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十二缘起探究(宽通) |
 
十二缘起探究(宽通)
编辑:宽通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佛在菩提树下彻证了宇宙人生缘起的法则后,观察到六道众生都离不开十二因缘,正如轮回的本性一样,轮转不息,无始无终。学佛修行的根本在于生死轮回的解脱,而要解脱生死轮回,就先要明白轮回之因。只有断除产生痛苦与死亡的原因,才能根绝轮回锁链的束缚。本文阐释了十二缘起的名义,诸家对十二缘起的别说,从流转还灭二门揭示了世间有情生命的成立持续与出世间的清净寂灭,从而使欲求出离者明了人生的真谛,找到解脱的方法。? 关键词:十二缘起 三细六粗 阿赖耶识?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世界的形成,人类的由来,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有着种种的主张和见解。就中国的儒道二家来说,儒家主张:“无极”生“太虚”,“太虚”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出宇宙万物。道家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儒道二家的观点来看,都以为天地之间是浑浑沌沌的一个“元气”,到了清浊既分之后,就有了天地阴阳。因为阴阳二气的和合,才生出人来,之后渐渐生出万物。而欧美的古代学者,研究万有的本原(第一因),或说是“水”,或说是“火”,或说是“气”,或认为是“原子”、“电子”等,还有的主张有创造世界的主人。又,在释尊未出世以前的印度,有许多外道,他们也谈到因缘。如计二十五谛从冥谛生,计六句和合生等,或谓自在梵天等生,或谓微尘宿作(定命论)等生。还有一类人,找不到世间所以生灭的因果关系,就以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无因的、偶然的。 ?纵观以上种种说法,不论是古代的印度诸教,抑或欧美的学者,还是中国的儒道二教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教派,对人生宇宙之谜始终无法揭开。因此只有猜测这个人生世界是宿命,是神造,是无因无缘等。以上所计,虽多不同,但以佛教的眼光来看,他们所讲的因缘都不正确,皆不能具体彻底地解决问题的根本,佛法称之为邪因、无因、非因、计因。因为他们不知三界,唯是我们心的造作,从痴有爱,流转无极,由迷正因缘故,异计纷然。之所以有如是的见解,是由于他们执定万物有实在的本体,有实在本体的万物就有原始,有原始就有终结。所以各种宗教家,各种哲学家,没有一个不是拼命地要说明这些万物的本原。但是,万物的本原,归根结底还是说不明白的。? 而三千年以前的佛陀,对于宇宙万有的生成,是以“缘起”二字解答的,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佛教认为一切法本无自体,只是因为众缘积聚和合而生的影相而已。由于一切法没有自体,则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悉成立于相依相资的依存关系上,离了这个相依相资的依存关系,宇宙界既没有独立存在的神我为他的主宰,生命界也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我为它的灵体。所以,佛说法以缘起为中心,一切法都是缘起的,也都没有一定的坚固的实在性,只是随缘的变动罢了。? “缘起说”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佛教阐释宇宙万法如何生起、形成及灭亡的重要教理,更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特质所在。因此在佛教的各种理论和各个宗派中,无不以“缘起说”作为自己的全部宇宙观和宗教实践的理论基础。佛教认为,若要彻底摆脱生命的烦恼与痛苦,首先必须对缘起理论有正确的认识。然而,佛教大小乘有许多不同的宗派,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分化,争论之所以产生,完全是由于对缘起的看法不同,因此,这些宗派也都有他们各自的宇宙人生缘起的观念。综合这些宗派的缘起思想,共有五种: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及密宗的六大缘起(地、水、火、风、空、识)。这五种缘起说,是佛教探求宇宙现象的起因最基本的方法。尽管对缘起的解说不同,而确定缘起为释尊所觉证的真理则无异议。?“缘起说”虽说是涉及现象界全体的法则,但专以有情的生命活动,特别以生命成立持续的法则为中心而建立的,盖缘起观最紧要者,即十二因缘。? 二、缘起的诸多名义 流转三界众生皆苦,千苦万苦,总在生死。佛陀成道,悟得有情之流转生死。皆由无明为缘,造业受果而轮转不息。观其循环的因果关系,不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缘起又名十二缘生、十二因缘、十二有支、十二重城、十二轮等。?缘起偏重因义,如《俱舍论》卷九说:“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若依大乘义,即无明等一一支各各别法,依自种子为因生起自法现行,说名缘起。《瑜伽师地论》第十卷以五义释缘起:“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复次,依托众缘速谢灭已,还和合生,故名缘起。复次,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有得生起,故名缘起。复次,速速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复次,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故名缘起。如世尊言,我已觉悟,正起宣说,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 缘生偏重果法,如前《俱舍论》说“诸支果分,说缘已生。”若依大乘义,即前前支为缘生起后后支,由无明现行生故生起行支现行,乃至生支现行为缘生起老死,前支为缘生起后支,说名缘生。《瑜伽师地论》第五十六卷说:“云何名缘生法?谓无主宰,无有作者,无有受者,无自作用,不得自在,从因而生,托众缘转,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唯法所显,唯法能润,唯法所润,堕在相续,如是等相,名缘生法。”? 因缘者,因是亲因,如种子;缘是助缘,如水肥。单因不生,孤缘不长,因缘和合,自然结果。此十二支,展转感果为因,互相藉由为缘,故称十二因缘。?? 有即三有,支是支分,无明等十二法,是有情流转三有的支分,故名有支。也就是把生死问题,分为十二个范畴来说明。?十二重城,意谓生命被三世的缘起重重地包围着,不易突破它的封锁线,就如围在长狱一样。《五句章句经》曰:“一切众生长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重(三界)棘篱篱之。”? 十二轮,即以展转无穷的车轮,喻生死轮回不停之意。《辅行三·三》曰:“十二轮者,大缨络文,展转不穷,犹如车轮。”? 总起来说,缘起、缘生、因缘、有支、十二重城、十二轮等名义,皆是显示无我:缘起显无我理,缘生显无我相,因缘、有支等兼显无我理和无我相。所以,佛陀说十二缘起的道理,主要就是显示有情的流转生死,并没有主宰、自在、固实的我体和外道所计的作者、受者;唯是烦恼、业行、苦果的相依循环的因缘而已。如世尊在《缘起经》里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纯大苦蕴聚。”正因为无我,我们才会去受轮回报应。如果有我,我们就能主宰自己,不去受轮回报应。《成唯识论》说:“实我既无变异,犹如虚空,如何可能造业受果?……?实我既无生灭,如何可说生死轮回?”虽然无我,“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无断,造业受果。……有情类身心相续,烦恼业力,轮回诸趣。”? 三、各缘起支释义 据经典解释,十二因缘大意如下:?一、无明支。此是根本烦恼之一,以迷暗为性;谓无始以来,一念不觉,于诸四谛,善恶业果等事理,愚迷暗昧,不能如实了知,于所知真实能为覆障,故曰无明。粗分有二:(1)根本无明,乃菩萨所断;(2)枝末无明,为凡夫所修。枝末无明又分为二:A迷理无明,即是见惑。身见、边见等种种邪见,能发起善恶诸业。B迷事无明,即是思惑。贪嗔痴慢等种种烦恼,能滋润生死苦果。此无明支,唯取能发动正感后世善恶的迷理无明立以为支。由迷理故,发业势力增盛,取以立支。迷事无明不尔,所以不立。迷理无明也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相应之愚痴心,诸烦恼中,此愚痴心最能发业。? 二、行支。行是造作义,即由前无明所发动的招感总报的身语意三业,也就是依着无明而造作之善恶行业。体是第六意识相应之思心所。业有善、恶、无记三性的差别,及招感总报业与别报业的差别。此行支唯取招感总报的善恶业立支,不取招感别报业及无记业立支,因为无记业不感果,别报业非正感生死的主力故。?约三世而言,以上二支属过去因缘。无明是缘,行业是因。因缘和合,遂感生现在苦果——识等五支,也就是人的五蕴报身。? 三、识支。识就是心王。若依小乘说,即总取六识为识支。若依大乘,此识是最初入胎的识,即唯取第八阿赖耶识安立为支;以揽父精母血,结生相续唯是第八阿赖耶故,其余诸识无此功能,此为一期生命之开端。盖吾人之八识中,第八识是总报主。当临命终时,名乱心位,八识田中无始以来诸善恶种子争起现行,譬如摇彩,重者先牵。其中强有力之业种子,就引第八识去投胎。于有缘之父母,当其交媾时,视如YIN剧,遂起一念贪爱心(男的爱母憎父,女的爱父憎母),从而揽父精母血,成其胎中。然六道众生,有马腹有驴胎,或王府或第宅,吾人第八识到底投向何家,皆视各人业力如何而定。? 四、名色支。此是结生以后,在胎内五七日中间的一个分位,总以五蕴为性。名指心识,即初投胎之神识;指受、想、行、识四蕴,包括心王心所,属精神。色指形体,即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团;指色蕴,包括五根及根依处,属物质。此是胎相初成之位。因此位在胎内不久,心的作用昧劣,未能显发了别之功能,又非如色法有见有对可得,但有心之名,无心之用,故不称心,而只称名。且初投胎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单称色。换言之,总摄具有精神和物质的胞胎,合称名色。? 此阶段细分,又有五位:第一七日名羯罗兰,译为凝滑或杂秽。第二七日名额部昙位,译为皰。第三七日名闭尸位,译为软肉。第四七日名羯蓝位,译为坚肉。第五七日名钵罗奢位,译为肢节,又名形位。自神识投胎至五个七日生诸根形、四肢差别,总属名色支摄。? 五、六处支。又名六入。处是十二处中的内六根处。此是胎内五七日后以至出胎之间的分位。前名色支,六处初起尚未圆满,但名名色,今此位中,身体肢节,渐已成形,眼根、耳根、鼻根、身根、意根,圆满具足,已能生长眼等诸识,故立名为处(处以生长为义)。又,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之作用,故名六入,此为胎中成长之位。细言之,从第五七日形位后,至六七日名毛发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五根圆满,乃至第十九七日诸根具足。如是从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间总有三十八个七日,皆属胎中位摄。此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体。? 六、触支。触是遍行心所之一,即出胎后由根境识三和合而生起的触。谓十月圆满出胎,六识依六根遂与外境相接触。当婴孩自出生长至二三岁时,天真纯洁,六根对境,但起单纯知觉,尚无憎爱分别。此为六根交摄一切外境之作用。此触有二种:(1)无明相应触。(2)明慧相应触。唯取无明触立支,明慧触非流转生死法故。? 七、受支。受也是遍行心所之一,以领纳为性。即领纳所触境界。由触为缘,于顺乐诸根境界生起适悦受,名乐受。于顺苦诸根境界生起逼迫受,名苦受。于顺不苦不乐诸根境界,生起非苦非乐的舍受。也即根境相对于顺违等境上,生起苦乐等感受。当四五岁至十岁左右,年纪稍长,知识渐开,知道接受一切境界,对于饮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别好丑。此为对境所生的一种情绪。? 以上五支。总为五蕴报身,即过去因缘(无明、行)所引生之现在苦果——?五蕴身。由五蕴身则炽然起惑造业,随之又生成现在因缘,而又引生未来苦果。? 八、爱支。即由爱为缘而于三界诸行上生起染着希求,体是贪。有二种:(1)自体爱,即迷内异熟果愚而发起的贪爱;也就是对精神物质组合成的生命体,恋恋不舍的耽著。(2)境界爱,即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爱而发起的贪爱;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一切境相,生起坚固的贪著。由此二爱润发亲生当来老死位的识等五果种子,转更增盛,是为爱支。虽然其余的烦恼也有润发当来苦果种子的功能,然就胜而论,以贪为本,贪爱如水,于种子有特殊的润生势力,故立爱为支。当十一二岁至十八九岁时,行将成年,欲望既开,对于五欲六尘,自然心生贪爱。所谓于乐受顺境,则起贪恋之心;于苦受逆境,则生憎恶之念,唯未遍广求罢了。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爱为七情根本,最能润生。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九、取支。《十地经》等说爱增名取,体是贪,亦即是上品之贪爱。由贪爱为缘,于三界贪着,由是贪心发展增盛。复生起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是为取支。执持生命内在的自我,叫我语取;由此我语取为根本,或向外在的环境奔放,执取客观的五欲成为欲取;或向内在的心灵探索,执取主观的倒见,成为见取;甚而把那不是解脱的真因执取为真因的,成为戒禁取。据实而论,取支通取一切烦恼。《十地经》等虽说爱增名取,是约爱润胜说,非无余惑。约二十岁后,血气方刚,贪欲转盛,于一切境界,广为追求,是名为取。此为贪染欲境之一种趋求。? 十、有支。即积聚的善恶业种及识、名色、六入、触、受五名言种,由爱取滋润摄受,有大势力,能引生后有苦果,立名为有。简言之,即由爱取之烦恼,兴起诸业,必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 以上三支,爱取为缘,有支为因,因缘和合,又生未来之果。? 十一、生支。生是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体即五蕴现行果法。即依现有的爱取有三支为因,又引起当来世于四生中结生,是名为生。就是从中有初生以后,至本有中未衰变位,皆是生支所摄。? 十二、老死支。万法无常,有生就必有死。色心等衰变位,总名为老。老非定有,附于死支中,故合老死为一支。自老至死,其间不免种种忧悲苦恼,此为未来受报之结果。?如上所说十二支,包括过去因缘,现在苦果,现在因缘,未来苦果,是为双重因果,此约有情的异熟因果而说;由三世异故,名分段缘起。实际说来,在有情的生命活动中,一刹那间亦具足十二支,名之为刹那缘起。即:痴为无明支,思为行支,心为识支,余为名色支,六根为六处支,触心所为触支,领纳的受心所为受支,于受起贪为爱支,其余的烦恼为取支,身语二业为有支,诸法起用为生支,变异相为老,无常为死,是为老死支。此乃佛陀说明吾人生死相续的一种法则。? 总之,一个有情之所以流转生死,首先是对于所应知的事相理体愚迷无知。由此无知发起定招三有果报的业行善恶,这种业行违于还灭,论中总称为邪行。起邪行故,令心识颠倒,由心识颠倒故,结生相续而有名色,由有名色,诸根渐次圆满而有六处,由此有触,由触引受,触为受依,由此触受二法受用境界,于境界耽染爱著,希求追取,由是烦恼滋长,发后有业行,业滋长故,五趣果生,生已变坏,老死生起,故十二支如是次第。这种因果关系,如环相衔,互相牵制,于是无穷无尽的生命就在时空的舞台中演出一曲曲没有终点的戏。? 四、十二缘起的别说 起信论对十二缘起的解释? 《起信论》说,依众生心建立生死流转解脱还灭,一切以心为本。众生心,即“一心”,世间法出世间法唯是一众生心;也就是说,一心是法界之本源,是世出世间一切现象的本质。依一心建立一切法,从二门说,即“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此二门说生灭,即说到真如,说真如,也不离生灭。所以在真如门与生灭门中,都举心为根本。心真如门中,举真心为根本;心生灭门中,举生灭心(阿赖耶识)为根本。? 论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如来藏是绝对平等不生不灭的真如本体;阿赖耶识是杂染有生灭的,也就是无明虚妄熏习。不生不灭与生灭,在矛盾中有统一,在统一中有矛盾。简单说:“阿黎耶识”是真如本体与无明妄念这一对矛盾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产物。? 由于“阿黎耶识”具有生灭、不生灭两种属性,从而又派生出“觉”与“不觉”二义。“觉”与“不觉”二义是建立生死流转与解脱还灭的所依。所谓“觉”,即是觉了真如自体的智慧。所谓的“不觉”,就是不觉悟真如自体的无明;它由细转粗,千变万化,而现出一切妄染境界。不觉分为根本不觉和枝末不觉。根本不觉,是不如实了知“真如法一”的无明,也就是对真如理法绝对平等的惟一相不了解,忽然起心,于是产生不觉无明的妄念,以至引起无明业相、能见相等“三细相”和“六粗相”的枝末不觉;即所谓“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然根本枝末二者非有别体,也非一念同时具足而可分前后的,只是述说时有前后而已。这不觉的九相就是起信论对十二缘起的另一种解释。为能清楚地了知,下面先列表以示: 甲、三细相(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依此不了一法界之不觉,故生起三种细相。三相虽从不觉生,但与彼能生的不觉相应不离。如根发为枝叶花果,而枝叶花果与根息息相关而不相离。不觉,泛通一切杂染因,而重在根本无明。三细相,虽说有次第,而实同时存在。如无明缘行、行缘识……似乎是一个生一个,但佛陀说缘起时,却说如环无端。所以依不觉而生起的三细六粗,虽可说作次第相生,但究其实,不可说无明是第一因。说有前后,而实不可以前后相来局限的。?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明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无明业相,在十二缘起中,分别说为无明与行。无明是不觉,行是业。不如实知即无明,不觉即有业;业与无明,是没有先后而同在的。不觉所起的妄念是虚浮不实的,有不觉就有不觉心现前,也必然有动念的表现,此不觉心的活动就是业。若一旦真觉,则无动念;若有动念,则无边生死苦患从此而生。十二缘起,不外惑、业、苦;而无明的当下即心动,动是行业,作业自然感苦报。动必有果,因为生死之苦果是不离业因的。?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能见相即十二缘起中的识。见,指心识的了知作用。能见相,是依业相的动而能见的,若不动则无有见。如修习禅定的人入定时,一切相不现前。出定时,心念一动,即渐知一切。所以不动即不见,动即有见。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境界相,在十二缘起中,是名色与六入。名是精神界,色是物质界,约认识说,六入可含摄于名色中,总即五蕴的境界相。以依能见心的能取,自然会有所取所见的境界妄现;没有心动能见就没有所见境。有如此心动,即有如此境现。当下动、当下见、当下即有境现,彼此辗转相依,不可分别前后。? 六粗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以有境界为缘故,复生六种粗相。上说三细,如初醒朦胧的心,虽有心境而浑然不明晰;而此说的六粗,如醒时,境能引心,心缘于境,心境分明,也就是到达心境明鲜的?境界。? 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智相,等于十二缘起中的触。境界是名色与六入;依此为缘起触;触是心境相涉时所起的识触。所以智相不是智慧,而是依于境界为缘,心起分别的分别智。由于心分别境,因而有爱与不爱,在十二缘起中,名可意不可意触。适合自己情意的起可意触;不合自己情意的起不可意触。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相续,即是次第相续不断。以十二缘起说,这是触缘受。由于对境起心而有爱与不爱的分别智生,依于智相生起苦乐的感受。即可爱的生起乐受,不可爱的生起苦受。当生起苦乐的感受时,就生起种种心念,与境相应;苦与乐,或有变化,而受是永久相应不断的。?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执取相,以十二缘起说,是受缘爱。即是对六识所缘的境界,爱著执取。这是依于苦乐不断的相续心而来,依于相续心,缘念境界。即是说,心心所于境界中,相续的缘虑系念。因为不了解它的虚幻性,以为有实在的苦乐。对于苦乐的感受,生起坚固的执著。于苦生嗔,积极地要求远离;于乐恋著,恳切地希求保持。所以执取相是心在苦乐受中起著。?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意识认识境界时,对各各不同的境界,生起各各不同的名字相。以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不特于外境起名字相,内心所有的对象——概念也是名字相。一般人不了名假安立,依于妄执,去分别假名言相,于是就计执为实有。计名字相,于缘起中是取。经说取有四种,而最根本的为我语取。我是假名,而众生却依此假名,妄执有实在的我。由此根本的我语取于是起见取、欲取、戒禁取。?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起著,造种种业故。”此起业相,在十二缘起中是有,有即业力。由于不了苦乐的虚幻,依于妄执的名字相,发动身口,于是造种种的业;此即苦因。?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业系苦相,指三界系缚的生死苦报。以十二缘起说,这是有缘生,生缘老死。因为依业受果,轮回三界,长缚生死,果是不自在的;不自在,即苦相,故名业系苦相。? 如上所说,可知从根本不觉而生起的三细、六粗,都顺于十二缘起支的次第。“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这是对不觉相的总结。不觉的根本是无明,此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一切染法即所说的三细六粗,也即是惑业苦的三杂染。约特义说,无明不觉是烦恼;约通相说,一切杂染法都是无明相。因为一切杂染法是依于无明而有的。因此,从无明不觉而生起的一切杂染法——十二缘起,也都是不觉相。? 唯识宗对十二缘起的解释? 1、 从八识谈十二缘起?有情生死流转之因,2、 虽是由十二支中的无明开演而3、 来,4、 但其主因则须归于第七末那识的执持;也就是说,5、 有情生命活动的中枢是在意处。因由意(末那)之意根生起前六识,而6、 第八阿赖耶识又为意之所执,7、 于是便形成了引发业力的主谋者。由于它的活动引导识向外攀缘六尘境界,8、 由于识的攀缘而9、 集起了善恶种子,而10、 含藏于内心,11、 使阿赖耶识成为生死流转的生命原动力。? 末那的特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恒常审查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因而思量不断,从生至死执著不舍。又影响第六识执五蕴身为我,外境为我所,造生死杂染业,感生死苦果。由于众生不了五蕴幻化不实,妄执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为我执无明。妄执万有现象为实法,是为法执无明。这种内执根身以为实我,外执器界以为实法,迷了我法二空之理,即为轮回的主因——?“无明”。无明是因为无真知,正因为无真知,才会发动身口意造作或善或恶的“行”为,于是生死狂流的奔放就没有止尽了。? “阿赖耶识”为轮回的主体,能含藏外来六尘缘影所熏习的善恶种子,其所含藏的种子在此识中不失也不坏,故称藏识;亦名根本识,即是前七转识生起之根。它是诸识的总体,亦是有情生命的总报体。当这现实的生命结束时,赖耶是最后离开这个报体,但当另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亦以它为首,故其担当了承先启后的责任。所以佛法所说的轮回,即是随着业力的牵引,一生生绵延不断。无始的生命流转中,此识如瀑流般非常非断的恒转相续,形成无限的生死。? “名色”要从识而有,但识也要依于名色才能存在,他们之间是相依相缘而存在的。识初入母胎谓之名,渐渐形成肉团的形体名色,故心物和合胎相初成谓之名色。经过时间的演进,次第成长六根,完成人行的胎儿名为“六入”。当胎儿住胎日满,脱离母体一刹那谓之“生”。生即指中有的初生到本有的未衰位,是托生于母胎时的刹那。“老死”则是本有衰变至死灭位。所以每一众生,在分段生死的一期无常中,生是第八识最先来,死又是第八识最后去,所以第八识亦称“去后来先作主翁”。? 在缘起中,虽然轮回的主因是无明,但爱取却是集起流转的动力,因前六识为造业之根门。以前六识,善于攀缘外境,六识依六根缘六尘,根尘识三者和合生起“触”。因触就有感“受”,感受到苦的,就生起苦受;感受到乐的,就生起乐受。一切有情皆厌苦欣乐,对于乐的感受,自然特别地贪“爱”,因为有所贪爱,所以四方追求,执“取”不舍。由于追求执取,就“有”善不善行业。由现在的行业又生未来的身心,未来既然有生便决定有死。于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轮回不断,循环不已,如环无端。令有情于三界六趣中,头出头没,无有了期。? 乙、从种子现行的循环定律谈十二缘起? 唯识学主张阿赖耶识是染净诸法缘起的根本。而有情无始以来流转生死,是因为杂染诸法熏成的一切种子摄藏在阿赖耶识里,这一切种子赖耶识,就是能亲生诸法差别的潜在功能。能生诸法的亲因——种子,是由现行的熏习摄藏于本识中。那么,现行是如何熏习种子的?熏习有三种:我见熏习。我见熏习有两种:A人我见;B法我见。人我见是粗显的,法我见是细密的,所以法我见可以独起而人我见一定要依法我见同起。人我见是染污末那执赖耶见分为自内我,而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实我为主宰;法我见是执著有一个固定体性的法,这两种见各有新熏的和本有的。这本有的我见名“俱生我执”,在第七识同第六识中,第七识的我执是无间断的,第六识的我执是有间断的。新熏习的我见名“分别我执”,唯第六识有。我见熏习便是无明缘行,它除了自己种子现行的循环,还引起有支熏习。(2)有支熏习。有支熏习是人行为的熏习,它所熏习的种子是新生的,由这类新熏的种子能使有情流转诸趣而受苦乐异熟的差别果报。有支熏习便是行缘识、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它除了自己种子现行的循环,还引起名言熏习。(3)名言熏习。名言熏习是由人感觉的熏习,此熏习有两种:A表义名言,指能诠表义理的名句文等;B显境名言,指能了别表象、概念等的心心所。表义显境两种名言,相互发生密切的关系,因言语传达而引生思想,因思想而吐为语言。离了名言,我们就不能有所知,也不能使人有所知,能知所知的一切,皆是名言假立。我们了境的时候,由名言而熏成的功能,在将来就有能分别所分别的种种名言现起,即由这种熏习生起“根身”、“器界”、“山河”、“心王”、“心所”、“时分”、“数分”、“方分”、“语言文字”一切知识。这类熏习都是本有的习气,因为假使本识上根本没有这一类习气,便不会有这一样感觉或思想发生了。名言熏习便是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它除了自己种子现行的循环,还引起有支熏习。这三种熏习,赅括了宇宙人生一切法的差别因。? 玄奘所传的唯识学一般是说八识;但中边分别论说“根”、“尘”、“我”、“识”的四种;庄严论说六种;摄大乘论说十一识;或多或少,开合没有一定。初期的唯识学,是把万有归纳成几类,这几类摄尽万有,而这都是识所显现以识为自性的。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受识(又名彼所受识)、正受识(又名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指有情自他各各的差别)、诸趣生死识(又名善趣恶趣死生识,指有情在善趣恶趣的生死流转),这十一识都是从赖耶中的熏习所生,这又可以分为三类:“身识、身者识……?言说识”的九识,由名言熏习种子为因而现起;“自他差别识”,由我见熏习种子为因而现起;“诸趣生死识”,由有支熏习种子为因而现起。总之,由此诸识,一切三界五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离此诸识无彼三界五趣等。因此,可以说一切法不出十一识,一切种不出三种熏习。? 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这种人生宇宙循环的原则,便是依他起的自性,一切人不了故,产生无量的分别执著,便是遍计所执性。遍计执虽然无用,却也不离依他起。唯识学的目的就是于一切依他起的环境不生遍计执而真实证知一切法的圆成实性,如下图所示: 五、十二缘起的因果还灭 缘起是佛法的特色,不论是大小乘佛教,还是空宗有宗,都以缘起说明世出世间一切法。缘起不限于世间的杂染因果,出世的清净因果系也由缘起而建立。如缘起定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此定义下所含的内容,就“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来说,是指“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招集纯大苦蕴”;就“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来说,是指“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纯大苦蕴灭”。前者为缘起的流转门,显示了生死轮回的现象;后者为缘起的还灭门,显示了涅槃还灭的现象。生死与涅槃,流转与还灭,是佛法的两个中心论题。这是需要一切佛子一方面放弃、厌离,一方面欣求、证悟的。? 佛陀从缘起正观中,悟证了生命实相后,体见有情世间的存在,唯是惑业苦的连环钩锁,并彻底斩断了有漏因缘的锁链,证入无漏无为的究竟涅槃。在他没有证悟以前,与一般凡夫无二无别,等到一旦彻证了,即能透彻地洞照生命苦痛的源泉。因此,我们要像佛陀一样解脱束缚,求得清净的快乐,就须针对这源泉而施以截断。即:行为的活动既是从生死根本的无明而有的,要想不再创造新生命的业因,突破生死轮回的循环圈,就得勘破根本无知的无明,无明灭了,一切有漏的行业自然就停止了。识是由业力牵引去投胎的,能引者失去了牵引的作用,被引者哪里还会发生作用呢?名色是因识的执持而有的,假使识已不能执行执持的任务,它当然也就归于灭无了。有名色才有六入,六入是在名色和合的生命自体上安立的,组合生命自体的名色崩溃了,则在其上安立的六入,自然同归于尽。为感觉机构的六入,是触相的动因,六入灭则触亦灭。触灭,因触而生起的苦乐感受也就没有了。没有领受的情绪,所以就不会发生爱染。爱染不生,就不会向外驰取;驰取,是构成未来身心业力的功能,若不驰取,则三业不兴,自然就没有能生身心的有——业。没有了有的业,也就没有未来的生。未来不生,则未来一切老病死的忧悲苦恼都没有了。老病死忧悲苦恼灭,纯大苦蕴也灭,纯大苦蕴灭,就达到身心解脱而入于涅槃的境地了。? 据实而言,要斩断这种生命的连环钩锁,十二缘起中随便断哪一项都可以。但最直接的是断无明,因为生死源于无明,这是十二缘起中最重要的,所以列在第一位。但是,凡夫的心念粗动,缘都缘不到,要断微细无明,谈何容易。因此,从无明上断是不容易的,而最容易最方便的下手之处就是“触”。? 在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离群独居,因为有行为动作就一定会与其他事物相接触。由于人的生活所接触的层面非常广阔,所以要择取“触”的界面来修行,即保持“明触”。因为一切法都是缘起的,对接触到的现象,明白现象的变化是因为缘起,缘起的是无常的,是空的,是无我的,是暂时的,好的现象是如此,坏的现象也是如此;能时时如是观照,整个生命的运作与空相应,与缘起相应,就能产生超越的心灵。因此,当我们面对复杂的人事时,就得善用缘起的法宝来观照,让我们的心常常在动态中保持明触。保持明触,则能根尘不偶。六根对六尘没有一个“连线”,没有一个“网络”的作业,生命之轮就从此断绝。? 我们的生命之火,为什么会不断地重复出现?譬如堆柴而烧,当火将熄时,若再添入木柴,就能使火保持不断燃烧的现象。众生的“命火”也是如此,六根对六尘接触,就会产生种种妄想、分别、执著。当动念时,我们的生命就添入了各种的素材(即身口意三业)。由于我们不断增添生命素材,生命的火将永远燃烧下去,六道轮回也将永无止息。? 以“触”为下手处,用智慧的利剑斩断生命的锁链时,触则灭,触灭则受?灭……?如是乃至无明灭,无明等灭,则生死轮回的根本就永远而彻底的消除了。? 结 语 缘起,既通于世间的杂染,也通于出世间的清净,在凡在圣都没有跳出缘起的法则。而缘起无我系佛法不共于世间法、外道法的特质所在,是出世佛法正见。生死轮回也是佛教徒必备的基本认知,属世间正见。但众生以迷缘起理故而起我见,造生死杂染业,流转于五趣中;正见缘起,了达无我,就能“毕故不造新,无量生死息”。这是生死轮回与缘起无我的分水岭,界定了佛法与世间法的差别。从缘起的流转与还灭说,世间是缘起的生灭,佛法是缘起的寂灭;佛法是缘起,世间法也是缘起,佛陀已从世间的生灭证入出世的寂灭。但世间法是杂染的因果系列;缘起无我,出世清净的法则,才是佛法的标帜。?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法是出世佛法的基础,依人天道为阶梯,才能趣向声闻解脱道与大乘菩提大道。修学佛法的次第,必先树立善恶、业报、三世因果的世间正见。本此正见而修正行,背恶向善,舍邪归正,于人天道上渐次培养出世无我的正见,依此修出离行,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达成解脱的目标。假如不具足世间正见与正行,缺乏健全的人格,做人的条件尚嫌不足,怎么谈得上出世无我、解脱成佛呢?因此,必须立足于生死轮回的世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修学缘起无我的正见,通达缘起无我我所,随顺于涅槃,才是究竟的目标。? 参考书目:? 1?《佛教基本知识》。? 2?《十四讲表》。? 3?《佛学概论》。? 4?《俱舍论》。? 5?《杂阿含经》。? 6?《唯识三十颂讲话》。? 7?《妙云集·唯识学探源》。? 8?《妙云集·摄大乘论讲记》。 9?《摄大乘论疏》(王恩洋著)。? 10?《妙云集·大乘起信论讲记》。? 11?《大乘起信论讲义》(圆瑛法师著)。? 12?《谛观全集》第22册。? 13?《张曼涛全集·唯识思想论集》。? 14?《成唯识论》。? 15?《瑜伽师地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