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话头
天隐禅师与王寨中华山之三: 天隐禅师的遗诗
天隐禅师与王寨中华山之一:传说中的天隐禅师
法助禅师造福州万寿桥
梵僧指空禅师传考
普陀山三圣禅院八功德泉表异碑记
南宗禅与佛教畸变
南宗禅——自性的肯定与发扬
禅·茶疏记
禅的真谛的体悟
禅与禅宗
8~9世纪流传于吐蕃的禅宗派别考
玄、禅与美
金乔觉的禅学思想
慧寂禅师和仰山栖隐寺
元代禅宗是怎样传入云南的?
扬州高旻寺来果禅师塔铭并亭记
永明寿禅师的十个问题
孙博红:《从心开始》缘起柏林禅寺
禅宗六祖大鉴禅师传
顺治皇帝与粤籍高僧道芯禅师
临济宗黄龙派创始人慧南
临济宗黄龙派传人——真净克文
禅宗的心灵之道
十九种禅
石头希迁与曹洞宗的禅法思想特点略论
胡兰成著:禅是一枝花(3)
净慧法师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禅趣盎然的诗意探寻——从废名的四首小诗谈起
诗笔禅趣写田园──废名及其对现代抒情小说的影响
《二十四诗品》的禅学思想探微
不离文字与不立文字——谈言和意
禅境与艺境
禅悟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
禅的变迁——参禅悟道话古今
苏轼散文中的禅
论贾平凹美文中的禅味
刘勰的“虚静”说与佛家的禅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法与艺术构思理论
意境与禅玄——中唐诗歌意境论之诞生
紫柏大师的“文字禅”理论及其实践
从神异禅到玄学禅再到本色禅
西来无意——禅宗与佛教本土化
《逃禅诗话》与《围炉诗话》之关系
王维诗歌的禅学意味
《唐贤三昧集》与诗、禅的分合关系
东土佛教大门庭——临济宗
关于佛学对柳宗元的影响及其“禅理”诗的评价问题
禅宗理念的江湖叙事
首页| 上页| 下页 | 尾页|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页
五明学佛网文章访问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