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I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I
1072经叙述一位名叫“僧迦蓝”的尊者,不为俗家子妻所动的故事。 这位僧迦蓝尊者,应该是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人氏。尊者在出家前,是有妻室儿女的。后来或许是感到世事无常,于是抛妻别子,随佛陀剃度出家而为一名比丘。估计那时也不需要办理什么离婚手续,毕竟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嘛!顶多就是跟村里行政长官打声招呼,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而中国古代就要写份休书给妻子,貌似斯文,令人牙酸)。比如说佛陀的弟弟难陀出家后,在起初时日里仍是与妻子保持联系,后来经佛陀反复开导,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彻底弃绝俗情。 我们有时把出家人分成好几类,理想情况是“身心俱出家”。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相当一部分人身虽出家,然而世俗间的毛病习气尤在,甚至有增无减——这便是身虽出家而心却并未真正出家。若要让我们这颗“心”能真正出家,也就是放下一切尘缘,既不容易,历程也十分漫长——这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倘若大家硬要对出家人“高标准、严要求”,结果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比如说,我们心中的出家人往往是“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或者是人人都是“慈悲为怀”,“止恶行善”,即用心中完美理想形象,来衡量我们眼前所遇到的每一位出家人,往往就会使我们大跌眼镜、神经沮丧。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当代的出家人就真的不名一文了?我觉得未必如此。 当代网络媒介空前发达,例如拿着傻瓜手机,便可以四处随意拍照。一些好事者(包含那些所谓的“拍客”),吃饱饭喜欢没事找乐,专揭出家师付的短处。比如说某某师付开高级轿车逛街啦,哪位师付盯着美女发呆啦,哪位名山住又出丑闻啦……此类“新闻”在网络上几乎从未间断。在这些人看来,当代出家人除了贪财、贪图享受以外,几乎一无是处,甚至成了“不学无术”、“骗吃骗喝”的代名词了。就连佛教界内部在曾经一段时间,也受到这种思潮的左右,自认为当前情况很糟糕,“道风败坏,结党营私,追名逐利,奢侈享乐乃至腐化堕落”(见《中国佛教四十年》一文)。问题真有这么严重么?我个人以为似乎有些危言耸听。坦诚而言,大凡世间事物皆是良莠俱存、凡圣杂居,总是千姿百态,印象万千。再说佛教的核心理念乃是因缘所生法,即世间万事万物生灭变迁,都是因缘自然所致(即内因外缘),一点用不着大惊小怪。“天要下雨,娘要改嫁”,你管得着么?倘若死要面子,硬要博取一个纯粹的“形象和声誉”,不要说当代人做不到,即便是古贤大德乘愿再来,其希望亦十分渺茫。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例证是:在伟大佛陀住世期间,阴谋家提婆达多不照样在僧团内捣乱么?提氏及其党羽,不正是“道风败坏,结党营私,追名逐利,奢侈享乐乃至腐化堕落”的典型代表么?当前佛教的主流是好的,这点不容否认。无论教内教外,皆不要神经过敏。把自己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到头来怕是虚惊一场,自己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得不偿失。其实我觉得,作为当代出家僧人,完全没有必要看别人脸色行事。只要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做到问心无愧,便是合格僧人。我们没必要以“圣人”自居,我们此生也注定当不了“圣人”。 本经中这位僧迦蓝尊者出家后,曾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晚上止宿于祇园精舍。他的俗妻自打尊者出家后,一直在四处打探尊者的下落。如今好不容易知道了尊者的落脚地,便赶紧“著好衣服,庄严华璎”,然后抱着年幼的儿子,来到祇园精舍,“至僧迦蓝比丘房前”。 此时尊者正好准备出门“露地经行”,与其俗家妻儿正好碰个正着。此时局面可能显得有些尴尬。俗妻抱着儿子,来到他跟前,对尊者说:“此儿幼小,汝舍出家,谁当养活?”这是一个比较委婉的理由。女人的潜台词是:你僧迦蓝下狠心出家修道,撇下你老婆也就罢了,可是你的小孩是无辜的,他如此年幼,靠女人一个拉扯成人,将是多么地艰难!我们能不能说这个女人蛮不讲理或者是无理取闹呢?肯定不能这样说。 面对俗妻的质问,此时僧迦蓝比丘该如何回答呢?经中记载他“不共语”,也就是不跟俗妻说话,“如是再三,亦不共语”,甚至连看都不看女人一眼。 女人见到尊者一直不与她说话,便十分气恼地将幼子置于地上,对僧伽蓝说:“我再三告,不与我语,不见顾视,我今置儿。”说完,便转身离去。没走几步,又回头说:“沙门,此是汝子,汝自养活,我今舍去。”既然你不顾我们母子死活,那么我今天就把你的亲生骨肉丢在这里让你来养活,看你怎么办!然而尊者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亦不顾视其子”,依然经行如故。 这个女人刚走出五、六步,见到昔日的丈夫如此绝情,以及地上伤心哭闹的儿子,实在是忍心不下,最后只得“情愿不遂,抱子而去”。 读罢此经,我的心情有些沉重——相信多数人都会觉得:僧伽蓝尊者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予顾视,似太过绝情,缺少人性。然而转念又想:既出家修道,不正是需要彻底撇清世间的情感与恩爱吗?退一步说,圣贤们的举止有时看似平常冷漠,或许正是“大爱无形”的另种表达方式吧,虽然看似冷酷无情。(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