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七节?天台之“四圣六凡十法界”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七节•天台之“四圣六凡十法界”说

 

  从本经文句可知,目连母亲之所以殁后堕入饿鬼类,就是因为其母生前悭贪不施。又因目连出家,不信三宝,反生谤毁,由此造诸恶业,堕饿鬼道中,熬煎无量惨苦。这正如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天台智者大师,为令行人明白尘沙差别因果事相故,则依诸经论立此“四圣六凡十法界”说。当然,此十法界说是从竖的方面来说的,主要是为了说明十法界众生之业感差别也,以劝行人深信因果报应之丝毫不爽,止恶向善,返染成净也。

  “生佛体同,凡圣一如”,本一寂光真理,何故有下三土的幻现,九界的杂陈,只因“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故。因众生各自所造善、恶、无记业的不同故,所以各自所感召的依报、色身、假名等也有所不同。此十法界,该收一切有情之一种法门。释十法界之字义者,如《摩诃止观五》曰:“法界者三义,十数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摄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滥,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

  其实,这十法界就是十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今略说如下。先说“四圣法界”,次说“六凡法界”。所谓“四圣法界”者,即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也。

  佛法界者,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也。

  菩萨法界者,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也。

  缘觉法界者,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也。

  声闻法界者,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也。

  此四为“四圣法界”,此四法界中之众生不受三界六道轮回之苦趣,享真常我净四德之乐。但要证到声闻、缘觉境界都须断尽三界九地见、思烦恼不可,要证得菩萨、佛的境界就更难了。经中说,断见惑好比断四十里恒河之流,何况思惑乎?断尽见惑证初果,还须七返人间、七返天上,才能证得四果声闻。断尘沙、无明之惑更是时劫久远矣。行人若知此道理,欲于现生了生脱死者自然会深信净土一法,发菩提心,具足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所谓“六凡法界”者,即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狱法界也。

  天法界者,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也。这里,所谓的“十善”,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相反即是“十恶”。上品十善,即要求行人于十善法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中不生追悔之意,念念了知三恶道之痛苦,及知人间之苦乐夹杂,唯独天上才能纯享种种静妙之乐,一心求生天界,尽力修行上品十善、及诸禅定,内闭六根,外不着六尘,修行天道,此为发上品十善心。

  当然,天界又分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有男女情爱,修上品十善者即可生于欲界天。色界无男女情爱,唯有色相之富丽堂皇,修上品十善及兼修四禅定者即可生于色界天。无色界天无色无相,唯存意识思维而已,力修上品十善及兼修四空定者方可生于无色界天。

  人法界者,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也。这里,所谓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也。亦是儒家所谓的五达德也,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YIN即礼,不妄即信,不酒即智。欲生生世世确保人生之不失,不但要严持五戒,还须力修中品十善。中品十善者,即对于自己所作之十善业起少悔心,念念欣求人间之五欲乐,力修戒善,是为发中品十善心。

  阿修罗法界者,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也。修罗虽修善,但因男者多嗔恚,女者多嫉妒故,虽有天福而无天德之相。男修罗丑陋见美貌者则易发怒,女修罗虽美貌而因嫉妒故喜吃人。所以,修罗具有大神通、大威力,但没有道德,性情也多嗔恚、多嫉妒,统率夜叉、罗刹等鬼。据说,修罗是帝释天的岳父,因多猜疑故曾与帝释作战。修罗发怒时,脚踩海底,手托日月,可使天摇地动。修罗作战失败时,卑鄙得藏入藕丝孔中。

  修罗虽常修十善,但因多猜疑、多嗔恚、多嫉妒故,常生追悔心,认为不该如是修善法。所以,修罗修善功利色彩浓重,隐他人好事,扬自己德行,轻人重己,不能与人和睦相处,息事为宁,喜欢争斗打闹也,故有天福而无天德也。

  鬼法界者,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也。这里,所谓的五逆,是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十恶,即与十善正好相反。饿鬼的苦趣,就是咽细如针,腹大如盆,因生前悭谈不施舍的缘分,终日积年在饥饿中奔走,贫苦潦倒中过活。百千年来不闻浆水、食物之名,饱受饥渴之痛苦。正如《盂兰盆经》中的目连之母,饭到嘴边化成火炭,其苦可想而知也。之所以堕饿鬼道者,就是因生前不信三宝,吝啬不施,谤毁正法故,广造五逆十恶等业,但因能起悔改心故,不堕畜生、地狱中受苦。

  畜生法界者,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如世间之飞禽走兽等,皆属此类。此类众生,因前世造五逆十恶之业时,还能蒙生一念悔改心故,便免地狱之剧苦。不过,今日之时尚宠狗,所受之主人恩宠为世所罕见,这也是前世所修痴福所感得的,可依旧不能脱去禽兽之外衣。

  地狱法界者,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也。地狱众生苦不可言,人间百年,地狱一朝生死。昼夜死生万遍,其苦无有停歇。地狱有铁床铜柱,八寒、八热、等无间狱等。等无间狱,其苦最残。一人受苦人人受苦,一狱遍满狱狱遍满,不分昼夜六时,备受鞭挞之苦。此类众生,生前广造五逆十恶等业时,于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中,都无悔改心故,便堕地狱中受苦。因为此五种恶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此六为“六凡法界”,与上之“四圣法界”,合称之为“十法界”。“六凡法界”中之天、人二界为二善道,鬼、畜生、地狱三道为三恶道,修罗通善、恶二道。四圣法界之众生,不受三界轮回之苦,是三乘圣人所住之界。而六凡法界,即便是天界众生等享尽天福后则直堕地狱无疑,故古人说:“求生天道,乃第三世怨。”

  四圣法界众生,自然是上以圆满觉道,下以普度群生也。可六凡法界众生,在天道者因贪图享乐难以进修戒、善,故天福享尽直堕地狱无疑;为修罗者因嗔恚、嫉妒之习难除,终是自暴自弃;鬼道众生常处饥饿中,因悭贪习难除,终难解脱;畜生道众生,因愚痴故,难以进道;地狱道众生,受苦都来不及。惟独人道众生,有双手可以创造财富,有大脑可思维人间之苦乐,分别事物之前因后果,进而能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明理去惑,乃至转凡成圣,返染成净也。故《智论》强调,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须在人道中培植。诚然如是,人道乃圣、凡之扭转枢纽,若能发戒、善、禅定之心,依之而修则可趣天道;若能发二乘自利心,依四谛、十二因缘法而修,则可入三解脱门;若能发利人之大悲心,广修六度万行,自可趣证究竟涅槃;若能发平等大菩提心,做个无修无证者,自能圆满无上大菩提也。

  又诸佛皆示生人间而成佛,释迦文佛如是,弥勒菩萨亦如是。这都说明人道是进修菩提大道的关键,故经云:“中国难生,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也。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故愿人人能从恶止善行达到心灵的净化,做个世间好人出世间圣人,以不上辜佛化,下负己灵也。

 
 
 
前五篇文章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八节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九节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十节

达真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二)

达真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三)

 

后五篇文章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六节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五节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四节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三节

昌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二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