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启示讲记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启示讲记2 

该文档是根据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于2006年9月9日-10日在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无相殿《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启示影音所整理的文字资料。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我们继续讨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昨天我们就四点启示其中的前两点:第一以般若智专修念佛三昧,第二佛与众生的关系,母子天性相关,作了一个简略的讨论。

下面我们谈第三个启示:忆佛念佛、必定见佛。当我们与阿弥陀佛建立了像母子般的那样的亲密相关的关系之后,我们就要用这种感恩心、悲痛心、惭愧心来忆佛念佛,要有一种至诚恳切。那么下面的这些开示,都是大势至菩萨亲证的这种境界和他念佛的受用。念佛法门从下手的功夫来说,直接从我们的现前一念下手,这个忆和念是从我们念佛人的角度来建立的,能忆和能念的是我们念佛的修行人。忆是一种当我们看到,或者熟悉某种境缘,在阿赖耶识里面落下了印记,以后就能够忆持不忘,随时把它调显出来,所谓回忆。当我们到了某个地方,以后一回忆,马上那个场景就浮在了面前,这就是忆,明记不忘之义。那么这个‘念’,不是口念,而这个‘念’字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心’,‘今心’,就是当下这一念心,要系缘在所念的这种境界上,就是‘念兹在兹’,我们念什么,心要在那上面,不能跑。这首先解决忆和念,它都属于意根的这种心理作用和下手的功夫。那么所念的是什么呢?是佛。这个佛他从广度上来说、类别上来说,可以念佛的光明、佛的神通、佛的相好、佛的智慧、佛的本愿功德、佛的大慈悲心、佛所显现的依报庄严,所以他所念的佛这个字,涵盖面非常广,所谓弥纶则周遍法界,佛的果地上功德无量故,所以所念的境缘也无量,那从所忆所念的深度来说,可以念佛的法身功德,何为佛?性空即为佛,空性。那么可以念佛的报身,佛为了救度众生故,从法身衍生报身,乃至无量的应化身,可以念佛的报身。那么这都是法身大士能念的深度,凡夫众生就在佛力的加持下能忆念佛的应化身,所以这个忆佛念佛,也确实就能够包含着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

那么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在现在我们要诠释这个忆佛念佛,我们会把它诠释为名号,念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甚深的法身、报身的智慧,都凝聚在这句名号里面。所以这个佛的功德广则弥纶法界,无量无边,略则可以略在六字洪名里面,退藏于密,所以一个念佛者一定要了解佛功德的广略相即,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弄得相互矛盾,只要念佛的名号就具足忆念一切佛的功德。那么我们再来看,这个忆佛念佛是作用于我们现前一念了,这是修行最重要一点,在它最本质核心地方入手,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用通途教理的话来说“一念具足十法界”。凡夫众生他一定是有念的,他不会做到无念,无念境界唯佛方有,等觉以还的菩萨都还有念,微细的念。既然有念,他就必然在十法界当中找到一法界的安顿。当我们一念五戒、五常的时候,就住在人法界;当我们一念慈悲喜舍十善业的时候,就是天法界;当我们一念慈悲六度的时候,就在菩萨法界;当我们一念悭贪的时候,就是饿鬼的法界;猛厉的五逆邪YIN,那就是地狱法界。一定是在十法界当中有一个法界来安顿。所以这个念头放在哪个地方?就不能不加以深刻的考究,我们凡夫众生如果没有了解佛法,他本来这个念头受一种无始劫以来的无明的驱动,他一定是在六凡法界,尤其更多的是三恶道的法界。举心动念离不开五欲六尘,离不开人我是非,离不开贪瞋痴慢疑,这一点也许我们很少有深刻的反省和严峻的解剖,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贡高我慢,总是认为自己很不错很善良,没有修行他也说我这个人很有正念很宁静。实际上这都是他根本不了解自己心理状态,才敢说出来的话。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念头,但往往我们对自己的念头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也确实他是很难知道的,就好像自己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一样。所以他必须要借助一种方法才能够反观我们的念头是什么。就是要有一面镜子,我们有一面镜子,才能看清楚我们的面相。我们只有借助持名才会知道我们的念头是什么。当我们宁静地念佛的时候,这就像一束探照灯光,直射我们的无明的内心,透过这束光亮,这个念头是什么就看清楚了。就好像这间屋子充满着灰尘,但是我们看不到,如果这时候窗口投射了一束阳光到了这个屋子,我们通过那束阳光,才能知道灰尘很多。能知道灰尘很多,幸亏有那束阳光;能知道自己的念头,幸亏有这句佛号,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那么这个念头落在什么地方?它对于我们修道乃至于对我们世间的命运、我们的长相的好丑、我们身体的健康、我们智慧的开发都是有直接的关联的。所以修心就得要思惟,怎么能够把这个心收摄住。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它有几个特点:第一是攀缘。我们的心是没有一刻的宁静的,叫心猿意马,它必然要到处跑的,而且它会执着一个境缘、对象,就像猿猴爬树,它两个手一定要抓住树枝,如果一定要换手的话,是另外一只手抓到另外一个树枝,它才敢放这个手,他一定要攀一个东西,这就叫攀缘。所以你看我们众生,为什么他耐不住寂寞啊,你让他不干事业,不做事,让他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干,他认为无聊到极点,他受不了这种寂寞,所以他就要想方设法到外面找个什么事去干。天下本无事,唯人自扰之,天下本来太平无事,就是这些攀缘的众生不甘寂寞,耐不住寂寞,他要找出很多事情来做。那个愚痴的人他欲望重,就有欲望来闹很多事。这些有点聪明才智的,就用他的观念思想,搞那些学说,弄那些发明,来把这个世间搞得很复杂。这都是来自于我们心理自己不能安顿自己,他才在向外面的攀缘,搞出很多事情出来了,包括现在的这种科技,这种市场,大量的生产产品,有这个必要吗?多少产品都过剩了,你让他不要去做,那不行哪。这第一是攀缘。第二就是这种分别心。这个分别心就是第六意识的非常强的一种功能,当我们看到外境的时候,见闻觉知外境,他马上要分别,这是好、这是坏、这是美、这是丑、这是善、这是恶、这是我的熟人、这是我的陌生人,他马上分别,根据这个分别,来决定他的态度。第三就是散乱,凡夫众生的心都非常散乱的。第四就是污染,每个念头都不干净,那么根据我们的念头是这种状况,怎么去对治?从攀缘来看,你让凡夫众生马上做到无住、无相,那是很难的,他一定要攀缘一个相去执着的,所以净土法门就顺应众生的这个心,还是让他攀缘,只是把攀缘的对象转变了,原来攀缘的是五欲六尘,现在让他攀缘这句佛号,不让他截断攀缘,是让他转换一个攀缘的境缘、内容,这第一个对治。第二个对治就是分别,那么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截断他的分别,让这个阿弥陀佛名号没有你分别的余地,远离这种对待的善恶美丑这种对待法,超越出来,他没有办法去分别。第三是散乱,那就是以这一句名号这一念,来摄住我们百千万亿个妄念,制心一处,这是修禅也首先要做到,要把心收摄在一处,才能无事不办,我们心里具有巨大的能量,但一散乱,什么都干不成,就好像阳光普照,这张纸它燃烧不了,但如果有个聚焦镜,把阳光聚焦再折射到这张纸上,就能把这个纸燃烧,所以念这个名号就是收摄万念为一念。第四从染着的角度来看,我们心是污染的,那么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成就的至极清净的摩尼宝珠,它投到我们众生的这种染着的心里面啊,就能够澄浊还清。所以古德有句话,如‘清水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它这样去转化,那么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时候,我们的心就系心在这个佛的境界,佛的境界现前的时候,九法界就隐下去,那么这里就把这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这个念佛的根本理则突显出来了。我们的心本来是没有的,讲肉团心、攀缘心、集起心、坚固心,这些都是没有的。我们说有一个实体的心,这都是外道的观念。但无心可以表现为心,他心怎么表达?仗境生心,仗缘生心,此有故彼有,所以我们系缘在什么境上这很重要,那么这个境是从我们心里变现出来的,这个心和境是统一的。所以对我们凡夫众生来说,他在修德的层面在做什么,他的对境是什么,就很重要。作佛就是我们在念佛号,在观想依正庄严,这都是在作佛,在作佛的当下是由我这个心来作,那么能作佛的心就是佛。但如果我们一念悭贪,那我们的心就在作饿鬼,作饿鬼的这种心行的时候,我们这个心就是饿鬼,所以这句表达是很有意思,是心作饿鬼,是心是饿鬼;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是心作人,是心是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么在十法界当中无限尊严的是佛,每一个生命体都希望自己是清净的,是庄严的,大家都愿意去作佛,不想去地狱。佛有无量的极乐,地狱有无量的剧苦,大家明白这个他自然避苦趋乐,他就会有一个智慧的选择。问题就在于,我们不了解佛教的时候,不了解我们这个心念的不可思议的作用的时候,那么我们本能的就会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东西,不该做的事情是由于他愚痴,就像飞蛾追求光明,飞蛾扑火,它认为是追求光明,然而这个火却把它焚烧。就像这个蚕,它也试图要自我保护起来,要吐丝来把自己保护起来,孰不知一保护起来,把自己捆绑住了,裹住了,然后被人很轻巧的放到锅里面去煮了,煮死了。那么我们这些凡夫众生没有智慧就像这一样,我们也在追求光明,追求幸福,追求安乐,最后追求的到三恶道里面去了。

所以诸佛菩萨跟我们把这个生命真相告诉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势至菩萨开示让我们这一念的心去忆佛、去念佛,那么这个佛号是实相,是无上正真之道,当我们念它的时候,就安立在无上正真之道,就把佛法界的全体的依正庄严,无量的华丽把它显发出来了,念出来了,托彼名号,显我自性。我们自性的这个功德法财念出来了,我们在无明的长夜当中酣睡不能醒过来,那么我们忆佛念佛,声声唤醒梦中人呐。我们就从恶梦里面醒过来,醒过就觉了,觉了你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嘛。‘梦中分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这个忆佛念佛就是让我们觉悟的过程。所以我们说一句阿弥陀佛以什么为宗?以唯心为宗,原来这个全体的名号就是我的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佛法界西方净土庄严就显现出来了,那么这个心在我们佛教当中是非常非常重视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色法心法,种种世相,世间的因果,出世间因果,离不开心念。这个当年鸠摩罗什大师记载他在七岁的时候就开悟了,他怎么开悟的呢?他母亲也是一个学佛的,而且以后证到了三果了,他那年七岁,他的母亲就带他到寺院里面去,就看到佛的一个钵,佛的钵大家知道它的来历,那都是四大天王供养的,四大天王供养了四个,但佛就不能要四个了,但也不能光要一个,另外三个就不愿意了,就把这个四个石钵就叠在一起一按,四个钵成了一个钵,那佛钵很重。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去把他举起来了,很轻易的就举起来了,他一举起来忽然动了一个念头:唉呀,他说这个佛钵这么重,我年纪这么小,我怎么举得起来啊?一动念他就真的就觉得非常沉重,嘣的一下就举不起来了,到地上来了。为什么他没有动念的时候轻易的举起来了,一动念头,就不行了?万法唯识。

元晓法师他到长安来求法,夜晚在坟墓堆里面住着,躺在那里,非常饥渴,所以旁边有月光底下看到一泓清水,他就捧水来喝,喝的是非常的甘甜,美滋美滋的。喝完了他就睡觉了,一睡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来是乱坟堆,那么旁边那是什么呢?是从坟墓里面流出的尸体的血水,他一看就很恶心啊,就想吐啊,就在他要吐的时候,他开悟了。万法唯心啊,你不能说现在这个血水就是真实的,昨天晚上那个甘美的泉水就不真实了。

庄周梦蝶,庄周当他作梦做飞蝶的时候,他到底是庄周作梦是飞蝶呢,还是蝴蝶作梦是庄周呢?哪个更真实?没有真实,都是在梦中,都是由我们这一念心变现出来的,这唯有佛这样的大圣人把这个生命的真相告诉我们,作梦啊。所以佛常常比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是佛常常比喻的,这是一种比量了,大家都有作梦的体验,当昨晚在梦中的时候,你昨晚做梦,在梦中的时候,有自己,有他人,有山河大地,有种种的好的境界,坏的境界,你没有醒的时候,这些境界也都是真实的,有个冤家对头要拿棍子打你,你真的赶紧跑的时候会感觉到真实的恐惧,心跳会加速,这种加速真的加速到一个临界点上,嘣的一下停止了,停止了就停止了,就死亡,这就是医学讲的猝死。很多就是作梦猝死的,梦对他的整个身心,对他的生命是有直接影响的。但是等到他梦醒了之后,他会知道这个梦里面都是虚幻的,那个冤家对头并没有真实的到他梦中去,那那个冤家对头是谁呢?那所有的梦境就不是你的心变现出来的吗?全梦即心,全心即梦,整个的梦境都是自己的心,心不可见,不可捉摸,但透过梦境能够把握你的心理状态。那么昨晚睁开眼睛知道是作梦,等到睁开眼睛说作梦的当下也有自己,也有他人,也有这样的很真实的情景,也有各种快乐的悲伤的东西,也很真实。试问这种真实从哪来啊?也是不是又是一个梦啊?是一个大一点的梦啊?也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啊,所以大家理解为什么叫同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因为它都是我们的心性变现出来的。所有的众生都是自性的众生,所有心里变现的佛都是我们一念求解脱的心所显现出来的佛啊。所以我们能变现的心,就是我们要修行、要改造、要下手的一个下手处了。为什么我们变现了一个不好的情景?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道德日益滑坡......这些你不要怪外界,都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念变现出来的。都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恶业熏习了我们这个业心所变现出来的。要改造外境,首先要改造我们的心,那怎么去改造心呢?你去忆佛念佛就能改造,一切恶业是我们心造的,一切业心也是可以转的。所以大势至菩萨这个‘忆佛念佛’,这四个字真的是非常直接的把一种修行的妙诀,捷径给我们开示出来了,不迂回曲折啊,那么‘忆佛念佛’之后呢,他就能够‘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佛号以及佛号所包含的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全体功德,这就是真如涅盘。他投到我们的凡夫的心里,就能够作一种新的熏习,什么熏习呢?真如熏无明,在教下叫以真融妄,以真如融虚妄,虚妄像坚冰,它只是由寒气形成的坚冰,但是它的体性是湿的,它是由水构成的。所以一切众生的烦恼,它当下就是佛性啊。贪瞋痴性就是如来啊,在我们的贪瞋痴的众生的心行当中就有如来的不动智啊,在我们的这个身心憔悴的这种五蕴的身里,就有无量寿在我们内心结跏趺坐啊。就有无量光在我们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啊。这些本有的东西,被我们的那种虚妄遮盖住了。现在融化虚妄,本有的佛性,本有的相好庄严,本有的智慧神通一切现前。所以我们无量劫以来都是被那些无明来熏,无明熏真如,熏的越来越黑。熏得越来越昏迷,熏得越来越颠倒。现在我们就路还家,以真如熏无明,反白为皈嘛。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站起来,不需要另外起照。就在这一念,念头原来是念五欲六尘,现在就抓住这个念头来念佛的名号,这就是真如熏无明,就在开发我们自性的如来藏。在缠如来藏,在种种烦恼执着里面如来藏。一定要出缠,这就要借助念佛的修德,那么这个修德有工夫了,就能够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是指什么?是指当生。我们知道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释迦佛已经灭度了,弥勒佛还没有来到这个世间。所以在第四尊佛、第五尊佛之间这样的一个空荡的时间,众生就很可怜了,他依靠什么呢?佛的净土经典告诉我们,我们还有一个很能依靠的佛,就是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他没有涅盘。过去的无量劫,他是今现在说法,现在的无量劫还在今现在说法。未来的无量劫还是在今现在说法。阿弥陀佛而且有愿力,只要忆念他的众生,他都能够加持,令这个忆念佛的众生见到他。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末法时期,佛灭度的时期,见佛的方便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们看到在我们中土自古以来的很多念佛行人在定中、在梦中、在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那是不胜枚举啊。我们东林寺的慧远大师在定中三次见阿弥陀佛,刘遗民居士也在定中见阿弥陀佛,并且他还神游极乐世界,在七宝池里面看到那个八功德水,他都很神往,旁边有个菩萨就说,你是不是想喝一碗呢?刘遗民居士当然很愿意了,那个菩萨就让他喝了一杯啊,八功德水非常甘美。然后他出定之后这个毛孔里面半个月都是香味啊。那在定中见阿弥陀佛这桩事情也是很神妙的。慧远大师曾经就这个问题跟鸠摩罗什大师书信讨论这个问题,慧远大师就问:“定中见到的佛到底是什么样的佛?”在《般舟三昧经》里面说这个见佛就像如梦,那如果说见到的佛是心里变现出来的,他就不真实了,虚妄的了。如果是外面的真佛透显到内心,那也不能用如梦去解释了。所以对这些疑问进行一个讨论。鸠摩罗什大师他的证悟的工夫在当时叫独步阎浮啊,阎浮提当中第一人,他都以这种定中见佛,表明这个佛讲如梦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不能理解为这个如梦是虚妄的,像梦一样的。多少经典都讲到阿弥陀佛这种相好光明的真实性,所以我们见到的那个阿弥陀佛他是真实的。但这个真实里面呢,这个见佛的原理很微妙的,也是不可思议的。你不能说有一个真的阿弥陀佛到你梦中来了,是一个真实的实体,不能这样理解,这是一个因缘和合,感应道交的关系。是由于阿弥陀佛他四十八大愿成就以后就有一种力量弥漫在虚空法界。那么念佛的众生感应到了这样的一个愿力的这样的一个互动,就在他的心海当中,心目当中显现了阿弥陀佛的形像,但这个显现的形象就像梦中事,镜中影,镜子里面的影子,就像水中月,水里面的月亮,你说它有真实存在,你在水里面把那个月亮捞出来,他捞不出来,但是你不能说它不存在,孤明历历,有这轮月亮,那就怎么理解?这就是因缘和合了。就是我们众生信愿持名为这个因,就好像地面有水,然而阿弥陀佛成就的大愿,就像天空的月亮,当我们水澄清的时候,天上的月亮自然显现,这里面就两者都不能缺少,如果光有我信愿的心,没有弥陀成就的愿力,没有这轮月亮,那你的水再澄清,他里面也没有月亮啊。反过来说,阿弥陀佛成就了大愿,那种月亮,但你没有这个信愿持名,没有这个水,他显现不出来。或者有这个水,但是非常混浊,波翻浪卷,它也显现不出来。一定要这两者既有比较澄清的水,又有这轮月亮,这就是水中月。是这样的关系。所以善财童子,第一个参善知识,参德云比丘的时候,德云比丘就是在念佛三昧当中能够见十方无量的诸佛,他想见哪尊佛就见哪尊佛,想见阿弥陀佛,就能见到阿弥陀佛,他这见阿弥陀佛,他没有去那边,佛也没有过来,但是他就能够了了见到。这是一个因缘和合,感应道交的关系,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至诚的去念,忆佛念佛,今生就能见到阿弥陀佛,这个例子很多了,但是到了末法,我们众生的心越来越散乱,现在想现前见佛就很难了。当整个的外面的环境都浊乱的时候,当整个生态整个水污染的时候,我们内心也都散乱了。因为外面的环境跟修行人的心一定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外面的水污染了,我们身体里面的水也跟外面的水是同质的,也被污染了。外面是快节奏的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步履散乱,我们的念头也散乱。所以在这个情况下,现前见佛很难。幸亏还有当来见佛:当来见佛就是第一次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这是一个念佛行人以他的信愿持名,感召阿弥陀佛的第十九愿的兑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西方净土的圣众现前来接引我们往生,这是第一当来接引。第二就是往生西方净土之后,华开见佛。那么当来见佛,就是往生净土见到阿弥陀佛,那时候见到了阿弥陀佛,也就是我们自性的无量光寿的彰显,所以一见阿弥陀佛,就能成为阿鞞跋致,就能具有着分身他方世界的这种神通妙用,就具有像阿弥陀佛同等的相好光明,紫磨真金色。所以永明延寿大师为什么强调念佛?“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只要往生净土,一定能见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就能得无生法忍,乃至无量的无生法忍。所以这个大势至菩萨给我们介绍的这种念佛一法,‘忆佛念佛,现前当来见佛’,是修道门当中单刀直入的这种捷径,所展示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话,不仅是《观经》的纲宗,它也是佛的一代时教的纲宗要领,乃至于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纲宗要领。比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更单刀直入,更简易易行,这是第三个启示。

那么第四个启示我们来讨论一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念佛的方法。念佛下手处要把六根摄住,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六个窗口,那这六个窗口往往是六贼,怎么叫六贼?劫舍我们内在的功德法财。我们循着这个六根,就会攀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一攀缘上去就会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身识,这就是十八界,十八界是凡夫的境界,是令我们轮转不休的这种沼泽地带,它首先就是这个六根向外驰骋,那么根据这个六根的这种循着这种尘劳这样的向外奔逸的情况,就得要旋转过来,把它摄住,不让它去攀缘六尘,怎么摄住呢?这个大势至菩萨介绍他,“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不选择,内不选择眼耳鼻舌身意之相,外不选择眼耳鼻舌身意之用,使这个中间的攀缘的这种关系截断,截断把六根摄在一精明,这个一精明就是至诚恳切的心,或者叫无分别心,用这个至诚恳切的心,这个一精明,来念这句名号,那么把这个六根都关住,眼不看外面的色,耳不听外面的声,意不想外面的事情,那么在六根里面最难摄的是耳根和意根。我们都要分析,擒贼先擒王,先抓住根本的,我们的耳根,因为耳根和意根《楞严经》也告诉我们功德最全最利。这个耳朵不仅能听里面的声音,还能听墙外的声音,十方同击鼓,一处一时闻。它很利,所以我们常常会东听西听,所以要把这个耳根摄住,那么怎么摄耳根呢?这个观世音菩萨的这种耳根圆通告诉我们叫“入流亡所”,入自性的法性流,忘记外面的声尘之所,我们原来是能闻的耳根和所闻的声尘形成了一种密切的关联,现在把这关联截住,不再听外面的声尘,那么旋转我们的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能闻之性是不生灭的,这种不生灭的自性就能够成就不生灭的菩提佛果。如果以生灭心去修那就是煮砂不能成饭了。那么我们不循外面的声尘的时候,那怎么样来安立我们的耳根的闻性呢?就是自念自听,自己听自己念出的声音,所以自己念出的声音是我系缘的境---所境,那么自己念出声音是从心里流现出来的,由心启声,那个发音的机制,再通过我们发音的七个器管,这个七个器管出来,它本身上是一个物理的气流现象,但是他本身是由音,由心起的,所以里面代表着心的信息,信息把它发出来之后,又用耳根把它听进去,听到心里去,再从心里出来,念出来,再听进去,形成这样的一个内循环,这样耳根就不往外跑,是向里面摄,所以自念自听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制造了很多念佛机,是好事,也是坏事,何以故呢?如果你老是听念佛机的声音,你的闻性还是往外走,没有返闻,而这个返闻是非常重要的亡所是非常重要的。你还是听外面的声音,你这个能所还是在那里原有的轨道。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在正式修行的场合是不放念佛机的,那念佛机什么时候放放呢?你在散心的情况下,这个看书的时候,做事的时候,听听念佛机,提醒一下自己,它也有好处。原来我也有个习惯,我是看书,包括写东西我都喜欢听念佛机,为什么?他有点作用,因为我们的闻性是弥漫性的,当这个磁带如果念完了一面,“嘎答”一下它停了,停了会知道停了,要倒一面,说明我们那个闻性还在接受那个声音的熏习,那在这个时候听一听也有好处,但是如果你作早晚课,这时候你得把那个终止,听自己念出的声音,这就摄耳根。

意根,这可能是更难办了,我们从小到大这个意根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的对待过,可能有时候我们都对它无可奈何,它非常狡猾,非常有能耐,就像孙悟空孙猴子,一下子大闹天宫,一下子到地狱里面搅得一塌糊涂。代表我们的第六识,常常跑啊,大家想一想自己念佛的时候,你是不是做到了念兹在兹?是不是在很多情况下念念念,这个念头就跑了,还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意识流啊,现在有一种小说叫意识流小说,顺着自己想就能写出来,你看那些意识流小说有什么意思呢?都是虚妄的东西,但是这个妄念很强啊,他往往挡不住啊。我们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都有个企业家他谈自己,他说最近他们正在资产重组,他带着这个到关房里面,那可是策划他这个公司怎么运作,怎么弄,一念一念,比他没有进关之前更周密,更细致,他说这是闭关最大的好处,让他知道他的公司怎么运作。你说说他是在念佛吗?他在念公司运作啊。这个妄念就是一念跟着一念,一念跟着一念,它堵不住。也确实人清净的时候,他念了一两天佛,也确实想得比平时还周到,还细密。原来禅宗有个公案,说有个禅宗寺院,那很多比丘师父都是坐禅的,天天到禅堂打坐,一个个功夫都很深。那么这个寺院有一个工友,卖豆腐的,他天天送豆腐给寺院,他每天看到这些出家人在那里禅堂打坐,他就很羡慕,唉呀,这个打坐,看看大家都法喜充满样子,红光满面。他有天就跟方丈和尚说:“能不能让我也到禅堂里面打打坐啊?”这个方丈和尚看看他跟寺院送了若干年的豆腐,也就跟他开方便之门,让他进去坐。好,这个卖豆腐的就在里面一坐,还没有坐到两小时,嘣的一下跳起来了,就往外走,这个维那师说:“你怎么走了?”他说:“隔壁的王小二去年欠了我一斤豆腐钱还没有还给我。”他在打坐,一下子心清净,记起来了,平时还记不起来。那么我们这个十天念佛大家有什么感觉,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就是平时都忘的死死的事情,在这十天当中都全部浮现出来了。所以这个意念怎么把他挡住,摄意根啊。摄意根首先要有一种恳切的为生死的心。你念佛是干嘛的?是为了生脱死,无常迅速,一口气不来就成隔世,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懈慢。要有这种如救头燃的心要提起来。其实还有一种感情情怀,你念佛就是一种非常悲痛的,非常惭愧的,非常感恩的,非常具有净宗情怀的去念,你能沉浸在这个情怀里面,这个意根也不容易跑。还有一种从计数层面解决的,就是计数念。你这个意根跑,有时候跑了还不知道,它太狡猾了,就好像有个念佛人,他都报告他,他是作花生生意的,当他投资了几十万块钱花生的时候,怎么样把它销出去,就是成了他心里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所以他有天晚课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念念着,花生花生去了,念头就转到这儿来了。他还不知道念了多长时间的花生,猛然发现,怎么我是念什么啊?它会转移啊。这种意识不听话啊。控制不了啊。所以一个方法,这印光大师介绍的十念记数法,还是挺管用的。你记一句佛号,心里给意根派一个任务,派什么任务?计数。‘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计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共念十句,念完十句,再‘南无阿弥陀佛’,再从一到十,从一到十,这样使你的意念集中在记数,你不能跑,一跑数量中断了。记不下去了,数量中断了,你就知道这个意跑了,跑了你就会拽回来,它有这样的好处。所以我们是要求你每一声佛号伴随一个数字,比如我们共修念佛,那个很缓慢的念佛的声音,你只要开始念那个‘南无阿弥陀佛’,你就或者在‘陀’字上记数,或者在‘佛’字上记数,一般在‘陀’字上记比较好,第一句‘陀’字上记一,第二句‘陀’字上记二,记到十再回过来,你经行的一大圈都有你的数量,数字伴随他。你这个意根就能摄住,当然还有一些方法,比如意念去观想,当你念‘阿’的时候观想‘阿’,念‘弥’的时候观想‘弥’,或者中文字,或者梵文字。或者观想莲华,这也是方法,方法很多了。比如你念第一句的时候观想白色的莲华放白色的光,念第二句红色的莲华放红色的光,第三句黄色的莲华放黄色的光,第四句白色的莲华放白色的光。这四色莲华,你也循环往复,你只要给这个意念派一个任务,它就摄住了。这个耳根意根一摄住,这个其它四根就不摄自摄了。就很容易把它摄住,这一摄住呢,就全都在这句佛号当中,都摄六根,就初步有成效了。有成效呢,净念相继,我们来看这个净念相继这个四个字,从一般总括来看,你这个都摄六根去念这句名号,他就是净念,具体分开,所念的名号,它是清净的,所以我们系缘在所念的名号就是清净。名号是至极清净的摩尼宝珠,是阿弥陀佛的心,实相的心,清净到极点。现在问题是我们这个能念的心能不能形成净念,这里面就不能不加以考究了。阿弥陀佛的心是清净的,所以内具的名号也是清净的,那么在具体的对这个清净的功德加以分解,它具有下面的七种功德,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的音声是清、畅、哀、亮、微、妙、和、雅,这八个字也在弥陀的清净名号里面。这个是清净功德的具体的展开,然后我们凡夫众生的这个心念要跟这八个字这个趋同,最终是合一。那么我们的心就像弥陀的心一样的清净,这就是:似水投水,似空印空。空和空,涵盖相应;水和水,水乳交融。在这里也就体现着念佛法门的非常殊胜的特点,比如这个名号是清净的,我们的心不清净,然而我们就有众生的生灭心,不清净的心,来念这句名号,这句至极的名号就能令我们的心清净,他有一个反向的加持。那么第二个畅,畅达,怎么才能畅达,正直才能畅达,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心都够不上这个畅字,但是阿弥陀佛已经成就了这个正直的畅达,所以我们就有个什么好处呢?当这个念佛的时候,我们凡夫的心都是充满机心的,都是不真诚的。狡诈虚伪是众生的普遍常态,就像蛇的身体一定是弯曲的,你让这个蛇要直起来,让它自己直起来,很难。但是怎么让蛇直起来呢,要借助方法,提供一个竹筒给它,让它钻到竹筒里面,它是不是就直了?不得不直。你看我们众生这种狡诈的虚伪的心,去念弥陀名号,这就提供了一个竹筒,我们狡诈的弯曲的心,到了这个名号里面,不得不直了,它有这样的作用。所以我们这个正直的声音才能把这个名号念得畅达,通天通地。第三个字“哀”字,阿弥陀佛建立的名号,四十八大愿是他大悲心的结晶,所以这个名号是很大悲的,大哀的,那么我们众生的心里也是具有着大悲的,但被我们的分别执着,这种我见给埋没了,显现的不是悲,而是那些非常浮躁的东西。然而我们去念佛,就能够把我们内在的悲心把它显发出来。为什么大家在宁静的念佛的时候会掉眼泪,这就是名号的大悲,像绵里藏针一样,触动了我们内在的大悲,这两种悲一碰在一起,我们的眼泪就出来了。半月前,我在东林寺,有几个知识分子到东林寺,我们用过中斋,正好路过念佛堂,我就跟他们说,他们从来不学佛的,我说你们没有听过佛号,正好吃完饭很饱了,大家消化一下,绕佛一周来念佛,我就带着他们念了一圈佛,半个钟点,绕得很慢,低沉缓慢,那八个人里面,竟然有五个人掉眼泪了。他们回来说:“唉呀,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今天怎么会掉眼泪,若干年都没有掉过眼泪。”弥陀的大悲穿透他的内心。所以这几个人就一定要好好的去念佛了,让他产生信心。第四个是“亮”,你光“悲”还不行,悲到了极点,没有出路,那怎么办,那只能跳楼了,那不行,一定要有亮色,这个名号让我们对这个娑婆世界充满着悲哀,然而当下却展示了极乐世界涅盘的无限富丽光明,这个名号提升了我们的精神,令我们向上向善向着光明,所以我们的生命就充满着亮色:乐观,豁达。名号当中的亮就把我们从人生的灰暗的状态拯拔出来。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众生,真的是很可怜,很多有自杀倾向的人哪,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啊。我有个同学都是大学教授还是博导竟然跳楼了!他只有灰心绝望到极点才会选择这条道路的,如果他来念佛,充满着生命的亮色,他都感觉到生命这么宝贵,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是不要去浪费啊,他就会活得充实,活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要有亮色。再就是“微”,我们现在的心都很粗糙了,都很麻木,所以这个念佛能够让我们的心细腻细微,能够在我们心性性海当中把内在的那些珍宝显发出来,钩玄探赜,这个名号能有这个功能。那么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对众生的呵护关爱和拯救是无微不至的,这种“微”的功德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有深度。“妙”,我们现在生活在这种凡夫的现象界,一切都是量化的,都是理性的,都是逻格斯逻辑思维的,很枯燥啊。数字化时代,我们已经远离了生命当中那种奇妙,那种不可思议,这对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现在工业化以来,一切神圣的都世俗化了,一切理想都没有了,袪魅啊。他就不能相信不可思议的超然存在,以及这个存在跟我们这个所谓现实生活的密切的关联,不好玩啊,不妙啊。所以现在人一点审美的意识都没有,超越的意象缺乏。那么这句名号确能把我们内在的那种不可思不可议、大不可思议的生命的那种相状展示出来,乃至于令我们转凡成圣。“和”,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高度和谐,一团太和境界显发出来了,所以 “和”是生命当中健康的状态,正常的状态,不和那就生病了。现在我们中国大陆也提出“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心要和谐,怎么做到心和谐?离开了那些分别执着,离开了那种猛厉的贪瞋痴慢心,这个心就平了,一定有平等才能和啊,叫平和啊。那怎么才能做到平等啊,你有空性才会平等,因为平等是建立在无相的基础上,无相才能平等,怎么做到无相?一定要空。所以我们说和的境界是来自于空、无相、无作,这种进入涅盘城的三门,才能做到这个‘和’。所以这个‘和’能够把我们生命当中般若智慧显发出来,然后跟我们的自身身体和,外部环境和,一切众生和,一切山河大地和,才是一个大和的法界。最后是“雅”:高雅,不庸俗。这个雅就是一种超越的出世的本怀。诸佛如来示现在这个世间就是令一切众生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在这个轮回里面都是庸俗不堪的,是苦难不堪的!让我们的心走向出世的本怀,离开三界的火宅,所以念念呼唤弥陀的救度,步步回归极乐的故乡。当我们以这种心:清、畅、哀、亮、微、妙、和、雅的心去念这句名号,就可以说是净念。

那么相继呢?相继给我们传达,第一从法门的选择来看,你得要一门深入,不能这山望到那山高。祖师告诉我们“死尽偷心,莫换题目”,他才能相继。不要今天念佛,明天修其他的法门,后天更殊胜的法门再去修,那就不是相继了,处处间断。那么相继,再就是从长远心,一定要发长远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怎么叫长远心呢?就是尽形寿念佛,那么尽形寿还是一个很空的概念,一定具体到落实,每一天得有个念佛的数量,一天至少要念一万声佛号,这样你尽形寿都要把一万声佛号坚持下来,当然念的越多越好,但至少一万声,这样才能表明你的相继。第三这个相继要体现你的精进心,一定要精进勇猛,我们常常是信心来了念的很勇猛,很精进,过段时间又懈怠放逸,懈怠放逸是众生的通病。那么对治这样的一个懈怠放逸,我们要精进,怎么精进?佛菩萨祖师也看到我们这个毛病,所以给我们设立了一个净土的修行方法叫克克期取证。让我们一辈子精进我们可能做不到,但是让我们在某段时间当中来精进,我们铆足劲来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所以克期取证的时间,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若十日,若二十一日,若四十九日,若百日,这是几部经典提出的克期取证的时间。尤其讲到昼夜念佛,我们为什么强调昼夜念佛?因为对这个时代的机,你让他十日十夜去念佛,可能他做不到,但是一日一夜念佛,他能做得到,这是经典《无量寿经》给我们提出克期取证的一个时间段。你昼夜念佛,阿弥陀佛决定临命终时接引我们,我们就扣住这个经文,把它落实在我们的行为当中,一昼夜斋戒清净持午来念佛。我们要常常不是做一次,如果一个月能做一次,或者两个月做一次,常常形成我们的一个结构,把它制度化,比如一天一万声佛号,坚持尽形寿,一个月一天昼夜念佛坚持住,一年一次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坚持住,你把它制度化了,这样就把克期取证这样的一个净宗修行的方法落实在我们的行动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按这个方法去做,那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我们的,要么他没有来兑现他的诺言,说明他在打妄语了,那佛绝对不可能打妄语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个相继,要把它落实在我们的行为当中。那么上面讲的四点启示只是概略的谈一谈。如果深广的谈,内容非常丰富:还有包括大势至菩萨香光庄严的修法,以果地觉做因地心,信愿持名就能把阿弥陀佛的五分法身香,般若智慧光来庄严我们的本觉心佛。还有大势至菩萨因地专修念佛法门,果地利益众生仍然是专摄念佛人往生净土。所以大势至菩萨用两种方法来专摄,一个是他的报身在西方极乐世界放出无边炽盛光,他有个造相的肉髻上有一个宝瓶,这个宝瓶是充满着火焰光明的,光焰里面可以映现他方世界所有的情景,他就会观察。那么大势至菩萨毛孔放出的光遍照十方世界,与专修念佛法门有缘的众生都能接纳到这束光明,都能得到这束光明的护念加持。我想我们专修念佛法门的同修都会有这种体会:或冥加或显加。所以大势至菩萨作为净土法门的西方三圣的这个主要胁士,他在未来的时候,阿弥陀佛在有量之无量的劫的之后般涅盘,观世音菩萨继位,观世音菩萨在有量之无量劫圆寂之后大势至菩萨继位,继位他成佛之后大势至菩萨是永不涅盘。大势至菩萨在因地当中是专摄念佛人,专门修念佛三昧的。所以等到他以后成佛的时候也一定在十方的法界传扬的是专修念佛三昧,是令一切念佛行人都到极乐世界去,把阿弥陀佛度尽阿鼻苦众生的这个大愿在他手上圆满。实际上西方三圣是同体的,大势至菩萨住持西方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住持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也是无二无别的,这也是众生的心识所变化的境界,在西方三圣都是平等的。所以大势至菩萨对我们念佛行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尊菩萨,是专修念佛三昧的。又对我们每个念佛人有一种直接的加持,所以可以说大势至菩萨是法界的净土宗的初祖了,应该是大势至菩萨,我们要跟大势至菩萨建立这种深刻的法缘的这种纽带关系。我们也就能够顺利的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大势至菩萨是把阿弥陀佛的光明智慧的表达的淋漓尽致的,观世音菩萨是把阿弥陀佛的慈悲表达出来的,所以这两位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右胁士,同时也是代表着我们念佛行人,一是要修观世音的慈悲,一是要修大势至菩萨的智慧,这是一个车子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然后就能够到达无量光寿阿弥陀佛的目标地。

那么我们今天讨论的这《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希望大家也能够从以众生心忆佛念佛开始,最后达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与大势至菩萨到西方净土相见。最终我们往生的所有的行人,各个也都成为大势至菩萨。

好,南无阿弥陀佛!

 
 
 
前五篇文章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启示讲记1

《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讲记4

《念佛法门的原理和方法》讲记

印光大师求生净土开示

行者学习般舟心得记要:径行念佛一昼夜自述

 

后五篇文章

《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讲记1

《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讲记2

《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讲记3

净土法门拜忏业障功课

正好念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