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7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百三十四面,第三行后面的一段,从第四阿罗汉看起: 「四、阿罗汉。译为杀贼,应供,不生」,有这三个意思。「乃断尽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之声闻乘极果」,非想处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四空天里面最高的一层。「以断尽一切见思惑,故名杀贼。」这个杀贼是比喻。「既得小乘极果,应受人天供养,故曰应供。」这是小乘里面福报最大的。佛陀慈悲常念着众生,都希望众生修福,修福最殊胜的福报是供养圣贤,阿罗汉在小乘里面是圣人,所以供养他能得大福。「於一生中,尽诸果报,入无余涅盘,不再来三界,故曰不生。」他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再不会回来了。回来那是帮助众生的,我们一般讲再来人,众生有感他来应,所以他再来,这是应化身,不是业报身,六道里面的业报他断尽了。 「上云得四种声闻果者,从初果到四果,皆指断惑而言。」是他在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要断惑,不断惑就没办法进步,无法提升境界。由此可知,弥陀本愿威神加持,在现象上、形相上,智慧、神通、道力好像跟法身大士相彷佛,实际上烦恼没断尽,还是要在那边断烦恼,这才是合情合理。阿弥陀佛只是在环境上帮助你,功夫还是要你自己做,还是得自己放下。实实在在说,这些往生的人「悉发菩提心,均是一佛乘」,用小乘来做为断烦恼的一个比喻。实际上,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条件,三辈往生讲得很清楚,「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要没有发菩提心,不能往生。我们知道,四果阿罗汉还是没有发菩提心,他们要是发菩提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为什么?他们断惑,见思烦恼断了。不像我们这些凡夫,虽发菩提心,烦恼没断,到极乐世界还是要断烦恼,还是要放下。不过到极乐世界放下就很容易,你对於为什么要放下这个道理非常清楚、非常明了,天天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这些习气都能够断尽。「所谓声闻者,只是显示其断惑程度而作顺俗之谈而已。」这是交代得很清楚、很明白。 下面讲「阿惟越致」,解释阿惟越致。「又作阿鞞跋致」,小本《弥陀经》就是用阿鞞跋致,一个意思。「乃不退转於成佛道路之义」,这个解释也很好,於成佛这个道路不退转。「小本《慈恩疏》」,窥基大师的注解,《阿弥陀经》注解有说,「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鞞跋致言退转」,所以梵文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无退转。「故《大品经》」,这是《般若经》,《大品般若经》说,「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经一大阿僧只劫修行之菩萨,方至此位。」通常经里有比喻说,修行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这个菩萨已经修行一个阿僧只劫,在成佛之道上决定不会退转,这称为阿惟越致,这是经论上讲的。「但净土法门大异於是」,净土法门讲的阿鞞跋致跟这个意思不一样。「《小本》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凡是往生的人,只要到极乐世界都是阿鞞跋致。「今曰: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两本正同。」《无量寿经》跟小本《弥陀经》上讲的是一样。 「又《弥陀要解》曰: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不退有三种,第一个是「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位不退什么人证得?须陀洹就证得。小乘初果,不要看他位次很低,他是圣人,他不会退转来做凡夫,虽然没有出六道轮回,他在六道里往生只有两个地方,天上、人间。前面我们读过,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决定成阿罗汉。换句话说,他就超越六道轮回,证阿罗汉,永远不会到六道来;他来那是帮助度化众生,这倒驾慈航。这是第一个位不退。「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这一条阿罗汉没有,阿罗汉这四种果位都没有行不退。度众生难!众生不好度,不听话、违背你,甚至於还要伤害你,阿罗汉一发脾气,算了,不度你了,他就退转。菩萨不会,菩萨非常慈悲,菩萨能够忍受叛逆的众生而不责怪他,还是在等待机缘。所以菩萨有行不退,恒度生,他不会变成二乘。二乘就是声闻跟缘觉,这个帮助众生,跟他有缘众生他帮忙,没有缘的他就不帮忙。你找他,他帮助你,你不找他,他不主动找你;不像菩萨,菩萨主动去找这些苦难众生,主动去帮忙。所以作众生不请之友,他不邀请你来,菩萨来了。阿罗汉决定不会,一定是你找他,他欢喜,他教你,他不欢喜,他不理,这是阿罗汉、辟支佛。 「三、念不退」,阿惟越致实在是讲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什么叫萨婆若海?萨婆若海是梵语,「此云一切种智海」。一切种智广大无量无边无尽,所以用海来做比喻,「即如来果海」,实在讲就是自性,也称为性海。别教初地菩萨证得,圆教像《华严经》初住菩萨证得。他证得的条件,「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能双舍二边,全归中道」。他真放下了,这个放下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这叫中道。二边是空有二边,就是对立的二边,他完全没有了,就是二边不立,中道不存。如果还有中道的念头,他没有离开,他没有证得这个境界。中道只是我们说说而已,他可绝对没有中道这个念头。你看,有中道,跟空有二边又对立了,所以中道也没有。这是不得已用一个中道,叫全归中道,实在讲就是全归自性、全归常寂光,「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足见念不退之难证。」 我们现在念佛人,果然你真正能够发心,一心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外所有一切杂念统统都放下,给诸位说,这个等於是念念不退萨婆若海。所以净宗殊胜,净宗真正是大圆满。萨婆若海,圆教要初住,别教要初地,才证得。我们今天念佛,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等於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这是真的。因为你一心称念,你决定往生,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力的加持,你就等於阿鞞跋致菩萨。四十八愿第二十愿,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成就。换句话说,修其他法门,也就是常讲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证得这个果位非常困难,确实要很长的时间,一生决定做不到。但是修净土那就很容易,生到极乐世界就等於证得阿惟越致。那烦恼习气呢?慢慢再断,就像前面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慢慢再断。一到极乐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就跟法身菩萨相等,这是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证得的。佛力加持管用,不是不管用。所以就有能力跟法身菩萨一样,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有缘众生感应道交,也就是法界虚空界无量劫来与我们有缘的众生,他起心动念你都知道,他有苦难需要帮忙,你自自然然去应,你去帮助他。这种殊胜的功德利益,其他经论里没有,其他法门里没有,一切诸佛如来报土里没有,只有极乐世界,实在是太殊胜,我们要认识它。 「但净土妙法」,妙在「五逆十恶」。这是造作地狱罪,这是堕无间地狱,也叫做阿鼻地狱。阿鼻是梵语,这个地狱里受苦没有间断的,从进入地狱那一天到出来,这个里头受苦真正是一分一秒都不间断,苦不堪言,无法形容。这样的众生,「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这个不可思议。五逆十恶,他能信,他能发愿,这是讲临命终时遇到善友来劝导他,他真正能忏悔,这个很重要,真正能回头,能信、能愿,跟着念佛,一声、十声都能往生。这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晓得,这样的恶人,临命终时有人劝他念佛,他能接受,我们就相信这个人宿世的善根深厚,这一生迷惑,没有人教他,他没有缘分,没有遇到善知识。如果有人劝他,他遇到善知识,肯定能接受,为什么?他宿世善根深厚。这是说一生当中没有遇到善缘,临命终时遇到善缘,他还是能信,还是能接受。 我们过去在美国,马利兰州的周广大先生,他一生没有宗教信仰,人非常好,倒不是五逆十恶,他是个善人、是个好人,没有宗教信仰,在美国开个面包店。他得癌症,医院放弃治疗,让他回家去,告诉他的寿命只有几天。家人这个时候,到处求神拜佛,希望有奇迹出现。那个时候,我们净宗同学在那边成立个华府佛教会,没多久,请我做会长。刚成立没多久,不到一年,遇到周广大这桩事情,家人来找到了。我们有几位同学很热心去帮他助念,看到他之后,看到病情确实没有法子再恢复,就劝他求往生,跟他讲极乐世界的好处。他听了之后,真欢喜、真接受了,跟他家人讲,「不要替我治疗了,不要再找医生、找药,不需要了,你们统统念佛」,统统念佛帮助他往生。所以家人很合作,一家人跟着我们几个佛友一起念佛三天,念了三天三夜佛,他真往生。证明《弥陀经》上所说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也没有听到过,只是临命终的时候三天,也不念经了,光念一句佛号,跟着念,他真的就往生,带业往生。这个往生极乐世界是下下品,都得三不退。我们也很幸运,有这么好的机缘,亲自看到这个例子,相信经上讲的一点都不错。 「是以灵峰大师赞曰」,灵峰是蕅益大师,他住在西天目山,他讲经地方灵峰讲堂。他老人家赞叹说,「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没有这个名称,也没有这个现象。「无此阶位」,菩萨的阶位,没有这个阶位。「无此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没这个法门,只有极乐世界有,十方佛土里头都没有。「非心性之极致」,这是说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心性之极致成就。「持名之奇勋」,持名奇勋是讲往生的人,真的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哪有这样殊胜庄严的成就?蕅益大师赞叹得好!众生能遇到,这个缘多深,这个福报多大,开经偈所谓「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讲的也都是赞叹这个,「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你遇到了。我们今天遇到,绝定不能空过,空过那是太可惜了!那这个罪业是真的叫无量无边,这样殊胜的缘分你怎么可以错过?至少也要争取一个同居土下下品的阶位,你才能对得起阿弥陀佛。真正报佛恩,至少我们同居土上辈往生,这是我们能够争取得到的。 我们对於净宗典籍的修学,有十几年,二、三十年,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的障碍就是没放下,能信、能解,就是行缺了。现在在这个时候,我们遇到大灾难了,不放也不行。我常讲现在只有两条路,你不放那就是阿鼻地狱,你放下就到极乐世界去,摆在我们面前两条路,没有办法选择。你能说五逆十恶罪你没造吗?你孝顺父母了吗?你尊敬师长了吗?你真正信佛了吗?你真的学佛了吗?跟古大德一比差远了。念佛、诵经、拜忏,不具足真诚恭敬之心,怎么会有感应?在佛门里面无论干什么事情,没有把我的利益放下,自私自利。你为什么拜佛?为什么学佛?为升官、为发财、为求佛菩萨保平安,干这些事情。佛很慈悲不怪你,求佛保佑你发财,能不能发财?不能,佛没这个能力;求佛保佑你平安,佛有没有这个能力?也不能。换句话说,你在佛面前许的愿想求的,一样都得不到,这经上讲得很清楚,你要求什么东西,你自己那个心要改。你心行不正,佛菩萨帮不上忙;心行正,帮得上忙。所以佛帮得上忙的时候,还是你心行正,你自己修行有功德,佛能帮上忙。 现在这个世界这么乱,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清朝末年虽然很乱,人家称之为「伪君子」,但还有一点良心,干坏事还怕人批评,还想尽方法来掩饰,口里还是仁义道德。现在人干坏事不怕人批评。现在这个社会奇怪,干坏事的大家赞叹你有本事;做好事的反而讥笑你,这老古董、落伍了,现在变成这样子,所以才有大劫难发生。我们遇到了,学佛的人遇到了,好事。为什么?让我们有高度的觉悟,省悟过来,不干不行,一定要认真,环境逼着我们非干不可。真信、切愿,一向专念,真信切愿就是发菩提心,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其他的全都放下,我们就决定成功。 「末后,诸往生者,因随意修行,受用种种大乘法乐,并自在得果,故莫不欢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是西方世界学习的环境。证果只是举几个例子,举小乘四果,真正证果的状况,《华严经》上讲得清楚。五十一个阶级,十信,初信等於须陀洹,三信等於二果,五信等於三果,七信等於阿罗汉四果,八信就是辟支佛,九信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十信是十法界的佛,这都没见性,全都是位不退。再往上提升就是初住,初住才真正证得行不退跟念不退。在那个地方修行,果位,也就是学习的成绩,不断向上提升,法喜充满。每天都有悟处,这是法喜的来源。为什么这么说?天天有悟处,天天有新的心得。我们再看下面第十七品: 【泉池功德第十七】 泉池是七宝池,功德是八功德水,这也是大环境,修学的大环境。我们看念老给我们介绍的,「本品明极乐泉池不可思议功德」,提出了三点。第一,「首明池德之总相,并列标池量」,这个七宝池的大小,七宝池的水,七宝池周边岸上的树,池里面的莲花,为我们介绍。第二,「池扬妙法,成熟善根」,宝池德水也是法。第三,「十方生者,莲池化生」,莲花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统统是莲花化生。请看经文: 【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 池大小不一样。 【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 极乐世界这个池很多,小池十由旬、二十由旬,大池百千由旬,就像大海一样。在我们这个世界,小池像湖泊,大池像大海。无论是大池、小池,湛然香洁,水都是具八功德。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讲堂左右,泉池交流,是总相。表宝树莲池,周遍其国。」在西方极乐世界你能看得到的。「《观经》曰: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摩尼水,流注华间」,这个华间,池里面是莲花,池的岸边是宝树,宝树需要德水滋养,这个水自然流注树间,「寻树上下」。这水真妙,我们这边水可以只往下流,不会往上,极乐世界的水可以往上流。「可见极乐庄严微妙,超逾一切」,一切世界里没有的,到极乐世界你全看到。「别相中,首为泉池之形量。纵者长度。广者宽度。池之长宽深浅,应机化现,其量非一。」池大小、水浅深不一样,它随人的意思,我们喜欢深它就深,喜欢浅它就浅,它随人意。佛在大乘教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到极乐世界完全兑现了,一切法随念而生,所以池大小浅深亦如是。「称其形体,各为一等。从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皆随应而现。」这个里面尤其不可思议的,它能应每个人的心念,我想这个池小一点,你想那个池大一点,我们同在这个池里头,我的感触就小,你那个感受就大;我想浅一点,我感受很浅,你要深一点,你的感受就深,不可思议。同一个池里头,没有不如意的,在极乐世界。 「次表水德,是诸泉池,即八功德池。池水湛洁,清芬芳馥,故曰湛然香洁。」这是水之德,水的好处,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它有八种功德,下面都会提到。所以池水干净一尘不染,清洁透明的,从池上面看到池底,底即铺的是金沙。清香,清芬芳馥,你闻到这个水的气味清香悦体,你的身心在这个气氛里面,像我们讲得到充分的养分,得到充分的能量,所以经文上用「湛然香洁」来赞叹它。「水具八德,故称八功德水。《称赞净土经》曰: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澄是不动,止水;净是干净,一丝毫染污都没有,水平像一面镜子一样。「二者清冷」,我们一般人讲的清凉,这个清冷就是清凉的意思,你接触到非常舒适。这个澄净清冷我们这个世界里有,池水里面可以能见到。现在少见了,现在因为空气的染污、水源的染污,这种澄净清凉不多见了,这些染污都是人为的。「三者甘美」,这个我们世间的水没有,它水是甜的,这是讲水的滋味,水是甜的。「四者轻软」,这也是我们这个世间看不到的,我们这个世间的水很重,它那个地方的水是轻、软的。「五者润泽」,润泽,我们这个地方水有,滋润,对我们皮肤的润泽,对树木花草的润泽。「六者安和」,这个我们水没有,西方世界的水平安和睦,不会游泳的掉在池里也不会淹死,为什么?水随你的意思,我要浅一点它就浅,要我脚底踏到岸它就踏上去,它能随人意。「七者饮时除饥渴」,你喝这个水就能得到充分的养分,滋养你的身心,而且这个水好像甘露一样,能治百病,「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你看你喝这个水的时候,它能长养,诸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四大就是我们的身体。「增益」,这个了不起!「种种殊胜善根」,它能帮助你增长善根,这我们世界上没有。「多福众生常乐受用」,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多福的众生。所以极乐世界不需要其他饮食,七宝池里头提供的八功德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八功德水都是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