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华法师:金刚之智 第八章 八正道中修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华法师:金刚之智 第八章 八正道中修行

 

  正见

  第一条,正见。简单说,正见就是对人对事正硧、客观、全面的看法。在佛教信仰来说,正见就是不邪见。执着于有,执着于空,不能行于中道,就是邪见。为了一已之利,不正念,不正行,歪邪的想法,就是邪见。不通达法性,方说成圆,黑说成白,就是邪见。宁可破戒,不可破见,正见对于人生是多么重要。正见从哪里来?善知识、慧根、智慧、经书、究心都可以培植正见。末法邪师如麻,花样种种,沒有正见,正见不能树立,一切免谈。未成佛,先成魔。未入佛道,先入魔道。

  正语

  第二条,叫正语。我们的嘴是一个传声筒。老百姓说,一句好话三冬暖,一句恶言三夏寒。佛教叫修口业。那一个人会修口业,它会反映一个人的灵魂的干净的程度。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头满怀慈悲和智慧的话,他的语言必然是智慧的,他的语言必然是柔软的,能够启发我们的心智,然后,我们非常的爱听。那叫什么呢?叫质直语。讲话的时候不要拐弯抹角,修行人单刀直入,不要拐弯抹角。方便的智慧除外,特殊情况,特殊的身份,特殊的地点除外。还要讲爱语。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讲出来,人家听了以后很好听,那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讲出来,别人听了就不好听,那就说明他不会爱语。要讲如实语,尤其是对于佛法的修证。我们知道多少就知道多少,不知道就不知道,千万看住自己的心,不能够有虚荣的心,对佛法的真理去做一些戏论,这是非常要命的。

  在生活当中,我们幽默一下,轻松一下,开个玩笑可以。但是涉及到我们的心性,讲到佛法的时候,一定要如实语。这样就不会误导众生。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后世末法,法弱魔强,又由于市场经济下,人们在做推销的时候,他的手段会翻新,各种各样的邪教、外道层出不穷,巧言令色。由于我们智慧薄弱,他们会以种种的方式,演变出一些花色和品种,我希望你们大家,要用慧眼把它看清楚。人生难得我们得到了,佛法难闻我们闻到了,但是,我最怕的就是大家信邪,出偏。

  由于对佛法的不了解,没有融通,没有悟透,然后出偏了,这是我最担心的。希望大家,在这个多彩而纷纷攘攘的世界上,擦亮自己的眼睛,让自己有一个正念,有一个正直的心。然后不要受外界的干扰。人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你改变了你的语言,可能你做事情的时候要顺利得多。那大家可以举一反三了。如果说有人毁谤你,如果说有人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你,有人谩骂你,我告诉你,你要高兴了,修行的机会来临了。面对这样一个逆境的时候,你能控制自己的嘴巴吗?你是要以眼还眼,还是要以牙还牙呢?是不是他揪着你的头发,你就揪着他的耳朵呢?那你就错了,如果你们两个要叫我判分的话,针尖对麦芒,半斤对八两。所以说,修行就从我们的嘴开始。佛教给我们一个方法,要正语,遇到逆境的时候,正好是修行的时候。把我们的嘴要管住了,要锁牢了。在中国历史上因为嘴惹出的祸端,是很多的,言多必失嘛。所以说,讲话的时候,佛法里要求我们要有根,讲话要有根,你讲出的话要有根据,没有根据的思想和话要慎言,要小心了。

  正业

  那在第三个方面叫正业。正业就是正当的职业。不要去做那些伤生害命,破坏环境,伤害别人利于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大家要活在这个地球上,面临着压力和竞争,我们是要去生存的。但是你要知道,你赚了很多的钞票,如果说,你的心里头不踏实,并且以伤害环境和别人为前提的,我觉得这个钱你可以不去挣它。那你说,我这样不就死定了,别人都这样做我不这样做。怕什么呢?死了没关系,下辈子再来。因为佛教讲因果,讲六道轮回。我们有些人做出的很多反抗,是因为我们虽然拿到了皈依证,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接受佛陀的教育。我们还是怕自己吃亏,还是从自己的私心出发。当然,在这个方面,大家要用智慧。比如说,拐卖儿童妇女、捕鱼、杀猪、行骗、贩卖毒品等等,虽然能够获得大把的钞票,希望大家不要去做。当然能够坐在这里的人,能够坐下来听我讲的人当然是不会去做的。不但是现在不做,将来也不做,更不会跟从和随班,时刻的在都市的大染缸当中提醒自己。因为我们只要走出家门,和尚只要走出庙门,我们都会每时每刻面临着诱惑。有很多的东西在诱惑我们,一个电话来了,说,你和我做某一件事情,你立马就可以得到钞票,你的眼睛立马绿光闪烁。我们讲了很多的道理,如果有机会,我们看到美女了,我们一定是喜上眉梢。所以说,在城市当中生活,我不是吓大家,处处有陷阱。怎么样去既要生存下去,又找到一个正当的职业而不用那些邪法去活命,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的选择,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我再引申一点供大家参考,我们说,龙、凤、麒麟都是传说中的动物,没有。我告诉大家,再过一百年、二百年之后,如果你告诉你孙子说,狼是什么样的?你的孙子说,狼就像狗一样,没有狼,狼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为了我们的口福,我们身边的环境,消逸殆尽了,然后只会留下些概念,充斥在我们的身边。

  有很多人说,佛教的这些清规戒律和它的说教都是针对佛教徒的。我真的发现,我们没有哪一个人可以离开佛法。只是因为你迷了,你认为说,你自己小脑很发达,你可以这样,可以那样。实际上,你一生当中,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掌心,没有越过佛法的法则呀!我们大家看西游记的时候说,那个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够远了吧,那十万八千里是多少我不知道,结果一看,自己尿了一泡尿撒在如来佛的掌心。不相信你闻闻这是不是你尿的尿啊?我们众生的百般计较,各种较量,都不会逃脱因果的法则。所以说,有的人常常问我说,有没有财运,我说有啊,有没有福报,我说有啊,有没有宿命,我说有啊。宿命是什么?简单的讲就是过去的业啊。你过去造了善业你现在就得善果啊,你造了恶业就得恶果。更简单的一点讲,你善待环境,你善待别人,你就是善待自己。你不善待环境,不善待别人,你就是不善待自己,这多简单呀。因此当你想到这种宇宙间的网络,想到这个法则的时候,你应说一些如实的话,好听的话,不应该伤害别人。伤害别人,实际上就是拿刀子在伤害自己。如果大家,还认为讲的不够透,我告诉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你每伤害别人一次,由于你的觉性不明,实际上,你就是把你的觉性削掉了一块。拿老百姓的话说,因为你是有良知的,是因为有良心的,你每设一次陷阱,害别人一次,就是拿刀子割了自己一次。只是你太愚钝了,你并不清楚你自己在干什么。

  那些孤立的人,那些贫穷的人,那些下贱的人,本身都应该从自己的身上,找到事情的原因,而不是把这个原因归到别人身上。事情做不成了,不受人待见,不能发财,不能升官了,把原因归到,领导没长眼睛,员工不听话。实际上福和慧都在我们的心里头。有很多企业家,企业做得很大,有很多人,家庭过得很好。我告诉大家,他应该做这么大,那是他应该得到的成就,他应该过那么好,他就应该。为什么呢?他具备这样的心性。而采取投机的手段,非正当手段的,则不会长久。我们大家,由于城市的压力,自然环境的压力,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困苦。那在这种困苦当中去修行自己。正业,做正当的职业,不是正好修行吗?

  正命

  第四个叫正命。正当的活命的方法。每个人都要活命,活命是可以的,生活得更好,也无可非议。但是,要不以危害别人为前提。国家法律不允许的,人类道德不允许的,佛法不许可的,不要去做。宁可清贫一点,安贫守道,也不要种下恶因。种下恶因以后,将来受报的时候,就不是一点一滴的了。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中国人谁都没有想到黄河会断流。我们在这个蓝色的地球上生活,谁也没想到我们生活的大气上面,烂了一个洞。但现在确实是烂了一个洞,臭氧层被破坏了,地球的温度在升高。那我们把两岸的树砍伐完了,河水变臭了;变臭了不要紧,现在断流了。这说明什么呢?我们在造就一种共业。这种共业的结果使我们难以自拔,然后各受其咎,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自然法则的制裁。我在佛教的五戒十善等等法理当中,发现了环保的理念。不仅仅是我们个人好,它有重要的环保的理念,完全符合大乘佛教和人类的共同的先进经验。所以说,用正当的方法去活命,可能是在资源匮乏的今天,我们大家必须去面对的。尤其是在深圳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会有一种危机感。那面对这种危机和挑战,我们要做出一个佛教徒的选择,那就是正当的活命的方法。在关键的时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投机取巧的心理。如果一个闪念,就会出问题。我们在下面还会讲到。

  正精进

  第五个方面叫正精进。正精进实际上说白了,是学佛的一个态度。首先是学佛的人不能够消极懈怠。什么叫消极懈怠呢?不打坐、不念佛、不持戒、不看经、不思维、不参学等等,这就是懈怠。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佛法又是浩瀚无边的。由于你的懈怠,使你的菩提树不能够长高长大,不能够开出智慧的花朵。所以说不能够懈怠。讲到这里,大家会知道,多少年来,人们说佛教是消极厌世的。但“精进”这两个字,这个概念,是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提出的。释迦牟尼佛最崇尚智慧,最强调智慧,然后没有想到在两千五百年后,迷信的高帽子戴到了佛的头上,能不叫人落泪吗?我们纵使有千张嘴我们也说不清楚。所以说,我们大家要拨开历史的迷雾,弹去佛经上的蒙尘,用我们原有的智慧直入佛法的精藏,直印佛心,我们才会得到佛法的法的快乐。

  精进的第二个方面,你们大家要特别注意了。我在出家人当中,见到太多太多,他们非常让人尊敬,但是又叫人可怜。由于没有通达佛法的理念,而盲目的去做,教条的去做,僵化的去做,用功很猛。比如说打坐、参禅、用功很猛,他不知道循序渐进,把琴弦绷得很紧。就像佛在《四十二章经》上说,你在家是做什么的?我在家是弹琴的。说琴弦松了怎么样呢?松了,那个声音,就弹不出声音来了。说弦绷得很紧会怎么样呢?就会绷断了。修行就像调琴,要把它调得非常的合适。“合”就是悦耳,“适”就是适度。当我们这样去做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精进。比如说你们大家都要上班,有的人就给自己把课程设得满满的,我要念多少佛经,念多少佛号,如何如何。这一切,你们各位,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各人的情况不同,各人的根性不同,所以说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根性,设立自己修行的法门和功课的多少。当你把你的心调得很清明,当你把你的心身调到最适合的程度的时候,那就是真正的精进。

  佛说什么是中道呢?就像在河流里头漂木头,河流一定是弯曲的。如果大家见到这个河是笔直的,那是人工渠,一定不是河。河流流向大海,没有一条是直的。然后如果这个木头向下漂的时候,不沾到岸的两边,不要被卡住,能够漂向大海,这就是中道。这两岸是什么呢?两岸就是空有的两边。一个真正的大修行人,不要执着于法的两边,执着于空叫断灭见,执着于有叫常见光头俗汉。你就是贴了多少标签,你也不知道佛在说什么。那真正的中道是什么呢?叫真空妙有。水是什么?水是两个氧原子一个氢原子。我喝下去就能够解渴。杯子是什么?是人工合成的,打碎了,什么都没有。就是不打碎它,也是缘起性空的,这叫当下就是有,当下就是空。空是体。然后我拿它能够喝水,这叫妙用。真空妙有,就是佛法的中道。

  你们大家听到这里的时候,好像有一点点的心光,有一点闪亮。哦,佛法是这么的圆融啊,既不是我们要求的积极,也不是所谓的消极。它是要“行于中道”,“妙行无方”啊。像水一样,在圆的杯子是圆的,在方的杯子是方的,在零下是冰,在一百度是气,非常的圆融而又美妙啊。我们会发现,对照一下我们的心,我们在生活中是这样的吗?在生活中,我是这样看的,我是这样想的,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要达到这样的结果,我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的车子,我的房子,我的老婆,我的看法、想法……所以说这世界就有矛盾了。我常常告诉大家,如果很深的道理你不能够领会的话,在实际的现实人生中,我们要做“自他相换”。换一个角度,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包括你和人吵架的时候,你换换角度。那我们有时也经常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了法庭上,你听听这个讲的有道理,听听那个讲的也有道理。但是这个时候你们当事人换一下位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就没问题了。因为我们很少替别人去着想。我想用自他相换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或者说你不是修行人,或者说你不是佛教徒。如果说你愿意,万一和别人发生胶着状态的时候,换别人的角度想一想,那你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这事情就会迎刃而解。我在这里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思维定式”。大家可能都不会想到,我们看到那杯子是一个产品,或者穿的衣服是产品,某个东西是名牌的产品,那是一个定式。实际上我们的思维会有定式,我至少是这样看人的。他说了很多的话以后,一定会表现出他自己的思维定式。

  同一个民族,同一种宗教,同一种信仰,同一个地区,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式。我们到峡谷地带,到三峡去考察。三峡的人,吃在三峡,喝在三峡,自给自足。那你和三峡人打交道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种情况,他就不像珠海、深圳、广东人那样广交朋友,或者说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纳这个世界。那叫什么意识呢?叫峡谷意识。如果我们生活在盆地里,非常富饶,然后我们有吃、有穿,我们会小国寡民,自得其乐,我们根本就感觉不到外部的世界。久而久之,我们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式,叫“盆地意识”。我们用人文地理去考察,人类所出现的内在病症和生存的局限性,早已经被佛洞穿了。“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大家读到这句话,以为读天书呢,说佛太有能耐了,谁的心他都知道。因为你的心不外乎贪、嗔、痴、慢、疑、见。你到美国就不贪吗?你到伊拉克就不贪吗?不管你长什么头发,穿什么衣服,你用这六个法则去看他的病,没有一个会跑得掉。所以说,当我们走向内心深处,走向智慧深处的时候,佛陀的那种伟大和智慧真的叫人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啊。两千五百年,去圣时遥,佛法蒙尘很厚,染上了很多的色彩,使我们不能直入佛法。

  我们纵然是身遁空门,舍家抛业,可是却有太多,太多的放不下。因为我们的智慧力量和心力不够,所以不敢去把它砍断,我们有太多的顾虑了!当我们改变观念以后,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修行的广泛平台。心是道场,家是道场,学校是道场,十字街头也是道场。那样用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来历炼我们的心。就是我在五一的时候告诉大家“历事炼心”,大乘佛教的无上法门。经历的每一件事情,用佛法去对照自己。经历的每一件事情,去历炼自己。遇到困难,我敢面对吗?面对疑难杂症,我敢面对吗?面对生死,我敢面对吗?面对自己的敌人,我敢面对吗?你是选择面对,还是选择逃避?这大乘佛教和菩萨的法门,让我们选择了面对。假如说我欠了别人的债,那就要还别人的钱,这是必然的,而不应该逃避。你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你一旦选择去面对它,同时你就会发现,被你认为很大的一座冰山,原本是可以被太阳照化的。这个太阳是什么呢?就是你的智慧。去面对它,在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逆境、困境、不明之冤等等,去面对它。当你面对的时候,你会哈哈大笑,原来它是纸老虎,它内在的结构并不是那么严密,而且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风平浪静。你们借债的,讨债的,还钱的,失败的,成功的,当你走出低谷,或者说你用一个超然的自我去面对的时候,你真的想笑,哎呀我当初为什么那么痛苦,东躲西藏啊?大可不必。要当下承当,而不要选择逃避。我本来想跟大家讲一个故事的,但是时间太急了,我没有办法,只有把这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给大家删掉。

  正定

  第六个叫正定。正定就是正确的禅定。而不是邪定。正定的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就是,当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把我们的心训练得专一。正定就等于专一。相对于正定外面有一个邪定。在古印度的时候呢,有很多的修行人,除了佛陀领导他的弟子修行以外,有很多的外道也在修行,他们也讲“定”。但是他们那个定呢,是邪定。佛法当中的戒定慧为三学,实际上在前面要加一个定语,叫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或者是要加一个“无上”,无上戒学,无上定学,无上慧学。为什么叫无上呢?原来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洞见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理。他没有创造真理,他发现了真理,他把它告诉我们。他说,大地众生都有如来德性,大家都有觉悟的心。我现在在这里这样讲,大家能够听得懂,是什么能够听得懂啊?不是你的妄心能够听得懂,是你当下的觉心在与我交流,语言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我如果对着美国人,可以吗?没有透过语言的桥梁,他听不懂。所以说,我们的觉性是长存的。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鼻子可以闻,嘴可以说。但是大家会发现,我如果两眼一闭,两腿一蹬,眼睛鼻子嘴巴都在,我却什么都不知道了。原因在哪里?觉性不在了。不是我的肉壳子不在了,是那个觉性不在了。

  这个觉性,有人把它叫“X”,有人把它叫“Y”,有人把它叫灵魂,有人把它叫精灵。你赋予它一个什么概念没有关系,你要相信的一点是,我们今生和来世有一个连接,这个连接,在佛法里就叫“性”,就是我们的觉性。如果你对佛法没有很深的洞察的话,你会产生一种断灭见。比如说我们讲缘起法的时候,大家说,凡事都是缘起的,缘散了就没有了,那就什么都没了?不是,那叫真空妙有。这个空不是顽空。其中有一种美妙的东西,是我们不能够洞见的。比如说,在我们眼耳鼻舌身意之后的,或者说与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同时起来的,有一个识,叫阿赖耶识。它藏得非常的深,就像埋在地里的种子,你做的善事,你做的恶事都藏在那里。你说它有吧,它没有,因为它没有发芽嘛;你说它没有,它遇到因缘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比如说,你在若干年前,不经意的伤害了某一个人,但是若干年后呢,冤家路窄,又碰到一起。你把这件事情都忘记了,但是别人揪住你不放:当年你当处长的时候,我要晋级你阻拦,今天你到了我的手下,我就不放过你。我们的记忆里还有另一种功能,善于“忘恩负义”。我们大家不大注意,不去深究自己的心。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很容易“忘恩负义”啊。别人对他好很快就忘了,别人整了他,害了他,伤了他,一辈子都不忘。正因为这样,充分证明我们的心是被染污了的。

  那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呢,要正定。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五台山的广济茅蓬,是明代的故事。有一个卖豆腐的老汉,每天担着豆腐到庙里去送豆腐。他看到这些和尚们吃了饭以后,低着脑袋,甩着袖子,都钻到一个房子里,一进去就不出来了。他好生奇怪,就老琢磨,这些和尚吃了饭钻到房子里就不出来,而且天天如此。他就问看门的说,这些和尚每天吃了饭都钻到房子里干什么呀?看门的法师说,那了不得呀,修行开悟啊,那里头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啊。这个卖豆腐的说,那我今天早上不卖豆腐了,我跟着他们进去看一看。别人在坐香的时候(参禅打坐要坐香了),他就跟着进去了。坐在一个角落里,开始把心静下来。打了一会儿磕睡,看着大家都坐在那一动不动,他就在那里胡思乱想。他想啊想啊,终于想起一件事。张家欠了我三斤豆腐钱,李家欠了我两斤黄豆。他把三年以前的老帐,全部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他这一算不要紧,发现别人在外面竟然欠了自己若干若干的银子,他高兴的蹦起来,哎呀我发了。别的师傅说,你发什么了?他说我把三年以前的帐全都记起来了。这个禅叫什么禅啊?这个禅叫“豆腐禅”。静可以益智,定可以生慧。

  如果我们大家开始修行了,就常常会发现,当我们在世间奔波的时候,我们的心随着境在转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还挺好。当我们开始坐下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心里头沉渣浮起,那些恩恩怨怨全部都到脑子里来了。本来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说一个水杯没放好啊,甚至是一个碗没洗啊,都会到我们脑子里来。在这时候,你千万不要往后退,这说明,你修行已经上路了。当你有妄念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有妄念的时候,我告诉你,你的修行已经有进步了。而且当你发现自己有缺点的时候,你的修行也进步了。当你发现自己字写得不好,自己的画画得不好,自己的拳打得不好,自己的生意做的不好的时候,你真的就开始要进步了,或者是说,你正在进步。可是往往有很多的修行人和在世上做事的人,在这时候他选择了放弃。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是凡夫,而不能够成为圣人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咬一咬牙,挺过那三分钟或者是五分钟,可能我们身上的气脉会打通,身上会有了明点,然后就会得到一种无上的禅悦。但是我们在这时候,采取了放弃。放弃之后,明天再来。然后我们每天,就是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时候放弃,然后每天又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使得我们的修行和我们的事业人生,没有进步。所以说,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逆境的时候,遇到麻烦的时候,遇到妄念的时候,这一篮子负面的东西,勇敢的面对它,你就会有进步。我有这样的体验。

  2003年阴历的7月15,在江西庐山小天池,想到、看到佛教的这种现状,我觉得应当自己去自了,然后我选择了放弃。当我生起这个念头以后,晚上睡觉的时候,鬼就找到了我。开始是两位很慈善的老人,他要我讲经。我带着一种愠怒的心情说,走在路上怎么能够讲经?我一个法师,你不请到法座上,我在路上怎么可以给你讲经呢?然后他们就不放过我。紧接着就是男女老少,大大小小的鬼(我一看就是非人类),把我围住。然后我就开始念经,持咒,都没有起作用。我生起的第二个念头,是对死亡的恐惧。心想完了,就要这样默默无闻的死在庐山。当我起这个念头的时候,浑身出了冷汗,因为我采取了放弃。当它们全部把我包围的时候,我想动,动不了,我想喊,喊不出来。然后我就开始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当我念这一句的时候,我的呼吸恢复了,意识也变得清晰,身上有了暖气,然后就一个念头都不敢松掉。因为它们是无形的,包围过来,然后让我感觉到自己的肺,自己所有的内脏被掏空了,唯有留下了一个念头,那一个念头还是清明的。然后我就牢牢的抓住观世音菩萨给我的法宝,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从十二点一直念到四点半,它们走了。然后,六点钟吃饭以后,大家还去朝山。到了晚上回来,十二点又来了。当你坐起来用功修行的时候,它不能靠近你。当你一躺下的时候,它们一拥而上,这时候,它控制了你整个的心智和你的灵魂肉体。赶快坐起来,集心一念去默默的念佛。终于,在一个半小时之后,它们觉得没有机会了,就走了。第二天,我照样和正常人一样,和大家一起去朝山拜佛。

  从那以后我就莫名其妙的发现,我看佛经可以透过文字直达法理、法境。同时又会发现,在讲经说法的时候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佛法四通八达,所向披靡。我们常常做出分别,这是世间法,这是出世间法,这是空,这是有,实质上原本是一个,从来就没有两个,佛为什么要这样去说呢?没有办法。因为我们活在方位之中,我们也生活在概念之中,我们的心又有分别。佛如果不用这样的办法,对我们是救渡不了的,没有办法帮助我们。

  在人间做事情,如果太平常了,你的父母和你的运气把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这样的生命没有价值,过得太平庸了。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心,去体验生活。尤其是当自己在遭受逆境和磨难的时候,去体验它,去欣赏它,就像大家吃菜吃苦瓜的时候,去品尝苦瓜的那种清苦。当然,理论上说,苦瓜可以清火明目。自己去品尝自己的苦难的时候,会发现人间本没有烦恼,也没有苦难。所有的苦难和烦恼,要么是我们大家一起造的,我们大家一起挖的坑,把我们大家埋了;要么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挖了坑。我发现,我的弟子当中,有很多人经常自己给自己挖坑,自己给自己设坎,然后自己把自己摔断了筋骨,然后自己把自己埋到坑里头。所以,我们应该用佛法的智慧,不要给自己挖坑,也不要给自己设坎。生活和修行完全是一样的。可以到庙里去烧香,可以到庙里去拜佛,也可以到庙里去短期的精进修行,都是可以的。但更多的时候要学会在生活中修行,因为大家不可能都去当尼姑都去当和尚,更多的时候是在家庭生活中。所以说用自己的智慧,洞彻佛法的真理,然后在生活中去修行。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做一个有觉悟的人,那非常现实。我们根本不需要回避什么,也更不需要自己放下什么。

  当然大家有很多的关节没有打通,比如说持戒的问题等等有很多,那都需要我们自己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通过对善知识的亲近和智慧,这一切问题都会很好的解决。你也从内心深处,会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环境,善待你身边的人。比如说我们大家都讲亲情嘛,讲天伦之乐,你真的要是出了家,做了一次体验,你才会真的懂得人性美好。尤其当你遇到逆境的时候,众叛亲离的时候,还有人帮你,那你不就被感动了吗?用心去体验生活的宽度,那你也会变得很宽很宽。

  我期望大家,真的要学会在困境和逆境中,去实践佛陀所说的八正道。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退了,或像一把刀一样,碰到硬的东西,刃就卷起来,那不是修行。那样的修行是懦弱的,而且那样的修行没有强大的力量。真正经过磨难的人,我觉得真是好有味道,他有一种无形的魅力。大家不管在官场上在生意场上,都不要怕困境,在修行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正思维

  第七正念与正思维。正念,就是我们的思想,是一条意识的河流。这个思想的河流,是由我们每一个念头生起的。一个有觉察心的人,一个有觉悟的人,觉的是什么呢?是自己的起心动念。比如说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的起心动念对不对?

  菩萨在世间,实行四摄六度的时候,和凡夫是分不出来的。因为菩萨他不一定穿着僧袍嘛。我们大家看到观音菩萨,他有好多的形象。我们看到还有很多的菩萨,他们穿的华美的衣服,戴着项链,价值千金,穿的天衣,宝衣,非常的庄严富贵。实际上那种庄严和富贵,表现出的是他内心的庄严和富贵。我们大家当然要有房子遮风避雨,要有车子交通方便,但是当我们的内心变得富贵庄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富贵庄严。而且我们通过这样一种内心的修行,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可以改变自己的相貌。那我们大家现在会慢慢的发现一个道理,当你给社会反馈的很多,给予的时候。(我知道你给的时候你难受,舍不得。),你洒的种子越多,你收获的就越多,这也是一种快乐,但我们现在还体会不到。

  我们在银行里存了很多的钱,我们把企业做的很大,但是我们每掏一分钱的时候都很心疼,不愿意对社会做出慈善事业,对别人伸出救援之手。实际上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用的麦克风,穿的衣服,吃的饭,喝的茶以及我触摸到的这个世界,都不是我的,是我们大家的。乃至于我和大家素不相识,但是大家愿意听我讲话,因缘非常的美妙,再高妙的画手也画不出我们心的那种美妙。所以说,大家在真正的最深层的修行的时候,要觉察自己的念头。我们可以去印经、造像、盖庙,但是我们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我们也可以帮别人,我们是不是说,帮了别人之后,我们非得要给自己立一个碑,给自己写一个自传,然后让满城市都知道,某某人捐了多少款救济了灾区。实际上,应该从你的大悲心出发,你救济的就是你的父母。我今天在天厨妙供吃饭的时候,说把众生当佛看,让所有前来吃饭的人,感受到尊敬和爱戴,让我们的每一个服务人员对所有来吃饭的人,像对佛那样爱戴,尊敬。你想我们到庙里去敬佛要用鲜花。我们用这样一种心念和态度去服务和经营,我敢保你不会赔本。中国不缺硬件,中国缺的是管理。中国不缺管理,缺的是服务。我们真的不懂得在与人相处时为别人提供优质良好服务的同时,自己每天都需要别人服务。真的要去学会为别人服务,用一种动态的给予,就很好。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去修炼自己,去打磨自己。只有当我们生活在世间,又能够有一个清静的念头的时候,在家的各位同修你们就是火中金莲。这句话出自于《维摩诘所说经》。我们各位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我知道由于我们长期的这样一种熏染,在对佛法理解和领会之后,做的时候都很难。但是我敢保证你做到一条,就有一条的快乐。

  正智

  八正道当中最后一条叫正智。实际上我们的智慧是双刃剑。就像今天的科技发展。当你用智慧去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好处而去伤害别人的时候,那你这个刀就用错了地方。当你用你的智慧在自利的同时又利益别人的时候,就是照顾了大众的利益,你的智慧是大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诸佛菩萨,从来就不孤立的去成道。他就在众生当中,就像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和尚念经一样,是分不开的,分开了这个角色就不成立了。所以说呢,诸佛菩萨用自己的大智大慧,去启济天下。

  结束

  我们平时在中国的四大道场拜的四大菩萨,每一位菩萨的心念、心智像虚空一样。他可以演扬妙法,他说我没有法可说。他告诉我们法的规律,他说法无定法。我们觉得,怎么这么难理解呀。那是因为我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我们的事业还做的不够大。当我们的事业做得足够大的时候,从事和理上,都可以遁入到佛道上。那当然需要时间了。智慧是双刃剑,要适当的去运用它。如果运用不当呢,就是小聪明。如果用这个智去印佛心、去悟道的话,那就是一个行道的人,就是一个修道的人。智慧,就是看我们怎么样去用。

  比如说,我们发明了原子弹。原子弹用的铀125元素,它体积小,能量非常大,它的裂变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把那个用来发电,那我们人类的电真的用不了。如果用它来做任何一项造福于人的事情都用不了,但我们用它去做什么呢?我们用它去人炸人。目前我们地球上原子弹的总量,可以把地球毁灭数十次。为了达到一种核战的平衡,你有我也有,你不敢动我也不敢动,这是一种被动的平衡。而真正的平衡,是平衡我们的心念。就像我前面说的,熄灭贪嗔痴。或者说,让我们按照八正道的方法去实行,从我们的心开始,就比较干净,那人间该有多么的温暖。如果真有那样的人间,活十岁和活八十岁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说人间充满了恐惧,充满了焦虑,充满了廝杀和争斗,纵然是活了二百岁,漫漫长夜里煎熬,还不如了断了算了。当然大家不要听了我这句话,真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去跳楼啊,千万不要,还是要在逆境中去修行。逆境就是磨刀石,用它来打磨我们自己,让我们变得更加的睿智,更加的庄严,让我们身心内外都充满光明。

  谢谢大家!

----------------------------------------------------------------------------------------------------------------

更多妙华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华法师:弘法是家务

楞严悲华法师:楞严禅师、慈宗及其道场简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久违的慈音大爱——弥勒信仰及净土介绍

 

后五篇文章

妙华法师:金刚之智 第七章 逆境与磨难

妙华法师:金刚之智 第六章 金刚之智

妙华法师:金刚之智 第五章 金刚经

妙华法师:金刚之智 第四章 佛教与经济真的势不两立?

妙华法师:金刚之智 第三章 和佛教有几个误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