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雪峰义存参悟禅门的玄机 |
 
六祖慧能说:“即非风动,亦非幡动,乃心动也。” 这话让我印象极深。我一直没弄明白,这个不识字的和尚哪里来的悟性?就凭着胡言乱语,不仅成为后世顶礼膜拜的禅宗祖师,还成了一个天生的语言哲学家。 偶然的机会,得到 师问僧:“名什么?”云:“玄机。”师云:“日织多少?”云:“寸丝不挂。”师云:“参堂去。”僧才行三五步,师云:“袈裟落地也。”僧回首,师便打云:“大好寸丝不挂!”(《联灯会要》卷二十一《福州雪峰义存禅师》) 1.玄机:黑色的织布机。 2.参堂:新受戒的沙弥,初次进人僧堂参究。 3.大好:好个。 “寸丝不挂”等同于“一丝不挂” 、“条丝不挂”,是形象化的语言,或是指人的赤身裸体,不着衣物,没遮没拦;或是指钓竿不系丝线,任鱼逃脱,自由自在;或是指织布机不牵丝线,往来穿梭,无事无功。而在禅宗的语词系统里,“寸丝不挂”往往是一种独特的双关语,既具有描述上述各种现象的功能,又具有隐喻功能,隐喻万法皆空、不为尘俗牵累的状态。如南泉普愿问陆亘:“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答曰:“寸丝不挂。”表面上是说一整天赤身裸体,而实际上是暗示成天什么也不放在心上。又如有僧问法远禅师:“如何是清净身?”答曰:“条丝不挂。”就是说真正的“清净身”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本则公案中雪峰义存和僧人之间的机锋往来,正是以宗门语特有的双关性质而展开的。 故事发生在雪峰勘辨一个初来乍到的僧人之时。僧名玄机,而“玄机”的字面义是黑色的织布机,引申义是深奥的禅机。雪峰故意就字面义而打趣说:既然是织布机,每天织多少布?僧人则用双关语“寸丝不挂”来应对,既以“丝”呼应玄机之“机”,说自己是一张不挂丝线的织布机,又暗示自己道行已很高,能做到心无滞累。从斗机锋的角度看,僧人玄机的确非常机智,随机应变,巧妙地化解了雪峰的戏问。 然而,机锋毕竟只是一种语言艺术,妙语并不等于妙悟。雪峰的勘辨并没有结束,对于僧玄机,他不仅是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接下来,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当雪峰对正走向僧堂的玄机说了句“袈裟落地也”的时候,那个号称“寸丝不挂”的和尚竟然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袈裟。显然,他的心被自己的袈裟“挂 ”住了,被身外之物“挂”住了。这算什么“寸丝不挂”!连一记袈裟尚不能忘怀,又怎能真正摆脱尘俗的拖累?雪峰痛打玄机:好个寸丝不挂!原来是冒牌货。 这则公案还有另外一个更为流行的版本,《五灯会元》卷二《温州净居玄机》,记载的机语与此《联灯会要》基本相同,然而僧玄机却变成尼玄机,而且是六祖惠能的旁出法嗣,永嘉玄觉的女弟子。不过,尼玄机于唐睿宗景云年间出家,生活在盛唐时代,而雪峰义存却是晚唐时代的禅师,相隔一百多年。所以尼玄机与雪峰斗机锋的公案,正如关公战秦琼一样荒唐可笑,根本不可信。《五灯会元》编于南宋后期,此前曾有宗果的女弟子尼无著妙总“寸丝不挂”地仰卧于床与道颜禅师斗机锋的故事,也许是民间传说混淆了这两则公案,编者在收人时也无暇辨别真假。毕竟,女尼的“寸丝不挂”比和尚的“寸丝不挂 ”更新奇刺激,也更适应下层民众的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