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五戒(李思宇)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五戒(李思宇)

 

  《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他行侠仗义,除恶扶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他身为「出家人」,日常行为,我行我素,喝酒打架,样样来,因此人称「花和尚」,破坏了佛门清规和戒律的形象。因为,戒「杀、盗、YIN、妄、酒」是佛家的根本五戒,非守不可。

  善良的未必懂得守戒,这是一件憾事。戒,不是宗教的专权,它应该是日常生活的正常行为准则,非信教徒也须遵守,难道杀人、偷窃、不正当性生活,乃至恶意的谎言,非宗教徒就可以随便吗?戒,叫道德规范。它向善,但不消极;无形,但社会认同。人类自有文明,「戒」就已经存在了。

  儒家的「仁义礼信智」,何尝不是戒?这五种人生标准,贯穿中国大半历史,即使新文明流行的今天,它仍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常常自诩礼仪之邦,它的根就在这五个字里。「仁义礼智信」,五种规范,可以把它们更明白化,更加透明易懂。

  首先是杀人。你可以任意杀人吗?答案当然是「不可以!」,在「人权」概念大行其道的今日,甚至连杀人犯都可以免于偿命的惩罚。杀业,太可怕了!其实生活中还有可怕,却不为人注意的「杀的」行为。如杀动物、杀时间,乃至破坏东西,又何尝不是「杀」的行为?动物看来实在可怜,我们何必狠心去杀戮呢?但时间,是看不到的,然而,「时间就是生命」,没好好利用时间,是浪费,有时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让人急躁,不也是一种「杀」吗?至于战争,摧毁了生命财产,难道不是杀戮的行为吗?杀戮,实在是缺乏「仁厚」的表现,心中没有慈悲。从避免杀的动作到保护,就是向善。于人于己,何乐而不为?

  偷窃,听起来实在不雅,可是偏偏犯偷的行为无处不有。特别是大权在握的政治流氓,其偷盗行为令人咋舌。偷,未必起因于贫穷,确切地说,从贪心开始。偷,往往从最小的点开始,偷盗者的心渐渐麻醉,迷失了自我,最后演变成大偷而没有自知,还以为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是偷窃的始作俑者。多么可怕呀!

  可怕的还有不正当的男女行为,名之为「邪YIN」。邪YIN,是一种缺乏正当礼仪的粗犷行为,人类的文明过程,最明显的一条路,就是禁止邪YIN。这让人类从动物进化为有理智,有思考,而显得高贵崇尚。国家建立在和谐的社会基础上,社会建立在合理的家庭上,家庭依靠在个人正当的行为,这正当的行为就是「礼仪」,礼仪中,正当的男女行为是关键,它是兴家强国的根本。因此,邪YIN必须彻底禁止,难道还有疑问吗?

  对人类社会杀伤力最强的,还有一种──谎话。它看起来只是一种语言行为,没有肢体动作这么引人注意和防范。「一言以丧邦」这句话包含了谎话。谎话的可怕,在于它的无形和有心。为了避免给人添麻烦,一句善意的谎话,倒提升了人的形象,但带有私心的谎言,常常蓄意制造问题,甚至杀人于无形。谎话,有时也会回头给自身带来困扰。没有「信」,吕布虽然勇冠三军,但最终还是做阶下囚;谎话,也使放羊的孩子,最后自食其果。

  「仁、义、礼、信」,是安身立命的一个基本原则。这种原则需要智慧,才能发挥作用。而智慧,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依佛家的道理,必须戒酒。乍听有些「可笑」,细细推之,不无道理。贪杯之徒,似乎不以为然,但,对酗酒的人来说,就不可相提并论了。酒,许多时候往往是致命的。「酒不醉人,人自醉」,酒能迷人,让人顿失自我,一个再高贵的人,可以因酒而失态;得意的人,也因酒而糜烂;失意的人,因酒失去人生的希望。总之,酒,令人迷失自己,纵使懂得「仁义礼信」,明白不能「杀盗YIN妄」,也是无可奈何!我们不能不引以为戒!

  无论是「仁义礼信智」,还是戒「杀盗YIN妄酒」,都是人的道德范畴,是社会祥和乃至国家安定的基石。如果说,这些先人提出的道德标准,是我们本来就必须遵守的,那么,它们就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绊脚石」,让我们的行为有所约束和不便。这标准,是自然的,是本能的,因此,事实上是「无戒」可戒,只要明白它们的意义,实际上我们会活得很自在的。

 
 
 
前五篇文章

十二因缘与大乘三系(杨云唐)

放松身心(黄国达)

云何「菩萨供养如来(何鹄)

如何修行来化解冤亲债主心中的仇怨(张慕西)

禅观偶得(罗淑琼)

 

后五篇文章

在正信的基础上 发菩提心 学三大尊(吴信如)

试论听闻正法的重要性

浅论出家的真实意义(源军)

浅谈正法久住(继平)

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