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二十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二十二)

 

  辛七、贪非贪执

  贪求他的寿命能够长生不死,这叫做贪。但是这样的贪求是不应当的、是做不到,所以叫做非贪。贪求一个根本做不到的东西。

  心游两边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他的心已经破除前面的四阴,开始在整个微细甚深的生灭跟不生灭和合的第八识中开始活动,开始修止观了。修止观当中他出了一个状况…

  迷执成堕    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他明了的心,在第八识圆满常住的法当中活动。第八识我们知道它的体性,「浩浩三藏不可穷」,它的整个空间是徧满法界,整个时间充满过去、现在、未来。他在第八识中活动的时候,他就觉得:哎呀!这第八识不得了,圆满常住。他想我的色身要是能够像第八识这样常住不坏,该有多好呢!

  同于精圆长不倾逝。所以他就希望,他的色身能够等同于第八识的这样识精元明,能够常住不坏,常久住世而不灭亡。依止这样来当作一种坚定而殊胜的理解,这时候堕入贪非贪执。比方说,阿斯陀这个长寿仙,一生追求长寿、长命,来当作他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结成外论    是名第七执着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他执着第八识是寿命的根元,寿命是第八识所变现的,这能变现的第八识是这麽样的圆满常住,我所变现的寿命也应该圆满常住才对啊!因为这样而安立一种固妄之因,坚固色身,来当作它虚妄之因,追求常住的果报,以为其虚妄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心中虚妄的追求延长寿命,而成为长寿仙之种类。

  佛法是认为色身是无常败坏的,色身不可能长久,你总有一天要死亡,但是你内心是无穷无尽的。你看我们前生那一念心,就是你现在这一念心,佛法的意思就是这样;水流从上游流到现在,那个水流还是前面那一个水流流下来的,没有上游的水流,就没有下游的水流。

  前面我们在讲四科七大的时候,破妄显真的时候,佛陀不是讲一个譬喻?他问波斯匿王说:你小时候几岁去看恆河?他说:我三岁去看恆河。佛说:你现在六十二岁,你再去看恆河,有什麽差别?他说:差很多,恆河的水也不太一样了,比以前污浊,我能看的眼根也衰老了,所依的根身衰老,所看的恆河也衰老。佛陀说:那你那能看的心,清淨明了的心性,住在你眼根当中去看恆河的时候,那个能看的心,有没什麽差别?这时候波斯匿王迴光返照:欸!没有差别,还是一样那个明了的心。佛陀说:是的,那个心是没有差别,那个心就通于过去、现在、未来,那个就是你的生命的依止处。

  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就是依止这个来修,通于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不能以根身来当做生灭的因。说,你为什麽修行呢?为了长寿。为了长寿,你身体要生病的时候,你就没办法修行了。依止这个为本修因,色身生病照样可以修行,方法不同而已,我不能拜佛,我可以念佛。所以色身它只是个工具,不能当修行的本因。

  辛八、真无真执

  “真”就是把第八识所变现的安乐果报当作真实常住,但事实上它不是真实常住的。从四五六七八都是约着果相,它所变现的果相,包括它的四大、根身乃至于它种种的安乐的依正二果报。

  心游两边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跟前面一样。

  迷执成堕    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恣纵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这个修止观的人他就在第八识当中观命,观察第八识是众生生命的一个根本的依止处,而且这生命的依止处是互通的。众生他所变现的果报各式各样,但是他的第八识之体是互通的。

  他产生这样的理解以后,他就产生怎麽样的行为?

  却留尘劳,恐其销尽

  贪恋世间五欲尘劳的境界,他恐怕寿命的销亡穷尽,他所变现的这些依正安乐果报也销尽,所以他就在定境当中,就全心全意的去贪求安住在莲华宫。

  “莲华”不是指清淨的意思,这地方的莲华指的是庄严的意思。

  他贪恋过去的善业所变现的庄严美丽的宫殿,而且广化七珍,以神通力在宫殿当中变化种种的珍宝,¬而且多多的增加种种的美女,恣纵其心,放纵自己的内心,享受在整个宫殿五欲当中,以此当作一种殊胜坚定的理解,这就是我修行追求的目标,就是这一件事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他执着第八识所变现的安乐果报当作真实常住之想,实际上不是常住的。他变成什麽眷属呢?吒枳(结缚),迦罗(我所作)眷属,吒枳跟迦罗指的是六欲天天魔的异名;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就做这件事情,变现安乐的果报来作种种的受用,以这样子来当作他的涅槃,迷失佛陀的菩提功德,而忘失大乘的善根知见。

  结成异种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他起自己放纵自己欲望的因,追求炽盛尘劳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功德之城,生起六欲天天魔之种,以后变成天魔的眷属。因为他追求五欲的快乐,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都是这个想法。

  识阴魔境前面这八科,他的特点就是,不管是能生的因,不管是所生的果,总而言之,他产生自我意识,一个“我”、还有“我所受用”这二个部份,所以都是生死凡夫。凡夫的“我”跟“我所”是很坚固的,你看他在止观的过程当中,还是被 “我”跟“我所”所迷惑颠倒。

  在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国君叫楚成王,楚成王是春秋五霸楚庄王祖父,楚成王在历史上是很有作为的,奠定整个楚国称霸的基础。他本来是立一个太子,他的长子商臣,后来他晚年的时候,觉得老大长子不长进,他喜欢小儿子,所以很想把太子商臣给废了。但是太子当时跟很多文武百官的关係非常的好,所以商臣很快就知道他父亲要把他废掉,所以他就提前发动政变,领着军队直接杀到王宫去,杀到王宫,楚成王就没办法,他的儿子就给他一条绳子说:父亲,你就自己了断吧!楚成王没办法,就上吊而亡。楚成王死掉以后,发生一件事情,楚成王眼睛都没有闭,死不瞑目。为什麽呢?因为古代的君王死了以后,有一个重大的事情,就是他下一代的君王要封给他一个赐号,这个赐号是要留名千秋的,表示他一生的成败。所以楚成王他眼睛没有闭,为什麽呢?他要看看我这个不孝子到底给我什麽赐号。果然他这儿子给他的赐号不太好,给他一个叫楚灵王,灵巧的灵,古时候灵巧不是好事情,这个人做什麽事不够厚道的意思。这个儿子给他楚灵王的赐号,他老爸不满意眼睛还是没闭。大臣就说:这样子不行,先王没有闭眼睛不能入殓,大礼不能成就。所以想想,他儿子就亲自跑到他爸爸说:封你一个楚成王,表示你功成名就。讲完以后,他爸爸眼睛就闭起来,满意了。

  所以你看我们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自我意识在整个因缘果报当中,我跟我所,我跟我受用这个东西执着是很深的。临命终的时候根身败坏,权力已经消失了,所有的东西都消失,那个自我意识我们还是不肯放弃。

  到前面的八科,其实前面修止观的人在整个第八识的因果,都没有离开我跟我所的这一部份的执取;第九第十就不一样了,那是出世的圣人,这种圣人是在第八识当中,已经证得我空的真理,他只有一种微细的法执。

  辛九、定性声闻

  定性声闻是怎麽说呢?这个修行者他是决定证得偏空无为之理,而成就阿罗汉的果位。但是他在成就阿罗汉果之前,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谁跟他讲都没有用,他一定要证得阿罗果才能够迴小向大的。在整个初果、二果、三果的过程当中,他不可能迴小向大。

  心游两边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在第八识的生灭跟不生灭的二个相貌中活动。

  迷执成堕    于命明中,分别精麤,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淨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他这个时候在整个众生的命根的显现。众生命根指的是什麽呢?第八识。

  第八识命根的境界显现当中,他在那地方做什麽事呢?

  分别精麤,疏决真伪

  分别第八识有精妙根麤重二种差别,他认为第八识当中的“道灭”二谛是精妙的,而“苦集”二谛是麤重的;他把它分别出来,这一部份的精妙的,这一部份是麤重的区分出来。而且又有真违的差别,他认为道灭是真实永恆的功德,而苦集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他不但分出精麤,也把它分别出真伪。

  因果相酬,唯求感应

  他认为整个生命是因果报应的。怎麽说呢?我们因过去有漏集谛的业因,才招感世间苦谛的果报,也因为出世间的道谛之因,而招感出世间灭谛之安乐。所以他认为生命是因果报应的,所以他追求出世间的道灭二谛的感应,他就厌离世间有为的苦集二谛,而追求出世间无为的道灭二谛,追求出世间二谛的感应。

  但是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是背清淨道,背离大乘实相的清淨的菩提大道。为什麽呢?因为他见苦、断集,证灭、修道。他如实了知三界的痛苦,而这痛苦是由心中的集谛、烦恼跟罪业所招感的。

  那怎麽办呢?应该要修学戒定慧的圣道,而证得出世的涅槃。

  这个当然都没有错,错在当他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出离三界以后,他就居灭已修,更不前进。问题在这一段,他就安住在偏空的涅槃心满意足,认为大事已办,而不想再继续的前进,依止这样生起坚定的理解,这个人堕入定性声闻。无闻比丘就是他不俱足多闻…小乘的学者他也不是完全不闻,不是像我们一般人什麽都不学,他是把他所有的精神体力都用在思惟苦谛、无常、无我,在这地方以外他就不想学习了。什麽叫做一心三观?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广大甚深的中道实相,他也不想学习。依止这样成就增上慢,而成就他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这一个已经是一个圣人,这一科跟前面不一样。

  结成异种    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第九种的魔境,圆满成就精妙的功德。因为他已经成就出世间的偏空涅槃,成就小乘涅槃之果。但是从大乘的角度,他是违背大乘圆通的佛性,也违背大乘的大般涅槃之果,而生在缠空,为偏空真理之所缠缚,而不想再前进。

  这个种性的问题《法华经》就讲很多、很多,《法华经》专门讲种性。说这个人他为什麽会这样子?他有他的种性。这个人为什麽他会做这件事情?他有他的种性。比方声闻人来说,他有二种种性,有一种是定性声闻,一种是不定性声闻。

  有些人他一学佛以后,他一辈子就生长在小乘国家,他今生生长在泰国,他来生还是生长在泰国,第三生还是生长在泰国,他内心完全所熏习的就是知道一件事情: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其他什麽事都不知道,这个人他一定要证得阿罗汉果--定性声闻,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谁讲都没有用,这种人就是所谓的定性声闻。有一种人不是,有一种人是他前三生在泰国,后来又生长在台湾,他也听了《愣严经、法华经》,后来又生长在泰国。那他的善根是怎麽样?夹杂。有小乘的善根也有大乘的善根,但是他小乘的善根比较强,那麽这种人在修小乘的过程当中,他就很有可能迴小向大。你看『法华会上』佛陀三周说法,第一周说法,舍利弗尊者就迴小向大,因为舍利弗尊者过去生他修过大乘佛法。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你修的福报会消失掉,你今天去布施、做义工,你到天上去享完就没有了。善根一到你的心中,你永远不会失掉的。你听过一部《愣严经》,结果你都没有去修,也没有损失、没有损失!

  大乘佛法除非没有进入到你的心中,大乘佛法很奇怪,一旦进入到你的心中以后,它就永远在你的心中停留。为什麽?因为它称性,它称合你的本性,你没办法把它破坏的。你说,你后来很放逸,到三恶道去了,善根还在。你以后从三恶道出来,你会比一般人早发菩提心。

  这种定性声闻是怎麽回事呢?

  他的阿赖耶识当中都没有熏习大乘佛法,你要他迴小向大,怎麽迴小向大呢?

  佛陀没办法,只好为你宣说小乘法,为实施权!这种人他本身的学习是比较狭隘的,〔天台宗〕说,这是生灭四谛,观察四谛法的时候是用对立的心态(生灭就是对立)。他认为苦集跟灭道是不能共存的,有苦集就没有灭道,有灭道就不能有苦集。

  大乘佛法在观四谛是不二的,苦集当中有灭道,灭道中有苦集,这是圆教的四谛。

  辛十、定性缘觉

  他是决定证入偏空的正理,而成就缘觉的圣者

  心游两边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他也是在第八识的麤跟精二个过程当中活动。

  迷执成堕    若于圆融清淨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迴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这个修行人他在圆融的六根互用当中,他这个时候,内心生起一念的清淨觉明之心。他这时候的心已经不受外尘的染污,在清淨觉明心中,他就发心的去研究深妙的我空之理。

  他这时发明我空之理有二种差别:第一种人是缘觉乘,他生长在佛世,顺逆观察十二因缘,顺是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逆向观察,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老病死灭。经过这二重的观察,他得到结论,原来生命是因缘所生的,因为有这个因缘才带动另外一个因缘,因为有这个因缘又带动另外一个因缘,在整个因缘的相续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所以他从十二因缘,观察到因缘空的道理,这是缘觉乘。

  第二、独觉乘,他生长在没有佛出世的的方,没有佛当然也没有佛法,他只能山中打坐,「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看到春天百花盛开,到秋天的时候百花凋零,所以他看到外在的环境是无常败坏的,他同时也观察他的内心也是情绪变化。你看,我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心情也不一样,所以他从整个内外的身心世界,也观察到身心是无常的。从无常当中他体验到苦谛,无常故苦,苦即无我,从无常、苦、无我当中,他就独自的证得我空的真理,这个是独觉。

  他总而言之,他就即立涅槃而不前进,在我空相应的涅槃之处,他就认为大事已办了而不再前进,依止这个而生起胜解,这个人成就定性的辟支佛。他的生命当中,他决定要证得辟支佛果,包括诸多的缘觉、独觉这一类的,暂时不可能迴小向大的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结成异种    是名第十圆觉(沕+曰)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这是第十缘觉,“圆”指的是整个圆满十二类生当中,他已经成就第八识一部份的觉性。

  觉性指的是什麽呢?第八识的觉性有二个,一个是我空的觉性,一个是法空的觉性。他证得我空这一部份,他证得我空的觉性以后,“(沕+曰)心”他认为这个已经是符合内心圆满的期待,他不再前进了,而成就湛明之果;在一念湛然光明的心中,成就我空的果位。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他成就独觉、缘觉的圆明(我空真理),他不再接受佛法的教化。他认为他大事已办了,他就不再接受教化,当然不受教化也就不可能再迴小向大。

  声闻跟缘觉他们二个很像,都是证入我空,但是过程不太一样,缘觉人智慧比较高,智慧有深浅差别。声闻人断见思烦恼,如烧木成炭,但是缘觉他是更清习气,烧木成灰,他把烦恼断了,习气也破除了,他的智慧比较高。

  淨业学园134讲次 讲义302面

  庚三、斥邪结正

  我们前面讲到十种识阴的魔境,前面的八种都是属于染污心产生的执着,后面二种是对我空的清淨心产生的执着。这一段是佛陀把它作一个总结,说是「斥邪结正」,“斥邪”是佛陀诃责十种识阴魔境的过失,“结正”是结归大乘正确的菩提之路。先说明什麽是不对的,再说明那什麽是正确的。

  (分二:辛一、斥邪。辛二、结正)

  辛一、斥邪  佛陀怎麽诃责前面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佛陀招呼了一声阿难,这一句话有警觉的意思。

  阿难!你应当了知,前面十种识阴的魔境。

  佛陀在诃责的时候是分二部份诃责:一、是诃责前面八种外道的邪见。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你本来应该是正念真如,你也应该去顺从法空、法空的真如,怎麽在中途当中生起断常种种的邪见呢?这个邪见是怎麽生起的呢?

  佛陀作一个总结说:因依迷惑。

  邪见还是我们自己迷惑不觉的心生起的。这很重要,你不能说我看到这件事情是他引诱我的啊!不能这样讲,外境是被动的。诸位要知道,外境永远是被动的,你有主动权,别人刺不刺激你,是他决定的,你要不要起烦恼,是你决定的。

  过去有人在一本书上说:印顺老法师讲一些思想大家不同意,说打倒印顺。印顺老法师提出一个方法不错,他说:打不打归你,倒不倒归我。高明!因为外境你没办法决定,打不打我没办法决定,倒不倒我决定,我自己不迷、不取、不动,你打不了的。

  这个地方佛陀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个人会起颠倒,你自己要负责,你自己颠倒嘛!

  第二个诃责、于未足中生满足想;这是佛陀对二乘圣人的诃责,对还没有圆满菩提就生起得少为足之想,这也应该加以鼓励鼓励。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总而言之,这都是在第八识的用功,所谓的真妄交攻,而产生这十种差别的魔境。

  477魔境的理由只有四个字:「真妄交攻」你不修行就没有魔境,一个要没有修行他什麽事都没有发生,他一辈子就是这样贪图五阴的快乐,福报享尽,只到死为止,他的内心当中什麽事都没有。

  什麽叫魔境呢?你有用功才有魔境,没有用功的人他的心就是顺从妄想。为什麽有魔境呢?因为我们的心皈依二个东西,一方面想要顺从善根,又想要清除妄想,就在那个地方犹豫不决,这个事情就出现了

  迷则成害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总而言之,在魔境当中之所以会堕落,都是因为我们一种坚固迷惑,而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不知道去迴光返照,去找回到我们的真如,找回到我们最初的发心。在十种魔境现前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在解读魔境的时候,都是依止过去所爱着的因缘,过去生的习气来迷惑我们止观的内心。比方说,有些人他喜欢空观,他因地当中看般若经看很多,他进入到第八识的时候,他肯定执着断灭见;喜欢假观、喜欢唯识的人,他进入第八识的时候,他就容易执着常见,在第八识不常又不断的过程当中各有所爱。

  这是什麽回事呢?先习迷心;过去的习气来迷惑我们止观的内心,在这地方产生安住,产生休息,当作自己究竟的皈依处,认为自己已经满足无上菩提,就不用再增上了。

  如果是前面八种外道的邪见,就很可能依止这个而成就大妄语,说自己成就涅槃、成就佛道等等。这都是成就外道邪魔之所招感,临命终的时候因为大妄语的过失而堕落无间地狱,这是前面八种的邪见。后面二种声闻、缘觉,因为这样子无上菩提就不能继续前进,得少为足,偏空涅槃。

  劝诫保护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岐路。

  佛陀劝勉我们,我们应该要存大悲心来秉持大乘的如来之道,将此《愣严法门》辨别邪正的法门,在佛陀灭度之后而传示于末法,魔强法弱、是非不明中,普令修习止观之人都能觉了这十种魔境的差别异相,不要被自己邪见之魔,而自己造作罪业,自己沉溺在自己的痛苦当中。

  什麽叫做自作沉孽?因为你到了行阴跟识阴,天魔都不能干扰你了,是你自己,你自己挖一个坑,你自己跳下去的。

  保绥哀救,消息邪缘

  保护安定修行的内心,来哀救修行之人,消除心中的邪见颠倒,使令他的身心世界,能够证入佛陀中道的知见当中。从始至终能够圆满成就圆通的功德,而不遭外道、二乘的歧路,而直趋涅槃之城。

  佛陀在诃责过失的时候,先讲出过失的原因,再讲出对治的方法。说我们为什麽会有魔境呢?简单讲就是「真妄交攻」。我相信每一个人发了菩提心,开始真正修行的时候,内心一直很矛盾,这个很正常,你要不矛盾、不挣扎,你就不是在修行。

  为什麽呢?经典讲很清楚,一个是我过去爱着的习气,我很想这样做;第二个是我们今生修学佛法,佛陀教诫我们,我们听闻佛法所栽培的善根。那可好了!心中永远二个声音,很想这样做,不可以!很想那样做,它不同意,我们经常这样真妄交攻。世间人他活得很快乐,因为他的内心统一的,用百分之一百的心去放纵;圣人也很简单,圣人用百分之百的心安住在圣道。最困难就是这个过程最困难,有烦恼也有善根,有善根又有烦恼,这个就是真妄交攻。这时候色受想行识,就在我们的心犹豫不决,脚踏二条船的过程当中,五阴魔境就全部显现出来。

  五阴魔境的过程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说《愣严经》是照妖镜,就这个意思。它把五种五十阴魔全部讲清楚,让你看过一遍。

  魔境生起是真妄交攻,那怎麽办呢?

  佛陀在本经当中的方法只有一个:「不迷、不取、不动」。你不要乱动,不要轻举妄动,你一乱动你就完了!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永远是仁者心动,你心一动,你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起跑点很多人跑得很快,但是最后的终点你不一定达得到,这个过程很重要。不是说你开始很用功就怎麽样,你这过程很多事情要处理的。我讲实在话,烦恼不会放过你的,它不会投降的,你要对治它,它也不是简单的,它肯定要跟你反抗;但是有一个好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它没有实体。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所做的戒定慧是称合本性,我们是真实体性,它只是一时颠倒所成的,我们是真实体性的。所以无明烦恼最怕什麽?烦恼有一个天敌就是时间,你要不动,它就消失掉。它怎麽能够跟你这样耗下去呢?它哪有时间呢?烦恼是一种情绪化,它是生住异灭,因为它不称合本性,所以它一起来的时候,你一旦不随顺它,它就消失掉。烦恼最大的天敌就是时间,它经不起你时间跟它耗,你要不动,魔就消失掉了,你连对治都不要对治,你要一动,你就完了!它要的就是你动,那这事情就没完没了。

  我们要慢慢体会这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动」。这六字真言主要来自哪裡呢?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因为你没有实体,我敢跟你耗下去;我的戒定慧是从我的真如本性流露出来的,是有真实体性的。这地方我们前面花了很多、很多时间讲「七处破妄,十翻显见」,妄想是本空的,真如是本有 。

  这地方我们要知道,我们是真实的,它是虚妄的,所以你不要怕它,而且你不要跟它对治,你只要作一件事:「不迷、不取、不动」,当然“不迷”是最重要,你一颠倒你就完了。

  这一段等于是把它烦恼生起的原因跟对治的方法说明了!

  辛二、结正

  应该怎麽办,才是正确的修行法门?先结示正确的修学因果

  法门殊胜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恆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我们将《首愣严王三昧》修学法门分二部份:一、因地的正念真如,以不生灭心而修学所有的三昧,「正念真如」。二、过程当中遇到任何的魔障记得「不迷、不取、不动」。就是这二个法门,第一个「正念真如」,第二成就三不。这二个法门,是怎麽来的呢?这要有传承,过去当中的恆沙劫微尘如来,都是依此法门而得心开意解,入佛知见,乃至于成就无上菩提。这个法门不是释迦牟尼佛这样做,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十方诸佛都是这样走过来,没有一个例外,没有一个人修行不顺从真如,不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没有一个人这样子,都是这样做的。

  识尽根融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

  功德相:假设你识阴能够穷尽,你能够在整个第八识当中,把它杂染的因果这一部份破坏了,以我空法空的真理,来开显清淨的因果,这时候六根互用,这我们讲,证得圆通法门。

  在阶位,古德判教,诸根互用是什麽阶位呢?圆教的初住,破无明证法身,别教的初地。

  顿超诸位    从互用中,能入菩提金刚乾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淨瑠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

  圆教初住它的功德是怎麽样呢?

  在六根互用当中,他能够等入菩萨的金刚乾慧地。我们讲到乾慧有二种,一个是初步的乾慧,十住、十行、十迴向;一个是金刚心以后又重複回到乾慧,这个是金刚后心的乾慧,是等觉菩萨的境界。

  这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为什麽圆教的初住他的观行力,等同金刚乾慧呢?

  这是讲本质是相同,因为圆教他入了真如三昧的时候,他是一入一切入,一证一切证,一修一切修。你不能够说,我的真如跟你的真如不同,你的真如比较圆,我的真如比较不圆,没有这回事情。

  诸位你看〔天台宗〕的判教,六即佛,它怎麽判?六而常即,即而常六。从理观上是「六而常即」,虽然是有圆教即佛、名字位、相似位、观行位,但是它所观的理是一致的,所以「六而常即」,这是约理观。圆教初住位的菩萨观照真如的时候,他的理观等同金刚乾慧,当然事修不同,福德资粮完全不同,但理观是相同的。

  他理观是什麽呢?圆明精心。

  “圆明”指的是他能观的智,“精心”是他所观的理。他就是以一心三观而照了现前一念心性,以如如智,照如如理,这一部份是等同金刚乾慧的。

  于中发化,如淨瑠璃,内含宝月。

  他在整个理智相应当中,他能够“发化”;他能够从初住直接转入金刚等觉后心的妙用。前面说过,在理观这一部份是相似的。就好像一个清淨的琉璃宝内外透彻,内含光明的宝月。“琉璃宝内外透彻”指的是所观的理,也就是我们讲的「现前一念心性」,或者讲「真如」,所观的理性;“内含宝月”指的是能观的智慧,「空假中」三观。三观去照一念心性,一念心性又俱足三观,以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还取如如智。

  如是能超越别教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而等同于整个菩萨的金刚三昧十地,乃至于等同于等觉的圆明(一心三观的智慧)。圆教初住是等同于等觉菩萨的,在理观方面是等同的。

  圆证佛果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最终他就能够证得佛陀的妙庄严海。这地方是就修德来说,他能够成就无量功德的果海;在性德方面,他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哪有什麽得不得,你只是「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我们只就是把我们原来的佛性恢复起来而已,哪有什麽得不得?

  从这经文道出讲出二个观念,就是我们修行:第一个是本来具的,你不要修行了,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你相信它的存在,然后顺从他就好。二、熏习成,你要用功,这一部份是可以修来的。本来俱我们叫性德,我们的真如本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这一部份你不要去修,你只要相信它、顺从它就好。第二个是“空假中”三观,用空假中三观来照了现前一念心性,这个“空假中”三观是要修来的。

  在本经当中我们讲:「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这样讲凡夫的清淨跟佛的清淨有什麽差别呢?

  我们从这一段经文就看得出来有差别,凡夫的清淨只是一个清淨的琉璃宝,裡面没有光明,被黑暗罩住,我们只有性德没有修德,我们的清淨叫素法身;在一念的清淨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妄想笼罩在清淨心当中。佛陀的清淨是那一念清淨心当中,多了一个宝月,多了一个光明,他有修德。所以我们性德是具足,性德这一部份跟佛是相同的,但是修德就是我们要用功的。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整个修学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性德跟修德二项的操作,佛陀作一个总结。

  戊三、结劝钦诲遵修

  佛陀对我们的教诲,而弟子们应该怎麽去奉行。

  遵循传承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麽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

  不要说十种,其实在整个五十种阴魔的魔境当中,释迦牟尼佛你怎麽知道这五十种魔境呢?佛陀讲出传承:过去十方诸佛,他们在修习圆顿止观当中,他们依止他们觉明的始觉智慧,他们判断出来,定中所观察出来的。

  意思就是说这五十种魔境,是十方诸佛过去修行的经验,过来人的经验。

  善知魔境    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ㄔ)魄(ㄆㄛ)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这地方讲到我们在对治五阴魔境的功德:

  破恶与增善:五十种魔境现前,假设我们能够清楚的知道它是虚妄境。你知道这是虚妄的,我今天要遵守真如本性,我不能再顺从妄想,我要顺从真如,你只要生起这样的观照,那有什麽好处呢?心垢洗除,不落邪见。

  一方慢能够调伏烦恼,你一旦不顺从它,它就完了,你也不会落入邪见,这样子你自己的五阴魔境慢慢销灭,内魔销灭,当然外魔不起,魔王再怎麽厉害他也不能强迫你。我们之前讲过,魔王他顶多就是在前面挖个火坑,在火坑上面摆满鲜花,很多庄严之物要你去跳。但问题是你自己要去跳才有办法啊!魔王不能将你推下去,他没有那个能力。所以说,我们内心的魔境消除了,天魔(魔王波旬)自然摧碎,乃至大力鬼神(魔王眷属),它们就褫(夺取)魄逃逝,他的气魄就消灭了,就逃逝了。为什麽呢?邪不胜正,你正念真如,你在光明当中,他在黑暗当中,黑暗怎麽敢去跟光明抗拒呢!魑魅魍魉更小的鬼神,当然更不敢出声,魔王、大力鬼神,一些诸小鬼神自然消失掉,因为你心中有光明。

  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所有的功德都不会缺少,都能够俱足,即使是下劣种性二乘之人,也能够在正念真如当中,慢慢增长你的大乘善根,而趋向大般涅槃,永远不会有任何迷惑产生。

  这地方是破除邪见颠倒而增长善根,这是讲到本经的功德。

  劝修护持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假设在末法当中,众生去佛久远,而且自己障深慧浅,这个修行人他不能够完全的通达大乘的一心三观,什麽叫做「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他不知道,而且他也不能够完全明白佛陀所说的五十种阴魔的法门,在这过程当中哪一个地方有火坑要小心,他也不知道,但是这个人也不简单,他有善根喜欢修学《止观三昧》。但是他对这止观法门不是很清楚,过程当中哪一个要小心他也不知道,汝恐同邪,恐怕会堕入到魔障当中。那怎麽办呢?

  佛陀说有一个方法,你既然什麽都不知道,就好好的持『愣严神咒』(长水大师说,持『咒心』也可以),假设你也没办法持诵怎麽办呢?将『咒』写在禅堂,或带在身上,仗持咒力,因为咒有金刚藏菩萨的加持,魔王也不敢动你。总而言之,如等应当钦奉十方如来真实的教诲,能够究竟修学《首愣严三昧》,这是佛陀最后最圆满的正确的修学轨范。

  这地方是说,我们过去学很多的止观,比方说『唯识止观、四念处止观』,其实这样的止观都是在枝末上对治烦恼。本经的特点,它是从你烦恼的根本,从你的不生灭心下手,你把烦恼的根斩掉了,你就好处理了,其它那些剩馀的势力,你就比较好处理。所以你看〔天台宗〕它的「十乘观法」,第一件事就是真正发心,它那个真正发心,不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不是这个!它是发起不生灭心。圆教的真正发心是依不生灭心为本修因,它是真实的发起:「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这地方真如发心修学,因为我有真如佛性,所以我应该要顺从它,念念顺从真如。

  丙二、更断馀疑

  到这裡佛陀等于讲得差不多了,前面的破妄显真,会四科融七大于一心三昧,把四科融入到一心真如,然后讲到正助二行,二十五圆通,乃至五十种阴魔,整个过程都讲得差不多了,佛陀最后再断除最后剩馀的疑惑。

  (分二:丁一、疑问。丁二、答释)

  前面的五十阴魔它本来就分二科(一、正明禅境。二、更断馀疑)

  丁一、疑问(分三:戊一、领前法。戊二、腾三问。戊三、总请答)

  戊一、领前法   阿难尊者领受佛陀所说的五十种阴魔的法门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悔,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

  阿难尊者完全听完佛陀说的五十种阴魔之后,他可以说是非常的欢喜、也非常的受益。所以他以感恩心身业顶礼,而且意业遵奉忆持不失,将整个法门的过程忆持不失。这时在法会当中白告佛陀:

  戊二、腾三问

  “腾”,生起最后三个疑问

  (分三:己一、问阴本妄想。己二、问併销次第。己三、问诣何为界)

  己一、问阴本妄想   五阴为什麽就是妄想呢?

  「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

  第一问:

  佛陀啊!你在本经当中说五阴的差别相,五种的虚妄相都是我们的妄想所成,但是我亲近您老人家这麽久,佛陀讲那麽多观念,讲中观讲唯识,佛陀顶多是讲五阴是因缘所生,它的本性是毕竟空,顶多也讲五阴是因缘生啊!怎麽说五阴是妄想呢?你过去都没提到这个观念,现在怎麽会提到呢?

  己二、问併销次第

  又此五阴,为併销除,为次第尽?

  第二问:

  五阴要销除的时候是一併,还是要一个一个,先破色阴再破受想行识,是要一个一个销除,还是同时销除?

  己三、问诣何为界

  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第三问:

  这五阴的相状到底它彼此间的区分是什麽?比方说,色阴是从什麽到什麽?

  比方我们讲淨律学佛院,淨律学佛院到底从什麽范围到什麽范围之内都叫淨律学佛院?离开这个范围就不是淨律学佛院,它有个范围,五阴亦复如是。色阴的范围是什麽?受阴的范围是什麽?要把界线釐清。

  阿难提出三个问?

  戊三、总请答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佛陀拢总的回答:

  惟愿如来依止心中的大悲心,一方面为了整个法会大众来作清淨智慧的依止,更一方面让末法障重的众生为作将来的正法眼藏;一方面加庇当时的众生,一方面加庇来世末法众生。

  丁二、答释 (分二:戊一、正答所问。戊二、结劝传示)

  戊一、正答所问

  (分三:己一、广答阴本妄想。己二、超答诣何为界。己三、追答併销次第)

  己一、广答阴本妄想(分三:庚一、总明。庚二、别示。庚三、结成)

  庚一、总明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淨,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佛陀说:为什麽五阴本是妄想呢?

  我们众生本来面目是精真妙明,精纯而不夹杂,真实而不虚妄,而且是俱足无量的功能德用(妙明),俱足无量的智慧德相(本觉),周徧法界(圆淨)。我们一念心性俱足这五种的功德,精、真、妙明、本觉、圆淨,这五种功德它是一种真实的功德,所以它非留生死及诸尘垢;它不可能永久的停留在生死当中,停留在烦恼尘垢当中,不可能永久的。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所以真实的东西它本来没有五阴的,没有五阴是怎麽生起呢?是妄想生起。“乃至”就是说,不要说五阴,那个五阴它是有相状的,乃至于相的虚空,都是妄想所生起的。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就可以推论,斯元本觉妙明真精;“斯”指的是五阴的相状。它的根源就是我们本觉妙明真精当中,妄以发生,一念妄想的启动,才产生这麽多依正二报的世界,这种情况就好像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佛陀前面说,演若达多他起来的时候,他也不看自己的头,他不摸头,他只看镜子的影像,结果这个镜子很模煳,他看不到头,他就认为他没有头。

  他意思就是说,你不要老是看外面的镜子,你自己摸一摸你就知道了。他只去认应镜中的影像,而不去认他自己的真如本性;影像指的是五阴的假相,而忽略了真如本性。

  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事实上五阴的生起是没有原因的,只就是一念的妄想而生起的。佛陀为了要从众生的妄当中,所以安立了因缘。也就是说,佛陀是为实施权,而说因缘法,所以因缘法是为实施权。外道迷于因缘而说自然那更是颠倒,连因缘法都不究竟何况是自然呢!彼无相的虚空尚且是真实的心中一念的妄想所生的,更何况是五阴呢!所以因缘自然这二种教法,都是众生虚妄的计度所产生的;因缘是佛陀的方便教法,但是它是不究竟的,「诸法因缘生」这一句话是不圆满,应该说:「诸法是妄想所生」才是比较圆满。“诸法”是指有漏之法,所以一切都是我们众生妄想之所创造。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

  佛陀为了使令众生知道五阴是虚妄之法,所以只好说五阴是因缘所生之法,这只针对人天二乘根性而说。

  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

  实际上能生起五阴的妄想根本是无所有的,更何况由妄想所生的因缘之相,更是了不可得。你看五阴是妄想所生,妄想根本就没有原因的,那你说五阴还有呢?

  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何况是那些愚痴的外道,还把它当作自然。

  他意思就是说,连因缘生都不究竟了,何况是自然呢?

  阴本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总而言之,从圆满的教法当中,五阴是妄想所生。

  这观念我们把它作个总结:

  佛陀说法,不是什麽人都讲一个法,他是不同人讲不同法。不同法当中有权法跟实法二种差别;权法就是方便,比方有些人他没有大乘善根,他的思考模式一定要产生对立,要嘛就是对,要嘛就是错,那没办法,佛陀只好说诸法因缘生。

  那是怎麽回事呢?那是依止虚妄相而说的。

  比方说,你看大海,大海本来很清淨,突然间风一吹,撞到石头产生水泡,这个水泡本来是没有,它本来就是一念的妄动才有水泡,但是你跟他讲说没有,他也没办法接受。说:好吧!那就有吧,那这个是什麽呢?它是很多因缘嘛!因为有风的因缘,它去撞到石头,所以就变成水泡。

  佛陀在讲因缘法的时候,他是假设很多的因缘而创造的五阴,说因缘生。说:这水泡有没有?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当然是有,不能说没有。这是佛陀依止虚妄相而说法,但是依止真实义来说法的时候,佛陀讲话的口气就不一样,这个水泡本来就没有,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大海哪有水泡呢?佛陀到《愣严经》说水泡是没有的。

  他说:你前面说诸法是因缘生,水泡是因缘生,那是为了方便说。

  所以你要知道究竟义是当体即空,但是方便教法裡面说诸法因缘生;到了究竟义是诸法本是本自清淨,本来无生。所以诸位要把这二个观念弄清楚,在方便当中,我们安立了因缘生,到究竟义的时候,一切法本自无生,本自清淨,本自无生。

  诸位你要知道,到了《愣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的时候,他就不再讲诸法因缘生,直接从无生当中去建立一切法,直接契入一心真如。因为在因缘生,你顶多破妄你不能显真。你说这个水泡,是由风吹而碰到石头就有这个水泡,你这个讲得很表面,没有把大海的本质讲出来。但是讲诸法无生的时候,就把大海讲出来了,其实你要显真,不是破妄而已,要显真,把真如本性显出来,你才能够直下承当,才能够顺从真如,从真如当中开显无量的妙庄严功德海。

  所以到本经的时候,他不是要你去断恶修善而已,不是这样子那麽简单,他要你承当:「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要承当这一件事情。你《愣严经》这一关你没有冲过去,你后面的《法华经、华严经》你根本就走不过去,那是要显妙用,你连承当真如你都不敢承当,你怎麽修《法华三昧、华严三昧》?那是要显庄严、显妙用。

  《愣严经》它的观念就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告诉你,妄想不是你的主人,它是来挂单的,你不要相信它。说,欸!我烦恼很重。你不能说烦恼代表你阿!那是一时的生灭因缘,不能说你烦恼很重,不然你拿出来看看!所以在《愣严经》当中,佛陀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我们本来的面目是清淨的,妄想只是一时的风吹草动,你不要当真,它不真实的。大海当中偶尔生起水泡,它不能代表大海,大海还是大海,这个观念诸位要清楚,你这个观念清楚了,你这《愣严经》就没白学了,「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能够承当,对你以后念佛、持咒、修六波罗蜜有很大的加持力。

  淨业学园135讲次 讲义305面

  庚二、别示

  本经在整个大乘佛法的修学佛当中的定位,古人讲说:「开悟的愣严,成佛的法华。」本经主要的特色就是要使令我们觉悟生命的真实相。这当中佛陀是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二部份来观察,第一个是属于真实的部份,第二个是属于虚妄的部份,这二个部份。

  这二个部份我们应该怎麽去如实的观察呢?有二种差别;

  第一、从生灭跟不生灭这部份来观察,五阴的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是我们没办法作主的,变来变去的。比方说,我们今生的身心世界跟前生的身心世界那是不一样的,我们今生的身心世界跟来生的身心世界也不一样,所以它是一个生灭变化的,而我们真实的心性它是不生灭的,永远是这样子。本经常常说,主人是不动的,客人是变来变去的,所以我们今生的身心世界,不管你过去是由善业所招感的,或者是罪业所招感的五阴身心,总而言之,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须到来,它有一天会被无常所破坏,这是我们第一个觉悟:「它是变化的」。

  第二、五阴身心它基本上是带有过失的,从佛法的角度,我们众生的五阴是由烦恼所招感的,一念的无明妄动才有的。所以烦恼所招感的是一种痛苦的果报,所以我们的五阴身心本质是苦的。说,欸!我平常有些快乐,这种快乐是夹杂过失的快乐,以佛法的角度,这种快乐不是安稳的快乐,是不安稳的快乐。说是一个美好的食物,裡面有毒药,虽然这食物吃起来很甜美,但是长久来说终成大患。

  佛法对于有过失的快乐是持否定的态度,只有我们安住在真如本性,那种快乐才是安稳的长久的快乐。所以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对你的生命要如实的了知二个道理:第一、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无常败坏的。第二、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带有过失、带有痛苦,这个本质是不能改变的。

  这二种观观念就带动整个本经的所有修学,所以我们为什麽要破妄显真,它的理由就是,因为虚妄的东西是暂时、是痛苦的,所以你肯定要破坏,你要离苦得乐,你要究竟的处理生命的问题,你一定要把虚妄的五阴破坏掉。所以破妄显真就变成整个我们《愣严经》修学的宗旨。但是实际上,破妄显真也等于是整个大乘佛法的修学宗旨,每一部经都是破妄显真,不过本经在破妄显真,它比较偏重在破妄这一部份,修我空观、法空观来破除五阴的假相,安住真如。所以本经从文字上来理解,你说它开显真如这一部份讲的不多,我们只能够说安住真如,破除虚妄。你要看《法华经、华严经》那就不同,它是把真如本性的功德妙用完全显现出来,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那真的是在显真,显真如不可思议的妙用。

  但是本经我们来看,都是在教我们怎麽样能够摄用归体,或者说把心带回家。本经是要我们从虚妄而回到真实,从真实当中再出发这一部分交给《法华经、梵网经、华严经》这一部分来说明。所以本经的定位就是破除虚妄扮演重要角色,把你的基础打好,说这个杯子你还没装甘露水,但是起码你先把这杯子洗乾淨,那你以后所做的六波罗蜜全部是一种成佛的资粮,全部是一种称性的功德。你没有经过《愣严经》的过程,杯子没有洗乾淨,你依止虚妄的心来布施、持戒、忍辱,所有的心都是虚妄的,杯子没洗乾淨,装的所有东西通通都是染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每一个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愣严经》这一关是必修的,是基础课程,因为你要先破妄你才有资格显真。所以本经在破妄这一部份,佛陀讲得非常详细,第一个你要怎麽破妄,要怎麽正念真如。第二、你在破妄的过程当中,真妄交攻,妄想会反弹,你要怎麽办?你要如何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也就是说,你要怎麽去安住,安住了以后,这过程当中遇到障碍又怎麽去调伏。本经在整个破妄的过程当中,引导一个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是讲得非常的详细。可以说,为我们未来行菩萨道打下一个坚固的基础,一个不生灭的基础。

  庚二、别示

  这一段是佛陀回答,五阴本是妄想所成,前面是总明,这以下是别示

  (分五:辛一、明色阴惟是坚固妄想。辛二、明受阴惟是虚明妄想。辛三、明想阴惟是融通妄想。辛四、明行阴惟是幽隐妄想。辛五、明识阴惟是颠倒妄想)

  辛一、明色阴惟是坚固妄想

  前面佛陀在讲到五阴魔境的时候,佛陀是把色阴惟是坚固妄想这个名词讲出来,但是为什麽我们的色阴是坚固妄想,它的理由在哪裡,佛陀没有详细的说明。这一科佛陀就解释它的理由,为什麽我们内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都是坚固妄想所变现出来的呢?佛陀把这理由讲出来。

  体因想生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这地方把色阴当中其中一个部份,最重要的我们的身体来作说明。我们的身体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呢?

  首先是因为父母的情爱之想,就是你要投胎必须有父亲母亲彼此之间情爱之想,其次,汝心非想,则不能来。这当中我们自己也要有一个爱憎之想,比方说,我们今天是一个男众,我们对女众有贪爱心,对男众有瞋恚之想,而女众刚好相反。总而言之,我们今天会来投胎,我们自己要动一种很坚定的憎爱之想,这样子就在想当中就去相续我们的命根。我们死了以后,为什麽又创造一个色身?因为这当中有三个人的想像力创造出来,第一个、你父亲的想像力,第二个、你母亲的想像力,第三个、你自己的想像力,三种想像结合在一起,就把我们今生的色身创造出来。

  引喻详释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

  佛陀譬喻说:

  正如我前面讲的一个譬喻说:我们内心想像酸醋的味道,我们口中就引生口水;我们心想像我们登于高山当中,我们足心就产生酸涩颤抖的相貌。但实际上悬崖并不现前,酸醋的东西也没有真实的现前。我们的色身如果假设跟虚妄的想像没有相通的话,我色身是色身,你的想像就是想像,假设是彼此不相通,那口水又怎麽因为你的想像酸醋而产生呢?

  我们的色身基本上是深受我们的想像所牵动,所以这个色身它的本质是想像,跟想像有关係,因为你是从想像而生,所以你就会随想像而变化。

  结示立名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我们的色身是我们的一个坚固的妄想。

  “坚固”就是说,你那个想像是很明确,很坚定。比方说你临命终的时候,你那时候心中对娑婆世界有很坚定的贪爱想像,我们就来娑婆世界投胎了。你临命终的时候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产生很坚定的想像,「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那你就到极乐世界去投胎了。从本经来说,强调临命终的一种坚固想像所创造出来了;当然从〔唯识〕的一种等流性,你临命终的想像就是你平常累积出来的,所以说,我们的色身是跟我们的想像力有关係的。应该是这样讲,你今生的色身是你前生的想像力创造出来的。说:我来生要去哪裡呢?你不要去算命,你看你一生当中,你大部分都是往哪一个方向想。一个人大差不多到了四十岁,最多五十岁,你来生的相貌大概已经画出来了,因为你平常都在那个地方想像,点点滴滴那种坚固妄想已经把来你来生的色身,来生的外在环境这个图画已经画了差不多了,除非你用很大、很大的止观力量彻底的忏悔改变,否则你大概是往那个方向走。

  所以我们说,你前生的想像创造今生的色身,你今生的想像就创造来生的色身,生命就是这麽一回事!

  辛二、明受阴惟是虚明妄想。

  它也是想像,但是它是虚明,没有像前面那麽的坚定,它是一种比较虚妄不实,变化不定的一个想像。

  转想成受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

  正如前面所说的,当我们心中想像自己临于高山之想的时候,我们的身形就会产生一种酸涩的感受出现。你没有真正爬到高山,但是你这麽一想,你就会产生这样一种酸涩的感受。

  结示立名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由于我们心中的想像,就会产生感受的生起,而这个感受能够牵动我们的身体感受的自体。也就是说,我们现前不管是顺境中增益的乐受,或者是在逆境当中这种折损的苦受,这二种的感受在我们心中留动奔驰,这就是我们虚明的第二妄想。

  前面的色身是可以去碰得到的,身体可以碰到,耳朵可以听到音声,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见闻嗅尝觉,五根都是可以接触的。但是这个想像就是完全是一种比较不是那麽明确的一个物质存在,因为你感受变来变去的,一下觉得快乐,一下觉得痛苦。所以它本质是妄想,是比较虚明的,是种变化多端的想像,创造我们一时的感受。前面是一个长时间的想像,我们想像有二种,一种是你经常这样想的,长时间的想像会影响到你来生的正报依报;但是你偶尔打打妄想,这个一时的想像会影响到你来生很多的感受。比方说,有些人吃榴槤,他一吃榴槤,他就产生乐受,有些人一吃榴槤就很痛苦。榴槤它本质没有快乐痛苦,就是完全你想像出来的,你认为它好你就很快乐,你觉得它不好,你就很痛苦。物质本身不能创造快乐,是你的想像自己创造自己快乐,也创造自己的痛苦,但是这种感受是比较虚明的,比较变化多端的。

  辛三、明想阴惟是融通妄想

  这是色受想,色阴跟受阴是比较偏重在外在的因缘,而想阴就是通内通外,想阴的力量很大的,它通于外在的物质世界,也通于内在的内心世界,所以叫融通,它可以说是通内通外,它是我们生命内外的桥樑,所以叫融通妄想。

  身念相应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

  我们的生命是因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思虑(想像),我们心中有很多的想像,有很多的分别才会趋动我们的色身去造作很多事情。比方我现在想要去拜佛,你身体怎麽会跑到佛堂去呢?你一定心中先有想像,哦!我要去拜佛,我现在要去忆念佛陀的功德,要去讚歎佛陀的功德。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趋向分别,你才能够推动你的身口去工作的。哦!我现在要去斋堂,你心中没有想像,你不可能会行动的,不可能!

  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

  但是这地方有个问题,我们的色身它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它不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法,为什麽色身它会随顺我们心中的想像所驱使呢?色身是一个无情,我们心中的想像是有情,这彼此没有关係的啊!但是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但是我们心中产生想像以后,我们就可以生起种种身口的造作,比方我们去拜佛、去斋堂等等,一切的身口造作都是跟心中的想像相应的。所以说我们想像力,一定有一个想像力是融通妄想,它是通内通外,它能够通于外在的世界,也能够通于你内心的世界,而这样的一种通内通外就是我们的想阴。

  结示立名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前面的想阴是讲到内外的融通,这地方是讲寤寐的融通。想有二种意思,一个是内外,一个是寤寐,你白天的醒着的时候这想像的心,就是你晚上睡觉时候你想像的心。所以我们的想,通于觉醒也通于作梦,你白天怎麽想,你晚上就作什麽梦,这道理是这样子的。

  我们心中有所想像,才能够去摇动我们的身口,做种种妄情的造作,这就是融通第三妄想。

  在古德的注解当中说:我们的色阴跟受阴这二部份,其实都是在承受过去的业力,它只是一种果报。色跟受它没有造业的能力,它就是你前生怎麽想,你今生就出现了,那你只好认命!我们对于色身对、于感受主要是认命,但是这想阴可不同,它是一个非常强的因地,它是一个很强大的造业力,它对来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它是一个因地。

  在〔唯识学〕上有这麽一个偈颂说想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你整个身口二业的造作都跟你的思想有关係。

  我们看大乘经典,佛陀对我们的想像力有二不同的说法:一个是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这是一种负面的说法。说你来生为什麽到地狱去呢?因为你作了错误的想像,你整天想一些杀盗YIN妄的事情,你肯定到地狱去。那想像就不好啦?不是这个意思。「诸佛正徧知海,也是由你众生心想中(从心想生)。」你看他为什麽到极乐世界?他也是善于利用他的想像力,去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产生强大的信愿而往生淨土去。

  所以我们今生的想像力,是一个正面的想像或负面的想像,那会引导我们,动身发语独为最;然后这个业力,引满能招业力牵,会产生招感的力量。

  所以我们为什麽要读经典,诸位知道我们为什麽要不断的看经典?

  因为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想像,我们要从一个众生的知见入佛知见。佛陀平常都在作什麽样的思想,佛陀一天当中,他对生命、对众生他是怎麽想像的?其实我们就是在学佛的思想、学佛的思考模式。我们遇到我们有财富,我们应该要学佛陀去布施,养成布施的思考模式;养成持戒的思想,养成忍辱的思想。因为你有这个思想你遇境逢缘,你自然会有这个行为。所以我们读圣贤书有什麽好处呢?提升我们的思想,我们过去是这样的思想,欸!慢慢提升,你思想改变了,你行为自然改变。

  这地方说融通妄想,想像通内、通外,通白天、通晚上,当然也通于善、通于恶。想阴是在整个五阴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造业的主导者。

  辛四、明行阴惟是幽隐妄想

  行阴是不容易了解,它是一个非常幽微、非常深隐,一个不可了知的妄想,一个微细的妄想所构成。

  体迁不觉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髮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什麽叫做行阴呢?化理不住;行阴是我们身心二法当中一种生灭变化的根本;它是运运密移,它是一种动态的,相貌是念念的迁变,而且是非常的幽微深隐不易了知的。比方说,甲长,你的指甲每天在长,你感觉得出来吗?比方说,你头髮每秒在生长,你感觉得出来吗?或者我们的气血慢慢的消退,我们容貌慢慢的变皱。可以说,我们出生开始,我们的头髮、我们的指甲、我们的气血、我们的容貌,每一天都在变化。但是我们自己却没办法去觉察它的存在,而那种变化的行阴是来自于,因为你心中有一种微细妄想的变化,所以促成我们生命不断的变化。

  你看佛陀的生命他没有变化,佛陀的法身也好,报身也好,佛陀的自受用这一部份…他受用他是顺应众生,示现生老病死;佛陀自受用的身,你看他今天是这样,他明天还是这样,他没有变化,因为他没有那种幽隐的妄想,我们还有微细的妄想。所以我们整个身心世界不断的变化。

  双诘是非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

  阿难!行阴假设不是我们的心,那也不对啊!它不是我们的心,为什麽它有力量让我们的色身不断的迁变呢?它不是我们身心世界的一部份,他跟我们没有关係啊!那为什麽它会使令我们色身不断念念的迁变?

  假设它一定就是我们的心,那麽为什麽它变化的时候,我们无所觉知呢?

  结示立名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事实上,它本身就是我们身心世界的一部份,只是这样的一个身心世界念念迁流变化是非常的幽微,非常的深隐而不可了知,如此罢了!

  行阴它说什麽事情?我们的身心世界为什麽要有个行阴这件事情?你看色受想,它就是个很明确的东西出来,你的想法是什麽?我的想法要往生极乐世界,我的想法是我来生做个大国王,这个是很明确的。行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到底在讲些什麽概念?我们的身心世界,为什麽佛陀安立一个行阴?他就讲一件事情说,我们的生命是处在一个动态的环境,我们处的色身、我们的内心是不断的在变,我们没有一刻是停止的。你说欸!我今天跟昨天一样。不可能!它是刹那、刹那在变化的。我们的生命是处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不断的在变。你说是,生住异灭,其实这个“住”,这一句话是不存在的,我们没有住下,我现在感觉怎麽样,你讲一句话的时候,你是在形容你前一个刹那的身心世界,因为它是流动的,而这流动的相貌它正是「行阴」所收摄。

  辛五、明识阴惟是颠倒妄想

  识阴是什麽呢?是前面色受想行的一个依止处、大仓库。所有的色受想行都是由识阴变现出来,所以它是一个我执、法执所相应的一个颠倒妄想。也就是什麽意思呢?前面的四个妄想都要加一个颠倒,从凡夫的角度,我们的色阴是一种坚固的颠倒妄想,我们的受阴是一种颠倒的虚明妄想,乃至于行阴是一种颠倒的幽隐妄想。因为我们所有身心世界的造作、变化都离不开第八识这个颠倒,它是以颠倒为本质。

  识阴非真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恆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

  假若这精纯明了湛然而不动摇的第八识,名恆常者;我们假设它是一个恆常相续的,第八识恆常相续的,但是它整个作用在身根当中,不离开见闻嗅尝觉知六根的作用,假设它是一种精纯而真实的心性,它不应该容受虚妄的习气才对啊!

  先按定其实这个第八识它也不是真实的,它也是妄想变现的,它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先把它按定,以下再说明理由。为什麽说第八识不是本来面目,它也是一种妄想习气所变现呢?

  随境生灭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覩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覩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为什麽我们过去曾经在某一年,我们看到一个很珍奇的物质,这个东西很特别,我们当初真的是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经过了一年、二年、三年、几年过去以后,我们对于这件事情不但是忘记了,连忘记的念头也没有,忘得乾乾淨淨。后来在某一个特殊因缘当中,我们又再看到了一次这个珍奇的物品。因为你过去有这样的一个种子,你又看到了,内心外缘的碰撞,我们过去生可能曾经亲近过三宝,受过菩萨戒,但今生忘了一乾二淨,但是你看到佛像的时候突然很感动,这怎麽回事呢?你内心的善根被触动了,记忆宛然曾不遗失,你过去的记忆力突然间,啪!表现出来,而且清楚分明的现前,一点都不忘失,就好像你回到过去一样。

  这个精纯明了湛然不动的心中,就表示什麽呢?它是念念受熏,它的确会受前七转识的熏习而有所增长,或者有所损减。有何筹算,这地方的种子是无量无边,又怎麽能够计算呢?

  在〔唯识学〕上说,一个法会受熏…什麽叫“受熏”诸位知道吗?受熏就是变化,它会增加。比方你看到三宝,讚歎三宝,你的善根就增加了,你诃责三宝,你的善根就退失。受熏就是什麽?就是它不断的变化。当然变化就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本来面目不能变化的啊!

  引喻申明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阿难当知!这个湛然不动的体性,它不是我们真实的本性,它只就是像一个急速的水流,你远远望去,好像是很平静而没有波浪,其实它是流水流得很快速的关係,而使令流动之相不明显的显现出来,并不是没有水流,它是流得很快,流得很微细,如此而已。

  假若第八识它不是一个妄想的根源,又怎麽能够接受熏习呢?又怎麽会有变化呢?除非我们的六根能够互相的开合、互相的互用,否则,我们第八识的妄想是不能够销灭的。

  结示立名    故汝现在见闻知觉,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我们现前六根的作用当中,第八识在我们还没有转识成智,六根互用之前,它是念念受熏的,而这第八识的种子它是贯穿于过去生无始的习气。所以我们湛然明了的内心,它是一种罔象的、虚无的,而且是一种颠倒微细的妄想。

  第八识我们叫根本识,因为你前面的色受想行都是依止它,才能够生存、才能够相续的。在〔唯识学〕给第八识二个字,一个叫“集”,一个叫“起”。集是它的因相,第八识它能够集合无量无边的种子,你过去生身口意的造作生起什麽样的念头,它完全把你收集起来,一个都不放过的,它有集合种子功能,它能够把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全部贯串在一起。

  所以蕅益大师说:什麽叫过去的你?

  其实过去的你,也活在你的心中。你看我们要修行的时候,有人就反对啦!我想要去拜佛,有些人就同意,过去的你不同意;但是现在的我是接受佛法的熏习,我们觉悟拜佛是功德相,为什麽会有人反对呢?因为我们第八识的功能不是只有现在的你,它把过去的你也集合在一起了。所以你看我们经常会真妄交攻,很矛盾,很想这样做又不要这样做,就是你有过去的你跟现在的你,在那地方互相的抗拒。第八识它能够把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功能全部集合在一起。第二、它会生起“起”,它会把强大的种子把它表现出来产生现行。第八识又叫做根本识,这是我们最微细的部份。

  你看儒家思想讲到我们的本性,什麽叫本性呢?本性就是不能改变,不管你怎麽教育都不能改变。

  儒家的思想是讲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为什麽造恶呢?他受外在环境一时的误导而已。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教育就有效果,教育就是把你善良的部份启发出来。儒家的思想为什麽要制礼、作乐?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人性本善,用礼、用音乐把你善良的部分带动出来。

  法家的思想是完全相反,法家的思想是人心是邪恶的,这个邪恶的本质是不能改变。所以制礼、作乐,仁义道德完全没有用,只有一个有好处,严刑峻法才有好处。

  性善、性恶的学说,在中国的文化裡面是经常存在的;佛法是认为人的性不是善也不是恶,因为你讲善跟恶就落入阿赖耶识去了。本经是认为我们的心性是本来清淨,是本来清淨跟十方诸佛一样。只是说,佛陀在清淨的心中,多了一道的光明,一个修德的智慧,我们缺乏那个太阳而已,但那清淨的本质是一样的,性德是一样的。

  庚三、结成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五阴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都是一个虚妄相,它是五种不同的妄想所构成的。

  己二、超答诣何为界

  “超答”是超越的回答。因为这个地方本来是第三个问题,佛陀把它当作第二个来回答。五阴的边际范围在哪裡?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我们要知道因界浅深;因界指的是什麽呢?因界指的是五阴之法,因为它是整个十八界之因,只是开合不同,开的话是十八界,合起来就是五阴,所以它叫因。

  五阴之法它整个浅深(边际)范围在哪裡?色阴是从什麽地方到什麽地方是色阴的边际。

  唯色与空,是色边际;

  色就是有相,空是无相,从有相到无相,这个范围都是色阴的边际。所以你看我们在破色阴的时候是怎麽样,从耳根来说,色阴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你要离动相,也要离静相,因为动静二相都是色阴所收摄。

  唯触及离,是受边际;

  “触”是我们心中所取着的,“离”我们心中所厌恶的。你喜欢一个东西,你被你的受阴所控制,你讨厌一个东西也是属于受阴所控制,它是取着跟厌离,都是属于受阴所收摄的范围,所以我们要离开受阴,你要做到不取、不捨,不取亦不捨,无喜亦无忧,这时候才能够从受阴裡面跳脱出来,回到本来面目。

  唯记与忘,是想边际;

  “记”就是有念,“忘”无念,不管是有念无念都是属于想。我们过去曾经说:「莫谓无念便是道,无念犹隔一重关」,你什麽都不想,它就是一种想。你说我现在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想就是在打妄想,它也是一种妄想。大乘佛法是你要观照,不是不想就没事了,不想就是一种妄想,那是一种无记,无记也是一种妄想。

  唯灭与生,是行边际;

  “灭”就一种很寂静微细的相状,“生”是一种很麤重散乱的相状;不管是麤重的相状,微细的相状,都是属于行阴所收摄。

  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湛”有为的生灭之法,“合湛”是无为的寂灭之法,也都是属识阴边际。你看阿罗汉你就很清楚,阿罗汉入了偏空涅槃…我们讲到五十阴魔,诸位知道没有离开第八识,因为你离开有为而证入无为,无为就是第八识;大乘佛法是离开有为,离开无为,才能够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即空、即假、即中,才能够彻底脱离第八识。所以阿罗汉在整个修学当中,离开有为的生灭法,安住在无为的不生灭法,这个是第八识。

  这地方是讲到五阴的范围。

  淨业学园136讲次 讲义308面

  己三、追答併销次第

  这一科是说明五阴它的一个销除的次第。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併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五阴的根元是重叠次第而生起的。五阴的生起我们前面讲过,五阴的生起是由颠倒生,一念的颠倒想生起。也就是说,五阴不是我们本来就有的(这很重要),我们本来没有五阴,是一念的颠倒而生起。而这个生起它不是同时生起,它是一个一个生起,说是…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当它生起的时候是先有识阴,才有行阴,乃至于才有色阴;但灭除的次第是从外面灭除,先灭色、再灭受、再灭想乃至于行跟识。所以说…

  理则顿悟,乘悟併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我们在修理观的时候,说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当然一空一切空,当下成就,乘悟併销,同时销灭五阴的执取。但是在事相的修学,那你可以一个一个对治,一个一个销灭,理观跟事修是不同的,理观是同时的现前,事修是要一个一个销灭的。

  我现在已经很清楚的指示,结波罗巾的六结(六根裡面的六结),它生起跟销除的次第,你还有什麽不清楚的可以再来询问。

  这地方是说,我们刚开始的一念清淨心,后来一念妄动,迷真起妄就离家出走。离家出走以后就在五阴裡面打转就回不了家,整天就活在五阴当中,今生有一个五阴,来生也有一个五阴,久了以后就忘失我们的本来面目,就像一个小孩子,欸!我不知道我家在哪裡?

  这怎麽办呢?

  大慈悲的佛陀就出世了,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讲了很多语言文字的相状。我们慢慢慢慢的读读读,哦!原来我本来面目不是这样子,我们就找到了家。找到了家,我们开始返妄归真,在破妄显真的过程当中,回家的路你得一步一步走,破除虚妄,先破外境的执取,先破色阴。你看我们在破根尘识,先破尘,然后再破根裡面的感受,然后再破识的想(识就包括想行识都在识裡面);根尘识先脱尘,我们先跟外境保持距离,然后再远离我们心中的六根感受,再破除我们心中的想像。销灭的过程是有次第的,由外而内,就像我们脱衣服一样,你穿了五件衣服,你肯定是先脱外面的那一件,再脱第四件,再脱第三件…你不可能你第四件衣服不脱,就脱第五件衣服,不可能的事情嘛!所以五阴它是重叠生起的,销灭也是要次第的销灭。

  戊二、结劝传示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这一段是佛陀对我们最后总结的开示:

  说:“汝等”,包括与会的大众,包括我们末世的弟子。我们应该将此五种妄想的根元,所谓五阴的五种妄想根元,心得开通,好好的深入的观察,色阴为什麽就是坚固的妄想?乃至于识阴为什麽它就是一种颠到妄想?你要很清楚的开悟通达。(这讲到自受用)

  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

  而且将此五阴虚妄,所谓五阴本来虚妄,我们的真如本来具足,所谓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样的一个法门传给末法的修行之人。让他知道把心带回家,你要先知道家在哪裡,你不要修了半天还在五阴裡面打转,还没有上高速公路,那你就是还没上路,你根本还不认清路头嘛!

  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你能够如实的了知五阴是虚妄的,这种深重的厌离之心自然生起,能够了知涅槃的真实功德是本来俱足的,我们就不再贪恋三界。

  我们大乘佛法的菩提心,我们一旦谈菩提心,你肯定要谈空正见,这二个是分不开的。只有菩提心没有空正见,这个菩提心很快的退失掉,菩萨的愿力是要有智慧做基础的。

  它这地方就讲:令是虚妄。你那种深重的厌离心才能够生起。

  我们为什麽要产生厌离?

  因为我们观察三界的快乐…因为我们一个人喜欢快乐,人是追求安乐,但是三界的快乐是有过失的。说,五阴好不好?我们凡夫也觉得,欸!五阴有时候也有快乐,我吃一个美好的东西,我也觉得很快乐。但是这地方有什麽问题?为什麽佛陀要让我们了解五阴的虚妄?

  说:好!我们现在不想回家,我就活在五阴当中,这样好不好?

  不好!因为你利用五阴创造出来的快乐至少二种过失:

  一、无常败坏的过失,你过去生很辛苦的布施、持戒,创造一个快乐的五阴,但是你经常能够拥有吗?不可能!你死亡的时候,你什麽都破坏了,你不是空欢喜一场吗?

  所以无常败坏让我们感到弟子心不安,你不安稳,你不知道你明天起来的时候你五阴还在不在啊?你譬如你今天住在一个很漂亮的房子,这个房子是地震带,你不知道你睡着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你的房子还在不在?你会觉得快乐吗?你内心不安稳就不可能快乐。所以五阴所创造的快乐是不安稳的,有无常败坏的过失。

  二、它有三恶道的过失,你利用五阴来追求快乐,你肯定带动烦恼;因为它本来就是烦恼构成的,它的本质就是烦恼,烦恼就会带动罪业,有罪业就有未来三恶道的痛苦。所以你用五阴来创造快乐,你来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佛陀常常讲一个譬喻说:你吃刀上的蜂蜜,这个蜂蜜很甜美,但是蜂蜜背后有一把刀,把你的舌头割伤。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想要追求快乐,身为一个有情众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要追求没有过失的快乐。你想要去吃蜂蜜,但是你不要去吃刀上的蜂蜜啊!佛陀没有叫你不要吃蜂蜜,你要吃桌上放在瓶子裡面的蜂蜜。你去拜佛,你内心是法喜充满,你有十块钱,你保留五块钱,你把五块钱去帮助别人,你产生快乐。这种快乐是功德相,这种快乐会创造来生的快乐,我们应该追求那种没有过失的快乐。这地方就是你要用智慧观察,你才能坚定你所发的愿力,愿力是跟智慧有关係,观照力影响你的誓愿力。

  这地方佛陀告诉我们说:真如本性是俱足无量没有过失的功德,而你的五阴身心世界这种快乐是夹带过失的,无常败坏的过失,有来生三恶道的过失,你要好好清楚的了解,这样子你才能够坚固你的菩提心的。

  甲三、流通分(分二:乙一、如来歎述。乙二、大众欢喜)

  乙一、如来歎述(分二:丙一、明灭恶力用。丙二、明生善力用)

  丙一、明灭恶力用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本经、弘扬本经,有什麽样灭恶的功德。

  多功较量

  问    阿难!若复有人,徧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佛陀经常用较量的方式,先讲出一个情况,然后再做出对比。

  说:假设有一个人,这一个人做什麽事呢?他用徧满十方的虚空,把这个虚空装满了七宝,然后再用这麽多珍宝去供养十方的微尘诸佛;用这麽多的珍宝去供养这麽多的佛,而且是一一的亲自的去承事供养,不是你用寄的寄过去,是人直接走过去,而且内心当中是心无虚度,内心当中对每一尊佛都保持念念之间的虔诚恭敬。

  这不可思议,心也不可思议,所供养的珍宝也非常的多,供养的又是十方诸佛。这个人这样的一个布施的因缘,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认为这个福德是不是很多呢?佛陀提出这个问。

  答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捨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满,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阿难回答佛陀说:「虚空是无有边际的,所以虚空裡面的珍宝当然也没有边际。这地方是说,他能布施的心量是广大无边的,能施的心不可思议。第二个讲到他所布施的佛陀,是最胜第一的福田,也是不可思议。举出一个例子说:过去有一个众生。这个众生古德的注解说是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曾经用一个七钱,数量很少,七个钱跟前面无量的珍宝比起来太少,用这七个钱,但是他供养是一尊佛,他不是供养无边的佛,是供养一尊佛,来生犹获七生七世的转轮圣王。用七钱供养佛陀尚且七生转轮圣王,享受七宝千子的福报,更何况你现在用现前无穷尽虚空的珍宝,来供养充满十方佛土的诸佛,以这麽珍贵的珍宝,而且以这麽虔诚恭敬的心来供养。这个福报以我阿难来说,我用穷劫的时间来思议也算不出来,这个福报又怎麽会有边际呢?」

  这是佛问,阿难尊者的回答。先提出一个广大的福报来让我们想像,因为我们的想像一定要对比,凡夫的思考是二分法,二分法要对比,先安立一个很大、很大的功德再来对比。佛陀这以下就正式对比。

  显经功超

  极恶因果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俱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佛陀又讲出另外一件事情,要讲之前佛陀先证明佛陀是不妄语:

  说:「身为一个佛陀,他的特点是他讲的话是不虚妄。佛陀一生当中,要嘛不讲话,保持默然,表示这一件事情还不确定。说:佛陀,我会不会往生阿?佛陀不回答,佛陀只有为初地以上菩萨才授记,因为我怎麽知道你会不会往生呢?这地方充满变数。佛陀不为不定聚的众生做最任何授记,所以佛陀不回答。但是佛陀一旦回答,就是真实不虚,佛陀的口叫金口,一讲出去的话是三世不改,佛陀讲的话是没有虚妄。

  在没有虚妄当中,佛陀就以它不虚妄的真实语,讲出以下的话:

  有一个人他过去造了声闻的四波罗夷,俱足四重戒法全部都破了,而且也破了菩萨戒的十波罗夷,当然这罪就特别的重。他这麽重当中,他的时间也不多了,他“瞬息”,就是可能他生命也快结束了,马上就要经历他方的阿鼻地狱,此方的阿鼻地狱结束以后,再经过他方的阿鼻地狱,乃至于他要次第辗转的穷尽十方世界的无间阿鼻地狱都要经过,这个人罪太重了。

  那怎麽办呢?

  暂时弘经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

  这个人造了这麽重的罪,但是他能够一念的将此《首愣严王三昧》的法门,在末法当中,开示这些颠倒众生,整天就是心外攀缘的这些人。

  这一念法门啊!《愣严经》就是在讲一念而已,一念的相应,一念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就做这件事情。

  罪灭往生  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万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个人的罪障就在一念之间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当下销灭,而且他的业也改变了;念头改变以后,他未来的果报就改变,他本来要到地狱去,变成安乐果。而他的福报也超过前面用无量无边的珍宝布施十方诸佛的功德,百倍、千倍、万倍、千万倍,乃至于算术譬喻所不能及。

  这地方是说明,我们用有限的财富来布施跟用佛法的修行是不一样的,其实这就是福报跟善根的比较。福报它的情况有什麽缺点呢?在『智度论』上说,我们修习善业它没有解脱分;我烦恼很重,我布施了回来以后,烦恼还是很重。它对烦恼没有对治的力量,你看你是修了很大、很大的慈善事业回来以后,烦恼还是很重。只是在这麽多烦恼当中,上面有一个善业把它压住,叫如石压草,烦恼都没有对治,修了一辈子福报,烦恼还是跟你以前完全原封不动,因为福报不是对治烦恼之因。但是你修止观就不一样,你心中会产生解脱分,会产生光明,它对烦恼有对治力,它有返妄归真的力量,那可不得了!那是一个生命的改变。所以说,我们修习福报,是生灭的因缘,而修学善根是生生世世根本上的改变;一个是没有解脱的力量,一个是有解脱的力量,那当然不同。

  古德对这样佛陀开示,他的注解说:为什麽一念的相应能够灭这麽多的罪业,能够增长这麽多的福报呢?

  古德说:「因为达妄本空,何罪业而不消;知真本有,何功德而不成。」

  你造罪是根据什麽呢?你就是根据五阴身心去造罪的嘛!你当初这个造罪的心,本来就是毕竟空的,觅心了不可得,何罪业而不消呢?

  你知道你的本性是清淨本来俱足,何功德而不成呢?

  我们一念的相应,已经成就一个成佛的种子,一个未来的种性成就。这地方的功德就在这个地方,他产生灭恶生善,他直接的正念真如,产生的力量…蕅益大师说:灭业障如翻大地,是从根本大地上的转变。一个人要销业障,你一定要觉悟真理,没有其它的方法,不是整天在那边忏悔。蕅益大师说:那个是吃止痛药而已。忏悔以后,你以后还是继续造罪,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觉悟。蕅益大师说:真正的忏悔你要真实的觉悟到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才是真正的忏悔,发自内心根本的忏悔。

  丙二、明生善力用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至菩提,无复魔业。」

  这地方讲到增长我们大乘的菩提善根:

  若有众生能够经常的读诵这部经,能够诵持『愣严神咒』,这麽多的功德,如果以我佛陀的角度来广泛宣说,那是经历穷劫都不能够穷尽的。如果能依我所说的《首愣严王三昧》的法门,依我教言,宣扬此法门,成就利他之功德;如教行道(自利的功德),你自己受持对别人演说,你有什麽好处呢?你从凡夫位到无上菩提,你经常知道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经常知道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起码你在过程当中,不会招感魔业。

  这地方的魔业包括什麽?包括不会招感凡夫的罪业,也不会招感外道的邪见,也不会招感二乘的偏空涅槃,你在整个回家的路,你会直趋无上菩提,不会有中间的差错。」

  你看刚开始我们大家都发菩提心,一直往大乘的无上菩提走,但是越走人越少,很多人不晓跑到哪裡去了,有些人跑到外道,有些人跑到二乘去,他就是没有好好的把整个过程,很清楚的弄清楚,这很可惜,初发心很好,中间产生差错。

  乙二、大众欢喜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佛陀宣说这一部《首愣严》的法门以后,与会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于一切的六道凡夫中的天人、阿修罗,还有他方世界的菩萨,二乘的圣人,圣仙童子。 “圣仙童子”指的是谁呢?古得注解说:内修圣道,但外表现出仙身。以及初发心的护法尊神,金刚藏王菩萨等等,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佛陀讲完以后大家表示欢喜,就是他自己受益他才会欢喜,他真实的了解;说我现在还没办法回家,但是至少我知道回家的路,「把心带回家」,至少我们整个修行的方向明确,这个以后就慢慢走了,修行可以走得慢一点,至少你不会走错,走错就糟糕了,走慢你还有希望。

  所以我们研究这一部经,起码有什麽好处呢?认清路头,认清回家的路。

  肆、结示劝修三

  《愣严经》它把生命分成真实跟虚妄,首先我们要破除虚妄安住真如,这第一件事情。

  甲一、安住真如

  真妄不二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重点复习:

  我们在生命当中分成二部份:一个是、浮尘诸幻妄相,外在五阴的相状。这个相状是什麽呢?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只是一个虚妄暂时的假相。第二个、它内在的体性是真实不变的功德。

  本经先把生命区分成二块,一个是虚妄的假象,一个是真实的功德,先这一部份。

  观相元妄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虚妄是什麽相貌呢?

  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别离而灭,所以它是生灭之法,是暂时之法,我们没有主导性的。

  观性元真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而我们的真实之法是常住妙明,不动周圆的一种真实的功德。

  这地方讲到一个观念:

  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真中本来没有妄,一个菩萨不容易啊!他面临的是内心无量无边的烦恼,要面对无量无边的罪业。那他怎麽办,他云何应住呢?他凭什麽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他用什麽理由讲出一句话?

  其实靠这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一念的心性当中本来就没有烦恼,本来就没有罪业,这个菩萨才能够安心的安住下来。那只是一种缘生缘灭的假相,都是可以消灭的。

  对这地方的胜解会影响我们菩提心是不是真实的发起来,就是本来没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有生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胜解的观念,「正念真如」。或者我们说「安住真如」。你经常要远离五阴的假相,安住在你真实的心性,这是第一件事情。

  甲二、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动)

  第二、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就没事的,五阴身心它可不会放过我们的。因为过去我们跟它打成一片,太熟悉了,你对治它,它肯定要反弹的,真妄交攻,所以才会有五十种阴魔。那怎麽办呢?你不要乱动,不迷、不取、不动。你不要乱动它就消失掉,你一乱动你就完了,五阴的魔境要的就是你乱动,一念妄动全体残。那怎麽不乱动呢?

  客不成害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煖气渐邻,不日消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然彼诸魔,魔从二方面来说:第一个是什麽?你的冤亲债主,他不会放过你,过去生我们对不起他,你现在想要往生淨土,他不同意的,这是一种魔障,冤亲债主。

  第二、大力鬼神,魔王当然不会亲自找你,他根本不把我们当一回事,他派他的大力鬼神来干扰你就够了。

  这二种人看到你在那个地方念佛要求生淨土,他的心情大怒,非常生气。但是有一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他生气是他生气,彼尘劳内,我妙觉中。他安住在一种生灭颠倒的妄想当中,我们安住在清淨的妙觉心中,咱们二个是不同的道路啊!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这地方讲出一个譬喻:如风吹光,如刀断水。第一个、风跟光的譬喻;你看风吹来吹去,光明会动摇吗?当然光明不会动摇嘛!如刀断水,刀可以把水断掉吗?断不了。

  所以说,真跟妄是不能够接触的,它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心,这二个是二码子事。

  汝如沸汤,彼如坚冰,煖气渐邻,不日消殒

  这又讲到另外一件事情,不但是各走各的,而且还邪不胜正。怎麽说呢?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在妄想当中,他就如冷坚冰。诸位你想想看,是坚冰把热汤消灭,还是热汤把坚冰消灭?当然是热汤把坚冰消灭,我是热汤,你靠近我,你就融化,这是邪不胜正的道理。

  所以徒恃神力,但为其客;魔王冤亲债主在那个地方很生气,但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他只是客人,客人就是他没办法主导我们,真如本性充满了正气,活在妄想是幽暗之气,他怎麽能够干扰你呢?但是他不能干扰我们,的确我们看到很多人,被魔境一干扰的时候都退转,这怎麽回事?

  迷乱由主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原来不是冤亲债主破坏我们的戒定慧,会成就破乱戒定慧是我们的主人,迷惑颠倒,客人才有机可乘。你自己颠倒,你不坚持真如,你从真如当中退出来活在妄想,他才有办法对治。

  我们在正念真如的时候,活在光明当中,黑暗不敢靠近,但是你一离开光明,黑暗就进来了。你不能离开三宝,离开三宝你就完了!你说,修行很辛苦啊!你不修行你更糟糕,问题在这裡,不是说修行很辛苦,你难道还有其它选择吗?

  你修行这个光明是把你保护住,外面很多魔王恨不得你赶快出去,你一退转,魔王就把你抓住,等你很久了!

  所以主人,你不能迷惑啊!你一迷惑,你的光明消失了,魔王就有机可乘,所以我们自己是自己伤害自己才有办法。

  悟则必胜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所以我们在面对魔境的时候,你肯定在修学过程当中打了妄想。没关係!赶快把正念再提起来,安住在禅那当中,安住在真如心中,只要我们的心中保持一念的觉悟而没有迷惑,魔王是无奈如何的!

  前面说过,他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如,他是黑暗,你是光明,他怎麽拿你有办法呢?

  所以我们不断的坚持真如,五阴的魔境慢慢慢慢就被光明所消失了;魔境都是属于幽暗之气,我们真如是属于光明之气,所以时间久了自然自动消失,它怎麽敢留下来破乱你的禅定呢?

  我们会被魔境所干扰表示你没有坚持光明。很多人说,为什麽有黑暗?因为你没有坚持光明,你坚持光明,黑暗就消失掉。我们打佛七的时候也是这样,你看有些人念佛的时候,念了三天,欸他就上路了!佛号念得非常好,有些人念了三天,心都还是乱七八糟。

  你说:我妄想很重。这不是理由,这跟妄想重不重没有关係,每一个人来打佛七妄想都很重,哪一个人妄想不重啊?关键是你要不要坚持佛号,不是说妄想重不重,你坚持佛号,佛号是清水珠,「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你坚持佛号,妄想就消失了。所以打佛七,看谁能够上路就是谁对佛号的坚持,谁对佛号的皈依心强,谁就上去了。真如本性的道理也是这样,你要坚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掉,不过那一分的坚持是来自于胜解,你要如实的了解。

  甲三、功德超胜

  迷故成障    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众生怎麽就有六道轮迴的痛苦呢?是不是上帝创造的呢?

  不是!是我们一念迷惑颠倒的心,我们背离我们真如的觉性,而去追求外在的尘劳,所以才招感烦恼业力,才有这六道之相。

  六道的痛苦是一念妄想变现出来的,是自己创造出来,是一念的妄想。

  悟则功超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徧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佛陀的功德是怎麽来呢?

  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理事无碍,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事事无碍,内心安住不动道场,同时普徧十方,他的法身能够含徧十方的无尽虚空,在一个小的毛端当中,现广大的宝王刹,在小的微尘当中现广大身,转大法轮。

  为麽佛陀有这麽多功德?因为他随顺于一念妙明的不生灭心,而顺从于如来藏,所以开发这个功德。

  结示劝修    灭觉合尘,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因为他远离世间的妄想,顺从真如本性,所以把真如的功德开显出来。

  这地方的总结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我们生命当中,我们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们还是活在过去,我们还是随顺我的妄想,我想要干什麽就干什麽,那就完了!你今生没有希望,你来生更没有希望,你就是走上一个颠倒痛苦的道路去,你自己选择的。痛苦了很久,总有一天你觉悟了,你在读《愣严经》,你还得乖乖的回来,你还是要走这一条路,因为你没有其它路可以走,你离苦得乐只有回到真如。所以我们现在继续选择随顺妄想,那就是故发尘劳,有世间相,这佛陀也救不了你。

  第二、我们正念真如,顺从真如,顺从弥陀的本愿,欸!我现在不够好,但是我们慢慢慢慢走向光明,走向功德。

  这就看你要觉悟不觉悟,你的心,痛苦也是它,快乐也是它,你要顺从妄想,那就生死流转,你要顺从真如,那就创造功德,生命就在你一念之间。当然这一念的抉择,你要花很多、很多时间的学习,包括生命中的经验,你才能够产生强大扭转的力量。

  当然我们要改变自己不是那麽容易,但是至少你要先承当,先相信你有真如本性,你先相信五阴身心是生灭的、是痛苦的,先相信这件事情。先给自己生命的方向先明确,返妄归真,然后再配合念佛,『禅淨双修』,那就更殊胜。

  我们这一部经,我刚刚在上课之前讲过,《愣严经》是破除虚妄,它的定位是破除虚妄,至于开显功德这一部份,就是未来我们,比方说『梵网经、法华经、华严经』这一部份,如果有因缘的话,那我们就知道怎麽样依止真如,依体起用,积功累德创造万德庄严。但是这一部经起码,他告诉我们怎麽去远离妄想,怎麽去安住真如。

  我个人认为,即使你不修『法华经』、不修『华严经』,你能够用本经的不随妄转。说:我妄想很多,但起码我能够安住真如不随妄转,然后再配合佛号,你肯定可以往生。我不敢保证你今天能够成就很大功德,你要成就功德,那你要修『梵网经 』,怎麽去发起菩提心,断恶修善度众生--『法华经』。但起码你修《首愣严王三昧》,你能够做到不随妄转,心常觉照,不随妄转;烦恼很多,但是我还是正念分明,烦恼打你的,我安住在我的真如,那麽这个时候,就像忏公师父常说的:「在本来无一物当中,把佛号提起来。」一方面顺从真如,一方面顺从本愿,达到临终的正念,肯定可以做到。积功累德到了淨土以后再做也可以、也可以!

  所以本经我觉得它在整个菩萨道当中,破除虚妄,安住真如,这是我们整个修学的宗旨。

  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15.三过与三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16.内在的调伏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17.我执的布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18.惭与信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19.漫谈

 

后五篇文章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14.实修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二十一)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二十)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13.胜义菩提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