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以禅定炼心(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定,为梵语禅那(dhyāna)与三摩地(samādhi)音、意译之合璧,或说为禅那的音意合译。禅那意译“思惟修”、“静虑”,意谓具寂静(定)与审虑两大特点的心理状态,一般说唯指色界四禅。三摩地意译“正受”、“正心行处”、“等持”,释义“心一境性”或“心住一处”,指心念专注于一善缘而不散乱的心境,今人或释为集中注意力。一般说三摩地包括所有从浅到深、从短时间到长时间的寂定心。

  佛教将禅定作为一种调制、锻炼自心的精微技术,称“增上心学”(巴adhicitta)——特别殊胜、高级的心灵之学。佛学认为,专注不乱的定心,不仅是获得出世间的如实智慧所必需,而且是成就世间的种种事业所必需的。《成实论》卷十四云:

  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间、出世间利,皆以定心而得。

  世间任何事业的成功,皆须专心致志,专心致志即是一种“心住一处”的定心。专心致志的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智商高低、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专注一处的定心有巨大的功用,《佛遗教经》中佛言:

  夫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禅定在佛学中地位十分重要,属“三学”中的定学、菩萨行“六度”中的禅那度所摄,被强调为进入堪断烦恼的智慧殿堂之必经台阶,所谓“由定生慧”。《法句经》谓“无禅不智”,《佛遗教经》载佛临终前教诲徒众善修禅定,比喻为修筑堤塘存储智慧之水。《摄大乘论》将以禅定遣除阿赖耶中一切烦恼种子比喻为“以楔出楔”。太虚《菩萨学处讲要》称静定工夫“是健康精神的大补品”。

  一、修定的资粮与“加行”

  修习禅定,必须先有资粮和“加行”(梵prayana)——正式修习(“正行”)的预备或准备条件。诸经论中所说修习禅定的资粮和加行主要有:

  1、衣食具足,没有饥寒之虞,不必考虑生计,中国佛教界有言:“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充足的衣食是修行的必要条件。

  2、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居处最好远离车马人声喧嚣,避风蔽雨,禅室宜关闭门户,隔断外界信息的干扰。坐处须避风吹日晒雨淋,空气清新,湿度宜人。停息一切俗务和坐禅之外的事务,谢绝宾朋往来,一心修定。起码在打坐时须如此。

  3、持戒、守护根门。约束身口意粗显的躁动,保持(对自己意念的)警觉,为进行细微调心工作的禅定之必要前提。持戒,被强调为禅定的基础。《中阿含·七车经》谓“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成实论》谓“禅定心城,以戒为柱”。《治禅病秘要法》佛言:

  若有七众,犯于轻戒,过二夜不忏悔者,是人现身虽行禅定,终不获道。

  《大智度论》卷十四论持戒生禅定说:戒为检粗,禅为检细,戒摄身口,禅止乱心。持戒能令诸烦恼的力量羸弱,心不放逸,使禅定容易生起,譬如“老病失力,死事易得”,又如人欲上屋顶,必须借助梯子,“不得戒梯,禅亦不立”。破戒之人烦恼风强,令心散乱,难得入定;持戒之人烦恼风软,心不大散乱,容易入定。

  实际上,持戒清净,仅是修习禅定最基本的要求,能否顺利进入正定,取决于个人整个的身心修养——包括信仰、见地、人格、自制力、意志力、人际关系等,张澄基教授说得对:佛教禅定修习“是一个整体的彻头彻尾的身心奉献和努力。因此必然牵涉到行者之整个人格及其宗教情操和言行。”

  4、排除五盖。“五盖”(巴nivarana),指五种能覆蔽禅定之光的障碍物:贪欲、嗔恨、昏沉睡眠、掉举与后悔、怀疑。贪欲,指对财色名利等的贪求,令人思虑营谋、躁动不安,无法寂静。嗔恨恼怒嫉妒则使血涌气乱,心波难平,对修定极其有害,怀嗔恨心修定,容易增长嗔恨,甚而令心理失常。掉举盖,指身好游走,口好吟咏及争辩聊天等,心波荡漾不能平静;后悔与掉举一样,都使心动荡不宁,难以入定。怀疑盖,特指对自己能否入定、对所修法及师父的狐疑不信,使人失去入定的信心,自然难以入定。

  5、初夜后夜寤瑜伽。寤瑜伽,是僧尼驱除睡意的方法,主要是在初夜入睡前和后夜睡醒后及在睡意袭来时,观想光明,经行(散步)以振作精神,不打瞌睡,以便精进修习禅定。

  6、近善知识。亲近堪指导、帮助自己修习禅定的良师益友,得到修定的诀要。佛教诸乘诸宗修习禅定,皆强调必须有明师指导,《瑜伽师地论》卷二十说:

  毗婆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奢摩他支,尸罗圆满之所摄受,又依善友之所摄受。

  谓止观的修习,都以依止善知识为要。密乘更强调修法有成就的上师之指导为密法最要之密意,语云:“只要找到成就上师,便是成就的一半。”禅定是一种调摄身心的精密技术,牵涉到对各种超常身心变化之正确处理,处理不当有伤身害命、导致疯颠之危险,须有过来人具体指导。汤玛斯·莫顿说得好:

  世上最危险的人是耽于禅修不受任何人指引的人。

  7、医治好心理创伤。这是当代西方佛教心理学家和禅师们一致强调的经验。《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一书中说:

  当我们尚未完成情绪上的基本发展课题,或仍未感到与父母、家庭的关联时,会发现我们仍然无法在精神修行上有所深入。在没有处理好这些事情之前,我们无法专注于禅修上,或无法将禅修上所学带入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

  二、身、心、息、食、睡的调和

  各种禅定的修习,在下手之先,皆须调和身、心、息、饮食、睡眠,《小止观》谓之“调和五事”。

  调身,旨在选取最有利于气血流通、排除身体上感觉干扰的姿势,以便于专心致志调摄心意。杂念纷纭,不能入定,往往与身体之不调有关。佛教的禅定姿势,有坐、行、立、卧、舞、跪、跑等,以坐姿为主,修习禅定被称为“坐禅”、“打坐”。坐姿有单跏趺、双跏趺、方便坐、莲花半月坐、垂足坐、匠工坐、仙人坐等一二十种,皆以脊柱端直自然、头不低不昂不歪、双肩平齐、舌抵上腭为要点,以保障身体中央的脉端直不曲,与天地垂直,为内气之通行无阻提供最佳渠道。应坐于柔软的厚垫子之上,盖好腿和足,以防受寒。摆好坐姿后,摇动肢体、颈项、头,从下至上缓缓放松全身。放松,是坐姿的诀要。坐式应与经行、立、礼拜、打拳等动姿相结合,动静相间,使气血流通,助益调心入定,以免坐久生滞。密乘禅定有类似柔软体操的“拳法”疏通气脉,与印度教诃陀瑜伽的体位法、道教的导引相近。

  调息,旨在排除呼吸对意念的干扰,有助入定。呼吸会成为进入深定的障碍,意念的活动总是与呼吸相伴随,呼吸徐缓,意念必然集中,呼吸停止,意念必然寂定,呼吸也成为衡量是否入定及入定深浅的一把尺子。调制呼吸令趋于徐缓微细乃至停息,是调心入定的一个要诀。《小止观》以“不涩不滑”四字总摄调息之要,不涩,谓呼吸出入没有阻滞,不因强制而感到不适;不滑,谓呼吸要深细绵长,不急促,不浮滑。深细绵长,可谓调息之要。

  调心,贯彻禅定修习过程的始终,是修习禅定最重要的法则。入坐初修时的调心,以不忆过去、不思未来、止息一切奔逸攀缘的念头为要。如《中阿含经·阿难说经》佛偈所言: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事未至。

  应明确杂念纷驰对修定的害处,用心止息诸念,令心平静专一,一心专注修定所缘的目标。《小止观》以“不沉不浮”四字总摄调心之要,不沉,谓清醒明白,不昏沉暗昧,昏沉的外在表现,是头不自觉地低垂;不浮,谓无杂念,不浮想联翩。初修定时,心有宽、急两种不调之相。急者,因用力摄心,用意过紧,致使气冲胸部与头部,使胸闷头痛,应以意领气往下行以对治之。宽者,因用意过于放松,致使心志散漫,身体弯曲倾斜,口中流涎,心中暗昧不明,应敛身摄念,努力振作精神,专注于所缘。

  饮食,应适度有节。《小止观》卷上说:

  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

  饱食后气血集中于胃肠,使人昏沉或饱胀不适,难以入定;进食太少,营养不良,疲惫乏力,也难以入定。须根据身体的需要调节饮食,不多不少。僧尼戒律规定过午不食,最有利于夜间坐禅时不致昏睡。藏密对调节饮食一事十分重视,强调需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利于成就“拙火”,瑜伽行者的食谱常由其上师亲自调配。

  睡眠,被看作修定的障碍之一,睡懒觉令人昏沉难以入定,佛教要求僧尼须尽量减少睡眠,但初修者应有充足的睡眠。

  三、入禅门径

  佛教诸乘诸宗有多种禅定,入手修止的门径非一。《楞严经》说选择六根的任何一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中的任何一尘修止观,都可以上溯到心源,获得“圆通”(通达实相)。佛教经籍中讲得最多、佛教界修习最为普遍的禅法,有系心于呼吸、观想、念诵、心性及综合调息、观想、念诵于一的“三密相应”之密法凡五门。门径虽多,但皆遵循共同的法则,以“系心一缘”或“制心一处”为法要。系心一缘或制心一处,是利用第六意识及其思、念、三摩地等心所法的殊胜作用,使心意持续专注于一个境相而不散逸昏沉,逐渐达到心无分别、无波动的“等持”境界。这里只介绍当今佛教界主要修习、适合现代一般人的禅法。

  1、专注呼吸的禅定

  专注于呼吸以入定,主要是南北传佛教共同的安那般那,汉译“安般守意”、“持息念”,天台宗所传称“数息观”,修习分六步,故名“六妙门”。据《清净道论》等,南传佛教修安那般那分为七步:

  1、数息,数呼吸,可从一数到五、八或十,再从头数起,起初慢慢数,如人量谷,熟练后快快数,如牧牛者之数牛。

  2、随逐,意念随逐呼吸时,要对呼吸的长短粗细明明了了,如《大念处经》中佛所教导:

  入息长时,彼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彼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彼知:我出息短。

  3、触,修随逐时,不能让意念随呼吸而流逸至身体内外,使心散乱,须专注于呼吸出入所触之处(鼻端与上唇)。

  4、安住,初步达到寂定。通过思惟、专念、注意、观察,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随着呼吸的渐趋微细,会发生身心的轻安觉受,眼前出现如棉花、气流、星光、宝石光、珍珠、花环、薄雾、日月等“禅相”。当禅相出现、稳固不动时,可舍离随息,只微微专注禅相,久而久之,禅相会变得越来越明亮,心亦随之寂静,进入近分定(即北传禅学所谓初禅未到地定)乃至初禅以上定境。

  5、观察,从近分定或更深的定中出定,依佛法观察身心、出入息等,属修毗婆舍那,有四种观法,各有四项内容,凡十六种观。

  6、还灭,由修观而证真实,伏断烦恼。

  7、遍净,由断尽烦恼而得彻底清净心,及成就各种禅定。

  南传安般念的修习,依经中佛说,又有十六事。北传佛教称之为“十六特胜”或“十六胜行”。据《清净道论》,十六事为:

  1、出息(呼)长时,知“我出息长”,或入息(吸)长时,知“我入息长”。

  2、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或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

  3、明白觉知全部出入息。

  4、心随出入息的寂静而渐渐趋于寂静,达到出入息难以辨别的境界。

  5、觉知内心因禅乐而起的欢喜。

  6、觉知身体因内气充盈而生的乐。

  7、觉知喜乐可能引起的贪欲。

  8、除心行——熄灭由喜乐所生的粗杂贪欲。

  9、觉知心的沉浮状态。

  10、令心喜——心若沉没,即以对喜乐的感受而振作之。

  11、令心等持——心若浮动,则摄持令归于寂静。

  12、令心解脱,舍离沉浮躁动而令心得到解脱。

  13、观无常。

  14、观离欲。

  15、观(寂)灭。此三事属修毗婆舍那。

  16、观舍——放弃对出入息的有意关注。

  密乘别有与印度教瑜伽、道教闭息行气法相类似的以制息令微细的“刚猛气”,主要者称“宝瓶气”,一译“瓶息”或“壶形气功”。据《大幻化网导引法》等,其修法分吸、满、消、散四诀,要点是深长吸气,吸入时令气盈满胸腹,提肛,令下气上提、上气下压于脐部,有如用水注满瓶壶,尽量延长住息时间,至不能忍受时呼气,呼出时留少许气于脐下。以每次持息时间达108弹指(约2分钟)为初步成就。这种方法旨在通过强制呼吸令深长乃至停息,使心意渐趋寂静,较快进入正定。此外还有健身、却老延年、增强御寒能力等目的,如法修习确有这些效果。但此法制息过于刚猛,调息的分寸较难把握,修习不当,容易伤身致病,故晚近传法者一般不轻易教人修习。

  各种修定门径中,数息一法,最容易入定,任何人都可以修习,缺点是只宜于在静坐中修,易陷入昏沉。

  2、由观想入门的禅定

  由观想入门,是佛教用得最多的禅法,种数亦最多,南传四十业处中的十遍、四梵住、十不净及十随念中的佛随念、身至念,专修神通的神变禅等,大乘的观想念佛,密乘禅的月轮观等,皆属此类。观想,略称“想”,乃利用想心所的作用,想象某种特定的视觉形象,以无论开眼闭眼,所观境像明白显现为成就的标志。最宜于一般人修习、修习者最多的观想类禅定,为十遍处中的光明遍和大乘的观想念佛、密乘的月轮观三门。

  据《清净道论》,观想类禅定的修习,最初最好借助实物或曼荼罗——模型或图像,并用语言暗示法促使注意力集中,加强对所观想境像的记忆。如光明遍以壁隙、窗口射过来的自然光或日光、月光、灯光为曼荼罗,一面观想,一面念叨:“光明,光明,光明……”修习光明遍,能离昏沉睡眠,开发天眼通,其实此法还有通过光能的增强而健身益智的效用。

  汉传佛教界修观想念佛者主要是净土宗信徒,多依《观无量寿佛经》所述十六观观修阿弥陀佛及其净土庄严:先想象西方落日如悬鼓;次想水澄清,结为冰,由冰联想西方极乐世界的琉璃地;次想彼国地上宝树;次想彼国八功德池水;次想彼国池边宝楼;次想无量寿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次想无量寿佛报身庄严;次想观世音菩萨报身庄严;次想大势至菩萨报身庄严;若不能观想报身庄严者观想丈六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三圣;次观上中下三品往生。实修者一般多修第十三杂想观或观无量寿报身佛眉间白毫。杂想观者,想象阿弥陀佛身高丈六,坐于莲台之上,身真金色,相好庄严,背有圆光,光中有无数变化出的佛,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随侍左右,皆相好庄严。白毫观者,想象无量寿佛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经云: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

  经中描述,佛的眉间白毫八楞中空,白色半透明,放各色光,盘成圆锥形,有如山岳。此相是无量劫修行功德的凝聚,专注观想者能除无量亿劫生死重罪。

  观佛三昧或观想念佛,也多从观佛像之曼荼罗入手。《菩提道次第略论》说初修止者,宜用一造型好的佛像置于对面平视处,从开眼观察、闭目想象佛像的某一部位修起,修成后逐渐扩大,最后观想全部佛像成就,即能证入奢摩他。汉传佛教界称之为“观像念佛”。经中还有多种观想念佛法,如《观弥勒上生经》述观弥勒菩萨法。

  藏密还有观想自心中有一芥子大小明点(明亮光点)的方法。《大乘要道密集·拙火定》所举修法中,有观想于眉间三角骨内或杵端、顶上梵穴观豆大明点之“风息归心法”,谓修之可以发生拙火,增强体质,引发身体上的大乐。这种方法可以看作火遍处的变相。当今泰国法身寺所传行的“法身法门”,以在胸腹中央观想一晶莹如露滴、水晶的明亮光点为门径,可看作光明遍与密法明点观的结合。

  观想类方法最能锻炼念力、发神通,然须想象力和形象记忆力强的人才好修,否则久观不现,容易疲懈。

 
 
 
前五篇文章

安然自得

易中天:禅宗的境界

般若人生

世上本无枷 心锁困住人

禅修、禅话与禅心

 

后五篇文章

以禅定炼心(二)

安心的幸福

论禅诗

坐禅铭四则

禅是包容是超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