吗?大家好好想想,不执着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这里头还有什么等级?有等级就有分别、有执着。分别执着没有,起心动念都没有了,初住菩萨就不起心不动念了,四十一位菩萨个个都是不起心不动念,这不是平等了吗?哪来的阶级?真不好懂。 那佛说的四十一个阶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个,等觉,四十一个。於是我想起了,我从哪里想起的?从前面,这学《华严经》学出来的。须陀洹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须陀洹,他还有见惑的习气。到二果斯陀含,习气断掉了。断掉这个习气之后,要断思惑,思惑有八十一品,思惑断尽了,证得阿罗汉。但是阿罗汉还有思惑的习气没断,习气断尽,他升级,他就升到辟支佛。这见思烦恼的习气。辟支佛见思烦恼的习气都没有了,都断掉了,他要断什么?他要断尘沙烦恼,就是分别,分别断掉了他就成菩萨。但是菩萨还带着有尘沙烦恼的习气,尘沙烦恼习气断尽,他成佛了,十法界里面的佛。十法界里面的佛,起心动念没断,要知道起心动念叫做无明,无明没断。他把起心动念断掉,不起心不动念,无明断了,他脱离十法界,他变成什么?初住菩萨。初住菩萨无明破了,不起心不动念了。无明有没有习气?肯定有。我们从这个地方懂得,无始无明的习气要断尽,他就成佛了。 所以,这四十一个阶级,是无始无明断的程度不一样。无始无明的习气,古大德有个比喻,比喻得很好,古人的比喻用酒瓶,用酒瓶做比喻。譬如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个阶级,我们用四十一个酒瓶,统统装满酒的酒瓶,同一天装进去,在酒瓶里已经装了好几年。那个酒瓶里面的酒倒干净,擦干净了,擦得干干净净,确实一滴都没有了,这就是什么?就是无明烦恼断了。把无明烦恼比作酒,真断了,闻闻酒瓶还有味道。如果我们每个月倒一瓶酒,这四十一个酒瓶就是四十一个月,每个月倒一瓶,我们用这个比喻。第一个月的闻闻那个味道一定很浓,第二个月的时候就淡了,第三个月就更淡了,大概到了第四十一个月的时候,一点味道都没有,那叫成佛了。我对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是这种体会。所以四十一个位次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没有是什么?他那个习气确实有浓淡不一样,但是习气不碍事,不碍他的智慧,不碍他的神通,不碍他度化众生的弘愿。一切众生有感他都能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佛身得度,他能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他能现菩萨身。三十二应是三十二大类,包括所有一切众生之相他都能示现,所以众生有感他就有应,真能帮助人解决问题。 对於这四十一个位次,我们要这样看法。反过来,对於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我们也是这个看法,就没错了。性德不可思议,阿弥陀佛弘愿威德不可思议。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的身相跟阿弥陀佛一样。经上佛没有说,品位不同身相就不一样,没这个说法。而四十八愿里面讲的,到极乐世界的时候相貌完全相同,跟谁相同?跟阿弥陀佛相同,都是紫磨真金色身。佛是随顺我们世间人讲的,皆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无量寿经》上说的。但是佛在《观经》上讲的不是这样,佛的身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都一样,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虽有四土虽有九品,是真有,但是你在形式上你完全看不到,你在相上看的几乎完全平等。如果从烦恼习气上看,不一样,跟《华严经》四十一个位次是同样的意思。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