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二) |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二)
大缘起因 是对诸法的因、体、果都作抉择的正理。 以下分成四段详细解释:一、解释缘起;二、解释缘起因;三、以缘起因推断万法无自性;四、指示缘起的究竟义。 一、解释缘起 释词:何谓缘起?《入中论》云:“所有缘起法,以和合为相。”缘起的自相即是因缘和合。譬如以种子为因,水、土等为缘,因缘和合时,就产生果实。果实是一种缘起的法,而不是非缘起的独自成立的法。 什么叫缘起?《入中论》说,缘起以和合为相,好多个因和缘和合在一起就会生果法,叫做“和合”。只有孤因没有缘,并不会生果,只有缘没有因,也不会生果。一切万法的产生,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比如月亮和水一和合,就出现了水月,光是月亮出不来水月,光是有水也不显现水月,所以水月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以此推广到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比如我们做饭,饭能凭空出现吗?当然不可能。只放米就能做成饭吗?也是不行的。必须米、水、火和时间等各方面的因缘都和合到位,才做得出饭。这就是缘起的意思。比如面前有一面镜子,人一走到镜子前,因缘一和合,就显现出影像。万法就是这样的规律。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来。除此之外,找不出一朵以自己成立出来的花,也找不到一碗以自己成立出来的饭,也找不到一个以自己成立出来的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自己成立出来的人和事物。我们每个人有这一堆的肉体色法和受、想、行、识的心法,这个五蕴的果并不是自己成立出来的,而是由十二因缘演变而来。为什么是这种长相、这种受、这种性格、这种命运?方方面面、一点一滴都是由因缘显现的。由今天我们自己造业的情况,以如是如是地造因,后世的命运也就决定了。根本不必要在心外去找什么办法,就看你自己是什么缘起。你的缘起很殊胜,将来的果就很殊胜,你的缘起并不那么殊胜,那将来的果也就不那么殊胜。所以一切命运都是由因缘造就的。 《显句论》云:“是故,一切法的产生观待于因缘,即是缘起生之义。” 《显句论》中说:一切法都要观待因缘才会生,绝不可能自己成立出来。观待的意思是说,果法没有自主权,完全看因缘来决定。既然是观待因缘,就没有任何自在。比如一朵花它能自在地说,我要怎么开就怎么开,我想大一点就大一点,想小一点就小一点,不想五片叶子想一百片叶子也行,有这样的事吗?花是没有任何自在的,完全是因缘在决定它。 从我们自己来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以吗?没有这种因缘,能不能现出这种相呢?我们能飞吗?能吃一百碗饭吗?能住世三千年吗?能突然就遍知一切吗?任何事不是凭想象,必须因缘和合才会显现。 一切法的生都是缘起,至于我的头发是怎么长,长多少根、什么颜色、粗细、软硬等,颜色如何?形状如何?排列如何?我的牙齿是怎么样的,我身心各方面的状况如何,我人生一段段的遭遇如何,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由因缘来决定。如果今生不努力的话,基本上就跟立命之前的袁了凡一样,完全受着宿世因缘的支配。其实,这不是宿命论,你当下就有主动权,现在有新的因缘配合进去,它又会变。总之任何法的出生都是由因缘支配,是因缘造成了它,而不是它自己就独立出来,这就是缘起的正见。 下面简略解释一下内外缘起之义: (一)内缘起 内有情是由从无明到老死间的十二缘起而生,比如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由前世的无明、行这二支而生,而后世的生和老死则观待着今生的爱、取、有这三支。因此,有情的流转唯是因缘而起,离开缘起,则无一法存在。 一般的人,只看到轮回连续剧里很短的一段,并不知道来龙去脉,所以根本没有生命缘起的观念。只有去观察十二缘起,才会明白生命的流转都是由心上的缘起而决定的。 由于前世以无明造了业,这个业在八识田里熏成了种子,到种子成熟的时候,就转成今生入胎时的果位识以及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现在这一世的果报,这样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投到这个妈妈的胎里面来,然后出现名色、六入等,十个月后就出生,生到这个世界上又是这样的相貌、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感受呢?其实都是前世无明造业的力量感召而来。 后世自己会如何呢?后世的生和老死就取决于我们今生所造的爱、取、有这三支。自己每一天当中是怎么爱的、怎么取的、又怎么成了有,是以这些因缘来决定自己来世的命运。到底来世是会生在恶道,还是会生在善道;是会生在娑婆世界,还是会往生净土?完全取决于现在自己的心怎么来做。 一层一层的缘起观察下来,处处看到流转的无自在。刚刚说的一朵鲜花,它不可能说我要胖一点,就随它的意;也不可能说,我要长出十八片花瓣,就长出十八片花瓣;我不要黄色,我要红色,这都是不可能自在的。它有自在的话,就可以摇身一变,怎么样都可以,但是没有这样的事。 我们投胎的时候,这个果位识一下去的时候,它确实被业力推动下去的。推下去之后,过去世以无明造业,在八识田里熏了很多的种子,其中哪一个业种子先成熟就现行出来,驱使着心投到那一道里。这一投过去,它携带着过去世熏习的一切种子,按照业成熟的次序,一个一个地成熟,这就是所谓的引业和满业感果的问题。引业就是牵引着心投胎的那个业,投下去了就决定了这一世生在那一道里。而满业是决定这一世的种种差别果报。不要认为,我这一生是运气不好,而造成了这种命运。要想到,前世造的无量的业不会不起作用。所以“一切由业决定”才是正确的见解。 正投胎进去的时候,前世熏的种子都带过来了。这个时候,有了业识的投胎,就会出现这一世新生命的最初位——所谓的名色。“色”就是色蕴,指物质的部分;“名”指四种名蕴——受想行识,是心法的部分。那么为什么叫它“名”呢?就是因为在入胎最初的时候,受精卵可以看得到,而心识是看不到的,因为心识没有红、黄、蓝、绿等的颜色,长、短、方、圆等的形状,所以就称为“名”。到底它的相状如何,这是没办法展示出来的。 这里要看到:如果之前没有业识投胎,而只是精血的话,并不会成为名色。而一旦有了识加入,就顿时生起名色,这时叫做“受孕”,就是有了新生命了。之后,由于业识力量的驱使,色蕴的这部分会随着业力一层一层地转变。 想一想,入了胎之后,有什么自主权呢?能坐在子宫里当指挥家,指挥这个胎身上发生的一切生理变化吗?根本不可能,不由你自主地七天七天这么变。变了之后,六根就长出来了,叫做“六入”。就是胎身已经成形了,有了人的形象。这只有先成就了名色,才会有后面的六入。如果没有识加入,不成为名色,仅仅以受精卵自己是不可能出现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等的六根之身的。 有了六入才有触,也就是这以后才有根、境、识和合的触;而有了触,才有苦乐受。因此,一切都是以前前为因、后后为果。是这样由因缘而一层一层地现起。 那么未来又怎么样呢?你在受的时候,只要有无明结合进去,就有爱。有无明结合,受苦当然生乖离爱,乐受也生不离爱。大体上就分这二种。其实是有无数种的爱,从主要的倾向上说,有想去抓的心叫做不离爱,有想排斥的心叫做乖离爱。 这样有了爱,马上就取,你的心控制不住就要去取,想去抓取、攀取、夺取。 有了爱和取这二支一滋润,就成了“有”。这个“有”是对于因取果的名字,虽然现在还没出现果报,但已经有了决定感果的势力,所以称它为“有”。 大家口里经常说“了生死”。可问题是一天有多少爱取生出来?只要有爱取,就会增长成“有”。而成了“有”,就脱不出生死。你说:我不想再来轮回。可是由不得你,已经“有”了。“有”了之后,就不得不投胎,后世也就来了。 这个十二缘起的链子,它就像一个无形的锁链,把你生生世世锁在轮回里,解脱不了,一层又一层的系缚。好像是一个无期徒刑的生死囚犯,呆在轮回的监狱里,这个围墙还没跳出去,后面又筑起了无数道的围墙,出生死好难哪!为什么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还没得到解脱呢?今天这里有个好吃的,口水就出来了,这就有“爱”;马上拿过来吃,就又有“取”了;不打招呼赶紧吃了,那就有了恶趣的“有”;下恶趣的一支“有”又有了,是这么严重! 所以我们只是不感觉,其实每天都会造很多的恶趣因和生死因。这些方面一点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停止轮回呢?就是这么难,刹那刹那都毫无自在地受着缘起律的支配。 因此,有情的流转都是缘起。离开缘起,就不会有任何世间法。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人,没有一朵独立存在的花,也没有一座独立的建筑物,都是因缘生的。 (二)外缘起 外界的无情法,也是依缘而生,譬如植物以七因、六缘而生长,七因是种、芽、叶、茎、精华、花、果,前前生后后,为后后的近取因;六缘即地、水、火、风、空、时,地大任持,水大摄收,火大成熟,风大增上,空大无碍,时节迁变,都是俱有缘。特定的因缘聚合,则生特定的果。因缘转变,果也随之转变。 外界的无情法去观察的时候,也确实是依仗因缘而生。 植物是以七因、六缘而产生。因是指近取因,缘是指俱有缘,就是主因和助缘的意思。比如要以种子为主因,以水、土等为助缘,因和缘要配合起来才能生果。所谓的俱有缘,就是要同时有的配合的助缘。 七因是种、芽、叶、茎、精华、花、果。这是一个同类不间断的相续,首先是种子,再生芽,然后生茎、叶、花、果,不断地由前前生起后后,这是近取因。六缘是它助缘的方面,需要同时配合有地、水、火、风、空、时这六个方面。比如,地大起任持的作用,水大是摄收,火大是成熟,风大是增上等等。光有种子等,没有地水火风等的助缘,也是长不出果的。没有地不行,水少了也不行,火过旺也不行,要各方面搭配好才能生果。 所以,才在这地球上,由于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气压、不同的温差、不同的水土,不同的事件就出现了。在青藏高原采摘的一朵花和在黄土高坡开的一朵花决定不一样,因为两者产生的因缘不同。为什么在黄河南边的桔子树移到黄河北边,味道就全变了呢?虽然种子是一样的,但是水、土、阳光等不同,配合着不同的助缘,长出的果实就不同。特定的因缘聚合,产生特定的果法;因缘一旦转变,果也随着就转变。 (三)总结 内外诸法都是以如是因、如是缘,而显现如是果。 内外诸法都是以如是因、如是缘而显现如是果。这就是缘起律。不是自己独自成立的,果法是没有任何自在的。因缘一转,果就随着转,因和缘一旦和合就要显现果。 比如现在我们聚在一起,又讲又听,就一定有果产生,不想出果也不可能。如果你是个常法,那另当别论。但你不是常法。今天来上课,第一刹那你的脚踏进讲堂来听,最后下课,你的心就不一样。因为因缘已经和合,就导致不断地生起种种的心,就是前刹那的心跟后刹那的心也都不一样。比如,你的心是因,我说话是助缘,因缘一配合,你就产生新的心了。这个心有可能是善心,比如产生信心、智慧、欢喜心等等。不好的地方,比如邪师讲邪法,听的人就生邪见,所以因缘一和合就产生果。 为什么世间内外万法的规律丝毫不紊乱呢?就是因为一切都受缘起律的支配,如是因、如是缘,就生如是果,没有任何差错和偶然。 二、解释缘起因 以上讲的是缘起,下面讲的是缘起因。缘起跟缘起因是两回事。缘起是说一切果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起因,是指以“缘起”为理由来推断诸法无自性。 理解了缘起的涵义后,再看大缘起因的释词:诸法由缘起生,能成立无自性,缘起是抉择诸法空性的正理,称为缘起因。她同时对于诸法的因、体、果抉择,摄尽了金刚屑因等胜义正理,成为正理之王,故赞为“大”。 大缘起因:《如意宝藏论》自释中说:“显现分(有法)无实有,是缘起故,犹如影像。” 《如意宝藏论》自释说:显现分是有法,就是我们要抉择的对象。世间的万法有显现和空性这样两分,现在是在说“显现”的这一分。一切的显现到底是什么状况?就是无实有。何以故呢?以显现是因缘所现起的缘故。比喻:犹如影像。 譬如水月是缘起故,无实有。天月和河水因缘聚合的时候,水中显现月影,以是缘起之故,正显现的水月,没有一个微尘的实质,上、下、左、右何处也找不到水月的自体,不得生处、住处、去处,非一非多,非常非断,无生无灭。所有观待因缘而产生的法,都像月影一样,仗众缘和合,无而忽尔显现;因缘灭尽,又像幻化的象马,无踪无影地消失;先前没有、后面没有,中间短暂的一段,以因缘力显现,正显现时,找不到极微尘许的真实自体。如果仔细观察而思惟,一切缘起法都无实有,和幻化没有一点差别,只是凡夫以无明耽著为实有而已。 举个例子,譬如:水月是缘起故,无实有。月亮和河水的因缘聚合时,水里就显现月影,以缘起的缘故,正显现的水月,没有一个微尘的实法,上、下、左、右何处也找不到水月的自体,不得生处、住处、去处,非一非多、非常非断、无生无灭等。 下面是说以这个比喻来推到一切法上,为什么要以水月来说?因为水月很容易理解,所以用它来帮你理解空性。如果在水月上认得了空性,依此类推,就会容易认识一切现相的空性。其他事物由于你的实执太强,不容易相信,所以要通过水月做一次引导。 首先我们要看清,水月是怎么出现的?天上月亮出来,又有河水面对着月亮,这时水月就显现了。当月亮还没出来或者没有河水的时候,水月是不可能有的,它不可能宣布“我是水月,我到世间上来了,我是独立的,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没有这样的水月,它必须得观待。如果是阴历三十,就没有水月;在高山上,没有水,也不出现水月。观待就是得看月亮和水的因缘有没有和合,所以这是没有自在的。但是当因缘和合时,水里明晃晃的月亮就出来了。这就是缘起法,是因缘和合了才现起的。 正是由于是因缘所起,就一点实法也没有。水月是缘起的法,你去观察,它有自性吗?它到底在哪里?观察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到处去找,别说是找到一个圆圆的水月,连水月的一个微尘也找不到的。正显现的时候,也是毫无实体,什么也得不到。所有的缘起法都是这样子的。 因缘现起的法,它本来就没有来处、没有住处、没有去处。为什么没有生处?这并不是自己跑出来的,前一刹那天月和水聚合,后一刹那忽尔显现,哪来的生处呢?前一刹那有它,可以说有它来。而现在没有来处、没有来的一点痕迹,前后都没有它,只是一个刹那现了它的相,从哪儿生过来的? 而且没有住处。要安立住,就要有能住、所住。比如有身体又有座垫,可以安立身体坐在座垫上,如果既没有身体,也没有座垫,怎么成立安住呢?不观察的时候,会想:啊!这个水月安住在水里。这只是错觉。其实水月一点都得不到。再说河水,去分析的时候,连水也没有。既然水得不到,水月也得不到,哪里有安住呢?既然得不到它,哪里有它的住处。 那有没有去处呢?比如现在是后半夜三点半,还有水月。过一刹那月亮隐没,消失了。不观察时认为水月走了。可是,真的有水月走开吗?要走的话跨步才叫走啊,一步都没跨过,怎么叫走?走了的话,要有走的轨迹呀,但什么轨迹也看不到。一般我们说看到一个人走过来了,要说这句话一定要有走的相、走的动作、走的路线,才能说是“走”。一点动作都没有,也没有路线,能说是走吗?其实,是没有“去”。缘起现的事物,它本来就无生、无灭、无住。 水月这个比喻就是在说空性的法,在告诉我们因缘所生的法是怎么回事。这个水月正显现的时候,它自己已经说明了:我是离一切戏论的,来、去、住都没有的。那有没有一、有没有多呢?这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水月既不是实一,也不是实多,实际上一个微尘也得不到。那是不是常呢?常是始终保持不变。这刹那现了,后刹那消失,所以根本不是常。那是不是断呢?断是灭的意思,如果是真实的法,可以安立他灭了,但现在得不到任何法,你说是什么东西灭了?能说龟毛灭了吗?石女的儿子死了吗?所以这是本来没有生、也没有灭。 以上解释了水月。由于水月是因缘所起,确实是无自性,离了一、异、来、去、有、无、生、灭等的任何边。你不可能承许它是什么,也不必要有什么承许。其实,万法都在说空性的法。水月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要以它来举一反三,观察到一切事物都是“水月”。所有因缘生的法,都跟水月一模一样。 这里分了三段:第一段,它是怎么现的;第二段,它怎么灭的;第三段,它中间怎么住。前面是怎么来,后面是怎么去,中间是怎么住。由这样三段就观察到了,前面是没有来的,后面是没有去的,中间是没有住的。依仗因缘和合,忽尔显现了一个假相。“忽尔而现”这个词是很关键的描述,这里并没有一个事物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来,不会有这样的事。因缘一合,忽尔就现了,因缘灭的时候,也无影无踪地消失,找不到去处。 大家要注意,不审察的时候就说没有了。这种“没有了”,有一种说是有影有踪地消失,另一种是无影无踪地消失,描述上不一样。有个人,他现在从我家门口走了,最后离开了我。我一直目送着他,一直走到街道的尽头,从我的视野中消失。这样是有踪迹有去向的,从这儿到那儿有走过去的一条轨迹。还有一种消失不是这样,它是无影无踪的,找不到走过去的轨迹。说到底,“灭”这个字是安不上去的。但为了随顺世俗,大家都是这样子说,因此就说:那东西灭了。其实灭是安立不上的。所以,后来的消失就像幻化的象马一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中间有一段,你会发现它一直在显现,其实不是有个东西很顽固地存在了三分钟、五分钟,只是在你心前刹那刹那的显现非常相似,所以错认成它呆了一段时间。其实,正现的时候,一丝毫的自性都找不到。以因缘生的缘故,本来就无生、无灭、无住。 幻化象马的比喻,我们都没看到过,换一个电影的比喻也是一样。比如看电影,一块银幕摆在那儿,放映机就开始很多道光投在上面,不断地变化。现在银幕上忽然现出一朵花来,注意,这是忽然显现的,并不是有人拿了一朵花放在那张布上,而是因缘一合就出来了,所以这朵花是没有来处的。有人说:不是从放出的光线里来的吗?真的是这样吗?在每一根光线里有这朵花吗?如果每一根光线里没有它,合起来有它吗?这样观察就看到此前并没有这朵花。 这都很有意思。首先通过这些很好懂的比喻去想,再想你自己,想这个世界,都是这样的。这是先前没有,忽然一刹那现出来的,哪里有什么过来呢?对于只是一个刹那的现相能安立来和去吗?当然不能。那么这一朵花在银幕上持续显现了三分钟,其实也只是一束一束的光刹那刹那地不断合成花的影像。去观察时,一点花都找不到,连花的一个微尘都找不到。在银幕的上面、下面、里面、外面、在光束里面去找,一丝一毫的花都找不到。这朵花现的时候,感觉似乎它安住在那里,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安住,所以说本来无住。最后,换了画面时,也是无影无踪地消失,一点踪迹也没有,“灭”是根本安立不上的。 到这里,我们应当审察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显现。我们原先认为是这样、是那样,认为是真实成立的,这都有问题。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认真以正理观察万法的实相。 比如看到春天来了,花开了,草长了,其实一样是幻化的相,是忽尔显现的。冬天哪来的花呢?这是忽尔就现起的。它正现起的时候,并不是从某个地方走过来的。等到时节一过,花也就无影无踪地消失,你说它到哪里去了? 万事万物都是幻化。如果仔细观察而思维,一切缘起法都无实有。凡是因缘起的法都无实有,和幻化没有一点差别。 《入智者门》中说:“观察一切所知法的大缘起因,即是抉择诸法自性无生,是由因缘集聚后假立而产生,无因则必定不生。而这显现的万法也是当体空、毫无自性,因缘生法本来如影像,远离常、断、来、去、生、灭、一、异自性的诸边戏论之故。” 由大缘起因观察的对象是一切所知法。抉择诸法自性不生,是由因缘集聚后假立而生,没有什么真实的生,生只是一种世俗的说法。其实,无论你怎么观察,都得不到任何生的相状,所以根本安立不上生。同时,无因并不会生,所以名言中就是假立的缘起生。它既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不是共生,不是无因生,最后就落在缘起生上。而显现的万法也是当体空,毫无自性。 以无自性的缘故,远离常、断、来、去、生、灭、一、异、自、他等诸边的戏论,所以,一切因缘所生的法都如同影像。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