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因果思想对当代社会精神需求的启示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05级博士生:李 明 主题词: 因果 因果律 正信 理性主义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佛教因果概念和因果律进行了简要的梳解分析后指出:以唯心内在、空有双重、等价对待、绝对平等、真信实行为基本原则的因果正信对我们积极回应当代由理性主义所造成的当代社会精神需求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一、佛教因果理论的历史和内涵 众所周知,因果理论是佛教的思想核心和修行基石,佛教正是基于因果信仰而展开大众心灵教化的。在印度原始佛教时期,世尊初转法轮,说的就是因果;阿含经等小乘经典提出了四谛(世出世两重因果)、十二因缘(三世两重因果)等因果理论反对婆罗门教等级论,主张众生平等、诸法无我,是对因果理论的展开说明;说一切有部等小乘著作则用六因、四缘、五果概念丰富了因果理论的内容;大乘中观学派的因果观念反对了外道数论派因中有果论与胜论派因中无果论,指出因果性空;大乘瑜伽行派则强调突出了“识”的作用,指出“阿赖耶识”中因果缘起不虚。中国佛教因果理论持守了原始佛教因果理论的基本精神,又结合本土儒、道文化本有的劝善精神,从而使佛教因果理论得以中国化与创新发展。其中,影响深远的有慧远大师的三世报应说、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说和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说等。佛教因果理论在中国化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如宋明理学“灭尽人欲,天理流行”说即是受其影响,明清以来随着三教合流趋势的加强,因果理论业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移风易俗、净化社会的基础理论之一。 质言之,所谓“因果”,“因”者业因,即业力造作之谓,又常与“缘”连用,称作“因缘”(因者内因,根识之谓;缘者外缘,境尘之谓;本有内因遇具足外缘条件方动而成果);“果”者果报,是业因造作所必得的报应结果;佛教认为,依因感果,果又成因,如影随形,报应不爽。如《阿含经》论三世因果: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又论因果缘起: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正如俗话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种业因,当结业果。佛教认为,作为信息储存在阿赖耶识里面的业因从不同角度可分为染业与净业、善业恶业与无记业、引业与满业,而“十业”则是指身三业(杀生、偷盗、邪YIN与否)、口四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与否)意三业(贪、瞋、痴或戒、定、慧)。佛教认为,十业一有造作,能量便释放出去影响他人、牵系自己,称为业力。业力的特点是“自作自受”,即业力由自己造作而成并由自己决定改变,因为因果在本质上就是“识”或“心”,尽虚空遍法界不离本心自性,离心别无因果。自性变现万法,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故有染、净二业之分:心空则灵,本具般若现前,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即真空即妙用,空而不空、不昧因果,此之谓净业;有念皆妄,动念即无明,善恶杂染,造作轮回,此之谓染业。 《佛说十善业道经》指出:“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有执着就有六道轮回,有妄想就有十法界,依正庄严的十法界就是因心想刹那生灭而产生的“业因果报”相续幻象。如地狱境界的业因主要是嗔恚、嫉妒,饿鬼界则是贪婪,人界是修五戒十善,天界是修上品十善、四无量心,阿修罗界是天道业因加上好胜心,声闻界是四谛心,辟支佛界是十二因缘心,菩萨界是六度心,佛界则是平等心。可见,自性通达一切,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六道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一切都须自求多福。我们要懂得《金刚经》空而不空、真空妙有之义:业因果报心想而生,缘起性空,了无自性,故“应无所住”;业因果报又性空缘起,变化相续,因果不虚,故“而生其心”。这样,了解到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果报,都不出因果定律,就有办法改变业力与命运。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修因是根本:要懂得众生依惑造业、随业受报,见到世间过是自己的烦恼起现行,而通过修戒定慧净业即可即妄成真、灭贪嗔痴染业;修缘则助成修因:恶因暂时无法根本消灭,但只要随缘任运,珍惜佛菩萨的增上缘,化解恶缘转成善缘、化世间恩怨之缘为法缘,通过不断积累善根福德因缘亦可;因缘兼修更好,正所谓各适其性而殊途同归。 二、佛教因果律的基本原则 通过以上对因果思想的简单考察可知,佛教因果律大致包括如下原则: 内在性原则: 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业因果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亦能转业,故因果报乃自作自受、自求多福。万法无邪正,邪正在迷悟,百界千如,一念觉迷而已。迷者不知万法同体,从贪瞋痴慢根本烦恼而起妄想分别执着,却不知世间过错纷纭本是自己烦恼起现行。觉者明了真心无限,十世古今不离当下一念,一切须从平等心中作,拓开心量,时时回光返照,反闻自性,去己我法二执而不攀缘外境人事;待到工夫成熟,自能因果不昧,自清净本心流出无限妙用而不复思量分别。因果内在性原则是与儒家文化“学者为己”、“推己及人”的忠恕仁爱精神也是一致的,我们有时抱怨:怎么我就这么倒霉,老碰到坏人坏事?孰不知环境由心造,而心能转业、依报随着正报转,只要我们凡事只找自己原因,变“如果别人这样做那该多好”的外向思维为“无论别人怎样我都应该这样做”的内向思维,自能与别人真诚感应,所遇坏人坏事也会转变为好人好事。这绝不是乡愿或主观幻想,而是确实有效的处世法宝,对此我们应祛除患得患失的世俗疑虑。 双重性原则: 因果真实不虚、空而不空,故应慎独自守,凡事真诚本分无愧良心;因果缘起假有、不空而空,故应一切随缘任运而不执着于因缘聚散和合。如若明了因果即真空即妙有,就能确信自性因果,发菩提因心、证菩提果觉,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从根本上灭除罪业、证得自性真如;而如若不甚明了道理而又确能信愿行完备、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也能带业往生而不再轮回退转。要懂得,持平等无执净因心者其果报谓之功德,持分别希求染因心者其果报谓之福德;福德虽善,不免轮回,故不应满足而须自觉转为自性功德。 等价性与对待性原则: 因果内在而双重,故心境、能所、体用、知行、工夫效果、依报正报等诸对应关系完全等价,是一不是二。全事即理,全理即事,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一念迷悟,人道中具足十法界,故因与果完全等价,是一不是二。自己与他人是一不是二,自觉自利完全等价于利人觉他,故现实生活中祛除我法二执须于顺逆境缘上磨练。妄心与真心是一不是二,众生善恶对待、即妄成真,得一善则去一恶,故现实生活中不应愤世嫉俗或随波逐流,而应孜孜向善。 绝对性与平等性原则: 因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万法皆空,业力不空,因果报应不虚,佛菩萨也只是不昧因果而已。诚如俗话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若不报,时候未到;时候已到,善恶必报。故我们应赞叹、随顺因果规律并广行六度以践履之,而不是简单斥责因果为迷信。下自无情,上至诸佛,无论善恶、贫福、愚慧、贵贱,因果面前众生平等、一体适用。因为众生烦恼心中有如来法身功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性德相关,天然同体。因果报应不爽,人身难得而易失,我们应尊重因果规律,切实培植善根福德因缘。 信愿与践履原则: 心定为信,知因果内在、空而不空为正信因果;只顾自私自利、名闻利养则为迷信因果;世聪辩智的理性膨胀则往往疑信因果。我们应该敬信因果,因为自己所谓的意见往往就是分别执着而只能导致六道轮回。而若能一心不乱,念念不昧,久久熏染,渐入渐净,本性自然流露,感应道交,则疑情亦断。此外,因果律绝非坐而论道,因果的庄严不昧,靠精勤不懈的践履方能达成,故因果律的根本原则就是践履原则。 三、佛教因果理论对当代社会精神需求的启示 当代社会的精神需求是什么?我们看到,在当今西方强势文化为背景的全球化时代,人们往往过度崇尚现实理性原则,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即现实理性精神主导人们的思维视界并使其他人类基本精神被边缘化搁置甚至成为其附庸的异化状态)正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代社会知、行分裂现象异常严重,抽象性思辨说教缺乏真实的生命投入与情感践履,信仰被质疑为精神“乌托邦”。理性至上的精英主义与大众精神需求之间又形成了巨大落差,有学问(知识)的无知(精神)这一病态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人们外在欲望的攀升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当代中国信仰危机与大众精神虚空问题凸显出来了。而理性主义恰恰又是培育迷信的丰沃土壤,因为迷信本来就是从自私自利中来、从人们对名闻利养的追求中来、从人们对异化命运失控的迷惘心来。可见,以理性精神为最高视角只能导致理论上的恶性循环和现实上物欲横流、迷信蔓延的实用主义恶果。大量铁的事实告诉我们:理性与信仰不可划界,理性本身没有独立自存的合法性,健康的信仰必须主导理性。而所谓“正信”则是指正而不邪、公而无私、觉而不迷、净而不染、健康向上的精神信仰。 通过以上对因果内涵与因果律的简要论述可见,努力培育以唯心内在、空有双重、等价对待、绝对平等、真信实行为基本原则的因果正信对我们积极回应当代社会精神需求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弘扬传统儒、释、道这三大对待互补文化系统的真正精神,凸显其中的伦理劝善内涵,净化心灵,培育因果正信,倡导五戒十善,对治当代社会理性主义膨胀所带来的一切外在攀缘与执着烦恼,努力祛除市场经济带来的理性法则与迷信心态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致力于建设和平美好的人间净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