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的启示
微笑庄严禅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在纪念虚云老和尚圆寂40周年法会上的讲话
从虚云老和尚的开示谈‘看话禅’
虚云和尚与袁焕仙先生的禅缘
参禅的步履
武术禅简介
楞伽妙谛印禅心——论《楞枷经》对禅思禅偈的影响
虚云禅师:禅净何争
文心与禅心——中日古典园林审美意境之比较
禅宗逻辑与现代物理学
心物冥一中的庄、禅精神——陶潜王维比较论
禅宗典籍中“子”的用法
论海德格尔哲学和禅宗相互诠释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打通“古典”与“现代”的一个奇妙出入口:禅思诗学
明代佛教禅、讲、教之界划(节选)
指空弘扬中国西南禅学考
朱熹从道谦学禅补证
禅行的思考
“茶禅一味”考释
“茶禅一味”考辨
“茶禅一体”的文化境界
茶禅论
茶禅 茶心 茶史
茶禅闲语
“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
“茶禅一味”青龙寺
茶禅一体空灵静寂——陆游茶诗审美拾零
对永嘉山居禅观的思考——读《永嘉集·劝友人书》
南北朝禅学
贵州临济禅宗灯系溯源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
思与禅的一种诠释与对话:海德格尔和禅宗对人的追问之比较研究
宋代诗学术语的禅学语源
杜甫研究 净众、保唐禅与杜甫晚年的禅宗信仰
绕路说禅:从禅的诠释到诗的表达
禅与个性化创造诗论
禅与唐代山水诗派
禅可以变化气质,转凡成圣
黄庭坚禅学源流述略
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
禅净合流与明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
禅宗美学前史
禅宗的美学智慧——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现象学美学
试论慧能的“心性论”思想
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
牟宗三《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说辨正
佛门的智慧之母 ——《金刚经》的思想价值及文化意蕴
慧能嗣法“偈”辨析
首页| 上页| 下页 | 尾页|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页
五明学佛网文章访问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