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2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2讲

  第2讲:第一品(第1页第15行-第3页第4行)

  (1993年9月19日)

  上次讲到“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

  我们现在的所谓心理学怎能真正讲到潜在意识?不可能发现藏识。这藏识是所知依,我们人生宇宙中所有能认识的东西,都跟阿赖耶识有关系。

  三种自性也就是三能相,世界上所有的自体问题、自性问题都出不了这三种。分作三种自体,不是一种自体,这种分法我们要着重熏习。这也是声闻乘中根本没说过的。

  “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

  这三种自性非常重要,可以说在慈氏学里头是骨干,也是在慈氏学把佛教推向最高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出现的。三种自性、三种能相都是理解佛教哲学的最关键问题。这十种殊胜所殊胜没有提到世俗谛与胜义谛的问题,也没有提到小乘中的苦谛、集谛、道谛、灭谛。大家要知道三性问题把四谛、二谛的问题都发展到最高峰了。玄奘法师翻成依、遍、圆三性,在藏文中也是如此。这三种自性也叫所知能相体。

  “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

  唯识性,我们为什么讲唯识学?唯识性就是指所知能相体。

  “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

  修行就是因果问题,就是屡次的问题。屡次,在大乘中专指的就是六度。一切正确的行为都可以包括在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尤其是慧,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指无分别智。所以六种修行可以涵盖所有有关修行的事情,也就是这些行和唯识性都有密切关系。破外境并不只是对外境而言,慧度是把所有的境都破了。破外境还是停留在唯识观、唯识行上,到了外境已经破除了,识也不存在,所取没有了,能取也就没有了,这主要是慧的问题。

  我们刚才提到大乘,乘就是运载,度就是坐船到彼岸,不要这边,到那边去。和我们上一讲所说的方向性一样,这就有六度的问题,运载你到彼岸去,不在这里生死轮回。入因果体,就是入三相、入唯识性,玄奘翻修为六度叫胜行。

  “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

  上次我们也提到增上戒的问题。这些都是悟入了所知相以后构成的因果,因果里头就有差别,尤其有十地、三学的差别。入所知相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进修的关键,也就是改造我们的世界观、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菩萨的律仪和声闻的律仪是不一样的。以后章节中我们还会知道菩萨律仪不但有所不为,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谈到律仪,普通我们的行为都不成为律仪,杂乱无章,菩萨的律仪就有规律性和规范性。大家都知道戒律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要是善恶的问题。什么是善、恶、无记?我们怎么作判断、给它定性是很大的问题。现在也有所谓价值观、真假、好坏的判断,可是佛教哲学里所谓菩萨的增上戒体特别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增上戒体特别把善恶的问题分析清楚了。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想了很多关于“恶”的词,想把“恶”定性一下,从而也就知道什么是善了。佛教很特别,把善、恶、无记说成是绝对的,并没有说古今有所不同,随着时代有所发展。

  我在沦陷期(指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整理者注)曾写过一篇文章《漫谈善与美的准则》,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恶,最初在《成唯识论》中常说成忄龙牋忄戾、不调和。我看是不是用这些词界定一下:乖

  忄戾、忄龙忄戾、不调柔、不调和、不安稳,还有粘着或执着,最主要的可以用染着。过去双周会时期我和大家也曾专门讨论过这善恶的问题。在大范围内可以认为恶都和染着的意义有关系,执着、染着、不寂静、沉沦、堕落、漏失、粗重、沉重,总之是不轻松、不堪任,另外有种滞碍、挂碍的意思,还带有黑色、灰暗的色彩。善可以认为是白色,明朗的。我看漂泊、烦恼、扰乱这样的词都可以形容恶,类似的词比较多,可以通过这些词认识主要的意思,主要还是用“染着”可以形容恶。

  佛教说要认识真实的话必须要去掉执着,能认识真实的人是最安适、安乐的。所以能证真如以后,如初地叫极欢喜地,这里不是狂欢,而是特别的无忧。所以这“善”和认识真实有密切关系,你不认识真实就造成恶的。在佛教理论上讲你不认识真实的话一定要受一定的处罚,即所谓恶性循环。

  众生就不知道释迦牟尼讲人生是苦、不自在、沉重。现在常常形容负担叫“包袱太重”,所以如果不认识真实的话,背着无明的包袱那是很沉重的。大家可以看看用什么词形容“恶”更恰当,把这性质突出出来。当然这和不认识真实、走向黑暗有密切关系,所以大家可以考虑怎么界定善恶的性质。

  普通讲的十大烦恼就是恶,贪嗔痴慢疑等等,疑就是不信,不能决定。人生是比较苦,在这儿漂泊,浮沉且莫定,不必问君平。人生就是上下漂泊不定的,而且还有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这些恶性循环都和人的认识有关。

  所以戒律的问题主要是善恶的界定问题。菩萨怎么能够为众生着想,就是消灭他的苦痛?也是从因上下手,从他的认识上下手。这里说的是戒,下面讲定。

  “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

  “首楞伽摩”在第三卷译作“渐行”,这地方翻作因。第三卷大家可以翻看一下讲定的地方。虚空藏也是定的名字,看起来大乘中讲定的名字是非常多,这些三摩地翻作“等持”。这些定说名此中增上心体。

  为什么这里不说定,而说心体?人的心总是不稳定,它的可能性大,人们一提到心,都觉得摸不着头绪。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抓住一个问题,就是一、异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三摩地主要是心一境性,没有第二个境,一境之性。

  所以这心怎么能安稳下来是个大问题,这也需要对向真如、对向正法。我们能使心真正稳定下来,最主要的是认识无二、无分别智。这心本来就是分别,离开分别就不是心了。佛教最主要的就是真如、无分别智,就是慧学,慧和定有密切的关系。

  我提醒大家,有的提到无二,有的提到不二,到底哪个更合适?鸠摩罗什译《中论》,开头就讲“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讲八不,于是汉传佛教讲般若特别注意八不。我看藏文的《中论》不是翻作不,而是翻作无,“无生无灭、无断无常、无一无异、无去无来”。所以这“无”和“不”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注意,应该是“不”,还是“无”?

  这里要证无分别智,也就是对向真如,也就是证真如。真如是无二、无分别的,无二、无分别,不能拿心当无二,也不能拿物当无二,心物本身就是二。佛教的真实并不属于心,也不属于物,限制到心物里主要还是有二、有分别。提醒大家注意:无二、不二之间是不是有分别?

  “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

  这也是我们特别应注意的地方。佛教是讲智慧的,是有觉醒的,而且是有特别大的智慧的。我们要学习也是学习智慧。什么智慧?就是无分别智。这智很奇怪,普通说来智都是有分别的,怎么成了无分别智?是不是很奇怪?所以这地方我也希望大家特别注意,这也是我们能不能证解脱、能不能出世间的大问题。所以以后还要特别注意无分别智、无分别慧。

  “无住涅磐说名彼果断体。”

  有住涅磐是小乘,它是追求有余依涅磐、无余依涅磐,它总是限在寂灭上,认为这个是最圆满。大乘总是不住生死、不住涅磐,这也是无二的问题。这生死和涅磐、烦恼和寂静是两个东西吗?所以这地方希望大家特别注意,大乘和小乘的分别、慈氏学和世间学的分别也都是在这地方。小乘正是反世间的,大乘更特别,无住涅磐正是彼果断。讲断分位时就提出无住涅磐。

  “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

  前面讲了佛本身就是智,而且这智很特别,是没有分别的智,是无二的智。他断的果,生死也不能看作两个,生死看作两个也就不如实了。三种佛身,也有分作四身的,《庄严现观》分作四身。怎么一个人会有三四个身体?奇怪。

  自性身就是本体,就是真如。我们凡夫本性也是真如,怎么就没有自性身?虽然我们本身也是真如,但是净跟真如打架。前面讲要对向正法,可我们是背向正法。那边是光明的,我们这儿是黑暗的,虽然有真如作本体也看不清,无自知之明,没法认识自己。

  我们到果位时主要是真如,就是自性身。它和法身有什么分别?所谓法身,就是功德身,具有多种功德之身。你到证真如的时候,真正以真如为体的话,那功德太大了。如刚才所说所有的善都是渊源于真如的,那你证真如以后,从初地至十地更不用说了,他的功德是无量的,没有什么过失的问题。所以自性身就是本体,佛以本体作自性身。法身是每个佛都有,都是无量的功德。所以提出自性身就代表了法身。

  受用身,就是和初地以上的菩萨构成的关系,所有的菩萨认识佛的时候,什么是佛?就认识受用身,就是享受法乐,与民同乐,和诸大菩萨一起享受法乐,这个身就是受用身。这个身和菩萨是不同的,因为菩萨还是有他的清净业。

  对于我们凡夫来讲就有所谓变化身。有人看不见是因为受业力限制,有人看见是这样,有人看见是那样,这因各人业力不同感应也不同。虽然讲三身、四身,好象有多身,其实主要还是自性身、法身。

  “说名彼果智体”,佛主要是以智慧为体,以法身为本体,是证真如得到的,法身是离不开自性身的。

  “由此所说十处,显于大乘异声闻乘。”

  由上头所说十处,就表示出大乘和声闻乘的不同,不但与声闻乘不同,与世间学更不同。

  “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

  不但不同,而且表示最胜。藏文中“殊胜”和“差别”有时就用一个字,具体翻译的时候就要看上下文的情况。实际殊胜里头也有差别问题。同时这十处和小乘不一样,比它优越得多,佛只为菩萨说。因为释迦牟尼时代讲的小乘阿含经和大乘经有许多不同,小乘是成阿罗汉、而不是成佛。所以结论提到十种、十处和小乘不同,表示它最优越,由许多大乘经中也可以看出来只为菩萨说。

  “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然后又提出问题来:

  “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语,显于大乘真是佛语?遮声闻乘是大乘性?”

  主要是怎样能表现出十处真是佛说?和声闻乘不同,也就是声闻乘不是佛的究竟说,围绕十处来说怎么样真是佛语?

  “由此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于大乘中处处见说?”

  然后回答:

  “谓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为能证得一切智智。”

  为什么十处真是佛语?因为十处最能引大菩提性。这是条件,大觉性由这十处最能引出来。又“是善成立,随顺无违”,并且在理论上善能成立,也就是《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四种道理:①观待道理,又称相待道理;②作用道理,又称因果道理;③证成道理,又称成就道理;④法尔道理,又称法然道理。可以证实十句中十处最能够证得一切智智。

  前面也探讨过为什么叫一切智智、一切行相智,过去翻译叫一切种智,我觉得应译成行相智,尤其现在要译《庄严现观》觉得译为一切行相智更合适。《大般若经》中翻作一切种智。我看翻作一切智智、行相智比较合适。

  所谓善成立就是根据四种道理证得一切行相智。这十种殊胜语是能证得,随顺无违,都表示能证得的一种条件。“为能证得一切智智”,在加行行动上是最能引这大菩提性,在理论上是最能成立,在理论、行动上都可以说和大菩提性、证一切智智是密切相关。这里的两个颂子就是结束前面所说的十处。

  “此中二颂:

  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异,

  三学、彼果断、及智。最上乘摄是殊胜。

  此说、此余、见、不见,”

  翻译颂子打标点比较麻烦。大乘里头是处处见说,小乘没见过、没说过。(“此说”指大乘中所说,“此余”指大乘以外所说,“见”对应前者,“不见”对应后者。《藏要》本注:藏本此句云:“此说此见余不见。”今译文晦。——整理者注。)

  “由此最胜菩提因,故许大乘真佛语!”

  菩提因是最能成佛的,是佛当然要说的经验了,佛就是靠这成佛的,所以真正是佛所说的话。

  “由说十处故殊胜。”

  和小乘不同,而且能成佛,所以这十处就是成佛的经验,小乘是只可成阿罗汉。

  “复次,云何如是次第说此十处。”

  刚才是问为什么,现在是说怎样排次序,怎么排这样一个次第?

  “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

  这是修习的第一步。在藏文中无“先善”这样的字语,只是“诸菩萨依于诸法因方于缘起应得善巧”,没有先后的意思。汉文中有一点这样的意思:先把诸法因认识以后再怎么怎么样。这句话就是第一个步骤,“依于诸法因方于缘起应得善巧”,你要不认识诸法因,对缘起法当然认识不清楚,因和缘起有密切关系,所以先明白因、后知道缘起。因实际就是缘起,就是先要知道阿赖耶识。

  “次后于缘所生诸法应善其相,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

  你要知道世界的缘起,因果的问题最重要,因果的问题是大问题。怎样认识因果?现在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讲的是增上缘、助缘,不是真正的原因,不是讲因缘。所以真正能认识宇宙人生的缘起,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缘是亲办自果,有点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发现第八识以前可以说是找不到因果规律,是搞不清楚,所以这个步骤连同前面讲因的问题很不简单,以后还要狠讲。

  第二步也是很重要,缘所生法怎么认识?怎么认识它的能相?在藏文中能相、所相分别得很清楚。我们讲三自性、三能相可以说是我们能够进入解脱的一个门径。你要找不着原因的话,就不能控制以后怎么样,但还要认识原因造成的事物到底是怎么回事。

  开始讲阿赖耶识这是很稀有的事情。如果佛不出世,慈氏要不继续把佛法发展,那真正的原因我们还是找不到。找到真正的原因以后,怎么认识这些原因造成的事情,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解脱、走向自在、不受生死束缚,我们能否安排自己的命运,就看这个步骤。那么怎么认识能相?“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这是关键。我们人类的认识里头有好多是主观成分而不是如实,是人类自己安上去的。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两边,一个是增益执,一个是损减执。

  说增益执,普通举例子,如“上帝”是增益上去的,这大家还容易知道。可还有许多和人类认识离不开的东西也是人类加上去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唯心、主观主义。为什么这样说?世亲解释这段话说:“谓实无有,遍计所执定执为有,名为增益。增益无故损减实有。圆成实性远离如是二边过失,故名善巧。”

  通常佛教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三法印,也就是“常”与“我”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个检验人自己的观念是不是真实。常,哪有常一不变的东西?佛教里头讲刹那刹那生灭,物质里头真有不灭的?真是这样?这和人们信上帝、信真主是一样的。什么东西能停一会儿?不可能!只有相似相续。常的东西有吗?根本没有,是人类主观认识加上去的。

  诸法无我,“我”就是指的独立存在,不受其他东西影响,世间有这东西没有?这也是人安立上去的,用马克思的话叫“异化”。这些都是增益执,增益的同时也就是损减。

  这里主要讲的是常、我,另外还有“常乐我净”的乐与净,本来丑的认为美,本来臭的认为香,本来苦的认为乐,类似等等都成了习惯。就这么习惯下去没人提出异议?应该多提异议,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说什么东西没变?你说什么东西独立存在?这种思想认识从哪儿来的?可靠吗?所以这叫增益执,主观的异化当成客观的东西。

  损减执,比如一些人,我两眼一闭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什么呢?他又有了一个空空洞洞的东西,这个就是空见,就是损减执,损减了阿赖耶识。

  底下我们会讲到《解深密经》中的话:“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为什么怕他执为我?因为就有人执为我,无著说了,这就是损减执。刚才说了阿赖耶识是多么重要的原因,你连阿赖耶识都要反对,就使得原因、因果都讲不通了。还有人说真如可以受熏,把阿赖耶识当真如、当无为法,你说离奇不离奇!真如能作万有的原因吗?真如能受熏,佛也能受熏了。所以奇谈怪论多得很,尤其在像法时期、末法时期。

  损减和增益是双胞胎,增益的时候就有损减,增益了遍计所执性的时候就损减了真如。根本没有的增加上去,根本有的就损减,就是损减了真如。所以针对这种谬论,我们要把真正的原典、慈氏学的原典好好读一读,那种邪说怪论就没市场了。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是不是真正有人执为我,大家看看,分析分析。所以我们今天讲慈氏学就是要弘扬正法,就是要以原典为依据,不能乱说,乱说害人,不但害己而且害人。佛为解脱众生而说法,你却要毁害众生,这是什么佛教?所以我们现在不提倡别的,主要是提倡读原典,不听胡说八道。

  底下是讲唯识性,这个唯识不是普通的认识问题,它是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修行,走上正轨的必由之路。

  “次后,如是善修菩萨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令从诸障心得解脱。”

  通达这个善修,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人就是因为障碍不能解脱,大家知道有所知障和烦恼障。怎么才能排除障碍?就是远离二边。“应正通达善所取相”,就是真正明白三性是怎么回事。

  今天早晨我对读汉藏《无性释摄大乘论》,本来玄奘法师从梵文中翻译了一部《无性释》,我看玄奘法师翻译的不大清楚,我又从藏文中翻译了一段,藏文这段我看非常简单,很到家。底下讲三性的时候,可以搞些关于三性的资料,也就是我们怎么开发研究学习《摄大乘论》,我们再想法子印些参考资料,帮助大家来认识。

  三性问题历来很少人提到,即使一些讲唯识的人也不大提。可是三性与唯识有密切关系,你认识三性以后才真正能修习,所谓认识三性就是唯识性。

  刚才我们说过唯识不是一种学说,是个修行的方法,是认识真实的一种方法。我们现在办这个班,希望大家将来有些成就,那就是劝大家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来,要多次来,是可以了解这里面的东西的。这个工作不是靠我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大家共同合作搞好,这做好的意义大家慢慢也越来越能领会到。

  “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你对三能相、三自性能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是你修行的关键。我不止一次碰到这种人:“你净会弄书本,你不懂修行。”修行是怎么回事?这地方大家要注意,什么是修行?修行者也,就是你按照正确的认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这样重复下去,也就是拿道理来认识一切事情,这就叫修行!否则你顶多把佛当成个神圣的东西,和神一样,和上帝一样、和大自在天一样。

  所以你怎么认识佛?什么叫佛?那也离不开三性、三能相的问题。首先谈到三法印,这是佛说的,合乎这道理的就是佛教,不合乎的就不是佛教,这说的很清楚,就是看你用什么标准衡量。三自性、三能相,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标准,是中道,是非空非有的,是能证真如的,是能证圆成实的。下面就是说怎么实行的问题,也就是六度。我们怎么能够从这个“诸障心得解脱”?

  “次后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罗蜜多,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故。”

  在这讲的是修行的次序。没有认识你怎么修行?修什么?你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是由闻慧、思慧、修慧,慢慢的由加行位到见道位,然后修习位,这样循序渐进才叫修行。

  我们最初不叫加行位叫资粮位,象我们都是资粮位,也叫信解行位,以后才有加行位,就是加力修行、努力学习。你努力学习的办法主要是六波罗蜜多。“波罗蜜多”主要是“度”的意思。前面咱们谈到过,乘、度,大乘小乘的乘,还有提到船,舟船,度跟坐船有关系。这度和渡船相似,能达到彼岸,从我们这生死海能渡到解脱的彼岸,能证得真如,能证到无住涅磐,这都靠什么修行?就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这六度。

  这六度的确关涉到所有的修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布施,帮助他改善生活。戒律就是善恶问题,我们的行为很合理、如理的话就是善的,都和真实相应,那你就是戒住。忍辱不但是人家欺侮你要忍耐,痛苦的时候要忍耐,有时候不懂的东西我们要忍耐想法子懂,“谛察法忍”就是能够仔细理解佛教的道理,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就是仔细理解《摄大乘论》的道理。这很难做到,我自己读书有时很急燥,学习不是很安分。所以学习还要有高度的忍耐性才能真正学好。

  精进也很厉害。中国有句古话叫“自强不息”,另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话。精进也是勤,这勤很重要,人的一生没有多长时间,这时间怎么消遣?光阴难得,怎样运用时间是大问题,表示你这一辈子是活得长呢、还是活得短呢,这长短和你运用时间很有关系。运用时间也就是勤、精进的问题。有的人勤,一天能当两天过,我们就不成。可是佛学文献浩如烟海,又挺难懂,还要搞翻译,不容易,这辈子恐怕不行,算了吧!我想这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就看你自己怎么做、怎么精进的问题。

  静虑、慧。定和一、多特别有关系。的确,我们这一天忽忽悠悠的能有什么一贯的事情?很难。现在我们就想法子能证得真实、破除虚妄、时时刻刻都和真实相应,老离不开一个目标,能不能?把这漂泊的生活安定下来,能不能?晚上躺在床上一想,这一天乱七八糟、忽忽悠悠的,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我们要求能控制我们的生活,能稳定我们的生活,能不能?

  我要告诉大家:能!从原典中找出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找出路,那也就是六度,不用多,六条都包括了。你要做好了,时时刻刻都在渡,在漂洋过海,都可以结束你漂泊的生活。这就要求你改造错误的认识,也就是刚才所说的增益、损减执,也就是两个障碍。我们修行就是要对治障碍,智慧是能对治,障碍是所对治。你就相信佛教里是有办法能对治你这错误认识,那就是你得细心研究、学习。

  学习的第一关就碰到三自性、三能相问题,实行六度要三轮清净,这就和三性、认识真实有密切关系。你所以能度的原因就在于你能认识真实,破除你的错误认识,打破障碍。前头提到:障碍已经很清楚:一个增益执,一个损减执,很简单了!你不论怎么修习,就是分析里头有没有增益执、损减执,假设有那就不是修行了,你还在那儿生死轮回,还在那儿恶性循环,很简单。

  佛不是叫你为难,不是一定叫你不明白才好。这里头看起来什么叫三自性、三能相?特别,没听说过,我就听说过阿弥陀佛,还有人说我就听说过上帝。其实佛教真正看起来并不复杂,很简单,禅宗也说过,“佛法无多子”,的确,佛菩萨尤其无著菩萨尽给你方便,就看你自己认识怎么样,是不是下决心认识。

  “增上意乐”包括两种心所。一种胜解;一种欲,欲乐,很有兴趣。已经能行六波罗蜜多,你按既没有增益执、又没有损减执离开二边来实行六度。实行六度以后更要进一步“成满增上意乐”,这和普通人不一样,通过这个增上意乐得到清净。清净和杂染、烦恼相对。

  无论你认识、生活都离不开烦恼与所知二障,你离开二障才能真正得到清净。清净一方面有清洁的意思,一方面有美好的意思。我们的兴趣这方面要来得清洁、清净,和二障没有关系,和二边没有关系,这不容易。你能有些行到、做到还不成,还要进一步把你的思想认识、兴趣提高,使它净化。

  这净化很难,因为增益、损减在我们生活、思想里头已经根深蒂固,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十地磨炼。为什么?这是过去无始以来熏习的结果,和熏习有关系。

  熏习就和第八识有关系,底下我们就讲这个,人类发现了阿赖耶识就是发现了熏习的根源。这个所依,就是熏习,我们所有一切成为什么样子都跟熏习有关系,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格、一个什么个性都和熏习有关系,如陶冶、涵养这都是熏习。

  熏习是什么意思?拿普通常见的譬喻说,如中国人爱喝茶,常用茉莉花熏茶,原来它没有茉莉花香味,熏久了就有了香味,这就是熏习。还有要是老在臭鱼烂虾的地方呆着,久而不知其臭,这也是熏习。所以把一个人熔铸成什么样子主要是熏习,可我们形成这样状况的熏习不是几十年的问题,根深蒂固。连我们刚才说的二执随时都在我们的脑子里,这东西限制我们,你拿出来又不容易。普通人说“你搞佛学是主观主义,搞什么名堂?不现实!”其实我们真正哪天现实过?哪天也没现实!这由来已久。

  “次后,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蜜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勤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

  你见道以后还不能算完,你脑子里还没清除,还得洗脑筋,“谓要经三无数大劫”。这个时间太长了吧?可你不想:我们从哪儿来的?时间恐怕比三无数劫还要长得多。

  “次后于三菩萨所学应令圆满。”

  就是戒定慧三学要圆满起来。

  “既圆满已,彼果涅磐及与无上正等菩提应现等证,故说十处如是次第。”

  总结了前面一段,都是讲修行的次第。这就是修行,修行很长啊!三无数劫,你要没点耐心哪成?“三菩萨所学”即戒定慧,你能圆满就能得到结果,你断的结果就是涅磐,你智的结果就是无上正等菩提。

  什么叫无上正等菩提?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叫正等?“正”在藏文中是如实之意,“等”是圆满的意思。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如实,和真实、实际的东西没有丝毫区别,等就是平等、完全的意思,所以藏文就翻作圆满之意。这个菩提觉悟不是那么简单的,经过三无数劫把一点残渣余孽都没有了,那才叫是普遍的、丝毫没有残余的这样一个结果,所以把十种殊胜殊胜语如是安排成佛修行的次第。

  所谓修行,大家不要以为手里拿着念珠,我烧香、拜佛就算了,主要的是六度,六度怎么做?主要是认识三自性,所以应该把过去的想法放一放。 “又此说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此说中一切大乘的道理都得到究竟。这夸张吗?无著菩萨怎么这样子说?他不是没根据的!

---------------------------------------------------------------------------------------------------------

更多韩镜清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3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4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5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6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7讲

 

后五篇文章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讲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