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开一扇门 望见观音 |
 
开一扇门,望见观音 □ 水东流 《风景名胜》 2005年第07期 普陀山是净土,可它同时也是凡人生活的地方。观音接受人们的敬仰和膜拜,可她并不排斥现实的繁华。观音喜欢大海,她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博大,她不会为了自己的道场而将尘世的繁华扼杀。 一 佛国庄严而肃穆。雪浪峰下杨枝庵古樟重掩,松鼠隐约,一片世外气韵。我的身影却是飘逸其间,整整一年呢。我在这里工作,是任教。杨枝庵的山门石墙苔藓斑斑,就在这苔藓中,挂着一块某学校的木牌子,木牌子内拢着86名男女学生。我在台上讲《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外一株也是枣树。”回到寝室写《心灯如豆》,“我的窗外弥漫着两种声音,一种是莲花洋的沙沙涛语,一种是樟叶上的簌簌风吟,随着月光,一波一波地涌到我的心头。 窗外是石板铺砌的天井。近千年的杨枝庵的历史,佛国普陀山的历史,多少代的梵音清唱,都普洒在这褐色的石板和石板缝里羊须草上。我不敢放开脚在它们上面行走,我一步三犹豫,很多时候我会停下来,闭上眼睛,细心体会一股混沌而莫名的东西,一种让心和眼睛都会滋润的情绪,从脚习里升起来,遍布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但是在一道铁锁面前,我真的不能不停住脚步了。这是整座杨枝庵中我最后进入的地方。一扇木质而结实的大门,遮蔽着一个我不能进入的世界。学校领导说,钥匙不在这里,在政府的一个机构里。每年只有三天时间可以将门打开。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阴历二月十九,是的,我这里用阴历而不是阳历记其盛,因为后来我知道,对这一道门、一道锁和门锁里的那个世界而言,阴历是最恰当的时序表述形式。就在这一于早晨,杨枝庵里忽然来了许多香客,他们背着黄布袋,神情庄重的排队候在那扇紧闭的木门外。 铁锁打开了。一块高高竖立的石碑,石碑黑底白像,唐朝一个名叫阎立本画的。观世音,观世音……所有的人都跪了下去。 “开一扇门,望见观音。”颜素慧在一本“亲近观音”的书里这样写道,“一尊观音像在眼前,却像是目睹着一大片混沌的未知……那尊观音像里藏着浩瀚无比的观音世界,该如何触及?” 我能触及吗? 二 观音的意思为“由高处向下观看之君王”,或“探视下界之神。”按照一般的说法,观音的祖籍在印度,印度名为Avalokitesvara。关于其“过去生”(身世)有三个版本,最为流行的是《法华经·大施品授记品》里的记载:很久以前,在佛的世界里,有一个太子叫不绚。他和九个兄弟生活在一起。一天,佛要他们表明心愿。有的说要追求大富,有的要做天神,有的要做圣者,连父亲都表明心愿要继续做他的转轮王,而太子当时发的愿是:“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苦,无有教护,无依无靠,若称念我的名字,被我天耳听到,天眼看到,若我无法免除他的苦恼,那么我永不成佛!” 佛听了他的愿,赞许地笑了。“善男子,”佛对太子说,“你观众生之苦,生大悲心,立誓要断众生的烦恼,从今起我要称为观世音。 但是,中国的善男善女们,不相信,或者是不愿意,观音的家乡是那么遥远。他们始终认为观音是中国的佛。于是观音就有了一个中国版的“过去生”。 在国人的心目中,观音生来就是女儿身,她曾在桃花岛白雀寺出家,普陀山才是观音真正的家。 三 普陀山的观音有自己的名字:不肯去。 山志上说,五代时期的一天,日本僧人慧锷从山西五台山请得一尊菩萨圣像,要带回日本供奉。船出宁波,一路顺利。谁知到了舟山海域,却是狂风恶浪,而且浪尖上耸拥着无数的铁质莲花,使船寸步难行,如此三天三夜,船只是围着普陀山打转,慧锷意识到:观音的心在中国,不肯去日本,于是燃香叩拜,将观音请上了岛,这就是“不肯去”观音。 这个传说被传诵了许多年,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观音与普陀山的血脉相连。阴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在观音分别诞生、成道及涅槃的日子里,在信徒们纪念、祈祷的梵音清唱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到了“不肯去”“不肯去”? 是什么让观音“不肯去”?仅仅是传说吗? 不,所有的传说之能出现,能流传,肯定有它内在的合理性。 在佛的西天极乐世界里,观音是阿弥陀佛的两“胁侍”之一,主要任务是接引众生前往西方净土,所以观音又叫做“引路菩萨”。 在佛的理念里,净土是生命的理想世界。佛认为世间是苦的,是污秽的,所以人世间实际乃是“秽土”;只有在佛的世界里,才有清净、解脱,才是真正的“净土”。而十方世界里有佛无数,所以净土也有无数。 观音也有自己的净土。观音的净土叫做普陀洛迦山。它在印度最南端的莫科林岬角(Cape Mocorin)附近,。它的意思为“光明之树”。唐玄奘游历印度时,就到过这个地方。他在《大唐西域记》描绘说:岬角边上的普陀洛迦山,险峻难行,“山顶有池,其水清澈如镜……池旁有石天宫,观自在(即观音)菩萨往来休息。” 从地图上看,莫科林岬角像一只巨掌,缓缓地伸入印度洋。它的东边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万里碧波轻轻荡漾在它的周围。所以当他后来路过普陀山海面时,熟悉的海洋气息和熟悉的海岬地形,一定使他想起了熟悉的故乡净土,于是他便再也“不肯去”了。 观音将自己的净土从印度洋移到了东海,于是这座原名为梅岑的普通小岛就成为普陀,邻近的另一座岛也成为了洛迦山。 四 观音就这样走进了中国东海边上的这一片佛地。在走进的同时他也开始改变自己。 早期的观音形象叫做莲花手菩萨,印度男性脸庞,蓄短须,上半身裸露,下半身露出明显的男性生理特征。在公元10世纪以前,传入中国的观音造像基本上保留了观音的男性身份。 但是自从观音来到普陀之后,却渐渐地变了: 衣服变成了白色,白色头巾,白色长袍,普陀的观音是白衣观音。白衣是温柔的颜色,而温柔是母亲的品德,所以出现在众生面前的普陀观音,脸庞上的胡须不见了,脸形变长了,皮肤的质感滑腻了,标准的鹅蛋脸,细眉淡唇,美丽典雅。这种变化渊源于观音自身的伟大品质。 《法华经·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难,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现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观音是大慈悲之物。而在佛教传统中,慈悲属于男性特质(智慧才被视为女性特质)。但是在东方,在我们中国文化语境中,慈悲不但是女性的,而且还是母性的。所以从观音的慈悲胸怀中,我们看到的是母亲的仁慈、博大、怜悯、和善。 南海观音是一个母亲的形象。 谁没有母亲?谁不爱母亲?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一个人坏得透顶,如果还孝顺他的母亲,那么他还不是最坏;一个人一点不坏,但如果他不孝顺他的母亲,那么我们就要像消灭苍蝇一样消灭他。雨果喻大地为母亲,鲁迅呼慈祥的保姆为地母。天下之爱莫大于母爱,因此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南海的观音最为广大的人们、各种各样的人们、不分贵贱的人们所敬仰膜拜。 这种敬仰和膜拜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更是大大地超越于迷信之上。因为观音在人们的心中,不但是肃穆和庄严,而且还是亲近和敬爱,似乎她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和我们一起呼和吸,哀和乐。浙江海洋学院王学渊教授在“首届中国普陀山观音文化节”上撰文称,观音是老百姓的观音,是老百姓塑造了观音,体现了老百姓的意志和愿望。所以普陀山南海观音的女性和母亲化,实际上一种民声和民意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