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A 一、雨势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A 一、雨势经

 

  漫说《中阿含》(三十五)

  (卷三十五)

  一、雨势经

  说法地点:王舍城外的灵鹫山

  参加人员:雨势大臣、阿难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摩竭陀国的阿阇世王,欲攻打跋耆国,曾派遣雨势大臣,去请教佛陀。佛陀告诉他:跋耆国有七不衰法,使其知难而退。佛陀并集合诸比丘,说七种不衰法,和六种慰劳法。

  这部《雨势经》的内容,我们在《长阿含经·游行经第二初》中,有着基本一致的故事情节。所谓“雨势”,又称为“禹舍”,是摩揭陀王阿阇世的手下大臣,大约是主管外交事务的重要大臣之一。当时阿阇世很想攻打另一强国跋耆共和国,但是他又犹豫不决,尤其是没有获得宗教界的支持,于是就委派大臣禹舍前往佛陀之处,征询佛陀对这件事的看法。佛陀并没有正面回答说“可”或“不可”,而是指出跋耆国有七种不衰之法,暗指攻打跋耆国很难获得成功。事实上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佛陀的观点。佛陀的所谓七不衰法,或者说不主张攻打跋耆国,那是因为佛陀是一位和平的慈悲主义者,他主张一切形式的和平,避免流血冲突,而并不是说阿阇世攻打跋耆就一定会惨遭失败。为了把有些问题搞清楚,我觉得有必要对历史问题作一番粗略地了解。

  公元前六至四世纪,是古印度的列国时代,它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战国时期——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制度尚未遭到彻底地毁坏,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列国就有点乱来了,根本不讲究什么仪义章法那一套了,所以各国之间就相互攻伐,最后由秦统一了全中国。但是古印度的情况似乎有些差异,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总是以华夏统一作为主流,而古印度却基本上从来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国家统一。佛教的产生,正好处于列国时代,先后形成了十六大国,其中处于恒河流域东部地区的摩揭陀国,算是较为强大的老牌帝国。而另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就是拘萨罗国和跋耆共和国。

  在列强林立之下,进行系列的兼并战争,似乎变得在所难免。在此时期,思想上的开放将是空前的,每位统治者都想法争取到更多人的拥护与支持,因此古印度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从十六国的地理位置上看,跋耆位于摩揭陀国的北方,从王舍城出发,穿过华氏城,就可以抵达跋耆国;而拘萨罗国位于摩揭陀国的西北偏北部,距离相对较远。从这里便可以看出,作为四大帝国,跋耆、摩揭陀、拘萨罗以及迦尸为争夺恒河平源的霸权,四者进行了一个世纪的战争。尤其是跋耆国距离摩揭陀又是那么临近,因此一旦擦枪走火,就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在列国时代,早期国家形态的显著特征是共和制与君主制两种政体的并存。十六国中大多数都是属于君主国,只有跋耆和末罗二国具有明显的共和国特征。十六个国家中,摩揭陀国由于控制了印度恒河平原的大片肥沃土地,因此国家底气很足,早就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早在阿阇世王之父,即频婆娑罗王,就采取了“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通过与阿般提、阿湿波、拘萨罗等国建立友好关系,扩大了西部和北部领土,吞并了鸯伽,取得了恒河三角洲港口及海上通道,为摩揭陀国的对外扩张,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有关阿阇世与频婆娑罗王之间的恩怨,我们对这段历史都比较熟悉,这里面有多种因素,有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当然,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像历史考古学家那么极其理性,有时候需要籍借一点神话传说,以增强宗教学说的感染力。但总体上而言,频氏父子虽有恩怨,但最后似乎在佛陀的调解下,获得了和解。对于频婆娑罗王的命运结局,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被杀,有的说是囚禁而死。然而,我更倾向于二者以握手的方式来个大团圆结局,即老国王很同情太子阿阇世的心情,对于被囚禁一事也是泯然一笑,然后召集文武群臣,将王位正式传承给阿阇世,从而实现了王位的和平交接与过渡。

  无论频氏父子之间究竟有着多少不同,但是在兼并统一的战争问题上,却是出奇地一致。阿阇世在位共三十余年,他在位期间,加大了对佛教的扶持力度,始终与佛教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佛教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阿阇世继续推行兼并战争的步伐。他向西北方向,先后吞并了拘萨罗和迦尸国,接下来的工作,便是要集中火力对准北部的跋耆国,最后二者进行了16年的战争。这两个国家的战争,是十分惨烈和悲壮的。

  实质上,从政体上将摩揭陀国划分成君主制国家,是比较勉强的。如果将其称为是君臣共治制,则似乎更为合适一些。而它的老对手跋耆国,在政体结构上似乎更为松散一些。跋耆这个国家的思想比较保守,各种风俗习惯都较为传统,百姓间比较和睦,大家日子过得都比较安祥舒适——这正是深得佛陀赞许的地方——他称赞这个国家的古老习惯、民主政府和它的敬贤重道。但是后来甚至连佛陀也终于搞明白了,面对强大的摩揭陀国的兼并战争,跋耆这个老大帝国显得老态龙钟,很是无奈,被摩揭陀国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佛陀在这场战争中虽然将事情很得很透,但是他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量拖延着跋耆国的灭亡脚步。

  从上面一段比较罗嗦的平庸论述,我想似乎初步搞清楚了佛陀所谓的七种不衰之法的真正用意。下面我将正式进入本经中的内容——由于在长阿含经里我已经作了多角度的论述,因此本文只是将重点稍加列出即可。

  经中开始作这样叙述:

  尔时,摩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阿阇世)与跋耆相憎,常在眷属数作是说:“跋耆国人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我当断灭跋耆人种,破坏跋耆,令跋耆人遭无量厄。”

  从这段话,我们便可以得知,阿阇世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寻找战争借口。第一,实际上阿阇世曾经是个恶人,但他即位后,似乎在个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在其他经典中,对阿阇世的悔过行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阐述。我的意思是,阿阇世如果见到人家国家多么美好,而就发动战争去消灭美好,我想阿阇世还没有坏到如此地步。第二,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进一步看到跋耆国所具有的淳厚优良的民风,受到各诸侯国的一致赞许,更是受到了佛陀的高度赞誉。第三,从个人私心方面讲,阿阇世实际上对跋耆国怀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妒恨心理。第四,兼并战争似乎已变成一辆飞驰着、但已失去制动的列车,除非列车出现故障(包括失去动力),否则他永远不会自动停息下来。无论出于何种理由,战争似乎已变得难以避免。

  那么,既然阿阇世兼并战争的决心如些坚定,他直接出兵攻打跋耆国好了,何必派大臣禹舍来请教佛陀呢?这需要从两方面去分析。第一,前面已述,阿阇世自从用酷刑对待父亲之后,从心理上来说,始终是块阴影和心病,使他许久都难以释怀。但是佛陀及时为他递上了一剂镇痛药,使他的良心得到了安慰;不仅如此,佛陀还为他提供了一个减免罪业的机会,使他从此走上了赎罪道路,他对佛陀的话,几乎言听计从。第二,既然与佛陀以及佛教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不得不顾忌佛陀有关战争问题的态度。佛陀曾不止一次地公开表露过他对于跋耆国的欣赏与赞叹。如果此时去进攻一个被佛陀所称许的国家,似乎是对佛陀的感情伤害,很可能破坏今后的合作关系。因此,为了稳妥起见,他派得力大臣禹舍前去探试虚实。

  佛陀在听明来意后,对禹舍说:“雨势!我昔曾游于跋耆国,彼国有寺名遮惒逻。雨势!尔时我为跋耆国人说七不衰法,跋耆国人则能受行七不衰法。雨势!若跋耆国人行七不衰法而不犯者,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大臣禹舍听后,便请教道:“世尊,佛谓七不衰法?愿闻其详。”

  有关七不衰法的内容是:

  1、数数集会,多所聚集——经常聚集在一起召开会议。

  2、共俱集会,俱作跋耆事,共俱起——在一起共商国是,形容上下团结。

  3、未施设者不更施设,本所施设而不改易,旧跋耆法善于奉行——奉守旧法,不标新立异,不会三令五申朝立暮改,使人们不知所措。此处指制度和道德的延续性。

  4、不以力势而犯他妇、他童女——不借用势力强占民女、巧取豪夺。

  5、有名德尊重者,悉共宗敬、恭奉、供养,于彼闻教则受——对于那些德高望重的耆宿都十分敬重,让他们衣食无忧,颐养晚年;如果有什么难解之事,都会去聆听他们的教诲。

  6、所有旧寺,悉共修饰,遵奉、供养、礼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废,本之所为不减损——这里所讲的是跋耆国对于宗教活动的高度重视。

  7、该国人民悉共拥护阿罗汉,极大爱敬,常愿未来阿罗汉者而欲令来,既已来者乐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对阿罗汉等圣人是高度礼事,使其衣食四事无缺。

  当然,佛陀不是社会活动家,我们不能用今天管理国家的标准来苛求他——佛陀是一位精神世界领域的崇高领袖。因此,上述的七不衰法,能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跋耆国免遭战争的蹂躏,倒也很难说。但是,有关跋耆国拥有七不衰法的观点通过禹舍,传递到阿阇世王的耳中,他必须要慎重考虑。最后,他暂时放弃了攻打跋耆国的念头。

  在经文的最后,提及佛陀召集众比丘,重点宣讲了数种七不衰法。我在《漫说长阿含》中已有了详细的解说,此处不再重复。(09.07.11.)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B 二、伤歌逻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C 三、算数目犍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六)~A 一、瞿默目犍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六)~B 二、象迹喻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六)~C 三、闻德经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F 六、喻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E 五、至边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D 四、息止道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C 三、福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B 二、世间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