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音乐产业发展的助推 |
 
宗教对音乐产业发展的助推 作者:张志鹏 在创意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音乐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在德国,文化创意产业年产值约125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07万亿),其中的10%来自于有关音乐演出、无线音乐、MP3下载以及其他音乐衍生品。音乐产业的发展还会带动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类对音乐艺术的探索和发展。在音乐艺术产生、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宗教活动不仅保存、提升和创新了音乐艺术,而且为音乐产业的兴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首先,宗教对音乐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繁荣。几乎所有宗教都非常重视利用音乐来宣传教义的核心思想和完成宗教的仪式活动,同时,还强调通过音乐来净化人的心灵。 在宗教活动和宗教仪式的助推下,音乐艺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繁荣。例如,古老的道教音乐是出于对道教诸神的崇敬,对道教教义的崇信,对道教教规的崇尚而产生的,主要用于颂赞神仙、祈福禳灾、超度亡灵和修持养炼。道教音乐在美学思想上反映了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和清静无为,既出世又入世的根本宗旨。道教音乐在风格上多追求庄重、肃穆的情调,以配合宗教仪式特定氛围的需要。从内容上来看,道教音乐由声乐和器乐两部分组成,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独唱、齐唱、独奏、合奏、伴奏等,各种曲式搭配,贯通于整个法事活动。道教音乐中的器乐,也几乎包括了所有汉民族乐器。近代道教音乐,基本上承袭了明代以来的音乐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遗产之一,为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其次,宗教活动促进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保留和传播。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民间音乐往往成为宗教音乐的“活水源头”,同时,宗教活动也促进了这些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保留和广泛传播。例如,公元前后,天竺(今印度)的佛教音乐甚盛,后随佛教传入我国,在当时被称为梵呗。佛教音乐渗透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不仅对我国民间说唱音乐、音韵学、乐律、音阶以及字谱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它还吸收和保留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大量元素。在实践中,僧人们的梵呗唱腔有安徽黄梅戏调、越剧调、江苏小调、浙江一带的小调等多种。 伊斯兰教的音乐也保留了多个民族和地区的音乐文化。日本著名的比较音乐学者岸边成雄在其所著的《伊斯兰音乐》一书中认为,伊斯兰音乐的起源包括阿拉伯沙漠地带固有的原始音乐、波斯音乐、希腊音乐以及印度音乐4个部分。伊斯兰音乐对我国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都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中原地区的音乐和我国回族的音乐也有一定影响。 最后,宗教深刻地影响了现代音乐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以唱歌方式赞美上帝是基督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表现形式在发展中有着重大变化。最初,这些赞美上帝的歌曲是用乐器伴奏的。到了中世纪,在基督教会的歌曲伴奏中,除管风琴外,一切乐器都被禁止使用。8世纪以后,格列高利素歌成为西方基督教会歌曲的最高准则。16世纪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也促成了基督教音乐的改革。在民间音乐的影响下,马丁·路德创制了全体会众用本民族语言(德语)演唱的众赞歌,取代了格列高利素歌的地位,并成为康塔塔、受难曲、清唱剧等戏剧性宗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了今天的西方音乐。 在创意经济的今天,宗教音乐本身也在持续地发展创新之中。例如,一些宗教音乐改变了严肃、单调的模式,选择流行化的演唱伴奏方式,以吸引较年轻的信仰族群,还有一些宗教组织开始利用新的音乐营销和推广模式发展宗教。2009年,我国音乐产值仅约26亿元人民币,借鉴宗教音乐资源来发展音乐产业未尝不是一种方向。 来源:中国民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