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苏美多比丘著:四圣谛(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苏美多比丘著:四圣谛(三)
  苏美多比丘 着
  法园编译群 译
  一切有生必有灭,无常亦无我。
  所以别执着,别被生灭迷惑,
  别寻找你想安住与信赖的依怙,因连那些也是会消灭的……
  第三圣谛
  何谓苦灭圣谛?即净除、灭尽、抛、弃、舍、离此渴爱。
  但此渴爱何以舍离、灭尽?若可爱、可喜生,即此当舍离、灭尽。如是苦灭圣谛
  ,为本所未闻法,吾心生眼、智、慧、觉、明。
  如是苦灭圣谛应断而遍知……。此苦灭圣谛已断而遍知,为本所未闻法,吾心生
  眼、智、慧、觉、明。(《相应部》 LVI, 11 )
  第三圣谛的三转是:「苦灭,应知苦灭,已知苦灭。」
  佛法的目的完全在于增长反观的心,进而能放下愚痴,四圣谛是种藉由探究或审察而「放下」的教义,也就是反观:「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去思考「为什么出家人要剃头?」「为什么佛塔的造型又是如此?」是好的,我们如此思惟时,心并不对这些到底是好、是坏、是有用或无用,持有任何成见。实际上,心是敞开的,而当我们在思考:「这代表什么意义?出家人又象征什么?他们为什么持钵?他们为什么不能持金银?他们为什么不能自己种植?」时,我们要思惟这种生活方式是如何将这些传统,从最原始的创教者—乔达摩.佛陀的时代保存下来,乃至流传到今天。
  当我们看见痛苦,当我们看到欲望的本质,当我们了解执着欲望是痛苦时,我们就要反观,这么一来,我们就会具备放下欲望的内观,并且了解「无苦」—苦灭。这些内观只能从反观而得,绝不是得自于信仰,内观不像刻意造作的行为般,能让你去相信或理解;经由真正的思惟与沈思这些真理,内观自会现前,这是经由敞开心胸与接纳教义而得,心必须愿意接纳、沈思与熟虑,而绝对不鼓励、不期望任何人盲目的信仰。
  这种心境是很重要的,这是离苦之道,它并不是一颗持有定见或偏见的心,更不要认为它什么都知道或是执取他人的言辞当作真理,它是一颗对四圣谛敞开的心,而且可以反观事物,于内心中了知一切。
  人们很难了解「无苦」,因为那需要一种特别的意愿,才能沈思、探究,并且超越较明显而易见的部分。所以,我们也需要有意愿来真正地观照自己的反应,看清执着并反观:「执着的感觉是什么?」
  例如:当你执着于欲望时,你会感到快乐、自在吗?还是振奋或沮丧?这些问题你要多去思惟,如果你觉得执着欲望是种解脱,那你就去执着吧!执着你所有的欲望,再看看结果如何。
  在我的修行中,我了解到:执着欲望是痛苦的,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此外,我更可以看清我的生命里有多少痛苦,是因为执着物质、观念、态度或恐惧所造成的,我可以了解因为我所认知的不足,所以我因执着而给自己造成了诸多不必要的悲剧。
  我在美国—一个自由的国土长大,她许诺我们有权利去享有快乐,但事实上她所提供的是执着一切的权利,美国鼓励大家借着获得来使自己快乐。然而,如果你去修习四圣谛—应了解与思惟执着,那么无执着的内观便会生起,这种无执着的内观绝不是聪明才智命令你就能生起的,它是一种自然无执着、无苦的内观。
  〔无常的真理〕
  在阿玛拉瓦堤寺( Amara-vati ),我们以传统的方式念诵《初转法轮经》,当佛陀宣讲此四圣谛法时,在五个弟子里只有一个—阿若憍陈如听了之后,真正完全了解佛陀所说的法,获得深奥的内观,其它四人则相当欢喜,心想:「真是微妙法啊!」
  天人也在听佛陀说法,天人是属于天道的众生,比我们殊胜许多,他们不如我们身体这么粗糙;他们拥有天界庄严胜妙的色身,而且聪明,虽然他们很高兴能听闻佛陀说法,不过,却没有一人因此而开悟。
  我们知道他们对于佛陀的开悟感到非常欢喜,当他们听到佛陀的教义时,便在天上四处喧嚣。一重天的天人听到这消息,就喊到下一重天,顷刻之间,所有的天人欢喜雀跃,如此直到最高的梵天界。法轮初转的喜悦惊天动地,天人与梵天无比欢喜。然而,五比丘之中,只有憍陈如在听佛陀说法时开悟,就在这部经结束时, 佛陀叫他「阿若憍陈如」( AJJa Kondanna ),「阿若」( AJJa )是指深刻的了解,所以「阿若憍陈如」指的就是「憍陈如明白了」。
  憍陈如明白了什么?他到底具备了什么内观?以致佛陀在说法结束时如此赞叹他呢?那就是:「一切有生必有灭」。这句话当下听起来或许一点也不像大学问,但其真理却是遍宇宙性的:一切有生必有灭,无常亦无我。所以别执着,别被生灭所迷惑,别去寻找你想要安住与信赖的依怙,因为连那些都是会消灭的。
  如果你想受苦,想浪费生命,就去寻找生起的事物,它们会带你去到尽头—灭亡,但你不会因此而更有智能,你会随时随地重复相同枯燥的习惯,直到死亡,永远无法从你的生命中学到任何有意义的事。
  请真正地去思惟:「有生必有灭」,不要只是想想而已,将它运用在平常的生活与个人的经验上,然后你就会明了了。只要知道:生起……还灭,去思惟事物的本然,这个感官世界无非是生起、还灭,有始有终的,所以,今生今世是有可能证得正知正见的。憍陈如在佛陀说法后活了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在那时就已开悟了,就在那一剎那,他已完全了解了。
  我想要强调,发展这种方式的观照有多重要,虽然增长平静心的方法是修行的一部分,但我们也须确实明白:正确的禅修是发愿要去做智慧的观照,它更需要一种勇猛的精进去洞彻事物,而不是去分析自己,并从个人的角度上批判自己痛苦的原因,相反地,是要下定决心确实遵循这条正道,直到你有深刻的了解。而这般的正知见是以生灭的定律为基础,一旦明了这个定律,一切事物就都与此定律相符了。
  「有生必有灭」并不是个抽象的教义,也与究竟真理—灭谛无关,但是如果你深刻地了解并认知一切有生必有灭,那你就会了解究竟真理—不灭、不朽的真理了。这是个通向究竟觉悟的善巧方法,请注意中间的差异:此言论并非抽象的教义,却能导引我们至抽象的觉悟。(下期待续)
  编者按:本文译自苏美多比丘( Ajan Sumedho )所著的《四圣谛》( The Four Noble Truths ),即将于五月由法耘出版社出版。

 
 
 
前五篇文章

苏美多比丘著:四圣谛(二)

苏美多比丘著:四圣谛(一)

内观禅修

修禅的增上缘

法藏的圆顿思想

 

后五篇文章

苏美多比丘著:四圣谛(四)

净土科学观-极乐世界的依报与正报

“念佛不忘救国”——记传奇海内外的闽籍高僧慈航法师

弥勒净土法门概要

论净土三要素——信、愿、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