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心影:法教篇(一) 作者:慈航法师 目 次 一、唯识宗胜义 二、般若宗胜义 三、法华宗胜义 四、华严宗胜义 五、律宗胜义 六、密宗胜义 七、净土宗胜义 八、禅宗胜义 九、因明学之必须研究 一○、因明学的重要规则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P5) 一二、唯识学的几个问题 一三、唯识学的宇宙观 一四、第六识的功用 一五、第七识的无明 一六、第八识的概要 一七、熏习的资格 一八、种子的来源 一九、种子的条件 二○、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二一、大乘佛教的教理行果 二二、佛乘的大意 二三、佛法的纲要 二四、三细六粗 二五、世法与佛法的不同点(P6) 二六、佛法的究竟与方便 二七、佛教与佛学 二八、佛教的因果原理 二九、怎样能够达到“无我”的目的 三○、心经的要义 三一、楞严经的题旨 三二、圆觉经的答问 三三、源远流长 三四、佛学与科学 三五、佛制不食肉的原因 三六、一个食肉的问题 三七、佛教是迷信吗 三八、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 三九、中兴佛教讲话(P7) 四○、我对于改良佛教的一点意见 四一、我对于中国佛教今后改良补充意见 四二、我对整个佛法的看法 四三、评整理佛教意见书 四四、重建大陆佛教的刍议 四五、我对台湾佛教的希望(P8) 一、唯识宗胜义 通常所谓八宗者,即: (1)唯识宗(2)般若宗(3)法华宗(4)华严宗 (5)律宗 (6)密宗 (7)净土宗(8)禅宗 宗:为“宗旨”或“宗尚”义,谓有一种最高尚最坚固之信仰,能发生一种伟大之力量。又今所列八宗次序,亦系随机说法,无有先后彼此之分。 在整个佛法,本无所谓八宗之分,兹不过就其各各当时应机摄化之胜用立名,喻如人之眼耳鼻舌身意七识八识,各有其胜用,不应执此劣彼,执彼劣此。 今天先讲唯识胜义,分二种释: (1)释名(2)释胜义 何以须释名?因从名始能辨体故。譬如有人谓慈航为善人,为非善人?(P9)此善与非善,固属应论问题,但何以谓之慈航耶?尤属第一步之重要点。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粗读之似无问题;细玩之,则“心之与识”乃基本之重要疑点。 心之与识,为一物耶?为二物耶?若为一者,既曰唯心,何以重曰唯识?若为二者,则区分之点安在?欲明斯理,先当知分别世间万物之体用。 何以谓之体用?如灯是体,光是用;镜是体,照物是用;手巾是体,洗面是用;明此理,则当知心因体名,识从用立。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举三界则万法皆摄;举万法则三界亦赅;今何以又区分为二?曰: 三界者从量立名;万法者依质立号。 心识之名,上来释义已竟,今当释唯识宗: 何以谓之唯?唯者遮词也。显万法从心变现似有,非谓全无。若从表词,作“但”字或“独”字释,则既犯世间相违,而世间一切,亦不能建立,非唯识正义,试观下表。(P10) (图缺) 识字——胜义中释。 宗字——释见前。 唯识宗,总共有四名: (1)唯识宗(依用立名)。 (2)法相宗(依义立名)。“法”的意义极广,小至一微尘,大至十方诸佛,十方世界,无边虚空皆包括之。“相”分二类:①形相,②义相。形相者,长短方圆等。义相者,万法之意义。今此宗从万法相上,显示我法二空之中道胜义。有条不紊,令人轨生物解,了脱生死,故名。 (3)慈恩宗(依寺立名)。唐高宗为报母恩,建慈恩寺于长安,时玄奘法师,大宏唯识,其徒窥基大师,继承大宏此宗,住慈恩寺,故名。(P11) (4)慈氏宗(依人立名)。慈氏梵语弥勒,弥勒菩萨,证唯识圆通,故名。 上来释名已竟。今当略明传承系统: 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无著菩萨——天亲菩萨——护法菩萨——戒贤论师——玄奘法师——窥基——智周——慧沼——以至现代如太虚大师等。 上来乃略明传承系统,知源所自来。关于创立和传承者各人历史,因本题系讨论胜义,故略而不谈。今当标此宗所依之经论:(1)《解深密经》,释迦牟尼佛说。(2)《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此菩萨专修唯识观。(3)《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4)《三十唯识论》,(5)《二十唯识论》,世亲菩萨造。(6)《成唯识论》,护法等菩萨造,玄奘法师揉。其余如《唯识述记》等,窥基大师记。唯识著述,因唐代丧失,幸日本高丽等国,来华学法者多,故经典流存彼处。清末始由杨仁山居士取回流通,现代能成有系统之巨集扬最力者,当推太虚大师为第一。 上来释名及传承系统并所依经论竞。今当释胜义:(P12) (图缺) 第八“集起作用”最胜,第七“思量作用”最胜,第六、前五“了别作(P13)用”最胜,故别别立名,并作彼此作用严格分别。例如集起之第八识,思量根身器界种子等,则亦有思量等作用。第七思量识,念念执着第八识见分为我,分别第八识见分为我,则亦具集起了别作用。第六、前五等,亦具集起思量义,最粗易知,兹不赘。 阿赖耶识,何以名集起?集者“聚集”义,如仓贮谷。起者“生起”义,如谷生芽。 何以第七识名思量识?思量第八识见分为我最胜故。又具“恒”、“番”二义,其原理有四: ①(第七识)亦恒亦审——执第八识见分为我,无一刹那间断,故云为“恒”。分别第八识见分为我,故云为“审”。 ②(第八识)恒而不审——执持器界、根身、种子,无一刹那间断,故云为“恒”。此非善非恶,三界九地,随业力生,性属被动,故云“不审”。(P14) ③(第六识)审而不恒——不独能了别现在之境,且能揽过去之五尘落谢影子为妄想,故云为“审”。念念不停,刹那不住,故云“不恒”。 ④(前五识)不恒不审——大睡无梦时,晕绝时,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等,则不现行,故云“不恒”。对境则起,不对则不起。难能了色等五尘,但必赖意识中同时意识与之俱起,故云“不审”。 第六和前五识,何以名了别?“了别”者,明了分别也。以前五识与同时意识起时,了别外面色声香味触五尘之作用,显而易见故,是胜故。第六识缘内五尘落谢影子为妄想,显而易见故,最胜故。 唯识之最胜义,为阿赖耶识,含藏一切法的种子,乃世间出世间现象界所依。种子依现行而立名,如谷已生芽,方可名种,不可云凡一切谷皆是种子;又如女人未生儿女,则母亲之名,不能成立。 种子之界限最严,不容丝毫错乱;如眼有眼种子,地狱有地狱种子,佛(P15)有佛种子,兹分类如下: (1)心王种子,(2)心所种子,(3)色法种子,(4)根种子,(5)有漏种子,(6)无漏种子,(7)佛种子,(8)辟支种子,(9)声闻种子,10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种子。然则种子不能见,云何可证明有种子?曰:如豆在土虽不能见,然一经现行生芽,则能见之。吾人种子虽不能见,然现前眼能了色,耳能了声,顺之则喜,逆之则怒,不同死人,故可证明,有见闻种子在藏识中。又如风虽不能见,或吹物,或触身,则可证明为有。 种子分二类: (1)本有种子——谓无始来,法尔具足,如水有湿性,火有暖性等然。 (2)新熏种子——如我未曾种田,至乡间学之则能;诸君在此听经,初觉涩涩然,而一次比较一次,较为容易,比喻所熏之义。 然则了知诸识行相差别,种子现行等作用,有何种利益?曰:众生具足无漏种子,不生不灭,与佛同一解脱。但为五欲盖覆,故不自知;今启以言教,使其明了,与佛同具涅槃胜德,生大乐愿,依无漏种,修习圣道,证大(P16)转依。 然则从何而修?曰:当从破“我执”着手。 曰:我执依何而生?曰:由第七识见分执着第八识见分为我而生。如下图: (图缺) 然则第七、第八,形相细微,既不如贼之可以兵剿,又不同病之可以药医。当从何处下手,破其我执?曰:有方便。由第六意识作我法二空观,则外无所缘,如贮谷于仓,而乏水土人工之助缘,日久功深,自然伏断。 然则我法二空观,最初如何下手?当以最初方便观色受想行识五蕴中无我,无我所。 然则何谓五蕴?曰:请观下表——(P17) 色蕴——外色,山河大地等;内色,眼耳鼻舌身五根等。 受蕴——苦、乐、忧、喜、舍五种受。 想蕴——安立名相,取像为性。 行蕴——迁流义,刹那生灭,念念不停。 识蕴——明了分别义,如了别色声等境,分别是非善恶,乃至缘过去未来等境,统识蕴摄。 然则如何观五蕴无我?曰:当从色蕴始。 试观色蕴中山河大地等为我?此除一小部份学者外,类皆执我。 然则地水火风之身为我欤?何以死后又无知觉?且坚者是地,湿者是水,热者是火,动者是风,又将何者为我? 然则知苦乐忧喜之受蕴,乃至识蕴是我欤?曰:若受蕴是我,则想行识等非我。乃至若识蕴是我,则受想行非我!若四者皆是我,则成多我! 或曰:非此之谓,乃由现前色身合受等四蕴,方得名我。然则此所谓我,应一半有知觉,一半无知觉,何以故?此身乃无知觉之地水火风所成(P18)故。且能使色心合为一体者,又为何物? 如上种种智慧观察,知五蕴中实无有我——如聚砖成塔,唯有其名;又如聚卒成军,此军之名,因众卒有;离卒则无。如是了达,五蕴中无我、无人、无作者、无使作者,我空真智,忽然现前,此之谓“我空”观成功。 再用智慧详审,了达此五蕴亦从众缘生,如幻如化,法空真智,忽尔现前,此之谓“法空”观成功。 然则我执法执既空,乃至转“烦恼障”得“大解脱”,转“所知障”得“大菩提”,最后破“微细无明”所证得八识转四智之妙用如何?曰:请观下表——(P19)(图缺)(P20) 二、般若宗胜义 “义”,是一种正当不移之理。“胜义”,即非普通之理,乃出世间之正义。“般若”,是梵语,此云智慧。此智慧非世间普通之资生事业等智慧,乃一种了生脱死之智慧,智慧之初步,当了达世间是苦、空、无我,方能渐渐垢尽明生。智慧之结晶,分自利与利他二者:由了达我空之理,证到我空真如,解脱世间粗重苦果是谓自利。乃至断所知法执,证法空真如,断微细无明,出生入死,度脱众生,是谓利他。 此宗之名,约有下列七种: (1)般若宗——依经立名,如六百卷《大般若经》等。 (2)三论宗——依论立名,龙树菩萨依般若经造《中论》、《十二门论》;提婆菩萨造《百论》破外道,依此三论立名故。(P21) (3)四论宗——依论立名,除上说三论外,加龙树菩萨之《大智度论》故名。 (4)空宗——对待立名,对有宗言故。 (5)法性宗——依体立名,直说法性,不立名相故。 (6)破相宗——依用立名,唯显中道,破诸名相故。 (7)嘉祥宗——依寺立名,隋朝吉藏大师,盛宏三论,住嘉祥寺,故名。 上来释名已竟。今当明传承系统: 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龙树菩萨——提婆菩萨——清辨菩萨——嘉祥大师——其他…… 略标传承系统竟,次明所依经论: (1)《大般若经》,(2)《小品般若》,(3)《放光般若》,(4)《光赞般若》,(5)《道行般若》,(6)《摩诃般若》,(7)《胜天王般若》,(8)《金刚般若》,(9)《文殊问般若》,(10)《实相般若》,(11)《仁王护国般若经》等。(P22) (图缺) 此宗自嘉祥大师后,渐渐衰微,现代虽研究有人,而专宏者尚乏,致救世间灯,暗去一盏,苟有大乘种性,愿荷担如来家业,重振之者,真现世菩萨矣。 释名、标传承系统、及明所依经论竟,今当诠说胜义。胜义为何?曰:即“因缘所生法”也。因者亲因,缘者助缘,其类别有四: (1)因缘——因之缘——如万物生起,须有种子,此种子各有自由。 (2)所缘缘——所缘之缘——如了知事物,须有所缘之境。 (3)增上缘——增上之缘——如万物发生,须有土水、人工、阳光、空气等。(P23) 又分三类: ①????顺增上缘——如某人办事,我助之以力,令其速成。 ②不胜增上缘——如某人办事,我虽不助之以力,亦不为之作障,使其事业得成。 ③逆增上缘——如先生教书,以杖责罚学生,又如提婆达多害佛等。 ④等无间缘——平等无间的缘——万物发生,须平等无有间断,前灭后生,念念相续。世间万法,仗因托缘,如幻如化,如梦如影,如阳焰,如空花,如空谷呼声,如蜃楼海市。其中无生,无我,无作者,无使作者,无受者,亦无使受化者,无起者,无使起者。其有利根众生,自己直不承当,全身担荷,其或沉吟,且向下列各门,执剑荷枪,剿其贼首。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十法界,有漏无漏等。 五蕴,一名五阴:五者,其数有五。阴者,覆蔽义;蕴者,储蓄义。众生由此五法,覆蔽真性,故有生死。 (1)色蕴——色分二: ①有表色——身口 ②????无表色——内心 有表色又分三(图缺) 无表色……心之冲动,强有力之心志等 (2)受蕴——受分五种: 五受(图缺) (3)想蕴——想,即想像,安立名相的。(P25) (4)行蕴——外则爪发生长,自己不知;内则念念生灭,刹那不停。 (5)识蕴——明了分别,计度是非、善恶,即现前妄想心。 兹先从“五蕴”观察: 五蕴(图缺) 此五种作用之生起,能否离开上能生之四种缘而生起欤?若不离者,则可了知,此四大“假身”,受等“假心”,从众缘生,无我,无人,无作者,无使作者。 再次由“十二处”观察:(P26) (图缺) 上之十二处为眼是我耶?当知从五蕴生则非我;耳等是我耶?亦如是。乃至现前妄想之意识是我耶?然亦不能离四缘,且此妄想揽外面色、(P27)声、香、味、触、法之六尘。此六尘者,无知无觉,如镜照物,物不对时,则镜无影。然则以何物为妄想之意? 又试以四缘观色尘亦如是,声香味触亦如是。或曰:然则妄想中之法尘,应是我?曰:亦从五蕴生,且法尘若是我,则我应一半有知,如现前有妄想;一半无知,如外间土木。是故若以智眼观察,但见从五蕴生,空无有我,无人,无作者,无使作者。 复进作“十八界”观察:(P28) 十八界(图缺)(P29) “界”者,分限义。如上十八界,以智慧去观察,亦但见从四缘生,无我,无人,无作者,无使作者。 或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作用相似,何以不同?答曰:世尊大慈,悯众生故,众生迷执有我,不出“色”“心”二法,总摄所执,不出三种—— (1)迷心不迷色——迷心者,如现代之唯心论,故佛使“开心合色”,说“五蕴”法,以启其迷。 (2)迷色不迷心——迷色者,如现代之唯物论,故佛使“开色合心”,说“十二处”法,以启其迷。 (3)心色俱迷——心色俱迷者,如主张物质精神为万物本源,故佛使“心色俱开”,说“十八界”法,以启其迷。 曰:五蕴无我,知之矣。十二处,十八界无我,亦知之矣。然则佛说“苦”、“集”、“灭”、“道”之“四谛”,“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之“十二因缘”;“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P30)乃至六凡、四圣;有漏、无漏;有为法等,应是实有。曰:不然。亦不离四缘!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因缘所生法,如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十法界”、“有漏无漏”等法。用智慧观察,无有一能离开四缘者,故曰:我说即是空。然则一切皆空,应落断见。十方国土,佛及众生,从何而有?曰:真空不空。但以四缘观察,唯有四缘假名,毫无实义。故曰:亦名为假名。然则世出世间之一切法,亦真亦假欤?非空非假欤?曰:然。应离诸戏论,住于中道,故曰:亦名中道义。 诸法本体,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金刚经》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贵乎夙秉灵根,见月忘指,得弦外音。今请读《般若心经》一遍,作本论结束: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菩提萨婆诃。(大憨记)(P31) 三、法华宗胜义 《法华》是经名,此宗依经立名,故名“法华宗”。若具称之,应云“妙法莲华经宗”。又因为隋朝智顗大师,居天台山,大弘《法华》宗旨,此宗复依地立名,又名“天台宗”。 此宗之传承: 释迦牟尼佛——龙树菩萨——惠文——慧思——智顗——章安——智威——慧威——玄朗——荆溪——其他——谛闲法师等。 此宗所依经论: 《法华经》——释迦佛说。 《法华经》一类的注释——《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等。 惠文禅师因读《中论偈颂》至“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四句时,发明心地,传法南岳慧思禅师,慧师又传法天台智顗(P32)大师,此宗即由智顗大师成立。但其既宗承慧文,何以不弘般若宗,而宏法华欤?其中亦有因缘在。缘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焚身品》文:“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朗然大悟,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喜而告思。思曰:“非汝莫证,非我不识。”此是法华三昧;自此以后遂专宏《法华》。 此宗系统极杂,传承者代有其人,现在专宏最力者,除已圆寂之谛闲法师外,当推天台山各家。 释名竟,标传承竟,标所依经论竟,今当释胜义: 此宗最重要义,为显“一心三观”;开而广之,则有下列的十义: (1)八教,(2)五时,(3)五味,(4)三止,(5)三观,(6)三谛,(7)三惑,(8)三德,(9)三千性相,百界千如,(10)阐提(此云断善根)不断善根,佛果不断性恶。 (化仪四教如药方,化法四教如药味) (一)略明八教: (1)顿教 分顿教部、顿教相二者。顿教部者,谓佛初成道,为大根众生,(P33)说《华严经》。顿教相者,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谓“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2)渐教 分渐教部,渐教相二者。渐教部者:谓阿含(此云无比法)为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为渐后。渐教相者,谓历劫修行次第断惑证果。 (3)秘密 分秘密教,秘密咒二者。秘密教者:谓佛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或为此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秘密咒者,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是也。 (4)不定 分不定教,不定益二者。不定教者,于前四或为彼人说顿,或为此人说渐,彼此互知,各别获益。不定益者,前四时中,或闻顿教得渐益,或闻渐教得顿益。 (5)藏教 藏者三藏,小乘经律论。利益唯局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之声闻故。四《阿含经》(《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五部律》(《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解脱律》、《波罗堤木叉》)属之,均以析空为观。(P34) (6)通教 通者,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正化菩萨,旁及声闻。方等经属之。方等经,指《维摩经》、《宝积经》、《圆觉经》等,以体空为观。 (7)别教 别者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藏通二教,别后圆教,唯化菩萨。《般若经》属之,以次第为观,先空,次假,后中。 (8)圆教 圆谓圆妙,空假中三谛圆融,不可思议,此教非顿、非渐、显露、决定。《法华》、《涅槃经》属之,以圆具一心为观。 何以非顿?非假修成故。 何以非渐?下历阶位故。 何以为显露?真实而说,不同前藏通别三教权巧方便故。 何以为决定?一切众生决定成佛故。 上来“藏”、“通”、“别”三教,为如来权巧方便,后之“圆”教方为真实。 所谓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权显实”,故圆教乃纯圆独妙。 (二)略明五时:又分为“别五时”、“通五时”二种:(P35) (1)别五时,谓——①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教。②阿含时,但说三藏,约化仪名渐初。③方等时,对藏教半字生灭门,说通别圆教不生不灭门,约化仪名渐中。④般若时,带通别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约化仪名渐后。⑤法华涅槃时,法华开权显实,约化仪名会渐归顿,亦名非渐非顿。 (2)通五时,谓后可通于前,前可通于后。 (三)略明五味。五味者: (1)乳味 乳,未经炼过者,其味浓——喻大法不投小机。华严会上,声闻不知,所谓“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舍那身”。《华严经》摄。 (2)酪味 酪,乳经炼后,其味略淡——喻合二乘声闻之机。犹如小儿,正能承受此等味也。《阿含经》摄。 (3)生酥味 生酥,酪转生酥,味又渐浓——喻二乘小儿渐大,堪任弹诃,所谓“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方等经》摄。 (4)熟酥味 熟酥,味又更浓——喻二乘小儿,渐渐成人,堪付家业。《般(P36)若经》摄。 (5)醍醐味 醍醐,纯味无杂——喻如子已长成,即告众曰:“此是我子,我实其父。”付其家业。此唯《法华》开显,授一切声闻成佛记,余经所无,故唯《法华》乃纯圆独妙。《涅槃经》亦此味摄。 (四)略明三止。三止者: (1)方便随缘止 即是利用四种观法: ①多贪众生不净观——此身浓血白骨臭秽不净等。 ②多瞋众生慈悲观——先取生平最亲人观之:我当拔苦与乐,渐渐乃至生平最恨之人,亦当拔苦与乐。 ③多障众生念佛观——一心专持佛号,乃至观佛相好功德等。 ④多散众生数息观——端身正坐,从一至十,数鼻端风,周而复始。遍身胀痛不安者,当数出息。心慌恐乱者,当数入息。心若昏沉者,当停止数息,系心头顶骨。心若掉举者,当系心足底等。 昔有二人出家,一银匠,一挑粪者,投舍利弗尊者为师,舍利弗尊者令(P37)银匠作不净观,挑粪者作数息观,久不成道,思欲返俗。世尊令二人互更其观,不久均证果,可见吾人依法修行,须审之又审,不可草率从事。 (2)体真止 即是体达真心,随顺法性,一心安住。 (3)息二边分别止 即是远离断常二边分别戏论,趣向中道谛理(谛理,即真实之义理)。 (五)略明三观。三观者: (1)空观 一切法皆从缘生,缘生无性,无性之性,即是空性,故泯而归之。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摄用归体。 (2)假观 森罗万象,不出缘生,名虽是假,作用非无。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从体起用。 (3)中观 假是真空之有,故幻有非有。空是假有之空,故真空不空,即一即三,非一非三,体用不二,圆融无碍。 由此一心三观所悟之理,即为三谛。谛者,决定不谬义,列表以明之:(P38) (图缺) (六)略明三惑。三惑者: (1)见思惑 分见惑和思惑二者,今依藏教四果释。 云何为见惑?即初果须陀洹(此云入流,初入圣人流类),用苦等智顿断三界见惑,其有八十八使。约依经言,仍在天上人间,有七番生死,但具有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之四不坏信,永不再堕恶道。 表于下:(P39) (图缺) 上表贪、瞋、痴、慢、疑五,乃根本惑,如刀背。身、边、邪、见、戒五,乃枝末惑,如刀口。 上界者:色界、无色界,二处皆无瞋心,故每界只有二十八使,二处合为五十六使,再加欲界三十二使,共为八十八使。 云何为思惑?兹先明三界九地,再列(九九)八十一品思惑表。 三界九地: 欲界——五趣杂居地:天、人、地狱、饿鬼、畜生,共为一地。 色界——已离YIN欲,惟有形质。计分四地,即①离生喜乐地(初禅),(P40)②定生喜乐地(二禅),③离喜妙乐地(三禅),④舍念清净地(四禅)。 无色界——不独已离YIN欲,且形质亦无,亦分四地:即①空处天,②识处天,③无所有处天,④非想非非想处天等。 思惑分八十一品: (图缺) 如上九品,以欲界等九地乘之,共为八十一品思惑。二果斯陀含(此云(P41)一来,仍来欲界,有一次生死也)。三果阿那含(此云不还,不还欲界受生,即在五不还天修定)。四果阿罗汉(此云不生,已出三界,断惑证真)。 (2)尘沙惑 喻烦恼之多,菩萨所断。 (3)无明惑 最后成佛一刹那断。 (七)略明三德。三德者: (1)法身德……体 (2)般若德……相 (3)解脱德……用 如来一代时教之利益(图缺) 此宗又有六即佛,六妙门等,兹不细论(欲详细研究,请参阅教观纲宗,及天台宗各著述),惟摄其精义,作一结论:(P42) 智者大师善巧方便,将如来一代言教,分作五时八教,显发“空”、“假”、“中”,一心圆融无碍之理,注重在“以理夺事,托事显理”。谓一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中又各具十界,每界中又具足十如是,成为百界千如。又正报为一千,依报为一千,五阴为一千,合为三千。再以理事开之,则为理具事造,两重三千。然若事若理,总不外乎一心,总摄之则汇归一心,所谓“圆见事理,一念具足。每界各具十界,十界总共百界”。 百界千如来表:(P43) (图缺) 若百界,若千如,总不外乎空假中三者,空假中三者之汇流归海,则为: (图缺) 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无不空。 一假一切假,无中无空无不假。 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无不中。(P44) 四、华严宗胜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具足称,应云:大方广佛华严宗——依经立名也。此宗至贤首国师,观门表相始备,故又名—— 贤首宗:清凉澄观国师,着八十卷《华严疏钞》,宗旨始大成,故又名—— 清凉宗:若依其所诠之宗旨,亦可名—— 法界宗:所依之经论《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此最完全)及《华严疏钞》等。其传承: 释迦牟尼佛——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杜顺和尚——(中土华严初祖)智俨尊者——贤首国师——清凉国师——圭峰大师——月霞法师等。 此宗判佛一代时教为“五教”、“三时”等。五教者:(P45) 小教——小乘有宗 始教——大乘空宗 终教——大乘空不空宗 顿教——大乘禅宗 圆教——大乘华严宗 三时者,日初照时,《华严》等;日中照时,《阿含》、《方等》、《般若》等;日后照时,《法华》、《涅槃》等。 欲明此宗圆旨,先当澄心钦念作如是观,然后入文: 此宗以圆融无碍,法界一心为宗;凡世间一事一物乃至一色一香,莫不周遍含容,相摄相入,无坏无杂,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兹先举喻: 吾人现前之心:眼能视,耳能闻,鼻能嗅,舌能嗜,身能触,意能想,然用虽有六,而返心内观,则谁为能视之心欤?谁为能闻之心欤?谁为能嗅之心欤?谁为能嗜之心欤?谁为能触之心欤?谁为能想之心欤?详审谛(P46)观,固不见其各个不同之分齐界限,亦不见其处所形像;然而发于行为视也,听也,乃至想也,又分毫不乱,再澄念以观,则了知现前一念,尽十方世界,逼三世时间;莫不周遍含容,相摄相入,无坏无杂,非前际来,非后际去,圆融具足,一人然,则一切人皆然,乃至一草一尘,莫不如是。现前妄心尚具足如此功德,则真心殊胜可知。 又如燃百千灯于一室,其光遍满一室,不见异相;然设移一灯去,则其光亦随之去,不坏不杂。能常作如是观,始可步此宗之初门。 法界者何?法界有四。圭峰禅师云:未明事理,不说有空,直指本觉灵源,故曰“一真法界”。从一真法界分出: 四法界(图缺) 理法界——事相元虚,皆同一性 事法界——森罗万象,各有分限 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会事归理 事事无碍法界——尘尘无碍,法法融通 法以轨则为义,界以性分为义,此真空轨则之法,在理为理法界,在事(P47)为事法界,在理事为理事无碍法界,在事事为事事无碍法界。 总摄之则若事若理,如海纳众流,群星拱月,汇归一心: (图缺) 此宗又有三大、六相、十玄门等,兹略录于下—— 三大者:体大,相大,用大。 六相者: (1)????总相——一该一切——人身。 (2)别相——各从其类——手足头目等各别。 (3)同相——据理皆同——共同一身。 (4)异相——随缘各异——眼要见,耳要闻,乃至足要行等,功用各异。 (5)成相——众缘和合——耳鼻舌等,一一皆成就。 (6)坏相——各归本位——头须在上,脚须在下,各住本位,不容错乱。 此六相中,每一相中,又各具六相,互含互融,无杂无碍,立此三大六(P48)相者,令人悟缘起无生圆旨也。 十玄门: (1)同时具足相应用——如海一滴味具百川——释众生疑一切法,不能一时具足之疑!(约总) (2)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尺之镜现千室影——释众生疑六度等法,不能于一念中,纯杂无碍之疑!(约诸度门) (3)一多相容不同门——一室千灯光光相涉——释众生一切法,不能互摄互入之疑!(约理) (4)诸法相即自在门——如金与色二不相离——释众生疑时间空间,不能共同一时具显重重无尽之疑!(约用) (5)秘密隐显俱成门——片月澄空晦明相并——释众生疑佛一音说法,何得益各异之疑(P49)等!(约缘起) (6)微细相容安立门——如琉璃瓶盛多芥子——释众生疑一切法既一时具足,相互摄入,应各失其本相等疑!(约相) (7)因陀罗网境界门——两镜互照耀传相泻——释众生疑一切法不能重重无尽之疑!(约譬喻) (8)托事显法生解门——擎拳竖臂触目皆道——释众生疑事与理异之疑!(约智) (9)十世隔法异成门——一夕之梦翱翔百年——释众生疑过去未来现在等时间,实有迁流相,不能一念具足之疑!(约心) (10)主伴圆明具德门——北辰所居众星皆拱——释众生疑不能随举一法,即一切法之疑!(约境) 如上一一门中,又具十义,会成一百。十义者:(P50) ①教理,②理事,③解行,④因果,⑤人法,⑥分齐境位,⑦法智师弟,⑧主伴依正,⑨成坏逆顺体用,⑩应众生根,随缘常应。 此宗圆顿大教,迥出常情,兹不过略录其大要而已!有心研究者,可先读《贤首五教仪》,然后细研《八十华严》及《疏钞》等。(大憨记) 五、律宗胜义 在佛法中,有经、律、论三藏之,今此宗乃《律藏》所摄。《律藏》本有大小乘之分,今所论之律宗,非偏于声闻律,并涉及菩萨戒,律宗之教相,似属小乘,但其义理,通于大乘。今先明教相,次明通于大乘之点。 此宗亦名: 南山宗——唐时道宣律师,住终南山,专宏律宗,此土宗之,为中国律宗初祖,其系统: (1)释迦牟尼佛,(2)优波离尊者(在释迦佛会中持戒第一,因戒执身得(P51)道,佛入灭后,律宗最胜,分成二十部,其枝最繁,故此土惟奉道宣律师为初祖),(3)道宣律师,(4)慧云律师,(5)其他……现代之江苏宝华山即此系统。 我国三坛戒法同受,故律宗通于大乘。三坛戒者,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菩萨戒乃大乘,故律通大乘。律宗不如其他各宗,有各宗之专义可寻,经过道宣律师后,乃成为一种融合各家之义,大小乘混合之律宗。今当略明大小乘各别不同之点: 小乘根本戒(图缺) 小乘所依五部律(图缺)(P52) 大乘根本戒(图缺) 大乘戒所依经律(图缺) 小乘宗旨为自了生死,视三界如火宅,严持二百五十条戒,谨护身口七支(身不杀、盗、YIN、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再来三界受生死。因犯杀则负人性命,犯盗则负人财物,然杀盗之因,YIN欲为本,故须断YIN。苟三者无犯,而犯妄语;未证谓证,未得谓得,依然生死根本,故妄语亦属大戒,此小乘出三界之目的,故身口之律仪严,由身口之调伏次第得心解脱。 大乘之菩萨戒首重利他,故凡发于身口之行为,全视心之动机,为损人?为利人?三界虽苦,然悲愿宏深,一方因自己于佛法得深信乐,一方见群伦迷途忘返,有如见爱子堕于圊厕,呼号宛转,虽欲掩鼻而过之不能也。由此悲心种子之多生熏习,此菩萨种性之所自来欤?兹将大小乘区分,作一(P53)对照表于左: 小乘——自了生死,严格身口,不来三界受分段身,严格遵守,今生受戒今生有效。 大乘——并令他人了生死,严格内心,出生入死利有情类,为利他人故,今生受戒累生有效。 大小乘区分已明,今当略明: “开”、“遮”、“持”、“犯”。 “遮”者,遮止义,莫作义,不能作义,如来成道后十二年中,不说戒律,唯一清众,故十二年后,众中作事,有与其个人,或大众社会,有妨碍,有讥嫌者,世尊遂遮止之,令勿再作,此戒律之所由来。如有一比丘,独自与女人语,世尊乃戒之曰:“清净比丘,何得无伴与女人语?”随遮止之,不许再犯!是为戒律之一条。异日又见之,责其何不守戒?比丘曰:“有壁上画中人在。”故世尊又制一条,比丘不得以画中人为伴与女人语,当偕有知觉之人,始可与语。彼异日仍如是,乃谓女人有一小孩在,由是世尊,乃(P54)制比丘须偕数人,始可与女人说法。然此实大权菩萨,悲悯众生,为末世制戒,世岂有如此之痴人,故释尊曰:我出世时,如狮子王,不与众兽为伍,凡王臣护法,诸大弟子,乃至调达魔王外道者,无非不可思议之解脱菩萨。 有制戒之主,有此戒法,有敬谨接受之人,接受后,能信受奉行,名之曰“持”,有制戒主,有戒法,有接受人,接受后,不能持者,即谓之“犯”,或因教化众生,或因与大众有其冲突处,势所不能持者,经过制戒主,或大众许可,非单独行动者,名之曰“开”。 然自佛涅槃后,迦叶尊者,谓佛既涅槃,须严格化,不能滥开,故小乘戒,自佛圆寂后,成为极严格化。 菩萨律仪,其心戒之严,尤过小乘无量倍,但为调伏,或救度众生,虽声闻戒,四不共住(杀盗YIN妄)亦能开——如世尊,过去世中,发愿自堕地狱,杀一船主,救五百人。为帝释时,化恶罗刹,强迫发菩提心,及受化人度YIN女,至阿含会上,言声闻不能作佛者,故知菩萨戒律,善恶在于一心,损人欤?利人欤?在我们心自问之。(P55) 但三衣,常乞食,露地宿,一坐食,实美德也。然试问即以今日之省市能行之乎?使不能行者,此方众生,不化度可乎?此利生之因地制宜。必以菩萨戒为基础。 镕大小乘戒律于一炉,可摄为如下三聚: (图缺) 然则何以须律仪欤?律仪有何利益欤?曰:一世界不宁,一世界人忧之;一国不宁,一国人忧之;一家不和,家必败落;一人之意志不宁,则毕生之事业无成。古云:攻心为上,兵战次之。然则律仪之有用于世也,广矣。岂僧人之独有品耶? 故佛法能教化世间一人从律仪,此世间即少一恶人,多一善人,乃至十人百人千万人……则恶人愈少,社会愈安。或曰:不然!佛法果有利于世(P56)者,何人心仍如是乱坏?世界仍如是不宁?曰:君不归咎于军政教育之直接负责者,乃归咎于间接之僧人欤?使举世能放弃其迷逐物质之眼光,悯群生水深火热,不欲永陷之于万劫不复之地者,共同振起佛法,提倡之,宏扬之,则民心既善,国焉不宁?儒家“身修然后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亦正此意。 今天所讲律宗之胜义,非讨论非色非心之戒体胜义,乃注重明乎律仪,与世间有何利益?故亦可名律宗胜用,然用不离体,义亦可,用亦可,诸君当知,若欲成佛,离开律仪,如依空架屋,决不能成!古云:“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三世诸佛成道,皆在人中,所谓“百尺高楼从地起”。(大憨记)(P57) 六、密宗胜义 密宗者,对显教而言,显教表诠义理,此宗重在加持故。又此宗乃为诸大菩萨说,普通之机不知,故名密宗。又咒语乃佛一种秘密符号,唯行证乃知,如军中口号,唯可实用,不容理解,故名密宗。又名: 真言宗——由佛真心流出故。又名: 开元宗——唐开元间,此宗盛极一时故。 所依经典: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及诸部仪轨等。 其系统则立: (1)释迦牟尼佛法身之毗卢遮那佛——以毗卢遮那佛于法界心开理智之秘密故。 (2)金刚萨埵——萨埵亲受灌顶,承持秘密,隐于南天竺铁塔中,待龙猛(P58)菩萨而传之。 (3)龙猛菩萨(即龙树) (4)龙胜 (5)善无畏、金刚智(图缺) (6)不空三藏——龙胜传胎藏界法于善无畏,传金刚界法于金刚智,开元时二人先后来华,翻译经典,传宏密法,又不空三藏亦相继至,灵异颇多,时人呼为开元三大士。但以王宫化之影响,日就衰微,今则辗转盛宏于日本。 (7)一行禅师 (8)其他 现代密宗,大约可分为东密、藏密两种。东密之法乳,乃由唐时日僧空海,从惠果阿阇黎学归,今亦分为数派。藏密之发源苏朗司登第五世时,藏地雪雹为灾,迎北印度莲花生大士,入藏祈祷,颇着灵异,由是盛宏密宗,(P59)后又分为蒙古西康等派。明永乐间,有宗喀巴大师观察流弊,乃发愿改革之,扶持戒律,以纠正红派蓄妻子之不正行为,此今之黄衣红衣二派之所由分。近代中国由日本学成回国者,如持松法师、谈玄法师等;由西藏学成回国者,如法尊法师等。此宗重要精义,可分为: 六大、四曼、三密、两界。 六大(图缺)(P60) 四曼(图缺) 三密(图缺) 三密相应,则本尊之三密与行者之三密,交互加持成不思议妙用,如实知自心,现生作佛。 密宗之度生胜用,大约如此,然尚有数种特点,为近代各宗所不及: (1)坛场之庄严——光华灿烂之明珠,以破絮裹之,则人虽面睹,而不识也。蕴德含才之长者,以褴褛衣之,则人虽面睹,而不顾也。佛法本了生脱死之大法,固不应炫而求售,然而生初机之信心,庄严实可收伟大之效果。密教坛场之庄严,令人睹相生敬生信生善,以较之近日执一句弥陀,一句话(P61)头,置庄严道场于不顾者,实有其特长。 (2)仪轨不容紊乱——长寿法有长寿法之仪轨,绿度母有绿度母之仪轨,有条不紊,使学者心专志一,事理双修,亦其特长。 (3)三业相应——此在各宗之定义,固无不如是,然非严格者多,今此宗则三业缺一不可,极其严格,亦其特长。 (4)事实——密宗之来中国,如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一行禅师等人,尽皆神迹昭著,见于史册。 (5)传授庄严——学不禀师,妄执己解,实为败教灭法之先声,今此宗必须亲相授受,不失传承,以较之阅一二本佛经,而自称为法师者,护持法幢多矣。 “密宗真欤?假欤?可信欤?”近日多有以此问题询我者。余曰:“密教是真宗,大藏昭然;乃佛所说,依之决可出生死,证菩提,毋宁怀疑。苟能划生老病死中之光阴十年二十年,舍死修去,自然有效。但若不明密宗教理,则犹如有足无目,危险堪虞!苟今日来一行者不问其戒律严否,学识长(P62)否,则灌顶也,传法也,忙之不了,而何以谓之密?何以谓之宗?则又瞠目结舌,虽亦可稍种佛法善根,然而此种莫名其妙之信仰,慈航实不敢茍同,尤其有一种谓非破戒不能成就者,尤属令人以善因招恶果,悲夫!” 诸君今后,茍欲得“足目”双全者,必须将显教经典研究明白,然后较稳。盖显密二教,相对而有,如鸟二翼,如车二轮,最低限度,亦当将密教经典研清方可。今将修密以前方便略录数条,以利修密之初机: 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六种:(P63) (甲)依止善知识应具十德(图缺) ①戒庄严——戒律清净,人天尊敬。 ②定庄严——能教弟子修定。 ③慧庄严——能决择深义。 ④通达无我——世间生死,从我执起,故通达无我,方能令他出生死。 ⑤悲悯心——依之唯益无害。 ⑥多闻——有问必答。 ⑦功德胜弟子——弟子才能获益。 ⑧善说法——能令弟子悟明心地出苦。 ⑨无疲厌——无有疲厌,方堪任教化。 ⑩有勇猛——有大勇力,堪能摄受弟子。(P64) (乙)求法弟子应具品格(图缺) ①心性正直——直心是道场,若虚假弯曲,则自沉生死。 ②有智分别善恶——不能分别善恶,则投师学法,不能决择。 ③求法义利——不求解法之义趣利益,不能断疑增信。 ④敬法及说法者——无恭敬心,则法不入心。 ⑤善摄心听法——不一心念,则法不入心。(P65) (丙)依止之法(图缺) 净信为本——信为入道之门,故必净心谛信。 念恩生敬——父母生我肉体,法师教我了生死,生我法身慧命,故恩德与父母等。 供养——法师供养我法身,我当供养法师色身。 承事——亲近承事,乃一方分善知识之劳,报其恩德,一方依增我自己之福。 依教奉行——信而不行,生死难以速出,故必须依正教努力修行。(P66) (丁)明了(图缺) ①得人身——不堕三途。 ②生中国——不生边地。 ③六根全——六根无残缺。 ④无五逆——无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⑤生正信家——不生邪见家。 ⑥信三学——信根具足。 ⑦佛出世——非佛前佛后。 ⑧说正法——闻正法。 ⑨法随转——法轮常转。 ⑩他所哀悯——佛在世,则佛哀悯,佛灭度,则依止善知识哀悯摄受。(P67) (戊)念死无常(图缺) (己)畏恶趣苦(图缺) 地狱——刀山剑树火汤寒冰等苦。 畜生——宰割烹煮鞭挞驱役等苦。 饿鬼——喉如针锋,腹如斗大,如见食物,则成脓血。 慈航于密宗,未深刻研究,上来唯就其所知之者,约略言之,以就教于有道耳。(大憨记)(P68) 七、净土宗胜义 净者,对垢秽言,净土者,言此国土,无有垢秽,唯一清净也。何谓秽土?即指我等现居之娑婆(此云堪忍——以众苦逼迫,佛菩萨见之极苦,如厕中虫;而此间众生,以处之日久,亦安忍不求出离,故名堪忍)。娑婆之苦云何?分五重浊: (1)劫浊——梵语劫波罗,此云时分。增劫人寿由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减劫由人寿八万四千岁减至十岁等。极乐世界,无有减劫,故无“劫浊”。 (2)见浊——或执身后断灭,或执物质常存,或邪戒生天等。极乐世界,惟七菩提、八正道等正法,故无“见浊”。 (3)烦恼浊——欺诈争杀、忧怖恼恨等,贪瞋烦恼。极乐世界,惟诸上善人,及诸圣法,故无“烦恼浊”。(P69) (4)众生浊——此界众生,五阴炽盛,互相恼害,即为众生浊。生极乐者,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故无“众生浊”。 (5)命浊——寿命长短不一。极乐世界,寿命无量,故无“命浊”。 此宗之名有三: (1)莲宗——净土往生,不须父母脓血之胞胎,托莲花而生故。 (2)庐山宗——慧远大师结莲社于江西庐山,当时往生者极多,远公定中亲见弥陀数次,系依庐山之名而言。 (3)念佛宗——依其修行之法而言。 传承系统: 释迦佛——大势至菩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导众生生净土故)——慧远大师——光明善导大师(大师念佛,口能出光,光中皆有佛像)——承远大师——法照大师——永明禅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及近代印光大师等。 所依经论:(P70) ①《阿弥陀经》(持名为主),②《无量寿经》(发愿为主),③《观无量寿经》(作观为主),此即净土三经。 《弥陀经》云:“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故以持名为主。《无量寿经》广明弥陀因中发四十八大愿,故以发愿为主。《观无量寿经》,共有观西方法十六种,故以作观为主。总摄“持名”、“发愿”、“观行”三者,乃此宗三种必要条件。④《普贤行愿品》。《行愿品》云:“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⑤《天亲菩萨往生论》,⑥《弥陀疏钞》,⑦《弥陀要解》,⑧《净土十要》等。 永明禅师四料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见弥陀,将来成佛祖。”又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古德婆心苦口,足见弥陀与此界众生缘深。 此宗不比其他各宗修行,单靠自己现前一心自证自悟,乃系一方靠行(P71)者,专精行道(《楞严经大势至章》云:“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一方感应弥陀前来接引(《楞严经大势至章》云:“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故必须众生先信确实有一阿弥陀佛,然后乃能感应道交,众生心不狐疑——现前众生,颇多认眼根与色为实有,弥陀既不在世界,故多疑虑横生,不责自心之障重不睹——。日月常明,窗门不开,则光不入,弥陀虽慈,疑不尽则不能见,乃反疑弥陀为无,此大悲世尊于《弥陀经》中首标: “有”世界名曰极乐。 “有”佛号阿弥陀。 信愿行三者,乃系无论修何宗之必要条件。 信(图缺) 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阿弥陀经》所言,佛不妄语故。 信自己决定可以往生,人人佛性平等故。 信弥陀愿力可靠,如渡悔之浮囊故。(P72) 愿(图缺) 愿离此如厕如狱之世间及脓血大小便利之秽身,乃至贪瞋痴烦恼无尽之眷属等。 愿感应道交,弥陀垂光接我。 愿莲花化生,无此土脓血杂秽之苦。 愿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伴,无此土眷属烦恼残害等苦。 愿花开见佛,成就三身四智后,回此苦海广度众生。 行(图缺( 努力持名作观,严格言之,当依《十六观经》次第作观,或散重不能办到,最低限度,亦应以耳作观,谛听六字分分明明,若不观心,但只还愿式之口念,心缘俗虑,则效力甚少。 一方广培福慧,行六度四摄等利他之事。 信愿行三者具足,无有不能往生者,试阅往生传,历代念佛往生者,指不胜屈。 或曰:云何可证知自能往生? 曰:汝但反问汝自心之信愿为如何!(P73) 或曰:云何可决往生之品位高低? 曰:但验汝所修之功行,然功行非教汝抛却念佛,专培其余之福德,乃即此念佛是功德。故云念佛一声,灭无量生死之罪,以阿弥陀佛,乃万德洪名故。然其他救度众生事业,亦应兼行作增上胜缘。《地藏经》云:“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人,若一念间具大悲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不可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 或曰:带业往生可信欤?往生传固有证者。 曰:此乃大菩萨方便示现,为恶业过重者,作减罪增福之远因,若不尔者,净土岂为造恶者之逃逋薮。 或曰: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造成欤? 曰:否,由阿弥陀过去发愿之净因,历劫教化成熟众生之共同净果而成。(P74) 或曰:极乐弥陀眼不能见,何法可证明实有? 曰:风不可见,有否?子之先祖,不可见,有否?现前之心,不可见,有否?昨日明日,不可见,有否?现前之桌,汝以为能见,实则只能见到色尘一小部份,其余各部份之色尘及声触等,均非汝眼所能见到。 夫风不可见,以幡飘则见之,子之先祖虽不可见,比例则知为有,弥陀虽未能即见,亦可比例终可见。现前之桌,汝眼尚不能见到其具体,则万德洪名之阿弥陀佛,又何能因你业眼不见谓为无呢? 兹略举最殊胜之数点为结论: ①莲花化生——无此土胞胎秽苦。 ②命终佛接——无堕落恶道之苦。 ③横超三界——其他方法,如竹中虫,从节中次第出,此法如竹中虫横咬一孔而出。 ④时常见佛——舍卫国九亿人与佛同时也,三亿不闻不见,三亿闻而不见,三亿亦闻亦见,可见佛世难值,值又恐难见面,(P75)今极乐国则时常见佛故胜。 ⑤时常闻法——昔人因厌世苦求法,为一四句偈,刺身出血求之,可见法不易闻,今极乐国土则常闻。 ⑥唯一良伴——常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等为伴。 ⑦无有恶缘——既纯一良伴,而衣食又随心应念,故无恶缘。 ⑧寿命无量——寿命长短,随自意乐。 ⑨稳妥少魔——佛力加被,故魔事少。 ⑩三根普被——法简易持,人人可修。 以上不过略举数者,其他如一食顷,供养十方佛,水鸟树林说法……等殊胜皆未录,有心修净土者,可细读《弥陀经》及净土一类书籍。修净土最要者有三: 一者业力——所谓净业方生净土,可为铁案。 二者心力——所谓弥陀唯心可现,极乐唯心可变。 三者法力——所谓真信,切愿,一心修行,此法最良。(P76) 观此,则非但极乐为然,则十方佛土及十法界,何能例外也。(大憨记)(P77) 八、禅宗胜义 法师升座拈花一枝,示众良久云:“大众闻否?已闻者退,未闻者,且下云头,别开生面。” 禅,具足应云禅那,此翻静虑,静者止外境,虑者观内心。禅有多种——凡夫禅、外道禅、声闻禅、菩萨禅、如来禅,今所明者,非上之禅,及教外别传之禅。 此宗一名,达摩宗——达摩尊者为东土禅宗初祖故。又名少室宗——因达摩居河南少林寺,尊祖庭故。 世尊一日于灵山会上拈花一枝,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故此宗系统由 释迦尼佛——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乃至二十八祖达摩尊者——居少林寺。以《楞伽经》四卷,曰:唯此可以印心,是即中土初祖。(P78)(1)达摩尊者,(2)慧可禅师,(3)僧璨禅师,(4)道信禅师,(5)弘忍禅师,(6)慧能禅师——南宗顿祖;神秀禅师——北宗渐祖。(7)怀让禅师……等。 慧能禅师又旁出永嘉、青原等。 怀让禅师传马祖、百丈后分枝极繁,今所传之五家宗派:(1)临济宗,(2)曹洞宗,(3)沩仰宗,(4)云门宗,(5)法眼宗。 此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果尽然欤?盖亦救当时执文字之病也。实则离心无所谓教,非教何以显心,试观下列各经论,多亦禅祖所提。 (1)《楞伽经》——达摩初祖,来华弘禅,带经四卷。 (2)《金刚经》——五祖尝教人诵此经,即能见性,六祖因此经开悟。 (3)《法宝坛经》——六祖慧能说。 (4)《证道歌》——永嘉禅师着。 (5)《永明心赋》——亦禅宗之泰斗。 其他如《楞严经》、《圆觉经》、《维摩经》、《起信论》、《宗镜录》、《顿悟入道要门》,及各祖师《语录》等。(P79) 月本是真,朗然常照,盲者不见,翳者不见,以指指令小儿识之,小儿便于指上寻月,正如读经者,谓是心外物,不知读经时,全心是经,全经是心,岂有两个?不过“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如《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达摩初来华见梁武帝,帝问云:“朕造寺度僧,有何功德?”师曰:“无功德。”又问:“对朕者谁?”曰:“不识。”以机不契,乃于少林寺面壁九年(一云系另一达摩)。后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求法,师曰:“汝来何事?”曰:“弟子心不安,请师与弟子安心。”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与汝安心竟。”二祖言不大悟! 又三祖僧璨禅师,身染风患,来见二祖,祖曰:“汝来何为?”曰:“弟子心缠风患,请师与弟子忏罪。”祖曰:“将罪来与汝忏。”曰:“觅罪相不可得。”祖曰:“与汝忏罪竟。”三祖礼谢。 诸位善知识!一个觅心不可得,一个觅罪相不可得,当时师徒授受间,传个什么?不可得,又是什么东西?(P80) 再举六祖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再说两则公案,如德山宣鉴禅师,初本博通三藏之法师,善讲《金刚经》,闻南方禅法甚盛,担《青龙疏》,行脚来南方,曰:“我当破此魔子魔孙。”至半路饿甚,路旁有茶店,坐一婆子卖茶,师拟购点心充饥,婆子曰:“法师担这么多书,想必会讲经。”师曰:“然。”婆曰:“有一问,设座主能答,则以点心相送,否则请往别处。”师肯之。婆曰:“座主买点心,《金刚经》中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知座主点那个心?”师不能答,饥而行。后至龙潭,乃夜发箧,潭将烛数度吹灭,师大悟。次日焚《疏钞》于法堂曰:“穷清智辩,若一毫置于太虚;历尽机枢,似一点投于巨壑。” 俱胝和尚,凡有人问如何是佛?则伸一指示知,生平未尝易一机。蓄一童子,亦效主如是。一日师潜袖刀,问童子曰:“如何是佛?”童子伸指示之,师猛出刀断其指。童子大叫而走,师矣其走方数步,急呼之,童回首,师曰:“如何是佛?”童伸指已成习惯,方举拳不见指,遂大悟。诸位善知(P81)识!童子所悟的是个什么东西? 临济祖师初参黄檗,被三顿痛棒,不能发明。时黄檗首座睦州禅师有神通,谓黄檗曰:“此子虽后生,日后为一株大树,覆荫天下人去在,当善接之。”令去见大愚,愚问:“在黄檗有何言句?”师曰:“某甲不知,只三度问佛法大意,三度被打,不知过在何处?”大愚不觉失声曰:“黄檗得恁么老婆心切?”师大悟曰:“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大愚曰:“尿床鬼子,方才说有过无过,现在又说黄檗佛法无多子。”师于大愚胁下筑三拳,仍回檗首众。 高旻寺天慧禅师乃玉琳国师嗣,在外行脚,因朝廷出榜访玉琳国师后裔。师揭榜谒帝,帝曰:“本来面目何甚处?”师用手指头示之。帝曰:“头后又在甚处?”师不能答,帝曰:“限七日不能答当斩头!”延至四七,始瞥地,见帝曰:“请斩,请斩!”帝颔之。 睦州见僧人门便曰:“放子三十棒。”奈何根器日下,古人不得已头上安头,举出话头,教人打死狗子,如曰(P82) (1)谁是我本来面目? (2)生从何来,死归何处? (3)狗子无佛性? (4)念佛是谁? 迨自后则并其他话头亦怕参,专参“念佛是谁”,近代高旻寺尚延宗风。 总之,禅宗之紧要不出“见处”与“疑处”二者。大根众生,直不承当,全身担荷。根器稍钝者,当从疑门入,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念念生疑,如失重物,如审要贼,日久岁深,打成一片,自然有洗面摸着鼻孔之日。赵州从谂禅师云:“你但十年二十年不说话,若不悟,断取老僧头去。” 今天是讲禅宗胜义,有胜义则非禅宗。 禅宗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与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参!(大憨记)(P83) 九、因明学之必须研究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慈航于佛法方面知识浅陋,深为惭愧!惟对于因明学曾略加研究,现在来谈谈“因明学的研究法”。因明学到底是什么?因明学有何用处呢?查佛教经典,有“经”、“律”、“论”三藏之分。《经藏》者,有正确贯串之意义;《律藏》者,有规矩条约之意义;《论藏》者,有阐扬讨论之意义。又“论”乃菩萨或罗汉所造;三藏之外,又有杂藏,如传记等。“藏”字之意义,乃是许多经典,集在一处,非教本经可名为藏。现在《因明论》是属于《论藏》的。但论亦有二种:一为“自论”,二为“他论”。他论者,比如我所说之话,你若不服,则加以反诘,我又从而解释之,名为“他论”。自论者,不须他人反驳,只是自问自答,名为“自论”。他论自论之外,又有二种:一为“宗经论”,二为“释经论”。“宗是宗旨,凡根据大小二乘之三藏经典而造者为“宗经论”。“释”是解(P84)释,依照一种经而解释其奥义者,为“释经论”。佛教学说,是首尾一贯,不同世间科学,其师倡之,其徒破之,故佛所说经,万古不灭。比如有经名《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龙树菩萨,依此经造大智度论,故《大智度论》及《法华论》为“释经论”,而《成唯识论》、《三论》等为宗经论”。释经论又有二种:一注、二疏。“注”是逐句解释,“疏”是逐段讨论;“注”则直而“疏”则曲。现此“因明论”,乃属“自论”,属“宗经论”,上来论之意义已说竟。 现讲因明二字,因明学有三支比量,支者条也;三支者,谓宗、因、喻。“宗”是“宗旨”,“因”是“因由”,“喻”是“比喻”。“宗”是“主义”,“因”是“理由”,“喻”是“事实”。不曰宗明,不曰喻明,而曰因明者,盖有理由方可以证明所立之宗旨,故曰因明。 宇宙万有,有二条件:(1)事实,(2)理由。比如此布,甲说是黄色,乙说是黑色,相争不下,须有事实证明乃可决定;但事实未必可以拿出来的,则须用理由证明;比如你说有孔子,我说没有孔子,你能否拿出孔子来证明?(P85)又比如千百年后,甲说有孙中山先生,乙说没有孙中山先生,试问能否拿孙中山先生证明吗?故观察宇宙万有,不是偏要事实,只需理由充足就可。又比如我说“觉苑”是我的,你说是你的,相争不决,结果只有打官司,试问此法官,是否派人来,抑亲自来,四围看过,而后决断。即使四围看过,亦无痕迹,要双方拿出理由,方可判断。又比如你问我有没有母亲,有没有祖宗,我说有母亲有祖宗,但你未曾看过,岂能承认?此在事实上,是拿不出来的,就要讲理由,须知你有母亲,有祖宗,你之父母,乃由祖宗而来,故推知我亦决定有母亲,亦决定有祖宗。但推论法有二种,一是东方论理学,一是西洋论理学。西洋论理学,名为“逻辑学”,东方论理学,名为“因明学”。论理学有二规则,一是演译法,是逐步推论而言之;一是归纳法,是总结归拢而言之。在逻辑学有一原则(1)大前提,(2)小前提,(3)断案。断是判断,案是案件,前提者,凡案件未判断之前,须先有条件提出,故谓前提,例如: 大前提——凡有生者必有死。(P86) 小前提——我有生。 断 案——故知我必有死。 “凡”字,可概括宇宙万有,其范围大,故曰大前提;“我”字在凡字范围之内,为小份子,故曰小前提。此为推论法,要拿共同之道理,推论到其他的道理,而不断案。但因明与逻辑,略有不同,例如: 宗——我会死。 因——有生故。 喻——如我父母。 盖父母有生则会死,而我有生,故亦当会死,此是归纳法;然则因明与逻辑,如何会通呢?因明之第一支,即逻辑之第三条,因明之第三支,即逻辑之第一条,因明之第二支,与逻辑之第二条相同,即“小前提”与“因”相同,而“宗”与“断案”互易,此是“因明”与“逻辑”之异点。又“逻辑”是把宇宙万有何者合?何者不合?以自己思想而推论之,可名为“自悟法”;“因明”则是自己明了之后,复将此义理用以教人,把自己之思想宣(P87)传出去,可名为“悟他法”。故因明要先立主义,后讲理由,如释迦孔子孙中山等,自己觉悟之后,复令他人觉悟。比如孙中山先生云:“《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此是先立宗旨,而后再说民族、民权、民生等义,今再将“因明”与“逻辑”之量,互相比较,逻辑例如: 大前提——凡是穿袈裟者皆是和尚。 小前提——我穿袈裟。 断 案——故我是和尚。 此是逻辑之推论法,若在因明,则如下例: 宗——我是和尚。 因——受和尚戒故。 喻——如我师。 上来两例并举,今试问:用逻辑好呢?抑用因明较好呢?如上来大前提,凡是穿袈裟者,皆是和尚。在表面看来似合,但试想,若两例并论,则逻辑例错!何以故?凡穿袈裟者,岂尽是和尚?穿袈裟者,有否尼姑?若尼(P88)姑亦穿袈裟,则不能说都是和尚,故此例错了。若在因明则否,盖因明第二支是我受和尚戒故,明明说不是受尼姑戒,不是受居士戒,则决定是和尚,并非其他,若照此立量,一毫都错不去。 凡有法师讲经,都喜欢去听,以为听了经,就可往生西方,了脱生死。若听因明学,恐怕会跑到东方去,不会了生死。现在我先说几个问题,就可解答讲“因明学”之重要了。街上的人不足传说吗?佛法会亡国,若人人皆为僧尼,人人皆生西方,再过百年,人种灭了,岂不亡国吗?又说:佛教不杀生,假如现今有外国人,侵略我国,我们个个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开杀戒,不去抵抗,岂不亡国吗?再说,佛教不生产,若人人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则无米、无柴、无屋住、无衣着,岂不也会亡国吗?外间之人,此等说话,充满耳朵,要把佛教根本打倒!因此之故,我要先把因明学讲给你们听,如果将因明学学好了,方可对付他们,方可以驳倒他们的理论。否则,你们虽信仰力足,死心念佛,以求往生西方,但除了你们以外,尚有无量众生,被他们的言论所转,好像黑夜里破坏了明灯,前途茫茫,不晓得往那里(P89)走好? 上来三种言论,就是佛教不发达之重大原因,我们要用因明量,加以辨明,就可以知道反对佛教之逻辑量,是如何错误?他们说:“凡是学佛之人,都要做和尚及尼姑——大前提。”这个大前提就错了,因为凡学佛者,不是人人都去做僧尼。何况除僧尼之外,不娶不嫁之男女也很多,如果说僧尼不娶不嫁,会灭种亡国,为什么不说抱独身主义者,会灭种亡国呢?这岂不是不平等之苛刻言论!又佛教有五乘法:声闻乘,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积极的求了脱生死;至于菩萨乘,是秉大无畏之精神,抱大牺牲之主义,入烦恼大海,救度一切有情,决不畏首畏尾,怕死偷生,不特可以救一家一族一邑一国,乃至可以救全世界,其精神愿力之伟大,岂凡情所能测度呢?就人天乘而论,亦是救人救世之法,其所守戒,是不乱杀,不无辜杀,并非完全不杀,而反对佛教者,两头不讲,只讲中间,把佛教之真义,埋没不彰,因此发生无限误会;以为佛教不杀,就是不抵抗主义,岂知我们大乘佛法,是积极抵抗,救人救国之法?彼反对者,只是门外汉,看看招牌,并(P90)未入内,自己未明真相,胡乱嚷着,真是可怜!至谓佛教不生产,则会亡国,试问佛徒中有教育界人否?有农人工人商人否?有政治法律军警各界人否?彼反对佛教者,以为信佛则不种田,若人人去种田,则谁人做衣服?若人人去做衣服,则谁人去当兵?若人人去当兵,则谁人弄饭做子弹?故要人人都同做一件事,无论如何,都是办不到的,不只做和尚为然,须知所谓国家者,乃是集合种种份子而成,此种种份子之中,要文化否?要教育否?要道德否?若谓国家要有文化、教育、道德,则佛教就是文化教育道德,且中国佛教徒,于四万万民众之中,就占得一万万,有了一万万佛徒,即是少了一万万暴徒,而增加一万万良民,此一万万良民,是否由和尚教化而来?然则佛教之与和尚,亦何尝辜负国家呢?且世间之道德,所谓智仁勇者,佛教之“般若”就是“智”,“慈悲”就是“仁”,“精进”就是“勇”,乃至跑香绕佛,亦含有体育之意义,佛教实具有时代性之道德教育文化,是以父母负家庭教育之责任,师长负学校教育之责任,而佛教徒则为社会教育慈善事业者,世人不察,以自己之误会,妄加诽谤,邪说纷陈,故须以因明学之正量,(P91)破邪显正,这就是我要讲因明学的一点意见。 因明学不但是专心佛学者要研究,就是我们平常说话,辩论,演讲,作文也要懂;因为不懂因明学,常常会犯语病,所以我们不可不研究的。 一○、因明学的重要规则 因明学,是印度人足目所发明的,它的历史,比逻辑学早,他的规则分三段——(1)宗(宗旨):是说其主义,(2)因(因由):是说其理由,(3)喻(譬喻):是说其事实。又叫做“三支比量”,用以来严密检讨事理之是非曲直,例如说某屋是我的,设或有人反对,说某屋不是我的,是他的。因此相争便起。但是,如遇贤明的法官,必定以理由充足为判断,即问:“某屋既是你的,有何理由并事实来证明呢?”假使此屋实是我的,我便答:“是我买的,而且我有契据可以证明。”这样一来,理由充足,又有事实证明,当然此屋就归于我了;假使没有契据,理由不足,那就不行了。(P92) 因明者,要有理由和事实,宗旨才能成立。宗旨之成立与否,全在其所举之“因”如何。“因”合则“宗”成,“因”不合则“宗”不成,所以不称宗明或喻明,而称因明。缘“宗”之本身是不能自明,而“喻”无理由亦不能显明,故单有事实,若无理由,亦是不通的。今举因明的方式如下: 宗——我会死。 因——有生故。 喻——如我母。 看了此式,我们知道,因明在第一位是“宗”。为什么要将宗旨排在第一位呢?因为立论者自己明白了然,不过举出理由和事实来证明所提的宗旨不错就是了;所以因明一开始就说“宗”,次说“因”,再次说“喻”。举例如下: 宗——和尚是有工作的。 因——宣传文化教育故。 喻——如牧师教员。(P93) 宗的句法要分作两段,前段为前名词——主语;后段为后名词——述语。两段中间有一个虚字为联接词:比如说:“我会死。”区区这三个宇,就有两个名词,一个介词;“我”是前名词,“会”是联接词,“死”是后名词。此三段缺一便不能成句。因明学的宗、因、喻都有其很严格的规矩,今举重要规例如下: (1)前名词要“有”。因为前名词不正确,宗旨根本就不能成立;例如说:“龟毛很美丽”,这里美丽不美丽,还是第二步,姑且不论,我们第一步要提出来讨论的,就是“龟毛”这样东西,到底有没有?换句话说,就是龟是否有毛?这是谁都知道的,龟那里有毛呢?那末,龟既无毛,还说什么美丽不美丽?这一句话根本上就是荒诞无稽的,那里立得成宗呢?所以前名词一定是要“有”! (2)后名词也要“有”。因为后名词也是立宗必备的条件,例如说:“梳篦是兔角做的。”梳篦固然是有这一样东西,它可以给人家梳理头发;但是,谁也知道,兔是没有角的,兔既无角,还能制造什么梳篦出来呢?这岂(P94)不是无因而有果的邪说吗?所以后名词一定也要一有”! (3)前后名词都要“有”。因为这两个名词,都是立宗的主要条件,打官司没有原告和被告是不成,立宗没有前后名词也是不成!例如说:“兔角上长龟毛”这不更是笑话吗?这话当然不能立宗,因为兔角和龟毛都是没有其物的,所以前后名词都要“有”! (4)联接词也要“有”。立契据非中证人不可,立宗无联接词也不成!例如说“黄狗守门”,“黄牛耕田”;这两句如果除去了“守”和“耕”两个联接词,便成为“黄狗门”和“黄牛田”,这样就不成句子了。当然,联接词也要用得适当,譬如上面那两个联接词,假使把它颠倒来用,则变成“黄狗耕门”和“黄牛守田”,那更弄出笑话了。 (5)前后名词要有联接。前名词和后名词都叫做宗依,有了前后名词,再加上联接词连接成功了,便称为宗体。这个宗体,犹如人之身体一般,要有头、腹、手、足各部俱全,才算是一个完全的身体,否则就不成身体了。宗的条件亦然。(P95) (6)前后名词(宗依)要立敌双方所共许,但宗体倒必要对方反对!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前后名词的提出,如果是荒诞不实的,如“兔角上长龟毛”等,而不能得到大家所共许,那宗便不能成立了。所以前后名词(宗依)要为大家共许赞成,才可以用。然而宗体为何要对方反对呢?这个理由也是很简单而显然的,比方我所提出来的宗旨是“佛教是可以发扬民族道德的”。要是你明白这种道理,一定赞成此说,那就不会发生什么争论,更用不着因喻了;如果你不懂佛教的教理,不赞成此说,那就有发生争论的可能,所以要举出理由和事实来证明此说才行:其理由(因)是“提倡礼义廉耻”,喻(事实)是“如新生活运动”。 (7)因要比前名词大。例如说: 宗——台中在中国。 因——在自由路故。 这就不能成立了,自由路是台中市的一条街道,范围当然是比台中市小,那里可以拿来作“台中在中国”的理由呢?这是犯了因比前名词小之(P96)过。 (8)因要比后名词小,例如说: 宗——日月潭在台湾省。 因——在中国故。 这也不成,中国的范围是比台湾省大,日月潭固然是在中国,但其他如苏州、杭州等处,也是属于中国的。那末,这样笼统起来,日月潭也可以在苏州或杭州等处,不能确定在台湾省了。这就是犯了因比后名词大之过。 (9)前名词要比后名词小。例如说: 宗——台湾在狮头山。 因——在竹南故。 这个“宗”根本倒置了,台湾的范围当然是比狮头山大,那里可以举出一个山名,而包容整个台湾在里面呢?这是犯了前名词比后名词大之过。 (10)因与后名词要有联带关系。例如说: 宗——我是文学家。(P97) 因——不识字故。 谁也知道,既称文学家,当然一定识字,决不会称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为文学家的,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所以因与后名词要有联带的关系,否则像上面所举的例,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11)因与前名词也要有联带关系。例如说: 宗——草木是生物。 因——有思想故。 这就不对了;思想是意识的作用——如动物及人类等——,草木是没有意识的生物,那里会有思想呢?这就是因与前名词没有联带关系之过。 (12)前名词与后名词要有关系。例如前说“黄狗会耕田”,“黄牛会守门”,这是决不可能的。狗根本不会耕田,会耕田的决不是狗;这就是前名词与后名词没有关系之过。因此,“宗”也就不能成立了。但是,我们要注意,这里宗之不能成立,是因为“黄狗”与“耕田”前后名词没有关系,故不能成立。而此绝对和上面第三条中之“兔角上长龟毛”不同!故不可列在(P98)一类来相提并论;因为“兔角”与“龟毛”是世界上绝对没有的东西,而“黄狗”这种动物,乃大家所共见的,“耕田”也是实有其事的,不过它俩是没有关系的,你若硬要把它拉拢在一起,那便变成笑话了。 (13)同喻要和宗因相连。这是以正面的事实来证明宗旨之不谬。例如说: 宗——人是高等动物。 因——有思想故。 喻——如草木。 草木是植物,不是动物,人有思想,而草木绝对没有意思,所以不能把它拿来作同喻。因为动物和植物是迥然不同的,上面所举的例,就是犯了同喻与宗因不相连之过。 (14)异喻要和宗因相反。这是藉反面来证明宗指无讹。例如说: 宗——草木是植物。 因——无思想故。 喻——如花果。(P99) 花果与草木同是植物之类,同是没有意识,不会思想的东西,不能作异喻!作同喻是可以。上面所举的例,是犯了异喻与宗因相同之过。 以上十四条规则,皆是因明学上重要的规例,其间所举的例——除第六条正面外——,都是从反面指出其错误;然而破邪之后,必当显正。兹从正面略举二例如下:(图缺) 因明学为印度“五明”之一明,也可说是佛教的论理学,其立论之正确与方法之适当,诚非为未深研究者所能知,其方式与西洋之逻辑学稍异,而较为精微,“逻辑学”惟期推论之精明,在求自悟。“因明学”重求辩论之正,确乃兼悟他。研究“因明学”者,更当注意规则上常犯的过失,如“宗”有九过,“因”有十四过,“喻”有十过(请参阅《相宗十讲》),果能运用无讹,答问不犯,则自然达到论理至当,辩才无碍之境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