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空弘扬中国西南禅学考


2014/9/3    热度:193   

指空是元代来华的印度僧侣,印度本名提纳薄陀(Dhyanabhadra),法号为指空,古印度摩竭提(Magadna)国人。中国大陆的佛学辞典中未载指空的生平事迹。据有关文章记述,指空八岁从那兰陀寺律贤出家,十九岁继承南印度楞迦国吉祥山普明衣钵,之F后来华至燕京,游历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于泰定年间(1324—1327)至上都(滦京)[①]见元帝。高丽忠肃王十三年(1326)至高丽弘扬禅学,天历初(1328)回燕京,至正二十三年(1363)十一月二十日圆寂。关于指空的生年,至今仍是疑团,只能付诸阙如。[②]
  指空是元代对中国西南禅学以及对元帝崇佛有重要影响的高僧,功不可没,然而遗憾的是中国佛教史料对其业绩记载甚少,近期祁庆富先生的《指空游滇建正续寺考》一文阐述详明,对中国学者研究指空有重要裨益。为促进中韩两国学者联袂研究指空弘禅业绩,谱写中韩友好之新篇,笔者曾赴武定狮山正续寺考察,现就获悉的有关文物史料,对指空弘扬中国禅学业绩作综合研讨。
  一、指空建正续寺及该寺宗派源流
  指空最初来华至燕京及游历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确切时间,因史料阙如,无可稽考。据高丽学者李穑撰《西天提纳薄陀尊者浮图铭并序》记述,指空于元泰定年前游历中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浮图铭》载曰:
  至蜀,礼普贤巨像,坐禅三年。大毒河遇盗,又赤立而走罗罗斯地界。有僧施一禅被,有女施一小衣,乃应檀家供,同斋僧得放生鹅,欲烹而食之。吾击其妇,妇哭,僧怒见逐。吾闻土官塑吾像,水旱疾疫,祷必应。金沙河关吏见吾妇人衣,发又长,怪而问奚自。吾言语不通,书西天字又非所知也。于是留之,晚隈石隙而卧,不觉少间至彼岸。渡子异吾,礼拜。云南城西有寺,上门楼入定。居僧请入城,至祖变寺,坐桐树下。是夜雨,既明,衣不濡。赴其省祈晴,立应。坐夏龙泉寺,书梵字《般若经》。众聚乏水,吾命龙引泉济众。大理国,吾却众味,但食胡桃九枚度日。金齿、鸟(撤)[撒]乌蒙之一部也,礼吾为师,塑像庙之。吾闻无赖子以吾像禅棒掷之地,而不能举。悔谢,取安如故。安宁州僧问昔三藏入唐,伏土知音,时吾已会云南话,应曰:“古今不同,圣凡异路。”说请戒经,燃顶焚臂,官民皆然。中庆路请山请演法,凡五会太子,礼吾为师。罗罗人,素不知佛僧。吾至,皆发心,飞鸟亦念佛名。
  根据这一记载,可知指空游历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活动是在川滇交界的彝、白、傣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元代,在大渡河、金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中虽有佛教其它派系流传,如印度密教阿吒力、藏密、汉密等,但无禅宗,指空的业绩之一就是把禅宗远播到川滇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使当地的彝、白、汉、傣等民族信奉禅宗。元代,云南虽有许多著名的禅宗高僧,如洪镜雄辩法师(鄯阐,今昆明人)、玄鉴法师(云南曲靖人)、普福、普通、道元等。此外,远在晚唐时就有禅宗入滇。《云南通志》卷十三云:“赵波罗,南诏景观时居荡山波罗岩,修禅观。”《滇释记》所载南诏高僧中有多人属禅宗。如买顺禅师,叶榆人,史称“六祖之道传云南自师为始”。所谓“六祖之道”,便是慧能所创立的禅宗南宗,佛教史上称他为“禅宗六祖”。慧能南宗主张“顿悟”,与神秀北宗的“渐悟”相对。弟子法海将其说教汇编成书,名《六祖法宝坛经》,为禅宗的主要典籍。[③]元代,指空游历中国西南地区期间,曾在昆明、大理等城区佛寺讲经说法,深得当地官吏、僧侣、俗民的欢迎,礼指空为师,塑像庙之,影响颇大。然而
  遗憾的是云南佛教史料中未载指空弘禅之业绩,而今,云南佛教史中当应追记指空在云南弘扬禅宗的重大功绩。
  指空在云南的另一重大功绩是建武定狮山正续寺。元人杨兴贤撰于元延佑七年的《狮山建正续寺碑记》全中对此记述颇为详明。武定县志办公室藏有康熙《武定县志》,该志卷四载有杨兴贤撰的碑文全貌,兹录如下:
  狮山建正续寺碑记 延佑七年
  武定教授 杨兴贤
  南诏右释,其来尚矣。然二十七部之俗,嗜杀恬死,虽老师宿德,家至月见,提耳训诲,犹执迷不悛,无缘而化。武定,其一部也。山水险峻,人物殷阜。无诗书礼乐以导其良心,无慈悲戒定以摄其YIN性,是以失其秉彝,甘於自暴自弃,良可悯也。惟我圣元之奄有四海也,开设学校,崇高佛法,自王公大人,至於士庶,莫不钦仰。彼蠢尔犷悍之徒,方靡然承风,置彼邪思,趋我正道,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至大辛亥,蜀僧长老朝宗飞锡至止,望斯山之峭拔雄秀,诸山皆朝,乃携大师杨善、杨庆、杨正、李继荣、李良等诸檀越,步椒山而登焉。叹曰:“开辟以来,山川有之。然发扬其胜概,则待乎人焉。是以兰亭遭右军而清湍,修竹有宣,赤壁遇坡仙而明月,清风无尽。兹境也,郁湮於此久矣。吾欲不负山灵,创一梵宇,以为一方老少投诚之所。二三子其与我诛茅卜筑,可乎?”佥曰:“诺。”於是划辟朽壤,芟tì@①榴翳,刳木引泉,碱石构庵。为师栖锡之所。方人辐辏,僧徒云集。师以金篦刮其翳膜,登山眺望,四顾豁然。若发饔之醯鸡,山隙之痴蝇。又如造物者始判清浊,获睹青天白日之高明,叹未曾有。各输箧资,相与努力,作栈道,缘石蹬,南跻数十步武,得一地基,为文殊阁。又南行百余步,得丈室地基,为维摩阁。皆与白云为篱藩,青山为屏障,烟霞为卫具。禽声法乐,若有异物阴来相之。东望崖阿,如狮子首,故以扁焉。师归西蜀之后,有西竺指空禅师,游方憩此,绝粒危坐,胁不粘席。开辟正觉,诱掖缁俗,慕其化受信具者。比比有焉。佛殿旃檀,经始於乙卯之春,僧堂香积,落成於庚申之夏。风棂月牖,雾云飞huī@②,轮焉奂焉。塑绘告成,金碧交映,丹青绚焕,耀人耳目,荡人胸次。实今世之良规,一方之壮观也。禅师又虑常住缺乏,龙象星散,于是缘化本路官吏。此方他郡,或贝或谷,以致因地@③亩疆界,随其丰俭,咸勒诸碑阴,用传不朽。於戏!晨薰夕烛,奉绀宇之觉王,云板风钟,醒人间之昏梦。灵山清会,俨然若存。夫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爰自拈花破颜以来,灯灯续焰,叶叶传方,得道者不可枚举。然西南禅学,实惟滥觞。今朝宗开之於前,指空成之於后。吾见狮子岩前山木丛林尽作狮子吼者,非我二禅伯之薰炙与非藉圣祚之无疆,其孰能之!惟冀法轮而永转
  ,祝帝道以遐昌,有性无性,咸游觉场。
  杨兴贤《碑记》述狮山正续寺为蜀僧朝宗于“至大辛亥”即元武宗四年(1311)创建,始建文殊阁、维摩阁,因山形状如狮头,故书匾狮子寺。云南地方史料未载朝宗生平事迹,归西蜀时间亦不详。指空到达狮山是在朝宗离去后,指空在狮山经营六年之久,增建佛殿、佛像、僧室、厨房等。使寺院成为规模,并取名“正续禅寺”。《碑记》云:“佛殿旃擅经始于乙卯之春,僧堂香积落成于庚申之夏。”乙卯为仁宗延佑二年(1315),庚申为延佑七年(1320)。指空就是在这期间(1315—1320),约六年左右,在狮山建正续寺,弘扬禅宗。
  关于杨兴贤《碑记》,笔者曾赴狮山正续寺寻觅勘查,查实碑记可能毁于明代的战乱中。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失名者撰《重修正续寺碑记》云:“……既而,元运告徂,所在悉罹于兵燹,而寺岿然独存者八十余年。”另外,清代至民国年间,正续寺几经修葺,但都未提及《碑记》下落,武定史馆无拓片,亦不知《碑记》下落,《碑记》可能毁于明代战乱中。
  指空为使正续寺香火长久不衰,殚精竭虑,亲自向地方官吏和富户化缘,购置寺院土地,奠定了正续寺的物质基础。因此,正续寺历经明、清两朝,香火绵延,高僧辈出。据实地调查,狮山丛林中,清代的僧塔林立,但无元、明两代的僧塔。从塔铭可知,清代正续寺的僧侣多为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和曹洞宗,此二宗均属南宗;临济宗为南岳法系,曹洞宗为青原法系。狮山僧塔中,较为著名的有智空、海慧、云普、无穷、明宪等。清代正续寺临济宗的第一世高僧为海慧,塔铭记道光二十八年(1848)二月立。中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正续寺的最后一任住持为真实法师,1994年圆寂,属曹洞宗。狮山正续寺内现无僧侣,仅为宗教旅游景点。
  二 正续寺的印度密教色彩
  狮山正续寺是指空创立的禅宗寺,但从指空的宗教活动及正续寺的建筑格式、佛像造型、梵文碑等诸方面都反映出浓厚的印度密教色彩。
  指空八岁从古印度那烂陀寺律贤出家,十九岁继承南印度楞迦国吉祥山普明衣钵。那烂陀寺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的著名寺院,也是古印度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最高学府,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地方。十二世纪时被毁。云南佛教各派系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印度密教阿吒力派,该教派于公元7世纪末传入云南大理地区。唐代云南著名的阿吒力僧,与指空同源,都是来自古印度摩揭陀国,也都是从那烂陀寺出家。《滇释纪》载曰:“赞陀崛多尊者又云室利达多,西域人,自摩揭陀国来,又号摩迦陀,游化诸国,至鹤庆又腾越州住峰山、长洞山二处,阐瑜伽法,传阿吒力教。”那烂陀寺注重大乘瑜伽法,该寺出家的僧侣都持守密教仪轨,阐瑜伽法。指空虽然是以禅僧的身份在中国西南地区讲经传教,但其法事活动具有浓厚的密教色彩。如指空游滇,“赴其省祈晴,立应。坐夏龙泉寺,书梵字《般若经》。众聚乏水,吾命龙引泉济众。”同样,阿吒力僧亦常施行巫术密法,《云南通志》卷十二载云:“赞陀崛多神僧,蒙氏保和16年,……僧悯郡地大半为湖,即下山以锡杖穿象眼山麓石穴十余空泄之,湖水遂消
  ,民始获耕种之利。”很明显,指空与南诏大理的印度密教阿吒力僧的法术仪轨如出一辙,指空的密教色彩是很浓厚的。
  指空创建的正续寺,其建筑格式、佛像造形、梵文石碑、壁画等,都有印度佛教的特色。正续寺的建筑格式,以观音阁为准,山门、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一条中轴线,再以两旁配殿、厢房及台阁组成一座完整的诸天楼阁建筑群。藏经楼右楣板上,绘有九幅达摩东来组画,表现印度僧人通过南丝绸之路来中国开建五密坛场的事迹。武定县文化馆近年修葺正续寺时,发掘数块梵文砖,系陀罗尼砖,反映了正续寺初建时表现的印度佛寺风格。[④]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佛教密宗对滇东北彝族地区颇有影响。从武定、禄劝两县交界处三台山凤氏土司遗迹,即现存古城堡遗址第一道隘口左侧屹立一块石壁摩崖,刻有两个佛教神像,左为“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即佛教密宗护法神,右为“大圣北方多闻天王”。该遗址还发现具有典型印度佛教密宗特色的人形瓦当。[⑤]瓦当图案呈一女人形,突出硕大的不雅词不显示及臀部,表示旺盛的生育能力,底部为女阴图案。人形瓦当为明代凤氏土司城堡遗物。当可印证武定凤氏土司崇奉印度佛教密宗。
  纵观云南佛教史料,彝族崇奉佛教有悠久的历史。《南诏图传》即可佐证南诏统治阶级崇奉佛教的事迹。《南诏图传》文字卷记载,南诏时期,人们把印度僧人,即“梵僧”看作圣人,并把《巍山起因记》中载录的梵僧授记细奴逻的故事称为“圣人入国授记”,以梵僧图像来淳化民俗。南诏第十三代国王舜化贞崇尚佛教,“誓欲加心供养,图像流行”。《南诏图传》中有许多印度佛教最初传入南诏的史实和传闻。南诏是唐代以彝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南诏统治阶级崇奉佛教有大量史料记载,从而可知,彝族崇尚佛教肇自南诏。
  三 指空翻译《文殊师利菩萨无生戒经》
  指空留居云南武定狮山的时间为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至延估七年(1320),约六年时间。之后,指空离开云南至上都(滦京)见元帝。关于这期间指空的事迹,目前国内外研究指空的文章中未见记述,近期从《四库明人文集丛刊》(说学斋稿)中检得一则资料,庶可弥补此空白。
  现据云南省图书馆藏《四库明人文集丛刊》(说学斋稿)抄录全文如下:
  文殊师利菩萨无生戒经序 癸巳
  梁武帝时,菩提达摩至於金陵,问答不契,折芦渡江。[⑥]留楞伽经[⑦]曰:“此可传佛心宗,震旦之人有为佛氏学者敬信而诵习之,因是而开悟者未易悉数。盖天竺距中国十万余里,言语不通。文字亦异。则其书之未及翻译者尚多有之,不独楞伽而已。皇元泰定初,中印土王舍城刹底逊[⑧]曰:“指空师见晋王[⑨]於开平,论佛法称旨,命有司岁给衣粮。”师曰:“吾不为是也。”因求东游高句骊[⑩],礼金刚山发起菩萨道场,国王众诸臣僚合辞劝请少留,师乃出文殊师利菩萨无生戒经三卷,欲使众生有情无情,有形无形咸受此戒。闻者欢喜谛听。血食是邦者曰:三岳神亦闻此戒,却杀生之祭,愈增敬畏。师之言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道则然。”说法放戒,老婆心切,故是经因事证理,反覆详明,读者若楞伽之初至,叹息稀有。呜呼!五浊恶世,其人之迷谬已甚,不以惊动开谕之,终无以为入道之基矣。师之学得於南印度吉祥山普明尊者。天历皇帝[①①]诏诸僧,讲法禁中,而有媚嫉之者,窘辱不遗余力,师能安常处顺,湛然自悔,居无何,诸僧陷於罪罟,师之名震暴中外,四方信向弥笃。
  今皇帝眷遇有加,资政政使姜金刚既施财,命工刻是经,以传门人达蕴,请予为序。
  据此记述,可知指空离滇以后大约於1321—1322年见晋王於开平,即上都(滦京)。但要指出的是《经序》中提到的晋王,经查元史有二,一为甘麻剌,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梁王改封,出镇大斡耳朵。大德六年(1302)薨,谥献武,即显宗;二为也孙铁木耳,嗣晋王,甘麻刺之长子,大德六年(1302)袭封,至治三年立为帝,即泰定皇帝。指空于1315—1320年在云南武定狮山建正续寺,约1321—1322年至开平(上都),据此可知指空会见的晋王是也孙铁木耳,而不是甘麻剌,因是时甘麻剌已辞世。
  指空与也孙铁木耳谈论佛法,甚得也孙铁木耳的欢心。挽留指空长居宫廷,与他讲说佛经,并给予优厚待遇,“命有司岁给衣粮”。然而指空意在东游高丽传播佛法,谢绝晋王的挽留而东去高丽,在金刚山发起菩萨道场,翻译解说《文殊师利菩萨无生戒经》三卷,在高丽佛教界产生巨大影响。
  从《经序》可知,指空在高丽主讲的是佛法戒律,强调佛教戒杀生血祭。指明佛说世界万有由心所造,认识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心。不难看出,当时高丽佛教保有浓厚的密教色彩,即有杀生血祭仪式,并在世俗中有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即“血食是邦者曰:三岳神亦闻此戒,却杀生之祭,愈增敬畏。”由于指空能结合高丽的宗教实际,倡导信众发菩萨心而戒杀生血祭,强调崇佛重在修心养性。指空把禅学与戒律相结合,讲经有法,深得高丽僧俗的欢迎,而指空也因此声誉鹊起。
  指空於1328—1332年期间离开高丽回到中国上都,与天历帝谈论佛法。《经序》记述云:“天历皇帝诏与诸僧,讲法禁中,而有媚嫉者,窘辱不遗余力,师能安常处顺,湛然自悔,居无何,诸僧陷於罪罟,师之名震暴中外,四方信向弥笃。”天历帝,即元文宗图帖睦尔,公元1328年即位,至公元1332年病故,在位五年。据此可知,天历帝请指空在宫庭讲佛法,大致是天历帝在位的五年中,即1328—1332年期间。由于指空佛学造诣高深,知识渊博,深受天历皇帝的青睐,但因此也遭到一些嫉贤妒能的僧侣的诋毁,对此,指空胸怀坦荡,泰然处之,从而愈使指空名声远播,四方僧俗崇佛之心愈加笃诚。 《文殊师利菩萨无生戒经序》为我们了解指空在中韩两国弘扬禅学的业绩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填补了指空离开中国西南地区后的经历空白,这对中韩两国学者深入研究指空的弘禅业绩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上都:蒙古宪宗六年(1256)忽必烈营建,中统元年(1260即帝位于此,称开平府,四年(1263)加号上都。故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
  。
  ②.祁庆富《指空游滇建正续寺考》,《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③.杨学政、韩军学、李荣昆著《云南境内的世界三大宗教》,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④.狮山正续寺梵文砖,即陀罗尼经砖,由武定县文化馆孙国柱同志维修正续寺时
  发掘收藏。
  ⑤.人形瓦当由武定县文化馆孙国柱同志发掘、收藏。
  ⑥.菩提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史者。相传为南天竺人。南朝宋末般海到广州,
  又往北魏(旧说达磨过金陵时,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折芦渡江北去)洛阳,后住嵩山
  少林寺。传说达磨在此面壁打坐九年。后遇慧可(487—593),授以《楞伽经》
  四卷。慧可承受了他的心法。于是禅宗得以流传。
  ⑦.《楞伽经》佛经名:“楞伽”意山,“阿跋多罗”意“入”。意谓佛入此山说
  的宝经。法相宗所依“六经”之一。说世界万有由心所造,认识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心。
  ⑧.刹底里,即刹帝利,旧译刹利,印度四姓之第二,意王种。
  ⑨.此处晋王当指嗣晋王,即也孙铁木耳。大德六年(1302)袭封,至治三年
  立为帝,即泰定皇帝。
  ⑩.高句骊,朝鲜,高丽的另一称呼。古国名。
  ①①.天历帝,即元文宗图帖睦尔,公元1328年即位,至公元1332年病故
  ,在位5年。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艹下加左矢右隹
  @②原字为羽下加军
  @③原字为亩加犬
  (原载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作者系云南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曰:“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给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种境界,也是操控情绪的源泉。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