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悟——禅宗的心髓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宗的教义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禅宗看来,人人都具有佛性,要成佛需在自心上下功夫,成佛的关键与方法就是认识自己的本心即心的本来面目、生命的本真的存在状态。但对于自己心性的认识不是对象性思维可以做到的,只能通过悟。同时,禅宗的认识论即不二法门也说明了悟对于明心见性的重要性。悟,让我们明了自己的心性,还世界以本来面目,它是禅宗的心髓。

关于禅宗的起源,有一个很美的传说:有一次,佛祖释迦牟尼于灵鹫山应邀登座为大众说法,但他只是拿着一枝花向众人遍示,却一言不发。当大众困惑不解之际,有一位名叫摩诃迦叶的尊者发出会心的微笑。佛祖于是对众人说:“我有照见真理的法眼,体证涅槃的妙心,证悟最后实相的法门,那是不立文字和教外别传的,现在我把它传给摩诃迦叶。”

其实,摩诃迦叶的微笑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微笑背后的领悟——领悟佛祖的心意。这个“以心传心”的微妙法门既可说“不立文字”,亦可说“教外别传”。所谓“不立文字”,即是不着重语言文字;所谓“教外别传”,即是指经论言教以外的另一支传承。

据上所述,禅宗就在一花一笑之间诞生了。经过代代相传,禅宗已枝繁叶茂,到今天,它的信徒和研究者遍及了世界各地。那么,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禅宗传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不是别的,正是开悟经验。悟,成为禅宗的心髓,因为禅宗所着重的,正是要用“一跃而入、直截了当”的手法把佛祖所说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直接从佛祖那里传承过来。

而这“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在哪里呢?禅宗里有这样四句话: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切众生都天生具有佛性,本来就与佛没有差别,要实现解脱,就要在自心上下功夫,佛不在别处,就在自己心中。禅宗所悟的,正是自身的佛性。

(一)

既然成佛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那就应该对自己的心性有所认识。禅宗千言万语,概括起来无非“明心见性”四个字。“‘明心’就是明了万法皆由自心所生,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相信‘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禅宗哲学与美学以心为本体,“但其所谓的‘心本体’(‘心体’,‘本体心’),并非指实体意义上的本体,而是指本体存在或存在本体(是从‘存在’的意义上来解释‘心’,即‘心’是一种精神存在):并非从实体意义上讲本体,而是从本源性的意义上讲心的本真状态或本然状态,因此,它不是实体性而是本源性的。”所以,明心就是要明了心的本来面目,心的本真状态,它是真实的生命存在、生命世界的显示。因此,禅宗始终深切关注和体验人的内在生命,视线始终指向人的心灵深处。无论早期禅宗的“如是安心”(达摩)、“入道安心要方便”(道信),或是过渡时期的“极力摄心”(神秀)、“但行直心”(慧能),还是后期的“平常心是道”(马祖道一),都强调对心的本真状态的发现与体悟。这颗本然之心生成万物,养育真美,无分无辩,无拘无束,玲珑剔透,这颗真如之心感悟着世界宇宙的本真面目,感悟着一切生命的本真状态,感悟着生命间的和谐与共鸣。

“所谓‘见性’就是在明了自心是佛的瞬间,顿见自家被浮云盖覆的本性与佛性等无差别。”所以,心性的“性”就是佛性之“性”。一切众生“自有本觉性”,在禅宗看来,佛性就是人性。对于这个观点,禅宗有许多表述。比如慧能讲“即众生是佛”,意思就是说,众生就是佛,佛不离众生。马祖道一讲“即心即佛”,意思是说,众生是佛,众生心就是佛心,终生性就是佛性,佛不离众生,佛心不离众生心,佛性不离众生性。后来有很多禅师对“即心即佛”作了阐发。大珠慧海门下,曾有僧人问:即心即佛,究竟哪一个是佛?慧海反问:你怀疑哪一个不是佛,请指出来给我看看?僧人无话可说。惠海的意思是,人人都是佛,没有一个人不是佛。黄檗希运说,你的心中就有佛,你的心和佛的心并没有差别,如果离开你的心,就没有别的佛。百丈怀海则进一步说:“佛只是人,人只是佛”。所以,成佛不是成就传统的自心之外的彼岸世界的佛,而是成就自己心中的佛。禅宗认为,只有自己心中的佛,才是真正的佛。

由此可见,明心见性就是对佛我一如的发现,就是对本真的生命状态的发现。但是这种发现不是对象性思维可以做到的。因为对象性思维把世界分割为二,然后借助语言、概念、逻辑去进行分析。它在解决有关伦理、科学等问题上是十分成功的,但对于生命本来面目的呈现与把握却是无助的。因为对象性思维把人从“与天地万物同体”的状态中分离出来,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关系。通过语言、概念、逻辑分析而得到的世界已不再是源初的生命世界了。所以,要发现自我的佛性,只能通过“悟”这种直觉思维的方式。并且,禅宗讲的心性,除了指心的本然状态以外,也强调具体性的、个性化的心。禅宗非常强调这种独特性,禅宗讲的心,是每个不同众生的心,强调的是差别。你的心,你的状况,只对你本人有意义,你的心有佛性,决定是你成佛,代替不了我成佛。发现自心之佛只能自己体悟。禅宗的心,不仅指本心,还指每一个精神活动的刹那间的存在状态,这称为“当下的”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闪而过的念头。在这一瞬间闪过善的念头,当下之心便是善心,闪过恶的念头,当下之心便是恶心。成佛没有一套普遍的理论模式可以遵循,也不是借用别人的方式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明心见性只能通过“悟”。所谓“道由心悟”,佛道完全是靠心领神会。

(二)

禅宗的认识论也说明了“悟”对于明心见性的重要性。禅宗的认识论即不二法门,它是禅宗发现事物本来面目的途径。

“不二”也称无二、离两边,意为超越各种分别。《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列举了三十多对矛盾,指出只有用大乘思想把矛盾的对立面统一起来,并超越对立,才能达到佛教的最高真理。禅宗将“不二法门”运用到了极至,几乎所有的禅宗公案都运用了不二法门,如僧问云偃如何是佛,云门答云“干屎橛”、“麻三斤”,目的在于破除参问者的分别取舍、是非得失之心,粉碎知性妄见,揭开本来面目。而世俗的思维模式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将事物进行分别,如: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真与假、天堂与地狱、贫与富等等,执于一端而争执不休,形成了二元对立。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得到的是虚妄的而不是真实的面目,因为它执着于一端,忽略了另一端。神秀有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这里面仍然有有与无、净与垢的二元分别。慧能意欲彻底清除这种二元的相对意识,他有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明镜本是人所给予的概念,以与它物相分别,它的有无只在人的意识中。而本来面目亦即佛性自存自在,何来尘埃这一意识,尘埃这种概念之物与它又有何相干。马祖道一发展了慧能的这一思想,提出“平常心是道”。据《五灯会元》卷三《马祖道一禅师》记载: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问:“恁么时如何?”堂曰:“正好供养。”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师曰:“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南泉的拂袖而行这一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执着、不落言筌的禅宗思维。禅宗讲究不立文字, 禅道一旦用文字语言表现出来,便入了概念的范畴,而概念正是分别的产物。马祖道一讲“平常心是道”,这颗平常心,正是五分别心,它在日常生活的自在任运中般若直观最高的真实,也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一个混沌的、无界限的、和谐感应的世界,一个只能用心去感悟的世界。

佛学大师僧肇在《涅槃无名论》中对“悟”作了精彩的概括与诠释:“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悟”让真实的生命存在和生命世界得以显示,让我们与天地万物同体。“悟”是禅宗的心髓, 也是它留给我们的认识世界本来面目、体验真实生命存在的最好方式。

 
 
 
前五篇文章

一切皆禅

菩提心也可以传染

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之二

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之一

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之三

 

后五篇文章

李叔同血书《华严经》

耕云先生:六祖坛经与成佛之道

《菩提道次第广论》简介

从禅的角度解读企业家“过冬”三大心法

雪峰义存参悟禅门的玄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