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与粤籍高僧道芯禅师


2014/9/3    热度:205   

顺治皇帝虔诚信佛
  清顺治皇帝姓爱新觉罗,名福临,六岁时因其父太宗(皇太极)骤殁而登帝位。翌年(1644),多尔衮亲王举兵入关,迎他至北京为中原之主。当时的朝政由摄政王多尔衮把持,顺治皇帝凭皇室的优越条件勤读群书,故对满汉文化均有深厚的根基,对佛学有所了解。多尔衮亡后,他于十四岁亲政,日理万机。数年后,当他回首往事时,惊觉世间无常,皇室中的权势争斗,多尔衮的骄横一世等等,都随时光逝去,眼前的一大堆军政事务,又如此之烦心,纵有政绩武功,也免不了同样结局,于是,他心中涌现了"色即空,空即色"的佛家名言,开始探索佛门所称的"觉悟、智慧",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他的长篇《赞僧诗》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其中有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顺治皇帝对于佛教,起初只限于一般信仰,导他入宗谈经论道的,是京都海会寺憨璞和尚。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浙江天童寺潮籍高僧道芯和尚。
  道芯来自潮州
  道芯是清代禅宗高僧,佛教典籍《续指月录》、《新续高僧传》及近年出版的《宗教词典》等,都对他有较详细的介绍,现概括如下:道芯,俗性林名莅,字木陈,号山翁,广东潮州府潮阳人。他幼习儒学,二十岁时考取生员(秀才),接着因读《金刚经》、《大慧语录》等而信仰佛教,往庐山开先寺出家,后嗣法浙江天童寺圆悟禅师。圆悟示寂后,他继承天童寺住持之位,因精通儒、释之学,且善长诗词、书法,故声名鹊起,远播九州。顺治十六年(1659年),他奉召入京为顺治皇帝说法,深受器重。受赐"宏觉禅师"法号。他一生著作甚丰,其中的《北游集》、《布水台集》、《宏觉禅师语录》》俱收入清初御制《大藏经》,后经雍正帝删节,仍保留《宏觉禅师语录》。他的诗词在清代诗坛占有重要位置,清代思想家黄宗、著名诗人王士祺、钱谦益、吴梅村都对他有很高评价。
  皇帝愿称弟子
  顺治皇帝因慕道芯之名,于十六年(1659年)下诏浙江天童寺召他进京。道芯三辞未获允许,于是整装启装。当他到达天津时,顺治即命官员备车马前来迎往宫中万善殿居住、慰劳,继而带学士王熙、状元孙承恩等人至方丈室问法谈经,谕免礼赐座,从容问答。经一番谈论后,顺治十分钦佩。从此,顺治于朝政之余,常到方丈室与送论道谈心。他们谈论的内容除佛学外,还涉及孔孟之学、老庄之学、诗词书法,甚至朝政及世俗之事。道芯本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党"的宗风为顺治解答疑难,给予很深的影响,现举数例。
  顺治 自幼体弱,后又向往佛门清修,故一遇国家繁忙或挫折,就觉烦恼而有时鞭打左右的现象。道芯闻知,曾进忠言:"参禅学道之人,于顺逆两境,皆意镇定判断,不可任情喜怒。"顺治应:"朕遇事多次不能自觉抑制,但过后冰消,并不记怀。"道芯:"素知皇上长空皓月,一心向善,但皇帝喜怒与众不同,自古道:‘天子一怒,伏万里。'待过后不记,早已迟了"顺治点头称是。此后,顺治非但不打人,骂人也少了,并党赞老和尚慈善待人。
  顺治受佛学与儒学的熏陶,颇具仁受之心。有一天,他问道芯:"闻民间有生男则育,生女则淹杀之事,是何道理?"道芯:"为贫故。"说后投去期望眼光,顺治毅然:"狼性极残忍,饥不食子,为人父母,怎可如此!朕即传敕,如有此等父母,议罪。"此后,溺婴就是犯法行为。
  尤侗,是清初有才华之人,曾将其诗文结集出版。顺治读该集后出示道芯,叹其才高而运不济,不能高中而居下层官吏。道芯说皇上即知,何难擢用。顺治因而早有此心。两年后顺治身亡,未完此愿。后道芯将此事写进诗文,继皇位的康熙见了,果然擢用了尤侗,称为"老名士"。
  以上数例,可见芯道芯威望之高及对顺治的处事、定法、用人等方面的影响。道芯进京时已六十余岁,顺治十分敬重,赐号"宏觉禅师",并以弟子礼相待。道芯京居八月之久,辞归时,顺治送至北苑门,命使臣护归,并御书"敬佛"二大字及送御画幅赠行。
  僧人也能影响国策
  顺治与道芯这段深厚因缘,使天童寺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寺中有御书楼、御碑亭,还有顺治所扎的"无法向人说,将心与汝安"等联对,都为天童寺增添光彩,也是历史的见证。更值得一谈的是,顺治与道芯对儒学、佛学都有较高造诣,他们的结缘及所表现的思想,对清代的治国有深刻的影响,形成崇儒敬佛的国策,以儒学解决封建社会的实际问题,以佛学缓解人们的激烈情绪,使两者起着互补作用。清初有一百多年昌盛时期,应该与此有关。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人,对别人要宽宏大量,对自己要严格地约束,对自己不能纵容、不能姑息。我们学佛修行,是要修自己,而不是去修别人,是要改变自己,而不是要去改变别人。我们看到许多人学佛,学到老一无所成,什么原因?他就是在这个地方搞错了,他对别人要求很苛刻,对自己很宽大。对自己放纵,德修不成,学不能进步,所以到临终后悔莫及。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