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二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五十二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韩清净科记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二

  癸二、等无间缘2 子一、征

  复次,云何等无间缘?

  子二、释2 丑一、标说义

  谓此诸心心所无间,彼诸心心所生,说此为彼等无间缘。

  谓此诸心心所无间等者:心有多别,谓善、不善、无记心,欲、色、无色三界系心,漏、无漏心,世间、出世间心,如是等类,总名诸心。与彼相应所有诸法,名诸心所。如是诸心心所,随一现前自性灭已,说此无间能为彼后诸心心所随一生缘,由是建立等无间缘。如说从善无间不善性生,不善无间复善性生,从二无间无记性生;劣界无间中界生,中界无间妙界生,如是妙界无间乃至劣界生;有漏无间无漏生,无漏无间有漏生;世间无间出世生,出世无间世间生;由是当知无间缘义。意地中说: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陵本三卷八页224)文别义同,应依此释。

  丑二、出六识

  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为意根,亦名意处、亦名意界。

  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者:此中六识,意说诸心种种差别,非唯约彼六识自性为论,义如前释。

  癸三、所缘缘2 子一、征

  云何所缘缘?

  子二、释2 丑一、五识身

  谓五识身,以色等五境,如其次第为所缘缘。

  丑二、意识

  若意识,以一切内外十二处为所缘缘。

  癸四、增上缘2 子一、征

  云何增上缘?

  子二、释6 丑一、俱生增上缘

  谓眼等处,为眼识等俱生增上缘。

  丑二、引发增上缘

  若作意于所缘境,为诸识引发增上缘。

  若作意于所缘境等者:意地中说:若彼境界或极广大、或极可意正现在前,心则于彼多作意生。(陵本三卷五页208)此中道理,应准彼知。

  丑三、更互增上缘

  若诸心心所,展转互为俱生增上缘。

  若诸心心所展转互为俱生增上缘者:此说诸心及诸心所俱有相应,应知。

  丑四、先作增上缘

  若净不净业,与后爱非爱果及异熟果,为先所作增上缘。

  若净不净业等者:意地中说:一切种子识,于生自体虽有净不净业因,然唯乐着戏论为最胜因。于生族姓、色力、寿量、资具等果,即净不净业为最胜因。(陵本二卷一页104)由是此说净不净业,与后爱非爱果及异熟果,为增上缘。言爱非爱果者,即彼族姓、色力、寿量、资具等果。言异熟果者,即彼自体应知。

  丑五、成办增上缘

  若田、粪水等,与诸苗稼,为成办增上缘。

  丑六、工业增上缘

  若彼彼工巧智,与彼彼世间工巧业处,为工业增上缘。

  壬三、明摄2 癸一、二因所摄2 子一、标差别2 丑一、能生因

  复次,是四缘中,因缘一种望所生法,为能[1]生因。

  丑二、方便因

  余三种缘望所生法,当知但为方便因。

  子二、释为缘

  是故彼彼诸行生方便缘现在前时,彼彼诸行种子便能生起彼彼诸行,是故诸行无有同时顿生起义。

  癸二、十因所摄

  当知依止如是四缘建立十因,如菩萨地等中已说。

  是四缘中等者:有寻有伺地说: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缘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陵本五卷十二页366)彼说依处有十五种,能为十因、四缘所依。今以四缘配属二因,谓能生因及方便因,当知义显十因相摄。能生因者,谓生起因。方便因者,谓所余因。亦如有寻有伺地说。

  庚三、会经说4 辛一、意缘无法义2 壬一、略释密意2 癸一、第一问答2 子一、问2 丑一、征说意

  问:如世尊言:过去诸行为缘生意,未来诸行为缘生意。过去、未来诸行非有,何故世尊宣说彼行为缘生意?

  丑二、举相违2 寅一、转征

  若意亦缘非有事境而得生者,云何不违微妙言说?

  寅二、引证

  如世尊言:由二种缘诸识得生。何等为二?谓眼及色,如是广说乃至意、法。

  子二、答

  答:由能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故佛世尊假说名法。是故说言:缘意及法,意识得生。

  由能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等者:诸五识身所行境界,如五识身相应地说。然彼作业,唯能了别自境所缘,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意识不尔,谓能了别自境所缘,复能了别自相、共相,复能了别去来今世。是名五识、意识作业差别。今约意识所缘共相及去来世,说能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由能执持假说名法,如下自释,能持有义、能持[2]无义,皆名法故。

  癸二、第二问答2 子一、问

  问:何因缘故,知佛世尊有是密意?

  子二、答2 丑一、释2 寅一、标摄

  答:由彼意识亦缘去来识为境界世现可得,非彼境识法处所摄。

  亦缘去来识为境界等者:此中识言,疑为事误。由下自说,意识缘去来事非有为境故。下说非彼境识,亦应准知。由彼意识了别去来今世,如前已说。今此唯取去来为论,非不了别现在。依此道理,而说亦言。此去来事缘以为境,一切世间现所得故,当知非不能生意识。然彼境事非法处摄,若尔,云何说彼能生意识?彼去来事虽非实有,然由意识分别彼相而得缘彼;即彼所缘,假立名法。由是说法能生意识,是即世尊所有密意。

  寅二、显说2 卯一、释法名

  又有性者,安立有义、能持有义;若无性者,安立无义、能持无义;故皆名法。

  卯二、辨缘义2 辰一、正显2 巳一、于有性义

  由彼意识,于有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

  巳二、于无性义

  于无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

  辰二、反成2 巳一、违自教过

  若于二种不由二义起了别者,不应说意缘一切义、取一切义。设作是说,便应违害自悉弹多。

  又有性者等者:谓若现在是实有事,是名有性。若于去来非实有事,是名无性。意识缘彼以为境界,是名为义。若缘有性诸事,安立彼相、能持彼相,是名安立有义、能持有义。若缘无性诸事,安立彼相、能持彼相,是名安立无义、能持无义。此有无义,皆名为法。有寻有伺地说:虽说一切有者,谓十二处;然于有法密意说有有相,于无法密意说有无相。所以者何?若有相法能持有相,若无相法能持无相;是故俱名为法,俱名为有。若异此者,诸修行者唯知于有,不知于无;应非无间观所知法,不应道理。(陵本六卷六页416)由是当知皆名法义。

  巳二、违正理过

  又不应言:如其所有,非有亦尔,是如理说。

  丑二、结

  是故意识,如去来事非实有相,缘彼为境。由此故知意识亦缘非有为境。

  又不应言如其所有等者:谓由意识缘有、缘无,堪能无间观所知法,是故当知,意识缘境如有非有,是如理说。若唯缘有不缘无者,此如理说便不应有。前难违教,此难违理,是故说别。

  壬二、广论道理2 癸一、标

  复有广大言论道理,由此证知有缘无识。

  癸二、释2 子一、举五道理2 丑一、辨5 寅一、施设无我道理

  谓如世尊微妙言说:若内、若外及二中间都无有我。此我无性,非有为摄、非无为摄,共相观识非不缘彼境界而转。此名第一言论道理。

  共相观识者:谓于若内、若外及二中间,一切法中,观无有我。此无我相,说名一切法共相。彼能观识,说名共相观识。

  寅二、施设假法道理

  又[3]于色香味触,如是如是生起变异所安立中,施设饮食、车乘、衣服、严具、室宅、军林等事。此饮食等,离色香等都无所有。此无有性,非有为摄、非无为摄,

  又于色香味触等者:外事所摄色香味触,从自种子所生,及由大种变异,彼所造色变异而转。即由如是如是生起变异和合生故,差别可得,依此建立饮食、车乘、衣服、严具、室宅、军林等事,当知是名假相有法,谓于众多诸和合法而建立故。

  自相观识非不缘彼境界而转。是名第二言论道理。

  自相观识等者:此中自相,谓彼色香味触诸实有法。由观此时,于有相法知为有性,亦于彼无相法知为无性,由是说言非不缘彼境界而转。

  寅三、施设邪见道理3 卯一、举邪见

  又拨一切都无所有邪见,谓无施、无爱[4]、亦无祠祀,广说如前。

  卯二、难所缘2 辰一、有性

  若施、爱[5]、祠等无性是有,即如是见应非邪见。何以故?彼如实见、如实说故。

  辰二、无性

  此若是无,诸邪见者缘此境界,识应不转。

  卯三、结道理

  是名第三言论道理。

  广说如前者:有寻有伺地中,广说诸邪见者所有差别,如彼应知。(陵本八卷十四页611)

  寅四、施设无常道理2 卯一、辨为缘2 辰一、显识转

  又诸行中,无常、无恒、无不变易。此诸行中,常、恒、不变无性,非有为摄、非无为摄,共相观识非不缘此境界而转。

  辰二、难不转2 巳一、逐难

  若缘此境识不转者,便于诸行常、恒、不变无性之中,不能如实智慧观察。若不观察,应不生厌;若不生厌,应不离欲;若不离欲,应无解脱;若无解脱,应无永尽究竟涅槃。

  巳二、出过

  若有此理,一切有情应皆究竟随逐杂染,无出离期。

  卯二、结道理

  是名第四言论道理。

  共相观识者:此中共相,谓一切行,由说一切行无常性相故。义如思所成地说。(陵本十六卷二页1369)

  寅五、施设随观道理

  又未来行尚无有生,何况有灭!然圣弟子于未来行,非不随观生灭而住。是名第五言论道理。

  于未来行非不随观生灭而住者:谓未来行虽未已生,不可分明取其相貌,然随种类亦可分别。故圣弟子于定心中,非不随观彼生灭相,即依现在行,起自心相,观察彼义故。

  丑二、结

  由此证有缘无意识。

  子二、指有所余

  复有所余如是种类言论道理,证成定有缘无之识,如应当知。

  复有所余如是种类言论道理等者:此如有寻有伺地说:世间取无之觉,若起不起,皆不应理,其义应知。(陵本六卷六页415)

  辛二、有过去业义2 壬一、举经问

  问:如世尊言:有过去业。若过去业体是无者,不应今时有一领纳有损害受,或复不应有一领纳无损害受。此何密意?

  壬二、释意答2 癸一、显相续

  答:过去生中净不净业已起、已灭,能感当来爱不爱果。此业种子摄受熏习,于行相续展转不断。世尊为显如是相续,是故说言有过去业。

  于行相续展转不断者:此中行言,谓异熟识。于异熟识彼种子体自类相续,乃至未已受果展转不断故。

  癸二、遮外论2 子一、标所为说

  又佛世尊观二义故,作如是说。

  子二、释意差别2 丑一、为遮不平等因论2 寅一、标遮意

  一、为遮止不平等因论者意故,显此道理。

  显此道理者:谓如前说有过去业密意道理应知。

  寅二、释彼论

  谓彼妄见从大自在、帝释、梵王、自性、丈夫及所余等,一切有情净不净转。

  丑二、为遮无因论2 寅一、标遮意

  二、为遮止一切无因论者意故,显此道理。

  寅二、释彼论

  谓彼妄见都无有因,一切有情净不净转。

  一切有情净不净转者:爱非爱果名净不净应知。

  辛三、有过未行义2 壬一、举经问

  问:如世尊言:有过去行,于彼行中,我具多闻圣弟子众无顾恋住;有未来行,于彼行中,我具多闻圣弟子众无希望住。此何密意?

  壬二、释意答2 癸一、显正理4 子一、标

  答:过去诸行,与果故有;未来诸行,摄因故有。

  子二、征

  所以者何?

  子三、释

  现在诸行三相所显。一、是过去果性故;二、是未来因性故;三、自相相续不断故。

  过去诸行与果故有等者:谓现在世自体种子已与果故,由是义说过去行有。若自体种未已与果,然现在世摄彼因故,由是义说未来行有。

  子四、结

  为显此理,故佛世尊说如是言。

  癸二、遮边执2 子一、标所为说

  又观二义,故作是说。

  子二、显执差别2 丑一、去来实有执2 寅一、标遮意

  一、为遮断于去来法实有执故,显此道理。

  寅二、释道理

  谓若去来诸行性相是实有者,不应由彼去来之性说言是有。

  丑二、拨无现在执2 寅一、标遮意

  二、为遮断拨无执故,显此道理。

  寅二、释彼执

  谓彼妄计:如去来世,现在亦尔,都无所有。

  谓若去来诸行性相是实有者等者:义显前说有过去行、有未来行,唯依现在诸行密意说有,非如去来实有论者执去来行是实有性。为遮彼执,故作是说。

  辛四、有三世界义2 壬一、举经问

  问:如世尊言:有过去界、有未来界、有现在界。此何密意?

  壬二、释意答2 癸一、显密意

  答:若已与果种子相续,名过去界;若未与果,当来种子相续,名未来界;若未与果,现在种子相续,名现在界。

  若已与果种子相续等者:谓若种子相续已与果故,即彼种子名过去界。若彼种子相续,当来得生,未与果故,即彼种子名未来界。若彼种子相续,现所随逐,未与果故,即彼种子名现在界。

  当知此中如是密意。

  癸二、显善巧

  若苾刍等于如是种子相续中而得善巧,名于彼彼一切法中证得无量种种自性诸界善巧。

  戊四、心不相应行等2 己一、释2 庚一、释诸假安立法4 辛一、不相应行2 壬一、生老住无常3 癸一、辨安立2 子一、总征

  复次,云何应知生、老、住、无常离色等蕴无别实有?

  子二、别释2 丑一、遮实有执2 寅一、理破2 卯一、举生3 辰一、约诸行辨2 巳一、遮未来生3 午一、标

  谓已遮未来诸行实有性,当知亦遮生实有性。

  午二、征

  所以者何?

  午三、释

  未来世生自无所有,云何能生所余诸行。

  巳二、遮现在生3 午一、标义

  亦非现在生能生现在诸行。

  未来世生自无所有等者:未来诸行非实非有,是故彼生亦无所有,云何能生现在诸行?又现在行虽有生相,然亦非彼能生诸行,以彼诸行各别有自种子为生因故。

  午二、释由

  由此生相有差别名,所谓诸行若生、若起、若现在性,离此差别,生之异相定不可得。

  午三、遮说3 未一、标

  诸聪慧者不应说言:即由现在令彼诸行成现在性。

  未二、征

  所以者何?

  未三、释

  若作是说:生生诸行。当知义显即现在性能成现在。

  所谓诸行若生若起等者:诸行有二,一、现行,二、种子。若现行生,是名为生。若种子生,是名为起。诸行生相唯现可得,非过未世,名现在性。此诸差别,唯于生相假安立名,离此假名无别实性。由现在行方有生相,由有生相名现在行,彼二异相不可得故。

  辰二、约种子辨

  又一切法各各别有自种子因,何须计有异生能生。

  辰三、约生相辨2 巳一、征义

  又此生相,为即诸行生耶?为是诸行生因耶?

  巳二、诘难2 午一、即诸行生

  若即诸行生者,计此生相能生诸行,由有生故,诸行得生,不应道理。

  午二、是行生因

  若是诸行生因者,诸行生时,于一一行便有二生,谓生能生,不应道理。

  于一一行便有二生等者:谓彼诸行自种能生及生能生,名有二生。然自种子能生诸行,何须计有异生能生,由是说言谓生能生,不应道理。

  卯二、例余

  如生,如是老、住、无常,由此道理如应当知。

  寅二、结成

  故知生等于诸行中假施设有。

  丑二、释安立名4 寅一、生

  由有因故,诸行非本。自相始起,说名为生。

  寅二、老

  后起诸行与前差别,说名为老。

  寅三、住

  即彼诸行生位暂停,说名为住。

  寅四、无常

  生剎那后诸行相尽,说名为灭,亦名无常。

  由有因故诸行非本者:谓彼诸行非无因生,是名有因。即由此义非自然有,说名非本。

  癸二、释异说2 子一、说三相别2 丑一、问

  问:若有为法,生、老、住、灭四有为相具足可得,何故世尊但说三种,一、生,二、灭,三、住异性?

  丑二、答2 寅一、总标

  答:由一切行三世所显故。

  寅二、别释3 卯一、生有为相

  从未来世本无而生,是故世尊由未来世,于有为法说生有为相。

  卯二、灭有为相

  彼既生已落谢过去,是故世尊由过去世,于有为法说灭有为相。

  卯三、住异有为相3 辰一、标

  现在世法二相所显,谓住及异。

  辰二、征

  所以者何?

  辰三、释

  唯现在时有住可得,前后变异亦唯现在。是故世尊由现在世,于有为法总说住、异为一有为相。

  唯现在时有住可得等者:住有为相唯生剎那随转,由是说言唯现在时有住可得。又即剎那相续生时,有转异相可得,由是说言前后变异亦唯现在。

  子二、观二相别2 丑一、问

  问:佛圣弟子应观有为具足三相,何故但说圣弟子众于诸蕴中随观生灭而住,不说随观住异性耶?

  丑二、答2 寅一、明建立

  答:生及住异俱生所显,是故二相合为一分,建立生品,即说随观一生相住;于第二分建立灭品,即说随观一灭相住。

  寅二、显无常2 卯一、明所为说2 辰一、标

  又若由此相起厌思惟,今于此中但说此相。

  辰二、释

  谓于诸行中观无常相,能起厌患、离欲、解脱,故但思惟无常性相。

  卯二、释所观相

  无常性相,本无今有、有已还无所显。本无今有,是名为生;有已还无,是名为灭。

  癸三、广差别4 子一、生差别2 丑一、标列

  复次,生差别有多种。谓剎那生、相续生、增长生、心差别生、不可爱生、可爱生、下劣生、处中生、胜妙生、有上生、无上生。

  丑二、随释8 寅一、剎那生

  此中诸行剎那剎那新新而起,名剎那生。

  寅二、相续生

  若具诸结、或不具结,从彼彼有情聚没,往彼彼有情聚诸蕴续生,名相续生。

  若具诸结或不具结等者:结即烦恼异名,此有九种。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六、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如是诸结或具不具,能和合苦,于界趣中流转而生。依此义故,名相续生。

  寅三、增长生

  若从婴孩童子等位,乃至往趣衰老等位,名增长生。

  寅四、心差别生2 卯一、释

  若缘彼彼境界,于彼彼昼夜、彼彼剎那、腊缚、牟呼栗多等位,数数迁谢,非一众多种种心起,或乐相应、或苦相应、或不苦不乐相应,或有贪心、或离贪心,广说乃至或善解脱心、或不善解脱心。

  卯二、结

  如是名为心差别生。

  寅五、非可爱生

  若那落迦、傍生、饿鬼苦趣中生,如是名为非可爱生。

  寅六、可爱生

  若于人天乐趣中生,名可爱生。

  寅七、下劣等生3 卯一、约三界辨3 辰一、下劣生

  若于下劣欲界中生,名下劣生。

  辰二、处中生

  若于处中色界中生,名处中生。

  辰三、胜妙生

  若于胜妙无色界生,名胜妙生。

  卯二、约入胎辨

  复有差别。谓最初入胎者,名下劣生;中二入胎者,名处中生;最后入胎者,名胜妙生。

  最初入胎等者:意地中说四种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初谓轮王,二谓独觉,三谓菩萨,四谓所余有情。(陵本二卷十九页173)当知此依四句分别,次第宣说。今于此中,由胜劣别说三种生故,与意地次第不同。此说最初,即彼第四,谓所余有情名下劣生。此说中二,即彼初二,谓轮王、独觉名处中生。此说最后,即彼第三,谓菩萨名胜妙生。

  卯三、约因果辨

  复有差别。谓染污法及染污果生,名下劣生;若诸善法及善果生,名胜妙生;除善不善果无记法,所余无记法生,名处中生。

  寅八、有上等生2 卯一、约界地辨2 辰一、有上生

  若依随[6]界生说,始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生,名有上生。

  辰二、无上生

  非想非非想处生,名无上生。

  卯二、约相续辨2 辰一、有上生

  若依随[7]续生剎那相续生说,除阿罗汉等最后终位所有诸蕴,余一切位所有行生,名有上生。

  辰二、无上生

  若阿罗汉等最后终位所有行生,名无上生。

  若依随续生剎那相续生说者:此中续生,谓彼苦蕴相续生起。剎那相续生,谓彼诸行剎那剎那新新而起。入无余依涅槃界时,此二生相灭不更生。今依此义,建立诸行生时二种差别,或名有上、或名无上,如文可知。

  子二、老差别2 丑一、释名差别2 寅一、标列

  复次,老差别当知亦有多种,所谓身老、心老、寿老、变坏老、自体转变老。

  寅二、随释5 卯一、身老

  此中衰变等乃至身坏,广说如经,是名身老。

  此中衰变等乃至身坏等者:缘起经说:发色衰变、皮肤缓皱、衰熟、损坏、身脊偻曲、黑黡间身、喘息奔急、形貌偻前、凭据杖策、惛昧、羸劣、损减、衰退、诸根耄熟、功用破坏、诸行朽故、其形腐败,是名为老。如是一切,显身老相。言身坏者,谓识离身。此位以前,皆身老摄。由此义故,说乃至言。

  卯二、心老

  若乐受相应心变,苦受相应心转;或善心变,染污心转;或于可爱事中希望心变,希望不果心转;是名心老。

  卯三、寿老

  若于彼彼昼夜、彼彼剎那、腊缚、牟呼栗多等位,数数迁谢,寿量损少,渐渐转减乃至都尽,是名寿[8]老。

  卯四、变坏老

  若诸富贵兴盛退失,无病色力充悦等变,名变坏老。

  卯五、自体转变老

  若从善趣增盛聚中自体没已,往于恶趣下劣聚中自体生起,名自体转变老。

  丑二、出其总缘

  复有一老为缘,能成如上所说一切种老,所谓诸行剎那剎那转异性老。

  无病色力充悦等变者:此中略显身变坏相。谓无病变坏,性多疾病故。色相变坏,黯黑出现,损容色故。火力变坏,谓彼衰减,无复势力受用欲尘故。充悦变坏,皮肤缓皱故。等言,等取依止变坏、须发变坏、威仪变坏、诸根变坏。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十卷三页733)

  子三、住差别2 丑一、标列

  复次,住差别当知亦有多种,谓剎那住、相续住、缘相续住、不散乱住、立轨范住。

  丑二、随释5 寅一、剎那住

  若已生诸行生时暂停,名剎那住。

  寅二、相续住

  若诸众生,于彼彼处彼彼自体,由彼彼食为依止故,乃至寿住;外器世间大劫量住;名相续住。

  寅三、缘相续住

  若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善、不善、无记法等,乃至各别缘现在前,尔所时住,是名缘相续住。

  寅四、不散乱住

  若诸定心由三摩地正起现前,名不散乱住。

  寅五、立轨范住

  若于彼彼异方、异域、国城、村逻、王都、王宫,若执理家、商贾、邑义诸大众中,古昔轨范建立随转,如是名为立轨范住。

  外器世间大劫量住者:意地中说: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陵本二卷六页129)此由有情所作成世间业,决定能引大劫量住,不增不减。坏业现前,方起火灾,能坏世间故。亦如意地中说。

  子四、无常差别2 丑一、辨相2 寅一、标列

  复次,无常差别当知亦有多种,谓坏灭无常、生起无常、变易无常、散坏无常、当有无常、现堕无常。

  寅二、随释6 卯一、坏灭无常

  若一切行生已寻灭,名坏灭无常。

  卯二、生起无常

  若一切行本无今有,名生起无常。

  卯三、变易无常

  若可爱诸行异相行起,名变易无常。

  卯四、散坏无常

  若不变坏可爱众具及增上位离散退失,名散坏无常。

  卯五、当有无常

  即四无常,在未来时,名当有无常。

  卯六、现堕无常

  即现在世正现前时,名现堕无常。

  若不变坏可爱众具等者:可爱众具或时离散,及增上位或时退失,是故说言散坏无常。此与坏灭无常、变易无常有别,是故宣说名不变坏。

  丑二、料简3 寅一、在家

  若受用欲尘多放逸者,但能思惟变易无常、散坏无常、现堕无常,广起悲叹愁愦忧悴,然于诸行不能厌离。

  寅二、外道

  若诸外道,即于如是诸无常性多起思惟,少能方便厌患、离欲,但于诸行一分厌离,不能究竟。

  少能方便厌患离欲等者:依世间道修习离欲,名少方便厌患、离欲。唯于下地修过患想,名于诸行一分厌离。不能修涅槃道,于断界、离欲界、灭界观见最胜寂静功德,修习断想、离欲想、灭想,由是说言不能究竟。

  寅三、圣弟子

  若圣弟子圆满思惟诸无常性,于一切行究竟厌患乃至解脱。

  究竟厌患乃至解脱者:谓由智增上力,于诸行中起厌;由习厌故,得离欲;由习离欲故,得解脱。云何厌?谓有对治现前故,起厌逆想,令诸烦恼不复现行。云何离欲?谓由修习厌心故,虽于对治不作意思惟,然于一切染爱事境贪不现行,此由伏断增上力故。云何解脱?谓即于此伏断对治多修习故,永拔随眠。义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五卷十一页6450)此应准知。

  壬二、得获成就等2 癸一、释差别13 子一、得获成就2 丑一、征

  复次,云何得获成就?

  丑二、释2 寅一、略二种2 卯一、约增盛因辨2 辰一、显自

  谓若略说,生缘摄受增盛之因,说名为得。

  生缘摄受增盛之因者:谓自种子,若为生缘之所摄受,势力增盛,望所生法近能当生,是名生缘摄受增盛之因。

  由此道理,当知得是假有。

  辰二、斥他3 巳一、征

  若言得是实有,此为是诸行生因?为是诸法不离散因?

  巳二、难2 午一、辨2 未一、诸行生因难

  若是诸行生因者,若从先来未得生[9]法,此既无有,生因之得应常不生,由此亦应毕竟不得。

  若从先来未得生法等者:此中义显,诸异生位从无始来,无漏圣道未曾现行,名从先来未得生法。若许得是诸行生因,此无漏道虽具彼种,既无生因之得,应常不生。常不生故,应不能得预流学果,由此故说亦应毕竟不得。

  未二、不离散因难

  若是诸法不离散因者,一切善、不善、无记法,得既俱有,彼虽相违应顿现行。

  午二、结

  是故二种俱不应理。

  一切善不善无记法等者:彼彼诸行生方便缘现在前时,彼彼诸行种子,便能生起彼彼诸行,是故诸行无有同时顿生起义,如前已说。若言得是诸法不离散因,即彼诸法善不善等虽互相违,应于一时顿生现行,以许彼得俱实有故。

  巳三、释2 午一、生因

  又生因者,所谓各别缘所摄受诸法自种。

  午二、离散因

  离散[10]因者,谓由余缘现在前故,余缘离散。

  卯二、约自在缘辨2 辰一、标假立

  若于引发缘中,势力自在,假立为得。

  辰二、释自在

  以此自在为依止故,所有士夫补特伽罗,虽彼彼法已起、已灭,若欲希彼复现在前,便能速疾引发诸缘,令得生起,是故亦说此名为得。

  若于引发缘中等者:谓于加行所生善法,及于一分无记法中,能随顺彼,令彼种子展转增盛自在现前,依此施设名引发缘。此即义显自在成就,如下自说。

  寅二、广三种2 卯一、标列

  当知此得略有三种。一、种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

  卯二、随释3 辰一、种子成就3 巳一、标

  若所有染污法、诸无记法、生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现行者,彼诸种子若未为奢摩他之所损伏,若未为圣道之所永害,若不为邪见损伏诸善如断善根者,如是名为种子成就。

  巳二、征

  所以者何?

  巳三、释

  乃至此种子未被损伏、未被永害,尔时彼染污等法,若现行、若不现行,皆说名成就故。

  辰二、自在成就

  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无记法,生缘所摄受增盛因种子,名自在成就。

  辰三、现行成就

  若现在诸法自相现前转,名现行成就。

  若所有染污法等者:诸烦恼法,说名染污。异熟生法,说名无记。无贪瞋痴,名生得善。如是诸法与身俱生,不由功用任运现行。若彼种子未被损伏、未被永害,尔时名为种子成就。言未为奢摩他之所损伏者,谓于诸染污法种子,未由世间道,离欲界欲、或离色界欲故。言未为圣道之所永害者,谓于一切法种子,未由出世道,离欲界欲,乃至具得离三界欲故。又圣弟子,未入无余依涅槃界时,所有一切善及无记诸法种子未被损害故。言不为邪见损伏诸善如断善根者,谓于生得善法种子。意地中说:现行善根相违相续,名断善根。(陵本一卷十三页63)由是当知,彼种亦被损伏,非是永害。

  子二、命根2 丑一、征

  复次,云何命根?

  丑二、释2 寅一、标安立

  谓由先业,于彼彼处所生自体所有住时限量势分,说名为寿、生气、命根。

  谓由先业等者:先所作业所熏习种,随应能生三界、五趣随一自体,复能任持自体,经多时住、或少时住。如是住时限量时分,说名为寿,亦名生气、亦名命根。

  寅二、释差别2 卯一、标列

  此复多种差别。谓定、不定、随转、不随转、若少、若多、若有边际、若无边际、若自势力转、若非自势力转。

  卯二、随释5 辰一、定不定别2 巳一、寿量决定

  除赡部洲人寿分量,所余生处寿量决定。

  巳二、寿量不定

  此赡部洲,或时寿命广无有量,或时短促,寿量不定。

  辰二、随转不随转别2 巳一、随转

  北拘卢洲人寿量随转,如决定量毕竟随转,无中夭故。

  巳二、不随转

  余一切处名不随转。

  辰三、若少若多别2 巳一、少寿2 午一、赡部洲人一分

  赡部洲人十岁时寿,名为少寿。

  午二、傍生一分3 未一、标

  傍生一分,亦名少寿。

  未二、征

  所以者何?

  未三、释

  一分傍生,或一日夜寿量可得;或有一分若二、若三,乃至极多十日十夜寿量可得。

  巳二、多寿

  非想非非想处受生有情,名为多寿,经于八万大劫数故。

  辰四、有无边际别2 巳一、有边际2 午一、阿罗汉等

  阿罗汉等,名有边际寿。

  午二、诸有学等

  若诸有学于现法中定般涅槃,若诸异生住最后有,亦名有边际寿。

  巳二、无边际

  当知所余,寿无边际。

  辰五、自非自势力转2 巳一、自势力转

  若阿罗汉等、若诸如来、若诸菩萨,于寿行中延促自在,所有命根,名自势力转。

  巳二、非自势力转

  当知所余,名非自势力转。

  若诸异生住最后有者:此最后有,谓能趣入正性离生。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一卷十七页1870)从是以后,证预流果,极七返有,是故亦名有边际寿。

  子三、众同分2 丑一、征

  复次,云何众同分?

  丑二、释2 寅一、标安立

  谓若略说,于彼彼处受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类、位、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是名众同分,亦名有情同分。

  寅二、释随一6 卯一、同界

  此中或有有情,由界同分说名同分。谓同生一界。

  卯二、同趣

  或有有情,由趣同分说名同分。谓同生一趣。

  卯三、同生

  或有有情,由生同分说名同分。谓同生一生。

  卯四、同类

  或有有情,由类同分说名同分。谓同一种类。

  卯五、同分位等

  或有有情,由分位、体性、容色、形貌、音声、覆蔽、养命同分说名同分。

  由分位体性等者:受用苦乐有多差别,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四卷六页280)是名分位。所得自体有四差别,谓由自害,不由他害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五卷七页344)是名体性。屋宇衣服,是名覆蔽。饮食工巧,是名养命。余文易知。

  卯六、同过失功德2 辰一、标

  或有有情,由过失、功德同分说名同分。

  辰二、释

  如杀生者望杀生者,广说乃至诸邪见者望邪见者;离杀生者望离杀生者,乃至正见者望正见者;从预流者乃至阿罗汉、独觉望预流等,菩萨望菩萨,如来望如来;如是更互说名同分。

  子四、异生性2 丑一、征

  复次,云何异生性?

  丑二、释2 寅一、明建立

  谓三界见所断法种子唯未永害量,名异生性。

  三界见所断法种子等者:萨迦耶等五见,及依诸见起贪、瞋、慢,若相应无明,若于诸谛不共无明,于谛疑等,及往一切恶趣业等,是名见道所断法。如决择思所成地中说。(陵本六十六卷十八页5307)如是三界诸法种子,乃至未为圣道之所永害,于此分位建立名异生性。

  寅二、辨差别

  此复略有四种。一、无般涅槃法种姓所摄,二、声闻种姓之所随逐,三、独觉种姓之所随逐,四、如来种姓之所随逐。

  子五、和合2 丑一、征

  复次,云何和合?

  丑二、释2 寅一、明建立

  谓能生彼彼诸法诸因、诸缘,总略为一,说名和合,即此亦名同事因。

  寅二、辨差别6 卯一、领受和合

  又此差别者,或有领受和合,谓六处缘触,或色等缘、或作意等缘,或触缘受。

  或有领受和合等者:此中触为受因,受是自性,故此二种,俱名领受触。以眼等六处为缘,或以色等六境为缘,或作意等遍行心所为缘,方可得生。又受即以触为其缘,是名领受和合。

  卯二、引生后有和合

  或有引生后有和合,谓无明缘行等,受缘爱,爱缘取,广说乃至生缘老死。

  卯三、六处住和合

  或有六处住和合,谓四食及命根。

  卯四、工巧处成办和合

  或有工巧处成办和合,谓工巧智及彼相应业具、士夫作用。

  卯五、清净和合

  或有清净和合,谓十二种无杂集会,即自他圆满等。

  或有清净和合等者:此中清净,谓涅槃法。彼和合缘,谓自及他二种圆满。二圆满中各复有五,别开为十,如是总别二种、十种,合说名十二种无杂集会。由是释言,谓自他圆满等,等取自圆满中,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阙,胜处净信,离诸业障五差别相;及他圆满中,诸佛出世,说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随转,他所哀愍五差别相应知。如声闻地别释其相。(陵本二十一卷四页1823)

  卯六、世俗和合

  又有世俗和合,谓诸有情依等意乐增上力故,互不相违,无诤无讼,亦不乖离。

  谓诸有情依等意乐等者:同一意乐,名等意乐。谓如苾刍具六和敬,易可共住。以此为依,远离贪等所有扰恼,名不相违。和合方便共为一事,名无诤讼。和同水乳一趣性故,名不乖离。

  子六、名句文身3 丑一、明建立3 寅一、名身

  复次,云何名身?谓依诸法自性施设、自相施设。由遍分别,为随言说,唯建立想,是谓名身。

  寅二、句身

  云何句身?谓即依彼自相施设、所有诸法差别施设,建立功德、过失、杂染、清净、戏论,是谓句身。

  寅三、文身

  云何文身?谓名身、句身所依止性所有字身,是谓文身。

  谓依诸法自性施设等者:此中诸法,通说假实,依彼一一施设自性、自相。由是当知,诸法性相非定有无,唯为随起言说,想所分别而建立故。此建立想是名之因,依此差别,假立名身。如说诸法略有三相,谓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三性亦尔,是故得知诸法性相非定有无。

  丑二、显业用2 寅一、略标

  又于一切所知所诠事中,极略相是文,若中是名,若广是句。

  寅二、别释3 卯一、文

  若唯依文,但可了达音韵而已,不能了达所有事义。

  卯二、名

  若依止名,便能了达彼彼诸法自性、自相,亦能了达所有音韵,不能了达所简择法深广差别。

  卯三、句

  若依止句,当知一切皆能了达。

  丑三、辨依处

  又此名句文身,当知依五明处分别建立。所谓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世间工巧事业处明。

  子七、流转2 丑一、征

  复次,云何流转?

  丑二、释2 寅一、明建立

  谓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是谓流转。

  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者:此中诸行通说种现,或说自类为其因果,或复更互为其因果。下说差别,如应当知。

  寅二、辨差别2 卯一、略标

  又此流转差别多种。

  卯二、列释6 辰一、约种现辨3 巳一、种子流转

  或有种子流转,谓有种子不现前诸法。

  或有种子流转等者:此说种子自类相续应知。

  巳二、自在势力流转

  或有自在势力流转,谓被损种子现行诸法。

  或有自在势力流转等者:此说现行自类相续应知。由奢摩他损伏染污诸法种子,而得自在,是名被损种子现行诸法。

  巳三、种果流转

  或有种果流转,谓有种子,种不被损现行诸法。

  或有种果流转等者:此说种果更互相续应知。

  辰二、约名色辨2 巳一、名流流转

  或有名流流转,谓四非色蕴。

  巳二、色流流转

  或有色流流转,谓诸内外十有色处及与法处所摄诸色。

  辰三、约三界辨3 巳一、欲界流流转

  又有欲界流流转,谓欲缠诸行。

  巳二、色界流流转

  又有色界流流转,谓色缠诸行。

  巳三、无色界流流转

  又有无色流流转,谓无色缠诸行。

  辰四、约三受辨2 巳一、举乐流流转

  又有乐流流转,谓乐受及彼所依处。

  乐受及彼所依处者:乐品所摄诸根、境界及触,是名彼所依处。

  巳二、例苦流流转等

  如是苦流流转、不苦不乐流流转,当知亦尔。

  辰五、约三性辨3 巳一、善流流转

  又有善流流转,谓诸善行。

  巳二、不善流流转

  又有不善流流转,谓诸不善行。

  巳三、无记流流转

  又有无记流流转,谓诸无记行。

  辰六、约顺逆缘起辨2 巳一、顺流流转

  又有顺流流转,谓顺缘起。

  巳二、逆流流转

  又有逆流流转,谓逆缘起。

  子八、定异2 丑一、征

  复次,云何定异?

  丑二、释2 寅一、明建立

  谓无始时来种种因果决定差别无杂乱性,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尔。

  无始时来种种因果等者:因能感果,果酬前因,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从无始来,种种差别决定无乱。非如来作,亦非余作,是故说言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尔。

  寅二、辨差别2 卯一、略标

  又此定异差别多种。

  卯二、列释5 辰一、流转还灭定异

  或有流转、还灭定异,谓顺逆缘起。

  辰二、一切法定异

  或有一切法定异,谓一切法十二处摄,无过无增。

  辰三、领受定异

  或有领受定异,谓一切受三受所摄,无过无增。

  辰四、住定异

  或有住定异,谓一切内分乃至寿量,一切外分经大劫住。

  辰五、形量定异

  或有形量定异,谓诸有情于彼彼有色生处,所受生身、形量决定,及诸外分四大洲等形量决定。

  子九、相应2 丑一、征

  复次,云何相应?

  丑二、释2 寅一、明建立

  谓彼彼诸法为等言说、为等建立、为等开解诸胜方便,是谓相应。

  云何相应等者:此中相应,谓诸法义相符不散,由是能为善说诸胜方便。遍于一切能正记别,名等言说。遍于一切能正安立,名等建立。遍于一切能正开示,名等开解。如是差别,皆善说摄。

  寅二、辨差别3 卯一、标

  又此相应差别分别有四道理。

  卯二、列

  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因成道理、法尔道理。

  卯三、指

  此诸道理,当知如声闻地等已广分别。

  子十、势速2 丑一、征

  复次,云何势速?

  丑二、释2 寅一、明建立

  谓诸行生灭相应速运转性,是谓势速。

  寅二、辨差别2 卯一、略标

  又此势速差别多种。

  卯二、列释9 辰一、流转势速

  或有诸行流转势速,谓诸行生灭性。

  辰二、地行势速

  或有地行有情轻健势速,谓人、象、马等。

  辰三、空行势速

  或有空行有情势速,谓诸飞禽、空行药叉及诸天等。

  辰四、言音势速

  或有言音势速,谓词韵捷利。

  辰五、流润势速

  或有流润势速,谓江河等迅速流注。

  辰六、烧然势速

  或有烧然势速,谓火焚燎,猛焰飙转。

  辰七、引发势速

  或有引发势速,谓放箭、转丸等。

  辰八、智慧势速

  或有智慧势速,谓修观者简择所知迅速慧性。

  辰九、神通势速

  或有神通势速,谓大神通者所有运身意势等速疾神通。

  子十一、次第2 丑一、征

  复次,云何次第?

  丑二、释2 寅一、明建立

  谓于各别行相续中,前后次第一一随转,是谓次第。

  寅二、辨差别2 卯一、略标

  又此次第差别多种。

  卯二、列释7 辰一、流转次第

  或有流转次第,谓无明缘行,广说乃至生缘老死。

  辰二、还灭次第

  或有还灭次第,谓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

  辰三、在家出家行住次第2 巳一、标

  或有在家、出家行住次第。

  巳二、释2 午一、在家

  谓陵旦而起,澡饰其身,被带衣服,修营事业,调畅沐浴,涂饰香鬘,习近食饮,方乃寝息,是在家者行住次第。

  午二、出家2 未一、于所作

  若整衣服,为乞食故入聚落等巡次而行,受如法食,还出安坐,食讫澡手,荡钵,洗足,入空闲室读诵经典,如理思惟。昼则宴坐、经行,净修其心,断灭诸障;

  断灭诸障者:此中诸障,谓贪欲等五盖现行,此与悎寤瑜伽能为障故。声闻地说: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其义应知。

  至夜中分,少当寝息;于夜后分,速复还起,整服治身,归所习业。是出家者行住次第。

  归所习业者:谓夜后分速疾悎寤,还复修习悎寤瑜伽故。

  未二、于共住

  或入僧中,随其长幼修和敬业,敷设床座,次第受筹,分其卧具、处所、利养及营事业。

  辰四、增长次第

  或有增长次第,谓婴孩、童子等八位次第生起。

  婴孩童子等八位者:此中八位,如意地说。谓处胎位、出生位、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陵本二卷十九页171)此应准知。

  辰五、现观次第

  或有现观次第,谓于苦等四圣谛中次第现观。

  辰六、入定次第

  或有入定次第,谓次第入九次第定。

  辰七、修学次第

  或有修学次第,谓增上戒学为依,次生增上心学;增上心学为依,后生增上慧学。

  子十二、时2 丑一、征

  复次,云何时?

  丑二、释2 寅一、明建立

  谓由日轮出没增上力故,安立显示时节差别;又由诸行生灭增上力故,安立显示世位差别;总说名时。

  寅二、辨差别

  此时差别复有多种。谓时、年、月、半月、昼夜、剎那、腊缚、牟呼栗多等位,及与过去、未来、现在。

  子十三、数2 丑一、征

  复次,云何数?

  丑二、释3 寅一、明建立

  谓安立显示各别事物计算数量差别,是名为数。

  寅二、辨差别

  此数差别复有多种。谓一数、二数,从此已去皆名多数。

  寅三、显边际

  又数边际名阿僧企耶,自此已去,一切算数所不能转,是故数之边际名不可数。

  癸二、广种子2 子一、征

  复次,种子云何?

  子二、释4 丑一、出体性4 寅一、简非

  非析诸行别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

  亦非余处者:谓彼种子唯依诸行而假安立,非离诸行别有实物故。

  寅二、显正2 卯一、出异名

  然即诸行如是种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

  卯二、显无杂4 辰一、标

  当知此中,果与种子不相杂乱。

  辰二、征

  何以故?

  辰三、释2 巳一、约所望辨

  若望过去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来诸行,即此名种子。

  巳二、约分位辨

  如是若时望彼名为种子,非于尔时即名为果;若时望彼名果,非于尔时即名种子。

  辰四、结

  是故当知种子与果不相杂乱。

  寅三、引喻

  譬如谷、麦等物,所有芽、茎、叶等种子,于彼物中磨捣分析,求异种子了不可得,亦非余处。然诸大种如是种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即谷、麦等物能为彼缘,令彼得生,说名种子。

  寅四、合结

  当知此中道理亦尔。

  然即诸行如是种性等者:诸有情类,或般涅槃、不般涅槃,当知此由诸行无障、有障差别建立,义如下说,是名诸行如是种性。涅槃种性有三种别,依此建立三乘圣道差别。不般涅槃法者,随所作业,亦有三界、五趣生果差别,是名诸行如是等生。诸行种子依止安住异熟识中,是名诸行如是安布。即由诸行如是种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谓若为因,能生诸行,义名种子。若彼种子为行所生,即由是义转名为果故。

  丑二、辨损伏2 寅一、问

  问:前已说损伏染法种子,善法种子损伏云何?

  寅二、答4 卯一、初损伏

  答:若常殷重习善相违诸染污法,是初损伏。

  卯二、第二损伏

  若执取邪见、多习邪见如诸外道,是第二损伏。

  卯三、第三损伏

  若多修习邪见诽谤,如断善根者,是第三损伏。

  卯四、第四损伏

  若能永害染法种子,如前已说,是第四损伏。

  如前已说是第四损伏者:谓如前说:若圣弟子将入无余依涅槃界时,所有一切善及无记诸法种子皆被损害,乃至广说应知。(陵本五十一卷十八页4131)

  丑三、辨差别2 寅一、标列

  复次,若略说一切种子,当知有九种。一、已与果,二、未与果,三、果正现前,四、果不现前,五、软品,六、中品,七、上品,八、被损伏,九、不被损伏。

  寅二、随释3 卯一、已未与果等

  若已与果,此名果正现前;若果正现前,此名已与果。若未与果,此名果不现前;若果不现前,此名未与果。

  卯二、软中上品

  若住本性,名软品;若修、若练善不善法未到究竟,名中品;若修、若练已到究竟,名上品。

  卯三、损及不损

  损及不损,如前应知。

  丑四、明安立3 寅一、标说

  复次,我当略说安立种子。

  寅二、征起

  云何略说安立种子?

  寅三、释义2 卯一、略辨相4 辰一、出体性

  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遍计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

  辰二、辨假实

  然此习气是实物有、是世俗有。

  辰三、明异一

  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犹如真如。

  辰四、显异名

  即此亦名遍行麤重。

  然此习气是实物有等者:依他起摄,故是实有。性杂染故,是世俗有。此与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若定说异,应离诸行余处别有;若定不异,应无能生所生差别。然皆不尔。犹如真如,为有为灭之所显故,与有为法其相异故,不可与彼诸法定说异不异相。此中道理,应知亦尔。又此习气是行苦性,遍行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是故亦名遍行粗重。

  卯二、释妨难2 辰一、遍行粗重难2 巳一、问

  问:若此习气摄一切种子,复名遍行粗重者,诸出世间法从何种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种子为种子生,不应道理。

  巳二、答

  答: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

  诸出世间法等者:摄大乘论说:又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摄大乘论一卷十四页31,136c)此说真如所缘缘义,当知即彼正闻熏习。此能对治阿赖耶识,故说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相相违故。

  辰二、建立补特伽罗难2 巳一、问

  问:若非习气积集种子所生者,何因缘故,建立三种般涅槃法种性差别补特伽罗,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缘缘故。

  巳二、答2 午一、释差别3 未一、总标

  答:由有障、无障差别故。

  未二、别辨2 申一、约有无二障种辨2 酉一、有障

  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者,建立为不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

  酉二、无障

  若不尔者,建立为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

  申二、约有无智障种辨2 酉一、有障

  若有毕竟所知障种子布在所依,非烦恼障种子者,于彼一分建立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一分建立独觉种性补特伽罗。

  酉二、无障

  若不尔者,建立如来种性补特伽罗。

  未三、结正

  是故无过。

  午二、显随转2 未一、出转依

  若出世间诸法生已,即便随转,当知由转依力所任持故。

  未二、释彼相

  然此转依与阿赖耶识互相违反,对治阿赖耶识,名无漏界,离诸戏论。

  由转依力所任持故等者:前说:由缘真如境智修习、多修习故,而得转依。转依无间,当言已断阿赖耶识。由此断故,当言已断一切杂染。当知转依,由相违故,能永对治阿赖耶识。(陵本五十一卷十页4095)此中道理,准彼应知。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五十二

  --------------------------------------------------------------------------------

  [1] 「為能」,大正、陵本作「能為」。

  [2] 「持」,披尋記原作「執」。下原文作「持」。

  [3] 「又」,陵本作「及」。

  [4] 「愛」,陵本作「受」,披尋記亦作「受」。(卷七原文為:「無布施、無愛養、無祠祀」)。

  [5] 「愛」,陵本作「受」,披尋記亦作「受」。(卷七原文為:「無布施、無愛養、無祠祀」)。

  [6] 「隨」,大正作「墮」。

  [7] 「隨」,大正作「墮」。

  [8] 「壽」,大正作「盡」。

  [9] 「生」,大正作「此」。

  [10] 「離散」,大正作「不離散」。

----------------------------------------------------------------------------------------------------------------

更多韩清净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三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五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四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六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七

 

后五篇文章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一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九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八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