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光大师年谱(弘化至圆寂时期1930~1940)A
2014-9-8|1119
⊙ 印光大师年谱(弘化至圆寂时期1930~1940)B
2014-9-8|1329
⊙ 印光大师年谱(弘化至圆寂时期1930~1940)C
2014-9-8|1129
⊙ 蕅益大师年谱
2014-9-8|400
⊙ 慈舟大师传
2014-9-8|403
⊙ 道源老法师自述年谱
2014-9-8|308
⊙ 新时期的佛教研究--《佛教与历史文化》代前言
2014-9-8|262
⊙ 南传佛教史(一)
2014-9-8|655
⊙ 南传佛教史(二)
2014-9-8|686
⊙ 南传佛教史(三)
2014-9-8|756
⊙ 南传佛教史(四)
2014-9-8|516
⊙ 南传佛教史(五)
2014-9-8|469
⊙ 南传佛教史(六)
2014-9-8|544
⊙ 南传佛教史(七)
2014-9-8|571
⊙ 绰摩格西仁波切的传记及转世祈祷文
2014-9-8|916
⊙ 关中早期佛教传播史料钩稽
2014-9-8|242
⊙ 佛教初传中国时期的形态研究
2014-9-8|293
⊙ 《高僧传》的史料、语料价值及重新校理与研究
2014-9-8|1061
⊙ 《佛祖统纪》与中国宋代僧人的史学思想
2014-9-8|437
⊙ 区域佛教史研究的典范——读崔正森先生的《五台山佛教史》
⊙ 20世纪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2014-9-8|535
⊙ 从僧肇到印顺导师──《肇论》研究史的回顾与检讨
2014-9-8|601
⊙ 马祖道一大师传
2014-9-8|691
⊙ 巍隆大道,恢弘如来家业--新时期佛教教育刍议
2014-9-8|256
⊙ 宗密年谱简编
2014-9-8|310
⊙ 九华佛茶的历史和渊源
2014-9-8|380
⊙ 虚云和尚年谱暨法汇简引
2014-9-8|418
⊙ 有关虚云老和尚的一些珍贵史料
2014-9-8|3191
⊙ 太虚大师年谱(一)
2014-9-8|587
⊙ 太虚大师年谱(二)
2014-9-8|725
⊙ 太虚大师年谱(三)
2014-9-8|754
⊙ 太虚大师年谱(四)
2014-9-8|2916
⊙ 太虚大师年谱(五)
2014-9-8|434
⊙ 太虚大师年谱(六)
2014-9-8|764
⊙ 慧远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267
⊙ 承远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258
⊙ 法照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241
⊙ 少康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226
⊙ 永明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300
⊙ 省常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203
⊙ 莲池大师生平与思想
⊙ 蕅益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392
⊙ 截流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290
⊙ 省庵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252
⊙ 彻悟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283
⊙ 印光大师生平与思想
2014-9-8|1213
⊙ 中古时期的佛教与救灾
2014-9-8|645
⊙ 西藏佛教史上的三次大法会
2014-9-8|1449
⊙ 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
2014-9-8|461
⊙ 浙江佛教及其历史特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