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九讲 精进性无罪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无罪”乃四地精进之真实指标

  前几讲是基础,本讲的主要内容是第四菩提心焰慧地。这一地十分特殊,它既是前面的布施、持戒与忍辱的总结,又是由福德资粮转变成为智慧资粮的一个核心转折点。

  第四菩提心焰慧地核心的修行是“精进”,不仅在六度中这一精进度最为特殊,如果将前六地的菩萨进行横向比较,相对其他五地菩萨而言,四地的精进承上启下,是管带其余诸地趣证菩提果的关键力量。与初地的布施、二地的持戒、三地的忍辱、五地的静虑、六地的般若相比较,此地的精进是菩提道上的枢纽。

  这一地所突出的是其加行功用,加行功用超过了其他五地的菩萨。为什么加行功用这么独特呢?这一地菩萨的精进行,对于前面来说是总结。精进什么内容?很清楚:好好地修布施需要精进,好好地修持戒需要精进,好好地修忍辱也需要精进。所以,精进是前面三地任何一地的必要条件,想要修好任何一地,都需要精进作为加行功用。前面三地的修为如果想要有进展,产生更大的飞跃,也都需要精进。对于后面而言,第五地的静虑与第六地的般若也需要精进,所以精进这一度十分特殊。

  六地的前三地、后二地中,“度”都有实际所指,都有具体的行为目标。比如,一地是布施,五地是静虑,六地是般若。四地好像没有实际所指,只是一个推动力,但是这种推动力已经是所有菩萨修行的统一特徵了,它是不会产生过失的推动力,所以与布施、持戒一样有价值。

  怎样努力能算精进

  怎样的努力才算“精进”?精进是有技巧有智慧的,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使劲就能算精进。咬牙、跺脚就能有成就吗?不一定。

  尝试过修行的人,可能会有经验:精进,并不是那么容易。有些人初发心时用功非常精进,十年八载之后,修行用功开始变得平和起来,不像以前那么冲动或者意气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经过摸索之后发现:精进不是一个简单的智慧。第六地的颂词说:

  精进性无罪。

  就像“能舍”是布施的指标,“无热恼”是持戒的指标,“无罪”是精进的指标。

  大乘佛法的抉择智慧充分体现在这一地。

  在什么上精进?前面的布施、持戒与忍辱,后面的静虑与般若智慧,都需要精进。为什么要精进?因为布施要能舍、持戒要离热恼、忍辱要不起嗔、静虑要能摄、般若要无著,这些都只有精进力才能成办。多大程度上需要六度,就多大程度上需要精进;六度有多少正理,精进就有多少正理。

  精进修行的这一地立名为“焰慧地”。“焰慧”指四地菩萨的智慧如炽盛的火焰。三地菩萨是“火光尽焚所知薪”,智慧之火已燃烧掉很多所知的柴薪,而焰慧地菩萨的智慧火光炽盛到什么程度呢?月称论师将它譬喻为当顶烈日。

  六度中精进最胜,论立名焰慧二因

  在六度中,为第四地的精进立“焰慧”之名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六度中,精进度最能圆满其他一切度,也最突出。前地与后地虽然各有突出,但横向比较时,还是精进度最殊胜,因为它决定六度的成败与进退。最能圆满一切六度,这是一个核心的智慧。

  比如,我们有智慧造汽车,但有没有智慧造汽油?这一度是确定“汽油”,确定进展推动力的一度,所以十分特殊。

  第二,在戒、定、慧基本三学中,导福德资粮为智慧资粮,殊胜清凉,慧学增上。前面有戒学、定学,这一度圆满增上慧学。戒、定、慧是基本三学,这不仅是小乘人的事,也不仅是藏传佛教或其他教派的事,这是所有大乘人都要遵循的路线。

  为什么说是“基本三学”?佛说戒、定、慧三学是“增上生”的必然标准。就像三法印是“实相”的法印,戒、定、慧是“增上生”的法印。合理的增上生,一定要走戒、定、慧的路线,这是佛教的正理。

  有人说:“我不用持任何戒,心平何劳持戒?但我有神通,能穿墙越壁。”或者说:“我能看清楚你的病在哪儿。”不要信,因为若无清净戒的基础,定与慧不可能产生。四地菩萨慧学增上,说明已经具备戒与定的基础,否则上升不到这种水平。

  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将第四菩提心命名为“焰慧地”。

  精进将福转成慧

  前三地行持的度众生法门,都以福资粮为核心,而这一地已进展为慧资粮。精进积累的全都是慧资粮,也就是说,福资粮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此处将福资粮升华为慧资粮,使福、慧俱足。

  就像制作视频,这里要转格式,但需要不出问题地努力,这便是“精进”。

  福资粮的升华,使精进能通达二资粮中绝大多数的度。月称论师说精进能通五度(六度中其余度都可由精进通达),也确定这五度的成果。

  大乘殊胜在菩提分

  四地菩萨精进到了最炽盛的地步,有没有与小乘人的人无我修习的共同之处呢?(参见表6-2 以小乘为基点的大乘十地对照表,“与小乘相应共法”一栏。)

  月称论师说,“菩提分法”是与小乘人共通的修行法门。在前面,常常回避三十七道品,这里已经无法再回避了,因为四地菩萨在人无我空性方面证悟的是“菩提分法”,而“菩提分法”属于三十七道品。

  在前面学习中我们已逐步了解到,中观的修行路径是烦恼障与所知障同时断(清理烦恼障时所知障同时被清理),即人无我空性与法无我空性同时证,人我烦恼与法我烦恼同时断。与人无我空性、人我烦恼相应的部分,是用小乘人的修行方法。比如四谛、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的修行方法,这些都与人无我空性相应。这些“法”证得一分,人无我空性就证得一分。

  小乘人最难解决的是法无我空性。他们也修法无我空性,但很难圆满修,圆满证(前面讲“中观八大难题”时,已告诉大家结论。现在知道结论就可以,以后再慢慢分析)。为什么不能圆满修?因为与法无我空性相关的修行是六度,而小乘教缺六度法。

  四谛的部分是入道的方便。初地称为“初预道流”。其实,在人无我空性的修行中,从初地开始修行没有这么复杂。不一定将阿罗汉的八人地与初预道流、入流亡所都修到位,可能并没有关注到这些细节,大乘人关注的主要是六度道,但因为“一空一切空”的缘故,如果能行持好大乘的六度,还是可以证得初预道流的人无我空性。修习中观的大乘菩萨修行就是如此,这点很划得来。

  比如,看这根粉笔是空性的,将观察力量用到茶杯上,发现茶杯也是空性的。这种能力可以进行转移,到另外的地方使用。所以,对于初预道流的人无我空性修法,已登地的大乘人也许并没有圆满行持,但他可以逐渐获得这种能力。

  初地之前,所要修行的法门是什么呢?相对人无我空性的证悟,要修行的法门是戒、定、慧基本三学。

  第二地,以十善为主要的修行。十善的直接作用,是调和身、语、意三种业。

  第三地,常以四种静虑与四种无色界定修习人无我空性。

  第四地,修行三十七道品。虽然三十七道品步骤十分严密,但对大乘人而言,很容易跨跃这些步骤。因为“一空一切空”的缘故,大乘人由于知见的原因,已经理清了修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障碍,之前就有知见上的足够准备。这种准备就使大乘人在定中进展时,障碍不会产生增上的力量,即使障碍到了修行者面前,他也可以很快突破,这样修行起来也就快了。

  大小乘于三十七道品之不同应用

  四地菩萨已经可以完整地修证与成就三十七道品,看这张表格:

表9-1 大小乘对三十七道品的不同应用
表9-1 大小乘对三十七道品的不同应用

  大乘与小乘的菩提道次第中,对于三十七道品的应用有很多不同之处,他们各自有一套运用方式。

  在表格中,中间是三十七道品,左侧是大乘位次。大乘人对于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每句话开头都有“大乘”二字,也即大乘人如何应用、修行三十七道品。表格右侧是小乘位次。

  先将三十七道品的这些名字熟悉一遍:

  第一部分是“四念处”,也叫“四念住”,是四种对于人无我的基本修行方法。

  第二部分是“四正断”,在汉传佛教早期的佛经中,有时候也译为“四正勤”。

  第三部分是“四神足”,也称为“四如意足”。

  后面是“五根”、“五力”,即五种根、五种力量。

  再下面是“七菩提分”。

  最后是“八圣道分”。

  四地修行中之大小乘差别

  到第四地,大小乘已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见表9-1 大小乘对三十七道品的不同应用)。

  一、只有四念处,是大小乘共同认为是资粮道而没有争议的。

  后面的道都有穿插不同,只有四念处,大小乘都认为是资粮道,是培养与巩固资粮必需的法要与修行。这一修行,可查阅资料,还可以参考一些具备修行经验的人的说法,认真学习。比如阿姜查尊者和阿姜曼尊者。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援引这些尊者的一些修行经验,一点都没有错,绝对有好处。而且会让人直接获得“一空一切空”的成果。

  二、大乘资粮位中,中上层次的四正断与四神足,成为小乘得到暖位、顶位的加行位。

  就是说,大乘道有一部分成为小乘道的加行位所使用的方法。从这条可知,大乘对于人无我空性的修习已经超过小乘。

  三、大乘加行位依五根修习而获得证悟,而这是小乘人获证加行忍位的一种修习。

  四、大乘加行的忍位和胜法位(即世第一位),修五力获证,这在小乘人是加行的胜法位阶段。

  五、大乘以七菩提分法的证得为见道,小乘以此为修道。

  这就是区别。

  六、大乘人以八圣道分的证得为修道,小乘人以此为见道。

  七、大乘人的暖位平级于小乘的忍位,大乘人的修习已经超越小乘人了。

  八、大乘人的见道位相当于小乘人的修道位,也超胜之。

  九、大乘的修道位日日正思正见之处,乃小乘见道位。此种思辨乃是见道智慧。

  小乘获得正见和正念的那一刹那,就见道了。在见道之前,他们一直都埋藏在自己的五蕴大海中潜修。所以小乘人关注五蕴之外相关世界的力度,远不如大乘人广大,这是修法的特徵所致,也是他们不愿去关注六度万行的原因。

  十、三十七道品乃是大小乘修行人无我空性的共法,大小乘共用。此前为三地四静虑、四无色定;二地十善业清净行;初地初预道流;加行位证四相(暖、顶、忍、胜法位);资粮位依三学(戒、定、慧);初发心修四谛(苦、集、灭、道)。

  此前,三地修行的是四静虑和四无色定。二地是以十善业为主。初地是初预道流。加行位证的是暖、顶、忍、胜法位四相。资粮位修学的是戒定慧。初发心时,所修习的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就这些名相而言,都是共法;就使用的方式而言,都有区别。

  现代人的大小乘之争

  上次提过《大毗婆沙论》中关于五根的说法:只要是世界上的人,一定具有这五种根。人人都具备这五种与修行、成就有关的根,这就确定了人修行的可行性。为什么?因为人是可以获得修行成果的。

  比如说信根,因为有“根”在行者的心田中,所以才可以将它挖掘出来产生作用,如果没有“根”,就挖不出来。

  “根”也可以说成“根基”,但现代人对“根基”有各种理解,所以这里直接用“根”。

  “五力”是让这五种根的修行产生绝对的力量,可以控制障碍。能断障碍便是“五力”。比如信根无法断障,而信力就能将信的障碍控制住、断除,精进力就能将懈怠的障碍控制住、断掉,五根与五力是这种关系。五力是依据五根而产生的能断障碍的决定性力量。

  后面还有七菩提分与八圣道分,这是区别大小乘的关键。若能真正理解大乘人与小乘人如何使用七菩提分与八圣道分,他们在修行方面的分位差别就会非常清楚。

  比如,有人说:“为什么小乘人或者南传佛教的人修行比较实际,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不来那些空的,反倒成就快;而大乘人都在空谈,实际上没有修行?”或者大乘人又说:“你们小乘人知见太偏,即使修了,还有三大阿僧祇劫在后面等着呢!”

  这种争执没必要。如果看到七菩提分与八圣道分在大小乘中的应用差别,就不会有这些矛盾。

  现代修行人分不分大小乘?只要你不贬低人家,客观地分类判断,谁也没法说你错。毕竟,对于修证人无我与法无我的方便,各人使用都有不同。但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很少有人是一个观点用一生。即使分大小乘,也是临时性的权说,没将一个人判定。即使明天他就变,但只要今天没变,说之也无妨。

  总结大乘五道

  从初地到佛果之间,前面讲了一、二、三、四地的人无我空性的修行。

  一、二、三、四地不是大乘道的全部。大乘道是从凡夫最初发心起步,后来才开始有进步、有一个位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大乘道是什么样的,这里总结一下。

  表的第一行、第二行很关键(参见表9-1 大小乘对三十七道品的不同应用)。

  大乘的菩提道次第中,首先是资粮位,其次是加行位,再次是见道位,然后是修道位,最后是佛果。佛果的另外一个名称是“无学位”——没有学习、不需要学习的一个位次。(资粮位前面是凡夫发心位,但因没有果位不能算“位次”。)

  资粮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道阶,任何已证未证的菩萨,都应当修集资粮,未证者因此而证悟,已证者因此而升级。

  表格内容选的是三十七道品的应用范畴之内,仅相应于人无我空性修行的那部分。这里撇开诸佛菩萨六度的大乘法门不谈,只谈人无我空性的修行,看大乘人与小乘人对这部分的应用有何不同。

  大小乘人无我修行的差异

  有人曾问:“撇开六度,单在人无我空性方面的修行,大乘与小乘有何不同?是完全相同吗?”我当时回答:“肯定不同。”

  如果相同,大乘的修道方式会产生内在矛盾,人无我与法无我的修行会不一贯。也可以说:核心知见的确立,已确定整体佛学知识的框架。如果核心知见确定得不同,整体框架中,没有哪里能完全相同。

  为何在此对中观见如此谨慎地辨析?因为只要确定核心的中观见,后面的步骤都会理顺。课程中讨论过格鲁派、天台宗、华严宗的很多观点,只要核心的中观见有少许不同,从核心之处向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步骤相同:对布施的理解、对持戒的理解、对禅定的理解、对人无我空性修法的理解、对法无我空性修法的理解……全都变了。

  所以,知见极其重要,这不是个可以互相套用的东西。

  错误知见的障碍是绝对的

  “知见”在大乘道中的作用极其特殊,小乘佛法“行”则生变,大乘佛法因“见”生变。中观学人的思想体系与小乘佛法不同,即便套用小乘的方式,修行成果也会截然不同。所以,学中观的人,不能忽略“知见抉择”,图“轻松省事”,必须全方位了解,确定知见,尔后乃能获得重大进步。

  当然,也有省力气的方式。如果体系已经确立,后面会有很多省力的方式,将自己无力关注的部分用实际修行连贯起来。但在进行抉择的过程中,知见一定不能弄错,也不能将就。如果将就,很可能会走入一条反面路线。

  实在讲,很多人菩提道修得不如意。总想用多长时间修完加行,用多长时间修完另外一度或者某个禅定的基础,可修的结果偏偏不如意,没按自己预想的走。为什么呢?因为“知见框架”有问题。如果没问题,就走下去了;走不下去,肯定是被卡在某个阶段了。问题的出现,不能总归咎于佛法的完善性或者自己的毛病,也许有些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知见会给自己带来障碍”这一问题!

  知见给人带来障碍是绝对的,有时比精进不精进还要麻烦:不愿意精进,只是推动力小些;而知见上的障碍,全都是壁垒。知见的障碍全都是地雷,踩上去就死定了!

  “预设”在灭定中之作用

  用譬喻说明这个问题。

  在《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很详细地谈进入灭受想定的前后过程。

  “灭受想定”是根本定,也称为“灭定”。无论大乘还是小乘,都将此定作为最高定境。与此定境相违的是人我执著。所谓“人我执著”,执著的是色、受、想、行、识。“色”是人对事物“表象”的执著,对概念的执著,受与想是对这个概念不同形式的理解、分析与心理感受。所以,受与想是色、受、想、行、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是人对自我理解的核心。

  我们知道,“色”(物质的、形象的这些事物)实际是虚假的,受与想是对虚假事物的进一步执著、构想与反思。

  受与想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色”与“自己”相比,是没有价值的,是虚伪性的,自己所谓的精神财富、思辨财富、尊严财富,都在受与想中。

  行与识实际也没有价值。

  “行”是对受、想不间断的推动,唯识宗中“心不相应行法”便是指“行”。前一念生起、灭去,后一念又生起、灭去……为什么前一念灭后,第二念就会生起?是“心不相应行法”在起作用。“心不相应行”让两念之间产生连贯,不间断地持续。人天天能活着,是因为“行”在不停推动。如果没有“行”,前一念动完,止在“灭”处,第二念无法生起,无法将其拉动。是“行”将其拉动。

  “识”处于心性的最核心领域(层层剥开芭蕉,其实剥完后,最里的内核什么都没有)。

  所以,对人而言,“受”与“想”是其核心价值。何以证明“我”的存在?就是“受”与“想”。

  “灭受想定”的“灭”针对于“行”:不允许再“行”,不允许再继续。灭了“受”和“想”的“行”,就是灭了“我”的“行”。“我”灭了,也就是进入涅槃。当然,小乘涅槃有不了义之处,比如有余依涅槃等,但已灭除受与想,或深或浅,此状态多少已是涅槃境界。判断涅槃了不了义关键看有没有剩下依靠:若有依靠,涅槃之后出来还是个人;若无依靠,人的因缘、业力就停止,“行”法就停止了。

  弥勒菩萨说,如果人进入灭定,可以灭去受想,就不可能再产生思维,也不可能现起某一种欲望,或者再想起一件快乐或不快乐的事。进入这样一种定,就不是靠敲引磬能出定的,他可以就此离开人世了!

  既然外力无法对他起作用,靠什么力量使其出定呢?弥勒菩萨说:灭受想已十分彻底时,出定要靠“预设”——入定之前给自己一个精神上的预设,就像在心里上一个闹钟定时。

  比如某人可以进入灭受想定一小时,但因还有其他事要做,所以只能入定半小时。这时他就要预设:我入定半个小时就出来。到了半个小时,果然定境就退失,人就出来了,完全是在定外,可以继续做其他的事。

  因此,“预设”这件事成为一个人出入定最关键的控制中心,就像按钮一样。“预设”的能力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弥勒菩萨说,是建立在根本佛性的基础上,只要有佛性就能产生“预设”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能力也有所表现。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身心都已发育成熟,“预设”的能力都会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有人早起需要闹钟,有人早起就不需要闹钟。次日要几点起来做事,到了第二天那个时间,就像大脑中装了闹钟,不早不晚,就那个时间醒。当然也有人不够准时,睡过了或提前起来,这是因为烦恼多少重了一点。预设的能力人人都有。如果有禅定的人预设了出定时间,他就能依此从定中出来。

  四念处之修行及原理

  在大乘道中,资粮位的修习包括下、中、上三种(资粮),所依的是戒、定、慧基本三学。作为大乘人,还会经历身心上的不同体验。不要认为大乘的修行人仅是发善心、帮助他人、服务大众,只要进入资粮道,都会有自我的内在体验,对生理的理解会发生变化。

  比如,产生“观身不净”的觉受。“观身不净”是佛陀初转法轮时讲述的法门。不净观有多种,其中一种称作“白骨观”。这种观的逐步形成,对不善调节者而言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在完全可以把握的范围中,此观会成为大乘人修行的直接动力。

  白骨观是观什么?观自身的白色骨架。对凡夫而言,进行自身的白骨观可以对治贪欲。释迦牟尼佛讲述此观后,又说出另一种观:慈悲观,也称为慈心观。此观可避免因修习白骨观而产生的过分厌离,它们是互相调节的。所以,修行是一件需要小心谨慎的事。

  佛的初转法轮期间,一部分阿罗汉在尚未证得阿罗汉果位时,修观白骨。行持过程中,首先是内外的循身(内循身、外循身,很像现在的瑜伽,但此种修习是基于佛理的)。

  循身观:坐在座位上,安静下来,心无杂缘,身心收持到座位上。想:我现在是在打坐,已经没有任何分心的事情,我现在是坐在坐垫上……一再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确定之后,再从上到下循身——教瑜伽的张蕙兰讲的是“上下检查放松”,其实就是循身观。

  “检查放松”,比如检查头皮,放松了没有?检查面部,肌肉放松了没有?如果没放松就放松一下。检查肩部、检查腿部、检查脚趾,放松了没有?如果放松了,就继续检查下一部位;如果没放松,就调节一下。这是在体表所做的循身观。

  循身观的根本作用,是将人向外驰逐的心意识收回来。“这人很可恶”、“那生意应该做”……分析这些事时,人心意识外散,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让气流溢到脉管外面。

  有人打点滴时,医生扎针前在他手上拍两下,见脉还没鼓起来,便说:“你的静脉不好找啊!”这是气秉藏到脉的深处,说明此人的心过分内收。有人将胳膊绑起来,一拍就发现静脉很粗,一针就扎进去了,根本不费劲。医生说:“你的静脉很粗啊!”为什么会出现粗大的情况呢?是心过分外散。

  气与脉是两样东西:脉,是身体中比较固定成型的脉管,比如血管、静脉与动脉;气,是顺着脉管流通的根本生命元素,分为若干种。当人心外驰时,气便向外散,人心也显得粗大;当过分思考自我的问题,比如过于低沉、过于算计,或过于失意、过于自卑,气便内收到最核心的部分,脉管也随之缩小。

  循身观将过于内收的向外放,过于外放的向内收,进行合理调配,让气血如理如法地走人身气脉的轨道,不致发生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调心方式。

  气息就是念头

  为什么循身观只检查几个部位是否放松,便能让气脉归位?按修行的道理讲,需要理解一个重要原理:气就是念头。

  平常说的“呼吸”,书本上讲是进出的气,但我告诉你,实际它就是念头。“气”便是念头,念头粗大气就急促,念头细小气就轻和。

  内在来讲,就像佛的自受用身一样,对于人的“自受用”而言,气就是念头;对于“他受用”、身表以外的形式而言,气有一些进出,是流动性的物质。

  明白这个道理便会发现:四念住的修行实际是调整气脉,调整气脉实际又是在调整心念。原来它是一个调心的方式。这一调心的方式很简单:循身观,从上到下了解自己,从内向外了解自己,这便是自我调节的方式。有对内在血管、骨肉的调节方式,有对外在皮肤、腠理的调理方式。总而言之,白骨观之类的观法都是利用这一原理。

  白骨观与慈心观

  释迦牟尼佛指导一群修行者修习白骨观时,眼看白骨观即将修成。大家坐下来一循身,生理的骨架,包括手脚的骨质便都出来了。

  这绝不是联想,而是内观所得。因为平日的执著,才使得人们了解色彩的方式必须要通过眼球,但是当一个人进行内在的循身观,有了一定基础之后,眼根便逐渐开始脱离对眼球的依靠,一些内在景象便浮现出来了:发现内脏很清楚,骨骼也很清楚……

  一旦内观到了骨架的程度,便开始从观念上彻底改变对社会、对自我价值的理解。一开始还能有一些贪心,还能有几个朋友;等到发现自己原来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时,便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了。这群人开始厌世。

  由此可以知道:人对自我的支撑,完全在乎观察的深入程度、对于自我的了解程度。对自我了解到一个比较和谐的程度,便觉得生活很有希望;对自我了解到一个极其严苛的程度,或是了解到骨架、骨髓、皮肤里或是血肉细胞的程度,就开始想要放弃生命了。

  他们过激地单方面热衷白骨观,观出了骨架,观出了头盖骨、脚趾骨……而且一旦观出,睁着眼睛有这些,闭着眼睛还是这些,醒着是它,睡着了还是它(真正修行一定是如此,只要一用功,便一定会延续)。这便称为“内障”。

  出现内障后,有人考虑:“还是去问一下佛吧!看佛怎么讲,佛觉得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另外一些人说:“问佛干吗?人生如此地无意义,原来身体就是这样一些四大的杂烩。为什么还要它呢?为什么受苦负累而不尽快处理掉它?”

  这样一说,便有很多人附和:“好!那我们集体来吧!”于是走到悬崖边跳下去自杀。

  释迦牟尼佛看到这么多人自杀,便派阿难尊者与其他弟子立刻赶到那儿将剩余的人召集回来,告诫说:“你们的白骨观即将要修成功,紧接着修下一步,便可获得果位。”于是大家按佛的教授修慈心观。

  慈心观是观什么呢?坐着修行时,观想母亲,观想那些在生命中慈善柔和的形象,以产生慈悲心。

  已经具备白骨观成就的人,观照能力极强。观照母亲时,观想从生他、养他到逐渐长大的过程,一作慈心观,母亲的形象便出现,白天晚上挥之不去,这样也很难过。

  观到母亲如此辛劳,很多人孝子心切:“佛啊,我就不出家了吧?回去孝敬母亲吧!”这也有问题,于是佛接下来让大家观“舍”,将所有观的功德回向于“舍”。不管她有多么慈悲,也要逐渐地远离。因为世间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是无常的,是苦的。

  依此方式观修,很快便舍离了对于这种境界的深入,也舍离了对于那种境界的深入,最终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便没有观念上的反复,没有了对于人生价值理解的危险。

  灵魂深处闹革命,再向老师掏老底

  佛教的修行超越概念,与任何学问都没有多大关系,真正的修行一定是对自我灵魂的改变。“文革”时说“灵魂深处闹革命”,修行才真的是灵魂深处的一个改变。在这种改变中,任何向前推进的成功,都是对于自我尊严的挑战,对于自己生命价值的重新判断。

  修行这件事是严肃的,这里没有任何小事,没有可管可不管的事,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显示着一个状态,如果不善于调节或者邋遢下去,便没有进步;即便是有进步了,仍会不停地有状况与问题出现,所以修行这件事需要老师。

  其实,只要老师是个修行人,他们都不一定愿意与别人探讨多少修行。真有一些修行的老师,只要是他过了哪一关,便绝对不愿意与我们讨论这一关,这一讨论就是在掏他“老底”啊!

  他用否定自己生命的方式才获得这么一点进步,这个“老底”是那么容易掏的吗?如果没有用一个放下自己的方式,没有用这样一种诚意来与他们进行讨论,怎能讨论得下去?根本就不对等。

  这是“黄金”与“白银”的关系:你得拿“黄金”出来,老师才会和你兑换“白银”;你没有“黄金”,对不起,老师这儿也没有“白银”。就是这种关系。为什么?都是辛辛苦苦才获得的一点点。当然,这样说只是为强调需要用什么心态、什么准备去对待修行。

  这里的这些强调,只是作为一个曾尝试过师道的人的一点经验之谈——不是成功之谈,是经验之谈。自己失败过,品尝过,知道一点点其中的甘苦,知道进步时要做什么样的心理准备,但成功是什么状态,我至今未明。所以与大家讨论这些,只是提醒大家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讨论中观,所有人将自己的老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压到了这里,我也压到了这里;讨论到修行,你对生与死的理解,别人对生与死的理解,都压到这了,这是何其慎重、何其庄严的一件事情!

  不过,此处的讨论始终以过去祖师大德言教为依据,只是将我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做一个沟通。希望我讲的这些,能产生真正的沟通作用。诸位以前可能没涉及过这些领域,虽然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布施、持戒……这些名词几乎在任何一部佛经中都能找到,但大家不一定听说过这些名词背后的意义。

  前面已了解过四念处:观身是作不净观,观受是作苦观,观心是作无常观,观一切法、观所有事物,是作无我观。

  无我,从法的本性而言是没有自体;从对待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而言,是无法去掌控,不要有掌控它的欲望。要放下——“提不起就放下,提得起也还是放下”,这是一则禅宗公案中的话。对于“法”的理解只能是如此,我们没有能力去驾驭它。可以驾驭的,应该驾驭的,就驾驭它;如果是无缘驾驭的,不要产生过分执著,只能是事后就放下。

  四念处这一个大乘修行,相当于三个小乘修行:小乘资粮道上、中、下的修行全都在此,而对大乘人而言,这只是资粮道最下的一个步骤。在人无我部分中对四念处的修习,如果大、小乘的人共同进行这个修行,大乘人因为前面知见、中观见方面的准备,仅四念处方面的一种修行,就已相当于小乘资粮道上、中、下的三种修行,是小乘全部资粮道的修行。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与暖位

  大乘人有一种习惯,对于善法与恶法、做好事与做坏事,会有非常鲜明的判断,与小乘人不同。小乘人会比较保守,认为“所谓的善恶都还不如自己去用功”,所以善也放下,恶也放下;但大乘人认为,已生的善一定要让其继续增长,未生的善一定要让其生起,已生的恶一定要让其断掉,未生的恶一定要去掉其生的可能性,让它永远生不起来。

  对于善法,已生让它继续生长、未生让它生;对于恶法,已生让它断掉、未生让它不生。对于善恶事件的这些态度与方式就是“四正断”。两个不断、两个断,这便是四个正断。如果是四个不正断,两个善的让它们断,两个恶的让它们不断,那就恰恰相反了。这便需要有所分别。

  对于大乘道而言,四正断只是资粮道的中间部分,但它已相当于小乘加行位的暖位。

  对于大乘人而言,处理这些“法”与“非法”(是理与非理)的问题很拿手(在此还不涉及加行位的证悟,只是行为上的做法),做到四正断并不是特别地困难,但有相应的觉受。

  比如,做善事时内心的欢喜、内在身心的愉悦。虽然他不关注生理的变化,但这些无法回避的感觉他仍在感受。对于小乘人,四正断已然是很鲜明的加行道暖位,他们的暖位就是这种水平,身心的这些愉悦感等。当然,小乘人会在暖位的基础上继续进步。

  此处所讲的暖位、四神足等是依据大乘的解释,不同于《俱舍论》中的定义。

  暖位,就像冬天过去,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开始有暖意了(就像现在的季节称为“暖春”),生理上产生内在的暖意。大人与小孩有什么不同呢?小孩生理上充满了内在的暖意,所以他愉快,没有那么严重的烦恼。一巴掌扇过去,小孩会哭一下,但暖意没有消失,所以哭一下就不哭了,等到不哭了也就忘记了;但大人不一样,一巴掌扇过去,他忍住了、不哭,但等到事后,能记你十年。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暖意,冲不断那种嗔恨,冲不断“记你十年”的愤恨。这便是大人与小孩的区别。大人缺乏“暖”,爱恨情仇,处处煎熬,却还说那是“享受”。

  人烦恼的轻重,与生理状况有直接关系。当获得一定的暖位效应时,心情的愉快会感染所有的人。

  一个真正证得暖位的人来到教室,只要他说几句话,便一定能让大家心中感觉很愉快、很轻松。

  获得暖位的人,内在的愉悦一定能感染身边的所有人,不论你用何种方式与他接触,他的无忧与快乐,一定会让你生理上也产生相应的愉快感受,这是证得暖位的一个表徵。当然,暖位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成果,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其他的以后再介绍。

  大乘资粮位上部分的修行,称作“四神足”。四神足所获的成就更多,相当于小乘加行位的顶位。大乘与小乘在加行道都有四个位次:暖位、顶位、忍位与胜法位。

  暖位是温暖的暖;顶位是到顶的意思;忍位是忍受,达到内在的饱和;胜法位也称为“世第一位”,是加行道的最高位次,是获得菩萨初地之前最后一刹那,相当于小乘“八人地”。大乘这四个加行道的位次暂时还用不到,资粮道上位的修行成果已经相当于小乘加行道的第二个位次:顶位。

  大乘的加行道还有暖、顶、忍、胜法位,这四个位次对应的修习是五根与五力。

  “五根”的说法,在《大毗婆沙论》里有很多诠释。五百位阿罗汉的智慧结集成了《大毗婆沙论》,四方传播,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很多宗派。后来,世亲菩萨在印度中世纪开始整理《俱舍论》。《俱舍论》将佛教名相予以归纳诠释,尤其将四圣谛、三十七道品这些名相全部体系化了。“五根”与“五力”具体的所指很确定,“五根”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智慧根,而且它们被放在一个没有见道、也没有修道的加行位上,见道与修道安立在后面。

  大乘人对五根进一步加强,让五根产生胜过障品、能跨越一切障碍的能力,这称为“五力”。对大乘的加行道而言,五根与五力对应的是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世第一位)。大乘的暖位与顶位相当于小乘的加行道中的忍位,大乘道的忍位与胜法位相当于小乘加行道的胜法位。到后面它们还是重合到了一起。

  大乘道的暖位与小乘道的暖位,无论是修行方法,还是最终的成果、成就者身心方面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佛经中说,获得大乘加行道暖位的人,首先从生理改变来说,他会觉得自己的脊椎骨就像一串铜钱,从底到上被一串绳子提着。这串铜钱最底下与最上面相当于脊椎骨两头,身体就像一串铜钱被向上拉起来了,脚底不会落地,感觉没有双腿,也没有双手与身体,四肢的感觉就像灌满了温热的牛奶。

  他不会觉得有这一个“我”的生理上的障碍,念头也像风一样地来与去。这种能传递给大众的喜悦,只是一个基础,以后还会有很多其他生理与心理上的改变,使得大乘的加行道尤为殊胜。从前面表格中也可以看到,大乘的加行道比小乘的加行道圆满殊胜得多。

  小乘人以七菩提分为修行,大乘人以八圣道分为修行

  最关键的是见道这部分。

  大乘的菩提道次第是从凡夫开始。但凡夫不算道,道有五个: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佛果)。

  资粮位:比如要开车远行,“资粮”就像准备干粮与盘缠。这是出发之前最繁琐的一个过程,不停地要准备,想这想那,买这买那。

  加行位:就像将东西都买齐了,上车以后要给汽车加油。如果不加油就没有动力,车就动不了。

  见道位:资粮与加行差不多了,汽油加足了,吃的喝的也备足了,见道位就像将车开出车库,一出小区门,一条大道摆在面前——“见道”了。见道是大乘的第三个道。见道位是初地,加行位是初地之前的四个位次,资粮位也有三个过程。

  修道位:在见道之后是修道,就像汽车虽然上了公路,但前面漫长的路还要小心开,否则还是到不了目的地,到不了佛果(无学位)。

  无学位为什么称为“无学”呢?“学”是针对于“道”而言的,“无学”就像路上没有警示牌,也没有警察,没有障碍了,已经到达目的地,已经放心了,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的学习与准备。

  大乘有这样五个道,前面讲了资粮道与加行道,现在说见道。就像汽车开出车库,道路在你的车轮底下,已经见着“道”了。经过加行功用,大乘人在见道时,获得七种修行的受用。“修行的受用”是七菩提分,也称为“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我们常琢磨哪个人、哪位法师有没有登入初地,或者看到某位法师发脾气,就认为他是不是没登地,于是去检查他的七觉支。确实是要检查七觉支,七觉支部分的成就关系到一个大乘人见道与否。但从理论上对一个圣者进行检查是十分困难的,谁知道他发脾气是真发还是假发?是需要发还是不需要发?

  证悟这件事,下面修行人很难判断上面修行人的水平高低,但上面的修行人想要判断下面的就太简单了。一举目、一扬眉或者说一句话,人家心中早就有底了;而自己还在盘算,很辛苦也没有结果,每次都不一样:今天好像是这样,明天又好像是那样……很难判断出什么!

  大乘的见道人所见的“道”是七菩提分里的这七种道,对小乘人而言则很麻烦:小乘人在修行七菩提分时,将整个修行过程都潜藏在自己的五蕴世界,不关心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也不关心自己是否该对某个人布施……一直将自己藏在五蕴的大海深处,即使七菩提分的修行有了,他们还不是见道。

  大乘的人七菩提分之后,就正式进入修道,进入八圣道分。有一部佛经叫《八大人觉经》,其中有八个“正”:

  第一个是正见;    

  第二个是正语;

  第三个是正思维;

  第四个是正业;

  第五个是正命;

  第六个是正精进;

  第七个是正念;

  第八个是正定。

  对于大乘修道位的菩萨而言,八正道已经是八种圣道,这不仅是一个正念的问题,更是因为有了内证以后,他的念头要正是正的,不要正也还是正的,他已经产生了决定性的增上生的修道动力,正念等即是加行。

  对小乘人而言,八圣道的部分才是见道。也就是说,从五蕴世界的海底露出头,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见道。这种见道与大乘人的见道质地还不一定相同:等小乘人真正见道时,大乘人借助它已经登入二地、三地、四地,已经在路上走很远了。

  通过上表(表9-1 大小乘对三十七道品的不同应用)中的对比,我们充分理解到,与小乘人的修行相比,大乘人的修行是超胜很多的,仅在人无我空性的部分便已超越很多。

  七菩提分与八圣道分的区别至为关键。小乘人以七菩提分为修行,大乘人以八圣道分为修行,这是由来已久的教义角度之区别,由此决定了大小乘基本路线的根本不同,明了此理,则知规则不同,根本不会产生相互高低的争议或诽谤!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 其心不YIN才是菩提的根本!

索达吉堪布: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

太桥旦曾堪布:妙语微言 十三、关于死亡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三、

了法法师:中国佛牙舍利赴泰瞻礼护法三团记要

 

后五篇文章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八讲 看破红尘应见性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七讲 忍相谓不恚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六讲 空无可偏,障同时断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五讲 戒相无热恼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四讲 由施抉空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