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讲记1 大安法师2007年3月22日-——23日讲于温州遂应寺 南无阿弥陀佛! 尊敬的宗觉法师,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很高兴有机会来到温州的遂应寺和大家一块共同念佛,讨论《印祖文钞》。这次来温州的因缘也是由于我们东林寺常住、班首、执事对一些事情的安排正好已经结束,这段时间还有点空闲,所以当护国寺和遂应寺的法师和居士一起来东林寺作邀请时,本人也就欣然地同意过来。本人愿意过来也是跟《印光法师文钞》的因缘有它的原因。我开始读《印祖文钞》的时候,我发现印祖给永嘉居士的书信特别多,以后才知道永嘉就是温州的一个地方。自古以来,温州都是佛教兴盛地区,佛教文化孕育着一代一代温州人。温州的民众具有淳良的天性,福德智慧甚为深厚。所以现在能成为我们国家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也不是偶然的。昨天一整天的念佛,我们也感觉到,温州的居士整体素质是非常不错的。那么由此我就想要选一篇与温州居士相关的书稿来讲,正好我就翻到《印祖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这一篇,所以就选择这一篇和大家做讨论。 这些年来,我们在东林寺,在弘扬净土宗方面,是以《净土五经一论》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思想作为重要参照系,来令大家产生纯正的信心,不受其他别解别行和相似佛法的误导。在净宗祖师里面,我们尤其重视印光大师。何以故呢?第一,是由于印光大师距离我们的年代最近,是1940年往生的。所以他所针对的一些问题,所契机开显的一些道理,对我们现代的净业行人,可能更亲切一点。所产生的疑惑、问题也更有共通性。其二,是印光大师本身就继承着净宗十三代前面祖师的所有的思想,又以儒家文化在世间善法的善巧方便,来加以弘扬。那么这一点,对现代尤其重要。我们中国从“五四”以来,特别是文革以后,儒家文化跟我们基本上非常隔膜,成断裂带了。如果儒家文化不能弘扬的话,谈佛法,谈念佛往生一法,就没有基础。所以这一块也要兼带去弘扬。现在政府也在重视儒家文化,但儒家从上个世纪以来,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它作为一个阶层,已经不存在了。任何一种学说,一种宗教,都需要一个载体,就是人。儒家的阶层不存在了,所以儒家的这种文化理念,行为方式也就很难具有它的活力。所以我常想,我们佛教还要承担一点弘扬儒家文化的职责,因为佛教还有四众弟子作为他的载体。那这一点,印光大师也敏锐地发现这一点,要求我们佛教界四众弟子一定要重视儒家。不弘扬儒家就不能弘扬佛教。反过来说,不能了解佛法,也就很难理解儒家。儒、佛相合则双美,相悖则俱损,这一点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印祖呢,他作为第十三代祖师,他是以专修专弘净土法门来示现的。在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劫运的中国,所示现出来的一个形象,确实是具有他的悲心和智慧:通达儒、道、释三家的学问,又深知世道人心。所以我们要把《印光法师文钞》看作是无尽的宝藏,视同佛说,销归自性,依教奉行,我们就能得到莫大的利益。 这篇《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这个永嘉某居士昆季是谁呢?就是周孟由和周群铮两兄弟。这两兄弟是印光大师早期的重要护法成员。印祖一生的重要活动地点是在江浙一带,也是由江浙一带有纯厚信心,有智慧眼光的这批居士把印祖推出来的。那么周孟由、周群铮这两居士早年与印光大师过从甚密,相知也甚深。从过从甚密来看,印祖一生很谦虚,谦光自居啊,他不仅不剃度出家徒弟,甚至在家的居士他也不接受。当年徐蔚如居士,带着他的母亲想求印祖求皈依,印祖都把他介绍给谛闲法师。这样到了民国八年的时候,就是1919年,周孟由和周群铮两兄弟带着他们的祖母,到普陀山,再三恳请印祖授皈依,赐法名。印祖在这个时候,观察机缘已成熟,也就同意了。所以印祖收在家信徒,是从周孟由兄弟这里开始的,这就是他们的这种过从甚密,也是周家两兄弟对印祖护法的福德所至。那从相知甚深来看,周孟由居士有一段对印光大师的评语,高度概括了印光大师一生的德业和他的思想,受到了教内的一致好评。这段话我给大家念一下: 周孟由居士是这样评价印祖的,说“法雨老人,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之微,中正似莲池,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步武资福,宏扬净土,密护诸宗,明昌佛法,潜挽世风,折摄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这段话的意思,法雨老人就是指印光大师,他住在普陀山法雨寺二十多年,一心深入经藏,不担任任何寺院的实际职务,住闲寮,作藏主,阅藏。他讲法雨老人,是秉承善导大师专修念佛法门的宗旨;阐明净宗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的微言大义;其弘法的宗旨、家风就像莲池大师那样的中正平实;开导众生的这种善巧方便就像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就是教化袁了凡,原来叫袁学海,怎么立命的这样的一个禅师。“宪章灵峰”,灵峰是明朝蕅益大师,通宗通教,然后一意念佛求往生了。印祖把灵峰蕅益大师的家风也继承下来,作为自己的修学和弘法的纲宗要领;“步武资福”,资福是红螺山资福寺的彻悟大师。彻悟大师是在禅宗大彻大悟,然后由深信净土之后,就把禅宗放下,一心靠倒六字洪名,专求往生。印祖曾经在资福寺住过三年,做过行堂,做过寮元,尤其做过藏主。他对彻悟大师,《彻悟禅师语录》,那种恭敬程度,天天在那儿读,就像读佛经一样。所以他是步武资福;“宏扬净土,密护诸宗”,这是说明印光大师具有广大的心量。他弘扬净土是由于基于末法众生的根机非净土不能了脱,所以专门弘扬净土,不以其他的善知识自称,也不以大通家自称,实际上印祖就是大通家,甚至禅宗他都很甚了消息,但是一概抹掉,就专门谈净土,弘扬净土;“密护诸宗”,他不是由于自己弘扬净土就对其他的各宗各派给予抨击、反对,不是这样的。因为弘扬什么是根机问题,有的人的根机,他是适合于修密、修禅、禅净双修,对这些宗派的建立,也不能一概抹掉。八万四千法门具有种种不同的根机。所以他是密护诸宗;“明昌佛法,潜挽世风”,作为一个出家的人,当然他正面的形象是要弘扬佛法,出世间法。然而印祖特别强调世间法、儒家文化,强调因果,强调家庭教育,强调教育女人,这些他都是深知。包括吃素、放生。是了解在那个兵连祸接的时代,这种苦难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由于没有因果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以及杀生残忍所导致的,所以要从这个病根下手,他开显的一些药方,就挽救世风于即倒了,这是潜挽世风;“折摄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就是印光大师在教化众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手段,一个是用威的手段、威的一面来折服对方。因为末法众生都是刚强难化的,有时候必须要现出金刚怒目的形象才能折服他。同时呢,又有一种慈悲摄受的力量,摄受他。所以无论是折服还是摄受,都是大悲心,大慈悲心的显露;“语默无非教化”,无论是说种种的法语,乃至于沉默不言,这些都有教化的内涵在里面;“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就是自清末以来,从清代以来,印光大师那是没有人能够望其项背的,一人而已。那么这个评价是非常高了,但却不是溢美之词。对这一点,近代的弘一律师也都很赞叹这段话。他当时给温州的王心湛居士写过一封信,谈到他自己,在当代的善知识里面最佩服的就是印光大师。说印光大师的来历、本迹,他没有办法去猜测。当印祖圆寂往生之后,有一位杨信芳女士,曾经谈她做过一个梦,梦中是观世音菩萨告诉她,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当然这封信大家可以看一看。但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以这个来标榜印祖,只是说印光大师的来历、本迹,弘一律师都说他没有办法去猜度。然而从他所示现的迹象来看,就援引了周孟由居士这段话。弘一律师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也是眼光很高的人,他不会轻易地去佩服一个人的。然而他对印祖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这段话也是高度认可的。最后就援引这段话说“诚不堪之定论也”。就是周孟由居士对印祖的这段评价,是不堪之定论。所以从这点来看,周孟由居士对印祖相知甚深。能够对印祖相知甚深,也说明周孟由居士的水平也是很了不起了。就好像我们为什么不能赞叹如来,不能感恩佛德,是我们不了解佛的功德在什么地方。当我们能了解佛的功德的时候,说明我们的智慧、功德也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就好像交朋友,朋友相知,水平相近的能够交,悬殊很大,交不了朋友,不能理解。那么周孟由、周群铮,从他们所提的问题来看,我尤其注意印祖复周群铮有七篇书信,他们提的问题,都有相当的深度,读了很多书,是个文化人。虽然是经商,那也堪称儒商了。 这篇文稿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是由于周孟由两兄弟对印祖思想非常推崇,就常常向印祖索要一些信稿,以备以后继续把它印出来。同时他们自己也不断地在看《文钞》。《文钞》有三大部,正编、续编、还有第三编,将近一百余万字。这是印祖留给我们的一笔非常丰厚的法宝。那么印祖呢,就开示他们注意《文钞》里面,哪几篇最重要的,哪些内容不要放过的,尤其对善导大师的专修理念,在这里进一步提出来。为什么周孟由能够做这种评价,也就是通过书信来往知道印祖的心在哪里,他的思想重点在哪里,所以他评价得才恰如其分。从这个书稿里面就发现,印祖比如对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很重视,对善导大师专修的思想很重视。对往生,怎么才能往生的基本的原理是什么,也展示得很清楚。以及应该读什么书,怎么在世间法当中能够善巧方便激扬,以及激扬自己厌离娑婆世界的心。这些都是围绕着净业行人当生得以成就往生的这个核心来加以展开的。 下面,我们就对《文钞》中这篇信稿的文句一一加以消释,请看钞文。 [仲春一别,忽值夏令,光阴迅速,殊堪惊人,每忆二位信心真切,法眼未明,致令舍高明而取卑暗。何异弃家里之活佛,供野外之土偶。不特自失正见,贻诮大方。即光亦进退咸乖,殊深惭赧耳。来书谓后有所着,随时见贶。光目昏体衰,无事不亲翰墨。纵因事有作,亦同集字聚叶,有何可观。然恐辜负所期,今将以前残羹馊饭,略盛一二。倘不嫌酸臭,亦可作反尝尝自性之前茅。]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这一段就是这部书信的一个缘起,从中也能感受到印祖那种待人接物的那种谦光,谦德。[仲春一别],仲春就是指春天的中间的时候,大概就是阴历二月,叫仲春。我们现在就属于二月的时候,仲春。刚才讲这周孟由两兄弟与印祖过从甚密,从这里就看到,他们常常到普陀山,去拜见印祖,春天见面了,又分别了,时间过得很快,忽然转眼之间就到了夏天了。对时间的流逝,一个修道人是非常敏锐的,光阴过得这么快,它实在是非常惊人啊!用这句话是在提醒周孟由居士,你不要懵懵过日子了,你的道业怎么样了?你了生脱死的净业,往生净土的保证、佐券得没有得到啊?用这个 [殊堪惊人]。印祖常常对那些来的居士开示,点醒他的无常,生命的迅速,离死亡不远了。比如隔了几年,有的居士没有见面,他就看着他说:“你又添了很多白发呀。”告诉他光阴不远了,赶紧念佛啦。那么印祖说,每每忆念你们两兄弟,对佛法,对净土的信心,是很真诚、很恳切的。[法眼未明],法眼是五眼之一。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法眼就是对世间的种种事相差别见能够明了;慧眼是对于真谛的空性能够明了。法眼未明,这是谦虚的说,你们法眼未明,怎么常常是[致令舍高明而取卑暗], 世间佛教界有很多很高明的高僧大德,你怎么不去请教他们,反而来找我这个卑暗之人啊,我什么水平都没有的,你怎么常常来请教?这就好像你放弃家里的活佛,来供养礼拜一个野外的土偶。土偶就是泥塑的人像。这就是谦卑啊,说自己就像那个土偶一样的,又没有水平,又不庄严,你不供那个庄严的活佛,来供一个野外的土偶。这样不仅你们自己失去了正见了,你们常常向我来请教,以我为师,你们这样就不怕[贻诮大方]吗?大方就是那些见多识广的人。你们两兄弟这么有水平,怎么去拜一位没有水平的老和尚啊?贻诮大方。你们这样对我很看重。周孟由居士对印祖肯定很推崇嘛,我们设想一下,尽管我们没有看到周孟由给印祖的信,但周孟由信中对印祖的推崇、溢美,肯定充满字里行间。而印祖就说,你这样来推崇我,来向我请教,这样也使我[进退咸乖,殊深惭赧]啊。进退,就是接受你这这种请法、请求,又不合适,因为我没有这个道德,没有这个智慧;如果不接受吧,也不好,也违背了你们这种真诚的心。就好像我们常常遇到别人送礼呀,红包啊,总会想,接受吧,自己没有道德。不接受吧,又怕伤了人家一份真诚的的心。所以常常会说,受之有愧呀,却之不恭啊,就是进退咸乖。殊深惭赧,就是使我感到非常的惭愧呀,惭愧到脸红的程度,如果地下有个洞,我都要钻进去了,不好意思呀。印祖书信中都充满着这些语句,才知道祖师啊,那真是太有道德了!不像我们。有时候我们反观自己真是很糟糕的。别人夸奖几句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飘飘然了,还真以为自己是大善知识呢,这都是不应该的。要殊深惭赧。[来书],就是你们在信里面说;[后有所着],就是以后还有什么文稿和着作,你随时写书来随时要赐给我们;[见贶]就是赐予呀,这就说明周孟由居士在收集印祖的书稿,所以说见贶。印祖说我[目昏体衰],印祖常常很直白地说自己生下来六个月,眼睛就红肿,是业障所感。幸好佛菩萨垂愍,还能见天日。出家以后,他这个眼睛红肿的病就是由于念佛念好了。所以他常常讲自己目昏体衰,身体很衰弱,没有什么事不会去动笔墨。纵然有特别的事情要作,写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价值,就好像把那些字一个一个凑起来一样,就像把树叶子聚在一起一样,有什么意义呢?[有何可观]呢?就是说自己写的文稿没有什么价值。古人有时谦虚:我写的文章没有什么价值,只可以去盖一盖,做瓶盖。这是谦虚了。 [然恐辜负所期],这是转折。但是又恐怕辜负你们二位这样殷切的期望,也不好。所以现在就将以前的[残羹馊饭,略盛一二]。他把自己写的东西叫残羹馊饭,吃剩下来的菜,馊掉了的饭。是这样的残羹剩饭。残羹馊饭对于饱餐王膳的人、吃山珍海味的人固然不看在眼里,然而对空着肚子,即将要饿死的人来说,残羹馊饭也能维持生命啊。所以印祖尽管谦虚,但是他说得很有味道。我们很多众生的内心荒凉得像沙漠,没有一滴甘露雨霖。所以得到了一点,他内心善根的芽就能生出来。所以残羹馊饭对那些没有法的滋养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实际上,印祖的每一句、每一篇文稿字字句句都有来历,都有圣言量的依据,都有祖师的来源。再加上他自己真修实干,都是从大光明藏里面流现出来的文句。为什么印祖的文章那么感动人?是从他三昧里面流现出来的。句句见谛、字字中的,是这样的一种文字啊!然而印祖是这样的谦虚,说自己的文稿是残羹馊饭。略微拿出一二,如果你们不嫌这个残羹馊饭的酸臭,还能够吃一吃,[亦可作反尝尝自性之前茅]。反尝尝自性,你通过尝这个羹饭能够了解自性的如来藏性。这个前茅就是前方便,先头部队,通过这样一个善巧方便,你们也能够契入到自性里面去。是谈这一段。 好。请看下面:[净土决疑论,系民国三年狄楚青居士以端甫回籍,十三期报料不足,令作一二篇以助热闹耳。后竟以主持无人,遂停版不出。此论文虽鄙菲,而于断疑生信,不无少补。至于永明料简训释处,须仔细参详。若不如是信向,便成虚文。此不慧数十年痛心疾首者,于此以发挥之。万不可以今人所说为的,致辜负永明大慈悲心也。] 好。我们先来看这一段。这段开示非常重要。在印祖的文稿当中,有一篇《净土决疑论》。《净土决疑论》是怎么出来的?这是跟高鹤年居士的因缘有关。高鹤年在近代是一位参访各方丛林的行脚居士,近代号称他是徐霞客第二。他写过一本书,就是《名山游访记》。在民国元年,即1912年,印祖五十二岁的时候,高鹤年居士到普陀山去扣关,请益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跟他谈禅理,尤其谈因果、谈净土。高鹤年居士看到印祖的道风、德业、学问,非常佩服。正好上海有位狄楚青居士,他原是搞政治的,是戊戌变法维新派人士,跟谭嗣同等人过从甚密。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他逃亡日本,从日本回来他又参加革命活动,致使第二次逃亡日本。等到第二次从日本回来之后他就没有再参与政治活动,就做一些文化事业。上海的《时报》是他创办的,还有这个《佛学丛刊》也是他创办的。他开始创办《佛学丛刊》的时候,需要一些文稿,高鹤年居士就从印祖那里拿了四篇论文来,首先发表在狄楚青所主办的《佛学丛刊》上。这四篇论文是《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宗教不宜混滥论》、《净土决疑论》、《佛教以孝为本论》。当时印祖发表这几篇论文时,没有用自己的真名,他只用了一个常惭,常惭愧僧。但这几篇论文一发表出来,由于其知见非常纯正,文辞也很高古、典雅,一下子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所以徐蔚如居士首先在寻访是谁写的,最后才发现是普陀山的印光法师写的,就开始收集他的一些文稿,大概最先是二十几篇,先印行出来,以后就逐步的从正篇到续篇,它是一个过程,开始没有这么多份量。 《净土决疑论》是印祖在普陀山法雨寺闭关的时候写的。这篇论文里提到“狄楚青居士以端甫回籍”,端甫是江西人,叫端甫黎居士。回籍就是回江西。因十三期材料、文稿不足,就给一两篇凑热闹。以后《佛学丛刊》由于种种原因也停办了。这是谈到这篇论文在哪发表。下面就是这篇论文虽然文句很“粗糙、拙劣”,这是谦虚了。实际上印祖的文句非常典雅,有时候他的句子拿出来都能作为对联,平仄都很对仗,说明他心性的修养、文字的功底非常深厚。连大学问家梁启超都赞叹:“印光法师的文章,是深得文字三昧!”他自己是这样的谦虚,说[鄙菲]。但是它的内容却[对于断疑生信,不无少补],这是印祖的自肯啊。《净土决疑论》这样的义理,对于众生种种对净土的怀疑、以及令众生产生信心,还是很有帮助的。这一帮助里面特别提出永明延寿的《四料简》,《四料简》是非常重要的四段话,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永明延寿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同时他也是禅宗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他是身兼两宗的祖师,所以他对于禅宗和净土宗,他的会通、他的抉择就具有发言权。而且永明延寿大师开悟之后也是万善同归净土,他是上品上生的。何以知道他上品上生呢?说当时有一位出家人被误拘到阎王殿去了,到阎王殿他看到阎王每天拜一个比丘的画像,每天顶礼,他就在下面悄悄问:“阎王爷拜的这个比丘是谁呀?”旁边人说:“拜的是永明延寿大师。”并说“世间很多人都要到这里报到,唯有永明延寿大师没有到这来,直接到西方净土,上品上生。阎王很佩服他,天天顶礼”。永明延寿大师确实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清代的雍正皇帝,甚至把他称为是自释迦牟尼佛之后的第一人。他的《四料简》,很多教内,很多人,尤其禅宗的一些人认为《四料简》不是永明延寿大师所作的,或者甚至承认他作的也觉得他不公正,有贬低禅宗高扬净土的这个偏见,现在很多人还有这种观点。印祖说一生参学很多人都对《四料简》是这样的看法,所以印祖才用那样的悲心在这部论里面——《净土决疑论》里面,特别对这个《四料简》做了详细的诠释。所以告诉周孟由,你对《四料简》的训文和解释的地方,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参究详细,不要颟顸看过。如果你不能对永明大师的《四料简》有这样的信心的话,那这个《四料简》,包括这个《决疑论》,我的解释也成了虚文了,没有意义了。这是[不慧],[不慧]也是印祖的自谦,这是我数十年所痛心疾首的。痛心疾首啊,没有正知正见啊!所以在这部论文当中对他的微言大义加以发挥,千万不可以以现代人所说的观点为正确,如果那样说的话就辜负了永明延寿大师一片大慈悲心了。印祖把这个永明延寿《四料简》称为是“迷津宝筏、险道导师,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我们在这个六道轮回迷津里面,这《四料简》是我们渡过迷津的宝筏,船啊,一条船啊!是我们迷失在险道里面的大导师啊!是一大藏教的纲宗要领啊!是末法众生修持的龟鉴啊!一字一句都不能增减啊!天造地设啊!印祖是高推到这个程度。 那么我们来看看《四料简》说什么,可能我们很多净业行人对《四料简》还不一定很了解。那么我们来看文句。《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好,请看这一段。我们在解释这个《四料简》之前先了解什么叫禅?什么叫净?什么叫有禅?什么叫无禅?什么叫有,什么叫无?这个禅,禅就是佛心,就是我们的妙明真性、真如。什么叫净?净就是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所以这里面有两个概念要搞清楚:禅与净土,这是从教和理的角度来看。教和理在佛那里不增加一点,在凡夫这里不减少一点,常恒如是。那么有禅和有净土,这是从根机和修行的方法来说。众生修行的根机一定要修他应机之法,那么这个应机之法也是从教里面生出来的,教又是从理里面流现出来的,依教修行,修行到究竟,就能证到理体。所以有禅和有净是从门庭施设来看,如果从教、从理上来看,禅和净土也是不二的: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这是教理。但是从下手工夫来看,禅,要从空门进入,一法不立;净,从有门入手,指方立向。这个我们要搞清楚。 那么[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我们来看这段。什么叫有禅?有禅不是坐坐禅堂,或者参参话头就叫有禅的。有禅一定要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才叫有禅。什么叫有净土?有净土,不是念几句佛求人天福报,或者求下辈子多点钱用,这不叫有净土。一定要深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才叫有净土。如果一个修行人在禅宗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又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人就像戴角虎,虎本身很有威,又戴上角,那就所向披靡了。这样的人又能够通达三藏十二部的一切教法,现世就能够给众生做导师,应以何种法门来施设,就给予何种法门来施设。那么来生,由于他大彻大悟、往生净土、 上品往生,一往生就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就能够分身他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所以来生作佛祖。这是永明延寿大师所期待上根利智者的这样的根机。 那么下面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无禅,就是他也参禅,但是他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开悟。虽然没有开悟,但是他有深信切愿求往生的心,这样的人能够蒙弥陀愿力加持,一万个人修行,一万个人去。如果他到了西方净土花开见阿弥陀佛,他见到的就是自性佛、自性弥陀,到那里去还怕开不了悟吗?整个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开悟的境界,都是涅盘的境界,都能迅速地让我们悟明心地。所以说念佛一法“万修万人去”最先从永明延寿大师那里提出来的。永明大师也是号称是弥陀再来的一位祖师。 第三个偈子:[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这个有禅,就是他在宗门当中参禅有悟——开悟了,但是他并没有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所以他没有求生净土的心。那这种人会怎么样呢?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要“蹉路”。蹉是蹉跎,现在讲的耽误、耽搁。为什么会耽搁呢?虽然他开悟,开悟不等于了生死啊!不等于证啊!在凡夫地他可以明心见性,见解与佛同齐,但是他的见思惑没有断,还是免不了要轮回的。所以临命终时他的阴境,就是中阴境,多生多劫的业力在阿赖耶识所显现,种子现前的中阴身一旦现在面前,就随着业力最重的种子去轮转了。[瞥尔随他去],就是随着这个中阴身的境界去投生了。所以禅宗很多开悟的人,转生的后身在记载当中都有。比如五祖寺戒禅师,也是开悟了的禅师,他转生成为苏东坡,大文豪;草堂清禅师,转生为曾鲁公;还有等而下之的,转生为施主家里的女儿;甚至等而下之的,转生为朝廷的奸臣。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啊!有鉴于此,祖师就苦口婆心啊。你有禅无净土,很麻烦呐。自古以来那些明眼的禅宗大善知识有鉴于开悟并没有了生死,怎么办?就好像你得到一个珍宝要找一个稳妥保藏、保存的地方,赶紧去西方极乐世界吧。你这个坯子没有经过窑里烧,经不起风雨。所以禅宗大善知识开悟之后,他对于西方,求往生西方,是万牛莫挽的。如果一个开悟的人说他还不愿往生西方,那保管老兄欠悟债。所以用这个偈子来激扬那些禅宗行人,求往生西方净土。这并不是贬低禅宗,不要这样去理解,这是对禅宗行人一种苦口婆心、一种大慈悲心的开显。 第四个偈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这个无禅无净土啊,不要理解为世间不闻佛法、造业的众生,不是指这个,是指修行人。闻到佛法他来修行,他修,修点禅宗吧,又没有开悟;修点净土吧,又没有深信切愿、厌离心。但是他还在修行,他还在布施、他还在做福德,他也在持戒,他也打打坐、诵点经,但是他两边都靠不上,就叫无禅无净土。无禅无净土会怎么样呢?他借助今生修行的这种功德,下一辈子就得大福报,或者做大官或者有大富贵。诶,他由于这个禅净都靠不住,智慧缺少嘛,所以一转生到大富贵的情况下,他就会迷失。这个原来修行转为大富贵的十个人里面难得有一个两个能够继续修行的,他都会迷。他一迷的话又有他享受五欲六尘的条件,又有作恶的条件。所以呢,这个钱不是好东西的。钱字旁边两把戈啊!不仅使我们现在的生命受到威胁,尤其使我们的法身慧命被这两把戈给截断了。所以借助他的荣华富贵,他造作诸恶,下一辈子就是铁床并铜柱了。铁床是他杀生多啊。现在有钱的人他要吃海陆空啊,活的东西呀,他杀生很多。如果一个穷人、下岗的人他没得吃还杀不了那么多生呢。他有钱什么生都能杀。所以以后就第三世下地狱,那个钉子床让你躺在上面,然后上面两个鬼在上面锯?……你杀动物,天天剁肉,到了地狱里面也被别人剁啊。你在那个火锅里吃那些活的鱼啊、虾啊什么的,等到你到地狱里面去,你也到油锅里面被那个沸腾的铁水在那里煮啊,一报还一报。所以杀生都是铁床。铜柱就是他的YIN欲心重,那个铜柱烧得非常赤热的,高温,只要人一碰上去就会烧成焦烂。谁也不敢上去。但是对于YIN欲心重的人,他必然要受地狱果报的。铜柱在他眼里就是美女,一看美女他就拥抱,一拥抱就全身烧焦,烧焦被业风一吹,他又看到的是美女,又抱过去,万死万生,这就是铜柱。遭受这样的苦报,就是由于杀生和YIN欲啊。这是代表人造业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在地狱里面受罪是万劫与千生啊,动经无量劫啊,没个人依怙啊。在地狱里面遭受铁床、铜柱等等罪苦,还有十八阿鼻地狱,五百小地狱等等,大家去看看《地藏经》和其他经,就知道那地狱的苦真是苦不堪言。地藏菩萨很慈悲.不仅地藏菩萨,还有很多佛菩萨都在地狱里面教化众生,救度众生。为什么还“没个人依怙”呢?这些佛菩萨到地狱救度是很慈悲,但是这些地狱众生的业障很重,他接受不了这种救度啊。你让他念阿弥陀佛,他连阿字都念不出来。大目犍连到地狱救他母亲,端了一碗饭给她,但是到他母亲手上就是焦炭了,她不能吃啊。这就是她的业障啊。由于她的罪业的障碍,使她不能得到教益,不能得到出离的利益,这就是“没个人依怙”。那你看这样的偈子所传达的这种理念,跟佛教大乘经典是非常吻合的,也把净土特别法门和通途教法的那种异同,辨别得非常好。然而很多人还是诽谤这个《四料简》,不相信这个《四料简》,所以也是令印祖几十年来都痛心疾首啊!所以他在这里掏心窝的说出来,加以发挥,高推为“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啊,天造地设啊。所以在这里也特别要周孟由、周群铮两居士,对这个《四料简》高度重视。现在我们也常看到一些宗门的人,还是抱着原来那样的知见,有时候也很难跟他去辩论了。门庭之见太重。从谈玄说妙的角度,我们说禅宗有它特别优胜的地方,问题是现在众生的根机是什么呀?莲池大师说,这个大彻大悟者他要有什么样的善根呢?要三朝天子福,九代状元才,这样的基础。你要有做三次皇帝的福报,还要有做九次状元的文才,这样累积起来,才能大彻大悟。那么要求现在的末法众生,就太难了。所以从对机来看,我们一定要对“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个偈子要全身心靠倒。我们也不求开悟,我只求往生。我虽然业障深重,然而仰靠弥陀慈悲愿力的加持,我能万修万人去嘛。我是当来见佛嘛,到西方极乐世界华开见佛嘛,那不仅是一般的开悟了,那是悟证同时,马上就是阿鞞跋致了。阿鞞跋致菩萨,不退转的菩萨,很快就能分身无量的身,遍尘刹地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我们要仰承这个偈子来依教奉行。所以千万不要以现代人那种凭着自己的知见,甚至自己的门庭的狭隘的观点来施设的观点为准,这样就辜负了永明延寿大师的一片大慈悲心了。 好,请看下面钞文: [持经利益随心论,以今人受持经典,了无敬畏而发。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敬畏中求,能竭诚致敬,纵究竟果德,尚能即得,况其下焉者哉。余皆随事而书,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取其益,勿校其迹,自有裨益。倘以古德着作绳之,则将焚毁之不暇,何可令其一经于目哉。] 好,请看这一段。在早期发表的论文当中,《持经利益随心论》,是说我们受持佛经能不能得利益,得利益的大小,跟我们能受持的人存什么心是相关的,是谈这个。那么这篇论文的写作缘起,是印祖观察到现代人受持佛经没有一点恭敬和畏惧。印祖发现很多人把佛经放在桌面上跟那些杂物放在一起,看经典的时候毫无恭敬:躺在沙发上看,或者一边挖鼻子、挖耳屎,或者抠脚板,甚至放屁,诸如此类。这些不仅得不到利益,而且是一种亵渎。再就是,印祖常常看到一些居士乃至一些大文化人,拿着佛经,卷起来看、翻角,都要呵斥他,了无恭敬啊。所以有鉴于此,印祖从慈悲心里面写出这篇文稿。它也是末法众生的特点之一。末法众生是很难生起恭敬心的。上古时候人心淳厚,尊师重道,他那个恭敬心由衷而发。现在的众生善根薄弱,人我是非,我慢严重,尊师重道就很难了。当时佛说了一部《佛说正恭敬经》。阿难请问这个恭敬之法,佛开始都不跟他说。因为说出来,很多人、现代的众生会害怕,他也做不到。阿难听了之后发愿他来奉行正恭敬法,来为末法的众生做一个榜样。那恭敬法里面说到,一个学人对和尚阿阇梨讲话都不能露齿;走路不能踩到影子;请法要跪着;出来,后退到见不到的地方再跪着;每天早晚要问安,如果和尚阿阇梨在里面不理睬,要到门外再来顶礼三拜,然后绕屋三匝,再回去;和尚阿阇梨没有说什么你就不能去做,事事要请教;不能在背后说和尚阿阇梨的坏话,如果说了一句坏话,就要到地狱里面遭受六十小劫的苦刑,等等。这一说我们看了也胆战心惊,我们做不到这种恭敬。那什么叫阿阇梨?阿阇梨就是一个人跟你讲过一四句偈,讲过的一偈法,讲过四句法的人就是你的阿阇梨呀。现代人能做得到吗?他听了很多法,对法师、老师什么的,一到下面,“哎呀,他讲得怎么样、他讲得怎么样,他哪如我呀!”马上就说坏话了。他不知道这一出口就是六十小劫的地狱苦,所以这个很麻烦。末法众生是没有这种恭敬心。没有恭敬他就得不到利益,甚至未来的苦报有不堪设想者矣。所以印祖在很多文稿里面,一段很有名的文句就是谈恭敬问题:“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孽,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则消十份罪孽,得十分利益。如果了无恭敬,虽种远因,然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也”。这个“不堪设想者”印祖都不敢把这个后果说出来,一说出来,那简直就是没有办法说啊。但经典当中把这后果说得很清楚啊。所以为此,就写出这部论出来,要在佛法当中得到真实的利益,一定要在恭敬、畏惧当中去求。其中得佛法的奥妙、实际的奥妙就是“诚”和“敬”两个字。[竭诚致敬],古人他对经典的那种恭敬,如果写一部经,那不仅要香汤沐浴,要洗手,要换新鲜的衣服,每次写字前都要沐浴更衣,甚至吐气都有个管子通到屋外,摒住气来写。然后要吐气的时候赶紧离开,再用一根管子通到外面去。写经的纸有时候都是自己种树,三年先种树,这树都是用很干净的泥巴,用香泥,香水,每天到那个种树的地方都得沐浴更衣,然后持咒、梵呗。种三年树一直很干净,从一开始就非常洁净地做过来。写一个字都要顶礼几拜。这样写出的经,一写完这个经就能放光的。所以我们看到古人,他读经之前一定要凝定心,先静默若干时,然后再展开经本。展开经本想象佛就在面前,如对圣容。每部经的文句就是佛对我们亲口而宣说,不敢有丝毫的念头分散和轻慢之心。那写经也是全神贯注,全神贯注也是他恭敬的表现。那全神贯注这种真诚、至诚就能感通。有位古德在写《法华经》的时候,写到天黑了。天黑了,他的侍者进来,“诶?天已经黑定了,你怎么还在写啊?”等他一听这句话,再一看,漆黑一团了。但是他写经的时候恭敬至极、心无分别,他的笔下是光亮的。等到一分别,也就暗了、黑了。所以印祖讲,如果能诚敬到极点,就是成佛的果德都能够得到,更何况其他伏烦恼、断烦恼、开智慧、得福德也都能得到啊!他的《持经利益随心论》很短。紧接着,他还有一篇将近一二万字的《竭诚方获实益论》,大家可以看一看。“竭诚方获”,你真诚到极点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印祖在开示乐清吴璧华居士的时候,也是谈这一点。吴璧华居士是早年留学日本的,他向印祖请教怎么样能够修行佛法?修行佛法有没有什么秘诀?印祖就说,“修行佛法有秘诀,秘诀就是诚、敬两个字。”这是玄之又玄的。所以这两个字:诚、敬,举世之人都知道,然而诚敬之道举世之人都暗昧,都做不到。就好像白居易居士去参访鸟窠禅师,说“什么是佛法大意?”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这两句话,三岁小孩都道得出。”鸟窠禅师说,“但这两句话八十老翁都行不得啊”。你能把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做到究竟,那都成佛了。哪有那么容易啊?所以这篇大家可以反复去读。那么从这个开导可以看出,印祖希望周孟由两兄弟,一定要在竭诚致敬方面去获得佛法的利益。 所以这些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山头的石块可以用来琢磨这个玉,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不要以为我的话,就比喻他方之石,但是你能按这个话去做,也能雕琢你这个人才,雕琢成器啊。你就取这个文稿的利益,不要去计较这个文辞的粗糙,就自然会得到这个法上的利益。我这几篇文稿,如果你以古圣先贤、古德的高论、宏篇、经义,这个标准来衡量,那我是远远不及。那我唯恐把它烧毁都不暇,赶紧要把它收回,怎么可能还能够经你们两位大德的眼光去看呢?你不要计较它文字的粗糙,也不要跟上古的古德相比,相差甚远的。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看了这篇文稿,你销归自性得这个利益,其他的你都不要去计较。我是一个凡夫僧,写的东西也是不很高明,你不要计较这样的迹象,自然有裨益。 所以这是印祖他在自己的文稿、文章里面,一方面他谦虚,而谦虚里面包含着他对于自己所阐述的义理,针对末法众生的根机能令他得到利益,他有一种自信、自肯在里面。也就苦口婆心地转述,你们要好好地读一读这部论,依教奉行。那么读经、读论,不像世间人要去考功名、考学位,佛法里面读所有的经论都要把他看成是教诲,看成是我们行为的指南。是要依教奉行的,是要销归自性的,是要落实在我们的行动当中的。佛法的修行你不能在行动当中体现出来,它就没有力量。你仅仅在文相、概念当中去兜圈子,纵然说得天花乱坠,纵然能够写出很多的文稿,着作等身,但是你内心的道力显发不出来,于是在生死面前,在腊月三十到来的时候,都不能得到真实利益,手忙脚乱,还是“瞥尔随他去”,“哀哉甚可伤”。 好,今天我们就讲(讨论?)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