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达摩难陀法师: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第二十一品 杂品 |
 
达摩难陀法师: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第二十一品 杂品 《宝经》的威力 如果舍弃小小乐,可以获得更大的乐,那么智者应舍弃小小乐,追求至善的乐。------290偈 毗舍離有一年发生严重干旱,更造成饥荒,所有的农作物几乎完全没有收成,很多人饿死,流行性传染病也爆发了。城里的人无法处理死人的尸首,所以尸臭满城,也引来很多邪恶的精灵。 城里的人,无限哀伤,便想办法向四方求援,但最后决定寻求佛陀的协助。所以由離车国摩诃利王子率领的代表团就向宾比萨拉王进言,请国王邀请佛陀到毗舍離城来帮忙解决他们的困境和哀愁,但国王叫他们亲自前去邀请佛陀。佛陀知道此去可以造福众人,也就同意前往。 佛陀和众多比库抵达毗舍離城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把城里冲洗清净。佛陀被安排住进一座特别准备的客房,这时候,沙咖天帝率领诸天神前来向佛陀礼敬,众多邪恶的精灵因而逃离。当天晚上,佛陀开讲《宝经》,并要阿难达绕城复诵该经文。阿难达依照佛陀的指示去做,由于该经具有保护的力量,很多生病的人都康复了。佛陀一连七天都讲相同的经文,第七天结束的时候毗舍離城一切恢复正常。大雨也把城里所有的污秽物清洗干净。離车王子们和毗舍離城的百姓从此快活过日子,不再郁闷,他们也非常感激佛陀的帮忙。 唯有爱可以止息恨意 (注) 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而使他人痛苦的人,将为瞋恚所束缚而无法解脱。(偈291) 沙瓦提城中有一位妇人养了一只母鸡。每次母鸡下蛋时,这妇人就打破鸡蛋,惹得母鸡非常生气,也因此,下一世时这只母鸡往生成猫,妇人往生成母鸡,更凑巧的是,两人往生在同一栋屋子里。猫于是吃光母鸡生下来的蛋。再下一世时,母鸡变成豹,猫变成鹿,豹咬死鹿和它的子女。两人之间累世的仇恨不断地上演。佛陀在世时,他们又变成一位妇女和一只恶魔。 有一次,这妇女,她的丈夫和幼小的儿子一齐从娘家返回他们靠近沙瓦提城的家时,在路旁的池塘边休息,妇人的丈夫跳进池塘洗澡。这时候,她认出有个人是恶魔的化身,而且就是自己累世以来的世仇。她赶紧带着孩子,急忙逃往佛陀正在讲经说法的经舍,把孩子放在佛陀的脚下。这恶魔因此无法进入。佛陀叫恶魔进来,并且告诫她们两人:「今天,妳们两人如果没有来到我这里,妳们累世以来的仇恨就永无止尽。仇恨无法平息仇恨,只有慈悲才能止息仇恨。」仔细思量佛陀的教诲后,两人明白仇恨确实一无是处,并承认彼此的愚痴,便决定止息累世以来无意义的仇恨。 装饰拖鞋的比库们 傲慢而且放逸的人应该作的事 (注1) 都不作,不应该作的事 (注2) 却都作了,烦恼因此增长。(偈292) 精进修习观身是苦的人,不作不应该作的事,应该作的事则不间断,如此观照的人,烦恼减少。(偈293) 有一群住在跋提的比库只对制作、穿着装饰过的拖鞋有兴趣,而疏忽修行。有人向佛陀报告这件事,佛陀告诫这群任性的比库:「比库们!你们加入僧团是为了要究竟解脱。但你们却只知道制造并穿着有装饰的拖鞋!」听完佛陀的劝诫后,这群比库痛改前非,精进地寻求解脱之道。 备注:1. 持戒、修习禅定等。2. 装饰雨具、拖鞋、钵等。 杀害父母的比库 阿拉汉杀父(傲慢)母(欲爱),害刹帝利族二王(断见与常见),破王国(十二处)及其官员(执着),而不后悔。------294偈 婆罗门(阿拉汉)杀父(傲慢)母(爱欲),害婆罗门族二王(断见和常见),扫除老虎当道的危险道路(五盖),而不后悔。------295偈 有一次,远地的一群比库来揭达林给孤独园向佛陀顶礼问讯,拉枯塔卡跋提比库正巧从不远处的地方经过,佛陀便指着他向这群比库说:“比库们!看那比库!他杀死自己的“父母”,而且一丝悔恨之心也没有!“这群比库对佛陀的话十分困惑,因为他们知道拉枯塔卡跋提比库并没有杀害父母,所以恳求佛陀加以解释。佛陀因此向他们进一步解释其中的涵意。其实这是譬喻,意思是说,阿拉汉去除贪爱、贡高、邪见,和对六根与六尘的执着。所谓的“父母”,分别指的是贪爱和贡高,常见和断灭见就是两位国王的譬喻,执着就是收取所得税的税务官,而六根与六尘就是王国。 男孩和众多的精灵 笱达玛(注1)的弟子,时刻保持醒觉,日夜不分,常忆念佛宝(注2)------296偈 笱达玛的弟子,时刻保持醒觉,日夜不分,常忆念法宝。------297偈 笱达玛的弟子,时刻保持醒觉,日夜不分,常忆念僧宝(注3)。------298偈 笱达玛的弟子,时刻保持醒觉,日夜不分,常观身不净。------299偈 笱达玛的弟子,时刻保持醒觉,日夜不分,常乐不杀生。------300偈 笱达玛的弟子,时刻保持醒觉,日夜不分,常喜乐禅修。------301偈 有一天王舍城里的一位砍柴工人和他的儿子上山去砍柴。傍晚要回家的半路上,他们在靠近墓园的地方进食,也把两只公牛的軛解下来,让它们去吃草。但这两只牛却在他们不注意的情况下走失了,砍柴工人发现牛不见了,就去找牛,而叫儿子留下来看顾木柴。这砍柴工人最后在城里找到牛,但天色已晚,城门都关上了。他的儿子只好一个人在牛车下过夜。 砍柴工人的儿子虽然年纪还小,但心中经常系念佛陀的殊胜。那天晚上,两个恶魔企图吓唬、伤害他。当其中一位恶魔拉他的腿时,他大声喊:“南无佛!”恶魔听到这男孩的叫声时,受到惊吓,反而觉得应照顾这男孩。其中之一的恶魔留下来保护男孩,使他免于任何危险,另一恶魔则到宾比萨拉王的宫里去偷取食物,并且留下文字,叙说他拿走王宫的食盘和其用途,这些文字只有宾比萨拉王才能看见。两位恶魔就喂养这男孩,一如他们的孩子般。 第二天清晨,国王的仆人发现王宫的盘子不见了,就四处去找,但全找不着。最后,他们发现盘子在男孩身上,认为这男孩是小偷,而把他带到国王面前。但当国王看见盘子上的文字时,就询问男孩。男孩回答说当夜曾被父母喂食,吃饱后,他心满意足的入睡了,毫无恐惧之心,除此以外,他一概不知。国王就请男孩的父母来询问,之后,国王携带他们一齐去见佛陀。 国王问佛陀:“是不是只有系念佛陀的殊胜才可以保护人,免于恶魔的迫害和危险?或者,系念佛法的殊胜也同样有效?”佛陀说:“国王啊!系念佛陀不是唯一可以保护人,免于恶魔和危险的方法,对六根中任何一根具足正念,都是护持一个人,免除恶魔迫害和危险的好方法。” 注1:佛陀未出家的俗名。 注2:忆念佛陀的殊胜修持。 注3:忆念僧宝的殊胜。 生命中没有究竟的满足 出家修行的生活艰苦,在家的生活痛苦,与不同心性的人共住痛苦,生死轮回苦,所以不要在轮回了!不要一再受苦!------302偈 十月和十一月的月圆之夜,毗舍離城灯火通明,城里的人大肆庆祝众星云集的节庆,祈求众星不要降下灾殃,他们高歌、狂舞,尽情享乐。这时候,有一位比库站在精舍远眺望城里的一切。他感到一阵落寞,对自己的出家生活不满,而喃喃自语道:“再没有任何人的日子比我更糟糕了!”就在这刹那间,林子的守护灵现身在他面前,告诉他:“地狱众生羡慕天神的命运,同理,城里的人羡慕生活在林子里的人(指修行的人)。”这比库明白这道理后,后悔曾经如此看轻比库的命运。 第二天一大早,他去向佛陀顶礼问讯,佛陀忠告他努力观想世间的无常变化。佛陀也告诫他,一切众生皆苦。 有德行的人不虞匮乏 正信,持戒的人,有声誉和财富(注)的人,到处受人尊敬。------303偈 质多罗听完沙利子尊者的说法后,证得三果。有一天,他满载一车子的食物和其它要供养佛陀和众多比库的东西,出发前往沙瓦提城。正当他向佛陀顶礼问讯时,鲜花恰如天雨般,奇迹似的遍洒在他身上。他停留在精舍的好几天里,一直供养佛陀和比库们。而天神总是装满他的食物和供养品,是他不虞匮乏。 就在他回去的前一天晚上,他把所有的东西都供养给僧团,但天神又用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装满他已空的车乘。阿难达看见这段日子里质多罗的供养品不断为天神补充,就问佛陀:“世尊!是不是因为质多罗前来供养您,所以才能拥有这些无价的东西,如果他供养其他人,也会有这些礼物吗?” “阿难达!质多罗信仰坚定,又慷慨布施,无论他到何处,都会获得财富和荣耀。” (注)指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圣财。 空间距离不是问题 善良的人如喜马拉雅山,即使身在远方,但声誉到处传播;邪恶的人如夜晚射箭,虽然近在咫尺,别人却视若不见。 给孤独长者和郁瞿娄年轻时,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受教。郁瞿娄有位儿子,给孤独长者有一位女儿。当儿女成年后,郁瞿娄就向给孤独长者请求让这对小儿女成亲。结婚之后,给孤独长者的女儿脩摩迦提就住在夫家,但郁瞿娄一家人对佛法毫无好感。有时候,他们甚至邀请裸形外道到家中来,每次脩摩迦提的公公都会要求她一齐向这些裸形外道礼敬。但由于害羞和不习惯见裸形外道,她都加以拒绝。相反地,他告诉婆婆有关佛陀和他的殊胜。 她的婆婆听到脩摩迦提叙说种种佛陀的事后,急于想见佛陀,所以就允准她邀请佛陀前来家里,接受供养。她就开始准备食物和其它供养品,一切就绪后,她爬到楼上去,面向揭达林给孤独园,备妥鲜花,焚香,心中同时观想着佛陀的殊胜德行,然后说出自己的愿望:「世尊!我诚恳地邀请您和众多比库明日前来应供。愿佛陀知道我的邀请。」 这时候,给孤独长者在揭达林给孤独园请佛陀于第二天至他家接受供养,但佛陀回答说,他已经答应脩摩迦提,明日将接受她的供养。给孤独长者十分困惑地对佛陀说:「但,世尊!她并不住在沙瓦提城,而住在很遥远的地方!」 「不错,但善良的人虽然在遥远的地方,却像身边的人一样为人所察知!」佛陀如是回答。 第二天,佛陀和比库们到郁瞿娄的家去接受供养。郁瞿娄夫妇对佛陀的殊胜和庄严,十分感动,就向佛陀顶礼问讯。供养完后,佛陀为他们说法。从那天起,郁瞿娄一家人都成为佛陀坚定的信徒。 独处比较好 独自坐卧,独自经行而不倦怠,独自调御的人,喜乐居于林中僻静处。 伊卡非哈如尊者不喜欢与众多比库居止一处,他宁可一人独处。独处时,他不论行、住、坐、卧都努力修习正念现前。其他比库不了解他,就向佛陀报告这件事。佛陀不仅没告诫他,反而称赞他:「他做得对!比库独处是好事啊!」
----------------------------------------------------------------------------------------------------------- 更多达摩难陀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