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教育的真谛在心灵的成长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教育的真谛在心灵的成长

   目前我们的教育是偏颇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不管是老师、家长、学生还是政府,焦点都放在教育的表相上,完全以考试成绩的优劣,或取得文凭证照与否,来断定该生学得好不好;没人检查他的能力是否提升了?他的内心是否更成熟了?

  最近,听说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父母非常重视他的教育,所以什么都让他去补、去学,已经有小学五年级的程度。他的父母是如何观察他的程度?就是透过各种考试,他都及格、通过了。有人看过这个孩子的考题,觉得很深,但他都会作答;但是如果进一步问他题目、答案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却完全不懂,只会考试作答。那些问题以小学二年级的程度是不应该懂的,而且也确实根本不懂,但他却会作出正确的答案。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怪事?就是因为我们所有的教育检查点,全都放在教育的表相上,没人检查孩子的内心、能力是否提升了。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就会变成考试的机器,不论题目多难,家长、老师、补习班都有办法让这些孩子能够通过。但是通过就代表他们受到教育吗?我们的教育究竟在教导孩子什么?当这些孩子长大了,所有的考试都通过了,他们就有能力了吗?如果现实环境的考题改变了,他们还有能力回答吗?一定没有!这样的教育,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我们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到底在做什么?想一想实在很恐怖!教育的发展如此偏颇,再不调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化太向外驰求,太注重表相,把表相当作一切的基础,事实不是这样!这些分数、考题、证照全部都是外貌,为什么不把这些和每一个人内心的能力及内容关连起来呢?为什么要忽视心灵层次的东西呢?佛法已经觉得我们的识心都不够好了,应该要追求菩提心;教育界却连识心都不要了,只要表相。要知道这些表相是六尘,是纯粹的被知,都是被动的,没有主动权。我们把教育完全放在没有主动权的表相上,所教育出来的人懂得主动吗?会有主动的智慧吗?——教育偏颇到这种程度,实在很糟糕!

  圆觉宗常鼓励大家以境验心,你的境跟你的心是相关的,你的心主导你的境。虽然被你看到的是外面的境界,但是你可以用外境来对照你的心,就能知道怎么样可以让你的心越来越进步、能力越来越好、智慧越来越高、越来越会解决问题。——像这样,能让你的心灵成长,才是教育的真谛。

  教育绝对不只是一堆分数或一迭文凭,那是死的东西,一点主动的力量都没有,更不要讲有什么愿力了。现在的教育,把小孩都变成废物,实在太可怕了。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外面的境界才有价值,内心是没有价值的,应该是从唯物论出来的。

  看到社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偏差,我只能告诉各位:对你们的儿女、学生好心一点,不要助纣为虐。当然,如果我们学会「以境验心」,有了这个能力,即使教育体系已经变成这样,我们仍然可以走自己的路,避免伤害发生。(摘录整理自2003年1月5日连线法会)

 
 
 
前五篇文章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检验修行的指标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如何看待YIN欲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从希特勒警惕偏见的可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体现世尊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投资报酬率最高的修行

 

后五篇文章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了解自己才能成熟我相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修行把心量变大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法与儒家文化的比较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30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9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