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海云继梦法师:非常金刚经 三 |
 
海云继梦法师:非常金刚经 三
第一章 〈2-20〉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这部分是讲受持经典、经教所得的功德。从字义上看,似乎极易了解,但若要真能明白经文的真实义,恐颇费周章。 印度人一般将一日分为六个时段: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初夜、中夜、后夜。我们常听到「二六时中」,「二」指白天和晚上,「六」即指这六个。西洋人将一整天划分成二十四小时,中国人则划分成子、丑、寅、卯……等十二个时辰,所以中国的一个时辰等于西洋的二小时,以前印度一个时段,即等于西洋时间的四小时。经文这里的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也就是白天的意思。 现在他以恒河沙等那么多的色身来布施,有可能吗?不可能啦!这辈子这个色身布施之后,得再等二十年才可能又是一条好汉,但也必须是好汉才行,万一成了「好猪」就难以布施了。所以这是一种譬喻,真实情况不可能早上布施后,马上投胎以另一个色身来布施,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你发无量心愿意布施,譬如九二一地震时,有些人很急,心想:「唉!他这样死太可怜了,留下孤儿寡母的,我单身汉,替他死好了,死一百遍都无所谓。」事实上哪能死一百遍?但这表示他有那个愿、那个心。 佛门中修学,若能真心诚意来发心,功德福报不可思议。可不要学一学,尽发些假愿。我遇过这种情况,有人开文物流通处,一听说要盖道场,马上去找那位师父:「没问题,佛像通通包在我身上,我那个三圣佛、四大天王很大,要从大陆运过来……你跟别人买六千万,我打五折就好,而且我先捐一千万。」佛像六千万打五折是三千万,他又捐一千万,所以实际上是两千万而已。大家看他那么发心,就选他当会长,结果听说那些佛像总共只要二百万。师父经营道场,势必有好多信众,一旦他当会长,信众们就成为他的顾客。两百万的东西,他卖你两千万,生意买卖,大家甘愿,这倒无所谓,做生意赚钱无可厚非。但他不是真发心,他的目的不仅赚那一千八百万而已,同时还想招揽一堆信众去买他的东西。 另外一种情况,南部有位中医师常跟人说,凡是师父来看病都免费。有些师父去了,真的看病免费,但其它居士来,索费却比其它医院多一倍。到底是师父多,还是居士多?这都不是真心布施,美其名说慈悲、供养三宝,实际上却是靠着师父吃饭。那就不对了,那是假的,不是真心。 经文这里指的是真心布施。真心布施,才有可能「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不然照经文解释:「反正我死一次,看你要几条命通通给你。」一个人能给几条命?但当你真正感动,愿意真心发起,那就有可能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故其涵意甚深,不是逞口舌之能。 我们与父母亲之间,相信多少也有这种情况。父母亲病重很痛苦时,你可能会感受到:「哎!从小父母亲培育我们长大成人,无怨无悔付出,现在老了病了,正需要照顾,此时不在身边陪伴,更待何时?」这时你可能发起大孝心,不顾一切为父母效命。有些子女甚至还祈求神明,愿意减寿十年、二十年,好让父母亲康复,这是真正的至诚。夫妻、子女也有这种情况,唯有真诚心才有功德,有口无心徒然显现人格上的缺陷罢了,佛法不论这个部分。 现在经文这样举例,每天这般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用那么长的时间布施,你看,功德、福报多否?既然时间是「百千万亿劫」,把它转过来,假设我从现在开始尽未来际百千万亿劫,初日、中日、后日一直布施,那么其量也可等同恒河沙量。这样解释当然亦无不可,但这叫大脑推理。时间一长,百千万亿劫中有多少生命?初日、中日或后日这样一直布施……这样说当然也通,但却全属逻辑推理的解释。从知识面、哲学面可以如此理解,但绝非佛法表达的重点。它其实是指生命中一种「至诚」的现象,如此布施福报很大。 接着经文又举了另一个例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另外,有人听到这个经法就建立信心而不退心,这叫「信心不逆」;这种人福报超过前者。要想拥有前面那么大的福报,本身要有一个虔诚心;想要听闻经典以后真正获得福报,关键就在信心上面。 学佛真的是不可思议,我并未要求各位像我这样,但我愿意提供本身的经验供各位参考,那真的是不可思议。我当年也非常铁齿,叫我拜佛,怎么可能!「合掌」对我来说已经算很有礼貌了,更别提「礼佛」了。我家那尊释迦牟尼佛,还是去龙山寺夜市跟店老板讨价还价,一阵厮杀后买回来的。对我而言,那有什么好拜的?但从我发心开始拜佛,第一拜开始,我就一直带着一个疑情──这样拜对吗?为何拜佛?我学佛六、七年,才开始真正拜佛,一边拜一边怀疑:「奇怪,这六百块的东西有什么好拜的?为何拜佛?」 我一直在「参」这个疑情:为什么要拜?因为有个动力驱使我拜。你知道吗?历代很多伟大的禅师、成就者,他们都拜佛,显然这并没有错,他们不可能比我笨嘛!何况他们都已证果解脱,而我尚于烦恼苦海中打滚,为何我不拜?他拜,他对,但我就是找不到对的原因,那要怎么拜下去呢?我一直在参这个问题,拜到将近三十万拜时,啊!豁然开朗!拜佛原来是这样,前面拜的都错了,从头再来!各位,这个重新再来,让我把癌症末期转换掉了,从这拜佛当中断绝了,就在我拜到三十万拜时。 一位台南的中医师,虽是天主教徒,但因他在佛光山读过佛学院,所以也算是同修。他说我得了肝硬化。我想,西医应该有办法,便去检查。一检查,不得了,医生说我得赶快开刀。开完刀,我问医生情况如何?他说肝硬化事小,但癌症末期扩散出来的部分比较麻烦。开刀后我一直问到底怎么回事?临床大夫说:「癌症末期,你那个瘤没办法处理,癌细胞黏在心脏下面主动脉的地方,无法开刀。」就医学而言,它扩散得很严重,脾、胆、肝都受感染了……它的长相百分百是恶性的,然而另一位病理大夫做过切片检验之后却说是良性肿瘤,不是癌。临床大夫说是癌症,病理大夫却说是良性,怎么可能?为什么这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我知道它是由恶性转变成良性的。你有没有那个信心?前面没有信心的三十万拜是一种疑情,要参!当你信心真正建立时,它就转了,不为什么,科学逻辑无法解释。这还不稀奇,当年我用功时把工作辞掉了,凭着仅存的积蓄在家拚命做功课。后来积蓄用尽,但家无恒产,这下就必须找工作了,但如此便又无法精进,于是我跟菩萨说:「您替我找个工作,要轻松有时间进修的那种,最好是公务员。」我还跟菩萨强调,我没时间准备考试,所以最好是不必考试的那种。各位,观世音菩萨真是我们最好的人际官,我请他关说,半年后,我去应征的经济部通知我上班。他真是神通广大、千手千眼,可能还有一千只脚。你知道吗?真的不用高普考就能去当公务员,而且不是工友,还有公保。 你有没有信心?你敢不敢?就这么简单,不可思议啊! 大家都知道,我师父被关了三十三年,我问他:「你怎么出来的?」他说自己也不知道。当年他被关在乡下,一关三十三年,有一天突然一通电话叫他去北京。他问原因,却是怎么问也没人知道,只是催着他赶快前往。到了北京,他问怎么回事?也没有人搞得清楚,只叫他赶快回家。没有为什么!三十三年,他一直坚持着地藏菩萨的信念,最后就这样被释放了。 信心啊!就看有没有信心。「我菜吃那么多根了,怎么还没效果?」我们是「吃不到三把应菜,就想上西天了。」(台湾俗语)你才吃几根嘛,怎会有效果?信心!有了信心就不要管,有了信心以后还拜了三十万拜,境界都转了。开刀时,人家问我为何不紧张,我也不知道。有这么好的医师、医药和医疗设施,哪有什么好紧张?紧张也没用啊,自然就没事了。我们对三宝一定要有信心,对于这样的经典,各位接触良多,在哪里产生信心,这很重要啊!你的信心到底在哪里? 有位教内的老行者,十年前相遇时,他说:「年轻人,我跟你讲,念佛真好!」当时我问他往生有没有问题?「没问题,我绝对有信心。」去年,他来我们道场暂住。我又问他还念佛吗?他说念啊!往生有没有问题?他说不敢保证。耶!怎么愈修愈倒退?那年夏安居,我要求他住下来好好用功,三个月后往生有份。他道:「没问题,我绝对精进。」结果才住了两个礼拜,失踪了。知道吗?不经严格考验,根本难以体会,虽然只有三个月,但要能待得下来,没那么容易。早上四点起床,晚上九点半睡觉,中午可以小睡片刻,这当中都不可说话。人在这里,心想着那里好殊胜,人到了那里,却是好烦恼喔,你知道吗?要磨练! 「真的有信心吗?」你信誓旦旦没问题,现在要出征,大家不必相送,到时候却偷偷溜了。为什么?你没有真正的信心,关键在这里。所以这里讲:「闻此经典,信心不逆。」「信心不逆」这四个字,说易行难啊!各位,不用等人家来考验,一切都看自己。很简单,要你每天诵一部《金刚经》,做得到吗?你认为这何难之有,但我敢说下礼拜就有人跑来问:「师父,生病时能不能请假?能不能事后一次补三部,加倍偿还?」都是理由!为什么这样?没有信心!你没有办法克服。 建议大家「结界五十三天」,这当中有几人真的做到?总是一大堆理由,哎哟!师父我要出国;师父,我要出差;我如何如何,所以无法怎样……你看,一个五十三天的功课,要连续不断都有困难了,对经典还能信心不逆吗?不要讲太多大话,该做的就实在去做,每天早、晚课,是否真能坚持不断?信心啊!若连这个都做不到,还有什么信心可言? 我第一天到嘉义讲课时,就有同修许愿:「师父等我,三年后我出家,一定要等我。」他一讲五年多,至今不见人影。当时他说得斩钉截铁,但那次之后,我再也没有看到他。当时有多少人「强强滚」啊,可是最后都不见了。 很多人建议:「师父,我们来弄个大大的场面……」我说不必了,能持之以恒才重要。台湾有句话很好玩,阔嘴吃得多,还是长命的吃得多?你自己慢慢参,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信心够不够?就从这里看。 结婚典礼上,布置装饰都很美,「永浴爱河」、「白头偕老」等贺联挂了一堆,但法院里头吵着要离婚的,不都是昔日爱侣?祝福的话冠冕堂皇,但没有信心基础,结果未见分晓。同样地,现在对于这样一个法,你有没有感受其殊胜?这得从三方面来: 第一,人生的存在、那个价值的殊胜,你有没有感受到?如果能,你对这经法便会信心不逆。 第二,你有没有感受到这生命的真相、宇宙天地中真理的存在是那么地伟大?如果能,你也会信心不逆。 假如以上两者都没有,那你有没有感受到「众生受苦」?若然,则对此经典,你也会信心不逆。 某日我在宜兰,看到有人将一只老鹰关在笼子里,鹰翅一展,就会打到鸟笼。有位高中女学生站在鸟笼旁观看良久。第二天,她拿了六千块向鹰主人买老鹰。主人问:「你要牠干嘛?」她央求道:「把牠放开,让牠飞走好不好?」鹰主人骂道:「三八!」她吓坏了,钱掉落一地,哭着跑回去了。 当时有位同修就在旁边,问我:「怎么不度那个孩子,看来很可怜,需要安慰。」我说不必,为什么?她能感受众生之苦,又受这逼迫和压抑,将来学佛定然很精进,她会信心不逆。虽只是个女孩子,但若真正出家修行,一定会证阿罗汉,因为她有那个信心,能感受众生苦。你看,她站在那里一直看着老鹰,面对着牠,是不是在许愿?是不是在安慰那老鹰:「放心,明天为你赎身,放你回大自然去。」 后来我把地上的钱捡一捡,对那老板说:「钱给你,老鹰给我。」他问道:「做什么?」我说:「跟你买,还管我干嘛!」我把老鹰解开放走,满了那女孩子的愿。你看那个小女生,多美啊!心地无邪。我们当然不知道她有没有读《金刚经》,但可以肯定她能感受众生之苦,这种人信心不逆,是最美丽、最伟大的人格情操。天花乱坠说要救遍天下苍生的,都不如这样一颗心。这是最伟大的生命,我们要从这地方去看。学佛不是为了赚更多钱,而是要让生命成长、绽放芬芳。不仅如此,还要能看得到别人的洒脱,虽然我们感受到她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但她会坚强起来。我相信以后她要帮助众生就不会那么傻了,她的生命在成长。 对生命要能够真正去感受,对于生命真理的经典能够信心不逆,那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处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追求数字、速度,如何赚得更多、快速达成目标,在这前提下,人们如何能对生命深刻地体验和认识呢?虽说很多人愿意追求生命真相、了解人生真谛,但都仅仅停留在听听看、修修看、拜拜看、诵诵看,这些都未能真正产生信心,只能说有点善因缘而已,谈不上真正的福德。 信心不逆,这福报比前面的大多少?以身布施,福报已经非常大,是天上的福报了;而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经百千万亿劫,这福报又大更多,但若能闻此经典,「信心不逆」,那个福德还胜过前面这些。接着经文又强调:「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这是《金刚经》所讲的四大法门。古代经书是用书写的,现在则用印刷,而印刷功德不及书写功德。 如今我们该怎么书写呢?这部经读诵下来,有哪些字句是你认为非常好的,把它写下来,会用计算机的就打出来,再用E-mail发送出去。你不必整本《金刚经》寄给人家,他没耐心看的,所以只要一句一偈就够了,把字打大一点,设计得漂亮一点,然后寄出去,人家一看,喔!就这么几句,念一念,会心一笑,弘法的目的便达到了。这时,书写和为人解说两个法门都同时发挥了作用。 提醒各位一个修福的好方法,当你读到好句子时,就让家里的孩子帮你打字,给他一个工作做,打完后通通E-mail出去,既不花钱,又能替佛陀弘法。假如你想祈福、升官、发财、赚钱、做生意……依此而行,其福胜彼,所得的福远超过前面的。你不光只是叫别人打、叫别人看,甚至自己读诵、书写、摘录、寄发出去,四大法门都同时修了。即使你目前还做得不太好,那也不打紧,只要不断改进、修正即可,这些方法都是修行。听闻以后,信心不逆的福报都那么大了,何况书写、受持、读诵。这是《金刚经》的四大法门,顺序如何、从哪个下手都无所谓。各位必须明白弘法非常重要,「为人解说」是弘法,「书写」也是弘法,写了以后不要收起来当压箱宝,而是要广为人知,写多写少无所谓,即使只是写个对联、题个字送人,都很好,这是修福最好的一个媒介。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佛陀作了个简短的结论,他说须菩提,总之,这部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无边功德。原本完整的应该说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称、不可量等无边功德」,由于中文讲求洗练,鸠摩罗什大师遂将四句化为两句。「不可思、不可议、不可称、不可量」是印度人计算极大数字的语言模式,这个数字相当大,有那么多的功德。 这里补充一下,我常说鸠摩罗什常依中国人读经的习惯来改经文,而不完全原文直译。相信古代很多人译经也是时有改动,但改得并不理想,鸠罗摩什却改得很好。玄奘大师的翻译风格就大不相同了,他不敢随便改,他唯一大幅度改的就是《心经》,而且改得非常成功。玄奘大师也翻译很多经典,但我们耳熟能详的就只有这二百六十字的《心经》,再来就属《药师经》了,其它的大概就不甚了了。玄奘也译了《金刚经》、《阿弥陀经》,但这两部经流传最广的,还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 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我每次讲《金刚经》总会先把昭明太子数落一番,尤其说他没学佛,因为他不懂得如何分段。他大概表面粗浅地读过就分段了,法义根本没弄通。这一点,我都已经一一指出。自古以来大概还无人敢出此言,因为经典神圣不可侵犯,岂能妄加批评,这个道理我不会不懂。我讲经时有此批评,是提出参考,假如你认为有助于了解佛经,那就取而用之;或者等你将来深入研究时,发现我是乱骂,你要回头来依样骂我,那也无妨。我的目的只在于让各位有更开阔、活泼的思惟模式,不要太僵化了。 我不是专修《金刚经》的,只是信手拈来点出问题。《金刚经》有一贯的思惟模式和语言模式。我也说过,佛陀有佛陀的思惟模式,鸠摩罗什有鸠摩罗什的思惟模式,一看便知,而你呢?若连我的思惟模式都听不出来,那这几个字你如何看得出?学佛的重点在于学开悟的方法,而不是死守着知识。佛法里经典、理论那么多,当然就有很多知识,但学那些没用,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方法,能掌握开悟、成就、解脱的方法才好修行,才是学佛的重点。 《金刚经》怎么修?各位是否想过?告诉你,基本上,「哪一部经典要怎么修」,这个前提都不能成立,因为法门不一定从经典来。前面提过,经典的修法称「修多罗藏」,修「修多罗藏」的是法行人,而一般修行人都属信行人,信行人就得依止善知识,善知识从各种经法中整理出一套修行方法,称「修法藏」。你从修法藏上修,那当然就不直接从《金刚经》等等经典上面来了。 《金刚经》不是不能修,但若是不了解其语言和思惟模式便无法修。《金刚经》的法门是「双破」,其修法是用破的,一破再破。从破的这个方法告诉你如何修,但还需另有一套。那一套不是从《金刚经》上来,而是要依从大德、上师来为你加持,教你如何修,因为你自己从经典里头是看不出来的;能从经典看得出怎么修的人,都是历代诸佛再来的,并非普通人。 我们绝大部分修行人都属「修法藏」的信行人,你可别自己往脸上贴金说:「我不一样,我不是信行人。」除非盛唐再来,否则以现代的物质文明来看,西方人或许这种可能性还大一点。各位,光是我讲的语言模式和思惟模式,你若感受不到都没办法下手了,那还要怎么从修多罗藏下手修?在台湾这种僵化的状态里,很难有法行人。上述经典的表达方式,提供各位参考,从这里可以看得到,鸠摩罗什、昭明太子和释迦牟尼佛他们的思惟模式。 非常金刚经(三)──第二章 〈页22-页43〉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经文云「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接下来这段是讲佛为何要说这么了不起的一部经,所以应该要再加这样的补充:「佛告须菩提,此经为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这是叙述讲经的因缘。 这里提到「大乘者」,那是佛经译典里的一个特殊现象;北传佛教常有一个盲点,大乘在梵文里称为「摩诃衍」,如今称「摩诃萨」,是「摩诃菩提萨埵」的简称。「摩诃萨」是大菩萨、「摩诃衍」是大乘的意思。梵文里虽有「摩诃衍」,但要记得,没有小乘。 小乘,是中国注解经典的人相对于大乘而有的称呼,在印度的分类里只有「菩萨乘」和「声闻乘」,并无大、小之分,只有讲到「菩萨乘」时,特别称赞其心量之深、广、大,因而衍生「大乘」之说;假如称「广乘」或「深乘」,那可能相对的也把声闻乘称作「狭乘」或「浅乘」了,对不对?对比式的称呼虽然比较容易了解,但实际上在很多地方称「小乘」是没有意义的。 各位必须了解,「小乘」之「小」并非渺小,万万不可轻视它。它是个基础,没有小乘的基础,讲大乘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虽然广弘大乘,但切勿轻忽小乘。我们只能说,小乘的立场还不够圆满,要想圆满小乘的功德,必须懂得如何运用大乘,所以大乘又称「运用佛法」,小乘则称「基础佛法」。 没有基础佛法,运用佛法便无由开展,但光有基础佛法而无运用佛法,那个基础佛法也没有意义。好比盖房子一定得先造地基,否则台风、地震一来就全倒了,禁不起任何考验;然而空有地基而无建物也无意义。可见,基础佛法和运用佛法是相辅相成的。这里「为大乘者说」是提醒我们,既然已经发心,就要知道为何而发心,既然要走大乘之路,便要明白所为何来。这地方特别将此基础、因缘解开来。 一般讲的小乘,也就是所谓的基础佛法,大家必须先了解。小乘修行首先讲人生是苦──苦、集、灭、道──因为人世间苦,所以要离苦得乐,所以必须修,但离苦得乐会陷入一种迷茫。当你得乐以后,又怕失去、怕不能永远拥有,仍是不离烦恼,这个乐属相对乐。四十年前的台湾物质还相当匮乏,人们只愁没钱吃饭,今非昔比了,富裕更甚,却是烦恼更多:孩子不听话、怪病、担心另一半拈花惹草、招蜂引蝶……等。以前烦恼三餐都来不及了,哪有余力烦这些? 我们发现,「相对乐」是现有的问题解决后,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因此这地方告诉我们,生死轮回中的苦乐是相对的。那,有没有一种了生死、出三界、永离轮回的究竟乐?有!于是有人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究竟乐是对的,但却是有大有小。谈到这个也很麻烦,如今台湾佛教界形同春秋战国之局,乱七八糟,什么都有,有往生俱乐部,也有与外道思想极近的佛教,还有一些类佛教,又称附佛外道。附在佛法上的外道,虽是讲修行,听起也像佛教,事实上却不是,都仅属类宗教。模仿基督教、天主教的称「类基督教」、「类天主教」,最近出现在乌干达的就称为「类天主教」。台湾有宋先生、妙禅师、卢先生……也都属类佛教。还有某「大禅师」举办大法会的,奇怪!法会是法师的事,怎会是禅师办法会?这就像「蚕」吐出来的是蜘蛛丝而不是蚕丝一样,那就麻烦了。 我们要搞清楚,很多这种情况,都属类似,并非真佛教,这比生死轮回更恐怖。我们必须厘清「真修行」的部分,只要是真修行,都对!无论大小,只要是真修行,能够真正看清何谓生死轮回,知道如何避开,如何走出一条光明坦途来,都对!什么内观禅、十日禅、动中禅、水果禅、自在禅……其中有对有错,只要站在对的一边,都可说是「真」,但这些都只求自己离苦得乐,毕竟都太小了。只要能离开「相对」的,而得究竟乐,都称为「偏真出离」;偏一边而出离,这称为「小乘教」。发小乘心,求究竟乐,这并没有错,但太小了。 此外另有一种人,他在小乘上再多发一点心,认为「佛法这么好,应该分享给众生,所以要度众」。这当然很好,但众生难度啊!叫他来修行,他说:「哎哟!我吃了三天素,怎么还没效果?」才吃三天,能怎样?但他认为功德无边啊!这种人会觉得众生难度、难成佛、难成就,因此要度就要找有善根的。这种人虽然想度人,但有分别心,我们称为「大乘始教」。 还有另一种人,他了解「众生」,知道众生就是如此,难度不要紧,于是他「吃得肥肥,装得捶捶,等众生来擂」(台湾俗语),要当师父就要等众生来「擂」。这种「众生皆可成佛」的心态,称「大乘终教」。因为他有耐性,众生虽然难度,但还是得度,我不度谁度呢?这种精神情操是很可贵的。 第四种人,他告诉我们,成佛很简单,只要「一念不生,即成佛道」,此谓「顿悟」。如何一念不生呢?那就看个人了。有的往他头上一敲,就一念不生了;有的历经一番训练后,也可达到此种目的。一念不生这个法门,并非是想办法让妄念不起,而是从「意根」下手,身口意的「意」,不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意」(这是意识),不一样!从身口意的「意根」下手修行,叫「善用其心」。这种使妄念不起的方法,称为意根修行法,这样才能达到目的,我们称为「顿教」、「大乘顿教」。 从「小乘」到「大乘」,称为「转小向大」;从「大乘始教」到「大乘终教」,称为「转权成实」;从「大乘终教」到「顿教」,称为「转渐成顿」;从顿教到圆教,能够究竟圆满,则称「转偏成圆」;此称「五教」,华严是这么划分的。这一条路、这个过程,我们一旦能完全了解、真正体会,便称为「菩提道」。 从小乘感受到人生是苦,已经是在「真」的立场了;如果他又觉得这样不对,应朝更大的目标前进,这时候《金刚经》这类大乘经典才有用。假如各位其它佛经都不认识,只知道一部《金刚经》,还听说碰到鬼时念《金刚经》可以把它空掉……你若带着这种心境来听《金刚经》,那就无有是处了。 一般人对《金刚经》难以真正了解。我们必须在人生中历经了挣扎,真正放弃了相对,追求绝对的那种成就产生、证阿罗汉以后,此时才讲「转小向大」。现在一般人都还在生死轮回的泥泞中混,怎么讲空性嘛?未达此一阶段,空言《金刚经》何用?这就是为何前面经文说:「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关键就在这里。有此基础和层次,才能「闻此经典,信心不逆」,所以前段经文才会讲,这是「为发大乘者说」。现在我们什么心都未发,知道吗? 有些人是怎么来听经的?「在家老是被人念,与其这样,不如去听经。」于是他就跑来了。这样的人,《金刚经》他怎么听得懂?遗憾的是,台湾人喜欢听这些「膨风经」,也就是毫无小乘基础,光听大乘经典,听起来都是膨风的啦!为什么?大乘境界都很高,你听完经回家,还不是照样跟别人吵架?这样修学经典有用吗?如果没有基础,最好先修《八大人觉经》,甚至先回去读四书五经,而不是读这种大乘经典。你为人处事、人格都有缺陷了,怎么修习大乘经典?没有那种「南无人格不健全菩萨摩诃萨」,也没有那种人生观不健全的菩萨,绝对没有。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要注意,人格、人生观及人性的具足与完美,乃是成就阿罗汉的基础。 要记得,绝无人格不全、人性破碎的阿罗汉。所谓完美,并非一定要达百分百,只要八十五分以上就够了,但总不能不及格嘛!倘若每次和人讲话就吵架,做点事就东推西推,如何成就阿罗汉,为众生服务呢?因此,健全的人格是阿罗汉的基础,而阿罗汉又是菩萨的基础。当今众生是一点基础都没有,一发心就要当菩萨,结果就像之前提的那位比丘菩萨,平常都要人家煮饭给他吃,轮到他煮个饭,煮没几次就落跑了。 有人问道:「师父,我要出家,应具备什么条件?」这部分可要讲清楚,至少要会自己煮饭、打扫,否则要先在家里学,基本的出坡工作都要会做。出家后,只是锅子尺寸变得比较大而已,其它基本工作都一样。我们道场的执事是大家轮流,台北道场的住持安居后比较有空,所以排执事时也将他排进大寮了。有一天轮到他洗碗,一堆人在旁边讶异道:「你也会洗碗喔?」「欸,奇怪!我怎么不会洗碗?」因为人家看惯了他贵为住持,平常都在骂人,所以没人相信他会洗碗。 即使是住持,也是要做,没有特权。修行讲什么特权?担任住持是职务所需,仅此而已,时间一到就换人当了。若是住持这份工作做不好,说不定时间还没到就被撤换掉了,那是「工作能力」的问题,在生命的本质、修行的领域,人人都一样。 健全的人格是证阿罗汉的基础,而阿罗汉是成就菩萨的基础,修行必须具备这样的观念。你不要一直打妄想:「我要发心讲经,将来像师父那样。嗯,水果很棒,以后不用买就有人切给我吃……现在修行,将来怎样又怎样……」你想怎样?很多债未清、业未了!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也许你觉得当师父不错,但你不了解这个业很重啊!因此,修行的基本功课、基本工夫,你都要有。所谓「发大乘者」,是指到达这样的层次。 「发大乘者」是指依层次上来的,我们现在都还在因地,所发的大乘心都只算是膨风,这不算,我们必得扎实地来。现在发「志求无上菩提」并没错,但这是什么意义,眼前你完全感受不到。就像「追求人生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这句话谁都会写,听起来也很美,却不是真懂其义啊!要达「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首先必须养成健全的人格,待人格完美,再谈进阶阿罗汉,阿罗汉证成后,再谈菩萨。 诸位务必记得,要做菩萨、要想成佛,不是说当就当,要先懂得如何为众生做牛做马。众生有好多苦难和贪瞋痴,他家里的不如意通通往你身上倒。「师父啊!我这样念经,为何家里还那样?」这下惨了!他不念经,我没事,现在听我说学佛念佛很好,回家开始「结界」做功课,哪知道还是出了问题,于是全都变成我的事了。怎么办?度众时若碰到这类问题,仍旧必须面对,解决其问题。「菩萨行」就是如此,众生有苦难,你不能逃避。 最清楚的例子就属证严法师了,众生有难,即使她没办法,也坐在那边哭啊!一堆媒体电视正在拍她,她也不在乎,照哭不误。为什么?她没办法啊,众生有难有苦,她使不上力时,也只能为众生祷告,不然又能如何?证严法师帮助那么多人,劳心劳力,从未批评过别人,但她还是不免遭受批评。当菩萨就是这样。所以,要想成佛作祖,先做众生牛马。常听人说:「做得半死,却被骂得要死。」告诉你,发大乘心当菩萨百分之百如此,即使做到死了,搞不好还会被人骂上好几辈子,知道吗? 这世间,我只看到释迦牟尼佛没被骂过,即使外道也不敢骂他,只有人去研究他的思想,却从未有人骂他。至于其它菩萨,历来的祖师大德、后来的学者,哪个没被骂过?证阿罗汉没什么,证果之后就可以入灭了,反正别人也不知所以,但一辈子为众生、三宝服务,死了还得被鞭尸,这叫菩萨,发大乘者要有这个心。 要知道,发大乘心不容易啊!刚才提的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皆称为「大乘」。经文这里谈「为发最上乘者说」,「最上乘」即「圆教」;圆教有二种,一是「共同别圆」,一是「不共别圆」。譬如《法华经》属于「共同别圆」的圆教,也就是一般所讲的「天台宗」,「华严宗」则属于「不共别圆」的圆教。 「共同别圆」意指「摄三归一」,将大、小乘一体融摄进来。华严的「不共别圆」,意思是:真理即是如此,与三乘无关。 这部分历史上有很多争论,盖因《法华经》的〈譬喻品〉里,长者说三界火宅,小孩子都在里面玩,不想出去,于是他告诉小孩子们外面有羊车、鹿车、牛车……他用种种善巧方便把这群小孩子哄出来。小孩子出了火宅,没看到羊车、鹿车、牛车,只看到很远的空地上,有大白牛车。 天台宗说羊车、鹿车、牛车之外,露地上还有一个大白牛车;华严宗说,没有三车,只有露地大白牛车。《华严经》的意思是,只要一出三界,通通证入大白牛车的境界,更无羊车、鹿车、牛车之分,故曰「不共别圆」。「共同别圆」则云大白牛车之外还有三车,这三车比较小。这个争论谁对谁错,历来各有支持者,这里我们不论,等判教时再讲。现在仅指出,至少「最上乘者」乃指这两个部分。《六祖坛经》中,惠能说神秀大师度的是上根器者、大乘根器者,但他的法却是度那最上根器、上上根器者,其差别就在这里。 因此《金刚经》一类的大乘经典,是给大乘行者读、最上乘的「一佛乘」行者读。最上乘又称「一佛乘」,亦称「普贤乘」或「金刚乘」,大家知道这种差别就好,它跟大乘有一点点不同。大乘另有两个名字,一称「波罗蜜乘」,因为都谈六度波罗蜜、六度万行的缘故;或又称「菩萨乘」。大乘、菩萨乘、波罗蜜乘,都指同一个。最上乘又称一佛乘、普贤乘,两者也都相同。 以下经文接着说,假如有人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广泛地为人演说、逢人便说,这样的人,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来」,意即自性能够显现出来。一般销文解义都解释成「佛在天上看得到」,这就差很远了。能如此显露自性的人,一定可以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知、不可思议功德,其功德无量无边。「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人便能承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荷担如来家业。 台湾有很多人天天读诵《金刚经》,但他能否真正荷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家业」呢?这部分必须从真实义上来探究。而由此来看,这样的人盖已达阿罗汉以上。我们还在「因地」,尚未证得阿罗汉,无法如此要求,但至少要以至诚之心朝此方向迈进。 修行的要领有三:缘念道场、缘念善知识、缘念法门。修行欲有所成就,必须「四具足信」:对道场有信心、对善知识有信心、对法门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各位自我醒思一番,是否已具足这四个信心?你老是说:「反正有人讲经,我就听听看嘛!」这没有信心;问你那法师如何?「嗯,马马虎虎。」问你修的法门怎么样?「嗯,好像还不错。」问你那个道场如何?「算一算,全部不超过三十坪。」这些都是没有信心。那么,你的信心到底在哪里? 四具足信,一定要有;若能具足这四信心,定然能成就。很多人修行常常举棋不定,这无非是四者当中缺其一。所以我常提醒各位,不要犹豫!不要缺少信心!不要担心!「师父,我交给你了,一切看你!」这种人最聪明了,一切丢给师父,连因果也丢给师父了。反之,每次教你,你总是推托:「不过……但是……」只要有一点点「不过」,因果就被你拉回去了。你想全部交出来,但又觉得不太放心,这是习气使然。什么习气呢?我执!要能完全信托出去,并非易事,由于「我执」的习气,你放不下、你会怕。 有个女儿要出嫁了,妈妈告诉她:「要注意,嫁过去之后,有些钱要偷偷『捏起来』,藏一些私房钱,不要让先生知道。」耶!这女孩果然照妈妈说的,经常偷藏私房钱,藏到后来被夫家休掉了。妈妈问她总共藏了多少?女儿说,回来之前通通被没收了。为什么要偷藏?因为没有信心。成家就必须和夫家有所共识,可是妈妈竟如此误导,教她存私房钱、教她防范等,这都是信心不足使然。接下来继续看经文。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为什么呢?佛陀告诉须菩提,假如有人乐小乘法,那就着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前面说「我相」,这里讲「我见」。一般言「我相」乃指「我执」,而「我见」则指「法执」。谁有法执?从《华严经》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单破阿罗汉都有法执,所以世尊的那些声闻弟子虽在逝多林中,却不见如来神变;同样地,《金刚经》这里也谈到,这些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对于《金刚经》便难以听受、读诵。 《金刚经》前面说「信心不逆」,而这些乐小法者在此就无法「信心不逆」,因为要他「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他没办法听下去。既然不能听受、读诵,那就更别提「为人解说」了。换言之,乐小法者对于《金刚经》经义不见不闻。既连《金刚经》都不见不闻,更何况是华严境界? 由此可知,这样的人是无法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他不在菩提道上,不在普贤行愿上,以致于不能成就,难以见闻觉知「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殊胜境界,就因有「我见」。乐小法者,可以破我执,但因这些单破阿罗汉法执还在,对于这最终的殊胜境界便无法听受、读诵,即所谓「不能知、不能见」。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这点对于修行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启示。前面说,乐小法者对于此经难以听受、读诵及为人解说,但这里为何又紧接着这段话?这当中的关连是如何建立的? 前面经文阐述过,若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金刚经》中「无住生心」的这个法要,这个人即能荷担「如来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而,对于乐小法者而言,实难以承担。佛陀讲到此处,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无边功德。所以这句是不是跟前面的「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相应? 因此,经文来到「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是一个转折、一个关键,在此转过来「若乐小法者……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这就跟前面「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相对应;接下来的「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则跟前面「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相对应了。经文如此铺陈,有如山丘棱脉走到最高点,然后绵延下来,左右两边互相对衬。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因为前面讲过,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所以不管在何处,只要有此经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供养。既然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那大家为什么不供养呢?所以这句和前面的经文是有相对应的旨趣在。 这里有个情况,虽然天、人、阿修罗也知道「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然而,可能见不到此一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无边功德。 「天」与「阿修罗」曾发生过一场战争。众所周知,男阿修罗是很丑的,因为他爱发脾气、爱计较、善嫉妒,而女阿修罗却很漂亮。阿修罗有天的福,但不具天的德,所以不能当天王。这个阿修罗王之女,嫁给释提桓因(天王)当太太,而释提桓因常常跑去佛那里听经,久而久之,释提桓因的太太就吃醋了,于是便回去跟父亲告状,说释提桓因可能金屋藏娇搞外遇,常常出去不回家。阿修罗王听了很生气,于是率兵攻打忉利天,天兵天将们被打得一塌糊涂,输惨了,释提桓因赶紧找佛陀求救。释迦牟尼佛教他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去跟他打。「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智慧,也就是用大智慧与阿修罗的瞋恨心相对抗。结果,阿修罗当然被打败了,急忙躲到莲藕根的丝里面去。 这是告诉我们,智慧相当重要。所以「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任何地方只要有这个智慧在,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什么样的智慧呢?即「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无住生心,不住色香味触法生心」的这种智慧。因为,若能恭敬供养,便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而出离三界,不再六道轮回,便是此中最大的功德,并非只是福报很大。 功德和福德不同。功德之所以甚大,在于能出离三界,此其一也;其二,乃在于能成就佛果。成就佛果是目标,是最究竟的功德。而我们在人、天之间的种种福报,不称功德,仅称福德。 「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经、法所在之处即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用香花供养。这里所强调的,其实是经、法。经上的法,是一切佛所从出的依据,佛之所以成佛是依经上的法而来。世尊在世时并无《金刚经》,然而他是依《金刚经》的法而成就的,不是依据经本本身;这个法永远存在,「法如是故」,真理永远即是真理,它并非不存在,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譬如,寒流来了天气会变冷,这是真理。你不能强辩:「我不知道啊!寒流来为什么要变冷?」真理就是真理,不是懂不懂的问题。佛要成佛也是依据这个法、依据真理。佛是在无依的情况下成就的,现在他以这个法教导我们,那我们就是有依了。 佛是「无依道人」,我们则是四依道人。佛是不依而自己能够成就,成就以后他还是不依,这叫「如如不动」。我们不一样,现在修学要依据四个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这是修学的标准,所以学佛人又称四依道人。 既然,世尊已将经法讲出来了,同时也被结集做成了记录,经法在哪里,哪里就有佛,必须如尊重佛一样尊重它。佛本身即依此成就,所以尊重经法,不只是尊重佛,也有如尊重佛的老师。我们虽然不见得对每部经都造塔,但要视其如佛塔一般。佛塔是放置佛像、佛经、佛舍利的地方,所以佛塔很殊胜,应该作礼围绕,并以香花供养,散在其处。 非常金刚经(三)──第三章 〈页46-页62〉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这段经文很短,但里面蕴含着《金刚经》一个很重要的思惟模式。我们该如何解读佛法的思惟方法?很多东西经典并未明示,我们又从何得知?因为经典中蕴含着「模式」,我们运用这种「模式」便可得知。我先谈这个「模式」的理论,稍后再解释经义。 佛法的理论众多,古代人都没去整理,「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一句就是一个很标准的例子,经文先把这一点标出来了,假如有人读诵这个经,而这位读诵的人被人家轻贱、藐视,那表示此人先世造有罪业,在恶道里苦报受尽了,方来到人间,在人间又被人轻贱,但因此一缘故,其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关键在这个地方,我们被人轻贱,那表示我们在消业障。这个意思看过来很清楚,这是一个模式。 反之,你轻贱人家,是不是在消人家业障?所以你最好少去轻贱人家,少去消人家的业障。故而受人批评、辱骂、轻视时,我们一方面要反躬自省,另一方面要稳定,因为有人在帮我们消业障;其次,也要同时提醒自己,莫轻贱、辱骂、诽谤别人,否则即是在消其业障,即使此一批评是事实,对我们本身也没有好处,假如不是事实,那更要背因果了,他的因果会转到你身上。这又是一种思惟模式。 这段经文可从深浅两个层面来作解释。当我们实际遭受逼迫,尤其面临口舌是非的困境时,那种痛苦其实很抽象,当我们无由无处可解时,经典这里提醒我们,转一下!这是本段经文最表面、最肤浅的意义。但,它还有另一层深义。表面上看起来,虽是「相」,然而业障就这么消了。这告诉我们,「轻贱」本身是相对立的,你留意一下!世间法很重视「相对」关系,譬如这里有个大磬,那旁边就得放个木鱼,这两个只是对称的关系而已,没有大磬,没有木鱼时,引磬即可,但为何又非得有这两个呢?庄严性!此其一也。 第二,世间任何万法都是对立的:总统很殊胜,百姓就贫贱;反之百姓殊胜,总统又算什么呢?这些都是相对性或对立的位置,因此有高下尊卑之分、贵重轻贱之别。「空性」就在于提示我们,没有这种相对性或对立性,只要有相对关系存在,就无「空性」可言。 要感受「空性」的存在,要发挥般若智慧,必须不受相对性所左右。尊卑也是相对的,一个乞丐和一个富翁在一起,贫富立显;大官和部属走在一块儿,尊卑立判。但那些长官回到家里,太太说:「马桶漏水了,去修!」他不去处理不行啊!然而在办公室,他一呼百诺,说声:「马桶坏了。」那一堆下属就得赶紧去处理。因为这是相对立的关系,有尊卑的存在。回到家里太太万岁,马桶漏水,他就得去弄,即使是五星上将也一样,对不对?都是相对关系嘛! 所以,当我们「为人轻贱」时,要看得开啊!修行人这一点绝对要能看开,否则就称不上修行人了。人间再殊胜、再了不起,也不过是在人间而已,无法跟天上比;人间当中,你再怎么下贱,比起那三恶道仍旧殊胜很多。娑婆世界就提醒我们这「相对关系」,因为相对关系的存在,让我们一直无法掌握到「空性」何在?如果能够进入「绝对」的领域,「空性」即刻显现,绝对、唯一,独一无二! 「绝对」是什么?一般所谓「绝对」乃相对性的绝对,因为我们没有绝对的标准。佛法告诉我们,真正的绝对是真理,是那个止于至善的最高境界,但那个境界,如你、我凡夫之流根本无由知之、无从体会,我们从未到过那个地方、莅临此境。例如攀登到阿里山的最高处,那个顶峰是就阿里山本身而言,而和玉山相比,那就不是最高的了,玉山若与圣母峰相比,也矮上好大一截,可是圣母峰又不及须弥山高,所以这些都是相对性的。 那个最高的、止于至善的部分,我们自己必须能去觉知,佛法中将这个最高的目标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部分无法言说,只有自己慢慢去参、慢慢去体会。当我们到达了某个阶层,便马上去求证,有没有比这个更高的?然后再更上一层,到达那个地方以后再求证、再检验那是否即为最高境界?目前来讲这里是最高的,可是我们要以目前最高的这一点作为基础,再找一个更高的。修行即是如此无止尽地超越、无止尽地成长。哪天达到止于至善呢?其实到达那个阶段的境界后,这也已经不重要了。 「成佛」即是到达最高的境界,但成佛以后要做什么呢?还是一样啊!成佛后还是得讲经弘法度众生,难道成佛后便高高坐在供桌上让人膜拜?成佛若如是,不如不要的好,否则盘腿盘久了也会酸,这种不能叫「成佛」,而是「雕刻完成的佛像」。 成佛之后依然得吃饭、睡觉,不同的是,他在利益众生时「大概」没有副作用。我只能说「大概」,因为我也还没有成佛。我们在利益众生时,肯定都会有很多副作用,有时为了救某个人,却可能同时伤害了其它人。 诸如此类,都提醒我们这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绝对的那个境界,我们目前完全感受不到。它提供我们了解,佛法中有很多思惟模式,现代用语,一套思惟模式就是一个理论。佛法中这种理论很多,现在提供给各位参考的只是一个小理论,但我们已经运用很广了。接着来看经文。 这分叫作「能净业障分」,能够净业障,这个名称是昭明太子订的,我们不一定要照此题名,但它主要是在点出前面这段经文的意思。「复次」,世尊再告诉须菩提。「复次」二字是经家填上去的,它属另外一段,故云复次。下面则为世尊所言:「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受持和读诵两者不同。「受持」是照着去做,「读诵」是一种模拟,尚未去做。 佛法的理论都是谈生活中的事务,所以很多人都会讲,讲的人就是在「读诵」。譬如别人正陷入痛苦的情境时,我们常会劝他:「一切是空,没有什么好执着的。」这句话对着人家说很清楚、很简单,然而当自己真正遭遇同样的情境,就怎么也转不过来了。我们告诉人家「观空就不苦」,那叫「读诵」,轮到自己面临同样处境而又真的能这样做,方得以谓之「受持」。 各位稍微留意,一个人遇到痛苦,譬如被倒会了,有的人是气得半死、看不开,有些人则能豁达以对,看开就没事了。看不开的,钱被倒是第一次伤害,气出病来是第二次伤害,所以还是看开得好,免得气出病来更不值得。看得开,就能避免二度伤害,这就是「受持」、「实践」。不管受持也好,读诵也好,劝别人时就叫读诵。我们劝别人时,有时可能会遭到反讥:「讲的比较快,换成是你,你做得到吗?」好了,这时你是不是「为人轻贱」? 另一种状况是被人倒会,他看开了,看开也就没事了,可是依然会有人说:「那是他的业,他上辈子倒人家的会,这辈子才会被人家倒。」有没有?为人「轻贱」,你看到了,这就消业障,此即下面经文所说的,「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人生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被「轻贱」的状况。不用担心,你已经是走在菩提道上了,你会说:「师父,我学那么久,怎么都没有什么效果?」不是没有效果,其实通通都有兑现,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佛法教导我们的都是生活中的事,经典伟大之处,就是能够把生活中的东西很具体地「量化」。数学、经济学名之为「量化」,我们就以经济学来说明量化。欲望和销售量有关联,当「欲望指数」大于「痛苦指数」时,你一定会去买。譬如有个东西要价五百,当你对这个东西的欲望大于花五百元所产生的痛苦时,你就会毫不吝惜地掏钱出来,把东西买回去。反之,如果你认为五百元可以过活一星期,这时欲望指数低于痛苦指数,你就不可能会狠心消费。 经济学家能够把这个欲望指数和痛苦指数变成数字,然后加以衡量。当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减少,这叫需求曲线;价格上涨,生产者因为利多,于是增加生产,这叫作供给曲线。供给和需求综合后,当价格发生变化,销售量变化多少,所连结起来的曲线名为供给需要曲线,也就是消费者曲线。经济学能够把那么抽象的行为,变成一个很具体的数字表列出来,甚至画成图形,所以经济学会很发达。 人类的行为确确实实是可以量化的,只是我们佛教徒尚未去进行。我所提倡的华藏工程,是希望各位能将人性的这个部分具体化落实,将来各位都是伟大的觉者,可以实际从这方面引导众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说明。 我们这样讲是很抽象的。把经济学拉回头去看,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亚当斯密斯写的《国富论》,那时有的说是政治学,也有人将它归为经济学;等马歇尔的「个体理论」一出,它就被量化了;凯恩斯出现后,总体经济学也诞生了。这两个理论,对现代社会影响如此深远。由此可知,佛法的理论也是可以具体化的,并非不行。不能因为我们目前做不到,就断定不行,这方面,相信未来的子孙会表现得非常好。这是让我们了解,佛法在实际生活中就可以真正感受到,这从经文里可以很明确地看到。 接着看本段经文的最后一句:「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一个结论,也是一个标竿。假如活在这个世间,不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终极目标和方向,处于这个世间就会经常遭受痛苦、逼迫。不仅仅是这辈子,而且生生世世均是如此。也许过去、未来我们都可暂且不管,但这辈子一定要管。人生的终极目标在哪里?你不知道,谁都不知道,只有佛跟佛才知道,但我们可以去体验别人正确走过的路,然后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为指导,即便只是当成口号也没有关系。 现在重点就在于「止于至善」的目标那么高,或许这辈子你永远做不到(其实也不是不行,绝对可以),但你先不用管,就现况言,假设目前做不到,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方法,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修学佛法最大的缺憾,就是常常被自己设定的意识形态所牵引,以致于陷入错误的漩涡而不自觉。因为你受限于意识形态,所以未遑求证,也没去检验,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应该要这么做。但你错了!希望各位不要被意识形态所操纵、所缠缚。 再提醒一遍,很多人学佛以后,一直想着要到极乐世界去,这是很麻烦的事。因为你所设定的极乐世界,其实跟瑶池老母或天堂、天国没有两样,尤其那种买票要到极乐世界的观念││信我者得救││完全是天国思想。现在只要信他,拿着这张简单的票,就想要去了,这无有是处。这其实是很实际的问题,你一定要做到提升生命的质量,当你生命质量由人道提升至天道之时,下辈子肯定升天。反之,你不好好提升,反而把让质量堕落到三恶道去,那怎么到得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绝不会在三恶道。 生命质量提升至何处,自然往生到那里,这不用求。所谓求「往生净土」,是要将生命质量提升到净土的境界,这是很公平的真理。你的生命质量未达净土的境界,那要如何往生净土呢? 不要把台湾人的那套想法拿到极乐世界去:「带些新台币到那儿贿赂一下,南天门就为我而开!」这套用在贪官污吏身上也许可以,但用在求生极乐世界绝对行不通。一定要真正将生命质量提升,才有可能。当你的生命质量提升到富翁的程度,下辈子就肯定是富翁;提升至国王的地步,下辈子一定当国王;提升到天人的境界,就进到天堂;提升到净土的境界,自然进入净土,这是个很简单的状况。因此,你可得好好修行,不要坐在那儿发呆,梦想着极乐世界有多美、有七宝池……现在七宝池已经落伍了,都用钻石,那个宝池里说不定都是五百克拉的钻石和祖母绿,但你的宝池里什么也没有,只有玛瑙,那在澎湖外海很多,不值钱。实际上,这都与我们所想象的、与意识形态无关,因为你未经求证。七宝池有没有日月潭潭或澄清湖那么大?你的七宝池又有多大?那么大要干什么,游泳还是划船?很显然地,七宝池、八功德水都不是指这些,那我们到底要进行些什么? 我们必须了解,学佛修行的整个过程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个前提性,在这个背景、前提之下,你来受持、读诵此经,按照《金刚经》「空性」的指导,予以宣扬、实践,却还被人轻贱,那你的先世罪业就可以消灭;不但消灭,更可以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前提下,很快到达目标,经文旨意在此,并非罪业消除后即可升官、发财。「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终究得以呈显,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 要知道,「受持、读诵」是指宣扬和实践《金刚经》的般若空性,千万不要弄错喔!它有一个基本的标准,也就是扣紧殊胜的菩提道、菩提法。然而这种讲法其实是大脑倾向的思惟模式。我们常说这种思惟模式是运用合理的推理,而合理的推理不一定是真理,经文此处虽也是合理的推理,但的的确确是真理。 你留意看看!世间人在吵的,不都是合理的推理?而当中所争执的未必是真理。核四停建、复工,这都是合理的推理。假如停建是真理,那就用不着复工了,假如复工是真理,那也毋需停建了,所以皆属合理的推理,但不是真理。你要留意,经文这里所提的是真理。 我们所提醒各位、训练各位的,是生命取向的思惟模式,这部分大家应该要记取才是。大脑的思惟是在既定的基础下累积知识,然后再予以推理,基本上若不合理,你就不会接受,至于合理的标准怎么定,那是另外一回事。 合理的推理其实是人定的,它既然要往前推进,就得有个目标。大脑取向的思惟有两个前提,第一是以记忆所得的知识作为基础。例如这叫木头、称红色,没有为什么,把它记起来就对了;那叫白色,英文叫「white」,没有为什么。不叫白色行吗?也行。它是人定的,定了以后,你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所以也会找个标的。合理的推理演变到最后,你会剪贴、创造、发明,然后产生新东西出来,那就是你的目标。 由此可知,大脑取向的思惟模式有基础、有目标,而生命取向的思惟模式则既无目标,也无基础。人来人往,他都怡然自得。为什么?你来了我欣赏,你走了我享受,听懂没?不会生活的人,人家来了他喊累,人家走了他又觉得寂寞。生命的思惟模式是什么?就是欣赏、不记忆。任谁来去都一样,因缘如何都可以。 所谓「运用生命的思惟」,是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就生命所存在的这种环境,有多少因素都加以珍惜。欣赏就是珍惜嘛!珍惜每个存在的因素,才能欣赏生命的存在,倘若无法珍惜,那显然也无法有欣赏的心境的。欣赏完便即结束,不会执着,然而一旦用上了记忆,便落入了执着。因为有记忆的基础,才会去推理、设定目标。其实生命没有目标,你来我往,大家珍惜这份因缘,但不执着,这就是生命中的欣赏能力。 欣赏的能力愈高,生命质量就愈高,欣赏能力高,就表示欣赏的范围广。你留意看看,有一种人神经很大条,看到别人事情弄错了,反在一旁讲笑话讲得很好听。为什么?他不知道弄错了,他纯欣赏,因为他没有压力。别人洗碗,摔破了,他说:「哇!好厉害哦,碗都洗破了。」假如他记得:「这是从国外千挑万选带回来的,三万块耶……」你看他还能欣赏得起来吗? 没压力、没记忆嘛!所以能够欣赏。我们有记忆的影子,这个影子会设有一个目标、用途,但对于一个不知道的人,他没有这些记忆基础,因此也无逼迫,对于别人把碗弄破这件事,他便能轻松以对。欣赏的能力就在这个地方!若能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生便会完全转过来。这是我们自己可以运用到的,也是修行所需要的一种历练。古代人单纯,所以这些可以不懂,现代人太复杂了,噪声知识太多,如果能将以上那层道理稍加整理,对于我们在佛法中的精进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不致于一直犹豫、一直怀疑。 现代人修学不得力就一再怀疑。这是真的啊!各位,依止善知识你就依止,不要问为什么?「欸,假如他是个坏蛋怎么办?」那就不要修学嘛!你若是真的用心修行而心在道上,那么不管对方是谁,你一定是对的。然而你就是无法放心,你会说:「他要是姓卢的或姓青的呢?他要是姓妙的、姓宋的?那就麻烦哩!」麻烦不在他们,在你自己。你要能够先将这些噪声撇开,而撇开的首要先决条件就是建立正知见、建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