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顺·吕澄佛学辞典》编者序 蓝吉富 佛教文化系由古今中外之全体佛教徒所点滴积聚而成,而其中的佛学思想体系,则来自历代少数佛学菁英份子的思考与缔造。一个时代的信仰水平,与当时弘法人员的佛学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而弘法人员的佛学素养,则往往受到古人称为“论师”的佛学菁英份子的匡扶与导引。 因此,一个时代的佛教信仰水平,与当时佛学菁英份子之多寡,及其佛学研究成果之是否为时代所接受,应有直接的关联。菁英份子多,其研究成果能被时人所汲取,则这一时代的佛法,自然较容易有良性的发展,信仰水平自然较易提升。反之,若当世无论师,或论师之见解不为时人所重。那么,可以推想得知的是,这一时代的佛教信仰潮流,必定是浅薄当道、泛滥无归。弘法者各说各话、信仰者正邪杂修。清明朗净的佛法可能变质为巫术,圣洁的菩萨道可能被扭曲为野心家蛊惑百姓的谎言,这些异化现象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并不是不可能的。 印顺法师与吕澄居士是二十世纪华人佛学界的二位菁英份子。他们的佛学造诣,用“博大精深”四字来形容,最是恰当不过。他们在古代佛学义海与现代国际佛学氛围中沉潜数十年,对印度各派、中国汉地诸宗,及藏传佛学都有深入而精辟的见地。在当前这种“习于肤浅、务为浮华”的时代潮流里,像他们这种具备博大精深之佛学功力的研究者,此后大概不容易再出现了。 正因为如此,“如何将这两位佛学大师的研究成果尽快传达给这一时代的后学”便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而思考的结论,便是这部辞典的编辑构想。我们希望透过这部辞典,能将两位大师的研究精华快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在查索之后,立即得知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独特看法。这对于有意深入佛学义海者而言,不啻平白握得两支佛学宝钥。从个人的研究角度来看,握此宝钥,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快速入门、快速进阶。从佛教的文化传承角度来看,这更是促成文化之良性薪传的重要环节。我们编辑这部辞典的基本用意,即在于此。 编者非常感谢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愿意斥资印行这部书。佛教文化的扎根工作是刻不容缓的,薪传工作尤不能等闲视之。前任及现任基金会主持人开证上人与传道法师为佛教文化的扎根与薪传所付出的心力,一向为台湾佛教文化界所熟稔,这次对本书编印工作的支持又是一次例证。编者愿意在这里向他们表达我内心的敬谢微忱。 二千年二月于台北·听雨僧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