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钱钟书诗论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钱钟书诗论研究
  [ 作者: 潘少瑜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台湾国立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钱钟书诗论研究
  【英文标题】The Research on Ch''ien Chung-Shu''s Poetics
  【文章作者】潘少瑜
  【指导教师】柯庆明
  【文章页数】163页
  --------------------------------------------------------------------------------
  【中文关键词】钱钟书|诗论|神韵|以禅喻诗|沧浪诗话|文如其人|诗史|文学史观
  【中文摘要】钱钟书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大家,其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已成为重要参考书籍,中国大陆所谓《钱学》亦日渐兴盛,但学者对钱钟书的诗论却缺乏全面性的探讨,以致其论诗主旨不彰,因此笔者以《钱钟书诗论研究》为题,希望找出钱钟书诗论之主旨精神与渊源,以达到提纲挈领的功效。经过本论文的探讨,发现钱钟书诗论的重要渊源为以下三者:一、 新批评(特别是艾略特):新批评对钱钟书的影响主要在于反对史传批评(包括反对训诂考证的解诗方式)、作品本体观,以及否定文学《进化》或《退化》观方面;而钱钟书重作品形式技巧、轻内容思想的主张,应该也与新批评有关。二、 同光体(特别是陈衍):陈衍对钱钟书的影响似乎在于考索源流的作风上,而其诗论(《石遗室诗话》)与为诗之宗主、偏好,也成为钱钟书《谈艺录》许多章节的写作动机,例如韩愈、王安石、梅尧臣、黄庭坚、杨万里、陆游、钱载、黄遵宪等人,均为同光体诗家(尤其是陈衍)所推崇,而《谈》书中对这些诗人的讨论几占全书的四分之一,更不用说从这些人的诗作中所引伸出的问题了(例如对仗句法、《以文为诗》、《学人之诗》等等)。除此之外,在对竟陵派、王士祯等人的批评上,钱钟书似乎也受了陈衍的影响,而他的评诗标准如追求高雅、要求韵味含蓄、反对盲目学古……等等,又如注重诗人之学的主张,都明显与陈衍(或说同光体)诗论相合。三、 神韵派(特别是严羽):神韵被钱钟书视为诗中最高标准,又曾于《谈艺录》里大幅阐发严羽所谓《妙悟》、《别材别趣》、《以禅喻诗》等观念及其相关问题,并对《沧浪诗话》推崇备至,且以西方象征派诗论及现代文学理论与神韵诗论相比附,而在《管锥编》中更对《韵》和《神韵》多所解说,并抄录《永乐大典》中范温《潜溪诗话》论《韵》的长篇佚文;可见神韵派诗论于钱钟书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名作《中国诗与中国画》,或许即为神韵诗论所引发的课题。钱钟书不信任系统性的理论,只零星地运用部分概念来解释文艺现象,(例如《通感》),而大部分时间他所处理的是实际批评的问题,如此一来,原始资料的搜集与评判便显得相当重要;同时钱钟书所采取的传统诗话和札记的写作形式,更使得其著作的包容度增加,足以吸纳纷歧而繁多的资料,这形成了钱钟书学术著作的一个特点,往好的方面看,可谓实事求是;而往坏的方面看,则是庞杂琐碎。笔者认为,这样的写作形式是为了使文学研究能够如同科学一般严谨,而钱钟书《打通》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则显示了他的野心,不但证明了《谈艺录》书中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信念,同时也是钱钟书诗论的主要贡献之一。
  --------------------------------------------------------------------------------
  【论文目次】
  绪论:碧海掣鲸闲此手,祇教疏凿别清浑第一节:钱钟书简介1
  第二节:《钱学》研究现况6
  第三节:本论文研究动机与目的7
  第四节:本论文研究范围与方法8|
  第五节:本论文章节分配说明8
  第一章:苦心取境破天悭,妙手穿窬探椟蕴--钱钟书诗论的基本概念第一节:《诗》的概念10
  第二节:《好诗》的标准18
  第二章:晨书暝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市恩--钱钟书诗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一节:对诗人与作品的研究(上)30
  第二节:对诗人与作品的研究(下)52
  第三节:钱钟书诗歌研究的特色与精神69
  第三章:微茫未许言诠落,活泼终看捉搦空--钱钟书论神韵派诗论:以严羽《沧浪诗话》为重心第一节:论《神韵》81
  第二节:论《以禅喻诗》(上)93
  第三节:论《以禅喻诗》(下)102
  第四章:荒唐满纸古为新,流俗从教幻认真--钱钟书论诗与史的关联第一节:对《诗史》成见的批判113
  第二节:心画心声总失真125
  第三节:钱钟书的文学史观137
  结论:七情万象强牢笼,妍秘安容刻划穷--简评钱钟书诗论148
  参考文献152
  --------------------------------------------------------------------------------
  【参考文献】
  一、
  钱钟书,《谈艺录》增订本,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77年11月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78年12月
  钱钟书,《宋诗选注》增订本,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79年9月
  钱钟书,《七缀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79年5月
  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12月北京2版4刷
  钱钟书,《槐聚诗存》,台北:时报文化,1994年11月初版1刷
  钱钟书,《石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初版
  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版1刷
  Ch'ien Chung-Shu(钱钟书),"Su Tung-po's Literary Background and His Prose-poetry."《学文月刊》第一卷第2期,1934年6月1日
  C. S. Ch'ien(钱钟书),"Critical Notice: R. P. Henri Bernard, Le Pere Matthieu Ricci et la Societe Chinoise de son temps (1551-1610)." Philobiblon 1 (June 1946).
  C. S. Ch'ien,"Critical Notice: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The Chinese: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 Philobiblon 2 (September 1946).
  C. S. Ch'ien,"Critical Notice: Clara M. Candlin Young, The Rapier of Lu, Patriot Poet of China." Philobiblon 3 (December 1946).
  C. S. Ch'ien,"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Philobiblon 4 (March 1947).
  C. S. Ch'ien,"Correspondence(答Paul E. Burnand)." Philobiblon Vol. II 1 (September 1947).
  C. S. Ch'ien,"Tragedy in Old Chinese Drama." Renditions (spring 1978).
  二、
  (汉)扬雄 着,李轨 注,《扬子法言》,台北:世界书局,1955年11月台一版
  (晋)陶渊明 着,杨家骆 主编,《陶渊明诗文汇评》,台北:世界书局,1953年初版1刷,1998年5月2版1刷
  (南齐)谢赫 等着,《古画品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1版1刷
  (梁)刘勰 着,范文澜 注,《文心雕龙注》,台北:学海出版社,1991年2月再版
  (梁)钟嵘 着,陈延杰 注,《诗品注》,杭州:杭州古籍书店,1988年9月1版1刷
  (唐)杜甫等 原作,周益忠 撰述,《论诗绝句》,台北:金枫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初版
  (唐)张彦远 着,毛晋 校订,《历代名画记》,台北:广文书局,1971年6月初版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长安出版社,1991年2月出版
  (宋)严羽 着,郭绍虞 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台北:里仁书局,1987年4月1日初版
  (宋)严羽 着,黄景进 撰述,《沧浪诗话》,台北:金枫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12月初版
  (金)元好问 着,杨家骆 主编,《新校元遗山集笺注》,台北:世界书局,1964年2月初版
  (明)杨慎 着,杨有仁 编,《太史升庵文集》八十一卷,明万历十年四川巡抚张士佩刊本
  (明)钟惺、谭元春 同编,《古诗归》十五卷,明万历丁巳刊本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台北:广文书局,1962年8月初版
  (清)王士祯 着,张宗柟 纂集,《带经堂诗话》,北京:人文学出版社,1963年11月一版,1982年11月2刷
  (清)何文焕 辑,《历代诗话》,台北:艺文印书馆,1964年
  (清)张惠言 录,董子远 续录,《词选》,台北:广文书局,1970年1月初版
  (清)章学诚 着,叶瑛 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3月1版2刷
  (清)冯班,《钝吟杂录》,台北:广文书局,1969年9月初版
  (清)黄宗羲 着,沈善洪 主编,《黄宗羲全集》,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初版
  丁福保 编,《清诗话》,台北:木铎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
  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台北市:木铎,1983年初版
  陈衍,《石遗室诗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1年12月台一版
  陈衍,《宋诗精华录》,台北:广文书局,1990年10月再版
  王国维 原作,林玫仪 导读,《人间词话》,台北:金枫出版社,1991年6月再版
  三、
  (美)胡志德 着,张晨 等译,《钱钟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1990年12月1版,1991年6月2刷
  孔庆茂,《钱钟书传》,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10月1版2刷
  王吟风 编着,《走出魔镜的钱钟书》,北京:金城出版社,1999年1月1版1刷
  田蕙兰、马光裕、陈珂玉 选编,《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2版2刷
  牟晓明、范旭仑 编,《记钱钟书先生》,辽宁:大连出版社,1995年11月
  何开四,《碧海掣鲸录-钱钟书美学思想的历史演进》,成都:成都出版社,1990年3月
  李洪岩,《智者的心路历程-钱钟书的生平与学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李洪岩,《钱钟书与近代学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1版,1998年9月3刷
  辛广伟、李洪岩 编,《撩动缪斯之魂-钱钟书的文学世界》,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1版1刷
  周振甫、冀勤 编着,《谈艺录导读》,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5月初版1刷
  胡河清,《真精神与旧途径-钱钟书的人文思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1版1刷
  胡范铸,《钱钟书学术思想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
  范旭仓, 李洪岩编,《钱钟书评论》,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初版
  张文江,《文化昆仑-钱钟书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
  陈子谦,《钱学论》(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1版1刷
  陆文虎 编,《《管锥编》《谈艺录》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1版1刷
  陆文虎 编,《钱钟书研究采辑1》,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11月
  陆文虎 编,《钱钟书研究采辑2》,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2月1版1刷
  陆文虎,《《围城》内外-钱钟书的文学世界》,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2年2月
  舒展 编,《钱钟书论学文选》,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年
  蔡田明,《管锥编述说》,中国友谊出版社,1991年4月1版1刷
  郑朝宗 等着,《《管锥编》研究论文集》,福建:福建人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
  钱钟书研究编委会 编,《钱钟书研究》第一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11月初版1刷
  钱钟书研究编委会 编,《钱钟书研究》第二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1月初版1刷
  钱钟书研究编委会 编,《钱钟书研究》第三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5月初版1刷
  王大吕,《《中西会通》与钱钟书的文化《打通说》》,《文化研究》1993年3期
  左鹏军,《钱钟书论黄遵宪与晚清诗坛》,《中山人文学术论丛》第一辑,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
  吴忠匡,《记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附录,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宋秀丽,《《管锥编》的训诂理论与实践》,《贵州大学学报》,1991年4期
  李元洛,《卷里诗裁白雪高--略论钱钟书对《好诗》的看法》,《联合文学》第5卷第6期,1989年4月
  李忠初,《喻苑巨擘--浅论钱钟书在比喻理论上的杰出贡献》,《语言文字学》,1994年4期
  杜松柏,《钱钟书宋诗选注之评论》,《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22卷第5期,78年5月
  周诚真,《钱钟书的《论李长吉诗》》,《诗学》第二辑,台北:巨人出版社,1977年
  季进,《阐释之循环--钱钟书初论》,《国文天地》第8卷第2期,1992年7月
  林校生,《历史知识的特质--钱钟书的文献史学之一》,《福建论坛》,1992年4期
  林祥征,《钱钟书诗经研究方法论》,《1993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林耀椿 编,《钱钟书研究书目(1913-1995)(上)》,《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七卷第1期,1997年3月
  林耀椿 编,《钱钟书研究书目(1913-1995)(下)》,《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七卷第2期,1997年6月
  柯灵,《闲话中书君》,《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附录,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胡亚敏,《钱钟书与比较诗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4月
  胡范铸,《风格:真伪的认识与现象的发覆-钱钟书学术与艺术思想研究之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期
  胡范铸,《超越文学派别观念的界障:钱钟书学术与艺术思想研究》,《北方论丛》,1991年2期
  夏志清,《追念钱钟书先生-兼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趋向》,《人的文学》,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7年
  徐达,《诗文用典论--读钱札记》,《贵州大学学报》1991年4期
  徐达,《钱钟书论《沧浪诗话》》,《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2期
  袁晖,《对于《通感》辞格的再认识》,《扬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2期
  马钧,《片断思想的哲学功能--钱钟书学术思想衍论》,《贵州大学学报》1993年4期
  张文江,《《谈艺录》补订本和《七缀集》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2期
  张仲谋,《《宋诗选注》商榷》,张高评 主编,《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二期,1996年9月
  张隆溪,《自成一家风骨--谈钱钟书著作的特点兼论系统与片断思想的价值》,《读书》1992年10期
  张隆溪,《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读书》1981年10期
  张德劭,《《管锥编》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社会科学》1992年6期
  梁锡华,《当时年少春衫薄--钱钟书先生的少作》,《联合文学》第5卷第6期,78年4月
  陈子谦,《《全体才是真理》--谈谈《管锥编》的方法论》,《书林》1986年4期
  陈子谦,《试论钱钟书《以实涵虚》的文艺批评》,《文学评论丛刊》第1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4月
  黄维梁 编,《钱钟书专辑》,《联合文学》第五卷第6期,1989年4月
  廖得为,《《管锥编》论通感的启迪》,《文艺论丛》第20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6月
  蒋寅,《《谈艺录》的启示》,《文学遗产》1990年4期
  郑淑慧,《钱钟书的《禅境》说》,《文艺研究》1991年1期
  郑朝宗,《再论文艺批评的一种方法--读《谈艺录》(补订本)》,《文学评论》1986年3期
  郑朝宗,《研究古代文艺批评方法论上的一种范例--读《管锥编》与《旧文四篇》》,《七缀集》附录,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79年5月
  郑朝宗,《怀旧》,《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附录,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郑朝宗,《续怀旧》,《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附录,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钟元凯,《借得丹青写精神--《谈艺录》方法谈》,《读书》1983年2期
  钟来茵,《《谈艺录》中《锦瑟》为诗集序说发凡》,《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2期
  蓝华增,《宋诗与意境--读钱钟书《宋诗选注》》,《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3期
  龚鹏程,《评钱钟书的《管锥编》》,《历史中的一盏灯》,台北:汉光,73年5月2版
  四、
  中共福建省邵武市宣传部、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编,《严羽学术研究论文选》,厦门:鹭江出版社,1987年10月1版1刷
  李锐清,《沧浪诗话的诗歌理论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健,《沧浪诗话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1966年7月初版
  黄景进,《严羽及其诗论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2月初版
  (北京大学)张健,《王士禛论诗绝句三十二首笺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
  王小舒,《神韵诗史研究》(1993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
  吴调公,《神韵论》,北京:人文学出版社,1991年9月1版1刷
  宋永珠,《王渔洋神韵说与李炯庵诗学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88年10月
  易新宙,《神韵派诗论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3年6月
  宫晓卫,《王士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1刷
  陈楷文,《王渔洋的神韵说及其诗的成就》,香港:新亚书院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年
  黄景进,《王渔洋诗论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69年6月初版
  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台北:黎明出版社,65年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文学出版社,1962年
  王金凌,《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古篇》,台北:华正书局,76年4月初版
  柯师庆明,《现代中国文学批评述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1版2刷
  徐寿凯,《中国古代艺文思想漫话》,台北:木铎出版社,75年元月初版
  袁行霈、孟二冬、丁放 等着,《中国诗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1版1刷
  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1版
  郭绍虞 编,《中国历代文学论着精选》,台北:华正书局,1991年3月版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4月
  郭绍虞、罗根泽 主编,《中国近代文学论着精选》,台北:华正书局,71年6月版
  陈庆辉,《中国诗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台北:华正书局,1975年3月台一版
  黄保真、成复旺、蔡钟翔,《中国文学理论史》,台北:洪叶文化,1993年初版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1版1刷
  刘大杰 等撰,《中国文学批评史》,出版地及出版者不详,1981年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台北:明伦出版社,1971年2月3版
  顾易生、蒋凡,《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4月版
  顾易生、蒋凡、刘明今,《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1版1刷
  王梦鸥,《文学概论》,台北:艺文印书馆,1982年10月2版
  朱荣智,《文气论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3月初版
  吴宏一,《清代诗学初探》,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元月修订再版
  吴彩娥,《清代宋诗学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
  吴淑钿,《近代宋诗派诗论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李玉梅,《陈寅恪之史学》,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2月1版1刷
  易蒲、李金苓 着,《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1版1刷
  柯师庆明,《境界的再生》,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3年12月初版6印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89年12月初版
  马亚中,《中国近代诗歌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6月初版
  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7月初版
  张葆全,《诗话和词话》,台北:国文天地杂志社,1991年2月初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61年6月台三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台北:启业书局,1972年12月台一版
  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古典文学研究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1版1刷
  陈寅恪,《陈寅恪先生全集》,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12月30日第三次修订版
  陈燕,《清末初的文学思潮》,台北:华正书局,1993年9月初版
  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83年8月初版
  黄永武、张高评 编着,《宋诗论文选辑》,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77年5月初版
  黄延复,《清华逸事》,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9月
  黄维梁,《中国诗学纵横论》,台北:洪范书店,66年12月初版
  杨淙铭,《石遗室诗话研究》,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1版
  廖蔚卿,《六朝文论》,台北:联经出版社,1978年4月初版,1985年9月第三次印行
  刘世南,《清诗流派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
  蔡镇楚,《中国诗话史》,长沙市: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5月1版1刷
  萧丽华,《唐代诗歌与禅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9月初版
  颜昆阳,《李商隐诗笺释方法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3月初版
  庞中柱,《晚清宋诗运动研究》,私立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龚鹏程,《文学批评的视野》,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1月初版
  龚鹏程,《文学散步》,台北:汉光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12月5日再版
  龚鹏程,《诗史本色与妙悟》,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4月初版
  五、
  (英)凯瑟琳·贝尔西(Catherine Belsey)着,胡亚敏 译,《批评的实践》(Critical Practice),1993年12月1版1刷
  Charles Chadwick 着, 张汉良 译,《象征主义》,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3年8月出版
  Hazard Adams,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Revised ed.,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2
  J. A. Cuddo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 3rd ed.,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2
  M. H. Abrams,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58
  M. H. 艾布拉姆斯 着,袁洪军、操鸣 译,《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批评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1版1刷
  Northrop Frye, Sheridan Baker, George Perkins & Barbara M. Perkins, The Harper Handbook to Literature,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1997
  Raman Selden & Peter Widdowso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third ed.,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3
  W. K. Wimsatt, Jr., The Verbal Icon: Studies in the Meaning of Poetry,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1954
  皮斯(Donald E. Pease)着,马向阳 译,《作者》,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编,张京媛 等译,《文学批评术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朱耀伟 编译,《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板桥市:骆驼出版社,1992年4月初版
  艾略特(T. S. Eliot)着,杜国清 译,《艾略特文学评论选集》,台北:田园出版社,1969年3月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着,陈中梅 译注,《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 月1版1刷
  韦勒克、华伦 等着,王梦鸥、许国衡 等译,《文学论--文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10月初版,1990年5月再版
  曹葆华 选译,《现代诗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4月台一版
  六、
  王钟陵,《新批评派诗学理论研究》,《文艺理论》1998年12期
  颜元叔,《新批评学派的文学理论与手法》,《文学的玄思》,台北:惊声文物供应公司,1970年1月30日初版
  沈谦,《文心雕龙论文学风格》,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主编,《古典文学》第二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12月初版
  袁鹤翔,《中西比较文学定义的探讨》,《中西比较文学论集》,台北:时报文化,1980年2月15日
  郭绍虞,《试从文体的演变说明中国文学之演变趋势》,《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台北:丹青图书有限公司,1985年10月台一版
  杨周翰,《历史叙述中的虚构--作为文学的历史叙述》,《当代》第29期,1998年9月1日
  杨松年,《杜诗为诗史说析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主编,《古典文学》第七集(上),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8月初版
  刘真伦,《诗史诠义》,《大陆杂志》90卷6期
  郑树森,《西方理论与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二卷第1期,页35,1992年3月
  邓仕梁,《释《放荡》--兼论六朝文风》,陈国球 编,《香港地区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5月初版
  尤信雄,《清代同光诗派研究》,《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第15期,1971年
  时萌,《近代宋诗运动的渊源与倾向》,《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1版1刷
  钱仲联,《论同光体》,《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9月1版1刷
  柯师庆明,《中国古典诗的美学性格--一些类型的探讨》,《中国美学论集》,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5月2版
  胡明,《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辨》,《南宋诗人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6月初版
  袁行霈,《诗与禅》,赵朴初、任继愈 等着,《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北:国文天地杂志社,1990年3月初版
  黄景进,《《以禅喻诗》到《诗禅一致》--严沧浪与王渔洋诗论之比较》,《古典文学》第四集,1982年12月初版
  黄景进,《王渔洋《神韵说》重探》,台北:行政院国科会科资中心,1995年
  黄维梁,《中国诗学史上的言外之意说》,《诗学》第二辑,台北:巨人出版社,1976年10月初版
  邓仕梁,《沧浪诗话试论》,《崇基学报》第10卷1-2期,1971年

 
 
 
前五篇文章

弘一法师与晚唐诗人韩偓

《红楼梦》后四十回佛学思想研究

《金光明经》文学特质之研究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考原

《〈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 序

 

后五篇文章

宋初九僧诗研究

《百喻经》及其故事研究

《红楼梦》佛家思想的运用研究

《六度集经》故事研究

龙兴寺舍利宝塔赋并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