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人都在享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精神遗产相对而言,一般来说,精神遗产大多是指文本资料,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不一样的是,不仅有文本,更重要的是涵括口传身授,一切非文本的传承形式,例如民谣、民谚、民歌,风俗习惯等等。这种文化遗产与生活在现代的我、你、他都息息相关。你可能没有读过《论语》,但不一定不知道“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俗话,此话即出自《论语》;可能不知道列子是何许人,但都知道“愚公移山”,这典故出自《列子》;没有读过元曲的,会用“笨鸟先飞”的成语,这是出自关汉卿折子戏的台词。许多经典文本,都已渗进日常生活,使我们的说话、行事以至价值准则,经常享用文化遗产。这种遗产不是经过文本阅读,而是从风俗民情中受到潜移默化,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处不在地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已存在,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可真正被概括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与物质遗产相提并论,获得这样高的认识,这是近几年的事。为什么具有悠久历史,对人类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遗产到现代才被提升为重要认识? 那是因为精英文化的霸权,导致人们对非文本的偏见。直到近代民俗学兴起后才开始重视非文本遗产。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当代高科技传媒事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全球化,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缘化,有的已失传而至消失,以至产生文化传承的危机,这才更引起有识者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自发的,一代又一代人累进式发展而形成,它凝集了各民族数十代以至数百代人的喜好和智慧。传自三千年前西周的乡饮酒礼,一直延续到清末,其尊老的古风体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风貌和理想、追求。有的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例如某些音乐和剧种,这对现代人来说,或许业已时过境迁,但无论其形式还是精神,与现代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保护各民族的历史遗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因为社会愈向前发展,离古代愈加遥远,前人的遗迹经受岁月的冲刷逐渐黯淡,而致湮没无存。这些都是一次性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失,犹如消失的民族记忆,这是人类的悲剧!
二、商品化冲击下的思索
危机是在于,商业经济的发展,使一切都商品化,文化变成消费,快餐,这种消费往往是一次性的,它不需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要的是外表的光鲜,弦目,吸引眼球。这必然造成大量的粗躁的作品。
面对消费文化的冲击,怎样应对,不是没有能动性,也不乏有成功的事例。
中国音乐真正打到世界各地,受到世界推崇的有两首: 《茉莉花》和《二泉映月》,这都是民间音乐;被誉为世界十大金曲之一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对民间音乐加工的作品。为什么民间音乐能走向世界? 凭的是乡土性,世界文化是多元的,这多元性奠基于各民族的多姿多彩,乡土性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充实世界的多元性,所以说愈是民族性,才愈有世界性。
民歌也可以再生。现代歌手将民歌改造成流行歌曲,使民歌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从而使旧民歌具有新的活力,因此有新民歌一说,但这与原生态的民歌已大异其趣,民歌可随兴改词的传统,使创作者保持与受众合一的状态,可能在都市文化中消解。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大陆的歌坛出现一股西北风,这股风在东南地区并不陌生,早在50年前沿海大都市就流行过兰花花、翻身道情等西北民歌,但那主要是靠共产党的革命影响,是意识形态化的,九十年代不一样,这是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这股西北风还可追溯到八十年代的《丝路花雨》,这一舞剧的演出轰动全国,好评如潮,被誉为中国舞蹈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为什么像这样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产品,不是出在北京、上海经济发达地区,而是出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这使人想到恩格斯的一句话:“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这说明文化发展需要与经济同步,但文化与经济又是不同的领域,文化凭借深厚的积累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经济落后地区的艺术、民间文化可以领先全国,这一现象在中国得到印证。所以乡土性并不排斥都市化,在都市化中怎样保持乡土特色? 有的可能保存在博物馆,以历史见证曾有的辉煌,那也是一种文化的保存手段;有的具有再创造的潜力。发掘文化遗产的活力因素,需要极大的智慧和魄力,这是艺术的,也是时代性的课题。
三、怎样能动地发掘文化资源
发掘文化资源的能动性,表现在怎样捕捉商机和有效运作。现代流行的装饰品“中国结”,一个在小农社会并不起眼的民间编结,何以能在现代风行天下? 它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商家描准商机而开发的,台湾在1971年创办了《汉声》杂志,为了对付崇洋的风尚,宣传国粹,从故宫珍藏的玉如意一个小小挂件中,受到启发,进行精工细作,定名为中国结,后来流行到大陆和世界,这家杂志也登上畅销书的排行榜,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是破坏性运作,例如秦皇岛老龙头的孟姜女庙搞展览,用连环雕塑表现孟姜女的故事。说的是孟姜女到长城寻夫,遇到秦始皇,秦始皇要强纳孟姜女为妃,孟姜女提出条件要秦始皇公开祭奠她丈夫,就在秦始皇在老龙头祭祀时,孟姜女跳海自尽。这完全是按照三角恋爱的现代小说改造了孟姜女的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二千多年,在古代文献、诗词歌赋、乐府骈文、戏曲民谣中广泛流传,它具有广泛的人民性,表现了古代民众对暴君和虐政的揭露和愤恨。尽管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但在他身边永远地立着一个孟姜女,这就把对秦始皇的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永远置于相生相制两律背反的境地。这是一个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思想命题。这也反映了数千年来人民反暴政的心理,怎么变成流行的三角恋? 断送它存在的历史价值!?所以改编传说要有价值底线。把白蛇传变成三角恋,小白菜成为潘金莲,这是把历史上众口乐道的,美好的情操,全都消解。当然传说没有版权,阻止是不行的,但可以有导向,这导向以不破坏已有的文化遗产为底线。以改编的名义糟蹋文化遗产,是作者的无能,你有能耐再编新故事,何必拿文化遗产开涮!
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传媒的力量,通过现代传媒面向大众,与大众沟通。传媒与其连篇累牍地报道某位歌星结婚、离婚、生子,还不如发现某个剧种的新星。艺术需要明星,明星是自成的,要靠自己的天分和勤奋;也要他成,有环境使其玉汝于成,得到社会的承认,殊不知,再好的演员和角色也怕巷子深。对歌星经常奉以天王、天后,弄得称王称后满天飞,而对戏剧演员却那么吝啬。演员也要有这自信,剧团要捧出自己的名角,一个演员能光大甚至救活一个剧种,一个小小的黄梅戏能唱响全国,当初就是靠严凤英。二人转从农村小戏风行到都市,靠的是赵本山。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国家的扶持,这是文化部不可推卸的责任,看看邻邦日本为扶持能剧、手工艺是不惜工本的。某些手工艺人被奉为国宝,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称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中华民族具有雄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开发那只是历史的陈迹,要开发首先要组织专业队伍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各地为开发旅游,都重视本地的文化遗存,但是心中无数,开发无序。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全国规模的民俗调查,留下很多宝贵的资料,也有许多未竟之业,至今过去九十年了,遗憾的是,新中国至今从没有进行全国全面的民俗调查,有调查才有研究,尔后才有开发,现在做这件事比九十年前更迫切,因为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加速消亡,调查带有抢救性,而调查的物质条件远比九十年前优越,因为各省、市、县设有地方志办公室,充分利用这一组织,切切实实为后代,为民族的未来造福。
好的运作将使沉睡已久的文化遗产,重现青春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