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邯郸市博物馆藏《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碑 |
 
邯郸市博物馆藏《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碑 陈慧 李海祥 【关键词】明代;《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涉县;观音信仰 【摘要】邯郸市博物馆收藏有一通刊刻于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碑,本文在介绍此碑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资料,对明代中后期《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的盛行原因做了简单分析。 2004年6月,涉县建设局在进行涉城镇城西街街道改造时发现一通明代《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碑,后入藏邯郸市博物馆。碑为石灰石质,高92厘米,宽52厘米,厚18厘米,上部碑文以经文为主,下部为观音童子图 (图一)。碑文为楷书,计24行,满行18字,共258字。 碑文首行为“涉邑西街重镌”,既点明了石碑所在地为“涉邑西街”,也指出了此碑是重刻碑。涉邑,今邯郸市涉县县城涉城镇。涉城镇坐落在清漳河河谷盆地,南和西南濒临清漳河,原名城关,1956年改为城关镇,1989年6月更名为涉城镇,自唐以来,这里一直为涉县城。“涉县,汉沙县,故城在今涉县西北二里(清凉村),唐徙今治(即城关)。”[1]碑文第2行至22行为《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经文内容。末行“万历壬寅孟冬吉旦”。“万历壬寅”即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此可知该碑刻立的具体时间为明万历三十年农历十月初一。
碑面正中为白衣观音线刻像。她面庞丰润,弯眉细目,眉间有白毫,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有光明;鼻梁挺直,双唇微闭,嘴角微扬,双耳佩环。头部发髻高耸,上戴花瓣式蔓冠,披蝉翼白纱,有项光。体态丰腴,佩饰项圈、璎珞,身着宽大白衣,帔帛飞扬,飘逸而潇洒。双肩自然下垂,双腕交叉置于腹前,左手施兰花指搭于右手之上,右手手把佛珠,带腕钏、足钏,跣足立于碧波之上。童子立观音右侧,头戴叶饰,后有项光,羽状眉,丹凤眼,大鼻小嘴,环耳,身体稍左倾,目光专注于手捧的神物。宽衣宽袖随风飘动,腰间系带,腕上结带拖于海面。两腿微屈,足腕佩钏,赤足立于荷叶之上。画面左上方盘旋着一只白鹦鹉,身后有祥云、山石、翠树、修竹,右下侧海面上,一只插有柳枝的净瓶在波浪间隐现。右下角方格内有署款“信士李栅立”。整个画面布局严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俨然是一幅人物山水画。 《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简称《白衣经》,白衣大悲指白衣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众多法相之一。佛经上讲,“白色”表示明心之纯净,象征菩提之心,观音菩萨身着白衣表示胸怀菩提之心,已经达到豁然彻悟的境界。古代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故称“五印度”,也省称“五印”。这部观音心经虽然特别指出是来自印度的佛经,但它实为一部中国本土创作的佛经,因为佛教源于印度,为了使该经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所以假托是出自印度的佛经。 《白衣经》是明代中后期极为盛行的求子观音经咒,上至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对它无不虔诚,尤其深受士大夫阶层的追捧。当时,《白衣经》的木刻、石刻版本遍布各地,寺院和世俗家庭多有供奉。如北京法源寺收藏有近百册明朝刻印的木刻本佛教善本书,其中《白衣经》就有35册[2]。石刻方面,除了邯郸涉县这通碑之外,在山东青州也发现一通刻于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的石碑,立碑人为当地人石愔及其妻邢氏[3]。 《白衣经》在中国兴盛、流行,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重视传宗孝养有关。在我国,观音信仰由来已久,她不仅能扶危济困,送去吉祥,更重要的是送子,所以观世音又被称为“送子观音”。《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另外,在古代社会医疗水平不发达、治疗手段有限的情况下,祈求观音赐子,或者期望平安产子是人们的重大心愿,《白衣经》正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抚慰这种心灵不安的状态。 明朝中后期《白衣经》显盛一时,且经文均附白衣观音及童子像,这与基督教的传入有一定关系[4]。明万历年间,随着传教士利玛窦的影响日深,基督教在中国扎根立足,随之而来的是圣母图的流行。我们将《白衣经》中的送子观音图同圣母图做一对比,就可看出二者在构图上十分相似。如圣母图中,玛利亚或坐或站,或怀抱圣婴,或圣婴站于一旁,上空多有一只白鸽在飞翔;我国的观音图中,观音和童子的坐姿或站姿与圣母图极为相似,而上空飞舞的是白鹦鹉。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家们将西方的圣母图巧妙地借用过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送子观音图,再和经文结合在一起,图文并茂,非常便利于信徒观诵和传播,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的盛行。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积淀,观音信仰的普遍,明上层社会的推崇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都推动了《白衣经》在明代中后期,特别是万历朝的盛行。邯郸市博物馆收藏的这通明代万历朝的《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碑,为研究明代的求子习俗及送子观音信仰提供了新的信息,也为《白衣经》在中国各地,特别是在河北地区的流传形式及情况提供了佐证材料。 [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2]于君方:《“伪经”与观音信仰》,《中华佛学学报》1995年8期。 [3]该碑现存山东青州市博物馆,见李森、徐清华:《明〈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青州碑》,中国文物信息网。 [4]送子观音图与圣母图之间的相似处曾引起许多研究者的注意,见a.于君方:《观音的中国女性形象》,《香光庄严》第43期,1984年9月;b.林福春:《论观音形相之递变》,《宜兰农工学院》1994年8期。 〔责任编辑:成彩虹〕 《文物春秋》2010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