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天台一心三观与三谛思想之研究(兼论藏、通、别教之三观三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玄奘大学,宗教学系硕士在职专班,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5年

  【文章标题】天台一心三观与三谛思想之研究(兼论藏、通、别教之三观三谛)

  【文章作者】曾荣贵

  【指导教师】熊琬博士

  【文章页数】219页

  --------------------------------------------------------------------------------

  【中文关键词】一心三智|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一相一味|一境三谛|十如是

  【中文摘要】天台二祖慧文禅师因读《中论》悟得一心三观,三祖慧思禅师宗《法华经》阐述诸法实相,智顗师承阐扬“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等教观思想。天台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八教又分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法四教是藏、通、别、圆等四教。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一心为观。

  本文仅就一心三观之渊源慧文、慧思、智顗等之悟道与传承略述。另就四教之三观内涵,“次第三观”、“一心三观”、“实相”等意境描述期契入义理,并依始终心要所云之立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等论述,期能圆融三谛,即空即假即中之圆融相即。又于结论中对一心三观圆教与别教之比较,一心三观圆教之启发,三一一三(一心三观、三观一心)之特别论述等,透过纵横之解析,期能了解一心三观与三谛思想精神所在,愿以三谛圆融之实相法门利益众生,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同证无上道。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动机1

  第二节 文献回顀3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范围7

  一、 研究方法7

  二、 研究范围9

  第二章 天台宗一心三观之思想渊源与传承 11

  第一节 北齐慧文之禅法与一心三观 11

  第二节 南岳慧思之法华思想与一心三观 14

  第三节 天台智顗之生涯学行17

  一、智顗略传 17

  二、智顗的前期思想 20

  三、智顗的后期思想 21

  第四节 小结 26

  第三章 四教之三观内涵29

  第一节 一心三观义29

  一、“一心三观”意境之描述29

  二、一心义36

  三、三观义37

  第二节 藏教-析空观 42

  一、“析空观”义42

  二、对法藏中无我、四谛、万有略述43

  三、修观是因、证涅盘是果:析空观、证偏真涅盘47

  四、六即48

  五、转乳成酪51

  六、权实智观51

  第三节 通教-体空观52

  一、“体空观”义52

  二、心体空净52

  三、空观成须历多劫遍学诸门53

  四、修体空观、证真谛涅盘53

  五、六即54

  第四节 别教-次第三观55

  一、“次第三观”义55

  二、“次第三观”意境描述56

  三、别教义61

  四、次第三观证中道无住涅盘63

  五、六即64

  第五节 圆教一心三观71

  一、“一心三观”义71

  二、“一心三观”义理解析71

  三、六即 78

  第六节 小结 80

  第四章 一心三观之修证 83

  第一节 修三观83

  一、三观思想的渊源83

  二、修三观至三德83

  三、一心三观智照境合为佛所叹84

  四、修中观因缘84

  五、观法85

  六、小结92

  第二节 破三惑93

  一、三惑义93

  二、一念摄九,寂照止观、遍破三惑94

  三、三观破三惑、三观一心无惑不破95

  四、圆顿止观破见思、尘沙、无明惑,即空即假即中,举一即三、非前非后 95

  五、小结96

  第三节 证三智96

  一、三智义96

  二、义理解析97

  三、小结114

  第四节 成三德115

  一、三德义115

  二、义理解析116

  三、小结143

  第五节 不思议一心三观(一念心具足百界千如不思议妙境)(境观不二能所合一)145

  第五章 不思议圆妙三谛 147

  第一节 三谛义147

  第二节 三谛思想的渊源148

  一、公元四至八世纪的二谛思想149

  二、“二谛义”的流派149

  三、传统“二谛义”的发展150

  四、小结154

  第三节 智顗的三谛圆融155

  一、三谛的分类157

  二、圆融相即163

  三、小结 167

  第六章 圆修一心三观契入实相 169

  第一节 实相义理 169

  第二节 实相意境描述170

  第七章 结论 194

  壹、一心三观与三谛思想开展与特点194

  贰、一心三观以智者大师论著为主,其思想对天台之贡献196

  参、一心三观圆教与别教之比较197

  肆、一心三观圆教的启发199

  伍、从佛教史看,为何有“一心三观与三谛”思想200

  陆、三一一三之特别论述201

  柒、“一心三观与三谛”未触及及后续之研究202

  参考书目 205

  壹、古代佛教经论著疏205

  贰、当代著作论文207

  参、工具书210

  表次

  表1 与天台“一心三观”有关期刊3

  表2 与天台“一心三观”有关之专书4

  表3 与天台“一心三观”有关之硕博士论文6

  表4 “一心三观”意境描述35

  表5 “次第三观”意境描述60

  表6 “一心三观”义理诠释77

  表7 天台化法四教比较 82

  表8 “一心三观”之观法91

  表9 “三智”义理诠释113

  表10 “三德”义理诠释141

  表11 “实相”意境描述190

  表12 慧文、慧思及智顗思想理论特点与影响之比较194

  表13 智者大师之“一心三观”相关思想及对天台之贡献196

  表14 一心三观圆教与别教之比较197

  --------------------------------------------------------------------------------

  【参考文献】

  壹、古代佛教经论著疏

  一、经

  1《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T9)。

  2《不退转法轮经》,僧佑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T9)。

  3《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T8)。

  4《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T9)。

  5《妙法莲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 ,(T9)。

  6《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大乘论师婆薮盘豆释,后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共沙门昙林等译,(T26)。

  7《金光明经》,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T16)。

  8《金刚三昧经》,北凉失译人名,(T9)。

  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T8)。

  10《无量义经》,萧齐天竺三藏昙摩伽陀耶舍译,(T9)。

  11《菩萨璎珞本业经》,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T24)。

  12《维摩诘所说经》,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T14)。

  1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T8)。

  二、论著疏

  1《十不二门指要钞》,宋四明沙门知礼述,(T46)。

  2《千手眼大悲心呪行法》,四明沙门知礼集,(T46)。

  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T36)。

  4《大乘止观法门》,南狱思大禅师曲授心要,(T46)。

  5《大乘玄论》,胡吉藏撰,(T45)。

  6《大智度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T25)。

  7《中论》,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T30)。

  8《六妙法门》,天台大师于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门,(T46)。

  9《天台八教大意》,隋天台沙门灌顶撰,(T46)。

  10《天台止观统例》,翰林学士守右补阙安定梁肃述,(T46)。

  11《天台四教仪》,高丽沙门谛观录,(T46)。

  12《天台传佛心印记》,元传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溪沙门 怀则 述,(T46)。

  13《止观大意》,唐天台沙门释湛然述,(T46)。

  14《止观义例》,天台沙门湛然述,(T46)。

  15《止观辅行传弘决》,唐毘陵沙门湛然述,(T46)。

  16《四念处》,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T46)。

  17《四明十义书》,(T46)。

  18《四明尊者教行录》,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T46)。

  19《四教义》,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T46)。

  20《佛祖统纪》,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盘撰,(T49)。

  21《妙法莲华经文句》,天台智者大师说,(T34)。

  22《妙法莲华经玄义》,天台智者大师说,(T33)。

  23《妙法莲华经玄赞》,大慈恩寺沙门基撰,(T34)。

  24《始终心要》,荆溪尊者述,(T46)。

  25《宗镜录》,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T48)。

  26《法界次第初门》,陈隋国师智者大师撰,(T46)。

  27《法华文句记》,唐天台沙门湛然述,(T34)。

  28《法华玄义释签》,天台沙门湛然述,(T33)。

  29《法华玄论》,胡吉藏撰,(T34)。

  30《法华宗要》,元晓师撰,(T34)。

  31《法华经安乐行义》,陈南岳思大禅师说,(T46)。

  32《法华义疏》,都干缘沙门 素庆谨志,(T34)。

  33《法华论疏》,胡吉藏撰,(T40)。

  34《金刚三昧经论》,新罗国沙门元晓述,(T34)。

  35《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天台山修禅寺沙门智顗述,(T46)。

  36《教观纲宗》,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T46)。

  37《维摩经玄疏》,天台山修禅寺沙门智顗撰,(T38)。

  38《维摩经略疏》,天台沙门湛然略,(T38)。

  39《摩诃止观》,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T46)。

  40《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宋东山沙门遵式始于天台国清集于四明大靁山兰若再治,(T46)。

  41《诸法无诤三昧法门》,陈南岳思大禅师撰,(T46)。

  42《炽盛光道场念诵仪》,宋天竺寺传天台教观沙门遵式撰,(T46)。

  43《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T46)。

  44《观心论》,天台修禅寺沙门智者述,(T46)。

  45《观心论疏》,隋天台沙门灌顶撰,(T46)。

  46《观音玄义》,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T34)。

  47《观音玄义记》,宋四明沙门知礼述,(T34)。

  48《观音义疏记》,宋四明沙门知礼述,(T34)。

  贰、当代著作论文

  一、著作

  1《大智度论》,郏廷础 释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

  2《中国佛教各宗史略》,刘果宗 着,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3《中国佛教学术论典(14)》,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编辑,高雄县,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1月初版。

  4《中国佛教学术论典(4)》,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编辑,高雄县: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1月初版。

  5《中国佛教学术论典(5)》,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编辑,高雄县,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1月初版。

  6《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吴汝钧 着,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

  7《天台九祖传传佛心印记注》,湛然寺印行。

  8《天台心钥》,圣严法师 着,台北市:法鼓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初版。

  9《天台四教仪》,永本 释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10《天台宗之判教与发展》,张曼涛 编,台北市:中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2月初版。

  11《天台宗性具圆教之研究》,尤惠贞 着,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12《天台宗纲要》,静权大师 着,佛陀文教基金会,2005年5月出版。

  13《天台宗论集》,晓云法师 着,台北市:原泉出版社,1987年发行。

  14《天台性具思想论》,演培法师 译,台北市:灵峰菩提学院,1967年9月初版。

  15《天台思想入门》,鎌田茂雄着 转瑜 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1991三版。

  16《天台思想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7),张曼涛 主编,台北市: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79年1月初版。

  17《天台哲学入门》,新田雅章着 涂玉盏 译,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5月出版。

  18《天台教学史》,释慧岳 编,台北县: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4年2月出版。

  19《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辑注》,章安灌顶 编着,台北县: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83年11月出版。

  20《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吴汝钧 着,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公司,1999年4月初版。

  21《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陈英善 着,台北市:东初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22《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安藤俊雄原著 苏荣焜 译,台北市:慧炬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

  23《佛学研究指南》,关世谦 译,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出版。

  24《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吕澄 着,山东:齐鲁书社,1991年7月出版。

  25《妙法莲华经》,张松辉 注译,台北市:三民书局,2000年9月初版。

  26《宗镜录》,潘桂明 释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

  27《法华思想》,平川彰等着 林保尧 译《法华思想》,高雄县:佛光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

  28《法华经》, 董群 释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1996年8月初版。

  29《金光明经》,张文良 释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

  30《金刚錍》,王志远 释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

  31《俱舍要义》,杨白衣 着,台北市:普门文库,1982年10月初版。

  32《俱舍论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1),张曼涛 主编,台北市: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79年1月初版。

  33《俱舍学纲要》,李世杰 撰,台北县: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7年7月出版。

  34《唐高僧传》,赖永海 释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1999年2月初版。

  35《教观纲宗科释》,静修大师 着,台北市: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11月一版。

  36《智顗》,慧岳 着,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公司,1979年3月三版。

  37《摩诃止观》,王雷泉 释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

  38《摩诃止观之研究》,李志夫 编着(上)(下),台北市:法鼓文化事业公司,2004年8月初版。

  39《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黄连忠 释译,高雄县:佛光出版社,2005年9月初版。

  二、期刊论文

  1《天台观不可思议境之探讨》,林建强,玄奘大学中国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5月。

  2《华严圆教与天台圆教思想之比较研究》,叶振兴,玄奘大学宗教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1月。

  3《智者大师教观思想之研究》,李志夫,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年。

  4《内明月刊》第164期。

  参、工具书

  一、电子佛光大辞典。

  二、丁福保电子佛学大辞典。

  三、《佛学名相汇解》(一)~(五),寂照大师 编,台北市:佛光出版社,1983年11月初版。

  四、《佛学大辞典》1至7册,高雄县:佛光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前五篇文章

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的天台法门

学修能断惑业苦 进趣菩提依三学--以戒为师 进趣菩提(

圣凯法师:般若人生

福地良田培圣果,海天水月映禅心——记福建省晋江市池店福

佛教中为什么不把吃植物当作“杀生”

 

后五篇文章

《天台哲学入门》译序

孤山智圆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对知礼之反批

净土思想对天台的影响

财色名见污蔽心,闻法识破好持戒--以戒为师 进趣菩提(

安西榆林窟“六道轮回图”考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