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B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B
994经:本经为记述婆耆舍尊者临灭之际,以偈颂赞佛。本文重点只讲前半部分,即婆耆舍对自我解脱境界的陈述,即六根、六境、六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观照方法。 婆耆舍尊者到晚年时居住于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此时尊者“疾病困笃”,身体状况很不乐观。此时由富邻尼尊者负责婆耆舍尊者的“供给供养”。有一天,婆耆舍尊者对富邻尼尊者说:“汝往诣世尊所,持我语白世尊言:尊者婆耆舍稽首世尊足,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得自安乐乐住不?复作是言:尊者婆耆舍住东园鹿子母讲堂,疾病困笃,欲求见世尊,无力方便堪诣世尊。善哉!世尊!愿往至东园鹿子母讲堂尊者婆耆舍所,哀愍故!”婆耆舍所说话中的前半段是客套话,后面才是传话重点,实际上就是想请佛陀过来探视并给他说法。 佛陀闻后,似乎也没多言语,便“默然而许”。其实从早期的经典中,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世尊的一些个性特征:嗜静;平时不怎么喜欢说话,无用的废话基本上没有。佛陀在身为太子时,一有闲暇,就喜欢静静地陷入冥思——坦率地说,这才是比较接近于真实生活中的佛陀。到了晡时(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佛陀从禅觉中起,便从祇园精舍动身,来到婆耆舍的住所。尊者遥见世尊亲自莅临,便“凭床欲起”,佛陀见状赶紧制止:“婆耆舍!莫自轻动!”佛陀落坐后,便问:“汝所患苦,为平和可堪忍不?身诸苦痛为增为损?”佛陀意在询问婆耆舍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转。婆耆舍回答是“我所苦患,转觉其增,不觉其损”,看来是病情越来越严重了,甚至已病入膏肓。从佛陀与婆耆舍的对话之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佛陀对弟子充满了慈爱与关怀,这是生活中的佛陀,更是人性化的佛陀。 接下来是佛陀为婆耆舍说法。 佛问:“汝得心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不?” 婆耆舍作了肯定性的回答。 佛问:“汝云何得心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婆耆舍既然回答自己已经得到了心不染著、无有颠倒,那么其具体表现又是哪些?在佛陀面前,我们必须老实回答,将自己修持的一切和盘托出,以便让佛陀准确“印可”。在佛陀面前,我们绝对不可以去卖弄什么“不可说、不可说”之类的玄虚。 婆耆舍从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对六根与六境以及六识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理解与阐述。而正确地认识六根、六境、六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出家比丘所必备的硬性功课之一,同时也是极难彻底搞清楚、也是很容易忽视的三组要件(即十八界)。婆耆舍的回答: “我过去眼识于色,心不顾念,于未来色不欣想,于现在色不著。我过去、未来、现在眼识于色,贪欲爱乐念于彼得尽,无欲、灭、没、息、离、解脱;心解脱已,是故不染、不著、不污、离诸颠倒,正受而住。如是耳、鼻、舌、身、意识,过去于法,心不顾念,未来不欣,现在不著。过去、未来、现在法中,念欲爱尽,无欲、灭、没、息、离、解脱;心解脱已,是故不染、不著、不污、解脱、离诸颠倒,正受而住。” 眼对于色,能做到“心不顾念”,这是解脱的必备要件。“心不顾念”是书面用语,其义等同于当前流行语“放下”。如何做到“放下”呢?这里就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戒”,也就是行有所止、口有所止,意有所止,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即“禁欲”(非“禁欲主义”)。这有点类似于儒家的“非礼勿视”。相对于儒家的“勿视”来说,佛教进步了。佛教从来没有禁止我们不可以去看,而是看了以后,是否会在心里面留下影像,能不能做到“心无顾念”,这是问题的关键。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而言——无论比丘抑或普通的俗众,若一下子要求他们全部“放下”,完全地“心无顾念”,其实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讲人性化的。人之所以为人,原因是人有很多毛病,无始以来为无明所缠缚,故而我们生而为“人”。在现实世界中极其平庸之辈几乎占到了人口总数的95%以上,剩下的5%只能说在某一方面具备优秀,若要求其眼识于色时心无顾念,恐怕连0.1个百分点的占有率都十分危险。只有心不顾念,才有可能做到将心中的“贪欲爱乐念”渐次断除。对于贪欲爱乐,若一下子将其断除几乎不可能,只能一步一步来。当然,我从来不否认“本来无一物”的高妙,但是从现实角度而言,对治我们久劫以来的劣根性,只能逐步地去克服,所谓“时时勤拂拭”。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比如说念佛就是“渐修”法门的最好体现,虽说念佛有时见效并不那么迅速,然而却很保险,不大容易走入偏邪。对于当前奉佛人士而言,我们所寻求的,是在喧嚣的现实生活中,使心灵获得更多的祥和与安宁。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最有效的办法,窃以为在物欲与名闻面前,我们尽量让自己少一点“顾念”,多一点“不欣想”。一切悉如镜花水月,能为我们真正所拥有的,其实也就仅仅是一颗静如止水的“心”。(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