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天台宗的菩萨成思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天台宗的菩萨成思想

  明了法师

  天台宗菩萨戒思想以智者大师说,灌顶记《菩萨戒义疏》二卷,唐明旷删补《天台菩萨戒疏》三卷(《大正藏》第四十册)、南岳慧思撰《受菩萨戒》、唐湛然《受菩萨戒仪》(《续藏经》第一O五册) 、明藕益智旭《梵网经玄义》一卷、《梵网经合注》七卷、 (《续藏经》第六十册) 、明云栖朱宏《梵网菩萨戒疏发隐》(《续藏经》第五十九册) 、智者大师《法华玄义》二十卷(《大正藏》第三十三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二卷、《摩诃止观》二十卷(《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等天台宗菩萨戒疏及天台宗思想作为论述内容。其中以智者大师《菩萨戒义疏》为后代天台学者作为删补、注释及发隐主要典籍,故本节亦以《菩萨戒义疏》为主。

  一、天台宗菩萨戒之独特思想:

  (一)智顗《菩萨戒义疏》之三重玄义:

  智者大师在解释各种经典的经题,特设名、体、宗、用、教等独特标准以明其义,此五者称五重玄义。但他在《菩萨戒义疏》(书足以释名、出体、料简等三重玄义来叙述大乘戒之大纲。其内容:

  1、释名:

  首先释“菩萨”与“戒”之名义,其次将菩萨阶位配化法藏通别圆四教,并予以详说。在辨戒下举出戒的梵汉诸名。所谓的戒,有律仪戒、共定戒、道共戒等三种戒:也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等三聚净戒,乃至《大智度论》十种戒:不缺、不破、不穿、下杂、随道、无着、智所赞、自在、随定、具足。十种戒中第十具足戒是中道第一义戒。

  之出体:

  论述菩萨戒的戒体,初举关于戒体有无之两论,后记云:初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无作假色。(《大正》40,56i下)。阐述色法戒体之说。

  又论菩萨律仪之兴废,述及无作的止作二善。

  (《料简:

  叙述受得戒法之因缘:

  川具信因果等六种信心。

  (2)无烦恼障、业障、报障等三障。

  (3)应待人法之缘。人缘中举出应有:①诸佛、②圣人、③凡师等三种。法缘,作为道俗通用的受戒作法,举出有:①梵网本、②地持本、③高昌本、④璎珞本、⑤新撰本、⑥制旨本等六种,并一一列举其授戒方法。

  日本学者佐藤哲英在其著《天台大师之研究)论及(菩萨戒义疏》之三重玄义,何以天台的经题释以五重玄义为通例:本疏之色法戒体,何以《摩诃止观》及《次第禅门)说的心法戒体不同之问题,应予会通,并怀疑本疏“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的撰号,此问题时他说留待将来再予研究。

  中国佛教界向来肯定本疏是智者大师说,灌顶尊者记。但是对于本疏之三重玄义是否补述为五重玄义有不同作法。明代智旭主张补述为五重玄义,如其著《梵网经玄义)一卷,是根据天台宗的释名、显体、明宗、辨用、教相之五重玄义模式而撰戍。智旭法师的五重玄义和天台智者大师之三重玄义最大不同之处,是对于“显体”的处理。天台智者大师用出体来说明无作戒体。所谓无作戒体,就是无漏色法,非本心本有,而是由师师相承传授而得,末受戒者无戒体,已受戒者有戒体,“受之则得,不受则无,持之则坚,毁之则失,故属事,不属理,属修不属性。”((续藏经》50,616下)。然而智旭法师的《梵网经玄义》之中“显体”项下,是以诸佛的本源心地为体,也等于诸大乘以实相印为体,而且把此本源心地的理体解释成许多名称,如法住、法位、一切种智、一实境界、中道第一义谛等。(同上,页六一五下—六二八上)。这也是因为他重视(梵网经)的“心地”二字的涵义,而且虽然没有明言跟禅宗的关系,其实暗地与禅宗的观念相应。

  同样明代高僧云栖祩宏撰(菩萨戒义疏发隐》中说前云五重玄义,此经不说,只言三重玄义,亦无妨碍,其理由有三:

  一者义例照然:他说:

  若依名体宗用教相,则此乃兼人法喻为“名”,实相心地

  为“体”,执持心戒为:不”,灭恶生善为“用”,最初

  乳味为“教”相。其义彰显,不言自见。故今不说亦无碍

  也。

  二者他宗融会:他说: 据贤首般若五门谓教起、藏摄、宗趣、释题、解文也。教起有十:(一)传扬诸佛授常法故,(二)标示众生入道根本故,(三)发明心地,出生大戒故,(四)略开菩萨广大行愿故,(五)广显戒门普纳含灵故,(六)护持菩萨必不退堕故,(七)激励小乘令学大乘故,(八)直指凡夫信己是佛故,(九)预扶末法作大导师故,(十)流通圣戒,展转无尽故。

  藏摄者,三藏之中,毗尼藏摄,二藏之中,菩萨藏摄,权实教中,实教所摄。

  宗趣者,总则心地大戒,止恶行善为宗,别则毗尼教相宗。令悟心地妙义为趣。

  释题,则菩萨戒者所诠之义,经者能诠之教。教义对也,戒为法,梵网等为喻,法喻对也。心戒为体,止恶行善为用,体用对也。以融今疏,则宗趣之中,具体宗用,宗兼体,趣兼用也。名相随宗,自不待论。

  解文,则文销释,各就彼经而已,是知二宗,名殊旨一,两可通用,故今不说,亦无碍也。

  三者本自绝言:他说:

  实相中道,回出有无法界,一真泯然绝待,展之则万有不穷,五奚能尽,卷之则一亦不立,又何五焉?心不可思,言不可议,故今不说亦无碍也。(《续藏经》59,342—343)。

  莲池大师以义例昭然,他宗融会及本自绝言三个理由不补说五重玄义之理由,最后他说:

  达本源之一致,略枝末之殊科,倏起诤端,俱成戏论。(

  同上,343)。

  本人也认为尊重智者大师言论以三重玄义论述《菩萨戒义疏》,不必然以(法华玄义》等以五重玄义诠释经题。

  (二)天台宗之三聚净戒思想:

  1.律仪戒、定共戒及道共戒与三聚净戒的关系:

  智者大师在(菩萨戒义疏》中说:

  律(仪戒)是遮止仪,是形仪,能止形上诸恶,故称为戒

  ,亦曰威仪。威是清严可畏,仪是轨范行人,肃然可畏。

  亦曰调御,使心行调善也。

  定(共戒)是静摄入定之时自然调善,防止诸恶也。

  道(共戒)是能通,发真以后自无毁犯,初果耕地虫离四

  寸,道共力也。

  此二戒法,既是心上胜用,力能发戒。

  道定与律仪(三戒)并起,故称为共。(《大正》40,563

  中)。

  律仪戒有三种定义:(1)遮止,正身:(2)威仪,化物:(3)调御,制情。定共戒是心寂则诸恶下行。道共戒是心明则群妄自息。但修道定二戒,戒即圆成,故与律仪戒并起,故称共戒。

  接着智者大师说此三戒是菩萨戒,他说:

  萨婆多说律仪戒、禅戒、无漏戒。此名虽出三藏,今菩萨

  戒善,亦有此三。若要誓所得名曰律仪。若菩萨定共、道

  共皆止三业,通称戒也。(同上)。

  律仪同前定义,禅即定义,无漏即道义。要誓者,凡举大事,必先立要,要者期也愿也。

  日本学者工桥秀高所著《戒律之研究》,八十卷本《华严经》所示的三聚戒,未明确,究竟是指律仪戒、摄善法、摄众生的三聚净戒,抑是指律仪(别解脱戒) 、定共戒、道共戒三种(页二二二)。智者大师以由《华严经》而来的《梵网经》个心地品)作疏言《华严经》中卢舍那佛为妙海王子受菩萨戒法,故称律仪戒、定共戒、道共戒是与三聚净戒一样是菩萨戒法。

  之四弘誓愿、三身与三聚净戒的关系:

  唐代天台宗明旷法师在其著《天台菩萨戒疏)中把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佛道无上誓愿戍、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及三身之因:法身因、报身因、应身因,配合三聚净戒。他说:

  今言戒者,能防三业,止三惑,非故得名也。

  大而言之,不出四弘三聚,成道知法即摄善法。誓断烦恼

  即摄律仪,愿度众生即摄众生。

  况一一誓,三聚具足,况一一戒,备此三心。如持不杀,

  止恶不生,遍体离染,即摄律仪,法身因也。

  制行善等,知法证真,感报自存,即摄善法,报身因也。

  止恶行善,慈悲为本,四悉利物即摄众生,应身因也。(

  《大正》40,580下)。

  摄律仪戒在断烦恼,配于烦恼无尽誓愿断。是别解脱戒需持如不杀戒等,止恶不生,离诸染污,是为法身之因;摄善法戒在成就佛道和修学法门,配于佛道无上誓愿成和法门无量誓愿学,又是在行诸善,深究法门而证佛道,是为报身之因:摄众生戒在度众生,配于众生无边誓愿度,也是以慈悲利益众生,是为应身之因。因此明旷法师主张站在四弘誓愿的基础上,通过三聚净戒的实践而成立三身之因。

  (《天台一心三观与三聚净戒之关系:

  虽然各种戒法是三聚净戒,但是智者大师的定义是它出于大乘之方等经地持经,故以身口意三业来论之,他说:

  大士律仪通止三业,今从身口相显,皆名(摄)律仪也。

  摄善(法)者于律仪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

  勤修诸善,满菩提愿也。摄(众)生者菩萨利益众生,有

  十一事,皆是益物,广利众生也。(《大正》40,563中

  —下) 。

  戒兼三业,律仪似偏属身口二业,以止恶为义。而摄善法戒仅能免恶,无善可说,仅于止恶处,众善奉行,在律仪上起大菩提心。至于摄众生有十一事,祩宏法师在《义疏发隐》中列举为:

  一、众生饶益事,悉与同事,二看病,三说法,四报恩,五救苦难,开解忧恼,六给贫,七以德畜众,八安慰众生,九称有德,十折伏过恶令政,十一、神通示现,过恶令人畏避。(《续藏经》59,327)。

  对菩萨各类戒法结归三聚净戒,他复引《璎珞经》而言:

  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夷(十重戒),摄善,谓八

  万四千法门,摄生,谓慈悲喜舍,化及众生,令得安乐也

  。(《大正》40,563下)。

  以《璎珞经》言及三聚净戒,十重为律仪,万行为善法,无量心为度生。

  以上种种菩萨戒皆统括于三聚净戒内,但智者大师仍以《大智度论》之十种戒,再以《璎珞经》之真谛、俗谛、中道第一义谛,三谛说归结会通,《菩萨戒义疏》说:大论戒品,列十种戒:一、下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杂,五、随道,六、无着,七、智所赞,八、自在,九、随定,十、具足。义推此十。

  不缺者,持于性戒,性重清净,如护明珠,若毁犯者,如器已缺,佛法边人也。

  不破者,持于十三,无有破损也。

  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杂者,持定共戒,虽持律仪,念破戒事,名之为杂,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经云(指(涅槃经》):

  言语嘲调,壁外钏声,男女相追,皆污净戒也。

  随道者,随顺谛理,能破见惑也。

  无著者,见真成圣,于思惟惑,无所染着。

  此两(指随道者及无著者),约“真谛持戒”也。智所赞戒,自在戒,约菩萨化他,为佛所让,于世间中而得自在,此约“俗谛论持戒”也。

  随定、具足两戒,即是随首楞严,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十法界像,导利众生。虽威仪起动,任运常净,故名随定戒。

  前来诸戒,律仪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无戒不备,故名具足。

  用中道慧,偏入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义谛

  戒”也。(同上,563下)。

  依上述所言,缺者已令废坏,属于根本戒。破者损而未坏,故属僧残。穿者漏而未损,属波夜,从粗至密,身心俱摄,名叫不杂,则前三者不失。

  入理破见,纯真灭思,真谛戒。

  久可佛心,纵横世法,俗谛戒。

  灭定示现,即真而俗,起动常净,则即俗而真,随定戒也,如是之戒,摄一切戒,入一切法,无不周备,无不圆融,故云具足,亦云中道戒。

  天台化法藏、通、别、圆四教匹配十种戒之真谛戒、俗谛戒及中道戒,《法华玄义》卷二上这样说:

  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

  中道义。

  六道相性即是因缘所生法也。二乘及通教菩萨等相性是我

  说即是空。

  六度别教菩萨相性是亦名为假名。

  佛界相性是亦名中道义。(《大正》33,695下)。

  故依上所言,真谛戒为藏教菩萨及通教菩萨所持,假谛戒为别教菩萨所持,中道戒为圆教菩萨(佛)所持之戒律。

  唐代天台宗明旷法师撰《天台菩萨戒疏》中说三聚诤戒之十种戒依智者大师之真谛持戒、俗谛持戒及中道戒会归于一心,他说:

  此之十种戒,防三业通得名戒。轨运身心至涅槃岸,又总

  名乘,故有人天等五乘差别。

  今之所持约事达理,一刹那心十戒具足。事持前四(戒)

  因缘为境,理持后六(戒)了境佛性中道常住,体唯一心

  ,具含凡圣,依正因果,虽具而空,无非法界,名之为观

  ,即一心三观。空即“空观”,观性真谛,持于道共无着

  两戒。具即“假观”,观性俗谛,持于智赞自在两戒。法

  界佛性即是“中观”,观性中道第一义谛,持于随定具足

  两戒。

  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

  中道义。境智俱心,能所冥一,一而不一,四六宛然。(

  (大正)40,58l上)。

  此为明旷法师站在智者大师三谛论戒上,进一步建立一心三(谛)戒观,把菩萨戒思想推到最高境界。

  ㈢天台宗的菩萨圆顿戒思想:

  1、天台圆教之圆顿戒:

  智者大师另着(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亦如(菩萨戒义疏》一样,举《大智度论》的十种戒,为统括大小乘一切戒法(《大正》46,484下—485上)。又在《法华玄义》卷三下将十种戒分别摄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判中,其中持不缺戒(十重不犯)、持不破戒(僧残下犯) 、持不穿戒(轻垢戒不犯)与不杂(不起谄心及诸恼觉观杂念)四种戒为藏教所摄;随道戒(心行十六行观,发苦忍智慧)为通教所摄:无着戒(断律仪戒)与智所赞戒(发菩提心,为令一切众生得涅槃故持戒,如是持戒,则为智所赞叹)为别教所摄:至于自在戒(菩萨持戒,于种种破戒缘中,而得自在,亦可言菩萨知罪不罪不可得故) 、具足戒(菩萨能具一切众生戒法,及上地戒)与随定戒(不起灭定,现种种威仪戒法)则为圆教所摄。(《大正》33,717中—下)信由是可知天台圆教是具足戒,为智所赞之绝待圆顿戒。

  也许有人云天台宗受戒法有大小兼受,非单受菩萨戒,即使单受菩萨戒其内容是三聚净戒之十重四十八轻戒,乃有声闻戒法,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解释说:

  问:三乘众外,别有菩萨戒者,缘觉戒云何?答:三乘众

  外无别缘觉,此说犹是待粗之戒耳,开粗者,昆尼学者,

  即大乘学式叉,式叉即是大乘第一义。光非青非黄非赤白

  ,三归五戒十善二百五十,皆是摩诃衍,岂有粗戒隔于妙

  戒。戒既即妙,人亦复然。汝实我子,即此义也,是名绝

  待妙戒。(同上,718上)。

  智者大师以十种戒分别为藏通别圆四教所摄,高推圆教为“绝待妙戒”,另外三教为相待戒,与纯圆教相隔一层,最后总结以“绝待妙戒”立场去看,小乘戒(二百五十)的实践即是大乘戒,实无分辨大乘戒与小乘戒。

  之天台中道佛性论之圆顿戒:

  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多次提到中道佛性概念,而以卷三上所言最为具体,他说:

  如来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谛是实。

  虚空非苦非谛是实。非苦者非虚妄生死,非谛者非二乘涅

  槃,是实者即是实相中道佛性也。(同上,7l1下)。

  由上可知智者大师之中道佛性论非实体性,他以空论方式用“非”、“遮”来表达,故行者需努力向道才能显出佛性来,受菩萨戒是显佛性方法之一,也是直接的,快速的途径。他在(菩萨戒义疏》中说:

  所以尔者,信是入道初门,大论(指《大智度论》云:信

  为能入。我持此戒,得成正觉,汝亦应尔。

  一切有心者皆得受菩萨大乘常乐等,明众生有心所有佛性

  ,要当作佛,须受三戒(指三聚净戒)。(《大正》40,

  570中—下)。

  上述智者大师解释《梵网经》〈心地品〉中说:“汝当作佛,我是已戍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菩萨戒品已具戍佛条件,众生受佛戒,佛性显发,即入佛位,位同大觉。天台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肯定众生皆具中道佛性,于《菩萨戒义疏》要求有心者须受三聚净戒,将来作佛。

  3、天台法华实相思想之圆顿戒:

  天台宗主要经典《法华经》所云: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云:汝等所行,即菩萨道。是法华的实相思想。此实相思想经过智者大师思惟,他在《摩诃止观》云:

  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

  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

  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

  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

  别法。(《大正》40,l下—2上)。

  此一实相中道的思想,在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已经完成的理论,日本天台法华宗最证(传教大师)在日本开创单授菩萨戒仪式之理论,系继承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圆顿戒。日本学者惠谷隆戒所著《大乘佛教思想史概说》第六章八大乘戒思想之形成与展开)及望月信亨编《佛教大辞典》第一册八圆顿戒)一则所述,都表达了《梵网经》圆顿戒与智者大师之天台戒相同。(页三一O)。

  在中国《菩萨璎珞本业经》以构成《华严经》原始经典之一的《菩萨本业经》为基础,取用(《梵网经》以及《地持经》等经)的戒学,展开大乘菩萨戒的理路。由于《璎珞经》关系天台宗与华严宗僧人皆投心力为《梵网经》个心地品)作菩萨戒疏。华严宗有唐法藏撰《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六卷、新罗义寂述《菩萨戒本疏》一二卷、新罗太贤集《梵网经古迹记》三卷,历经一千多年至今,学者研究结果《梵网经》之圆顿戒,只有天台戒与其等同,由此可知大乘圆顿戒为天台宗专属。

  二、天台宗的菩萨类别:

  智者大师在《菩萨戒义疏》中以藏通别圆四教做为菩萨阶位之分,所以有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圆教菩萨四种。现在以卷上说,有如下分类:

  1、藏教菩萨:以六度齐限,尸昆代鸽是檀满(施度),须摩提王不妄语是尸满(戒度),忍辱仙人歌王割心不动是忍满

  (忍度),大施杼海是进满(精进度),尚阖梨鸟巢是禅满(禅度),劬嫔大臣分地息诤是等智满(智度),偏菩萨(藏教菩萨)也。

  2、通教菩萨:以《大品般若经》说,有菩萨发心与萨婆若二切智)相应者,通(教)菩萨也。

  3、别教菩萨:有菩萨发心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净名(经)中,不思议解脱变身登座,而复受屈被呵者,别(教)菩萨也。

  4、圆教菩萨:发心即坐道场成正觉,转法轮度众生,圆(教)菩萨也。(《大正》40,56l下,564上)。

  勤修六度,铢积寸累而戍者为藏,此处不言藏而曰偏菩萨者以藏中具有声闻菩萨二门,而此经属菩萨戒,故独表菩萨,藏教菩萨偏而未全,故曰偏菩萨。

  四类菩萨依行位深浅又可细分下列阶位,依卷上说,如下:

  (一)三藏教(小乘、声闻)之偏菩萨:

  1、七贤位:

  (1)三外凡:五停、别相念处、总相念处。

  (2)四内凡:善根、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

  之七圣位: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得、身证、时解脱、不时解脱。

  其行持内容与修持时间如下:

  五停别总念处:从初发心,起慈悲誓愿,观察四谛,以道谛为初门,专修六度,檀破饿鬼,尸救地狱,忍济畜生,进拔修罗,禅静人中,慧照天众。从释迦至厨那尸弃名初僧只。

  得五种功德:川不生三恶道,(2)不生边地,(3)诸根完具,(4)不受女身,(5)常识宿命。

  自不知作佛不作佛。

  暖法:从尸弃至然灯名二僧只。尔时虽自知作而口不说。

  顶法:既有证法之信(心),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说。从然灯至昆婆,三僧只满。是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

  忍法:修行六度四谛解明,如登山顶,了见四方,故口向他说,若过三僧只,种三十二相业,准望此是下忍之位。

  若坐道场位在上忍。

  后一刹那入真,三十四心断结,得三菩提,则为佛也。

  (二)通教菩萨二二乘共十地

  1、干慧地:事相名同三藏(教),观行心别,体阴界入,如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观中,修止、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暖法,相似理水,总相智慧深利。

  2、性地:得过干慧地,得暖法已,能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乃至世第一法。得无漏性水故言性地。

  3、八人地:三乘信行法行,体见假发真断惑,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

  4、见地:三乘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

  5、薄地:体爱假发真,断欲界思证第六解脱,烦恼薄也。

  6、离欲地:三乘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瞠,故言离欲地也。

  7、已办地:三乘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无漏,断五上分结、掉、慢、疑、色染、无色染。七十二尽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办地也。

  8、辟支佛地:缘觉发真无漏,功德力大,能除习气也。

  9、菩萨地: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学佛十力、四无畏,断习气将尽也。

  10、佛地:大功德力以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亦无余,如劫火烧木,无复灰炭,香象渡河,到于边底。

  虽佛菩萨名异二乘,通观无生体法,同是无学,共归灰断,证果处一称为通也。

  (三)别教菩萨:

  阶位五十二地:

  1、第一外凡十信:①信,②念,③进,④慧,⑤定,⑥下退,⑦回向,⑧护法,⑨界,⑩愿。

  2、第二内凡习种性十住:①发心,②持地,③修行,④生贵,⑤方便具足,⑥正心,⑦不退,⑧童真,⑨法王子,⑩灌顶。尽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内凡尽名性地。

  3、第三性种性十行:①欢喜,②饶益,③无恚恨,④无尽,⑤离痴乱,⑥善现,⑦无着,⑧尊重,⑨善法,⑩真实。

  4、第四道种性十回向:①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②不坏,③等一切诸佛,④遍至一切处,⑤无尽功德藏,⑥随顺一切坚固平等善根,⑦随顺等观一切众生,⑧真如相,⑨无缚无着解脱,⑩法界无量。

  5、第五圣种性十地:①欢喜,②离垢,③明,④焰,⑤难胜,⑥现前,⑦远行,⑧不动,⑨善慧,⑩法云

  6、第六等觉地,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邻真极圣众学之顶也。

  7、第七妙觉地,即具性究竟佛菩提果,了了见性,称妙觉也。

  (四)圆教菩萨:

  圆修一心具万行,异于(别教)次第行也。

  1、外凡五品位:

  (1)初(品)随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干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圆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为十,谓识一心平等具足,不可思议。伤己昏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能于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识己心及凡圣心。又安心下勤下隋,下退不散。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

  (2)二(品)读诵:圆信始生,善须将养。涉事纷动,令道芽破。惟得内修理观,外则读诵大乘,有功观之力。内外相藉,圆信转明,十心坚固,如日光照,见种种色也。

  (3)三(品)说法:内观转强,外资又着,圆解在怀,弘誓薰动,更加说法。如实衍布,但以大乘法答,设以方便,终令悟大。随说法净,则智慧净。说法闻导,是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三倍转明也。

  (4)四(品)兼行六度: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事相虽少,运怀甚大。理观为正,行为傍,故言兼行。事福资理,十心弥盛也。

  (5)五(品)正行六度:圆观稍熟,事理欲融,事下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权实二智,究了通达,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下相违背。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于正观,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

  2、七位:

  (1)内凡十信:圆闻、圆修于圆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因此圆行,得入圆位。

  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进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肋,即入“回向心”:善修凡圣,即入“护心”:善修下动,即入“戒心”,善修无着,即入“愿心”。是名圆教铁轮十信位。圆教似解,六根清净也。

  (2)圣位:前明十住,真中智也。初发心住,发时三种心发:①缘因善心发,②了因慧心发,③正因理心发,即是境智行妙。

  三种开发,缘因心发,即是住不可思议解脱首楞严定。了因心发,即摩诃般若毕竟空也。正因心发,即是住实相法身,中道第一义谛也。

  华严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诸佛,叹下能尽。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闻法,不由他悟。

  净名云:知一切法,是坐道场,亦是入不二法门。

  大品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谓如佛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也。

  (3)十行:即是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诸波罗蜜,任运生长,自行化他,与虚空等也。

  (4)十回向:十行之后,无功用道,不可思议,真明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回向也。

  (5)十地:即是无漏真明入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也。

  (6)等觉地: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毕竟清净。断最后穷源微细无明,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

  (7)妙觉地:究竟解脱,无上佛智,故言无所断者,名无上士。

  此即三德,不纵下横,下并不别,究竟后心,大涅槃也。

  一切大理、大誓愿、大庄严、大智断、大偏知、大道、大用、大权实、大利益、大无住,即是十观戍乘圆极,竟在于佛。过茶无字可说,卢舍那名净满,一切皆满也。南岳师云:四十二字门,是佛蜜语。

  华严云:从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此义即同阿字门,诸法初不生故。此岂非圆教初住得无生忍,过茶无字可说,岂非妙觉,无上无过,广乘品明,一切法皆摩诃衍竟即说四十二字门,岂非圆教菩萨,从初发心,得诸法实相,具一切法,至妙觉地,穷一切法底。此义与圆位,甚是分明。(《大正》40,563下—565下)。

  上述菩萨阶位分类法祩宏法师《发隐》有二点说明:

  一、十观成乘圆极:以1、大理者,一念即空假中;2、大誓者,发无作四弘誓;3、大庄严者,寂照安心;4、大智断者,一心三观断诸惑;5、大偏知者,诸法通塞无不达;6、大道者,无作道品,一一调停,随宜而入;7、大用者,善修事助,以开圆理驱魔障;8、大权实者,知位次,不增不慢;9、大利益者,过境不动,策进五品而入六根:10、无住者,不住十信相似之进。由此十观成就圆乘。(《续藏经》59—334)。

  二、法华独圆教菩萨,华严未圆兼别,非大师之贬,祩宏法师《发隐》中说:

  天台论圆教以十信为内凡,十住即为圣位:论别教以十信为外凡,住、行、向为内凡谓之二贤,至十地乃名圣位,而华严五十二位,正与别教相同,遂有疑华严为别教。盖以行布圆融,分为二事而病华严之行布,不知无行布者圆融何物?唯有行布,乃有圆融,即行布而圆融,历然次第而浑然无所第也,是之谓不可思议也。后人因大师判教,独圆法华,而华严具乎圆别,遂欲左法华而右华严,然华严圆极之教,若事若理,若圣若凡,若大若小,若顿若渐,无不摄尽,岂兼别,即兼通兼藏,兼天兼人兼外道,兼邪魔,兼五明。九流百家诸子亦复何碍?何以故,千江万河,至海则皆归一咸味故,千门万教,至圆则皆归一法界故,何必以别为嫌,而必欲华严不得兼别耶。此大华严犹如虚空,扬之不高,抑之不卑,束之不小,张之不大,尔正不必忧华严之降而为别,而欲为之遮救也。据大师意,则华严未圆即别即圆,巧云兼别,泥此而别华严,失大师意矣。(同上注)。

  三、天台宗的菩萨戒之重戒与轻戒:

  (一)重戒:

  所谓重戒与轻戒的分别,在根本与种类的不同,或是性罪与遮罪的不同。一切戒的根本,称为根本戒,比如杀、盗、摇、妄,便是一切戒的根本:从每一种根本中所产生的同类小戒,称为种类戒,如打伤众生,是杀戒的种类。大小乘的根本戒是有差别的。小乘声闻的四大根本戒是杀、盗、摇、妄。大乘菩萨的十大重戒,包括了杀、盗、烙、妄,而又超胜了杀、盗、摇、妄。这是大小乘的同异之处,出发点是相同的,效果上是不同的。天台宗认为不持十种重戒,其结果在《天台菩萨戒疏》中说:

  违本弘誓,不悔不失法菩提心息,故言不得现前发菩提心

  ,栗散国王及转轮王由戒为因,因失果亡,故云亦失等。

  比丘比丘尼等既失于戒,报入三恶,岂得为人,证于次位

  ,故云亦失比丘比丘尼等。(《大正》40,590上)。

  智者大师(菩萨戒义疏》与明旷法师(天台菩萨戒疏》所载,重戒皆为十种,名称有异,作表如下:

  《菩萨戒义疏》 《天台菩萨戒疏》

  1、杀戒 杀人戒

  2、盗戒 不与取戒

  3、摇戒 行非梵行戒

  4、妄语戒 大妄语戒

  5、酤酒戒 酤酒戒

  6、说四众过戒 说四众名德犯过戒 7、自赞毁他戒 自赞毁他戒

  8、悭惜加毁戒 故樫加毁戒

  9、瞋心不受悔戒 瞠心下受忏谢戒

  10、谤三宝戒 助谤三宝戒

  (页五七一中—五七四下)。 (页五八七下—五九O上)。

  菩萨戒的十重戒分属于身、口、意三类,在小乘戒中,身口犯戒有罪,心意犯戒无罪,心意犯戒也不构成犯戒。所以既下以意业为轻戒,更不以意业为重戒。但在大乘戒中,不唯心意违犯了有罪,甚至会列为重罪。如天台宗菩萨戒属于意类戒有:樫惜加毁戒、瞠心不受悔戒。犯此二类意戒是重罪。

  天台宗菩萨戒疏系依据《梵网经》与《璎珞经》注释的,其戒为七众弟子共通受持,所以具体说了十条重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二戒在家弟子特别容易犯到,所列在十重戒内。

  (二)轻戒:

  天台宗轻戒之义以三聚净戒言,十重戒足摄律仪戒,也称菩萨波罗提木叉,又称保解脱戒。保解脱是果,戒是因,因中说果也。至于轻戒是摄善法戒和摄众生戒,天台宗轻戒有四十八条,此四十八条是佛弟子八万威仪。(同上,574下)。现在以智者大师《菩萨戒义疏》卷下与明旷法师《天台菩萨戒疏》卷中之四十八条对照如下:、 《菩萨戒义疏》 《天台菩萨戒疏》

  1、不敬师友戒 不敬师长戒

  2、饮酒戒 饮酒戒

  3、食肉戒 食肉戒

  4、食五辛戒 食五辛戒

  5、不教悔罪戒 不教忏悔戒

  6、不供给请法戒 不供给请法戒

  7、懈怠不听法戒 懈怠不肯听法戒

  8、背大向小戒 背正向邪戒

  9、不看病戒 不瞻病苦戒

  10、畜杀具戒 畜诸杀具戒

  11、国使戒 传信往还名通国使命戒

  12、贩卖戒 伤慈贩卖戒

  13、谤毁戒 无根重罪谤他戒

  14、放火烧戒 放火烧戒

  15、僻教戒 化法违宗戒

  16、为利倒说戒 规利倒说戒

  17、恃势乞求戒 恃势求财戒

  18、无解作师戒 无知为师戒

  19、两舌戒 离间贤善戒

  20、不行放救戒 下行救生戒

  21、瞋打报仇戒 无慈报酬戒

  22、憍慢不请法戒 轻慢法师戒

  23、憍慢僻说戒 轻人僻说戒

  24、不习学佛戒 舍真集伪戒

  25、不善知众戒 不善和众戒

  26、独受利养戒 待宾乖式戒

  27、受别请戒 别受他请戒

  28、别请僧戒 别请僧戒

  29、邪命自活戒 邪命自活戒

  30、不敬好时戒 时月媒嫁戒

  31、不行救赎戒 下行救赎戒

  32、损害众生戒 畜造非灭戒

  33、邪业觉观戒 观听恶作戒

  34、暂念小乘戒 系念小乘戒

  35、不发愿戒 不发十愿戒

  36、不发誓戒 对境无誓戒

  37、冒难游行戒 故入难处戒

  38、乖尊卑次序戒 众坐乖法戒

  39、不修福慧戒 不劝修福讲解利生戒

  40、拣择受戒 为师简择戒

  41、为利作师戒 为利作师戒

  42、为恶人说戒 为恶人说菩萨律仪戒

  43、无惭受施戒 故毁禁法戒

  44、不供养经典戒 不敬经律戒

  45、不化众生戒 不化众生戒

  46、说法不如法戒 说法乖式戒

  47、非法制限戒 立制灭法戒

  48、破法戒 自破内法戒

  (57l中—580上)。 (591上—601上)。

  以十条重戒仅列戒名,末作解释。对于戒条之解释古来各家注疏多不一致,大体上说可分新旧两派:旧派以天台智者大师《菩萨戒疏》为主,唐代明旷、明末朱宏、智旭、弘赞等注,皆属旧疏一系。新疏则以贤首法藏大师的菩萨戒疏为首,唐代的义寂疏、大贤古迹记为新疏系。旧疏与新疏最大不同点,在对于十条重戒条文的判别:旧疏大体是比照声闻戒立论的,以为十条戒的条文中所指者,有重也有轻;举轻而况重,比如杀人犯重,杀异类众生犯轻。但以新疏而言,以为菩萨之重,重于声闻,故言:乃至有命者,不得故杀。在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一书表示:唯以通常而言,多以旧疏(天台疏)为准。(页三七六)。以《梵网经》注释的菩萨戒条文,非常奇特,在重戒中有轻戒的戍份,在轻戒中也有重戒的成份,乃至在一条戒的条文中也包括了好多种戒。故明末莲池大师以: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竞。在其《菩萨戒义疏发隐》中说:

  举十重不举四十八者,此十戒义含无尽举十,则一切戒,

  悉皆摄尽,况四十八耶。(《续藏经》59,409)。

  因此可知天台宗梵网经菩萨戒疏,注释十重四十八轻戒已涵盖全部佛戒。

  四、日本天台宗的圆顿戒:

  依日本学者说法,所谓圆顿戒是指依《法华经》开显之妙旨,授受《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的大乘戒。也称梵网菩萨戒、天台圆教菩萨戒、大乘圆顿戒、圆顿无作戒、一乘戒、圆戒、大戒。此戒原系中国智者大师之主张,后由日本天台宗祖最澄(传教大师)承袭其意。他排除南都之大小兼学戒,评斥瑜伽等之权大乘戒而树立此戒,并大力弘扬。最澄于弘仁九年至十二年(八一八—八二二)间多次奏请朝廷,设立一乘戒坛,但因南都僧纲之强烈反对而未果,直至最澄示寂后,始获来许,而于弘仁十四年(八二三)公开举行圆顿戒授仪式。此为日本圆顿戒独立之起源。

  (一)最澄的圆顿戒仪式之创始:

  依最澄《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所述,此圆顿戒有二种相承,其一系以卢舍那佛为本师,阿逸多菩萨等二十余菩萨次第相付,罗什承之,再传南岳慧思、天台智者、章安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道邃、最澄。其二系由卢舍那佛直传灵山听众之南岳慧思,再由天台智者承之。前者古来称为“梵网相承”,又称“竖相承”:后者称为“灵山相承”,又称“横相承”。不管梵网相承或灵山相承,最澄都依天台祖师承之。故言其圆顿戒来自天台宗思想。尤其明显者系依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一如下所云:

  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法界,一念

  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

  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

  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

  法。(《大正藏》第四十六册,页一下)。

  最澄未留学中国时就带有强烈的末法意识,深感日本佛教僧团的沈沦危机。他在《守护国界章》卷上之下说:

  当今人机,皆转变,都无小乘机,正像(法)稍过已,末

  法太有近,法华一乘机,今正是其时,何以得知?八安乐

  品〉末世法灭之时也。(《大正》74,177中—下)。

  留学中土之后,他又渐受中国天台的影响,钻研法华思想与《梵网经》,为他日后戒律改革思想资粮。在他人唐以前亦读过道璇、法进等人的梵网经注释,留学时下功夫研究法华思想与天台教学,吸收了智者大师与湛然尊者的慧学所张扬的法华圆教,及智者大师《菩萨戒义疏》的戒学所倡导之梵网一系的纯大乘戒。他在《授菩萨戒仪》规定梵网戒的本质如下:

  此即又如来一戒金刚宝戒,是则常住佛性,一切众生本源

  ,自性清净虚空不动戒,因此戒以显得本来有常住法身,

  具有三十二相。今既不求人天果,不求声闻辟支佛果,下

  求小乘人所见佛果,不求通教三乘佛果,下求别教独菩萨

  佛果,唯欲专求圆教所诠无上正等菩提。……设受余戒,

  虽报人天,不免沈没。二乘小乘,永住涅槃:三教权菩萨

  ,迂回历劫路。故须发诚誓求圆果。(同上,625下)。

  规定梵网戒为“自性清净虚空下动戒”,即是以常住佛性为本质,而于一切众生的本源寻此绝对大戒的根基。此戒既以直接开显本有法身法性为目的,故须跳过人天乃至别教菩萨所求的果报,祗求法华所倡中道实相的圆果。最澄的纯圆,接近湛然耸者所说超八醍醐,超越四教的第五时究竟了义。

  依日本学者惠谷隆戒《大乘佛教思想史概说》说最澄的纯圆顿戒,旨在实践《法华经》三聚净戒,如八法师品v的三轨戒法、〈安乐行品〉的四安乐行戒、以及(普贤劝发品v的普贤戒,强调大乘菩萨的持戒生活,即在着柔和忍辱之衣,坐一切法空,人大慈悲,行身口意誓愿的四安乐行,为诸佛护念,入正定聚,发大菩提心,植诸德本,此圆顿戒可以图示如下:

  (第一一三——一一四页)。

  最澄在《山家学生式》(四条式)主张佛寺应分三类:(1)一向大乘寺(开始修业的菩萨僧所住):(2)一向小乘寺(小乘戒僧所住);(3)大小兼行寺(长久修道的菩萨僧所住) (《大  正藏》第七十四册,页六二四) 。最澄的目的当然是建立一向大乘寺,专为天台法华宗授菩萨圆顿戒,训练天台本山的僧侣,藉以彻底突破传统戒律的束缚。他曾向朝廷请求天台宗本身的年分度者,虽然带有僧团生存的宗教意义,但就义理言,乃是基于他对于法华圆教与梵网戒的洞见慧识而提出的。他在《山家学生式》中又说:

  国宝国利,非菩萨而谁。佛道称菩萨,俗道号君子。其戒

  广大,真俗一贯。故《法华经》列二种菩萨:文殊师利菩

  萨、弥勒菩萨皆是出家菩萨,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皆是在

  家菩萨。《法华经》中具列此二种人,以为一类之众,不

  入比丘类,而为大(乘)类。今此菩萨类于此间(日本)

  未显传。(同上,页六二五中)。

  最澄站在法华圆教的最胜义立场,破除出家、在家之分,把大乘菩萨扩大于世俗间(佛道称菩萨,俗道号君子),志在贯通胜义谛与世俗谛。

  (二)道元与日莲的圆顿戒之实践:

  在汞仓时代开创日本佛教各大宗派的祖师,有净土宗的法然(一一三三—二一二) 、净土真宗的亲鸾(一一七三—一二六二) 、日本曹洞宗的道元(一二OO—一二五三)以及(天台)日莲宗的日莲(一二二二—二一八二) ,全部出身于天台法华宗本山之比敏山,也都受过天台圆顿戒。

  1、曹洞宗道元留学中国师天童山住持如净学禅。回国后自创了日本曹洞宗门的独特的清规,毫不受大小乘戒的束缚,具有菩萨戒律的性格。在其著作八典座教训)、八赴粥饭法)、(吉祥山永平寺众寮箴规)、(永平寺住僧制规)、(日本国越前永平寺知事清规)等中言及“莫图作佛”、“不染污的修证”、“发菩提心即发愿己末超度先他度”等最胜义谛立场去讲佛戒究竟本义,如其著《,水平广录》卷五云:

  非非局大小乘,非非异大小乘。作么生是小乘,驴事未了

  :作么生大乘,马事到来。不博也,极大同小;不约也,

  极小同大。吾不折中,蓦然脱落大小。

  可见其有意彻底超越大小乘戒分别的。

  一旦破除大小乘戒的对立,重新建立三聚净戒等菩萨戒时,就可以自创独特戒法,他说:

  摄律仪戒,诸佛法律所窟宅也,诸佛法律所根源也:摄善

  法戒,三藐三菩提法,能行所行之道也:摄众生戒,超凡

  超圣,度自度他也。(《道元禅师全集》下卷,页二八O) 。

  对于道元禅师三聚净戒言论,日本学者博林皓堂在著《道元禅之研究》一书中说:

  道元的三聚净戒完全超越了传统以来的通释,而转成佛心

  佛性方面,舍我们自性一心之外别无律仪。自性一心自然

  开显而为善法,佛性一心本具的自觉即是救济众生。同时

  ,受戒、持戒也自然转成本证妙修的不染污之行:而三皈

  亦不外是自性一心的三宝。总之,所谓十重禁戒、十六条

  戒等法戒相,终极地说,统统都是“一心戒”,众生的本

  然佛性之自觉开显之外别无戒律可言。(第二三二—二三

  四页)。

  同样禅宗“一心戒三目论在中国比道元禅师早的永明延寿(九O四—九七五)在其著《受菩萨戒法》有二则言论言及“一心戒”品一则言:

  欲知佛戒者,但是众生心,更无别法,以觉自心,故名为

  佛。以可轨持,故名为法。以心性和合不二,故名为僧。

  以心性圆净,故名为戒。以寂而照,故名为般若。以心本

  寂灭,故名为涅槃。此是如来最上之乘,祖师西来之意。

  (《续藏经》第一O五册,页八c)。

  另一则言:

  一切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众生佛性之心,具

  佛性戒矣。……诸佛教法,皆是为未了者以暂亡故,似有

  迷昧。今即约事重明,故称受戒。(同上页八d)。

  另外天台宗唐代明旷法师《天台菩萨戒疏》卷上,言及一心三观戒法,内容比永明延寿“一心戒”更为具体,他说:

  一刹那心,十戒具足。事持前四(戒)因缘为境,理持后

  六(戒)了境佛性,中道常住,体唯一心,具含凡圣,依

  正因果,虽具而空,无非法界,名之为观,即一心三观。

  (《大正藏》第四十册,页五八一上)。

  以禅宗永明延寿及天台宗明旷法师言论证明“一心戒”在中国早有记载。道元禅师之“一心戒”应该说在日本佛教界最早之言论,而非佛教界之独创。

  2、日莲宗的日莲上人:

  承接天台法华思想进一步立教开宗的日莲,与最澄一样自始至终强调末法意识,深信末法浊恶时代的劣根凡夫,唯一解脱之道,就在《法华经》(寿量品)所云:无始常住的久远本佛,依其大智大悲:水劫宣说不休的《妙华莲华经》。日莲的所谓“一大秘法”即在于此。

  日莲奉法华至上主义的戒律观,其他“一念三千”等圆融理论一概省去。吾人皆知《法华经》二十八品之中,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中国天台以迹门为表,本门为裹,而自迹门开显本门。日莲则一开始即以本门为表,下必再说“开迹显本”,故其开出“本门本耸”、“本门题目”与“本门戒坛”三大秘法皆以本门为名。

  日莲指“本门本尊”指菩提树下成道的释尊在(寿量品)自我开显的久远常住的本佛。“本门题目”则是具体地表达释尊开悟内容的《妙法莲华经》五字,又加“南无”而为七字。修行者受持此题抄身口意三业,以此唱题行为妙行之中的正行,经文读诵则为助行。“本门戒坛”即谓受持题目的场所,特称“事的戒坛”。依日莲的教义,朝向本门本尊唱出本门题目,且同时住于本门戒坛,则“即身成佛”当下现前。

  日莲以《法华经》本门立场来贯彻大乘圆顿戒,那就不再以三聚净戒条文为中心,加上他以法华至上,谤法华为大恶,不惜身命弘扬法华为大善,同时受持(妙法莲华经)五字的信念,即成为本门的戒体。

  日莲著《大秘法抄》言及戒坛意义,他说:

  戒坛者,王法冥佛法,佛法合王法,王臣一同本门三秘密

  法持。有德王、觉德比丘::寻似灵山净土最胜地。(《

  大正》S4,2S7上)。

  上述为日莲本门戒坛最明确表达。针对日莲戒坛思想,日本学者久保田正文所著《日莲的生涯与思想》中解释为:

  日莲认为政府,经济、外交、产业等世间世俗的事情与佛

  教的教义合成一片,而佛法形成这世事的根本,国民大众

  拜此本门本尊,受持本门题目,共将《法华经》的人生观

  与世界当做自己生活的指导原理之时,就有这样的戒坛建

  立,成为人人来此改善心态的确认场所。但是这只是专就

  理想而言,如就我们现在各寺或家中佛坛应该就是戒坛。

  此义出于《法华经》〈如来神力品〉的“即是道场”之说

  。云:“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三藐三菩

  提;诸佛于,转于法轮:诸佛抄此而般涅槃。”(第二八

  二—一六三页)。

  久保田正文先生若解释日莲“本门戒坛”之戒律思想正确,那么日莲是以无戒律条件,仅以《法华经》本门思想做为指导原理的世间生活即是戒坛的具体表现。在此道场无出家、在家之分,亦无持戒与持戒之别,亦是无戒之戒下人人皆可如诸佛一样于此世间涅槃。

  (三)日本净土宗亲鸾之无戒之戒:

  日本净土宗开创祖师法然本在比散山受天台圆顿戒,为严谨的持戒僧。法然一生未娶,持戒不犯的圣僧,他认为末法时代有宗教体验应有自忏之念,舍净土法门无有解脱之道,依中国善导所示,信阿弥陀佛的救济本愿与末法下劣根机靠自力修行持戒乃难解脱的自觉,此为其净土法门的戒律观。

  法然的称名念佛是净土法门的正定业,同善导一样,行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等助业,未公然宣称持戒无肋于往生净土。

  法然弟子亲鸾则不然,只认为口称念佛为唯一正行,其他诸行毫无益处;也通过自己“非僧非俗”的带妻体验,倡导无戒之戒。

  法然既许不断念佛,亦赞成临终正念。亲鸾则认为一心深信接受阿弥陀佛本愿之时,即等于往生净土,不必为了死后往生净土而作临终正念。并主张信心亦非自力而来,系阿弥陀佛所赐。亲鸾所创(净土)真宗信徒祗须以心念表示感恩即足也。

  法然所领导的净土宗有他力之有自力,许有助业、下断念佛等:亲鸾领导的真宗贯彻他力本义到底,形成完全超越他力之中自力、他力之分别的绝对他力本愿信仰。

  亲鸾站在信心本位立场超越自力道德,强调宗教胜义谛之善是慈悲的表现,决非强予分辨善恶是非的世俗谛层次自力道德。这一点他在《叹异抄》导读中说:

  弥陀本愿不择老少善恶,唯信心为要,誓愿本为罪恶深重

  烦恼炽盛之众生所立。相信本愿,不须其他善行,因无可

  胜念佛之善之故。恶亦非可惧,无可碍本愿之恶故也。(

  江支地译《叹异抄导读》第一七七页,法尔出版社出版,

  台北)。

  无戒之戒形成日本佛教戒律主流之后,原先胜义谛层次的“无戒之戒”被后世佛教徒所误解或曲解,逐渐流于纯世俗意味的完全“无戒”,实非亲鸾当时所能预料。

  日本最澄留学中国,承天台宗祖师之天台圆顿戒法,开坛受圆顿戒仪式,学生道元、日莲、法然以至亲鸾发展其单授菩萨圆顿戒,而达到无戒之戒为最胜义谛戒,最后为他们所承认末法根劣凡夫所曲解,成为无戒之佛教。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八持戒清净v中说:

  三归五戒、二百五十为客戒。根本十种得戒人者,如佛自

  言善来比丘,自然已得具足戒,如摩诃迦叶,自誓因缘得

  具足戒:如侨陈如见谛故受具足戒:如波阇波提比丘尼以

  八敬法受具足戒:如达磨提那比丘尼遗信受具足戒;如须

  陀耶沙弥论义受具足戒:如耶舍比丘等善来受具足戒:如

  跋陀罗波楞伽加三归受具足戒;如边地第五律师受具足戒

  。(《大正》46,36上—中)。

  智者大师说正法时期佛陀的善来比丘仍然要自誓因缘,见谛、八敬法、三归依及论议等才能得具足戒。末法时代的日本比丘不持根本戒,以无戒之戒,如何能下变为无戒的俗人呢?

  至于日本僧侣所谓最胜义谛戒是超越善恶是非的世俗层自力道德,在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中说其内容如下:

  观心防止二边无明诸恶,善顺中道一实之理。防边论止,

  顺边论观,此名即中而持两戒也。故梵网云:戒名大乘,

  名第一义光。……当知中道妙观戒之正体,上品清净究竟

  持戒。十住广说云:若无我我所,远离诸戏论,一切无所有

  ,是名上尸罗。(中略),即中(道实相)三品者,下品

  为别教菩萨,中品圆教菩萨,上品是佛,唯佛一人具净戒

  也。(同上,37中—38上)。

  圆教菩萨亦分三品,下品为五品(位),中为六根清净(位),上入初住(同上,38上)。智者大师自称已证五品弟子位,是下品圆教菩萨而已,其他行者可以推论之,如何持圆教最胜义谛戒呢?

  参考文献:

  1、缣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四卷,〈有关戒律的疑经〉页二五三—二六五)佛光出版,一九八五年,台北市。

  2、释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三世诸佛的摇篮〉页二三九—二七七,天华出版公司,一九八二年,台北市。

  3、村上专精着杨曾文译《日本佛教史纲》,《现代佛学大系》29,弥勒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台北县。

  4、吴汝钧《法华玄义的哲学与纲领》,八法华玄义的佛性思想)页四九—六一,文津出版社,二OO二年,台北市。

  5、尤惠贞《天台宗性具圆教之研究》,(天台宗性具圆教之义

  理根据)页一一九—二八九,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台北市。

  6、佐藤哲英着释依观译《天台大师之研究》——特以著作的考证研究为中心——〈菩萨戒义疏〉,页五O二—五O七,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二OO五年,台北市。

  7、傅伟勋主编《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页一四五—二八九,东大图书公司,一九九O年,台北市。

  8、冉云华《延寿的戒律思想初探》,《中华佛学学报》第四期,一九九一年,台北市。

  9、释圣严《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一九九三年,台北市。

  10、傅伟勋《大小兼受戒、单受菩萨与无戒之戒》,同前6。

  11、释惠敏《瑜伽菩萨戒之心理与伦理观》,《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一期,一九九八年,台北市。

  12、释圣严《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一九九五年,台北市。

 
 
 
前五篇文章

普劝念佛须具三要

念佛仪式简而易行

密宗本尊法的源流

论杨岐禅宗文化对民众思想行为的影响

略述天台性具之圆

 

后五篇文章

问念佛三昧并答慧远法师问鸠摩罗什答

有关元代帝师寺与蒙古字学的一点佐证

寻根临济:黄檗山中的千古梵行

洞山禅林

晋莲宗初祖庐山慧远法师文钞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