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成建华) |
 
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成建华)
【内容提要】佛教是一个爱好和平、强调众生平等和慈悲济世的宗教。从古迄今,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无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照耀着我们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奋勇前行。佛教主张“内护修证、外护国土”,目的就是要求我们修身养性,提高素养,升华自己的精神情操,并以自己的清净心达到对国土清净的追求。所谓“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内修与外护,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所以,建构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我们完全可以从佛教中吸取养分,并借鉴佛教的政治观、和平观和道德伦理观,为转型期的现代社会提供新的治国方略和治心安邦良策。 【关键词】护国利民 慈悲济世 和谐社会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和平相处,提倡慈悲济世、普度众生,这些理念无不体现了佛教的宗教爱国主义情怀和伟大的护国利民精神。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在大小乘佛教经典里俯拾皆是。佛经强调内护修证、外护国土,内护修证就是要自净其意,令心清净;自心清净了,外护的国土自然也就清净庄严了,即所谓“心净则国土净”。所以内护修证与外护国土,二者在逻辑上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佛教提倡出世必先入世,主张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大力弘扬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服务。本文拟从佛教的和平伦理思想,并结合早期佛教及显、密二教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义内容,对佛教所倡导的护国利民思想作一分析,凸显其历史价值和现代作用,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借鉴和参考内容。 一、倡导和平,以爱国爱民为己任 佛教以慈悲为根本,以利生为己任,提倡以自身的精进修行,以智慧化解世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与安宁。 佛教是和平的宗教,和平是佛教至关重要的教义思想。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扬起“和平”大旗,教诫人们要“爱人如己,勿相残杀”。佛经中记载了佛陀曾多次亲赴战场劝阻战争的故事。有一次,释迦族与拘梨耶族因卢呬尼河水之争,正准备诉诸干戈的时候,佛陀果断出面阻止,从而避免了一场血腥战争。《大涅槃经》和《阿含经》中还记载了佛陀的“七不退法”,说的是佛陀如何说服阿阇世王放弃征讨邻国的计划,从而制止了一场生灵涂炭的侵略战争。在佛陀晚年,当强大的憍萨罗国率军攻打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国时,佛陀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三次将强大的琉璃王大军挡在了进攻的路上。当佛陀顶着烈日在路旁一棵枯树下结跏趺坐时,琉璃王见此情景赶忙下车询问:“世尊,那里有那么多枝繁叶茂的大树,您为何要坐在这棵枯死且不能荫蔽的树下呢?”佛陀回答道:“祖国亲族之荫,胜过一切荫护,你现在出兵攻打要消灭我的国族,我不是成了一个没有荫蔽的人了吗?我坐在树下享受那短暂虚幻的荫凉,又如何能止息我内心失去国族的哀痛呢?” 琉璃王听后,立即退军。当琉璃王第二次进军时,又见到佛陀坐在枯树之下,同样问道:“更有好树,不在彼坐,世尊今日何故又在此枯树下坐?” 佛陀答道:“亲族之荫,胜外人也。”并说偈曰:“亲族之荫凉,释种出于佛;尽是我枝叶,故坐斯树下。”琉璃王听罢,又一次下令撤军。当琉璃王第四次进攻时,由于严密封锁消息,最终灭了迦毗罗卫国。佛陀得此噩耗,心情万分悲恸,对祖国的沦亡,痛心疾首,并亲率弟子回到祖国,说法抚慰那些被琉璃王残害的释迦族妇女。[①]佛陀此举,无不体现了其悲悯众生疾苦的拳拳之心和炽热爱国爱民的情怀,并为后世佛教徒护国利民树立了光辉典范。 佛教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教导人们要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并为人类和平事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佛教五戒中的不杀生和不偷盗二戒,就是佛教倡导和平和谐的具体律法。不杀生,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去伤害无辜的生命,不搞恐怖主义;不偷盗,对个人来说,就是不得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鱼肉百姓;对国家来说,就是不搞侵略扩张、横征暴敛,蹂躏无辜生命。 佛教倡导和平,主张尊重生命,众生平等。在古代印度,一向靠战争和杀戮征服别国的阿育王,后来受到佛法的感化,最终明白战争不能降服民心,改以仁政摄化百姓黎民。阿育王因此主张各宗教之间要和平相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他在岩石诰文中指出:“一个人不可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应如理尊重他人的宗教,这样做,不但可帮助自己的宗教成长,而且也对别的宗教尽了义务。反之,则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挖掘了坟墓,同时也伤害了别的宗教。凡是尊重自教而非难他教的人,当然是出于对自教的忠诚,以为‘我将光大本宗’,但是,恰恰相反,他更严重地伤害了他自己的宗教。所以,和为贵,和谐应当崇尚。大家都应谛听,而且要善意的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②] 这种宽容与了解的精神,自始就是佛教文化与佛教文明最珍视的理想之一。所以寻求各宗教、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与沟通,理解和包容,是避免一切战争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最有力的保障。 二、“礼敬六方”,倡和谐关系风尚 佛教认为,不但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相待、和睦共处,而且人与自然之间也应该如此。因为和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与追求。和平是佛教立教之本,是佛教徒圆成佛道的关键。佛门的“僧伽”,指的是和睦相处、平等共修的僧众集体。佛教的“六和敬”,说的是僧团组织和合大众处事的六项原则,这是专门针对出家众来说的。 而对于在家居士佛陀则提出了有别于他教的“礼敬六方”之说。佛陀非常重视在家居士以及他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善生经》[③]中记述了一个名叫善生的童子,一向遵守其父临终遗训,礼拜虚空六方(东、西、南、北、上、下)的故事。有一次佛告诉他,在佛教律仪中也有所谓六方,但有别于他教。它们是:东方──代表父母,南方──代表师长,西方──代表妻儿,北方──代表亲友邻居,下方──代表奴隶佣工,上方──代表宗教信徒。所以应当礼拜此六方。因为此六类家庭和社会份子无比神圣,故值得我们去尊重和敬仰。《善生经》中进一步解释道:[④] 第一: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即梵摩。“梵摩”在印度人的心目中,代表的是最高、最神圣的意思,所以佛将双亲包括在“礼敬六方”之首。子女必须孝敬父母,尤其是在他们晚年,更要肩负起赡养之责。父母留下的家业财富要尽心守护。同时做父母的也要教育培养好自己的子女,设法营造光耀门第的机会氛围。 第二:师徒间的关系。弟子对师长必须恭敬服从,师有所需必须设法供应,并应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必须善于训练弟子,使之成为良好的模范。 第三:夫妇关系。夫妇之爱,几乎也被视为神圣而宗教性的。这种关系,被叫做“居家梵行”。夫妇应当彼此忠实、互敬互谅,各尽其责。丈夫应当礼遇妻子,绝不可对之不敬。要长怀爱抚忠实之心,巩固其家庭地位,并适时赠以衣饰珠宝,以博取欢心,使之安逸舒适。妻子应当照看家务,接待宾客,亲朋好友以及受雇的佣工。对丈夫要爱护、忠实,守护好他的收入,并在一切活动中保持机智与精勤。 第四:亲邻关系。对于亲友邻居彼此之间均应殷勤款待,宽大慈惠。交谈时应当态度和蔼,谈吐优雅。应为彼此之福祉而努力,并应平等相待,不可诤论。遇有所需,应互为周济,危难不相背弃。 第五:主仆关系。主人或雇主对他的雇工或奴仆也有好几种义务:应视各人的能力才干分配工作,并给以适量的工资;应当提供医药服务,并应随时酌发奖金。雇工奴仆应勤勿惰,诚实服从,不可欺主,尤其应该忠于所事。 第六:僧俗关系。在家众应当礼敬出家众,供养他们的生活所需。出家人应以慈心教化在家信众,以知识学问传授他们,引导远离邪恶走向正道。 由此可见,居士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早已包括在佛教的律仪中了,并成为宗教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具有借鉴和推动作用,对于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此外,佛教还建立了独特的和平规则。为了在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和平,佛陀则制订了五条根本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一、不杀生:佛教认为剥夺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是最大的恶,一切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所以要以自己的慈悲心和智慧,积极保护一切生命。二、不偷盗:佛陀要求人们非与不取,不将别人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充分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并阻止以人类的痛苦为代价,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行为。佛教反对社会上一切剥削、压迫等不公正行为,教导人们培养慈悲心,依靠自己的精神、物质财富来修行。三、不邪YIN:佛陀要求出家僧众断绝YIN欲,在家民众断绝夫妻以外的不正当男女关系。在通过修行来保持自己身心清净的同时,还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佛教的修行方法介绍给社会大众,以便于净化社会人心,维护家庭幸福。四、不妄语:佛陀要求人们不讲假话,不恶语伤人,不搬弄是非,不传播不确定的消息,不评论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讲不利于团结的话,并且要修习爱语、学会倾听,尽一切努力来调解、平息由语言引起的各种纷争。五、不饮酒:佛陀认为酒会使人乱性,从而导致人们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因此佛陀教导人们远离酒类。佛陀同时劝导人们远离一切不健康的精神物品,生活要简朴,懂得珍惜福报,避免不适当的消费,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去制订一份有益于身心的“营养计划”,从而排除心中的“贪、瞋、痴、慢、疑”五毒,保持身心快乐健康。 以上五条戒律是佛教最根本、最具代表性的行为规范。在五戒的基础上,佛教还制订了一条与和平有着密切关系的特殊戒法,那就是“以怨报怨戒”。这条戒律要求学佛之人不能“以瞋制瞋”、“以暴制暴”。印度的圣雄甘地就是将佛教的“非暴力”思想融入到政治里,并因此使印度获得自由独立。 三、南传佛教中的护国利民思想 佛教视人生与社会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把人生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割裂或剥离开来。《转轮圣王狮子吼经》(Cakkavattisihanada Sutta)[⑤]中清楚的说道,贫穷是一切矛盾和罪恶的根源,如偷盗、妄语、暴行、憎恚、残酷等,无不由此而生。古代帝王乃至现代国家,面对恐怖暴行,唯想以惩罚的手段来抑止。然而,佛教认为采取这种惩治手段是徒然的,达不到事半功倍之效。佛教提倡,根除罪恶,就必须要首先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经济状况,譬如政府要提供给农民耕作的种子和农具,为商贾提供信贷资金,对雇工给予适当的工资报酬。当人们都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有恐怖忧虑,物质与精神生活都能安逸自在,社会就会相安无事,国泰民安了,社会上的犯罪率自然就会降低甚至于绝灭。所以,改进人们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生存环境至关重要,它既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同事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佛教劝诫统治者要清正廉明,实行仁政,爱民如己,以正义治理国家,不可对人民采取压榨掠夺、虐待迫害、苛捐杂税、酷刑峻法等手段。《法句经》中说,一个政府如果腐败不公,则整个国家亦随之腐化堕落而失去快乐。一个快乐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公正的政府。一个公正廉明的政府如何能够得以实现,《佛本生经》里提到了“十王法”(Dasa-raja-dhamma),即国王的所谓十种职责,它们是:[⑥] 第一:豪爽、慷慨、慈善。执政的人,不可贪财,应当为人民的福祉服务,要广行善施。 第二: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格。绝不可杀生、欺诈、偷盗、剥削他人、邪YIN、妄语及酗酒。 第三: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要准备放弃一切个人的安乐、名声,乃至生命。 第四:诚实正直。执行公务的时候,必须不畏强梁,不徇私情,正心诚意,对人民无惘无欺。 第五:仁慈温厚,性情和煦。 第六:习惯节约,生活简单,不耽奢华,克己端严。 第七:无嗔无恚,亦无怨毒。不怀芥蒂,不念旧恶。 第八:不尚暴力。不但本身不能伤害他人,并应提倡和平,阻遏战争以及一切运用暴力毁伤生命之举。 第九:忍耐、自制、宽容、谅解。必须能够忍受困苦艰辛、讥刺横辱,不生嗔怒。 第十:不为反逆梗阻之事。就是说,不做违反人民意愿之事,不阻挠任何有利于人民的措施的实施。换言之,治理国家,应与人民和谐相处。 一国当政者,如果具备上述德行,毫无疑问,这个国家一定是处于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的鼎盛时期,人民亦享有安居乐业的幸福日子。印度的阿育王亦以上述十条为其立国之本,对内实施仁政,对外睦邻友好、和平相处。 今天,世界风云变化莫测,复杂多端。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我们会看到恐怖在世界各地蔓延,宗教和民族间的冲突正日益加剧,无辜的平民死于非命。人类的科技水平从未达到如今的高度,人类可以把自己送上月球,但却解决不了身边的矛盾与冲突。人类制造了无数高科技作战武器,制造了可以毁灭地球家园数十次的核子武器,而所有这些武器都是用来毁灭人类自己的,我们生活在对未来深深的忧虑与不安之中。 因此,人类亟需找出一条治国安邦、平息战争、远离恐怖的有效办法来。佛教的教义思想可以为我们安邦治国提供借鉴与参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那些复杂棘手的问题。因为佛陀的教义就是非暴力、和平、友爱、慈悲、容忍、谅解、求真理、求智慧、尊重一切生命、不自私、不憎恨、不逞强。 佛陀曾经说过:“仇恨永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仁爱可以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⑦] 又说:“应以慈悲和智慧战胜嫉忿,以善制恶,以布施战胜自私,以真实战胜虚诳。”[⑧] 佛教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安静祥和、幸福快乐的社会。这个社会就是完全摒斥了一切毁灭性的权力之争、暴力之争,远离了一切胜负之见。在这个社会里,迫害无辜百姓必受严谴;能够克己自律的人比以军事及经济手段征服他人的人更能受到尊敬;仇恨被仁慈所征服,恶被善所征服。公平、正义、慈爱、体谅充盈于整个社会。人心清净,不为仇恨、嫉妒、不善、贪欲所染惑。这就是早期佛教护国利民思想的精髓所在。 四、北传佛教中的护国利民思想 在显教经典中,最具代表佛教护国利民思想的,主要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法华经》和《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经”。在此护国三经中,特别是《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其中讲述的是佛陀为波斯匿王等印度十六国王讲说如何守护佛果、修持十地善行、守护国土以及受持念诵此经,可息灾得福,护国安民,等等。 所谓“仁王护国”,就是说仁王见众生痛苦,生起怜愍之心,并施予自在力加以护佑。“般若波罗蜜多”,是六度中的一度,能使众生从苦恼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也就是说,众生借此般若法船,能安稳顺利到达彼岸,恒受妙乐。因此,般若是能仁其国,能护其国的秘密要法。 《仁王护国经》共分八品。其中中间六品全是说的护国之道。护国之道,又分为内护、外护。所以第二至第四品,此三品说的是内护;第五品(护国品)到第七品(奉持品),这三品说外护。众生身心为内护,身心之外的国土等自然环境为外护。所谓护国,就是要营造一个美好清净的社会环境,亦即众生赖以生存的外在境界。外境的美好庄严,在于自心清净。如果自心不净,人所生活的环境自然不能够清净。所以经中深刻阐扬先护内在身心而后再护外在国土环境的深刻道理。 护国品中说:“我为汝等说护国法,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严饰道场置百佛像、百菩萨像、百师子座、请百法师解说此经。于诸座前然种种灯,烧种种香,散诸杂花,广大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每日二时讲读此经,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受读诵如法修行灾难即灭。”[⑨] 经中明确指出,国难当头,佛教徒应以实际行动,如举行法会、念诵经典等形式,参与护国救灾工作。所谓“护国”就是守护、爱护、护卫国家的意思,佛教的护国思想就是现在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精神。《梵网经》中说:“若疾病、国难、贼难……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⑩] 所以在国难之际,佛教徒有责任有义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祈祷消灾免难,祈求国泰民安。 《仁王护国经》清楚地告诉我们,护国不离护心,护心与护国不二,护国须先护心。只有护持自心清净不染,才能谈及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改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消除外在的一切灾难和痛苦。所以护国根本在于改善自心。改善自心的根本途径在于启发心智、增长智慧,走出迷误、破除妄执。所以经中反复强调护国先要护心,护心重在体悟般若智慧,可谓佛法护国思想的精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国泰民安都是国家管理者矢志追求的目标。佛法的世间利益目标亦是利生、息灾、安泰。作为国家的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佛法的护国利民思想,不失为走向社会和谐、国强民富的良方妙策。 佛法中的护国利民思想虽在显教经论中表述的较多,但具系统性、条理性的阐述还是在密教经典体系中。正是基于这种护国思想,密教中则产生了很多具体的“护国利民”的修法仪轨。如在《仁王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序》中说:“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建立正法护三宝者,我令五方菩萨往护其国令无灾难。”又说:“五菩萨自于佛前发弘誓言,我有陀罗尼能加持拥护,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门。若人得闻一经于耳,所有罪障悉皆消灭,况复习诵而令通利。佛即赞言若诵持此陀罗尼者,我及十方诸佛悉常拥护,诸恶鬼神敬之如佛,不久当得阿耨菩提。”。[11] 佛法乃实践的智慧体系,以利生为目的,利生必然间接护国,而密法更有直接法门护持国家太平。唐密的护国利民思想在《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中也有涉及,更有专门的护国修法仪轨。 如《大日经》中云[12]:“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 此处开门见山,以“救护安乐”为目的。“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 “漫荼罗”亦译写为“曼陀罗”,喻意小则人身,大到国土,延伸至整个宇宙,无尽虚空法界。所以曼陀罗涵括人身及无尽虚空法界,其中国土、百姓悉蒙利益,这就是护国利民思想的具体体现。该卷“警发地神”偈云:“汝天亲护者,于诸佛导师,修行殊胜行,净地波罗蜜,如破魔军众,释师子救世,我亦降伏魔,我画漫荼罗。”偈中可以明确体解到护国利民的法理表现。这里,“地神”乃是护持土地的菩萨和天龙夜叉等。“净地”小则指行者心地、道场之庄严,大则喻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魔军众”在佛法中指一切波旬,在现实中喻一切天灾人祸。“释狮子”就是佛乘佛法法王,喻主持国家的转轮圣王,为护持国土庄严故,应建立“曼荼罗”。这里“曼陀罗”,狭义上可以理解为修法的密坛,广义上则可以理解为因此而加被祈福的国土。该卷又云:“诸佛甚奇特,说此大力护,一切佛护持,城池皆固密;由彼护心住,所有为障者,毘那夜迦等,恶形诸罗剎,一切皆退散,念真言力故。”此真言不仅护持行者,而且护持其所在的疆域、城池。佛力不可思议,佛光普照之处,悉皆护佑。所以佛法利益所体现的便是城池固密、国土安泰。唐密经轨中,还有很多涉及到护持国家太平修行仪轨的经文内容,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总之,较为系统性、完整性地体现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则是在密教经典里,尤其是在其念诵修习的仪轨之中。 在密法修行中特别强调“菩提心”,所谓菩提心,换言之,就是大慈悲心、大喜心、大爱心。所以佛教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扩展开来就是六度万行,即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布施”对治悭贪,能使我们减少对身外之物的贪婪。“持戒”对治染污不净。持戒能使我们身心清净,能使我们的行为、意念和语言不离八正道。“忍辱”对治嗔恚怒。忍辱能使我们熄灭嗔心,完善大丈夫人格。就现实生活而言,具有完善的人格,乃是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有力保障。“精进”对治懈怠,能使我们持之以恒,永不放逸。“禅定”对治散乱,能使我们净心竭虑,明了诸法无常、无常之理。“般若”对治愚痴颠倒、不正见,能使我们趋向一切智。所以,六度能消除生死流转烦恼,明心见性,转凡成圣,成就佛果。 盛唐密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佛法兴盛,基本上是国泰民安,国家则处于兴盛期。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有利于安邦富民、社会和谐。在华夏即将步入新盛世的今天,弘扬佛教传统文化,辅佑国家走向太平盛世,是我辈的历史职责和光荣使命。佛法以其独有的生命力将在和谐社会建构的历史进程中再一次凸显其不朽的价值和积极作用。 五、结语 “佛教与政治,名殊义一。政治之目的,在乎护国教民;佛教之大乘,在乎利生救世。如车两轮,阙一不可。非教无以补政治之不及,非政无以使佛教之流行。”[13] 这充分阐释了佛法与政治,佛教与国家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蔡元培在《佛教护国论》中,开宗明义,借孟子“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之言,说明“国无教,则人近禽兽而国亡,是故教者无不以护国为宗旨也”,强调提倡佛学、化导人心的重要性。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佛教的政治观、和平观和道德伦理观,辅世导民,移风易俗,为转型时期的现代社会提供新的治国方略与和谐安邦的良策参照。 东方哲学,包括佛教、道教和儒学,基本都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指导观。“天人合一”实际上也就是要求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这其实也是中华文明赖以延续五千年而未有中断的根本原因。物质追求是外向的,精神追求则是内向的,内外协调平衡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面对内外失调的情况时,唯一可以矫正的积极措施,就是“精神信仰”的追求。从哲学的真理性而言,精神信仰的次第应该是儒、道和佛教。而佛教的“三密相应”则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途径。 人类的道德体系相对来说是个严格的行为准则。然则人类丧失对于天地、神灵的敬畏时,道德禁忌就会被严重触犯,价值体系就会崩溃。如此现象若要从根本上改变,首先必须重建社会精神价值体系。就中国国情而言,应该重振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峥嵘对艳的局面,使社会能够充分地从传统文化或宗教中吸取养分,汲取宗教独有的健康伦理道德思想,为建构和谐社会服务。 而社会价值体系,首先应该体现出平等性,体现人类的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和相互尊重。没有敬畏就没有约束,没有约束就必然出现某种行为极端,极端往往是导致毁灭的根源。佛法是人类应对各种极端,包括物质危机和精神危机的最佳良药。佛教中的“道德禁忌”和“心灵敬畏”,实质是一种平等尊重、平等供养、平等互助的双益规范,是保证我们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一般性行为准则的典范。学佛乃是学习佛陀的大丈夫品格,学习如何做一个有益于时代,有利于社会的合格人才。发扬和光大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人类社会和谐进步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此外,还要高举佛教和平主义的旗帜,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继续致力于世界和平。要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提倡兼容并蓄,不歧视,不排斥。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挥各种文明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捍卫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责任校对:吴鼐) -------------------------------------------------------------------------------- [①]《增一阿含》卷26,<等见品>之二,《大正藏》第2册,第690页上。 [②] 阿育王《岩诰》第12篇,参见罗睺罗著《佛陀的启示》第4-5页,伦敦,1978年。 [③] 巴利文《长部经》第31经。 [④] 罗睺罗著《佛陀的启示》第78-80页,伦敦,1978年。 [⑤] 巴利藏《长部经》第62。 [⑥] 参见罗睺罗著《佛陀的启示》第85页,伦敦,1978年。 [⑦] 见巴利文《法句经》第一章,第5节。 [⑧] 同上书,第十七章,第3节。 [⑨]《大正藏》第24册,第840页上。 [⑩]《大正藏》第24册,第 1008页中。 [11] 《大正藏》第19册,第1218页。 [12] 《大正藏》第18册,《大日经》卷1,<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13] 见圆瑛著《仁王护国经讲义》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