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学佛见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首先转引一位基督教朋友的话:“写见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骄傲和虚荣心曾长时间占据我的生命。”
  在这里说的都是一些发生过的事情,对于此本没有什么可记忆了。但想这些或许对于许多学习佛教的朋友有利,由此写下少些个人的事实见证。
  说这些并非是出自我慢。当把我们的修行和从古至今的长老大师相比真算不得什么。
  如果在此之中有傲慢的心而自己未察觉,先在这里向佛陀、正法、僧伽忏悔。
  那摩巴格伐底!
  愿这些献给佛陀。
  (一)开 始
  早些时候我曾有一段时间在青藏高原的坐静,所以我的起点是从那时开始的。
  我早些年曾找寻佛陀时代的佛教,那是80年代中期,那时我们很难看见(相对比较接近原始佛法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资料。
  1989年,我很有缘地看见《清净道论》,不过这本书真的很难懂。后来我带在手头,这一直到去青藏学习传统坐静时的空闲都在阅读思考。
  由于我们的西藏传统的修道已经使我学习了西藏精神训练体系中的各种禅定,所以在记不得的哪一天,我在坐静闭关休息的草原漫步时思维《清净道论》法义,觉得内心有着无比的清净喜乐。心象一块水晶般透明,有的时候变得很强烈。
  接着天天都开始有这样的感受,即使在梦里有时候也会有。《清净道论》的意思自然而然开始了解。这当然是一种定。
  在一些时候,在阅读《清净道论》说“六处”一节时,发现自己很奇怪的开始感受到眼、耳、鼻、舌、身、意六处分离开来的情况,其中的“我”仿佛正在瓦解。这可能是少些慧观的作用。
  后来我又回到出生的地方,大陆的海岸旁。那时候,有机会看见阿姜查尊者的《我们真正的归宿》,当我看此书第二遍的时候,那种水晶般的喜悦,已经充满了心间。
  (二)禅定的探索
  在回家后理解了南传佛教的一些后,我开始寻找修行的方法。由于在西藏派系中已经受过许多传统的坐静指导,所以我的困难可能比有的朋友略微小一些。
  首先是作的佛随念和背诵(收集的)佛陀偈语,和平时生活里保持正念。
  在此中培养适当的定力。然后有许多佛教经典中记载的结果产生了。我这里恐繁琐和自己的慢心,只说一些:
  例如有一次在背诵《偈语》时,正诵到第29偈:以心遍察一切的方向,不见有比自己的可爱;他人都是爱他自己的,爱自己的不要害他人。
  心中感到无比的慈意之味,然后从心的深处涌起一种清净之慈的感受,先充满心间,后充满全身,然后我思考,是否有能力使此心充满更大,于是扩展慈味,然后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我想经典说可满一界,是否可以。于是运心之时候,整个驻地(大约:一平方公里)都被慈味所充满。于是就少思少杂念的在那里。全身都被慈味所定住,全身汗毛竖起。当结束的起身后几周的时候都是人于较浅的禅定,即使不修不保持时也是这样。
  那时我想这时候如果死亡那真是没有恐惧的。走在路上,我忽然发现再漂亮的女性与此定相比也成俗气。我因此想,世间无人能和,我们的导师佛陀相比。
  但在此前修行也有些困难,我主要用经行散步的禅修来调整。
  在这个时候,我对照经典知道这种定力是暂时的,也是无常的,于是深寻真正的解脱。
  (三)错误思想
  由于当时是发心的精进闭关,所以我的修行时间较多。同时为了获得内观智慧的突破,我开始学习缅甸著名长老玛哈希尊者的基本内观。从早上四点起床开始到晚间十一点反复观察身心的生灭无常,这样一来坚持了二十多天后发现无法再坚持,因为耐力已经到达了极限。后来才发现是误解了玛哈希禅法的意思。因为过分希望,摄心过紧,为生灭无常概念所控制而并不去观察自然的无常。所以导致失败。
  后来又开发著名的阿那波那禅(安般念),每天下午12点起到晚间直7点反复专注阿那波那禅的止禅的部分,但也由于摄心过紧,没有获得很好的进步。这样修行了几个月我忽然发现自然的态度在整个内观修行中的重要性,以及无常是自然的本性而不是造作出来的刻意境界。
  (四)努力和偶然
  在明了对待修法要有自然中道的态度后,我开始舍弃所有自己有期盼的修法,单纯地修行玛哈希的内观之道,这样直接经验身心所具有的自然本性上的无常无我,而不是去想造作出来的“无常”刻意概念;同时把很多修法简化为每天只两座,每座只半小时。放下所有的期盼和设想,这样作了一周后,一天内观结束后下楼拿信和报纸。拿完后转身上楼,当走到第四、五格楼梯时,我很放松的随念内观自己的身心,忽然心变得光明而转向身心内部。瞬间身心很清楚的被区分成色和心两种,而这两种存在以想不到的速度在无止的奔腾流动,随后眼就关上了。我发现佛陀是说对了,就是这样。无常、苦、无我,如此而已。
  此后知道这一看见的也是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不管这是什么,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看见只是看见,非多也非少。但知道可能有些事情已经结束了。
  现在还在努力当中,以开发究竟,这是有学的范围,以期在不久将来能在涅槃之城中向我们的导师佛陀敬礼。
  在此之中如果有想显示自己的傲慢心而自己未察觉,再次在这里向佛陀、正法、僧伽忏悔。本意是希望大家知道佛教不是虚妄的一件事情,同时应菩提遍照友约请而回应。愿共勉之。

 
 
 
前五篇文章

法器法物之表征

菩提心-学佛的根本

学佛人的分类和阶梯

学佛初期阶段的误区

学佛应先从“敦伦尽分”开始

 

后五篇文章

学佛法的四个原则

法器持用仪式

佛学与学佛

修学佛法的根本知见

李翱学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