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第三节 合论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第三节 合论
综上所述,佛教把心性视为存在范畴,并作出系统的展开与论述,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它阐发了什么是人的本质,什么是成佛的根源问题,从而为佛教的成佛理论奠定了基础。心理理论还为佛教确立了道德主体论的立场,提倡众生返回自己的心灵世界,以成就其最高理想人格,这又具有宗教实践意义。 佛教对于心范畴的论述,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地位、功能、作用和结构的角度,把心分为心王和心所两个方面,并从理论上概括出心的体、用两个层次,或体、相、用三个层次。二是从性质上对心实体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分类,把心分为真心和妄心两类,或作净分与染分两分。真心与净心、清净心、菩提心、如来藏相应,是所取角度不同而实质相同的概念。由真心又衍生出自心本心、平常心的概念,并给佛教思想带来深刻的变化。至于阿赖耶识的真妄问题,即是与真心、妄心相关联的问题,在佛教内部也有长期的争论。三是从心与精神现象、客观事物、佛三者的关系展开。心与意、识二者的关系被视为体与用的关系。在中国佛教学者看来,神与心是同义范畴,并喜用妙神、妙识、神识、识神、识精的概念,以表述微妙的心。关于心与物的关系,主要有心物不二和唯心所变的命题。由心物关系进而又衍出心与物理学,即物所含的道理的关系,中国佛教学者多倾向于心与理等同说。心作为成佛的主体与佛果、佛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佛教主流派持心佛不二、即心即佛的观点。 佛教对心性的性范畴所作的阐述更加丰富多彩。在类别上,把性分为凡性与佛性,并着重就佛性进行多方面的详尽阐述。佛性不仅被视为众生成佛的内在质地,而且被升华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性质上,把性分为善、恶、无证(中性)三类,并着重论述性善与性恶的对立。从总体上说,佛教肯定人的本性是善的,因而有心性本净与心性本觉,即性净(寂)与性觉之说,并成为佛教心性论的基调。中国佛教天台宗人对性恶思想有所发展,提出了性具善恶说。佛教各派对佛性的存在范畴与形成问题分歧颇大,争论的焦点是众生是否都有佛性,动物以外的事物,如木石之类是否也存在佛性,佛性是怎样具有的,并由此又出现了性有与性无、本有与始有的对立概念。中国佛教学者不仅确定了性的体、相、用三要素的内在结构,还就性与情、性与理的关系作出民族化的阐述,出现天理人情和穷理尽性的说法。中国佛教宗派非常重视性的功能、作用。天台宗和华严宗联系佛教理想境界论和宇宙论,分别提出了性具说和性起说,禅宗则提出见性以成佛就佛境说,这都表现出了中国佛教心性论的理论特色。 根据上面对中国佛教心性范畴的论述,可列图以展示心性范畴体系网络。图中的符号:直线表示直接展衍,曲线表示真接联系,箭头表示两者相通或相同。(图见下页) 在中国佛教心性论体系网络中,心、性、真心、妄心、阿赖耶识、平常心、佛性、善、恶、染、净、觉、情、理都是重要要的范畴,也可称为基本范畴。所谓基本范畴是指在哲学思想系统中具有决定性乃至终极性的地位,并且是其它概念、范畴、命题、思想的依据和支点。抓住上述基本范畴,无疑对于把握整个佛教心性论体系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上述基本范畴和其它一些范畴作为构成佛教心性论体系的要素,是众生修持得道获得解脱所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因而都有独特的价值规定和功能作用,即和一般哲学范畴不同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格。这些范畴具有以下的某一特性或几重特性:(1)道德性。心性是讲人的心和性的关系问题,道德是关于人的行为规范问题,两者不同。而佛教心性范畴都有鲜明的道德主义倾向。它以善恶道德观念作为判断心性的标准,以去恶从善的道德主义方法作为心性修养的途径。佛教对于心所作的真心与妄心的基本分类,其真妄即善恶,净染也指善恶。真妄、染净、善恶,都指价值而言。佛教以性善性恶为基本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若干重要范畴。至于佛性,其实就是善性的一种形象化、理想化的表述。(2)绝对性。佛教为了论证和实现成佛理想的需要,赋予心性中正面成分以绝对、永恒的属性。中国佛教主流派强调真心、善性、佛性,本觉是众生本有的、不变的、不改的,从而为众生都能成佛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石。(3)相对性。为了论证和实现成佛理想的需要,佛教又赋予心性中负面成分以相对、可变的属性。认为妄心、恶性、烦恼都是分别相对于真心、善性、菩提而言,是可以转化、消融的,是可以用以正克负、以善止恶的方法加以克服的。禅宗甚至认为,只要体证烦恼本空,也就是当一念烦恼产生时,能及时觉察,以正见观照它从缘而生,本无实体,本来清净,烦恼也就转为菩提。(4)自然性。所谓自然性是指顺其自然、自由自在的意思。禅宗所讲的自心、本心,尤其是平常心,都有顺从本心、本性自然发露的意义,以为人心本始状态的自然呈现就是佛性,就是佛。 中国佛教心性论范畴体系也是一个庞大的结构功能系统。它的基本范畴以及其它范畴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主要是:(1)逻辑性。如上所说,心性论以心与性两大范畴为主,分别从内在向外在两方面展开,心和性又连结展开,通过派生、推衍、推理等逻辑地展示出不同层次的范畴,并构了心性论范畴体系。(2)互释性。由于心和性存在范畴时而异义、时而同义的复杂情况,由心和性派生出的范畴,有的在内涵上是可以互相解释、通用的。如真心不仅和清净心、菩提心、如来藏具有互释关系,而且和佛性也具有互释关系。(3)对立性。佛教的宗旨在于教化众生修持成佛,众生本不是佛,因而与佛构成对立两极;众生能成佛而又与佛构成统一两极,这就决定了众生心性的两重性、对立性:正面和负面、向上和向下。如众生心性中的真与妄、染与净、善与恶、自性与烦恼等就是心性的对立性的展现。(4)圆融性。如上所述,佛教肯定众生与佛的统一性,而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更把这种统一性推向极致,主张即心即佛,实质上消融了对立范畴的矛盾,为众生的顿悟成佛、现身成佛提供了心性论的根据。
----------------------------------------------------------------------------------------------------------- 更多方立天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