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三论宗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三论宗

 

  佛灭度后六百年间,南印度有龙猛(又名龙树)菩萨出,根据佛说的《华严》、《般若》诸经,广造《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十住毗婆沙论》等诸论,以弘扬大乘佛法。继承龙树学说的当时主要有提婆菩萨,提婆造《百论》以广破外小诸执。东晋姚秦弘始三年(401)罗什来华翻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及《大智度论》等,是为我国三论宗的起源(但未形成正式宗派)。隋朝有吉藏大师出,他是三论祖师法朗的弟子,一生著作宏丰,成就很大,尤其是对三论有较深的造诣,并对三论注疏解释,一时大江南北风起云涌,学者景从,故三论宗从此建立。若加《大智度论》,又名四论宗。

  三论宗  传最古  秦罗什  来兹土

  由于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著的《中》、《百》、《十二门》三论问世以来,印度先后则有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以及来华翻译弘传此三论的鸠摩罗什,他们展转授受,相继对三论大力弘扬。

  鸠摩罗什,汉译童寿(童年即有长者风度),龟兹国人,他的祖先是中印度婆罗门族。父名鸠摩罗炎,弃舍相位而出家,后到龟兹国弘法,被当时龟兹国王礼为国师。同时此国王见鸠摩罗炎一表人才,气度不凡,便强迫还俗与其王妹耆婆结婚,后生鸠摩罗什。罗什七岁时便与其母一同出家,拜佛图舌弥为师,开始诵习“阿毗昙”。后与母亲到各地参学,曾到罽宾国礼当地著名大德盘头达多为师。由于罗什聪慧过人,不到十二岁时已对《阿含》诸经,《发智》等论都有深入研究,深得盘头达多赞赏。十二岁时又随母亲一同回到龟兹。回国后遇到一位名僧须利耶苏摩,授与他《中》、《百》、《十二门》三论,罗什一见,如获至宝,从此他便舍小转大,对大乘经论夙夜匪懈,勤研不拙。二十岁时,罗什已是一位善讲三论的大论师了,一时遐迩闻名。苻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听说龟兹国有一位才智过人、对大乘佛法有高深造诣的青年沙门鸠摩罗什,便很想他来华弘法。于是遣大将吕光带领七万大军出兵西域(其目的是想罗什来华)。建元二十年,果然吕光攻下了龟兹,得到了罗什,但因吕光不信佛教,不知罗什智慧,又见他年少,便以常人对待,并强迫他和龟兹王女结了婚,吕光还时常对罗什百般凌辱,叫他乘牛和劣马以作戏弄。次年苻坚被姚苌所杀,吕光得此消息,便割据凉州,自立为王,罗什也就因此而困留在那里了。后来姚苌继苻坚称帝于长安,慕罗什高名,也曾虚心邀请,但因吕光父子忌妒罗什多智多能,不放他东行,直到姚苌的儿子姚兴继位,于弘始三年(401)出兵攻打凉州,凉王吕隆(吕光之子)兵败投降,罗什才被迎请入关(在凉州整整滞留了一十七年)。罗什到长安后住西明、草堂等寺从事佛经翻译工作,同时又一面弘宣三论,可以说中国三论宗的初祖就是鸠摩罗什。因此,三论宗在诸宗中便是最古老悠久的一个宗派了。

  真空义  为第一  群弟子  竟传习

  什么是真空义呢?1、诸法缘起性空,无有实体,此理遍一切一味处,恒恒常常皆无变异,故名真空义。《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又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既然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当然于此因缘所生之法上凡夫、外道所执著的实我实法也就完全是空了。这种空的道理,是绝对真实的,非虚假性,所以名为真空义。2、诸法既是缘起性空,无有一法可得,故学佛者则应远离一切分别执著,念念无住,清净无相,不仅对有执应空,而且对空执也应空,如《心经》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的一切无所得,证此境界,故亦名真空义。前者是诸法本来就无实体的真空义,后者是证此空义时除尽了心内里一切遍计执著所显的真空义。此二结合,方为学佛者所应通达的圆满真空义,也就是“善取空者”。此空殊胜微妙,斯为第一,真学佛者理应如是通达。

  当时竞相究习和弘传罗什所翻译能显真空实义的三论学者有:僧肇、道生、道融、僧睿、道恒、昙影、慧严、道常、昙济、慧观十人,他们先后对三论都有精深的研究,各有著述,特别是僧肇、道生、道融、僧睿见解独特,人称什门四圣,其中僧肇、道睿弘化长安;道生、慧严、慧观宣教建业(今南京);昙影、道恒栖隐山岩;道融讲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三论空义传习至此,非常兴盛。

  曰中论  曰百论  十二门  为三论

  《中论》、《十二门论》是龙树菩萨所作,《百论》是提婆菩萨所造。《中论》又称《中观论》,全论五百颂,二十七品,青目作释。主要内容是阐发“八不中道”和“实相涅槃”的。八不中道是“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的八不法门,以明真俗二谛之义,也就是要从八方面来体会缘起性空的意义。本来种种邪执归纳起来不出“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的四双八计。其中生、灭、断、常是对时间的计执,一、异、来、出是对空间的计执,这些计执都与去掉妄见戏论的中道实相背道而驰,而众生却把它当成真实,以致堕入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之中,展转迷执,不得出离,《中论》恰好就是针对这些计执一一用“不”字来遮遣它,以显无所得的中道实相义,故称为“八不中道”。

  《中论》认为世间与涅槃无有少分别,离开了世间,也就没有涅槃,所以该论云:“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因此,欲证得涅槃,必须于世间一切法上善达其中道实相,而绝不能远离世间。

  《中论》的“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颂,是全论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人生宇宙万事万物,无一不是缘生,既是缘生,又无一不是空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一定不要偏于两边,应行中道。所以此论又名《中观论》。

  《百论》,因梵本有百偈而得名(即不论句子长短,凡满三十二字即为一偈)。主要内容是破斥古印度佛教以外其他哲学流派的邪见执著的。其方式是“唯破不立”。设一论题,加以破斥;再设一论题,再破斥。通过“外曰”(代表外论共说)和“内曰”(代表提婆自己的观点)来对论辩难,从而达到遣一切邪见、显真胜义谛一法不立的道理。全论有〈舍罪福品〉、〈破神品〉、〈破一品〉、〈破异品〉、〈破情品〉、〈破因中有果品〉、〈破因中无果品〉、〈破常品〉、〈破空品〉等。《百论》吸收《中论》破有破无的观点,以“毕竟空”的思想作为贯穿全论的中心思想。

  《十二门论》,本论立十二门以发挥大乘空观,为中论之纲要书。十二门为:〈观因缘门〉、〈观有果无果门〉、〈观缘门〉、〈观相门〉、〈观有相无相门〉、〈观一异门〉、〈观有无门〉、〈观性门〉、〈观因果门〉、〈观作者门〉、〈观三时门〉、〈观生门〉。本论是由二十六首偈颂与释文组成,但其中有二颂引用自《七十空性论》,十七颂引用自《中论》,其他的偈颂则近似于《中论》的偈颂。本论是否为龙树所造,古来多有异说。

  唐吉藏  施大功  三论疏  传海东

  吉藏大师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俗姓安,西域安息人,先世避仇移居海关,住在今越南和中国广西一带,后迁居金陵(南京),于梁·太清三年(549)而生吉藏,幼年时父亲带他去见真谛,真谛为他取名吉藏。吉藏七岁时与父一同出家,师事法朗。十四岁时从法朗受学《百论》。十九岁时为众讲经,受到大众称赞。陈末,隋兵进攻建康,社会极为混乱,吉藏于是住嘉祥寺,搜集佛教文疏。隋平定江南后,吉藏在嘉祥寺弘传佛法,从他受学者多至千余人,所以世称嘉祥大师。隋·开皇最后几年(581—600),晋王杨广(即隋炀帝)总管扬州,在扬州建置四个道场,延请佛教名僧入住,吉藏以盛名被延入慧日道场,受到特殊礼遇。开皇十九年(599),杨广自扬州赴长安,邀吉藏同行。到长安后被安置于日严寺,即埋头整理《维摩经》的著述。他的《净名玄论》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隋炀帝的次子齐王杨暕,早闻吉藏盛名,于大业五年(609)请他莅临私第,邀集长安名士六十余人举行辩论会,并推吉藏为论主。当时有僧粲和他对论,往复四十余番,结果吉藏获胜。因此名传四方。唐·武德元年(618)高祖亲自召见,次年入选为十大德之一,命其管理佛教事务。在长安住实际寺、定水寺,后应齐王李元吉之请去延兴寺,被奉为师表。武德六年(623)五月得病逝世,世寿七十五。据《续高僧传》卷十一说,吉藏临终时还写了一篇《死不怖论》,葬于终南山至相寺的北岩。

  吉藏学说初承法朗的思想,深究《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同时又为三论作疏,如《中观论疏》十卷,《百论疏》三卷,《十二门论疏》三卷。吉藏还对《维摩诘经》、《华严经》、《法华经》、《仁王经》等先后进行疏释。吉藏的注疏自隋唐以来陆续流入朝鲜和日本(海东),并被广泛研究和翻译刻版,因而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又从日本把吉藏对三论的疏释取回中国,但是《十二门论疏》已缺少了前二门。

  吉藏博学多识,历受陈、隋、唐三代王室的崇敬。但不免恃才傲物,加之生活不拘细节,故而招人非议。他在学问上虽有成就,并不善于处众,所以道宣律师对他的评价是:“纵达论宗,颇怀简略,御众之德,非其所长。”(《续高僧传》卷十一)

  法藏释  十二门  宗致记  至今存

  唐代法藏(华严宗的贤首国师)曾对龙树的《十二门论》作过疏释,全称为《十二门论宗致义记》,直到现在还保存得非常完好,可以补吉藏疏释《十二门论》的前二门。

  总之,此宗虽然已经讲完,但他的主要教理思想有如下几点,应该注意:

  一是诸法实相:如《大智度论》卷十八云:“灭一切言语,离诸心行,从本以来,不生不灭,如涅槃相,一切诸法,相亦如是,是名诸法实相。”三论学人认为,实相在教理行果的分位上有种种不同,因而含义也各有异。在理名为实相,又名法性,又名空性;在因名为佛性;在行名为一乘;在智名为般若;在果名为法身、涅槃。

  二是真俗二谛:真谛又名胜义谛或第一义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谛是真实的意思,也就是真理叫做谛。一般说来,世俗谛是相对真理,胜义谛是绝对真理。世俗谛是肯定事物的有,而不堕空,以显因果律。胜义谛是否认事物有其实体,而不堕有,以显无我律。三论认为仅从有或空来理解一切事物都是片面的,甚或是不正确的,因此,必须从空(真谛)有(世谛)两方面来等量齐观一切事物,才能与诸法的实相相契合。所以《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依世俗谛,二第一义谛。”正显不离二谛而观实相义。

  三是八不中道:八不是该宗的基本原则,如《中论》卷一观因缘品云:“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龙树总以四对八句来破一切外小凡夫的分别计执。其中“不生不灭”一句,是破一切凡夫认为事物有生有灭的生灭见。“不断不常”一句,是破二乘人断烦恼而证涅槃的法我见;声闻人畏生死而急断烦恼,希求安乐而常住涅槃,论主之意是烦恼如幻不可断,涅槃性空亦不常,所以用“不断不常”来破之。“不一不异”一句,是破外道的人我见;外道执著有神我,认为我(神)与五阴合,故体是一,神我与五阴离,故体是异,论主之意是人法本空,了不可得,怎么可以说是一是异呢?“不来不出”一句是破缘觉和初发心菩萨的有所得见;缘觉一向自利,不求利他,而观十二因缘;初心菩萨一向利他,少观十二因缘,但都存有所得见,认为乘因来至于果而得从三界出,论主之意是诸法实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如如不动,怎么可说有来有出(去)呢?因此,如上所说种种计执,龙树一一皆用“不”字来加以遮遣。

  四是从“六喻、十喻”看该宗明心的要道:《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人们对宇宙一切生灭诸法,要像如梦、幻、泡、影、露、电的六喻一样来进行认识,要知它是缘起性空,本无生灭,只有假相,而无实体,不可言有,不可言无,应离两边,而行中道。《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也说有“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达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是喻。人们若能在衣食住性、视听言动的现实生活中,用此六喻、十喻的道理来体验当前的事物和指导自己的认识,自能离分别,去执著,证实相,而入于不二法门。所以该宗称此六喻、十喻是:入道的要门,解脱的捷径。

-----------------------------------------------------------------------------------------------------------------

更多唐思鹏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密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忏法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诸法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蕴

 

后五篇文章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慈恩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贤首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天台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律宗

唐思鹏:《佛教三字经》新注 禅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